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地炼分布
地炼信息

2010年度C1地方炼厂排名显示,中国前十大地方炼厂中,东明石化进阶迅速,排名跃居第二位,而山东地方炼厂则雄踞前四名。
据C1数据显示,排名前十位的炼厂依次为昌邑石化、东明石化、利津石化、弘润石化、宝塔石化、正和集团、新海石化、滨阳燃化、华星石化、京博石化,常减压装置加工能力共计达到3900万吨/年,同比增370万吨/年;占到全国地方炼厂一次总炼油能力的35.32%。
中国十大地方炼厂的入围门槛为加工能力230万吨/年,相比2009年提高了70万吨/年;平均炼油能力为390万吨/年,同比增加37万吨/年。
而中国化工集团在山东的炼厂,有三家炼厂进入前十名。
排名前十位的地炼中,山东地炼延续了2009年的绝对优势,虽然8个席位同比减少一位,但前四名均来自山东,其中东明石化常减压能力大增300万吨/年,排名同比提前4位。
而进入排名的山东之外的两家地方炼厂,一家为位于西北地区的宁夏宝塔石化,其一次原油加工能力为350万吨/年(旗下11月刚投产的150万吨/年珠海宝塔石化未计入);另一家为江苏连云港的新海石化,一次原油加工能力达到300万吨/年,而其90%的股份为山东东明石化所拥有。
而该排名预计很快就将被打破。
据C1了解,2011年山东地炼将迎来新建一次加工能力集中投产,华星石化一套6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正和集团一套5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东明石化一套6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均在此列,届时该三家炼厂一次能力将分别跃居850万吨/年、800万吨/年和1150万吨/年,而东明石化也将取代昌邑石化,夺取中国第一大地方炼厂的位置。
从增速来看,2011年前十大地炼的一次能力增长幅度有可能高达44%,远高于全国地炼整体17%的增速。
分析人士指出,2007年国家有关淘汰落后产能相关政策,一直以来迫使地方炼厂进一步扩大产能。
此外,山东地炼正在越来越多的引起中字头企业的注意,而国企收购地炼在山东也正在形成趋势,地炼不断增强自身实力,也为日后国有化提供有力条件。
全国炼油厂一览表

122 辽中县炼油厂 123 营口佳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124 沈阳经发沥青厂 125 盘锦市北方沥青股份有限公司 126 盘锦东旺沥青有限公司 127 盘锦市东方沥青有限公司 128 辽宁省盘锦市石油化工厂 129 盘锦辽通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130 盘锦市大洼石油化工厂 131 盘锦茂顺沥青有限公司 132 盘锦欢喜岭沥青有限公司 133 盘锦市太平河石油化工厂 134 盘锦兴达沥青有限公司 135 丹东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136 锦州市沥青厂 137 盘锦昂油沥青有限公司 138 辽宁华油石化有限公司 139 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140 沈阳石蜡化工有限公司 141 宁夏宝塔石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42 宁夏宝丰能源催化有限公司 143 博兴永鑫化工有限公司 144 昌乐华荣工贸有限公司 145 东营东明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146 东营华联石油化工厂有限公司 147 东营华联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148 东营明源化工 149 东营齐润化工有限公司 150 东营石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胜华) 151 东营市海科瑞林化工有限公司 152 东营万通石化集团有限公司
153 东营益盛化工有限公司 154 高青宏远石化有限公司 155 济南长城炼油厂 156 济南广源发沥青有限公司 157 济南石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58 垦利三合化工厂 159 蓝星石化济南长城炼油厂 160 利津石油化工厂有限公司 161 青岛安邦石化有限公司 162 青州弘润化工有限公司 163 庆云鑫和石化有限公司 164 日照源丰油品有限公司 165 山东滨化滨阳燃化有限公司 166 山东昌邑石化有限公司 167 山东晨曦集团石化厂 168 山东东方华龙工贸有限公司 169 山东东明石化集团有限公司 170 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 171 