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实验课件

合集下载

单片机点阵实验ppt课件

单片机点阵实验ppt课件
1mA。
9
问题:如何使点阵上大量LED显示汉字或者图形?
10
单 片 机 静
理 ?
问 题 :
态 显 示
为 什 么
? ?
这 种 显 示 是


11
动态扫瞄: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基于Proteus的绿色8*8点阵上行箭头显示设计
21
取模软件:PCtoLCD2002
22
23
五、实验步骤:
1、将CPU板正确安放在CPU接口插座上,跳线帽 JP2短接在上侧。
2、连线:用导线将MCU的IO1---IO4分别连接到 16*16LED的A0、A1、A2、A3;MCU的SDA、SCL、 PWM0分别连接到16*16LED的SHCP、STCP、DS,连 接好仿真器。
x02,0x80,0x02,0x80,0x04,0x40,0x04,0x40,0x08,0x20,0x10,0x10,0x20,0x0E,0x40,0x04}, {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4,0xFF,0xFE,0
5
四、实验原理:
什么是点阵???
6
点阵的构成?
发光二极管一般正常压降:1.8~3V。额定电流约 3-20mA。
所以,这里计算它的电流为:I 2.4 1.8 11.76 mA
51
7
用单片机点亮发光二极管?
思考:可不可以正接P0.0,负接二极管阴极?
8
单片机的输入/输出电流:
根据AT89C51 的芯片手册可知:

单片机实例之跑马灯PPT课件

单片机实例之跑马灯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
4
图3-2 八路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演示图
精选PPT课件
5
三、程序设计
P1.0端口的LED闪亮
AT89S51
单片机的 I/O端口
P1.0
+Vcc
图3-3 单片机驱动一只发光二极管的原理电路
精选PPT课件
6
0.5秒延时的汇编程序:
MOV R6,#5
SS:
MOV R7, #200
LOOP: MOV R5, #249
1.芯片选择:左击界面右面芯片选择窗口的 下拉箭标,选择编程芯片的型号。
2.导入hex文件到缓冲区:左击界面上的 “Open File”按钮,选择本目录下的hex文件。
3.向芯片写入文件:左击界面上的“Write” 按钮,开始编程向芯片写入程序。
4.完成写入编程。
5.退出程序:左击界面右上角的“x”按钮,
精选PPT课件
近似值,不准确
16
按图3-5所对应的主程序: sbit light=P1^0;
程序开始
void main(void)
输出低电平
{
while(1)
延时0.5秒
{ light=0;
输出高电平
delay05s(); light=1;
延时0.5秒
delay05s();
}
图3-5 1Hz的闪烁程序设计框图
图3-8 新建工程窗口
精选PPT课件
22
KEIL 软件开发平台
图3-9 单片机选择窗口
精选PPT课件
23
KEIL 软件开发平台
图3-10 目标1属性设置窗口
精选PPT课件
24
KEIL 软件开发平台

实验1单片机系统认识实验ppt课件

实验1单片机系统认识实验ppt课件
.
2、程序调试步骤: ① 进入调试环境:CTRL+F5 ② 修改程序计数器PC的值 ③ 单步执行:F10(连续F5,断点) ④ 观察调试窗口的数据正确与否 ⑤ 退出调试环境。
.
六.书写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2.实验设备 3.实验内容
画出单片机最小系统的基本电路; 结合图1.5描述小灯亮灭的原理; 如何使小灯两灭的时间间隔变长? 4.写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
谢机系统认识实验
.
一、实验目的:
1、认识单片机最小系统的组成 2、掌握单片机最小系统的设计
二、实验内容:
1、熟悉最小系统的组成器件 2、理解最小系统的硬件电路 3、编写程序并下载运行,点亮小灯
.
三、硬件电路
.
四、参考程序
.
五、程序设计与调试步骤 (重要)
1、程序设计步骤: ① 创建工程 ② 选择单片机型号 ③ 新建源文件,编辑汇编或C51语言程序 ④ 保存源程序.asm或.c,并加入到工程中 ⑤ 进行编译;若不成功,要调试修改

