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分子的热运动 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 第七章 分子动理论 7.2 分子的热运动课件 新

首页
X 新新知知导导学学 IININNZZZHHHIIDIDDAAAOOOXXUXUUEEE
DD D 答答答疑疑疑解解解惑惑惑 AAAYYYIIIJJIJIEIEEHHHUUUOOO
当堂检测
ANGTANG JIANCE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探究一
扩散现象
问题导引 观察图示,当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最后这一杯水完全变 成了红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是一种什么物理现象? (2)这种物理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3)这种物理现象在固体中能发生吗? 要点提示(1)扩散现象; (2)物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3)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均能发生扩散现象,气体的扩散现 象最明显,扩散现象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发生,与外界因素无关。
首页
X 新新知知E
DD D 答答答疑疑疑解解解惑惑惑 AAAYYYIIIJJIJIEIEEHHHUUUOOO
当堂检测
ANGTANG JIANCE
读一读·思一思 辨一辨·议一议
二、布朗运动 阅读教材第5~7页“布朗运动”部分,知道什么是布朗运动及其产 生的原因,了解布朗运动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1.什么是布朗运动?谁首先研究了布朗运动? 答案:悬浮微粒在液体中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布朗运动。英国植 物学家布朗首先在显微镜下研究了这种运动。 2.布朗运动是怎样产生的呢? 答案:大量液体分子对悬浮微粒撞击作用的不平衡性造成的。 3.影响布朗运动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微粒的大小和温度的高低均可影响布朗运动。 4.发现布朗运动有什么意义? 答案:布朗运动的发现间接地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首页
X 新新知知导导学学 IININNZZZHHHIIDIDDAAAOOOXXUXUUEEE
高中物理:分子热运动

3.因果关系:由于液体分子的热运动对布朗微粒撞击力的不 平衡,才引起微粒的布朗运动,即分子热运动是布朗运动的原 因,正因为二者存在这种因果关系,才可由布朗运动推测分子 热运动.
分子热运动的“热”字,应该赋予其两层含意:(1)指分子无规 则运动,不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观物体的机械运动.(2)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激 烈,与是何种分子无关.
高中物理:分子热运动
二、热运动 分子永不停歇的做
运动叫做热运动.
一、分子运动何其乱
1.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微粒在不停的 做 无规则 运动.它首先是由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在 1827 年 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 花粉颗粒 时发现的. 2.产生的原因:大量液体分子对悬浮微粒撞击的 不平衡 造 成的.
命题视角 2 布朗运动观测记录图像 做布朗运动实验,得到某个观测记录如图.图中记录的
是( )
A.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情况 B.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轨迹 C.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 D.按等时间间隔依次记录的某个运动微粒位置的连线
[解析] 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 而非分子的运动,故 A 项错误;既然无规则,所以微粒没有固 定的运动轨迹,故 B 项错误;对于某个微粒而言在不同时刻的 速度大小和方向均是不确定的,所以无法确定其在某一个时刻 的速度,故也就无法描绘其速度—时间图线,故 C 项错误;故 只有 D 项正确.
2.布朗运动的意义 (1)布朗运动是无规则的―反―映→分子运动是无规则的; (2)布朗运动是永不停息的―反―映→分子运动是永不停息的; (3)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激烈―反―映→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 激烈.
3.对布朗运动的认识误区 (1)误认为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运动. 造成这一误区的原因是:将布朗运动的研究对象认为是液体分 子. (2)误认为布朗运动是固体颗粒分子的运动. (3)误认为固体小颗粒的体积越大,液体分子对它的撞击越多, 布朗运动就越显著.