山东海科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172 山东恒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73 山东华星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174 山东汇丰石化有限公司 175 山东金诚石化集团有限公司 176 山东金诚重油化工有限公司 177 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178 山东垦利石化有限责任公司 179 山东利华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80 山东清源沥青科技有限公司 181 山东神驰化工有限公司 182 山东省博兴县永鑫化工有限公司 183 山东省海科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2013年山东十大地方炼油企业排行

2013年山东十大地方炼油企业排行2013年国内油品质量升级步伐加快,而山东地炼与中石油、中石化等石油寡头间的竞争依旧激烈。
面临汽柴油油品质量的被动升级,山东地炼将积极投建新装置、更新、扩大装置规模作为提升自身实力的重要途径。
面对各地方炼厂集体发威,卓创资讯依据最新测算数据,给山东地炼装置产能发展做一全面展示,希望可以通过各加工装置产能排行情况给业者对行业把控带来一丝帮助。
表1 数据来源:卓创资讯2013年山东地炼炼油装置总产能约为2.49亿吨,其中一次加工能力为1.245亿吨,占地炼装置总产能的49.92%,同比增加12.8%。
而在山东地炼常减压装置中,排行前十的炼厂一次加工能力占总产能的27.02%。
从排行榜看,菏泽东明、昌邑石化、大王华星此前三名企业多有与央企合作背景,因此资金实力雄厚。
在原料供应环节,均有固定原油配额。
其中东明石化2014年约有800万吨的原油配额,而昌邑、华星则与正和集团瓜分中化工旗下的1000万吨原油配额,再加上其他进口燃料油环节的补给,三大炼厂暂未出现“缺粮”局面,利好支撑下,稳坐前三甲。
表2 数据来源:卓创资讯截至2013年底,山东地炼二次加工能力为8021万吨,占地炼装置总加工能力的32.3%,同比增加11.15%。
东明石化以530万的二次加工能力排名居首,大王华星、昌邑石化紧随其后。
与其他产能相比,二次加工装置产能增长速度较缓,但在目前山东地炼汽柴油质量好坏与二次加工能力直接相关。
2011年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国家明确规定,要加快淘汰200万吨/年及以下常减压装置,因此山东地炼大多数厂家都在竭力扩大装置规模,其中100-300万吨的常减压装置及催化装置纷纷上马。
而2012年油品质量升级时间表确定,山东地炼装置中,与油品升级直接相关的装置呈现集中投产,炼厂在装置筹建上,已不在以常减压为主,而是以加氢裂化、催化重整、汽柴油加氢改质甚至烷基化装置为主。
不过,山东省政府常务会议日前原则通过了《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实施意见》,今后山东省将不再核准、备案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新增产能项目,力争用5年时间,有效化解炼油等行业的过剩产能,因此后期山东地炼二次加工能力增幅或有限。
山东地炼现状分析-2014年

山东地炼现状分析山东是地炼大省,有大小地炼企业40家左右,按规模分为三类:一、单户销售收入在100亿元以上的有21家,都是曾国有企业背景;二、单户销售收入在50-100亿元内的有10家左右,不乏集团规模在百亿以上的,多数以民营企业为主;三、销售收入在50亿元以下的有10多家。
不少地炼企业经过十几年风风雨雨,经历过改制,在央企和国家不利政策的夹缝中求生存,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并形成特有的生产和管理方式. 地炼企业发挥各自优势,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山东地炼从地理位置上来看, 主要集中在以拥有胜利油田的东营市, 和以其为中心的鲁北地区(东营,潍坊和滨州) 。
在市场激烈竞争及当前油品升级压力下,山东地炼面临三方面的困难:(1)油源是限制地炼发展的主因之一,国家对于原油进口资质有严格的限制,地炼企业一般不具有这种资质。
这种限制政策是国家从对外谈判角度做出的决定,从宏观上来讲,是很正确很有必要的。
而对地炼来讲, 这项政策给企业的原料渠道带来极大的障碍。
因此山东地炼选择燃料油作为生产原料实为无奈之举, 燃料油在山东已成"刚需" ,这在全世界其他国家的炼厂并不多见,山东地炼通过技术革新, 掌握炼制燃料油的先进工艺,但利润较炼制原油低。
