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气象气候旅游资源

合集下载

内蒙古旅游资源

内蒙古旅游资源

内蒙古旅游资源内蒙古旅游资源简介第⼀讲内蒙古⾃治区概况内蒙古⾃然旅游资源⼀内蒙古⾃治区概况⼀、内蒙古⾃治区成⽴于1947年5⽉1⽇,我国最早的民族⾃治区。

地处我国北部,⾃东向西延伸,横越东北,华北,西北地区。

(⼆)、内蒙古草原幅员辽阔,位居我国的五⼤牧区之⾸。

全区⾯积118.3万平⽅公⾥,她东起茫茫的兴安岭,西⾄阿拉善⼽壁,地跨东北、华北、西北,毗邻⼋省区,接壤俄罗斯、蒙古国。

在这⽚辽阔的⼟地上,有茂密的森林、丰美的草场、肥沃的农⽥、⼴阔的⽔⾯、众多的野⽣动植物和⽆穷的地下宝藏,素有“东林西铁、南粮北牧、遍地矿藏”的美称(三)、内蒙古⾃治区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前有49个民族居住在这块⼟地上。

全区共有⼈⼝2306.55万⼈,其中蒙古族377万⼈,汉族1760多万⼈,其少数民族90多万⼈其中包括鄂伦春、鄂温克、莫⼒达⽡达斡尔3个少数民族⾃治旗。

(四)、⾏政区划内蒙古⾃治区现设有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海市、⾚峰市、呼伦贝尔市、通辽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乌兰察布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阿拉善盟等12个盟市,下设101个旗、县、市、区、4个旗、17个县、14个市、16个市辖区,内蒙古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农牧林业是内蒙古最⼤的资源优势,⼈均耕地、草场⾯积、森林⾯积均居全国第⼀。

(五)、内蒙古⽓候本区属于温带⼤陆性⼲旱、半⼲旱⽓候区。

特点:热量资源丰富,⽓温变化⼤,降⽔稀少,光照资源充⾜。

内蒙古⾼原是我国东部湿润半湿润⽓候向西北⼤陆性⼲旱⽓候区的过渡地带,草原⾯积⼴阔,特别是东部草类⽣长茂盛,草质优良,成为优质牧场。

本区⼀般⽇照时间长达2900~3400个⼩时,⽩天⽓温⾼,夜间⽓温急剧下降,故⽓温⽇变化⼤,平均⽇温差都⾼于11℃。

冬季寒冷漫长。

阿尔⼭的冬天阿尔⼭的雪不仅以雪质优良著称,更以雪期长⽽闻名于世,雪期从9⽉下旬持续到次年5⽉上旬,长达7个多⽉,227天。

冬季降雪量平均达36.8毫⽶,积雪覆盖期为150余天。

高中地理 第1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 第2节 旅游资源的类型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 第1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 第2节 旅游资源的类型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第二节旅游资源的类型学习目标:1.了解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概念。

2.理解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3.运用实例区分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教材整理1自然旅游资源阅读教材P10~P11,回答下列问题:1.旅游资源的类型旅游资源可划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2.自然旅游资源(1)概念自然旅游资源是自然赋予的、能使人们产生美感的自然环境或物象的组合。

(2)景观要素地貌、水文、气候、生物、宇宙等自然要素及其相互组合。

(3)分类①地文景观类:路南石林、甘肃鸣沙山等。

②气象气候类:泰山日出、黄山云海、吉林雾凇等。

③水域风光类:壶口瀑布、济南趵突泉、长江三峡等。

④生物景观类:黄山迎客松、海南椰林等。

⑤宇宙类:新疆大陨石、流星雨等。

填空填出下列旅游景点所属的类型(1)伊瓜苏瀑布________ (2)日本樱花________(3)海市蜃楼________ (4)路南石林________(5)彗星________【提示】(1)水域风光类(2)生物景观类(3)气象气候类(4)地文景观类(5)宇宙类教材整理2人文旅游资源阅读教材P11~P13,回答下列问题:1.人文旅游资源的概念古今人类社会活动、文化艺术和科技创造的载体和轨迹,如文物古迹、文化艺术活动、科技与建筑成就、文化娱乐活动等人文景观。

