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之应急通讯联络系统

合集下载

煤矿六大系统

煤矿六大系统

煤矿六大系统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包括: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通信联络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和供水施救系统。

(1)监测监控系统煤矿监测监控系统主要用来监控和预警瓦斯、火、冲击地压等重特大事故。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监测甲烷浓度、风速、风压、馈电状态、风门状态、风筒状态、局部通风机开停、主通风机开停等,当瓦斯超限或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行或掘进巷道停风时,自动切断相关区域的电源并闭锁,同时报警。

系统还具有煤与瓦斯突出预警、火灾监控与预警、矿山压力监测与预警等功能。

(2)人员定位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是集井下人员考勤、跟踪定位、灾后急救、日常管理等一体的综合性运用系统,集合了识别技术、传输技术、软件技术等。

能够及时、准确的将井下各个区域人员及设备的动态情况反映到地面计算机系统,使管理人员能够随时掌握井下人员、设备的分布状况和每个矿工的运动轨迹,以便于进行更加合理的调度管理。

(3)通信联络系统矿井通信联络系统又称矿井通信系统,是煤矿安全生产调度、安全避险和应急救援的重要工具。

包括矿用调度通信系统、矿井广播通信系统、矿井移动通信系统、矿井救灾通信系统。

(4)压风自救系统煤矿井下压风自救系统是利用矿井压缩空气(压风)管路系统,接出分岔管,并接上防护袋、面罩或喇叭口等连接人呼吸器官的面具,将压风经减压节流、消声、过滤后供给避难矿工,保护他们免受有毒有害气体侵害的器具。

它可以和隔绝式自救器构成二级自救系统,即在设置压风自救装置(系统)的地点贮备隔绝式自救器,矿工进入压风自救装置的防护袋后,可以在压风(新鲜空气)的掩护下换戴贮备在此地的隔绝式自救器,作为应急自救的接力工具继续撤退到安全地点。

(5)供水施救系统矿井供水施救系统,即消防防尘供水管道系统。

主要由储水池、管道系统及各类阀门组成。

所有采掘工作面和其他人员较集中的地点、井下各作业地点及避灾硐室(场所)处设置供水阀门,保证各采掘作业地点在灾变期间能够实现提供应急供水。

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

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
1)煤矿企业必须按照《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 设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煤装〔2011〕15号)建设完 善紧急避险系统。
2)紧急避险系统应与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 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等系统相互连接,在紧急避 险系统安全防护功能基础上,依靠其他避险系统的支持 ,提升紧急避险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
第二节 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有关论 述
第二节 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有关论 述
5)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应在距采掘工作面25~40米
的巷道内、爆破地点、撤离人员与警戒人员所在的位置 以及回风巷有人作业处等地点至少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装 置;在长距离的掘进巷道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压风 自救装置的设置组数。每组压风自救装置应可供5~8人 使用。其他矿井掘进工作面应敷压风管路,并设置供气 阀门。
7)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煤矿井下 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 2011.03.21
第一节
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简介
三、法律法规中反映的政治要求及完善时间
其中2010年国办23号文《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 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中第9条强制性地要求煤 矿、非煤矿山在3年内完成安全监控系统、井下人员 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 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等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安装 。逾期未安装的,将依法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生产 许可证。
第二节 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有关论 述
3)压风自救系统的管路规格应按矿井需风量、供 风距离、阻力损失等参数计算确定,但主管路直径不小
于100毫米,采掘工作面管路直径不小于50毫米。
4)所有矿井采区避灾路线上均应敷设压风管路,
并设置供气阀门,间隔不大于200米。有条件的矿井可

矿井紧急避险系统(六大系统知识)

