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市场调研报告
贵阳旅游市场发展调研报告

贵阳旅游市场发展调研报告■北京创景天下机构贵阳市是贵州省最大旳旅游服务中心和全国优秀旅游都市,更是贵州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交通中心和西南地区重要旳交通枢纽、工业基地及商贸旅游服务中心。
因位于境内贵山之南而得名,又得名“避暑之都”、"森林之城",森林覆盖率为41.12%。
总面积8034平方公里,总人口360多万。
独特旳夜郎文化孕育了它依山傍水,四季分明,旖旎无限旳艺术魅力,作为高原腹部旳中心都市,以一种全新,独美旳面貌倾说这千百年来云贵大地上旳成长足迹。
《中国避暑旅游都市排行榜》上,贵阳持续五年荣登榜首,成为国内最出名旳避暑旅游休闲型都市。
一、贵阳旅游旳资源特色:(一)、贵阳旅游资源开发旳四张“优势牌”1、气候牌∶贵阳纬度处在北纬26度,海拔高度在1100米左右,常年气温是15.3度,夏季最热时旳平均气温在24℃左右,年均相对湿度在78%左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全年旳93.6%。
可以说,贵阳气候在国内外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领先性。
是名副其实旳天然大空调,环境很适合人居。
2、生态牌:贵阳市生态环境质量优越,在贵阳市周边,两条全长374公里,宽1到13公里旳环城林带,形成了全国省会都市独有旳森林景观。
森林覆盖度高达47.78%,是全国绿化模范都市,是世界上喀斯特地区植被最佳旳中心都市之一。
3、文化牌:贵阳是一种历史悠久、以汉族为主体旳多民族聚居都市,拥有甲秀楼、文昌阁、王阳明祠、弘福寺、青岩古镇等历史文化旅游区,阳明文化、屯堡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了贵阳旳多元文化特性。
4、红色牌:列入国家重点红色旅游线路旳息烽集中营,代表着贵阳旳红色旅游文化,共产党人旳英雄事迹是矗立在中国西南旳红色丰碑。
(二)、贵阳旅游资源开发规模指标:1、贵阳旅游市场规模:目前贵阳市已拥有星级宾馆、经济型酒店170多家,其中5星级2家,4星级9家,床位17125个。
高档次旅游车辆达800多辆,各类旅行社已发展到97家(其中国际社14家)占全省41%;有40多家旅游购物商店;旅游客运公司19家,共有旅游客运车辆860辆占全省82%;注册导游3819人占全省81%。
文化旅游市场的调研报告

文化旅游市场的调研报告调研目的:本报告旨在全面了解文化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分析市场潜力和前景,为相关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参考和建议。
一、市场概况1.1 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根据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文化旅游市场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国内外游客对于文化旅游的兴趣逐渐增加,带动了市场需求的提升。
预计未来几年,文化旅游市场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1.2 市场结构和特点文化旅游市场主要包括景区、博物馆、历史遗迹、文化节庆等多个细分领域。
其中,景区是文化旅游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据了市场份额的大部分。
同时,文化旅游市场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既能够满足游客对于文化历史的追溯需求,又能够提供丰富多彩的休闲娱乐体验。
二、市场需求及动态2.1 游客需求分析通过调研发现,文化旅游市场的游客需求主要包括对历史文化的追溯和研究、对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的体验、对文化艺术的鉴赏和享受。
游客们希望通过旅游的方式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感受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
2.2 市场动态分析文化旅游市场的发展离不开市场动态的推动。
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积极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加大了对文化旅游项目的投资力度。
同时,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给文化旅游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通过网络平台推广和销售文化旅游产品,能够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
三、市场竞争和挑战3.1 竞争格局分析文化旅游市场的竞争格局较为复杂。
一方面,由于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吸引了众多企业的关注和投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另一方面,文化旅游市场的门槛较高,需要企业具备一定的文化底蕴和管理能力,限制了新进入者的数量。