[高中物理3-3精品课件]7.2分子的热运动
![[高中物理3-3精品课件]7.2分子的热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825484d9360cba1aa811da37.png)
为什么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
每一瞬间受到液体
分பைடு நூலகம்撞击的数目少 同时跟它撞击 的分子数多 颗粒越大
颗粒越小
受力极易不平衡
受力的平均效果互相平衡
质量大,惯性大
运动状态难改变
二:布朗运动
1.定义:悬浮微粒的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叫布朗运动。
2.布朗运动的特点: 永不停息、无规则 微粒越小、温度越高 布朗运动越激烈。
3.引起布朗运动的原因: 是物质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原因。
温度越高,扩散现象、布朗运动越明 显,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激烈程度 与温度的关系。
三、热运动
1.定义: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叫做 热运动。
①
2.特点:
②
③ 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激烈
第二节
热运动
分子的热运动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实 验 基 础
第七章
分子动理论
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二、分子的热运动
复习: 1. 物体由大量分子组成。
2.组成物体的分子很小,分子大小的数 量级一般为 10-10m。
3.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 的运动。
演示实验:气体、液体、固体的扩散
1、实验:
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用显微镜观察 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发现花粉颗粒在水 中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后来把悬浮在 液体中颗粒的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布朗 运动。
二:布朗运动
2、布朗运动的几个特点
(1)连续观察布朗运动,发现在多天甚 至几个月时间内,只要液体不干涸,就 看不到这种运动停下来。这种布朗运动 不分白天和黑夜,不分夏天和冬天(只 要悬浮液不冰冻),永远在运动着。所 以说,这种布朗运动是永不停息的。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精品课件 第1章 分子动理论 本章整合

(2)挖掘隐含条件。估算问题文字简明,显性条件少,对此类问题必须认真
审题,仔细推敲,找出隐含条件。
(3)适当选取数据,合理近似计算。
2.阿伏伽德罗常量 NA 的应用
在已知宏观物理量的基础上往往可借助 NA 计算出某些微观物理量。有关计
算主要有:
(1)已知物质的摩尔质量 M,借助于阿伏伽德罗常量 NA,可以求得这种物质的
500 m 时,二氧化碳会浓缩成近似固体的硬胶体。设在某状态下二氧化碳气
体的密度为 ρ,摩尔质量为 M,阿伏伽德罗常量为 NA。将二氧化碳分子看成
直径为 D 的球 球的体积公式球 =
碳气体变成硬胶体后体积为多少?
1
3
π
6
,则在该状态下体积为 V 的二氧化
答案
πA 3
6
解析 二氧化碳气体变成硬胶体后,可以认为分子是一个个紧密排列在一起
越剧烈。大量分子的运动符合统计规律。扩散现象能直接说明分子在做
无规则运动,而布朗运动能间接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2)物体的内能是指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的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
总和。
①由于温度越高,分子平均动能越大,所以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
②由于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有关,而分子间距离与物体体积有关,因此物
( B )
A.温度升高,气溶胶微粒运动会减慢
B.气溶胶微粒在空气中的无规则运动可以看作布朗运动
C.气溶胶微粒受到的空气分子作用力的合力始终为零
D.气溶胶微粒越大,运动越明显
解析 温度升高,空气分子运动加剧,对气溶胶微粒碰撞加剧,故气溶胶微粒
运动会加剧,故A错误;由题意知,气溶胶微粒是悬浮在大气中的肉眼不可见
分子力为零,而分子势能不为零,A错误;当分子间距离r>r0时,分子力随分子
审题,仔细推敲,找出隐含条件。
(3)适当选取数据,合理近似计算。
2.阿伏伽德罗常量 NA 的应用
在已知宏观物理量的基础上往往可借助 NA 计算出某些微观物理量。有关计
算主要有:
(1)已知物质的摩尔质量 M,借助于阿伏伽德罗常量 NA,可以求得这种物质的
500 m 时,二氧化碳会浓缩成近似固体的硬胶体。设在某状态下二氧化碳气
体的密度为 ρ,摩尔质量为 M,阿伏伽德罗常量为 NA。将二氧化碳分子看成
直径为 D 的球 球的体积公式球 =
碳气体变成硬胶体后体积为多少?
