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荷计算与负荷分级
负荷计算

10 17.3 3.6 2.7 1.4 0
车间总计
24
56.5 15 20
取KEP=0.95, KIq=0.97 14.25 19.4 24.07 36.57
2.3.2 二项式系数法 单组用电设备计算负荷的确定
用电设备组 的平均负荷
由x台容量最大用 电设备投入运行时 增加的附加负荷
P30 bPe cPx
特点:工作时间短,达不到热平衡,间歇时间长(两者不在同一数 量级),能达到与周围环境相同温度,如闸门电机、机床进刀电机。
断续运行工作制(反复短时工作制)
特点:工作、间歇交替进行(两者在同一数量级),均达不到热平衡,工作 周期T<=10min,如桥式起重机。
暂载率(负荷持续率):指设备工作时间与工作周期的 百分比值,即
Q30 P30 tan
S30
P320
Q320
I 30 S30
3U N
多组用电设备计算负荷的确定
各用电设备组平 均负荷的总和
各用电设备组附加 负荷中的最大值
P30 (bPe)i (cPx ) max
Q30 (bPe tan)i (cPx ) max tanmax
Q30 K Q30.i
S30
P320
Q320
I 30 S30 3U N
式中,K 为同时系数 ,一般取0.85~0.95 。
2.3 求计算负荷的方法
2.3.1、用电设备的工作制及设备容量的确定
1.用电设备的工作制 连续运行工作制(长期工作制)
特点:负荷稳定,长时 工作,如风机、水泵、生产照明。 短时运行工作制(短时工作制)
第二章 工厂的电力负荷及其计算

❖ ① 吊车机组用电动机〔包括电葫芦、起重机、
行车等 〕的设备容量一致换算到ε=25%时的额外
功率〔kW〕,假定其εN不等于25%时应停止换
算,公式为:
Pe PN
N
25%
2PN
n
❖ ② 电焊机及电焊变压器的设备容量一致换算到ε =100%时的额外功率〔kW〕。假定其铭牌暂载 率εN不等于100%时,应停止换算,公式为:
第二章 工厂的电力负荷及其计算
❖ 普通选P30作为Pm,作为计算负荷运用。 ❖ 缘由 ❖ 〔1〕选择设备时要思索到最严重的状况下也能正常运转。 ❖ 〔2〕由于导体经过电流到达动摇温升的时间大约需(3~
4)τ,τ为发热时间常数。截面在16mm2及以上的导体, 其r≥10min,因此载流导体大约经30min(半小时)后可到 达动摇温升值。 ❖ 由此可见,计算负荷实践上与从负荷曲线上查得的半小 时最大负荷P30(亦即年最大负荷Pmax)是基本相当的。 所以计算负荷也可以以为就是半小时最大负荷。 ❖ 求计算负荷意义严重,预算过高,招致有色金属的糜 费和工程投资的添加。反之,如预算过低,又会使供电 系统的线路及电气设备由于承当不了实践负荷电流而过 热,减速其绝缘老化的速度,降低运用寿命,增大电能 损耗,影响供配电系统的正常牢靠运转。
❖ (2) 负荷系数又称负荷率,它是用电负荷的平均负荷Pav与 其最大负荷Pm的比值.
❖ 对负荷曲线来说,负荷系数亦称负荷曲线填充系数,它表 征负荷曲线不平整的水平,即表征负荷坎坷变化的水平。从 充沛发扬供电设备的才干、提高供电效率来说,希望此系数 越高越趋近于1越好。从发扬整个电力系统的效能来说,应尽 量使不平整的负荷曲线〝削峰填谷〞,提高负荷系数。
❖ 〔3〕 三级负荷对供电电源的要求 由于三级 负荷为不重要的普通负荷,因此它对供电电源 无特殊要求。
常用的用电负荷计算

第二章负荷计算第一节负荷分级与供电要求一、负荷1.负荷负荷又称负载,指发电机或变电所供给用户的电力。
其衡量标准为电气设备(发电机、变压器和线路)中通过的功率或电流,而不是指它们的阻抗。
2.满负荷满负荷又叫满载,指负荷恰好达到电气设备铭牌所规定的数值。
3.最大负荷最大负荷有时又称尖峰负荷,指系统或设备在一段时间内用电最大负荷值。
4.最小负荷又称低谷负荷,指系统或设备在一段时间内用电最小负荷值。
二、负荷的分类1.按负荷特征分类(1)连续工作制负荷。
(2)短时工作制负荷。
(3)重复短时工作制负荷。
2.按供电对象分类(1)照明负荷。
(2)民用建筑照明。
(3)通讯及数据处理设备负荷。
三、负荷分级电力负荷应根据供电可靠性及中断供电在政治、经济上所造成的损失或影响的程度,分为一级负荷、二级负荷、三级负荷。
1.一级负荷属下列情况者均为一级负荷:(1)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亡者。
(2)中断供电将造成重大政治影响者。
(3)中断供电将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者。
(4)中断供电将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者。
对于某些特等建筑,如重要的交通枢纽、重要的通讯枢纽、国宾馆、国家级及承担重大国事活动的大量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等的一级负荷为特别重要负荷。
中断供电将影响实时处理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正常工作或中断供电后将发生爆炸、火灾以及严重中毒的一级负荷亦为特别重要负荷。
2.二级负荷属下列情况者均为二级负荷:(1)中断供电将造成较大政治影响者。
(2)中断供电将造成较大经济损失者。
(3)中断供电将造成公共场所秩序混乱者。
3.三级负荷不属于一级和二级的电力负荷。
四、供电要求1.一级负荷的供电要求(1)应由两个独立电源供电,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电源应不致同时受到损坏。
一级负荷容量较大或有高压电气设备时,应采用两路高压电源。
如一级负荷容量不大时,应优先采用从电力系统或临近单位取得第二低压电源,亦可采用应急发电机组,如一级负荷仅为照明或电话站负荷时,宜采用畜电池组作为备用电源。
分级循环负荷计算公式

