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o格式教案的标准格式
Buying new clothes 表格式教案

Oxford English 5A Module 3 Places and activitiesUnit 2 Buying new clothes第一部分:单元规划(一)教材结构分析(二)厘清内容要求(三)学情分析第二部分:单元整体设计(一)主题与话题(二)单元教学目标与单元语用任务【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能识别并正确朗读音标/ɔː/和/ɒ/,能正确认读并区分含有这两个音标的单词,只要字母a,o及字母组or,al,au,oor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则;2. 能在语境中朗读、识记、运用服饰类词汇button, zip, pocket,polka dot,语音正确,书写正确;3. 能在故事的语境中学习have the nicest clothes, have the best cloth, cry out, keep silent等动词短语,有感情地朗读故事,提取关键信息理清故事要素、情节,并根据获得的信息描述人物及情节、演绎故事;4. 能在语境中理解并运用句型Which…do you like, the…one or the …one? I like the …one. It has…开展交际问答、询问同伴对服饰的喜好,并正确使用一般现在时态;5. 能有条理地描述服饰的颜色、款式、价格,表达自己并询问他人的服饰喜好。
●过程与方法1. 使用导学单、课本、图片、音视频、小书、板书等资源有效支持学习过程;2. 通过倾听、模仿、阅读、小组合作交流等活动促进学生的思考与表达。
●情感、态度、价值观1. 通过学习,对自己的着装风格有所判断,并能按照场合、活动、个人喜好选择恰当的服饰,初步具有审美意识。
2. 初步了解安徒生童话的文化背景知识,能读懂故事、体会深意,并了解每个人都可以对童话故事有不同的见解,建立主张。
【单元语用任务】在购买服饰的语境中,能借助Story map,通过对话、表演等活动,运用核心词汇和句型,开展交际问答、询问同伴对服饰的喜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原子的结构》教案(表格式)

〖提问〗谁能形象地比喻一下原子核和原子的体积的相对大小?
甲回答:如果把原子比作一座十层大楼,原子核就像放置在这所大楼中央的一个樱桃.
乙回答:如果假设原子是一座庞大的体育场,而原子核只相当于体育场中央的一只蚂蚁.
〖过渡〗回答得很好,甲比喻说明对初中的知识掌握很牢固;乙比喻说明大家对新课的预习很到位.确切地讲,原子核的体积只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万亿分之一.原子核虽小,但并不简单,它是由质子和中子两种粒子构成的,几乎集中了原子的所有质量,且其密度很大.
②Al1427
③Ar1822
④ClCl
⑤HH质子数,中子数三个物理量中的任意两个量,可求出第三个物理量。
〖投影练习〗1.某粒子用 Rn-表示,下列关于该粒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含质子数=A-n B.所含中子数=A-Z
C.所含电子数=Z+n D.所带电荷数=n
〖投影展示有关原子核密度的资料〗原子核密度很大,假如在1cm3的容器里装满原子核,则它的质量就相当于1.2×108t,形象地可以比喻为需要3000辆载重4 t的卡车来运载.
〖过渡〗其实,从表5-1中所示电子、质子、中子的相对质量也可得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的结论.从表中可看出,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均近似等于1,而电子的质量只有质子质量的1/1836,如果忽略电子的质量,将原子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值加起来,所得数值便近似等于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我们把其称为质量数,用符号A表示.中子数规定用符号N表示.则得出以下关系:
〖思考〗原子内部微粒电性
〖结论〗原子内部,质子所带正电荷和电子所带负电荷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原子作为一个整体不显电性.
〖过渡〗从原子的结构我们可知,原子核带正电,它所带的电荷数——核电荷数决定于核内质子数
2024年拼音教案——单韵母o