矿井紧急避险系统(六大系统知识)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 六大系统
魏引尚
博士 教授 硕士生导师 西安科技大学
1 2 3 4
引言 监测监控、压风自救、供水施救系统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矿井通信联络系统
5 井下紧急避险系统
1
引言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国发[2010]23号)》要求煤矿和非煤矿山要安装 监测监控系统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紧急避险系统 压风自救系统 供水施救系统 通信联络系统等技术装备
4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 察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要求建设完 善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发挥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在定员管理和应急救援工作中的作用。 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又称煤矿井下人员位置 监测系统和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
(7)矿井移动通信系统具有通信及时和便捷 的优点,特别适合煤矿井下移动的作业环境和流 动作业人员。 煤矿井下带班领导、技术人员、区队长、班 组长、瓦斯检查员、安全检查员、电钳工等流动 作业人员,宜配备矿用移动电话,以便及时通报 安全隐患、紧急避险和调度指挥。 (8)救护队应装备矿井救灾通信系统。 (9)完善管理制度,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在发 生灾变时迅速通知井下人员撤离避险。
调度台
矿用程控调度交换机
… …
录音设备
广播控制设备
… …
矿用本 安电话
矿用本 安电话 图1
矿用本 安电话
防爆广 防 爆 广 防爆显 防爆显 播设备 播设备 示屏 示屏
矿用调度通信系统和矿井广播通信系统
调度台具有通话、呼叫、强插、强拆、来电声 光提示、录音等功能。 矿用调度通信系统不需要煤矿井下供电,因此, 系统抗灾变能力强。 当井下发生瓦斯超限停电或故障停电等,不会 影响系统正常工作。 当发生顶板冒落、水灾、瓦斯爆炸等事故时, 只要电话和电缆不被破坏,就可与地面通信联络。 矿用调度通信系统抗灾变能力优于其他矿井通 信系统。

《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

《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各产煤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煤炭行业管理、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司法部直属煤矿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以下简称《通知》)关于“煤矿和非煤矿山要制定和实施生产技术装备标准,安装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等技术装备,并于3年之内完成”的要求,为建设完善煤矿井下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紧急避险、压风自救、供水施救和通信联络等安全避险系统(以下简称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全面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提高对煤矿建设完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重要性的认识《通知》在深刻分析当前安全生产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和突出问题,准确把握安全生产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针对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作出了全面细致的部署,措施更加具体、责任更加明确、要求更加严格,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煤矿安全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通知》特别强调,要建立坚实的技术保障体系,强制推行先进适用的技术装备;同时对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和时间要求,严格规定“逾期未安装的,依法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生产许可证”。

各地区、各单位和广大煤矿企业要迅速把思想统一到《通知》精神上来,充分认识建设完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是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是坚持预防为主,有效降低事故危害程度、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综合治理措施,是建设坚实的煤矿安全技术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从而进一步增强使命感、紧迫感,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加快推进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

二、建设完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目标要求(一)建设完善矿井监测监控系统。

六大系统之通讯联络系统管理制度

六大系统之通讯联络系统管理制度

六大系统之通讯联络系统管理制度六大系统之通讯联络系统维护制度为了系统安全提升矿井安全防护水平,确保安全通讯联络系统的使用可靠,根据我矿实际情况,特的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私自改动通讯线路,特殊情况需要对特定通讯线路改动,必须向信息中心进行申请。

信息中心根据生产需要及设备运行情况确定改动方案。

二、任何单位不得私自改变或影响移动系统补偿电源的正常供电。

当拆除或检修线路而影响移动通讯拆卸系统正常人供电时,必须提前通知信息中心,不得私自进行,否则对施工有关负责人处以100元的罚款,并承担因无线通讯中断造成的后果。

三、出现通讯中断、信号故障时,信息中心应立即分析、查找故障原因,确定故障范围。

并立即组织人员解决处理。

四、各使用单位不得强安、强要、强撤移动通讯设备和缆线等。

需新增导盲及需相关设备时,必须提前向应该信息中心拟定书面申请。

信息中心人体工学施工时,必须根据移动通讯系统的布局,科学合理给出安设融资方案,不得以破坏系统总体机动性与结构为代价模块而擅自施工。

五、任何单位不得未经信息中心位置私自改变移动通讯同意、更换手机号码,一经发现将给予200元的罚款。

严重者按照事故通过分析。

六、使用单位的井下移动电话机,必须按照使用指示进行使用及维护。

不得更改手机设备参数,维护好手机皮套、天线、电池及充电器,达到完好状态,手机电池按规定进行使用,充电时必须关机,充电不得超过24小时。

另一方面不得长期处于过充及过放电状态。

不得拆卸手机天线。

信息中心有权换用检查手机及配套设备的使用情况。

七、相关娱乐场所单位对管辖范围或工作场所内的移动通讯缆线设备设施负有监护责任。

通讯缆线途经单位的管辖范围,由该单位负责对通讯缆线的管理,同时要严格对通讯设备缆线为保护的保护。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丢失和损坏井下移动电话机和通讯分线盒、放大器、缆线。