《单片机教学》课件

《单片机教学》课件
单片机在智能农业中的应用:说明单片机在智能农业中的具体应用,如温度、湿度、光 照等环境参数的监测和控制
实现方案:详细介绍如何利用单片机技术实现智能农业的应用,包括硬件和软件的设计 与实现
案例总结:总结智能农业应用案例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和优化建议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PPT
04 单片机基本操作
单片机的启动和关闭
启动:上电后,单片机自动启动并开始运行程序 关闭:通过软件或硬件方式关闭单片机,停止程序运行
单片机的复位操作
复位操作的方式:手动复位 和自动复位
复位操作的原理:通过特定 的复位引脚或外部信号触发
复位操作的作用:清除单片 机内部状态,回到初始状态
复位操作的应用:提高单片 机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接口技术的实例演示
接口技术概述: 介绍接口技术的 基本概念、分类 和应用领域
接口电路设计: 介绍单片机接口 电路的设计方法 和注意事项
接口技术实例演 示:通过具体实 例演示单片机接 口技术的应用, 包括输入输出接 口、串行通信接 口、并行通信接 口等
实验与验证:通 过实验验证单片 机接口技术的可 行性和可靠性, 包括硬件连接、 软件编程和调试 过程等
《单片机教学》 PPT课件
PPT,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PPT
目录 /目录
01
点击此处添加 目录标题
04
单片机基本操 作
02
单片机概述
05
单片机程序设 计
03
单片机基础知 识
06
单片机接口技 术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单片机概述
单片机的定义和特点
智能家居控 制系统的设 计与实现: 详细介绍智 能家居控制 系统的设计 思路、硬件 组成和软件 实现方法。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说课ppt课件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说课ppt课件

谢谢聆听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说 课ppt课件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单片机基本原理 • 单片机外部扩展技术 • 单片机接口技术 •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实例分析 • 实验教学内容安排与考核方式 • 课程总结与展望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课程背景与意义
信息技术发展迅速, 单片机作为嵌入式系 统核心,应用广泛
适应社会对单片机应 用人才的需求,提高 学生就业竞争力
新能源与节能环保
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单片机将应用于太阳能、风能 等可再生能源的转换和控制,以及能源管理和节能控制等 方面。
工业自动化与智能制造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单片机将作为控制器和执行器广泛应 用于各种自动化设备中,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单片机将作为机器人的核 心控制单元,实现机器人的感知、决策和执行等功能。
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内部结构
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CPU)、 存储器(ROM、RAM)、I/O接 口、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系统
等。
工作原理
单片机通过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 的程序,实现对外部设备的控制 和数据处理。程序由一系列指令 组成,指令在CPU中执行,完成
各种操作。
时序与复位
单片机的时序是指各部件之间协 调工作的时间顺序。复位操作是 将单片机恢复到初始状态,以便
D
简易计算器设计
设计目标
实现基本的数学运算功能,包括加、 减、乘、除等。
设计思路
采用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通过按 键输入数字和运算符,经过处理后在 显示屏上显示结果。
硬件组成
单片机、按键、显示屏、电阻、电容 等。
软件设计
编写程序实现按键输入识别、数学运 算处理、结果显示等功能。

单片机课件完整版共26页PPT

单片机课件完整版共26页PPT
——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 ● 单片机——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
地址总线AB
数据总线DB