2.人文旅游资源的分类(1)古迹和古建筑类:北京故宫、福建永定土楼、苏州园林等。

(2)现代建筑成就类:北京鸟巢、法国埃菲尔铁塔等。

(3)消闲、求知、健身类:美国迪士尼乐园、傣族泼水节等。

(4)购物类:北京庙会、上海南京路等。

填空填出下列旅游景点所属的类型(1)上海世博园________ (2)北京庙会________(3)巴西狂欢节________ (4)伦敦塔桥________【提示】(1)现代建筑成就类(2)购物类(3)消闲、求知、健身类(4)古建筑类自然旅游资源巴厘岛是印度尼西亚的旅游胜地,有着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其中已经规划开发并产生经济效益的就有以下旅游资源:热带沙滩、浅海水域、阳光、火山、珊瑚礁、森林、独特的动植物资源、民间舞蹈、手工艺品、传统音乐、婆罗浮屠佛塔、普兰班南神庙等。

我国旅游资源ppt课件

我国旅游资源ppt课件

金秋九寨沟
冬天的九寨沟
黃山
七、中国与世界五大旅游强国的资源地位比较-地文景观
景观类型
Ⅰ级
Ⅱ级
Ⅲ级
地质现象景型
中国
美国
意大利
山岳景型
中国
美国
意大利
探险山地景型
中国
美国
法国
火山景型
美国
意大利
中国
丹霞地貌景型
中国
美国
西班牙
岩溶景型
中国
美国
法国
峡谷景型
中国
美国
―――
土林/沙林景型
中国
美国
―――
黃土景型
中国
美国
德国
海岸景型
美国
中国
西班牙
洞穴景型
中国
美国
法国
探险/徒步景型
中国
美国
法国
自然灾变景型
中国
美国
意大
景观类型
Ⅰ级
Ⅱ级
Ⅲ级
海面景型
中国
美国
西班牙
非峡谷河流
中国
美国
Ⅰ级
Ⅱ级
Ⅲ级
人类文化遗址
中国
法国
西班牙
社会经济文化遗址
中国
意大利
西班牙
军事防御遗址
中国
意大利
法国
古城与古城遗址
中国
意大利
西班牙
帝陵与名人陵墓
中国
法国
意大利
皇室与官署建筑

旅游资源学重点复习资料

旅游资源学重点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旅游资源:是指存在于特定的地域空间之中,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活动的自然与社会各种事物、因素和现象的综合。

旅游资源学:是专门研究旅游资源的一门学科,它直接将旅游资源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就旅游资源的成因、分类、开发及合理保护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研究。

自然旅游资源:指凡能使人们产生美感或兴趣的、由各种地理环境或生物构成的自然景观。

它们通常是在某种主导因素的作用和其他因素的参与下,经长期的发育演变而形成。

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创造的、反映各时代、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风俗民情状况,具有旅游功能的事物和因素,是能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旅游资源环境:是以旅游者为中心,以旅游资源为根本,以旅游目的地为基础,并由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共同构成的旅游活动特定区域范围复合环境系统.地质旅游资源: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内外力的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

地貌旅游资源:是内外地质作用在地表所形成的具旅游价值的典型地貌景观。

山地地貌: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塌陷、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蜃景空气光线穿过密度梯度足够大的近地气层而使光线发生显著折射时, 在空中或地平线下出现的奇异幻景。

地质作用,是指由于受到某种能量(外力、内力、人为)的作用,从而引起地壳组成物质、地壳构造、地表形态等不断的变化和形成的作用丹霞地貌:由陆相红色砂砾岩构成的具有陡峭坡面的各种地貌形态。

