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案例分析
房地产领域十大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一:深圳市宝安区法院判决开发商退还购房者定金案情简介:2018年,深圳市民张先生与某房地产开发公司签订了一份购房合同,约定购买该公司开发的某住宅。
合同签订后,张先生向开发商支付了10万元定金。
然而,由于开发商未能在约定的时间内办理房产证,导致张先生无法办理贷款手续,无法入住。
张先生遂要求开发商退还定金,但遭到拒绝。
张先生遂将开发商诉至法院。
判决结果:法院经审理认为,开发商未能按照合同约定办理房产证,已构成违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因此,法院判决开发商退还张先生10万元定金。
案例分析:此案体现了购房者对开发商的权益保护。
在购房过程中,购房者应注意合同条款的约定,特别是关于房产证办理的条款,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害。
二、案例二:广州市天河区法院判决开发商承担违约责任案情简介:2019年,广州市民李女士与某房地产开发公司签订了一份购房合同,约定购买该公司开发的某住宅。
合同约定交房日期为2019年6月30日。
然而,开发商未能在约定的时间内交房,导致李女士无法按期入住。
李女士遂要求开发商承担违约责任。
判决结果:法院经审理认为,开发商未能按照合同约定交房,已构成违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法院判决开发商支付李女士违约金,并承担赔偿损失等责任。
案例分析:此案提醒购房者,在签订购房合同时,应关注交房日期的约定,并明确违约责任。
一旦开发商违约,购房者可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三、案例三:上海市浦东新区法院判决开发商退还购房者购房款案情简介:2017年,上海市民王先生与某房地产开发公司签订了一份购房合同,约定购买该公司开发的某住宅。
合同签订后,王先生向开发商支付了全部购房款。
然而,开发商未能在约定的时间内交付房产,且无法提供合法的房产证。
王先生遂要求开发商退还购房款。
花境设计与案例分析——以杭州西湖园林绿地为例

4 4 岳庙西泠桥旁花境应用 .
计之 初选择花卉 种类时 即需考 虑 。应 当列 出各个季 节或 月
份 的代表种 类 ,在平面 种植 设计时 考虑花 色 、株 型等 合理
一
1 41—
C E E H R U T R BT A T Hl S O Tl L U E A S R C S N C
地 布置 于花境 各处 ,如此 保证 花境 中开 花植 物 连续 不断 , 以保证各季 的观 赏效 果。
中国园艺文摘 2 1年第9 0 1 期
花境 设计 与案例 分析
以杭州西 湖 园林绿地为例
杨 宝生
( 杭州绿风 园林景观设计研 究院 ,浙江 杭 州 300) 100
摘 要 :文章在探 讨花境 的类型和 花境设计要 点等基础上 ,以杭州 西湖风 景 区内的 园林 绿地 为例 ,着重 分析 花境
4 3 茶 叶博物馆绿地 的花境应用 .
此花境布 置于 中 国茶 叶博物馆 主楼一 侧 ,前 景为开 阔 大草坪 ,中景为 多年 生宿根 植物及 少量一 二年 生花卉和 小 灌木 ,背景 由桂花 、含笑 、红叶石 楠 、茶 梅等 常绿乔灌 木
境的应 用 ,在丰 富花卉布 置方式 的同时 ,进一 步提高 了园 林植物 配置的艺 术水平 ,通过几 年的 经验积 累 ,在球 宿根 草本花 境 、混合 花境的营 造与养 护管理上 ,取 得 了较大 的
使用 ,并能做到四季有 景。 另外 ,花境 不但具有景观 效果 , 尚有分 隔空间和组织游 览路 线之 功能 。
122 双 面观 赏花 境 多 设置 在 道路 、广 场 和草 地 的 中 .. 央 ,植物 种植总体上 以 中间高两 侧低 为原 则 ,可供两 面观
关于西湖教学教案

关于西湖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西湖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自然风光。
2. 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3. 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西湖的地理位置及历史沿革2. 西湖的自然风光及景点介绍3. 西湖的文化底蕴及传说故事4. 西湖的保护与传承5. 实地参观西湖,感受其魅力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西湖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西湖的保护与传承案例,引导学生思考。
3.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西湖,亲身感受其魅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西湖的景点特色和文化传说,促进学生互动。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制作关于西湖的PPT,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
2. 实地考察安排:联系相关部门,安排实地考察事宜。
3. 学习资料:准备相关书籍、文章和网络资源,方便学生课后拓展学习。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实地考察报告:评估学生在实地考察中的表现,包括观察能力、表达能力等。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4. 小组讨论报告: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分析思考等。
六、教学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西湖的地理位置及历史沿革。
2. 第3-4课时:介绍西湖的自然风光及景点介绍。
3. 第5-6课时:讲解西湖的文化底蕴及传说故事。
4. 第7-8课时:分析西湖的保护与传承。
5. 第9-10课时:组织学生实地参观西湖,感受其魅力。
七、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2. 在讲解西湖的历史和文化时,注意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 实地考察时,注意安全事项,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4. 鼓励学生课后积极参与西湖的保护和传承活动。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西湖周边的博物馆,深入了解西湖的历史文化。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世界文化遗产地旅游形象感知研究——以杭州西湖为例