2024年拼音教案——单韵母o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主要围绕汉语拼音的单韵母“o”进行教学。
具体内容包括教材的第三章“韵母天地”中的第三节“单韵母o”,学习单韵母o的发音、书写及其在词语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单韵母o的正确发音,了解其发音要领,能准确读出含有单韵母o的词语。
2. 使学生学会单韵母o的书写方法,规范书写,提高书写的准确性。
3. 通过学习单韵母o,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单韵母o的发音及书写。
教学重点:单韵母o在词语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教学卡片、录音机、磁带。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图片、故事等形式,展示生活中含有单韵母o的词语,引导学生发现并读出这些词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示范发音,学生跟随模仿,注意发音要领。
(2)讲解单韵母o的书写方法,示范书写,学生跟随练习。
3. 例题讲解(15分钟)(1)展示例题,分析例题中单韵母o的发音和书写。
(2)教师解答疑问,指导学生正确完成例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单韵母o的发音和书写。
5. 互动环节(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单韵母o的发音和书写比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单韵母o2. 板书内容:(1)单韵母o的发音(2)单韵母o的书写(3)含有单韵母o的词语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单韵母o 10遍。
(2)用单韵母o组成5个词语,并抄写下来。
2. 答案:(1)略。
(2)示例:波、多、罗、婆、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对单韵母o的掌握情况,对发音、书写不准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外积累含有单韵母o的词语,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单韵母o的发音教学2. 单韵母o的书写教学3.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4. 互动环节的组织5. 作业设计及答案的详细程度一、单韵母o的发音教学1. 发音要领:教师应详细讲解单韵母o的发音方法,如口型、舌位等,并作示范。
拼音教案——单韵母o

拼音教案——单韵母o教案:拼音教案——单韵母o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汉语拼音中的单韵母o。
包括o的发音、书写以及与声母的拼读。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发音单韵母o,掌握o的书写方法。
2. 学生能够将单韵母o与声母进行拼读,准确发出音节。
3. 学生能够理解o在词语中的运用,提高汉语拼音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单韵母o的发音和书写。
难点:o与声母的拼读,以及o在词语中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拼音卡片、教学挂图。
2.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老师出示一个圆形物品,如篮球,询问学生:“这个物品的形状像什么字母?”引导学生回答“o”。
2. 发音讲解:老师讲解单韵母o的发音方法,让学生模仿发音,并注意发音时口型的正确。
3. 书写教学:老师演示单韵母o的书写方法,从上到下,先写圆圈,再写横杠。
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书写,确保书写规范。
4. 拼读练习:老师出示声母卡片,如“b”,让学生与单韵母o进行拼读,如“bo”。
引导学生正确发出音节。
5. 词语学习:老师出示包含单韵母o的词语,如“客观”,让学生朗读并理解词语含义。
6.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拼读单韵母o与声母的组合,如“po、fo、mo”等。
7.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o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抄写单韵母o二十遍。
(2) 找出五个包含单韵母o的词语,并写出来。
2. 答案:(1) 略(2) 客观、办公、婥约、国歌、鹅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2. 拓展延伸:学生回家后,可以找找生活中含有单韵母o的词语,并与家人分享。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解析:1. 单韵母o的发音讲解:单韵母o的发音是教学内容中的重点。
正确的发音方法是口型呈圆形,舌头平放在口腔底部,气流从肺部经过口腔时,让舌头和口腔保持圆形,发出“哦”的声音。
教学单韵母O教案

教学单韵母O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7课《单韵母O》。
本课主要学习单韵母O的发音、书写及其所组成的字。
内容包括:学习单韵母O的发音,掌握o的声调、音节、拼音书写;学习以O开头的字,认识6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通过儿歌、游戏等形式,巩固所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发音、书写单韵母O,掌握o的声调、音节、拼音书写。
2. 学生能够认识以O开头的6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3. 学生能够通过儿歌、游戏等形式,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单韵母O的发音、书写及其所组成的字。
难点:o的声调、音节、拼音书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字卡、儿歌音频等。
2.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个故事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发现单韵母O,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习单韵母O的发音(5分钟)教师示范发音,学生跟读。
引导学生注意o的发音特点,如舌位、口型等。
学生相互练习,教师纠正发音。
3. 学习单韵母O的书写(5分钟)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跟写。
引导学生注意o的书写顺序、笔画等。
学生自主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4. 学习o的声调、音节、拼音书写(5分钟)教师讲解o的声调、音节、拼音书写规则,学生跟写。
引导学生掌握o的声调、音节、拼音书写方法。
学生自主练习,教师纠正错误。
5. 学习以O开头的字(10分钟)教师出示字卡,引导学生认识以O开头的6个生字。
学生跟读,教师讲解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学生自主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6. 儿歌巩固(5分钟)播放儿歌《小猪佩奇》,引导学生跟唱,注意发音和书写。
7. 课堂练习(5分钟)发放练习本,让学生完成练习题:写出以O开头的5个字,正确书写单韵母O。
六、板书设计黑板上书写:单韵母O、o的声调、音节、拼音书写、以O开头的字。
七、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题:写出以O开头的5个字,正确书写单韵母O。
完整word版单韵母o教案

