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1)过敏反应的概念、类型及致敏原的概念、种类。

(2)免疫系统功能减退引起疾病的类型。

(3)艾滋病的全称、英文缩写及艾滋病病毒的名称、英文缩写。

(4)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致病原因。

(5)HIV病毒的生命周期。

2.能力方面:

(1)通过组织学生问卷调查等过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生物科学信息的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运用学导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1)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增强了学生协作精神、团队精神。

(2)通过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尊自爱的重要性,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并触动学生善待生命、珍视生命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作用:

本节教材着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突出健康生活的主题,且安排了调查活动,这样可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前两节的抽象知识中激发和调动起来,使学生体会生物科学与现代人类的生存及发展的密切关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好本章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本节内容是前面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因此通过学习,有助于学生对这一章节内容的融会贯通,并更好地理解前面所学的知识。

2、教学重点:

(1)过敏反应。过敏反应是人群中的一种常见病,但过敏反应涉及到一些微观、抽象的知识,本案采用问卷调查和小组讨论、总结的方法,客观地、科学地介绍这一过程,这样既面向全体学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又可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实践、分析、综合等能力,及协作精神和团队精神,进而落实本节课的能力、情感目标。

(2)艾滋病是本节课的重点。本案采用《生命是如此脆弱》的图片,使学生发生兴趣、激起疑惑,产生探究的欲望。再精心设疑,指导学生正论、反辩,多向交流,教师适时适当地加以引导,促使学生形成主动、体验的、发现的学习方式,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3.难点分析:

艾滋病病毒(HIV)的生命周期。此过程涉及到微观知识,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本案以边播放动画边总结的形式,加强直观性,降低难度,提高教学效率。

三.学情分析:

1、现实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免疫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特别是艾滋病,各媒体经常报导艾滋病的疫情情况、预防措施及最新科技动态,因此学生或多或少能了解一些基本常识。

2、初中的自然科学已学过传染病的传染途径,及预防措施。因此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容易地总结出艾滋病的预防措施。

3、学生在本节课之前,已在高中的生物中学到内环境的稳态、营养与健康、免疫机制等方面。

四、教学设计:

1、设计思路: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与免疫有关的问题越来越多,有些是学生较熟悉的,如过敏反应、艾滋病等,有些则感到陌生,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心脏病、免疫治疗、器官移植等,教材中只是对相关内容作了

些简要介绍,如果教师只在课上局限于课本内容讲授,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本案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成若干小组,收集更多的他们感兴趣的资料,在课堂上教师为他们创设互相交流学习的机会。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智力参与,使他们学习到更加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收集和处理相关信息的能力、用生物学知识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艾滋病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又是本节课的重点,本案在设计过程中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常识,经过教师精心设疑,引导学生了解艾滋病的危害、致病原因、生命周期、传播途径、懂得预防等问题,引导学生从宏观到微观逐步地去探究它的本质和规律。

本节课又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很好课题,因此整个教学设计中把学知识与重修养、学做人有机结合,渗透“STS”的教育思想,以增强学生良好的道德风范,使学生意识到自尊自爱的重要性,并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图1 图2

总结免疫缺乏病分两类:

(一)先天性免疫缺乏病:如图1,此类是与生俱来的,由于缺乏B淋巴细胞或T淋巴细胞,很容易致病甚至死亡。

(二)后天获得的免疫缺乏病:常见的是艾滋病,,他是由于后天获得的免疫缺陷病。

六.练习:

1.下列与免疫失调无关的疾病是:(B) A.过敏性鼻炎 B.血友病 C.艾滋病 D.系统性红斑狼疮

2.下列物质不属于过敏原的是:(B)

A.牛奶 B.结核杆菌 C.花粉 D.某些海鲜产品

3.下列疾病不是由于免疫反应过高过强引起的是…………( D )

A、支气管哮喘

B、荨麻疹

C、风湿性心脏病

D、癌症

4.艾滋病病毒(HIV)是一种球形的RNA病毒,HIV侵染T淋巴细胞并繁殖新一代病毒的过

程示意图如下。请回答:

(1)图中①表示病毒正侵染淋巴细胞。进入寄细胞的是病毒的 RNA 。

(2)遗传学上将过程②称为逆转录。

(3)③和④的信息传递过程分别称为转录和翻译。

(4)HIV有Ⅰ和Ⅱ两种类型,其中Ⅰ型又有7个亚型。Ⅰ型的基因组中4个主

要基因的变异率最高可达22%,多达100种左右的HIV变异株是目前研制疫苗的

主要困难,因此切断传播途径是唯一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HIV众多变异类型是基因突变的结果,这种变异特点与一般生物的不同之处是突变频率高和突变多方向,其原因是单链RNA结构不稳定。

(5)2008年12月1日是国际第18个世界艾滋病日。

(6)据最近研究认为,引起“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SARS)的病原体可能是 SARS冠状病毒。它和HIV一样,遗传信息是按照略的规律进行的(可以用简图表达)。

六.附一:(要求每个学生在课外参与社会调查5-10份,并完成附三的统计和分析)

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疾病问卷调查

性别年龄

1.您是否曾患过免疫异常疾病? A.是 B.否

2.免疫异常疾病名称。

3.最初患病年龄?。

4.是否再次患有同种疾病? A.是 B.否

5.该疾病的抗原或致敏原是什么?

6.从接触到抗原或致敏原到开始患病的时间大致多少? A.1-2小时 B.一天内 C.一天后

7.是否治愈? A.已治愈,无后遗症; B.已治愈,但有后遗症; C.还不能彻底治愈。

附二:调查结果的统计和分析

1.你调查到有哪些免疫异常疾病?

2.这些疾病分别是由于免疫功能发生怎样变化而引起的?

3.这些疾病分别有什么特点?

4.这些疾病和一般常见病相比,有什么特点?

七.相关链接:

红丝带—世界艾滋病防治的国际性标志

红丝带是关注艾滋病防治问题的国际性标志,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

在一次世界艾滋病大会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齐声呼吁人们的理解,一条长长的红丝带被抛在会场的上空,支持者们将红丝带剪成小段,并用别针将折叠好的红丝带别在胸前。

后来,许多关注艾滋病的爱心组织、医疗机构、咨询电话纷纷以“红丝带”命名。红丝带逐渐成为呼唤全社会关注艾滋病的防治问题,理解、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的国际性标志。

红丝带像一条纽带将世界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共同抗击艾滋病,象征着人们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关心与支持;象征着人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和平等的渴望;象征着人们用“心”来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

世界艾滋病日历年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