1
3
π
6
,则在该状态下体积为 V 的二氧化
答案
πA 3
6
解析 二氧化碳气体变成硬胶体后,可以认为分子是一个个紧密排列在一起
越剧烈。大量分子的运动符合统计规律。扩散现象能直接说明分子在做
无规则运动,而布朗运动能间接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2)物体的内能是指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的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
总和。
①由于温度越高,分子平均动能越大,所以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
②由于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有关,而分子间距离与物体体积有关,因此物
( B )
A.温度升高,气溶胶微粒运动会减慢
B.气溶胶微粒在空气中的无规则运动可以看作布朗运动
C.气溶胶微粒受到的空气分子作用力的合力始终为零
D.气溶胶微粒越大,运动越明显
解析 温度升高,空气分子运动加剧,对气溶胶微粒碰撞加剧,故气溶胶微粒
运动会加剧,故A错误;由题意知,气溶胶微粒是悬浮在大气中的肉眼不可见
分子力为零,而分子势能不为零,A错误;当分子间距离r>r0时,分子力随分子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精品课件 第1章 分子动理论 3 分子的热运动

4.(分子热运动)(2023安徽合肥高二月考)以下关于热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C)
A.水流速度越大,水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B.水凝结成冰后,水分子的热运动停止 C.水的温度越高,水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D.水的温度升高,对水分子的热运动没有影响
解析 分子热运动与宏观运动无关,只与温度有关,故A错误;温度升高,分子 热运动更剧烈,故C正确,D错误;水凝结成冰后,水分子的热运动不会停止, 故B错误。
解析 根据题意,每隔10 s把观察到的花粉颗粒的位置记录下来,然后用直线 把这些位置依次连接成折线,故此图像是每隔10 s花粉颗粒的位置,而不是 花粉颗粒的运动轨迹,故A错误;由图线的杂乱无章说明花粉颗粒做无规则 运动,故B正确;在这六段时间内花粉颗粒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不一定相等, 故C错误;从A点开始计时,经36 s,花粉颗粒可能在任意一点,可能不在D、E 连线上,当然也可能在D、E连线上,故D正确。
A.图中记录的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情况 B.图中记录的是微粒做布朗运动的轨迹 C.微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明显 D.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解析 布朗运动不是固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而是大量液体分子做无规则运 动时与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发生碰撞,从而使微粒做无规则运动,即布朗运 动是固体微粒的运动,故A错误;微粒越小,某一瞬间跟它撞击的分子数越少, 撞击作用的不平衡性表现得越明显,即布朗运动越显著,故C错误;图中每个 拐点记录的是微粒每隔30 s的位置,而在30 s内微粒做的也是无规则运动, 而不是直线运动,故B错误;布朗运动的无规则性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 规则性,故D正确。
解析 扩散现象是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A错误,C正确;只要未达到绝 对零度,无论温度多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都不会停止,B错误;布朗运动虽 不是分子运动,但是它证明了液体(气体)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D错误。
高中物理【分子动理论 内能】课件

栏目 导引
热学
C.分子的体积一定是M/(ρNA) D.平均每个分子占据的空间是 M/(ρNA) 解析:选C.M/(ρNA)是每个分子平均占 据的空间并不一定是一个分子的体积,C 选项错.
栏目 导引
热学
二、微观分子热运动与其宏观表现的 关系 1.布朗运动的理解 (1)研究对象:悬浮在液体、气体中的 小颗粒
栏目 导引
热学
3.物体的内能 (1)内能:物体中所有分子的_热__运__动___ _动__能___与_分__子__势__能____的总和. (2)决定因素: _温__度____、 __体__积___和 物质的总量.
栏目 导引
热学
三、温度 1.意义:宏观上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微观上标志物体中分子平均动能的大小). 2.两种温标 (1)摄氏温标t:单位℃,在1个标准大气 压下,水的_冰__点____作为0 ℃,沸点作为 100 ℃,在0 ℃~100 ℃之间等分100份, 每一份表示1 ℃.
栏目 导引
热学
(1)当r=r0时,F引=F斥,F=0; (2)当r<r0时,F引和F斥都随距离的减小 而增大,但F引<F斥,F表现为斥力; (3)当r>r0时,F引和F斥都随距离的增大 而减小,但F引>F斥,F表现为引力; (4)当r>10r0(10-9 m)时,F引和F斥都已 经十分微弱,可以认为分子间没有相互 作用力(F=0).
栏目 导引
热学
(2)热力学温标T:单位K,把_-__2_7_3_._1_5_ ℃作为0 K. (3)就每一度表示的冷热差别来说,两 种温度是相同的,即ΔT=Δt.只是零值 的起点不同,所以二者关系式为 _T_=__t+__2_7_3_._1_5_.
栏目 导引
热学
(4)绝对零度(0 K):是低温极限,只能 接近不能达到,所以热力学温度无负 值.