完整word版单韵母o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主要涉及第三章“拼音王国”的第五节“单韵母o”。
具体内容包括单韵母o的发音方法、书写规范及其在词语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单韵母o的正确发音,了解其书写规范。
2. 培养学生能够准确拼读和书写含单韵母o的词语。
3. 培养学生通过拼音进行自主阅读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单韵母o的发音及书写。
教学重点:含单韵母o的词语的拼读和书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拼音卡片、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学具:拼音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含有单韵母o的图片(如公鸡),引导学生观察并尝试用拼音描述图片内容,自然引出单韵母o的学习。
2. 新课内容讲解(15分钟)(1)讲解单韵母o的发音方法,通过示范和指导,让学生模仿并练习发音。
(2)讲解单韵母o的书写规范,通过黑板演示和指导,让学生在拼音练习本上练习书写。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几个含有单韵母o的词语(如“婆”、“波”等),进行拼读和书写讲解,让学生跟读并模仿书写。
4.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拼音卡片,让学生进行分组练习,拼读和书写含单韵母o的词语。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单韵母o的发音方法和书写规范。
2. 黑板右侧:例题及拼读、书写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含单韵母o的词语(如“婆”、“波”等),每个词语抄写5遍。
(2)用拼音写一段话,至少包含5个含单韵母o的词语。
2. 答案:(1)略。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发音和书写情况,针对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收集生活中含有单韵母o的词语,进行课堂分享。
(2)推荐阅读含有单韵母o的拼音读物,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单韵母o的发音方法及书写规范。
2.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确保学生能理解并掌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 下册 第二单元 7 《溜索》 教案(表格式)

学生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小组合作探究,预期引导:开端:马帮抵达怒江边,等待溜索过江。发展:马帮的汉子们决定溜索,将牛们以及驮子熟练沉着地运到对岸。高潮:在首领的指导下胆战心惊地溜索。
结局:全队顺利到达对岸,再次上路。
7’
8’教学内容及流程教师来自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目标导学二:精读课文,分析人物,品味情感
教师总结:首领打着尖细的呼哨,“飞到索头”“抽身跃下”,最后一个溜索,这些行为都表现出首领非凡的身手、粗犷的为人、领袖的气质。
(2)本文用不少笔墨写牛,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刻画各有什么作用?
明确:牛不肯挪动半步的恐惧和溜索时流泪发抖:
侧面表现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
(3)本文中,“我”这一形象,有什么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及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1、明确目标
1、组织教学
2、导入新课
3、出示目标
大家听说过“溜索”吗?大家猜测一样应该是怎样的情形?
溜索不仅可以溜渡人,而且还可以溜渡货物、牲畜等。
云南怒江大峡谷,被称为“东方大峡谷”,是世界三大峡谷之一。怒江惊涛怒浪上小船无法横渡,两岸居民过江,从前主要靠“溜索”桥。听着好玩,溜起来可真不易,让我们跟随作者描述感受惊心动魄的过江方式吧。
词语:
盘桓:顷刻:千钧之力:
战战兢兢:
组织学生朗读课文,注意把握文章内容,初步探讨:
(1)小说的情节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2)这篇小说写了哪些人物?谁才是文章的主人公?
教师总结:马帮的首领、首先溜索的精瘦短小的汉子以及马帮中的其他人。其中马帮的首领是文章的主人公。
中班拼音《o》教案通用