凡丢失和损坏的,对责任单位给予500元每次的处罚,对责任人给予100元每次的处罚,并由责任处室按价赔偿,承担因无线通讯中断造成的后果。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一、总则1.为规范和促进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煤矿安全规程》和相关标准,制定本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及检查验收工作.3。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以下简称“六大系统”)是指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所有井工煤矿必须按规定建设完善“六大系统",达到“系统可靠、设施完善、管理到位、运转有效”的要求。

4.煤矿企业是建设完善“六大系统”的责任主体,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建设完善“六大系统”的第一责任人.煤矿企业要落实建设完善“六大系统”分管负责人和具体分管部门,明确工作职责,完善工作制度,组织做好“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

5.地方各级负有煤矿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以下简称煤矿安全监管部门)会同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的日常监管。

驻地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对辖区内“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的监察执法。

二、监测监控系统基本要求6。

煤矿企业必须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的要求,建设完善监测监控系统,实现对煤矿井下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浓度、温度、风速等的动态监控.7.煤矿安装的监测监控系统必须符合《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的规定,并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监测监控系统各配套设备应与安全标志证书中所列产品一致。

8.甲烷、馈电、设备开停、风压、风速、一氧化碳、烟雾、温度、风门、风筒等传感器的安装数量、地点和位置必须符合《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要求。

监测监控系统地面中心站要装备2套主机,1套使用、1套备用,确保系统24小时不间断运行。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规划和方案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规划和方案

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规划和方案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一日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规划和方案六大系统现状: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通信联络系统:二、成立“六大系统”建设规划和方案实施领导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各部室、区队负责人具体分工:(一)监测监控系统由通风安全部负责,(二)人员定位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由安全生产指挥中心负责,(三)压风自救系统和供水施救系统由机运管理部负责,(四)紧急避险系统由机电管理部负责。

三、建设完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目标要求(一)建设完善矿井检测监控系统。

严格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的要求,完善安全监控系统,实现对煤矿井下瓦斯、一氧化碳浓度、温度、风速等的动态监控,为安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强化系统设备维护,定期进行调试、校正,及时升级、拓展系统功能和监控范围,确保设备性能完好,系统灵敏可靠。

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和事故应急预案,落实值班、带班人员责任,监测监控系统中心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当系统发出报警、断电、馈电异常信息时,迅速采取断电、撤人、通知作业等应急处置措施,充分发挥其安全避险的预警作用。

(二)、建设完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严格按照《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规范》(AQ1048—2007)的要求,建设完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并做好系统的维护和升级改造工作,保障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所有入井人员必须携带识别卡(或具有定位功能的无线通讯设备),确保能够实时掌握井下各个作业区域人员的动态分布及变化情况。

进一步完善制度,发挥人员定位系统在定员管理和应急救援中的作用。

(三)、建设完善井下紧急避险系统。

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为入井人员配备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30分钟的自救器。