分级循环负荷计算公式
分级循环负荷计算公式是根据分级循环系统的电气负荷特性和电气参数,通过一定的计算方法得出的公式。
通常,分级循环负荷计算公式包括以下参数:
1. 电流:表示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单位为安培(A)。
2. 电压:表示电路中的电压大小,单位为伏特(V)。
3. 功率:表示电路的功率大小,单位为瓦特(W)。
4. 电阻:表示电路中的电阻大小,单位为欧姆(Ω)。
5. 电抗:表示电路中的电感或电容大小,单位为欧姆(Ω)。
根据系统的具体情况和所需的负荷计算目标,可以使用不同的计算公式,常见的分级循环负荷计算公式有:
1. 单相电路负荷计算公式:
负荷(W)= 电流(A) ×电压(V)
2. 三相电路负荷计算公式(三相平衡负荷):
负荷(W)= √3 × 电流(A) ×电压(V) ×功率因数
3. 三相电路负荷计算公式(三相不平衡负荷):
负荷(W)= √(电流1² + 电流2² + 电流3²)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公式仅代表一般情况下的分级循环负荷计
算公式,实际应用中可能还需要考虑其它因素,如功率因数、谐波、电网电压波动等对负荷的影响。
因此,在具体的分级循环负荷计算中,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要求进行适当的修正和调整。
电力负荷计算

第二十一页,共41页。
第三节 工厂的计算(jì suàn)负荷及年耗电 量的计算(jì suàn)
一、工厂计算负荷(fù hè)的 确定
工厂计算负荷是选择电源(diànyuán)进线、电气设备、主变压器 的依据。
1、按需要系数法确定工厂计算负荷
P3 0KdPe
用电设备总容量(不包括备用)乘上一个需要系数
第二十六页,共41页。
4)总降压变电所高压配电(pèi diàn)线路计算负荷
对于一般工厂供电系统来说,由于线路一般不会(bùhuì)很长,因此 在确定计算负荷时往往可以略去不计。
第二十七页,共41页。
5) 工厂(gōngchǎng)的功率因数
(1)瞬时功率因数(可由功率因数表获得) cos P
(附录表2)
2、按逐级计算法确定工厂计算负荷
计算负荷加上各级损耗进行计算
第二十二页,共41页。
全厂全计厂计算算负负荷荷 CC
总降压变电所
高压配电所 车间变电所
P30(7)
△PT P 30 (6) P 30(5) △P WL P 30(4) P 30(3) △P T P 30 (2)
10kV
M 0.4kV
第二十页,共41页。
总的有功计算(jì suà n)负荷为:
P 3 0 ( be )P i (cx ) P max
总的无功(wú ɡōnɡ)计算负荷为:
Q 3 0 ( b e tP a ) i n ( c x ) m P ta a m xn ax
式中,tanφmax为最大附加负荷(cPX ) max的设备组的 平均功率因数的正切(zhèngqiē)值。 各组的计算系数b、c、x和cos φ等均按附录表1所列数值。
(整理)5.负荷分级及计算(习题).

5负荷分级及计算一、单选题1.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亡时,应为( ).A.一级负荷;B.二级负荷:C.三级负荷;D.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负荷。
2.中断供电后将发生爆炸、火灾以及严重中毒者,应为( )。
A.—级负荷;B.二级负荷;C.三级负荷;D.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负荷。
3.中断供电将造成重大设备损坏,重大产品报废,国民经济中重点企业的连续生产过程被打乱需要长时间才能恢复时,应为( )。
A.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负荷;B.一级负荷;C.二级负荷;D.三级负荷。
4.中断供电将造成主要设备损坏,大量产品报废,连续生产过程被打乱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重点企业大量减产等,应为( )。
A.一级负荷;B.二级负荷;C.三级负荷;D.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负荷。
5.中断供电将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者,应为( )。
A.一级负荷;B.二级负荷;C.三级级荷;D.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负荷6.中断供电将造成大型影剧院、大型商场等较多人员集中的重要公共场所秩序混乱者,应为( )。
A.一级级荷中特别重要负荷;B.一级负荷;C.二级负荷;D.三级负荷7.中断供电将造成重大政治影响或重大经济损失者,应为()。
A.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负荷;B.一级负荷;C.二级负荷;D.三级负荷8.对经常用于重要国际活动的大量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为( )。
A.一级负荷;B.二级负荷;C.三级负荷;D.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负荷。
9.银行、大型博物馆的防盗信号电源,应为( )。
A.一级负荷;B.二级负荷;C.三级负荷;D.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负荷。
10.电视台、广播电台的电子计算机系统电源,应为( ).A.一级负荷;B.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负荷;C二级负荷; D.三级负荷。
11.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乙、丙类厂房和丙类库房,其消防用电设备应按( )供电。
A.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负荷;B.一级负荷;C.二级负荷;D.三级负荷。
12.超过1500个座位的影剧院、超过3000个座位的体育馆、每层面积超过3000m2的百货楼,其消防用电设备应按( )要求供电。
第2节供配电系统的负荷计算

