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危险性评估评定标准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危险性评估标准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危险性评估标准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危险性评估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关乎到患者自身的安全,也关系到社会公共安全。
在进行危险性评估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精神病史、症状表现、个人特征以及环境因素等多方面因素,以便做出科学客观的评估和判断。
下面将从多个方面介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危险性评估的标准。
首先,对于患者的病史要有充分的了解。
包括既往的精神病史、治疗经过、自
伤自杀史等。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评估者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趋势,以及可能出现的危险行为。
其次,需要对患者当前的症状进行评估。
包括幻觉、妄想、自伤自杀倾向等。
这些症状的出现与严重程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危险性评估。
比如,如果患者出现自杀行为的念头,并且有实施的可能性,那么他的危险性就会相对较高。
另外,个人特征也是评估的重要因素之一。
比如患者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家庭背景等。
这些因素会影响患者的社会支持和自我控制能力,从而对危险性评估产生影响。
此外,环境因素也需要被充分考虑。
比如患者所处的治疗环境、家庭环境、社
会支持等。
这些因素会对患者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直接的影响。
综上所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危险性评估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估过程,需要
全面而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个人特征和环境因素等多方面信息。
只有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做出科学客观的评估和判断,从而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干预措施,保障患者和社会的安全。
精神疾病危险性评估和级别管理要求

二、服务内容--随访评估--危险性评估(6级)
0级:无符合以下1~5级中的任何行为;
1级: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
2级: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
能被劝说制止;
3级: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
4级: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或人,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
包括自伤、自杀;
5级:持管制性危险武器的针对人的任何暴力行为,或者纵火、爆炸等行为,无论在家里还是公共场合。
二、服务内容--随访要求
原则:
●分级随访:按浙江省分级管理要求
●按需随访:病人或家属有需求时
●动态改变:病情变化随时需要,级别不是一成不变
时间:
●一级管理:至少2周随访一次
●二级管理:至少1个月随访一次
●三级管理:至少2个月随访一次
●四级管理:至少3个月随访一次
(精神分裂症最高级别只能放3级!)。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规范和随访注意事项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和随访注意事项服务对象:辖区内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严重精神障碍是指临床表现有幻觉、妄想、严重思维障碍、行为混乱等精神病性症状,且患者社会生活能力严重受损的一组精神疾病。
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
分类干预:两个维度——危险性评估:0~5级——精神状况:精神症状、自知力、社会功能、躯体疾病三种类型——稳定:0级,且各项基本好。
——基本稳定:1~2级,或至少一项较差。
——不稳定:3~5级,或各项均较差。
(详细解释)根据患者的危险性分级、精神症状是否消失、自知力是否完全恢复,工作、社会功能是否恢复,以及患者是否存在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疾病情况对患者进行分类干预。
1.病情不稳定患者。
若危险性为3-5级或精神病症状明显、自知力缺乏、有急性药物不良反应或严重躯体疾病,对症处理后立即转诊到上级医院。
必要时报告当地公安部门,协助送院治疗。
对于未住院的患者,在精神专科医师、居委会人员、民警的共同协助下,2周内随访。
2.病情基本稳定患者。
若危险性为1~2级,或精神症状、自知力、社会功能状况至少有一方面较差,首先应判断是病情波动或是药物疗效不佳,还是伴有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症状恶化。
分别采取在规定计量范围内调整现用药物剂量和查找原因对症治疗的措施,必要时与患者原主管医生取得联系,或在精神专科医师指导下治疗,经初步处理后观察2周,若病情趋于稳定,可维持目前治疗方案,3个月时随访;若初步处理无效,则建议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随访转诊情况。
3.病情稳定患者。
若危险性为0级,且精神症状基本消失,自知力基本恢复,社会功能处于一般或良好,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躯体疾病稳定,无其他异常,继续执行上级医院制定的治疗方案,3个月时随访。
4.每次随访根据患者病情的控制情况,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技能训练等方面的康复指导,对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
重性精神病危险性评估分级