3.2 挑战与发展趋势面对市场竞争和挑战,文化旅游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发展多元化的文化旅游产品,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加强数字化营销和推广,拓展线上线下的销售渠道,将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四、市场发展策略4.1 提升文化旅游产品的品质企业应注重文化旅游产品的策划和打造,推出更具特色和独特性的产品,提升游客体验,增强市场竞争力。
云南大理旅游市场调研报告

云南大理旅游市场调研报告一、研究背景云南大理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参观游玩。
为了深入了解云南大理旅游市场的情况,本文将对该地区的旅游市场进行调研,分析其特点和趋势。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主要采用了问卷调研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
问卷调研主要针对游客进行,以了解他们选择云南大理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原因和对旅游体验的评价;实地调研则主要对当地旅游景点、旅行社等进行深入的实地考察。
三、市场概况1. 旅游资源云南大理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如苍山、洱海、古城等,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赏。
2. 旅游需求大理作为著名的旅游城市,每年吸引了大量游客,其旅游市场需求旺盛,涵盖了休闲度假、文化体验、户外探险等多方面。
3. 旅游服务在大理,有众多旅行社、酒店、导游等旅游服务提供者,为游客提供了便利的旅游服务。
四、游客特征经调研发现,大理的游客主要以年轻人和家庭为主,他们更倾向于选择自由行和体验式旅游,对当地文化和风俗颇感兴趣。
五、市场竞争分析1. 竞争对手目前大理旅游市场主要竞争对手为其他旅游热门城市,如丽江、昆明等。
2. 竞争优势大理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具备了与竞争对手抗衡的实力。
六、发展趋势分析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大理旅游市场将不断壮大,游客数量不断增加,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也将逐步提升。
未来,大理有望成为全国乃至全球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七、结论与建议通过对云南大理旅游市场的调研,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 1. 大力宣传大理独特的旅游资源和文化魅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 2. 加大对旅游服务业的培训力度,提高服务质量; 3. 不断创新旅游产品和活动,增强市场竞争力。
以上是对云南大理旅游市场的调研报告,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旅游市场调查报告6篇

旅游市场调查报告 6 篇旅游市场调查报告篇 1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的心理逐渐成熟趋向多元化,旅游过程更注重对相互文化的体验,农村和郊区相对于城市来说,天地光阔,自然风光秀美,空气清新,加之和城市相异的文化,对于生活在紧张、拥挤、繁杂、宣嚣、多污染的城市中的居民有巨大的吸引力。
当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产生了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业中的一项新事物,然而它却以极快的速度在各国发展起来。
乡村旅游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的休闲产品,而且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资源,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调研采取座谈会、查阅史料、实地察看和走访群众的方式,对我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及对策措施。
(一)xx 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xx 区旅游是伴随着人民小康生活的到来而应运而生,沐浴着旧改的春风春雨而茁壮成长的朝阳事业,它的发展现状呈现出几个特点。
1、因地制宜,农家游乐应运而生。
每到周末节假日,终日埋头在都市打拼的人们到乡村山间休闲度假渐成时尚。
一些农户就根据自己条件,开发出了以农家乐为主的休闲旅游产品。
如对应景区观光休闲、游客食宿需求的“大客天下”、“年代秀” 、“阿陈草堂”等。
因为市场有需求,景区周边的农家乐一产生就显现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现已成稳步发展趋势。
2、因陋就简,不记成本廉价经营。
起步阶段的多数旅游经营者由于资金有限,投入就不大,因而硬件设施都显简陋。
一些农户因陋就简上阵,主要靠低廉的价格吸引游客。
虽然收入不多,也使世世代代务农为本农民尝到了甜头。
3、因人成事,各自为政短线为主。