热学
C.分子的体积一定是M/(ρNA) D.平均每个分子占据的空间是 M/(ρNA) 解析:选C.M/(ρNA)是每个分子平均占 据的空间并不一定是一个分子的体积,C 选项错.
栏目 导引
热学
二、微观分子热运动与其宏观表现的 关系 1.布朗运动的理解 (1)研究对象:悬浮在液体、气体中的 小颗粒
栏目 导引
热学
3.物体的内能 (1)内能:物体中所有分子的_热__运__动___ _动__能___与_分__子__势__能____的总和. (2)决定因素: _温__度____、 __体__积___和 物质的总量.
栏目 导引
热学
三、温度 1.意义:宏观上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微观上标志物体中分子平均动能的大小). 2.两种温标 (1)摄氏温标t:单位℃,在1个标准大气 压下,水的_冰__点____作为0 ℃,沸点作为 100 ℃,在0 ℃~100 ℃之间等分100份, 每一份表示1 ℃.
栏目 导引
热学
(1)当r=r0时,F引=F斥,F=0; (2)当r<r0时,F引和F斥都随距离的减小 而增大,但F引<F斥,F表现为斥力; (3)当r>r0时,F引和F斥都随距离的增大 而减小,但F引>F斥,F表现为引力; (4)当r>10r0(10-9 m)时,F引和F斥都已 经十分微弱,可以认为分子间没有相互 作用力(F=0).
栏目 导引
热学
(2)热力学温标T:单位K,把_-__2_7_3_._1_5_ ℃作为0 K. (3)就每一度表示的冷热差别来说,两 种温度是相同的,即ΔT=Δt.只是零值 的起点不同,所以二者关系式为 _T_=__t+__2_7_3_._1_5_.
栏目 导引
热学
(4)绝对零度(0 K):是低温极限,只能 接近不能达到,所以热力学温度无负 值.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第01课时)(高中物理教学课件)完整版3

气体:由于气体分子间空隙比较大,可认为每个 气体分子占有相等的立方空间,气体分子在中央, 看成质点。
一.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分子太小,而且数量太多,我们不能一个一个研 究,我们可以研究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2.研究单位 物质的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 量,符号为n,单位为摩尔(mol),它是七个基本 单位之一。
不仅气体气体之间、液体液体之间、固体固体之 间的分子能扩散,气体液体固体相互之间也能扩 散。
二.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1.扩散:不同物质互相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注意: ①扩散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与 外界无关(比如,对流、重力等因素) ②物质处于固、液和气时,都能发生扩散现象 ③分子总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浓度相同, 保持动态平衡 ④温度越高,扩散越剧烈
二.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19世纪初,一些人观察到,悬浮在液体中的小颗 粒总在不停地运动。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 首先在显微镜下研究了这种运动。
二.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如果在显微镜下追踪一颗小炭粒的运动, 每隔30s 把炭粒的位置记录下来,然后 用线段把这些位置按时间顺序依次连接 起来,便可以得到一条类似于图1.1-4中 某一颗微粒运动的位置连线。这表明微 粒的运动是无规则的。实际上,就是在 30s内,微粒的运动也是极不规则的。
d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v0
NA
6.02 1023 m
3.34 109 m
实验一:观察以下实验,分析产生原因。 结论:气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实验二:观察以下实验,分析产生原因。
结论: 液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扩散运动越剧烈
实验三:观察以下实验,分析产生原因。 结论:固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一.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分子太小,而且数量太多,我们不能一个一个研 究,我们可以研究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2.研究单位 物质的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 量,符号为n,单位为摩尔(mol),它是七个基本 单位之一。
不仅气体气体之间、液体液体之间、固体固体之 间的分子能扩散,气体液体固体相互之间也能扩 散。
二.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1.扩散:不同物质互相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注意: ①扩散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与 外界无关(比如,对流、重力等因素) ②物质处于固、液和气时,都能发生扩散现象 ③分子总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浓度相同, 保持动态平衡 ④温度越高,扩散越剧烈