(2)山东地炼的产品相对单一, 如果企业一再单纯的扩大产能, 继续走成品油的路线, 那就是死路一条.原因在于这些产品附加值相对较低,能不能保本尚且还是疑问,而且不论在原料还是在供销环节,都很难避开中石化这个麻烦的"主管"兼对手.(3)政策舆论方面限制:国经贸石化[2000]1095号文保留了21家山东地炼企业,其余地炼淘汰、关停;中石化曾以青岛炼化项目要挟山东政府,要求关停 1000万吨的地炼企业。
这几种缺德又不合法的做法最终在多方阻扰下不了了之。
山东地炼多数经过千锤百炼,企业实力较强,面对经营困难,有以下三方面对策:(1)呼吁国家在政策上给予宽松:2009 年全国工商联石油商会向中央提交了五条建议:一是允许地炼自主进口原油; 二是准许非国营原油进口配额在市场上自由流通; 三是对作为加工原料的燃料油按照收率 60%-65%征收燃油税;四是用石脑油,溶剂油作化工原料的,免征其燃料油消费税;五是对成品油消费税实行价外征收.而在 2006 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 97 号"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一文,该文中明确对于"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煤炭,航空运输,航运,国有经济应保持绝对控制力。
2013年中国十大地炼排名

2013年中国十大地炼排名:山东地炼厂占据8成
2013年十大地方炼厂排名显示,依照常减压装置加工能力(一次加工能力)的大小,中国前十大地方炼厂依次为东明石化、华星石化、昌邑石化、正和集团、盘锦北燃、利津石化、宝塔能源化工、垦利石化、京博石化和汇丰石化。
其中,山东汇丰石化有限公司凭借其新建的2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一次总炼能达到了380万吨/年,以微弱的优势超越中化弘润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一次炼能为370万吨/年)挤入中国地方炼厂前十的排名。
数据显示,排名前十的中国地方炼厂常减压总炼能达到了6260万吨/吨,占全国地方炼厂一次总炼油能力的35%,同比减少3个百分点。
2013年,为了避免被被纳入到国家准备淘汰的落后产能范围之内,一次炼能在200万吨/年以下的中小型地炼的扩建积极性仍然较高,整体炼油能力的增幅维持在较高水平。
相较之下,一次炼能在200万吨/年以上的大中型地炼则因受到原料供应不足及成品油市场饱和等利空因素的影响,扩建热潮逐渐退去, 2013年十大地炼排名的入围门槛没有明显变化,较2012年仅微增10万吨/年至380万吨/年。
展望2014年,中小型地炼的扩建热情仍然较高,地方炼厂的总体炼能预计将保持较高的增速。
而排名前十的地方炼厂仍鲜有扩建计划,一次加工能力及排名或将维持稳定。
山东重启大炼化探秘——裕龙岛项目:能否重塑齐鲁地炼辉煌?

HJHI 产经聚焦•热点透视一今年以来,山东推动烟台裕龙岛炼化一体化 项目(简称裕龙岛项目)建设的消息引发舆论广泛 关注。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山东炼化能源集团董事长李湘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过去一年,该集团 主要精力都放在了裕龙岛项目的调研论证上,计 划今年完成初步设计,明年开工建设。
在此前召开的山东省“两会”上,山东省省长龚正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推动炼化一 体化,全力推进烟台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前期工作”。
时隔三年之后,这个规划总产能高达4000万吨的大型炼化基地项目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在 “十三五”全国炼化产业大布局中已落后一步的山东,此番重启大炼化,以此推动整个山东炼化产业 的整合、转型和升级,重塑山东地炼昔日的辉煌。
—.地炼大省面临南北冲击整合地炼集群、做大做强石化产业是山东多 年的夙愿。
公开数据显示,山东境内炼油总产能2.1亿 吨/年,占全国原油总加工能力的28%,炼化产业总量3万多亿元,被业内誉为世界第三大炼油中 心。
除去中石化直属炼厂和被央企收编的部分炼化企业,刨除近几年借力进口原油“两权”下放而淘汰的部分落后产能,当前山东民营地炼企业仍 有1.3亿吨/年产能,约占全国地炼总产能的56%。
但山东地炼目前仍处在布局散乱、各自为战的状态。
其突出表现就是山东地炼呈现出数量多(现有51家)、规模小(一次加工能力在300万 吨/年以下炼厂占到60%, —次加工能力在500万 吨/年以上仅占到20%左右)、分布散(广泛分布于14 |中国石油和化工2019 •04东营、淄博、滨州、潍坊、荷泽一带)的格局。
此外,山东多数炼化企业处于价值链中低端,汽柴油、石脑油等初加工产品占比80%以上,而下游高端石化产品严重短缺,乙烯50%依赖进口,芳怪57%依赖进口。