控制总线CB



CPU
ROM RAM I/O接口
外 设
微型机组成框图
时钟OSC
程序存储器 ROM
数据存储器 RAM
CPU
中断
各种I/O 定时器/计数器
MCS-51单片机组成框图
▲ 形成两大分支:
通信方式
UART: 异步串口, SPI: 为三(四)线同步串口,属于摩托罗拉公司专利 I2C:为二线同步串口属于菲利蒲公司专利
1.4 本教程的教学安排
The tutorial teaching arrangement
总学时:48学时
课上教学:24学时 实验教学:24学时
教学内容:80C51系列
硬件知识:硬件资源,如 I/O口、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系统等 软件知识:寻址方式、指令系统以及程序设计等。
1.2 80C51系列单片微机
( 80C51 Series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
MCS-51系列: Intel公司 8051系列:
80C51系列: Intel公司的MCS-51(表1-1) PHILIPS的83C552及51LPC系列等(表1-2) ATMEL公司的单片机89C51等(表1-3) Winbond的W78C51及W77C51等(表1-4) SIEMENS、AMD、OKI、DALLAS、宏晶科技的STC
单片机课件完整版
41、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42、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4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44、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4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 当勉励 ,岁月 不待人 。

单片机实验3ppt课件

单片机实验3ppt课件

clr p1.3lr p1.4 ;点亮灯p1.4
lcall delay
clr p1.5
;点亮灯p1.5
lcall delay
clr p1.6 ;点亮灯p1.6
lcall delay
clr p1.7 ;点亮灯p1.7
lcall delay
AJMP Lop2 ; 重新运行
(6)程序编写后, 可进行系统的仿真; 在仿真前,需对目标1 的属性进行修改; 如右图,点击P工程 下拉菜单中的”目标’ 目标1’属性”;
(7)单击”目标”,输入仿真器的频率12(MHz);
(8)选择”输出”菜单中的”生成HEX文件”,以便 汇编后产生HEX代码,供编程器使用;
(9)在”调试”菜单中,选择如下箭头 所指3项功能,并”点击设置”,
如果未出现存储区,设置方式如下:点击 V视图 M存储器窗口,右下角会出现4个存储区:存储器#1#4。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点击存储器1#,在上面地址 栏中输入C:0000H,此时存储器1#被设计为程序存储 器,地址从0000H开始。点击存储器2#/3#,在上面 地址栏中输入D/X:0000H,此时存储器2#/3#被设计 为内部/外部数据存储器,地址从0000H开始。
设置存储区后,可运行程序
(左图标)或停
止程序(右图标);如果希望单步执行(即一条一条
的执行指令,以便调试程序)可点击 图标,每点击
一次黄箭头会向下移动,指向下一条指令。
观察程序的运行结果: 在单步调试时,每执行一条 指令,都可在屏幕左上方的寄存器区和右下方的存储 区观察运行的状态。程序存储器中表示的是程序汇编 后的二进制代码,内外数据存储器中表示的运行中数 据结果的变化。观察时可在相应存储区的地址栏打入 地址即可,如想看内存20H中的内容,只需在相应存储 区的地址栏打入 D:0020H。