基于以上实践背景和理论研究,本文利用武
首先,在 2017 年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客流量
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沈阳老师研发的内容挖掘系 排行榜上,杭州西湖以 2850.81 万人次的游客量
统软件——ROST Content Mining 6 对西湖游客 位居榜首。作为游客量第一的世界文化遗产旅游
的点评和游记样本进行定量分析,利用词频分析 地,研究其游客感知形象要素可以为其他世界文
陈传康、王新军在《神仙世界与泰山文化旅游城 的角度分析西湖景区的旅游形象,以发现西湖旅
的形象策划》一文中提出,在旅游形象设计的实 游形象中隐含的独特识别点,进而提出西湖旅游
践中,要按照地方文脉进行形象设计导入,并将 地形象的优化建议。
企业形象识别理念引入了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
中。1998 年,吴必虎撰写了国内第一篇以旅游
量下降、物价水平升高等问题,目前这些问题正 点如此巨大的客流量下,如何 筛选,筛选标准有两条:一是为保证样本的时效
保障西湖景区正常运转,如何结合游客对西湖的 性,选择 2018 年 5 月 10 日至 2019 年 5 月 9 日
二、案例介绍
地形象为主题的博士论文,并且在此基础上出版
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路 1 号,
了国内第一本系统探讨旅游形象的专著——《区 杭州市区西部,景区总面积 49 平方千米,汇水
域旅游规划原理》。1999 年,李蕾蕾出版《旅 面积为 21.22 平方千米,湖面面积为 6.38 平方
游目的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这是国内 千米。西湖区域内有“西湖十景”:苏堤春晓、
心理论——“形象遮蔽”与“形象叠加”,阐释 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宝石流霞。西
了“形象遮蔽”与“形象叠加”产生的原因,形 湖景区有 100 多处公园景点,60 多处国家、省、
广场设计案例分析

西湖文化广场
未来信息文化层的景点主要 有琥珀广场 景观雕塑球环绕 着整个琥珀广场,球体上有夔 龙雕刻纹营造出夔龙争珠的 景观意象这使整个广场充满 了勃勃生机,琥珀广场的中心 为景观旱喷泉整个琥 珀广场也可以作为大型活动 的庆典表演舞台 广场东侧陈列盆景桂花树 这 是考虑到1方面可以杭州市花 来点题,另1方面桂花 的色香味姿韵多为古往今来 的诗人墨客所赞咏,可营造浓 厚的中国文化氛围
西湖文化广场
西湖文化广场景规 方案设计始终以“ 广场文化 ”为契台 点,通过多维创新的 景观设计理念,使景 观空间与场所精神 完美契合,创造1个极 具时代气息和文化 特色的新现代城市 公共空间, 使西湖文 化广场成勾面向新 世纪的高品位城市 文化活动场所.形 成以古运河历史文 化为基础的特色城 市广场
பைடு நூலகம்
上海铁路南站广场是集多种 功能于1体的现代化都市综合 交通广场,各种轨道交通、铁 路运输与长途汽车运输汇聚 于此,寻求交通转乘的1站式 便捷服务 另外,广场在以交通 功能为主的同时必须考虑休 闲、娱乐功能
这就形成了矛盾,即快速的交通与安静的休闲 、杂乱无序的火车站广场特征与景观化要求 、周边混乱的现状与秩序化要求之间的矛盾 因此,规划需要1种整合,即对时间和空间、历 史和现状、多种功能之间的整合
西湖文化广场
细部设计
硬铺面集中区设置 在靠近主建筑中心 广场和轴线的地方 铺装设计着重体现 文脉肌理和现代良 渚文化,广场文化 还体现在通风口的 设计中 设计师在 通风口设计中将文 化艺术功能相结合, 使之成为广场上的 景观小品
西湖文化广场
通过西湖文化广场设计,我们了解到文化 广场的设计只有结合各类弹性空间设计,充 分挖掘地域文化特色,才能使城市广场避免 千篇1律,才能避免只求气势而忘了以人 为本;只有注入文化信息与交往活动才能使 城市广场具有意义,强化场所特征塑造广场新 景观构筑都市风格
令人费解的门票案例分析