“我省地炼行业规模大,但绝大多数企业只搞了个原油进口加工和成品油出口,实际上就是来料加工,以巨大的环境污染、安全隐患、土地消耗等为代价,赚了一点点加工费而已。
中石化炼厂明细

安徽安庆
550
450.24
河南省洛阳市吉利区境内
500
515.72
湖北省荆门市
550
江西省九江市东郊,北濒
长江,南倚庐山,东临鄱
650
阳湖,占地面积4.2平方
河北省石家庄东郊
500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地
处胜利、中原两大有天之
500
间。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北
临长江,南接武汉钢铁集
化工产品产能100万吨
2007年,石脑油产量142.15万吨
1996 年 8 月,茂名 30 万吨 / 年乙烯工程建成投产
2007年,100万吨/年乙烯项目正在稳步建设。
2007年,生产三烯132万吨,三苯162万吨
丙烯10.99万吨
三苯16.41万吨,聚丙烯13.72万吨
2007年4月,100万吨/年乙烯工程开工建设。丙烯28.25万吨 2000年3月,划入广州分公司,南邻珠江黄埔港,通过管线与惠州港 广州石化30万吨级原油码头相连
序号 名称 1 燕山石化 2 齐鲁石化 3 高桥石化 4 金陵石化 5 茂名石化
6 天津石化
7 扬子石化
8 巴陵石化
9 长岭炼化
上海石化股 10 份公司
11
镇海炼化分 公司
12 广州石化
13 安庆石化
14 洛阳石化
15 荆门石化
16 九江石化
17 石家庄炼化
全称
中国石化集团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简称燕山石化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 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简称燕山分公司) 中国石化集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齐鲁石 化分公司(简称资产公司齐鲁石化分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高桥分公司 (简称高桥分公司)和中国石化集团资产经 营管理公司上海高桥分公司(简称资产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金陵分公司(简 称金陵分公司)和中国石化集团资产经营管 理公司金陵分公司(简称资产公司金陵分公 中国石化集团资产管理公司茂名石化分公司 (简称资产公司茂名石化分公司)、中国石 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简称茂名 中国石化集团资产管理公司天津石化分公司 (简称资产公司天津石化分公司)、中国石 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简称天津 分公司) 中国石化集团资产管理公司扬子石化分公司 (简称资产公司扬子石化分公司)、中国石 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简称扬子石化有 中国石化集团资产管理公司巴陵石化分公司 (简称资产公司巴陵石化分公司)、中国石 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巴陵分公司(简称巴陵 中国石化集团资产管理公司长岭石化分公司 (简称资产公司长岭石化分公司)、中国石 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长岭分公司(简称长岭
地炼买油挤爆青岛港 地炼量、质全面看齐“两桶油”

地炼买油挤爆青岛港地炼量、质全面看齐“两桶油”
现在有资质的大厂都在使劲进口,没有资质的小厂也在想办法加工大
厂的半成品。
山东东营一家地炼企业的工作人员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
只要油价稳定,进口量就不会下来。
自从国际油价2014 年下半年大幅下跌后,有关中国抄底的消息就不断传出。
近期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大批满载原油的轮船抵达青岛港,导致青岛港
出现了严重的船舶压港。
据青岛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山东口岸进口原油2734 万吨,比去年同期(下同)增加78.2%;价值432.8 亿元人民币,增长13.4%;进口平均价格为每吨1583 元,下跌36.4%。
自2015 年以来,国家对进口原油使用权和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资质逐步放开,而地方炼油厂主要聚集在青岛港所在的山东省。
分析师介绍,目前国际
油价较低,地炼加工原料成本大幅下降,用低价争得了更多市场份额,而且利