二.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19世纪初,一些人观察到,悬浮在液体中的小颗 粒总在不停地运动。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 首先在显微镜下研究了这种运动。
二.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如果在显微镜下追踪一颗小炭粒的运动, 每隔30s 把炭粒的位置记录下来,然后 用线段把这些位置按时间顺序依次连接 起来,便可以得到一条类似于图1.1-4中 某一颗微粒运动的位置连线。这表明微 粒的运动是无规则的。实际上,就是在 30s内,微粒的运动也是极不规则的。
d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v0
NA
6.02 1023 m
3.34 109 m
实验一:观察以下实验,分析产生原因。 结论:气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实验二:观察以下实验,分析产生原因。
结论: 液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扩散运动越剧烈
实验三:观察以下实验,分析产生原因。 结论:固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精品课件 第1章 分子动理论 3.分子的热运动

知识点三 分子的热运动
【问题引领】
一般的分子热运动的速率很大,大多在200 m/s到600 m/s之间,但是,对于放 在一个宽度只有几米的房间里的香水,打开瓶塞后,房间里的人要过一会儿 才能闻到香味。为什么? 提示:虽然气体分子运动的速率比较大,但由于分子运动不是匀速直线运动, 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并且与空气分子不断碰撞,因此要闻到足够多的香 水分子,必须经过一段时间。
【归纳提升】
1.影响扩散现象的明显程度的因素 (1)物态:扩散现象发生时,气态物质的扩散现象最快最显著,液态物质次之, 固态物质的扩散现象最慢,并且短时间内非常不明显。 (2)温度:在两种物质一定的前提下,扩散现象发生的明显程度与物质的温 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 (3)浓度差:扩散现象发生的明显程度还与两种物质的浓度差有关,浓度差 越大,扩散现象越明显。
【归纳提升】
1.对热运动的理解 (1)所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指由于分子之间的相互碰撞,每个分子的运 动速度无论是方向还是大小都在不断地变化。大量分子的运动是十分混 乱的,也就是说是无规则的。 (2)热运动是对大量分子而言的,对个别分子无意义。 (3)虽然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受到温度影响,但分子的运动永远不会停息。
【变式训练1】 下列关于扩散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洗衣服时,洗衣粉撒入水中,发生了扩散现象 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有斥力作用 C.利用扩散现象研究分子的运动采用了转换法 D.在真空、高温条件下,可以利用分子扩散向半导体材料掺入其他元素 答案:B
解析:洗衣服时,洗衣粉撒入水中,是不同的两种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 入对方的现象,属于扩散现象,故A正确;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 规则运动,还体现了分子间有间隙,不能说明分子间有斥力作用,故B不正确; 转换法是将不容易观察的现象转换成容易观察的现象的一种物理研究方 法,分子的运动肉眼不能观察到,但可以根据扩散现象来研究分子的运动, 所以利用扩散现象研究分子的运动采用了转换法,故C正确;分子是在不停 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因此在真空、高温条件下,可以 利用分子扩散向半导体材料掺入其他元素,故D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影响因素:某一瞬间与微粒相撞的液体分子数; 微粒的大小;温度
第七章 分子动理论
为什么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
颗粒越小
每一瞬间受到液体 分子撞击的数目少
受力极易不平衡
同时跟它撞击 的分子数多 颗粒越大
受力的平均效果互相平衡
质量大,惯性大
运动状态难改变
第七章分子动理论
为什么随着温度的升高微粒的 布朗运动越加激烈?
(1)分子间有间隙
(2)直接说明了组成物体的分子总是不停地做 无规则运动
第七章 分子动理论
光学显微镜
隧道扫描显微镜
第七章 分子动理论
一次偶然的发现
第七章 分子动理论
第七章 分子动理论
What?Why?How?
思考与讨论:
1、“小颗粒”如何运动? 2、“小颗粒”为什么如此运动? 3、影响“小颗粒”运动激烈程度的因素有 哪 些?
第七章 分子动理论
二、布朗运动
1.定义:悬浮在液体(气体)中的固体微粒永不停息 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布朗运动.