竭力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重性精神病危险性评估分级
0级:无符合以下1-5级中的任何行为;
1级: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
2级: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能被劝说制止;3级: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
4级: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或人,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包括自伤、自杀;
5级:持管制性危险武器的针对人的任何暴力行为,或者纵火、爆炸等行为,无论在家里还是公共场合。
以人为本诚信务实勇于创新乐于奉献。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危险性评估标准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危险性评估标准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危险性评估是精神健康专业人士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它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和预测患者可能面临的风险,制定出相应的干预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危险性评估标准。
1. 自杀风险评估:自杀风险评估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评估自杀风险时,可以考虑以下因素:自杀意念的严重程度、自杀方法的可行性、自杀计划的具体性、自杀行为的频率和持续时间以及社会支持系统的可用性。
2. 暴力行为评估:对于有暴力倾向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及早评估暴力行为的倾向,可以帮助医生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暴力行为评估应考虑以下因素:暴力行为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暴力意图的明确性、暴力行为的触发因素、暴力行为的触发前警告信号以及治疗和监控计划的有效性。
3. 患者对药物的反应评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常常接受药物治疗,评估患者对药物的反应情况可以帮助医生调整药物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评估药物反应时,可以考虑以下因素:药物的剂量和类型、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以及治疗效果的持续时间。
4. 心理状态评估: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评估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当前的情绪和认知状态,从而做出相应的治疗决策。
心理状态评估可以考虑以下因素:患者的情绪稳定性和波动性、患者对现实的感知和理解、患者的情感表达和情绪
调节技能以及患者的自尊和自信水平。
综上所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危险性评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它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和预测患者可能面临的风险,并制定出相应的干预措施。
在评估过程中,医生可以考虑自杀风险、暴力行为、药物反应以及心理状态等因素,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和关怀。
严重精神障碍危险分级的标准

严重精神障碍危险分级的标准
严重精神障碍危险分级的标准可以根据不同的评估工具和国家/地区的法律规定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种可能的标准:
1. 高危级(High Risk Level):指患者存在直接危害自己或他
人生命安全的可能性,需要立即采取剥夺自由或强制医疗措施。
如:有明显自杀意念、计划或行动;有明确暴力倾向,并且有即时威胁他人生命及财产安全等。
2. 中危级(Medium Risk Level):指患者存在较高的危害自己或他人的可能性,但不够迫切需要立即采取强制措施。
如:有自杀意念或计划,但没有立即的行动;存在潜在的暴力倾向,但没有明确即时威胁等。
3. 低危级(Low Risk Level):指患者存在危害自己或他人的
可能性较低,通常不需要采取强制措施。
如:有轻微的自杀意念,但没有计划或行动;暴力倾向不明确,没有明显威胁性等。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种可能的分类标准,具体的评估和分类应由专业医生或心理学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综合评估。
严重精神障碍管理2018版中,危险评估3级别

严重精神障碍管理2018版中,危险评估3级别严重精神障碍管理2018版中,危险评估3级别一、引言在临床精神医学实践中,对于患有严重精神障碍的患者,危险评估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2018年版的严重精神障碍管理中,危险评估分为3个级别,这一体系的建立旨在更加科学和系统地评估患者的危险性,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和管理措施。
接下来,我们将对这一体系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二、危险评估的3个级别在严重精神障碍管理2018版中,危险评估分为3个级别:低危、中危和高危。
每个级别对应不同的临床表现和管理要求,下面我们将逐一对它们进行详细解释。
1. 低危低危患者一般表现为情绪波动较小,行为相对稳定,对自身和他人的伤害风险较低。
这类患者通常可以在社区或家庭环境中得到有效的管理和治疗。
在危险评估中,对于低危患者,重点需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药物治疗遵从性和社会支持系统的完整性。
也需要关注患者的早期干预和康复措施,以防止病情恶化。
2. 中危中危患者的危险性介于低危和高危之间,他们可能出现一些轻微的暴力倾向或自伤倾向,但并不至于构成严重威胁。
对于中危患者的危险评估,需要重点评估其具体的暴力倾向和自伤倾向行为,以及患者的病情稳定性和支持系统的完备程度。
在治疗和管理上,中危患者可能需要更密切的监测和干预,同时也需要加强家庭和社区的支持与配合。
3. 高危高危患者通常表现为严重的暴力倾向或自伤倾向,可能对自身或他人构成严重的威胁。
在危险评估中,需要对高危患者进行全面的精神状态和风险评估,同时也需要评估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和治疗历史。
在管理上,高危患者通常需要在专业的医疗机构中接受治疗和监管,同时也需要加强安全防范和风险管理措施,以确保患者和他人的安全。
三、危险评估的意义和挑战危险评估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帮助医生和家属更准确地了解患者的风险程度,从而采取相应的防范和管理措施。
然而,危险评估也面临一些挑战,比如患者的主观性和社会支持系统的不完善可能会影响评估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严重精神障碍危险性评估分级