从采掘工作面步行,在自救器所能提供额定防护时间内能安全撤到地面的,必须在距离采掘工作面范围内建设避险硐室或救生舱。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31.主送气管路应装集水放水器。在供气管路 与自救装置连接处,要加装开关和汽水分离 器。压风自救系统阀门应安装齐全,阀门扳 手要在同一方向,以保证系统正常使用。
32.压风自救装置应符合《矿井压风自救装置 技术条件》(MT390-1995)的要求,并取得 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33.压风自救装置应具有减压、节流、消噪声、 过滤和开关等功能,零部件的连接应牢固、 可靠,不得存在无风、漏风或自救袋破损长 度超过5毫米的现象。
五、压风自救系统基本要求
26.煤矿企业在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建 立压风系统的基础上,必须满足在灾变期间 能够向所有采掘作业地点提供压风供气的要 求,进一步建设完善压风自救系统。
27.空气压缩机应设置在地面。对深部多水平 开采的矿井,空气压缩机安装在地面难以保 证对井下作业点有效供风时,可在其供风水 平以上2个水平的进风井井底车场安全可靠的 位置安装,并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但不得选用滑片式空气压缩机。
41.矿井供水管路应接入紧急避险设施,并设 置供水阀,水量和水压应满足额定数量人员 避险时的需要,接入避难硐室和救生舱前的 20米供水管路要采取保护措施。
42.供水施救系统应能在紧急情况下为避险人 员供水、输送营养液提供条件。
七、通信联络系统基本要求
43.煤矿必须按照安全避险的要求,进一步建 设完善通信联络系统。 44.煤矿应安装有线调度电话系统。井下电话 机应使用本质安全型。宜安装应急广播系统 和无线通信系统,安装的无线通信系统应与 调度电话互联互通。
30.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应在距采掘工作面25~ 40米的巷道内、爆破地点、撤离人员与警戒 人员所在的位置以及回风巷有人作业处等地 点至少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装置;在长距离的 掘进巷道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压风自救 装置的设置组数。每组压风自救装置应可供 5~8人使用。其他矿井掘进工作面应敷压风 管路,并设置供气阀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述:1、在使用方面对于专网应用影响不大 2、由于缺少规模化应用,需要考虑维
修备件 的供应。
矿用WiFi无线通讯系统
1.1 矿用漏泄通信系统
❖典型的如国内引进的加拿大FLEXCOM 系统, 工作在150 MHz 频段,提供了32 个语音或数 据信道,16 个图像信道,既可以与光纤网络 连接,又可以与使用普通电线的电话和数据 系统连接。然而该系统漏泄电缆上每隔350 m 需加装1个中继器。
1.1 矿用漏泄通信系统
1.1 矿用漏泄通信系统
主要缺点: ❖中继器的使用,使系统的可靠性变差,任一中
继器和电缆故障将会造成该中继器以下的部 分系统瘫痪; ❖随着中继器的增加,噪音易累加,信号容易失 真。
1.2 中频感应通信系统
❖感应通信系统借助专用感应线(或借助矿原有 电话线、信号线等),利用无线电波感应场引 导电磁波传输,往往频率选择在中低频。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 大系统”之
通讯联络系统
通讯联络系统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中的通讯 联络系统,主要指: --语音无线通讯系统 --语音广播系统。
1 语音无线通讯系统
1,语音无线通讯系统
煤矿使用的无线通信系统分类: 透地通信 漏泄通信 感应通信 PHS(小灵通)通信 CDMA(大灵通)通信 WiFi语音通信系统
1,无线通讯系统
透地通信只能用于信号传呼,不能用于语音 通信
漏泄通信和感应通信由于存在信道容量小、 易受电磁干扰、可靠性低等缺陷,在国内应 用范围并不广泛。