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砂砾岩层巨厚,垂直节理发育。

因在中国广东省北部仁化县丹霞山有典型发育而得名。

自然保护区:是人类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拯救和保护珍贵、稀有或经济价值高而濒于灭绝的生物种源,保存有价值的自然历史遗迹,监测人为自然界的影响,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而设立的永久性基地和自然资源库。

历史古迹类旅游资源:是指古代遗存的,有一定纪念意义,或者今天有一定欣赏、研究价值,从而能吸引游客参观游览的遗迹、遗物和遗址。

旅游资源学课程总结

旅游资源学课程总结

旅游资源学课程总结旅游资源学课程总结「篇一」复习大纲旅游资源:凡能对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各种自然、人文客体或其它因素,都可称为旅游资源.旅游资源评价:对旅游资源的价值所做出的评判和鉴定。

旅游资源分类地质旅游资源:具有观赏价值和科学考察价值的地质体形成的景观统称为地质旅游资源地貌旅游资源气象与气候旅游资源喀斯特地貌:水对可溶性岩石以溶蚀作用为主所塑造的各种地表和地下的地貌水体旅游资源:凡能吸引旅游者进行观光游览、体验参与的各种水体及水文现象。

雨凇景佛教雕塑:主要是指寺院和石窟中雕刻、塑造的佛像,以及各种金、石、玉、木、陶等雕刻成的器皿等艺术品。

化石风景名山:指以具有美感的,典型的山岳自然景观为主体,渗透着人文景观美的山地空间综合体。

内力作用:主要形成地表基本起伏(巨型、大型地貌),向着增强地势的趋势发展;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

外力作用:趋向于削平地表的基本起伏,向着减弱地势的趋向发展。

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等。

布局美:指各类人文旅游资源在整体布局、全面安排方面体现出来的风格特征。

结构美:指各种人文旅游资源由于构成材料、组合方式的不同所体现出来的风格风貌。

海蚀崖、峡谷:峡谷是指谷地狭而深,两坡陡峻的河谷地貌。

清真寺:清真寺是穆斯林教徒举行宗教活动的场所。

是伊斯兰教的代表建筑。

教堂:教堂是基督教宗教建筑的主体,是基督教教徒举行宗教活动的场所。

1.世界著名的教堂:巴黎圣母院;科隆大教堂;圣彼得教堂;圣保罗大教堂。

2.中国著名的教堂:北京宣武门教堂;上海徐家汇天主堂;广州石室堂。

1.简析旅游资源的特点。

(一)共同特征1.广域性/广泛性2.区域性3.不可再生性4.永续性(重复使用性)5.文化性属性6.季节性与时限性7.观赏性(二)自然旅游资源的特征1.天然性2.地带性(三)人文旅游资源的特征1.人为性2.时代性3.变异性 2.你是如何理解旅游资源的内涵的? 1.对游客的吸引力是旅游资源实用价值和基础性的主要体现。

气候变化对旅游活动的不利影响及有效应对措施

气候变化对旅游活动的不利影响及有效应对措施

气候变化对旅游活动的不利影响及有效应对措施摘要:旅游业作为全球第一大产业,对气候与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较强。

近百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加剧变暖,各地区气候也发生异常变化,由此对旅游活动的影响不容忽视,轻者中断旅游计划,严重时甚至还会造成游客伤亡。

基于此,本文以四川阿坝州理县作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了这一地区气候变化对旅游活动的不利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有效的应对处理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气候变化;旅游业;旅游活动;不利影响;理县引言现如今,全球气候变暖已经不单单是环境与能源问题,而逐渐演变成了社会问题、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并成为人类当前面临的最严峻、最复杂的一项挑战。

据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指出,在1880-2012年期间全球地表温度上升0.85℃,严重威胁了人类生存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各地区干旱、暴雨等各种气象灾害频发,山地冰川大幅缩减、农业生产费用增加、生产潜力大幅下降等,由此产生的影响与危害均是不可逆转的。

旅游业作为一项对气候变化反应敏感的行业,全球气候异常变化对其产生的影响与危害更加严峻。

近些年来时常会出现旅游团在旅游目的地遭受泥石流、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的侵袭,由此造成的伤亡巨大。