严重精神障碍危险性评估分级严重精神障碍危险性评估分级严重精神障碍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心理、行为和社会功能的疾病。
在临床实践中,对于患有严重精神障碍的患者进行危险性评估十分重要,以帮助医务人员判断患者对自己和他人的危险性,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下面,我们将对严重精神障碍的危险性评估分级进行讨论。
一、一级危险患者:非常高危患者一级危险患者是指存在即将对他人或自身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威胁的患者。
这类患者病情严重,具有明显的自杀或杀人倾向,预示着即将发生严重的危险事件。
对于一级危险患者,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如收容治疗、密切监护等,以确保患者和他人的安全。
二、二级危险患者:高危患者二级危险患者是指具有较高的自杀或杀人倾向的患者,虽然不存在即将发生严重危险事件的迹象,但仍然存在潜在的伤害他人或自己的可能性。
对于二级危险患者,应密切观察其行为动向,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增加护理人员巡视频率、给予心理干预等。
三、三级危险患者:中危患者三级危险患者是指具有一定自杀或杀人倾向的患者,但目前不存在明显的危险事件发生的迹象。
这类患者的危险性较低,但仍然需要关注和监测。
对于三级危险患者,应加强对其心理状态的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危险因素,以防止不良后果的发生。
四、四级危险患者:低危患者四级危险患者是指几乎没有自杀或杀人倾向的患者,其危险性非常低,对自己和他人的威胁可以忽略不计。
对于四级危险患者,可以给予一定程度的自主权和独立性,但仍然需要定期随访和观察,以确保其病情的稳定。
综上所述,严重精神障碍的危险性评估分级是根据患者的自杀或杀人倾向,以评估其对自身和他人的威胁程度。
分为一级危险患者、二级危险患者、三级危险患者和四级危险患者四个级别。
通过对患者的危险性分级,医务人员可以合理地制定治疗方案和采取预防措施,以确保患者和他人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危险性评估评定标准
根据国家有关规范和标准,结合实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危险性评估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来评定:
一、肇事肇祸行为直接认定
发生肇事肇祸行为的,危险性评估直接认定为3级或3级以上。
应当以当地公安机关的资料为准,可以由公安机关直接认定,是患者已经发生的危害行为。
肇事肇祸属于法律定义,包括“肇事行为”和“肇祸行为”二类,此外,还有一类属于“轻度滋事”。
(一)“肇事行为”是指患者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但未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例如患者有行凶伤人毁物等但未导致被害人轻、重伤的。
包括有下列行为之一,造成较重后果的:
1.殴打他人造成伤害的;
2.寻衅滋事、侮辱妇女的;
3.妨碍交通安全的;
4.抢夺、损毁公私财务的;
5.其他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二)“肇祸行为”是指患者行为触犯了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属于犯罪行为的。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1.杀人、强奸、伤害等严重侵害他人人身权利的;
2.放火、爆炸、投毒等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
3.以暴力等手段侵犯公私财产的;
4.扰乱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后果的;
5.其他违反刑法的行为。
(三)“轻度滋事”是指公安机关出警并有出警记录,但仅作一般教育等处理的案情,例如患者打、骂他人或者扰乱秩序,但没有造成生命财产损害的,属于此类。
二、常规性危险性评估
属于医疗定义,但不属于诊断范畴,不一定由精神科医师进行评估,经过培训的人员也可以按标准要求对患者进行评估,是患者分类干预、分级管理的重要指标依据。
危险性评估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患者病情的变化好转或者加重,只能反映一定时间段内患者的危险性,在随访管理过程中需要持续动态观察,每次随访应对患者进行危险性评估(《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8年版)》和《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规范(2018年版)》)。
危险性评估分为6级:
0级:无符合以下1—5级中的任何行为;
1级: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
2级: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能被劝说制止;
3级: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
4级: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或人,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包括自伤、自杀;
5级:持管制性危险武器的针对人的任何暴力行为,或者纵火、爆炸等行为,无论在家里还是公共场合。
三、危险因素评估
凡是具有下述8条危险因素中任意3条或3条以上的,危险性评估可直接判定为3级或3级以上。
1.患者监护较差,尤其是无监护或弱监护患者;
2.既往出现暴力行为;
3.既往有暴力冲动的口头威胁;
4.近3个月内有被害妄想、猜疑等精神病性症状;
5.有酒精、毒品等精神活性物质史;
6.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依从性较低;
7.人格障碍(冲动、边缘、偏执型人格),不易沟通交流;
8.经历重大事件刺激或变故,经常被周边人员嘲笑或挑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