润可观,峰值时加工利润可达500 元/吨左右。
地炼买油挤爆青岛港
2015 年以前的很多年里,地方炼油厂不能使用进口原油,其主要原料一是国产原油,二是进口燃料油。
用地炼厂员工的话说,山东地炼一直在用最劣
质的原料生产出优质油料。
油源受限,众多地方炼油厂都处在吃不饱的状态。
据机构测算,2015 年之前,山东地炼开工率普遍只有约40%。
2015 年2 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进口原油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允许符合条件的地方炼油厂在淘汰一定规模落后产能或建设一定规模储气设施的前提下使用进口原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地炼分布图来源:作者:更新时间:2015-06-13浏览:2974一、菏泽市山东东明石化集团山东东明石化集团是一家集原油加工、石油化工、煤炭化工、氯碱化工、热电、物流运输、建筑安装、进出口贸易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
依托当地丰富的资源优势和志恒不息的精神,企业年综合加工能力已达到1200万吨,总资产126亿元。
主要生产和销售各类石油化工系列产品。
东明石化是国有大型企业,公司始建于1987年,现有员工4000余人,总资产126亿元,其中固定资产80亿元,占地面积480万平方米。
具备原油一次加工能力600万吨/年,二次加工能力240万吨/年,主要生产高标号汽油、柴油、石油液化气、溶剂油、液体石蜡、聚丙烯、高等级道路沥青、石油焦等石化系列产品。
山东玉皇盛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地处于山东、河南、江苏、安徽四省交汇处,以巨野大型煤矿及中原油田为依托,北临日东高速公路及327、220国道,资源丰厚、交通便利。
公司现有100万吨/年重催化、20万吨/年气体分馏、5万吨/年MTBE及工艺配套生产装置,40万吨汽油加氢、20万吨柴油加氢;6万吨干气制乙苯装置,以上装置都在正常开工,后续在建项目有300万吨常减压、160万吨延迟焦化、60万吨混合加氢、600万吨渣油加氢以及25000吨硫磺回收装置。
主要产品有国三90#、国三93#汽油、国标0#柴油、-10#柴油、-20#柴油、石脑油、直溜汽油、加氢催柴、MTBE、民用液化气、炼厂丙烯、工业丙烷、乙苯、油浆等。
二、东营市1.河口县万达集团山东天弘化学有限公司山东天弘化学有限公司是中国万达集团投资的全资子公司,位于国家级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中心-东营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司注册资本12亿元,占地1100余亩,现有在职员工1100名,90%以上为专科及以上学历。
同时万达集团在东营港拥有80万立方米配套罐区和10000吨泊位自备码头。
公司现主要产品有汽柴油、液化气、丙烷、丙烯、石油焦、油浆、石脑油、硫酸、MTBE等,其中汽柴油质量可达国Ⅳ、国Ⅴ标准。
中海石油东营石化有限公司(原中海石化)中海石油东营石化有限公司(原中海石化)是1989年11月由山东省经委和济南军区批准投资建设的军办化工企业。
1993年12月被总后勤部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八七工厂”代号。
2000年顺利通过了国家清理整顿小组的验收,同年11月被国家经贸委、国家工商管理总局以经贸石化(2000)1095号文件明文予以保留。
2001年1月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造,2007年5月15日被省工商局核准成立为山东中海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主要涉及石油化工、房地产开发,成品油批发、精细化工等业务。
集团公司下设山东利群置业有限公司、东营中海碱业有限公司、东营河口中海利兴石化产品销售有限公司、山东沾化精细化工有限公司4家子公司。
集团公司注册资金万元,占地面积1400亩,企业总资产亿元。
公司现有年加工能力120万吨常减压装置一套;80万吨延迟焦化一套;40万吨加氢制氢装置一套;20万吨催化裂化装置一套;4万吨气体分离装置一套;2万吨MTBE装置一套,年综合加工能力达到266万吨。
主要产品有:93#、90#无铅汽油、0#、-10#轻柴油、重柴油、液化气、丙烯、MTBE、石脑油、沥青、焦碳等。
公司现有员工850人;其中大中专毕业生710人,占总人数的%,获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80余人。
2007年实现产值32亿元,利税亿元。
东营华联石油化工厂有限公司东营华联石油化工厂有限公司是富海集团下属最大的子公司,前身是河口区政府投资兴建的国有企业--东营华联石油化工厂,始建于1996年,从2003年3月6日起,东营华联石油化工厂由富海集团接管,成立东营华联石化厂有限公司。