因此在开展旅游活动之前非常有必要掌握旅游目的地的气候条件及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

基于此,本文重点探讨了四川阿坝州理县气候变化对旅游活动的不利影响及有效应对措施,对于尽可能减少气候变化对旅游活动的影响,正常开展旅游活动,进而推动旅游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1理县气候变化实况针对理县近30年(1992-2021年)气温与降水量等气象要素进行统计得出:(1)近30年来,理县年平均气温为11.8℃,并整体以0.463℃/10a的速率呈增温趋势,与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保持一致。

(2)1992-2021年理县年平均降水量为611.7mm,且整体以-6.039mm/10a的速率呈减少趋势。

而且理县降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4~10月份,这一时段降水占到全年总降水量的88.1%,以6月份降水量最多,平均降水量为105.9mm,占到17.3%;12月份降水稀少,还不足年降水量的1%。

第二章 第一节 自然旅游资源教案

第二章 第一节 自然旅游资源教案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最大的咸水湖是青海湖,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是博斯腾湖,我国陆地的最低点是艾丁湖,我国已知最深的湖泊是长白山天池。
2.2.3气象气候旅游资源
.我国的气候特点
决定我国气候基本格局的是四季分明的大陆性季风气候
各地气候旅游资源与旅游季节
我国大多数地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春季南方多雨、北方多风沙,从而使全国大部分地区,秋季成为最好的旅游季节。
拓展内容
教学总结
四大道教名山: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
2.2.2水体水景旅游资源
1.水体资源的吸引因素与旅游功能
2.水体旅游资源的分类及其旅游价值
(3)湖泊
我国湖泊分布最广的地区是青藏高原湖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湖泊分布区。
按湖泊的成因类型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河迹湖,构造湖,泻湖(海迹湖),火口湖,堰塞湖,岩溶湖,风蚀湖,冰川湖,人工湖.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教案
项目(或情境)名称
中国旅游资源
学时
2
任务名称
自然旅游资源
教学地点
6#20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中国旅游资源概述;中国自然旅游资源的分类与内容以及其旅游价值
对中国旅游资源特别是自然旅游资源有系统的了解
培养职业情操与职业素质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自然旅游资源的分类与旅游价值
自然旅游资源的利用
能力训练任务
案例分析题
教学方法、手段
课堂讲授与案例教学
教学组织形式
讲授
作业训练
课后思考训练题






第2章中国旅游资源
第一节自然旅游资源

第三章中国旅游资源类型和分区

第三章中国旅游资源类型和分区
二、旅游资源又是一种复杂而包容广泛的特殊巨 系统。随着社会进步,旅游业向纵深发展,旅 游资源的范围也不断扩大。
三、 旅游资源概念内涵特点
(1)旅游资源相对旅游主体(旅客)而言,处于旅游客 体位置。
(2)旅游资源是自然创造物和人工创造物,它存在于旅 游现象之前。
(3)旅游资源不是单一性的专门类资源,而是复合型的 专门类资源,其复合程度之大,可以囊括自然界和 人类历史文化。
(四)华中名山峡谷区
华中区地处我国地貌、气候、植被等自然因素的过渡地带,原始的 自然保护区风貌、壮丽的三峡风光以及引人入胜的三国胜迹等主要旅游 资源又具有地域关联性,从而构成了独具特色的一级旅游资源区。
(五)华南热带景观区
华南区大部分地处热带,以热带风光为主,地形形成许多奇石、幽 谷和名山;绵长的海岸地带有不同类型的海岩和滨海景观,其中红树林 海岸和珊瑚礁海岸景观别具特色,众多的岛屿千姿百态,风光各异,情 趣无限。
(十)港澳台区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由贸易政策,购物旅游、会议旅游等特种 形式的旅游对港澳台区来说已不具有“特种”含义,而成为普遍的 重要的旅游活动内容。
思考题
1、中国的五岳是: 2、中国的四大佛教名山是: 3、举出5个中国的世界文化历史遗产 4、举出5个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 5、 举出5个中国的地方名菜,你最喜欢的是—— 菜 6、中国的旅游区划分为哪些旅游区?各有什么特点?
2 大类
3 类型
地质 地貌
岩石、地层、化石、构 历史古迹 造
山岭、峡谷、喀斯特 古建筑
古人类、古战场 宫殿、工程
水体
河、湖、泉、瀑
陵墓
帝皇陵墓、名人陵墓
气象气候与 云、雾、雾凇、雷暴、 园林
天气
龙卷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渐地在地平线附近裂开一条缝隙,一会儿,缝隙变
得越来越长,越来越宽,同时越来越亮,几道霞光 射向天空,忽然一弯金黄色的圆弧,冲破晨曦,从
地平线上冉冉升起。开始的时候像一轮金黄色的弦
月,镶嵌在地平线上,然后慢慢变成扁圆形。宛如 一盏巨大的宫灯,悬挂在东方的天边。此时,如果
配以一望无垠的云海,其景象就更为壮观:天上霞 光万道,红云朵朵,下边连绵云海,万顷碧波。初