第2节供配电系统的负荷计算供配电系统的负荷计算是设计电力系统的重要一环,能够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负荷计算主要涉及到负荷的种类、负荷量的确定以及负荷的分布等方面。
本节主要介绍供配电系统的负荷计算方法和步骤。
一、负荷种类:供配电系统的负荷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1.定位负荷:这种负荷是在供配电系统中已知的固定负荷。
例如,照明负荷、家庭电器负荷等。
2.可变负荷:这种负荷是在供配电系统中变动的负荷。
例如,电视机、空调、电梯等。
3.瞬变负荷:这种负荷是短时间内突然出现的大负荷。
例如,起动电流较大的电机、雷击负荷等。
二、负荷量的确定:确定负荷量是负荷计算的关键步骤。
负荷量的确定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1.根据用电设备的额定功率来确定。
根据设备的额定功率和使用时间,可以计算出设备的负荷量。
2.根据统计数据来确定。
可以通过收集历史用电数据和进行现场调研来获取负荷数据,从而确定负荷量。
3.根据负荷曲线来确定。
负荷曲线是指单位时间内负荷的变化情况。
通过测量负荷曲线,可以得到负荷量。
三、负荷的分布:负荷的分布是指负荷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分布情况。
根据不同情况,负荷可以分布在不同的节点上。
1.单一负荷分布:所有负荷集中在一个节点上,这种分布适用于小型供配电系统。
2.分级负荷分布:负荷按照不同级别分布在不同节点上,例如高压侧和低压侧的负荷。
3.地理负荷分布:根据负荷的地理位置来进行分布,例如城市和农村的负荷分布。
四、负荷计算的步骤:负荷计算的步骤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收集相关数据:收集供配电系统的相关数据,包括用电设备的额定功率、使用时间、负荷曲线等。
2.确定负荷种类和负荷量: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确定负荷种类和负荷量。
3.确定负荷的分布: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负荷的分布方式。
4.计算负荷总量:根据负荷种类、负荷量和负荷分布,计算出负荷总量。
5.计算负荷的峰值:根据负荷曲线,计算出负荷的峰值。
6.根据负荷计算结果,进行系统设计和设备选型。
(整理)负荷分级及计算 参考答案

负荷分级及计算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采用二项式法计算负荷时,应将计算范围内的所有设备统一划组()。
A.不以逐级计算为主B.不应逐级计算C.应逐级计算与统一计算相结合D.以逐级计算为主2.一级负荷应被视为特别重要的负荷的有()。
A.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亡时B.中断供电将在政治、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时C.中断供电将影响有重大政治、经济意义的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D.当中断供电将发生中毒、爆炸和火灾等情况的负荷,以及特别重要场所的不允许中断供电的负荷3.采用非导电场所防护作为间接接触防护措施时,在规定的条件下,对标称电压不超过()的电气设施,绝缘地板和墙的每一测量点的电阻不得小于50kΩ。
A.220VB.300VC.400VD.500V4.通风机需要系数KX是()。
A.0.1~0.3B.0.4~0.60C.0.45~0.55D.0.60~0.705.确定用电单位的供电电压等级,要考虑下列()。
A.用电量的多少B.用电单位的技术经济指标C.供电线路的路径及架设方式D.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对供电电源可靠性的要求,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6.小批生产的金属热加工机床需要系数Kx是()。
B.0.15~0.20C.0.15~0.17D.0.17~0.197.中断供电将造成重大设备损坏、重大产品报废、用重要原料生产的产品大量报废时,该类用电负荷为()。
A.一级负荷B.二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C.三级负荷D.三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8.对配电所的K∑p和K∑q分别取()。
A.0.85~1和0.95~1B.0.85~0.95和0.95~1C.0.8~0.9和0.93~0.97D.0.8~0.95和0.91~0.959.大型影剧院、大型商场等较多人员集中的重要的公共场所,当中断供电时将造成秩序混乱,该类用电负荷为()。
A.二级负荷B.三级负荷C.三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D.一级负荷10.生产厂房(有天然采光)需要系数Kx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