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素质与孩子的个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长的素质与孩子的个性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是孩子受教育过程的起点,最初教育的成败,直接影响孩子今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效果,而家庭教育的成败又取决于家长的素质。因此,以家长素质为突破口,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一、家长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家长的基本素质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地。家长在家庭教育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对孩子进行怎样的教育,如何教育,最终能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这些都取决于家长的基本素质。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的素质若能适合孩子的健康成长,那么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就能够选择适当的教育内容和科学的教育方法,使家庭教育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1.家长德育的素质。俗话说:“老子偷瓜盗果,儿子杀人放火”。家长身上的小毛病会导致孩子放大数倍的错误,因此家长必须具有遵守社会公德,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家庭美德的品质。有的家长甚至在经济上、人格上还依赖着上辈。既然是家长,就应该孝敬父母;在经济上、人格上独立;应该关心孩子生活;重视孩子的健康成长;热爱劳动。如:电风扇不转了,家长摆弄摆弄,风扇就转起来了;玩具坏了,家长敲几下就弄好了;小书包坏了,家长动手缝缝。看到此情此景,孩子会觉得家长真是了不起。孩子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潜移默化受到家长的影响,在不经意间获得智慧和力量。

2.家长教育理念的素质。家长不但要考虑到孩子的生理需求,还必须认识到孩子的主观需求。并且设法找到孩子的需求与自己的需求之间,

孩子的成长与自身发展之间的平衡点,相互成长,相互促进。家长自身的不懈努力是对孩子起着耳濡目染的影响。有的家长以自我为中心,只关注自己的需要、兴趣和情感,对孩子的需要、兴趣和情感采取冷漠的态度。孰不知,家长冷漠的态度实际上是对孩子精神上的摧残。有的家长从不将孩子作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个体来分析,孩子有什么特殊的需求和长处,总以单一的教育模式来规范孩子,让孩子在自己规划好的圈圈里发展。甚至不管孩子的具体情况,迫使孩子就范。如:明知自己的孩子没有什么音乐细胞,却非要让孩子学习弹钢琴。为了能让孩子在音乐方面有所发展,不惜一切代价,为孩子买最好的乐器,请最好的教师。这样孩子不但没有兴趣,而且收效甚微。不如顺其自然的好。还有的家长过分关注自己的孩子,为了孩子,家长可以放弃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所有爱好和业余时间。家长必须走出教育误区,争取做一个合格的家长。

二、孩子应具备的良好个性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一书中提到:“孩子的良好个性是具有高层次的需要,广泛积极的兴趣,崇高的理想,礼貌热情,宽容大度,善良正直,友好互助,勤劳勇敢,目标明确,做事专注,认真仔细,刻苦努力,坚韧不拔,自强自主。”具体表现在:

1.学会做人。孩子从小培养树立正确、健康的道德观与价值观。在任何时候,都要正确审视自己。要有勇气,敢于承认自身的不足与缺点,懂得爱与被爱。在社会生活中富有民族责任感。养成诚实和正直的品质。

2.学会认知。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必须掌握学习的技巧和运用知识的经验,获得一生中继续学习和不断发展的技能。

3.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必须从小热爱劳动。让孩子2岁时

试着自己用勺子吃饭,自己大小便。3岁时学会脱衣服和鞋袜、收拾整理自己的玩具。4岁时学着分发碗筷,并学会用筷子吃饭,学会自己穿衣服和鞋袜,学习整理自己的衣物,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父母到家了,帮大人拿拿拖鞋等。5岁时试着自己洗澡,自己整理小房间等。6岁时可帮助父母分担家务,如擦桌子、扫地、倒垃圾、买小件物品、送东西给邻居等等。

4.学会共同生活。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必须养成良好的协作精神及“乐群”能力。孩子要善于合作,善于与他人沟通,养成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如果孩子从小性格孤僻,将来也就难以与他人和睦相处,一旦遇到挫折,往往难以解开疙瘩,形成自封自闭的性格,多数这种性格的人都可能以悲剧收场。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必须从小培养。

5.学会生存。孩子在任何地方,都必须适应环境。在逆境中学会坚强,在困难中学会磨练。孩子只有从小经受磨难,学会和掌握生存的本领,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才能迎接新时期的挑战,做生活的强者。

三、家长良好的整体素质促进孩子良好个性的健康成长。

家长的整体素质是孩子成长的前提榜样,家长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孩子个性发展的质量。从而影响着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长。

1.注重培养孩子的空间转换、形体感知,想象力和创造力等以及非智力因素的训练。切勿过早、过多地以数学、文字为主的所谓“学前教育”。在周围环境“知识竞争”的氛围影响下,很多家长只在乎孩子的“成绩”,其它一切活动都可以不参加,只要会算、会认、会写就可以了,常常听到家长埋怨道:“孩子在幼儿园什么也没学到,100个数都不会算,字也不会写,就只会疯疯癫癫(指唱歌、跳舞、做游戏等)”。甚至还有的家长说:

“公办幼儿园就是不如私人幼儿园教得多。”孰不知,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应该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制定的,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怎样的教育,都是符合孩子生长发育规律的。而某些幼儿园一味追求家长的需求,迎合家长的意愿,只图眼前利益,不求今后孩子持续发展的需求。从而达到赢利的目的。

2.注重孩子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切莫重智轻德。当前很多家长把品德教育丢一边,行为习惯认为长大了自然就好了。我班有个婆婆,喜欢在孩子面前唠叼别人的不是,说什么“幼儿园的饭菜肯定不好吃”等,导致她的小孙子常对老师说:“饭不好吃,菜也不好吃”,故意把饭菜弄得满桌子都是。有一天,她的小孙子脸上自己不小心时被自己的小指甲划了下,她来接孙子时问孙子是谁抓的,孩子说是自己划的,她还不相信,一味追问孙子:“肯定是别人打的,好孩子不要说谎,你说到底是谁打的?”孩子面对这样的情况不知所措,这位婆婆的误导将带给孩子什么?又有一天,这位小朋友下颌处有肿块,家长带他到医院贴了块膏药,到了幼儿园不久,孩子觉得痒痒,就把它给撕下来扔了。第二天,这位婆婆指着孙子再次贴好的膏药对老师说:“叫别人不要把他的膏药撕了!”老师真是哭笑不得,明明是她孙子自己撕的,还冤枉别人。还有一次,这位婆婆来孙子时,小孙子正在高兴地玩积木,当看到婆婆来接了,就丢下手中的积木要走,这时老师发话了,“××小朋友,把积木收拾好再走。”孩子看见婆婆,老师的教育就失灵了,婆婆也不吱声,抱起小孙子就走了。这位婆婆对孩子行为举止很是无所谓,可对孩子的学习却超乎别人的想象。一天,她送孙子入园时,看见别的小孩子在用数卡排序,她生怕自己的孙子不会,也找来一些数卡,让孩子也来排序,结果发现,自己的小孙子还有几个数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