新教材2020-2021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2学案-认识区域-章末小结与测评-含解析-D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根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章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框内,构建出清晰的知识网络。

①区域差异性

②中小尺度区域

③行政区域

④以结构优化和整体提升为主体的转型阶段

⑤以创新驱动为主的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⑥类型

⑦措施

⑧区域人文地理环境联系

⑨区域类型划分指标

[学思心得]

区域区位特征分析与区域差异比较

1.正确认识区域的区位特征

(1)地理位置特征

位置内容

绝对位置主要是对某地区经纬度位置的分析判断,也就是根据一个地理事物的经纬度来确定该地理事物的区域位置和区域范围

海陆位置要从所在或相邻的岛屿、半岛、大陆东西岸、大陆内部、大洋东西岸等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置

相对位置

山河位

从山脉分布、走向,河流水系形状、流向等方面分析和判断区域的

位置

政治地

理位置

根据本国、本地区轮廓,或邻国、邻省轮廓等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

交通地

理位置

从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及交通网中线、点的分布等方面分析和判断

区域的位置

自然要素内容

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地势高低等方面来描述

气候特征

主要从气候类型、气候要素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对河

流的影响、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等方面分析

河流特征

主要从河流的水系特征、水文特征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进

行分析

人文要素内容

农业主要从区位条件、耕作制度或熟制(热量影响)、作物种类(热量和水分影响)、耕地类型(水分影响)、地域类型等方面分析

工业主要从工业部门、工业分布、区位条件(如原料产地、工厂和市场三

2.区域差异比较

区域差异既包括自然地理要素的差异,也包括人文地理要素的差异。在进行区域差异比较时可从下表所示方面加以分析:

工业工业发展水平、工业部门、工业地域、工业布局及工业结构调整方向等

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主要原因。

(2)简述本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及其季节特征。

(3)本区域充分利用油气资源,积极推进库尔勒—库车—阿克苏石油天然气化工带的形成,促进和带动经济快速发展。指出将塔中油田的石油运往库车和轮台炼油厂的合理方式及其特点。

(4)指出图中绿洲分布特点,说明本区域环境承载力总体特征及其主要制约因素。

(5)简述该区域城镇形成与发展的自然条件,判断喀什、和田与民丰3个城镇服务范围的差异。

[解析]第(1)题,受海陆位置及地形等因素影响,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第(2)题,在回答河流补给类型时,要考虑当地的实际,其水源补给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第(3)题,原油大批量运输主要利用管道,管道运输在运输成本、运量、安全性和连续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第(4)题,据图可以判断出绿洲的分布状况,与东部地区相比,本区自然环境脆弱,环境承载力低;影响其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水源。第(5)题,城市等级不同,服务范围有明显的差异。

[答案](1)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四周有高山阻挡。

(2)冰川、积雪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主要在夏季,其次在春季、秋季。

(3)方式:管道运输;特点:运输成本较低,运量大,连续性强,安全性能高,占地较少。

(4)绿洲分布在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本区域环境承载力低,主要制约因素为水资源。

(5)有合适的水源条件,依托绿洲发展。服务范围依次减小。

京津冀协同发展

1.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及其对协同发展的影响

背景地理条件对区域协同发展的影响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优越,三地位置邻近

有利于三地的协同发展,三地

有长期协同发展的基础

交通交通运输便利,形成连接三地的快速

交通网

有利于加强三地之间人口、产

业的流动,促进经济贸易的发

展,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资源水资源严重短缺;有较为丰富的能源

和矿产资源,但供应较为紧张

水资源过度开发导致地下水水

位下降、地面沉降等环境问题,

不利于区域发展;加强资源跨

区域调配

人口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分布不均人口流动不合理,加强人口流动的管理

经济

经济发展地区差异显著,京津发展水

平高,河北发展水平低

没有形成良好的地区间经济合

作机制,缺乏良好的地区分工

与合作

内容主要措施

交通一体化构建快速交通网(公路网、铁路网等);建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强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衔接,缩短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换乘时间;推动不同运输方式之间客运联程联运,实现主要城市交通“一卡通”

产业一体化加强区域间产业规划与合作;促进中心城市的产业升级与扩散;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建

设产业带,构建区域间产业链

生态环保一体化以联合立法、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协同治污等为突破口,联防联控,共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实现资源共享,统一规划、利用及保护;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高京津冀生态系统承载力

(1)促进区域间产业的转移与扩散,加强区域的分工与合作。

(2)探索中国特色“大城市病”治理道路,为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发展探索新模式。

(3)有力推进构建跨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打造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

(4)探索协同发展的新机制,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提供新经验。

(5)有利于加快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全国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实现区域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发展。

2.下图为京津冀区域空间格局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优化首都功能应采取的措施是()

A.西城区大量拆除古老院落

B.东城区扩建物流仓储设施

C.海淀区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D.密云山区发展现代制造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