第七章 分子动理论 2.布朗运动产生的原因:大量液体分子永不停息地做 无规则运动时,对悬浮在其中的微粒撞击作用的不平 衡性是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即:液体分子永不停息 的无规则运动是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
温度升高,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平均动 能增大。液体分子对微粒的碰撞次数将增加, 而且每次撞击作用将增强。这就使微粒受到来 自各方向的液体分子的撞击作用的不平衡现象 加剧,引起微粒的布朗运动越加激烈
第七章 分子动理论
布朗运动是悬浮于液体中微粒的无规则运动, 这种微粒是由成千上万个分子组成的集合体,因 此它的无规则运动不是分子的热运动。液体分子 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是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 微粒运动的无规则性反映了液体内部分子运动的 无规则性。
第七章 分子动理论
第七章 分子动理论
分子的热运动
重庆市石柱中学校 姚国均
第七章 分子动理论
第七章 分子动理论
一、扩散现象
1.定义: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叫做扩散
2.原因: 物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生. 3. 影响因素: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 4.扩散现象说明
第七章 分子动理论
4.布朗运动的特点: 无规则; 永不停息; 温度越高,颗粒越小,运动越激烈;
布朗运动能够在液体和气体中发生!
第七章 分子动理论
5. 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的区别:
(1)所谓扩散现象,指的是不同物质相互 接触时,可以彼此进入对方中去的现象. (2)所谓布朗运动,指的是悬浮在液体 (或气体)中的固体颗粒所作的无规则运动. (3)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直接证明;布 朗运动间接证明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第七章 分子动理论
三、热运动
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都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 地作无规则的运动,而且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 则运动就越激烈。
这说明物体的温度高低是与内部分子无规 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直接相关的。
物理学中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称 为热运动
第七章 分子动理论
课堂练习
第七章 分子动理论
为什么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
颗粒越小
每一瞬间受到液体 分子撞击的数目少
受力极易不平衡
同时跟它撞击 的分子数多 颗粒越大
受力的平均效果互相平衡
质量大,惯性大
运动状态难改变
第七章分子动理论
为什么随着温度的升高微粒的 布朗运动越加激烈?
(1)分子间有间隙
(2)直接说明了组成物体的分子总是不停地做 无规则运动
第七章 分子动理论
光学显微镜
隧道扫描显微镜
第七章 分子动理论
一次偶然的发现
第七章 分子动理论
第七章 分子动理论
What?Why?How?
思考与讨论:
1、“小颗粒”如何运动? 2、“小颗粒”为什么如此运动? 3、影响“小颗粒”运动激烈程度的因素有 哪 些?
第七章 分子动理论
二、布朗运动
1.定义:悬浮在液体(气体)中的固体微粒永不停息 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布朗运动.
第七章 分子动理论 2.布朗运动产生的原因:大量液体分子永不停息地做 无规则运动时,对悬浮在其中的微粒撞击作用的不平 衡性是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即:液体分子永不停息 的无规则运动是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
温度升高,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平均动 能增大。液体分子对微粒的碰撞次数将增加, 而且每次撞击作用将增强。这就使微粒受到来 自各方向的液体分子的撞击作用的不平衡现象 加剧,引起微粒的布朗运动越加激烈
第七章 分子动理论
布朗运动是悬浮于液体中微粒的无规则运动, 这种微粒是由成千上万个分子组成的集合体,因 此它的无规则运动不是分子的热运动。液体分子 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是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 微粒运动的无规则性反映了液体内部分子运动的 无规则性。
第七章 分子动理论
第七章 分子动理论
分子的热运动
重庆市石柱中学校 姚国均
第七章 分子动理论
第七章 分子动理论
一、扩散现象
1.定义: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叫做扩散
2.原因: 物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生. 3. 影响因素: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 4.扩散现象说明
第七章 分子动理论
4.布朗运动的特点: 无规则; 永不停息; 温度越高,颗粒越小,运动越激烈;
布朗运动能够在液体和气体中发生!
第七章 分子动理论
5. 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的区别:
(1)所谓扩散现象,指的是不同物质相互 接触时,可以彼此进入对方中去的现象. (2)所谓布朗运动,指的是悬浮在液体 (或气体)中的固体颗粒所作的无规则运动. (3)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直接证明;布 朗运动间接证明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第七章 分子动理论
三、热运动
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都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 地作无规则的运动,而且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 则运动就越激烈。
这说明物体的温度高低是与内部分子无规 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直接相关的。
物理学中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称 为热运动
第七章 分子动理论
课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