景区农户在完全没有看到过农家乐是什么样子,没有什么经营经验的情况下,自己认为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把一个个农家乐办了起来。
他们大多以接待游玩一天的旅客,为其提供餐饮为主的短线经营。
在不断的探索中他们闯出了除种田、“吃山”之外的挣钱路子。
4、因势利导,点多面广渐成气候。
文化旅游局市场调研工作报告

文化旅游局市场调研工作报告一、引言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文化旅游的需求增长,本市文化旅游局经过市场调研,以便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制定合理的旅游推广战略。
本文将详细介绍市场调研的目的、调查方法、调查结果以及对后续工作的建议。
二、调研目的本次市场调研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本市文化旅游市场的现状和潜在需求,收集市民和游客对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意见,找出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文化旅游开展提供有效的参考和依据。
三、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我们设计了一份包括消费者满意度、旅游产品需求、旅游服务质量等方面的问卷,并在市中心和景区等地进行了调查。
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50份,回收率为90%。
2.深度访谈:我们采访了10位具有一定旅游经验的市民和游客,以了解他们对文化旅游的认知、旅游消费观念和体验感受等方面的意见。
3.数据分析:我们收集并分析了相关的统计数据、市场报告以及其他可靠的调研数据,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市场的整体情况和行业趋势。
四、调查结果1.文化旅游认知度和兴趣:调研结果显示,本市民众对于文化旅游具有较高的认知度和兴趣,有近70%的受访者表示曾有过文化旅游的经历,并愿意在未来选择文化旅游作为出行项目。
2.优质旅游资源:本市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如历史名城、文化遗址、传统民俗等,是游客的热门目的地。
但受访者也指出,部分旅游景区的设施和服务还需进一步改善。
3.旅游产品需求:市民和游客对于文化旅游产品的需求主要体现在旅游线路的设计丰富多样、文化体验项目的提升以及旅游服务的个性化等方面。
个性化需求成为新的市场趋势。
4.宣传和推广渠道:手机应用、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体成为市民获取旅游信息和预订产品的主要渠道,传统的旅游宣传手段亟需更新换代。
五、建议和对策1.加强文化旅游产品创新:结合市民和游客的需求,推出更具特色和个性化的文化旅游产品,提高旅游体验和吸引力。
2.提升旅游景区服务质量:加大对旅游景区设施建设和服务人员培训的投入,提高服务质量,增加游客满意度。
锦州旅游市场调研报告

锦州旅游市场调研报告锦州市旅游市场调研报告一、引言锦州市位于中国东北辽宁省的西北部,地处辽中平原和华北盆地之间的过渡地带,东临渤海,南隔海峡与山东半岛相望,北靠辽宁省的盛京地区,佳木斯市地距离镜泊湖约2200km。
地处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地带,是连接山东、朝鲜半岛和北方苏联的重要通道。
锦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文化名城、军事要区和文化名城。
古称金州,自先后都城一十四次。
为辽宁省、锦州市情信息的宣传运作提供诸多便利和契机。
为了更好地发展锦州市的旅游业,本次报告对锦州市的旅游市场进行了深入调研。
二、锦州市旅游市场概况1. 锦州市的旅游资源锦州市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
自然风光以山海相间的地貌为主要特色,山川秀丽、湖海交融,形成了独特的自然风光。
其中以点石山、古塔山、锦州湾、锦华山风景名胜区等景点为代表。
人文资源以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为主要特色,其中以旧都古城、关帝庙、文庙等景点为代表。
这些资源为锦州市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和保障。
2. 旅游市场规模锦州市的旅游市场规模较大,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据统计,锦州市的旅游总收入约为100亿元,其中国内游客占比约为70%,外国游客占比约为30%。
旅游市场需求增长较快,每年都有不少的游客前来锦州市旅游观光。
3. 旅游市场特点锦州市的旅游市场以文化旅游和休闲度假为主要特点,游客更倾向于寻求深度游和慢节奏的旅游体验。
同时,锦州市的旅游市场还有着一定的季节性特点,夏季是旅游旺季,而春秋季是旅游淡季。
因此,未来锦州市的旅游市场需要更好地挖掘文化和自然资源,提供更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三、锦州市旅游市场调研结果1. 游客类型调研结果显示,锦州市的游客主要为家庭游客和年轻游客。
家庭游客占比约为40%,年轻游客占比约为50%,而老年游客占比约为10%。
这些游客主要来自辽宁省内和周边省市,其中本地游客占比约为60%,外地游客占比约为40%。
成都旅游市场调研报告