• 阳光照射观测者形成的人影一直投射到 云雾幕上,观测者便可看到自己的影子。 阳光又照射到影子附近的云雾滴上,云雾 滴对阳光产生散射、衍射,形成以太阳与 观测者的连线的延长线为中心的一圈圈彩 色光环。
• 峨眉山金顶、庐山小天池、泰山岱顶、 黄山莲花峰等地都是有名的观赏宝光佳地。

据有关资料,泰山“宝光”出现于6-

二、我国气象气候旅游资源的优势
首先,雨热同季。
其次,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第三,冬季,南北气候差异较大。
第四,宜人的康乐气候分布面积广。

第五,山地立体气候旅游资源丰富。
山地对气候的影响有两方面:一方面,阻碍气流的 运动,出现一山之隔气候迥异的情况,破坏了气候的 纬度地带性;
另一方面,在不同高度上,气温和降水组合不同, 形成不同的水热特征,导致山地气候呈垂直方向的变
8月,年约6天;黄山各月均有出现,年约
42天。峨眉山亦各月均有出现,每年达71
天,是我国宝光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方。

佛光以峨眉”金顶佛光“最为著名。
峨嵋“金顶祥光” 每当雨雪初歇,午后晴明之时,阳光 朗照,光映云海,游人立于睹光台上, 可见自己身影被云面一轮七色光环笼罩, 举手投足,影随身动,即是两人并肩而立, 也各自只能看到自己的影子,绝无双影, 故又名:"摄身光"。
• 四、日出、日落景 在我国一些名山中,有许多以旭日景
命名的胜景,如泰山的"旭日东升"、崂山的 "巨峰旭照"、九华山的"天台晓日"及峨眉山、 庐山、黄山、阿里山的"日出奇观"等等。

泰山日出

在晴朗的早晨,你若站在泰山之巅举目远眺,
你会看到:东方的天空,随着繁星渐没,天空的颜
色先是灰蒙蒙的,继而由灰变黄、变红、变紫,渐
• 2、蜃景

蜃楼是光线在垂直方向密度不同的大
气层中传播,经过折射造成的结果。
• 常分为上现、下现海市蜃楼。
• 蜃景多在夏季出现在沿海或沙漠地带, 在山区也时有发生。
我国山东蓬莱海边常可看到影像正立的 上现蜃景,沙漠中常见影像倒立的下现蜃 景。
(视频)
蜃景 常见地方 温度 密度 光线
上现蜃景 海上,冰 近地面温 近地面密 向下屈折 雪面 度更低 度更大