令人费解的门票案例分析1.黄山风景区实行涨价策略2005年,黄山风景区门票价格正式上涨,旺季价格每票由130 元调整为200元;淡季价格由85元调整为120元。
此次涨价已是黄山景区4年来的第二次涨价,2002年黄山门票曾由80元调整到130元,两次涨幅均超过50%。
从旅游景区的角度来看,黄山管理部门的数字表明,2002 年接待游客135.4 万人,2003年为103.8万人,2004 年为160.2 万人,如果忽略2003年非典的影响,票价.上升50%对游客总人数并无影响。
显然,门票价格的上涨给景区带来极大收益。
但从游客的角度来看,门票价格的上涨使其旅游支出增加,经济负担加重,如果景区无法从管理、服务方面有所改善提高的话,将对景区形象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2.中山陵风景区实行景区联票策略2006年8月22日,南京市物价局批准中山陵风景区票制改革方案,自8月28日起,在景区内实行“两票制”,即分别以中山陵和明孝陵为核心,将中山陵风景区整合为东西两片,东片4个景点以“民国文化”为主题,门票价格为80元;西片5个景点以“明文化”和“生态休闲文化”为主题,门票价格为70元。
从旅游景区角度来看,景区分为两大块,将使景点文化特色更加鲜明,文化脉络更加清晰,游览主题更加突出。
同时,实行联票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延长游客在景区停留时间,从而更全面、更深刻地感受两种文化特色。
但从游客角度来看,两票制不可避免地带来游客选择景点的自由受限的问题。
例如,游客购买了文化区联票,游览孝陵后还要去紫霞湖、梅花谷等,但后面这几个景点未必每个游客都感兴趣。
因而,在某种程度上,中山陵出售联票涉嫌强制消费的问题。
3.西湖风景名胜区实行免票策略从2002年南线景区内所有公园免费开放,到2004年环湖所有公园免费开放,西湖成为全国唯-打破免票制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没有围墙、不收免票的完整西湖将自己的每一寸绿地和每一处景观还给了广大市民和游客。
西湖的绿教案设计

西湖的绿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西湖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
引发学生对西湖的绿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介绍西湖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引导学生关注西湖的绿的美丽和重要性。
1.3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展示西湖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提问讨论: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参与讨论,激发兴趣。
第二章:西湖的绿色发展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西湖的绿色发展历程和成就。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2.2 教学内容:介绍西湖的绿色发展历程:从过去的污染问题到现在的治理成果。
分析西湖绿色发展的重要性:生态、旅游、城市可持续发展。
2.3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介绍西湖治理的成功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西湖绿色发展对城市的影响,提出建议。
第三章:绿色的西湖生态环境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西湖的生态环境特点和生物多样性。
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3.2 教学内容:介绍西湖的生态环境特点:水体、湿地、植被等。
探讨西湖的生物多样性:鱼类、鸟类、植物等。
3.3 教学方法:观察活动:组织学生观察西湖的生态环境,记录不同的生物种类。
游戏互动:通过生态知识问答游戏,增加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了解。
第四章:绿色的西湖旅游资源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西湖的旅游资源和发展。
培养学生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意识。
4.2 教学内容:介绍西湖的旅游资源:景点、文化遗产、自然景观等。
分析西湖旅游资源的发展现状和挑战。
4.3 教学方法:视频观看:播放西湖旅游资源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角色扮演:分组扮演不同角色(如游客、导游、环保志愿者等),讨论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第五章:绿色的西湖未来规划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西湖未来规划的目标和方向。
培养学生的规划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5.2 教学内容:介绍西湖未来规划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探讨西湖未来规划的意义和对城市的影响。
5.3 教学方法:资料分析:提供西湖未来规划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
结构化教学的实践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结构化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逐渐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结构化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设计合理的课程结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本文将以小学语文课堂为例,探讨结构化教学的实践案例。
二、案例背景某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堂,教材内容为《美丽的西湖》。
该课旨在让学生了解西湖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爱国情怀。
以下是结构化教学在该课中的应用实践案例。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西湖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掌握生字词和课文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视频、实地考察等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 播放西湖风景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西湖的美丽。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西湖在哪里吗?西湖有什么特点?(二)自主学习环节1. 学生分组,每组领取一张西湖地图,自主学习课文内容,了解西湖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
2. 每组选取一名代表,分享本组的自主学习成果。
(三)合作探究环节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西湖有哪些著名的景点?这些景点有哪些特点?2.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景点进行深入探究,了解其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
3. 各组汇报探究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实践活动环节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我是小小导游”活动,每组选取一名学生扮演导游,向其他同学介绍所选景点的特点。
2. 学生互相评价,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总结环节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西湖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五、教学反思1. 结构化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实践活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