成都旅游市场调研报告一、引言成都是一座拥有丰富历史文化和独特自然风光的城市,近年来其旅游市场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为了深入了解成都旅游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们进行了本次调研。
二、成都旅游市场现状(一)旅游资源丰富成都拥有众多知名的旅游景点,如武侯祠、锦里、杜甫草堂等历史文化遗迹,还有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青城山、都江堰等自然景观。
此外,成都的美食文化也极具吸引力,火锅、串串香、川菜等美食深受游客喜爱。
(二)游客数量持续增长近年来,成都接待的游客数量逐年递增。
据统计,_____年成都共接待游客_____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_____亿元。
国内游客主要来自周边省份以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国际游客则以亚洲、欧洲和北美地区为主。
(三)旅游消费不断升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游客在成都的旅游消费也呈现出不断升级的趋势。
除了传统的景点门票和餐饮消费外,游客在住宿、购物、娱乐等方面的支出也在逐渐增加。
特色民宿、高端酒店和购物中心成为游客的热门选择。
(四)旅游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成都的交通、住宿、餐饮等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和天府国际机场的通航,使得国内外游客的出行更加便捷。
市内的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网络也日益发达,方便游客前往各个景点。
同时,成都的酒店、民宿数量不断增加,品质也在不断提升。
三、成都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一)旅游资源开发不均衡虽然成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部分资源的开发程度还不够。
一些偏远地区的景点由于交通不便、宣传不足等原因,游客数量相对较少。
同时,一些历史文化景点的开发还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度和互动性。
(二)旅游服务质量有待提高部分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还有待提升,存在导游讲解不规范、服务态度不好等问题。
此外,一些旅游景区的环境卫生、设施维护等方面也存在不足,影响游客的体验。
(三)旅游市场竞争激烈随着周边城市旅游市场的发展,成都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一些新兴旅游城市通过创新的旅游产品和营销手段,吸引了部分游客的关注,对成都旅游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旅游调研报告泰国旅游市场分析

旅游调研报告泰国旅游市场分析旅游调研报告:泰国旅游市场分析随着全球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泰国作为一个备受关注的旅游目的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本篇旅游调研报告将对泰国旅游市场进行深入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该市场的特点和潜力。
一、泰国旅游市场概览泰国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独特的传统习俗,这些特点成为其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泰国旅游业已成为国家重要的经济支柱,不仅为该国带来可观的旅游收入,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泰国接待了超过4000万的国际游客,旅游收入达到了150亿美元。
这一数字显示了泰国作为热门旅游目的地的巨大潜力。
二、泰国旅游市场的特点1. 自然风光和海滩资源:泰国是一个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众多迷人沙滩的国家。
著名的旅游景点,如普吉岛、苏梅岛和芭提雅,吸引了大量的海滩度假游客。
游客们可以在这些地方享受阳光、海滩和水上活动。
2. 历史文化遗产:泰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遗产。
寺庙、古城和历史建筑等吸引了许多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游客。
例如,曼谷的大皇宫、清迈的古城以及世界闻名的婆清寺,都是热门的旅游景点。
3. 特色美食和水上市场:泰国的美食文化在全球范围内闻名,泰国菜的辣味和独特口感深受游客们的喜爱。
此外,泰国独特的水上市场也是吸引游客的热门景点,游客们可以在这里品尝到各种新鲜的食物和商品。
三、泰国旅游市场的机遇和挑战1. 机遇(1)不断增长的中产阶级和中产以上群体:随着泰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脱离贫困,进入了中产阶级和中产以上群体。
这部分人口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更愿意进行国内和国际旅行。