• 因此,我们看到睛朗的天空总是呈蔚蓝色, 而地平线上空的光线只剩波长较长的黄、 橙、红光了。这些光线经空气分子和水汽 等杂质的散射后,那里的天空就带上了绚 丽的色彩。俗话说"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 里",这就是说,早晨出现鲜红的朝霞,说 明大气中水滴已经很多,预示天气将要转 雨。如果出火红色或金黄色的晚霞,表明 西方已经没有云层,阳光才能透射过来形 成晚霞,因此预示天气将要转晴。

• 黄岗山在自然植被上其水平地带是常绿 阔叶林,随海拔增加,地表水、热状况的 垂直分异明显,制约着植被的垂直分布, 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分布着主要植被类型有: 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 、中山阔叶矮林、 中山山顶草甸等。
• 第六,多样气候造就多样景观。
• 但我国的气候也有不利于旅游的方面, 如北方的风沙天气,东南沿海夏秋季的台 风,以及高温、寒潮、暴雨等等。
• 三、霞景
我国各地亦有不少将霞景列为名景的, 如鸡公山十景之中的"晓峰朝晖"及"晚霞夕 照"、贵州毕节八景之一"东壁朝霞"、厦门 的"鹭江晚霞"等等。|

霞景
• 早晨和傍晚,在日出和日落前后的天边, 时常会出现五彩缤纷的彩霞。朝霞和晚霞 的形成都是由于空气对光线的散射作用。 当太阳光射入大气层后,遇到大气分子和 悬浮在大气中的微粒,就会发生散射。这 些大气分子和微粒本身是不会发光的,但 由于它们散射了太阳光,使每一个大气分 子都形成了一个散射光源。根据瑞利散射 定律,太阳光谱中的波长较短的紫、蓝、 青等颜色的光最容易散射出来,而波长较 长的红、橙、黄等颜色的光透射能力很强。
• 第二节 典型气象气候景观

一、云景
云既能造景,又能育景。
• 泰山岱顶四大奇观的“云海玉盘”、峨 嵋山十景之一的“罗峰晴云”、九华山十 景之一的“莲峰云海”、鸡公山十大奇景 之一的“晴晨云海”、黄山的“云海”、 庐山云雾景等等。

黄山云海
泰山云海玉盘
庐山云雾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峨眉山罗峰晴云
云雾
峨眉山的雾日年平均为322天,甚至多 达338天。峨眉山的七十二峰,大多在海拔 2000米以上,峰高云低,云海中浮露出许多 岛屿,云腾雾绕,宛若佛国仙乡;云涛翻 卷,白浪滔滔,这些岛屿尤若浮舟,又像 是“慈航普渡”。
峨眉山的许多佛寺都冠以“云”字,如 卧云庵、白云寺、集云寺、卧云寺、归云 寺等等,都静静地隐没在白云深处的“银 色世界”里。
• 二、 佛光、蜃景
• 大气中光的折射现象所构成的奇幻景观。 1、佛光
• 佛光这个词取自德文,原意为圣像周围 的光环。
• 佛光,古称“光相”,日光成一定角度 照射在云层上产生的衍射现象。
化,形成特殊的气候类型-高山气候。
• 黄岗山年均温 8.5℃,年降水量 3103.9mm,雾日长达 120天,是福建省 温度最低、湿度最大、雨量最多、雾日最 长的地方。从黄岗山顶峰2158m,到大安 源590m,相对高差1568m,年均温上升 到19.2 ℃,降水量减至1600mm,具有温带 与亚热带的气候过渡特点。
下现蜃景 沙漠、暖 近地面温 近地面密 向上屈折 流洋面 度更高 度更小
• 近地面层是强逆温时,空气密度会随高 度迅速减小,光线在这种气温随高度升高 因而使空气密度随高度锐减的气层中传播, 会向下屈折,远方地平线处的楼宇等的光 线经折射进入观测者眼帘,便出现了上现 蜃景。
• 热季的沙漠上或冬季暖洋流的海上。气 温随高度很快降低,空气密度随高度很快 增加,而光线在气温随高度而降低的气层 内传播时会向上屈折,远方地平线处的景 物的光线,经折射后直入观测者眼帘, 便出 现了下现蜃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