中班拼音《o》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拼音教材第三章第一节,主要详细内容为拼音字母“o”的发音、书写及其在词语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发音“o”,掌握“o”的基本书写,并能识别含“o”的简单词语。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拼音字母的敏感性,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拼音字母“o”的书写和发音。
教学重点:掌握“o”的发音,学会书写“o”,并能识别含“o”的词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拼音卡片、PPT、录音机、词语卡片。
2. 学具:铅笔、橡皮、练习本、拼音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个小朋友在公鸡叫中醒来的画面,引导学生模仿公鸡叫声“哦哦”,自然引入拼音字母“o”的学习。
2. 例题讲解(10分钟)① 发音:播放录音,让学生注意听“o”的发音,教师示范发音,引导学生跟读。
② 书写:教师在黑板上示范书写“o”,讲解书写要点,学生跟随书写。
3. 随堂练习(10分钟)① 发音练习:学生分组,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o”的发音比赛,评出发音最标准的小组。
② 书写练习: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o”,教师巡回指导。
4. 应用环节(10分钟)① 教师展示含“o”的词语卡片,如“波”、“多”、“妈”等,引导学生认读。
② 学生自由组合,用含“o”的词语进行对话练习。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o”的发音和书写要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拼音字母“o”2. 内容:① 发音:口型张开,舌位放松,发出“o”音。
② 书写:圆圈从右上角开始,顺时针方向书写。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① 书写“o”20遍,要求书写规范、工整。
② 用拼音“o”组成至少三个词语,并写下来。
2. 答案:① 书写略。
② 示例:波(bō)、多(duō)、妈(m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拼音字母“o”的发音和书写,但部分学生在发音方面仍需加强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格式教案
(一)基本信息 邓家顺、汤文婧、吴周华、曾文敏
课 题 赵孟頫行书技法解析 科 目
书法教育
法
授课对象 2011级13、14班 课型 课堂讲解 课时 2
授课人 吴周华 专业 书法 学号
教 材 赵孟頫尺牍
教材分析
这本书一共录入12个尺牍,通过对每个尺牍的了解,大概掌握
赵孟頫行书的基本风格。其复古思想在他的书法里的体现。尺牍作品
以纵横放逸为主要特点,大小不一整体美观,用墨以浓墨为主轻重对
比明显等。
学情分析
主要对其书法风格掌握不够,技法体现还需加强,整体章法做的不到
位,对各方面的理解和关注的东西太少、、、、、、、、、
1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赵孟頫的书法风格特点,掌握其基本技法,对其
用笔进行深入探讨。通过举例讲解,让学生更加系统的学习。
通过对赵孟頫书法艺术的了解,体会赵氏书风的影响,以历史的
角度上明白其书法的意义和历史地位
教学重点
与难点
赵孟頫行书的起 行 收。中侧锋微妙的转换。
教学策略
与方法
主要以实践引导学生学习。通过教师做各种示范,讲解分析其用意。
学生自由学习。
教学资源
《中国书法简史》,王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
《书法教程》,欧阳中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历代碑帖精粹——元 赵孟頫尺牍》,陈高潮主编,北京工艺
出版社,2009年版
2
(二)教与学的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环节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2-5)分钟 赵孟頫讲解(10-15)分钟 书家和书风介绍(10-15)分钟 一、创设情境 “盖古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的出处? 二、资料辅助 赵孟頫的生平简介、、、、、、、、、、略 三、书家和书风介绍 布白疏朗从容,用笔圆润遒劲婉转流美,风骨内敛,神采飘逸尽得魏晋风流意韵。 学生思考 学生积极配合并做好笔记 学生结合实际字体进行比较书风的差异
3
(三)教学板书
行书技法——赵孟頫行书《吴门贴》
《吴门贴》介绍、、、、赵孟頫简要介绍、、、
分析吴门贴贴点,纵横放逸、、、
主要分析中侧锋、、、、
总体以中锋为主、、、
(四)教学流程图
4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
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
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
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
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
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赵孟頫天性聪敏,『读书过目成诵,为文操笔立就』。作为一代宗
师,赵孟頫首先从宋以来忽视『法』而重视『息』、到南宋终使书法
技巧更单调而江河日下这一角度切入,并进行反思,认为一定要复兴
魏晋时期的『法』。基于这种认识,他大胆地打出了『贵有古意』的
复占旗号,虽然不无偏颇,却为元明书法开一代风气。
这是他在中国书法的第三次变革中的突出贡献。因此,趟孟頫的书法
艺术不仅仅是元代的高峰,也是后世学子师法的楷模。
赵孟頫一生沉浸于古法之中,他的学书之路乃是从艰辛的临古中走
出,并努力从古人书法中汲取养分,是天资与勤奋的结合,正如宋濂
所云:『今人临二王书,不过随人作计,如卖花担卜看桃李耳。若赵
公乃枝头叶底见其活精神者,此未易俗子道也。自古以来,学二王者
甚众,能像赵孟頫那样,深入二王堂奥而不为所囿,文质俱存、形神
兼备者鲜见矣。唐人临二王,得其形似而失其韵;宋人则得其韵而失
其形似;趟氏临古,气韵、形似俱备,连董其吕、傅山等到了晚年都
对赵氏书法无不叹为观止。明周天球评口:『赵文敏书法精绝,集诸
5
家之成,诣二王门阀,要其用功处,全在临摹之多耳。』赵以右军法
度为宗,且用功之勤乃常人所不能及。他每临摹一法帖,多至数百过,
天赋、翠问、功力二者促使了他书法的成功。能够在古人的基础上,
通过博釆众长、贯穿斟酌,形成其流丽飞动、温润妍雅的书风。当然
影响赵氏最深的,当首推二王,后世也一致公认趟氏为二王的正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