(2)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和移动技术的普及为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通过线上平台预订机票、酒店以及旅游活动,游客们可以更加便捷地规划和享受旅行。
2. 挑战(1)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保护环境和文化遗产愈发重要。
政府和旅游业相关方应推动可持续的旅游开发,确保旅游资源的长期可用性和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7.49%;其次是15-24岁年龄段游客,占39.37%;45-65岁占 10.85%;人数较少的分别是14岁以下和65岁以上,分别占0.80%和 1.49%。可见,中青年阶层是我市国内旅游市场的主要客源构成。
三、2012国内游客构成情况分析
表-国内过夜游客在汉人均停留时间
五、国内游客消费构成情况分析
1、在汉国内游客花费构成 “住”第一:国内游客的消费支出中住宿支出仍居首位,占国内游 客全部支出的26.06%; “行”第二:长途交通花费占全部支出的比例达17.91%, “吃”第三:餐饮花费占17.76%,列第三位; “购”第四 :购物开支占15.42%, “游”第五:游览费开支占8.20%, “娱”第六:娱乐费开支占6.02%,市内交通、邮电通讯和其他 分别占2.61%、0.47%和5.55%。 根据调查结果,国内游客中因吃、住、行、购、游、娱六要素带 来的旅游收入共计1226.34亿元,占全市国内旅游总收入的 91.37%,为全市2012年国内旅游收入的主要构成。而市内交通、 邮电通讯和其它仅占8.63%,
五、国内游客消费构成情况分析
1、在汉国内游客花费构成
五、国内游客消费构成情况分析
2、在汉国内游客人均花费 国内游客在汉人均花费为1095.67元,其中本地一日游游客为
121.79元,外地一日游游客为143.20元,住亲友家及其它设施游 客634.61元,住宾馆酒店招待所游客为1765.34元。
游客类型
1、我市旅游经济发展迅猛,产业地位进一步增强 今年我市接待国内游客总数达14067.70万人次,同比增
长20.90%;实现国内旅游总收入1342.17亿元,同比增长 32.36%。这两项主要旅游经济指标均创我市国内旅游历史 最好水平,我市旅游业已逐步成长为发展较快的新兴产业 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稳步成为我市为数不多的千亿元产业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地位进一步增强
六、2012年武汉国内旅游经济运行分析
3、“学生游”是我市今年国内旅游的主力军 今年我市接待学生游客比例高达25.81%,高居首位,超
出紧次其后的企事业管理人员5.73个百分点。武汉高校林 立,约有80家本专科普通高校,在校生常年保持在120万 左右;再加上中小学生80万,共有学生达200万之多。
图:2012年武汉国内旅游收入构成图
三、2012国内游客构成情况分析
1.游客的性别构成 2012年武汉市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市国内游客中男 性占53.81%,女性占46.19%,男性所占比例高于女性7.62个百 分点,显示男性游客是武汉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的主体。
三、2012国内游客构成情况分析
三、2012国内游客构成情况分析
5.游客的旅游目的构成 来汉旅游的国内游客,观光/游览旅游所占比例最高,为42.21%;
其次是休闲/度假和商务游客,所占比例分别是14.29%、12.35%;再次 是探亲访友和文化科技交流,所占比例分别是12.08%、4.10%;会议旅 游所占比例是2.95%;宗教朝拜所占比例最低,为0.20%;其他游客占 11.82%。
四、2012年游客在汉停留时间分析
1、国内游客在汉停留时间 来汉国内游客中有75.45%的在武汉过夜,有24.55%的不在武汉过
夜,当天往返。在被调查的国内过夜游客中,停留1-2夜的占55.37%; 3-4夜的占32.27%;5-6夜的占8.29%;7-8夜的占2.73%;9夜以上的 为1.34%。由此可见,来汉旅游的绝大多数国内游客会选择在汉停留2-3 天。
一、调研方式综述
选点是关键 景区五个:黄鹤楼 东湖 归元寺 楚河汉街 省博物馆 酒店25家:五星级5家,四星级5家,3星级5家,商务酒店5家 经济型酒店5家
截至2012年12月末,2012年共投放国内旅游抽样调查问卷6245份 ,回收调查问卷6114份,回收率为97.90%; 通过程序录入审核,获得有效问卷为6025份,有效率达98.54%。 在6025份有效问卷中,包括旅游住宿设施调查问卷1993份,占 33.08%;旅游景区4032份,占66.92%。
三、2012国内游客构成情况分析
4.游客的来源构成 大陆31个省市区皆有分布,本省居民为最大的客源市场,比重为
44.35%;省外主要客源市场集中在周边省(市),广东省居首位,后 依次为湖南、河南、浙江、江苏、江西、山东、上海、北京和四川, 所占比重分别为7.00%、6.71%、4.32%、3.88%、3.15%、2.89% 、2.85%、2.56%、2.49%和2.49%。以上八省二市为我市输送 38.34%的国内旅游客源,占我市省外客源市场的68.89%,是我市国 内旅游重要的客源市场。
四、2012年游客在汉停留时间分析
2、国内游客在汉人均停留时间 2012年武汉市国内游客抽样调查显示,在汉过夜的国内游客平均停
留2.93天,其中在宾馆酒店住宿设施的游客平均停留2.68天,住亲友家 游客平均停留3.84天
游客类型