2024版单片机原理及其应用PPT课件讲义

2024版单片机原理及其应用PPT课件讲义

并行扩展应用实例
分析并行扩展在存储器扩 展、I/O端口扩展等方面的 应用实例,包括电路图、 程序设计及实现方法。
串行扩展技术及应用实例分析
1 2 3
串行通信基础 介绍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通信协议(如UART、 I2C、SPI等)及数据传输方式(异步、同步)。
串行接口芯片
阐述串行接口芯片的工作原理、常见类型(如 MAX232、TL16C550等)及其与单片机的连接 方式。
数据格式和传输速率等。
串行通信优缺点
串行通信具有传输距离远、成本 低等优点,但传输速度相对较慢。
串行接口电路组成和工作原理
串行接口电路组成
串行接口电路主要由发送器、接收器、控制逻辑和电平转换电 路等组成。
工作原理
在发送数据时,发送器将并行数据转换为串行数据,然后通过 传输线发送给接收器;接收器将接收到的串行数据转换为并行 数据,供后续电路处理。控制逻辑负责协调发送器和接收器的 工作,确保数据传输的正确性。
等,定位软件故障。
THANK YOU
感谢聆听
选择合适的单片机型号
根据系统需求选择合适的单片机型号, 考虑处理速度、存储容量、外设接口 等因素。
设计合理的电路结构
简化电路结构,减少元器件数量,降 低系统复杂度和成本。
考虑电磁兼容性
合理布局布线,采取屏蔽、滤波等措 施,提高系统电磁兼容性。
调试技巧
使用示波器、逻辑分析仪等工具进行 信号测试和分析,定位硬件故障。
03
人机交互设备应用实例
分析人机交互设备在单片机系统中的应用实例,包括电路图、程序设计
及实现方法。例如,基于单片机的简易计算器设计,通过键盘输入数据,
显示器显示结果,实现基本计算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 并口I/O口输出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并行IO口的使用 2、学习延时子函数的编写 二、实验设备 1、Keil集成开发环境。 2、PC机。 3、ZXSX-102实验板 三、实验内容 1、使某一发光二极管以200ms的时间间隔闪烁 2、使8个发光二极管以500ms的时间间隔左循环点亮 3、使用4个发光二极管演示4位二进制数累加过程
实验六 Proteus软件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掌握使用Proteus软件建立原理图方法 二、实验设备 1、Keil集成开发环境。 2、Proteus仿真软件 三、实验内容 1、建立原理图 2、编程实现对数码管的控制 ① 在一位数码管上循环显示数字0-9。 ②采用动态显示的方式在4位数码管上同时显示1234
3、使用方式2,定时器T1,使8个LED灯以200ms的时间间 隔左循环点亮。 4、利用定时器实现小灯显示的60秒计时。(P0口低4位 连接的小灯表示秒的个位, P0口高4位连接的小灯表 示秒的十位)
实验五 串行口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串行口的工作原理 2、学习单片机与PC机的通信 二、实验设备 1、Keil集成开发环境。 2、PC机。 3、ZXSX-102实验板 三、实验内容 1、单片机发送字符给PC机(查询与中断) 2、从PC机发送字符给单片机(查询与中断) 3、单片机将从PC机接收到的字符回发给PC机。(查询) 4、4个独立式按键控制数码管的显示。 ④掌握使用定时器扩展外部中断的方法。
实验七 数码管显示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数码管静态显示和动态显示的原理。 2、学习数码管动态显示的方法。 二、实验设备 1、Keil集成开发环境。 2、Proteus仿真软件 三、实验内容 1、使用六位数码管循环显示数字0-9 2、使用六位数码管动态显示数字1、2、3、4、5、6。
实验三 中断系统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单片机中断的工作原理 2、学习外部中断的使用方法 3、进一步学习延时子程序的使用 二、实验设备 1、Keil集成开发环境。 2、PC机。 3、ZXSX-102实验板 三、实验内容 1、用单次脉冲申请中断,中断到来后使LED灯的状态取 反。 2、用单次脉冲申请中断,中断到来后使LED灯左移一 位。
4、8个发光二极管间隔200ms由左至右,再由右至左,然 后全部熄灭再以300ms间隔全部闪烁5次。重复此过程。 P0.7 P0.6 P0.5 P0.4 P0.3 P0.2 P0.1 P0.0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0 1 1 …… …… …… 0 1 1 1 1 1 1 1
实验一 Keil C51 集成环境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Keil C51集成开发环境的基本操作。 2、掌握在Keil环境下调试程序的方法。 二、实验设备 1、Keil集成开发环境。 2、PC机。 三、实验内容 1、将片内RAM30H-3FH单元内容修改为0x55 2、将片内RAM30H-3FH单元传送至片外RAM1000H开始单元。 3、将片内数据存储区30H开始的100个单元分别设置为1-100。 4、把片外数据存储器2000H单元的内容拆开,高位送2001H,低位 送2002H。
3、主函数使8个LED灯间隔200ms左循环点亮,产生 INT0中断后以200ms间隔闪烁5次后再返回主函数(软件 延时)。
实验四 定时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原理 2、学习定时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设备 1、Keil集成开发环境。 2、PC机。 3、ZXSX-102实验板 三、实验内容 1、控制与P0.0相连的发光二极管闪烁,时间间隔为1秒(使用定时 器中断实现) 2、使用单片机的定时\计数器T0产生0.5秒的定时,使8个LED灯左循 环点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