PHS通信、CDMA通信和WiFi通信由于组网 简单,维护方便,成为或将会煤矿应用的主 流产品。
1.1 矿用漏泄通信系统
❖矿用漏泄通信系统主要是利用漏泄同轴 电缆的无线电信号辐射漏泄原理实现无 线通信的。电磁波在漏泄电缆中,既沿 内外导体纵向传输,也通过开孔向外辐 射传播。
KTW126型矿井无线通讯系统 (基于PHS小灵通原理)
1.3.1 KTW126型矿井无线通讯系统
1.3.1 矿用小灵通(PHS) 典型系统
采 用 PDH 技 术 , 最 多支持8E1共用一对 光纤,也就是一对 光纤可级连8台基站 控制器,现场组网 优化及布线灵活
1.3.1 矿用小灵通(PHS) 典型系统
❖利用系统的光纤网络可实现原有通讯系统的 升级改造,提高通话质量
1.3.2 矿用小灵通(PHS) 功能特点
❖采用机卡绑定方式,限制共网普通手机入网 使用,保证下井设备安全性
❖支持短消息功能,及未接电话短消息通知功 能;
❖基站至基站控制器最远距离达5km,基本不 需要线路延伸器
❖采用特殊天线发射技术,基于20mW基站单 个天线发射距离达400m
每个基站控制器支 持1进3出方式的光 纤组网,方便井下 多分支布线
1.3.2 矿用小灵通(PHS) 功能特点
❖保证手机移动速度在40km/h时通话不停顿, 不掉线
❖基 站 控 制 器 可 提 供 一 个 百 兆 以 太 网 和 一 个 RS232透明接口
❖本安手机采用双卡方式,手机在公网和私网 间可随意切换
基站天线: ❖ 无线信号发射装置。井下无线
传输距离达400m以上。
1.3.3 小灵通系统组成(4)
无线手机: ❖ 负责整个系统设备及人员检测
数据的管理、分站实时数据通讯、 统计存储、显示、查询打印、画 面编辑等任务。具备双机热备功 能
1.3.4 关于小灵通退市
❖“2009年2月初,工信部向中国电信、联通等 三 大 运 营 商 发 文 , 明 确 要 求 所 有 19001920MHz频段无线接入系统应在2011年底前 完成清频退网工作,以确保不对TD-SCDMA 系统产生有害干器能适应AC660/380/127V供电 电压
❖基站采用基站控制器集中供电方式,信号及 电源共缆传输,基站无需单独取电
❖基站控制器具有UPS供电功能,停电后能连 续工作2小时以上
1.3.2 矿用小灵通(PHS) 功能特点
❖支持多种新业务功能,具有完善的网管调度 台功能,维护管理方便;
1.2 中频感应通信系统
1.2 中频感应通信系统
❖该系统投资费用低,小范围内信道还算稳定, 缺点是靠近感应体通信效果好,稍远离感应 体信道不稳定。其感应距离一般不超过2 m, 可用于井下救援局部范围通信。
1.3矿用小灵通(PHS) CDMA(大灵通)系统
❖矿用小灵通和大灵通是按照煤矿安全相关标 准要求,把城市中曾推广应用的公众通信系 统作了安全技术处理和移植,并延伸到矿井 下应用,从而作为井下无线通信网络服务平 台。
❖具有来电显示、短消息、呼叫转移、呼叫等 待、呼出限制、语音信箱、丢失来话通知、 缩位拨号、多方通话等功能。
❖方便实现与公网对接
1.3.3 小灵通系统组成
矿用小灵通系统设备构成 ❖调度台 ❖调度交换主机 ❖ 复用光端机(可选) ❖基站控制器 ❖基站 ❖基站天线 ❖无线手机
1.3.3 小灵通系统组成(1)
电子调度台: ❖ 实现通信调度功能,负责整个系
统设备的配置管理,数据存储、显 示、查询打印等功能
无线调度主机: ❖ 为有线/无线综合智能数字调度交
换系统,可实现有线及无线终端的 调度功能,并提供无线终端的实时 定位、短信等功能
1.3.3 小灵通系统组成(2)
E1复用光端机: ❖ 地面至井下光纤传输设备,8路E1
复用技术,减少下井光纤芯线数量, 降低建设成本,优化网络结构。
基站控制器: ❖ 控制和管理基站,分配无线信道,
完成语音编解码,提供基站所需信号 及远程供电电源。
1.3.3 小灵通系统组成(3)
基站: ❖ 实现手机到无线通讯系统的信
号接入功能,采用双绞线传输, 信号电源复用,与基站控制器通 信距离可达3.0-5.0公里
1.3矿用小灵通(PHS) CDMA(大灵通)系统
❖大灵通和小灵通系统技术标准性、成熟性、 可靠性、实用性都比较好,而且语音通话质 量好、组网通信规范严格、移动切换呼通率 高、施工维护成本低,在我国已有几百家煤 炭生产企业应用,是煤矿企业较多选用的无 线专网通信系统。由于这类系统本身是窄带 通信技术,不适合承载视频监控等多媒体业 务传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