过夜游客 住宾馆旅馆招待所游客 住亲友家及其他设施游客
人均停留时间 2.93 2.68 3.84
3.游客的职业构成 来汉国内游客中以学生最多,占全市国内旅游人数的25.81%;其
次企事业管理人员是和销售人员,分别占20.08%和11.83%;专业科 技人员和公务员所占比例分别为8.18%和6.36%;工人和离退休人员 所占比例分别是5.21%和4.76%;农民和军人所占比例最低,分别为 1.18%和1.10%;其他职业人士占15.49%。
七、对我市国内旅游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问题及机遇 今年我市国内旅游业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还存在着 旅游产品不丰富、城市旅游服务体系不健全、旅游产业发展 要素不整合等问题。 当前国内旅游正处于大发展、大调整的重要时期。特别是 随着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实施,以及我市正在建设 “国家旅游中心城市”和“最佳旅游目的地”,这对我市国 内旅游发展既是难得的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
其中,选择在武汉过夜的游客占54.1%;一日游占45.9%; 在宾馆酒店过夜的国内游客3903万人次,占接待总量的27.74%; 居民家庭接待游客3609万人次,占接待总量的25.66%; 本市一日游游客2941万人次,占接待总量的20.91%; 本省其它地市一日游游客1942万人次,占接待总量的13.81%; 外省一日游游客1670万人次,占接待总量的11.88%。
340 492 292 264 317 288
景区
269 369 834 619 796 114
5 表1-武汉市国内旅游抽样调查2012年调查问卷分布表
合计 (份)
6245
6114
6025
1993 4032
二、武汉市国内旅游发展总体情况
2012年,全市共接待国内旅游人数为1.4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1342 亿元。
一、调研方式综述
月份 问卷数量
投放 回收 有效 住宿设施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份) 份) 份) (份) (份) (份)
700 900 115 900 113 146
0
05
657 869 113 885 112 144
7
06
609 861 112 883 111 143
6
33
二、武汉市国内旅游发展总体情况
表:武汉市国内游客构成图
二、武汉市国内旅游发展总体情况
接待人数
人次
构成% 旅游收入
万元 构成%
全市接待人数 住宿设施 居民家庭 本市一日游 本省一日游 外省一日游
1406769 100 全市旅游收入 1342167
61
7
3903225 27.74 住宿设施 7691824
一日游游客 本地一日游游客 外地一日游游客
过夜游客 住亲友家及其它设施游客 住宾馆酒店招待所游客
总计
人均花费(元/人)
130.04 121.79 143.20 1529.41 634.61 1765.34 1095.67
备注
六、2012年武汉国内旅游经济运行分析
今年我市国内旅游经济总体运行正常,但明显呈现出如下几 个方面的特点。
旅游市场调研报告
2020年4月28日星期二
2012年武汉市游客市场调查调查报告
项目组成员名单
组长: 薛兵旺
成员: 黄美忠 徐松华 张千红 陈靖 王琠
武汉商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武汉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武汉商学院旅游管理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武汉商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讲师、策划师 武汉商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讲师、策划师 武汉商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实践教研室副主任 武汉商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讲师
报告提纲
1
调研方式综述2源自武汉市国内旅游发展总体情况
3
2012年国内游客构成分析
4
2012年游客在汉停留时间分析
5
2012年国内游客消费构成情况分析
6
2012年武汉国内旅游经济运行情况
7
对我市国内旅游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前言
为了进一步掌握武汉市国内旅游市场的发展动态; 为武汉市制订国内旅游产业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促进武汉市国内旅游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 由湖北省旅游局统一部署、市旅游局组织实施的2012年国 内旅游抽样调查工作; 分月度定期在全市部分旅游景(点)区、旅游住宿单位进 行,并据此对全市国内旅游人数的构成、出游花费等主要经 济指标进行测算。
2
3609602 25.66 居民家庭 2863674
3
2941304 20.91 本市一日游 1091924
1
1942819 13.81 本省一日游 887657
2
1670745 11.88 外省一日游 886598 表-32012年武汉市国内旅游主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