富海集团接管后,东营华联石化厂有限公司不断深化企业改革,切实转换经营机制,以现代企业制度的标准严格要求,使企业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目前,东营华联石化厂有限公司富海石化公司现有12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80万吨/年渣油延迟焦化装置、50万吨/年的重油催化装置、 50万吨/年汽柴油加氢装置、10万吨/年气体分离、5万吨/年脱硫、2万吨/年MTBE装置及7000方/小时制氢装置各一套。
2.垦利县山东垦利石化集团1970年,在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尾闾,在胜利油田发祥地,矗立起了一座现代化的石油加有资产35亿元的国有大(一)型企业集团。
公司下属有垦利炼油厂、东营市宏远纺织有限公司、东营华德利玻璃棉制品有限公司、垦利惠能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垦利县酒厂、东营三协化学有限公司(中日合资)、阳光热力公司和垦利华德利石油设计有限责任公司等八个分厂(公司)。
公司炼油主业一次加工能力520万吨/年。
拥有常减压蒸馏、催化裂化、延迟焦化、催化重整、制氢、加氢、气分、丙烯、醚化、MTBE、甲醇、硫氢化钠、环保设施等化工配套装置及30万锭精梳纱纺织项目、2万吨/年离心玻璃棉生产线、3000吨/年传统酿酒、2×15MW热电联产等项目。
是一家以石油化工为主业,集石油加工、石油化工、纺织、建材、热电、酿酒、供热、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
主要产品:汽油系列、柴油系列、液化气、石油焦、丙烯、甲醇、硫氢化钠、MTBE、高档棉纱及花式线、玻璃棉建材(棉毡、管、板)系列及“碧海缘”系列白酒等产品。
东明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东明石化公司始建于2005年4月,位于垦利县黄河口镇,公司占地面积80000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亿元,流动资金亿元,现有员工156人。
公司现有20万吨/年沥青装置一套,10万吨/年针状石油焦装置一套,10万吨/年污水处理装置一套,10吨、6吨蒸汽锅炉各一套,脱硫除尘装置一套。
公司现储存原料油能力5万多吨,主要产品有燃料油、针状石油焦、溶剂油、轻蜡油、重蜡油、渣油、70#、90#道路沥青、油浆、船舶燃料油等产品。
东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石化分公司(东辰化工)化工是东辰集团的主导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旗下包括东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石化分公司、东营佛思特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巴州东辰工贸有限公司、泽普县东辰有限公司、东营市东辰(集团)化工有限公司、东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东营经济开发区分公司等化工企业,已形成以甲醇、透明质酸、芳烃为主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并计划“十二五”期间将透明质酸产业打造为全球较大产业基地,并以透明质酸和甲醇产品为载体,运作企业上市。
2014年,为拉伸产业链条,实现“油头化尾”,东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石化分公司投资20亿元,建设芳烃产品综合利用及深加工项目。
主要建设25万吨/年轻芳烃加氢改质项目、40万吨/年重芳烃加氢改质项目、60万吨/年芳烃精制项目、8万吨/年丁辛醇项目和5万吨/年正丙醇项目等,建成石化工业园。
石化工业园建成后,年可实现产值100亿元,创利税15亿元,将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推动产业做大做强,为实现“两个率先”、繁荣地方经济做出积极的贡献。
3.东营山东神驰化工集团坐落于东营市,始建于2001年,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建设,目前已发展成为以石油化工为主导产业、异戊丁基合成橡胶、化工贸易、房地产多元化发展的股份制企业集团。
集团以山东神驰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为母公司,拥有山东神驰石化有限公司、东营泰植化工有限公司、东营市黄河口置业有限公司三个子公司。
集团现有总资产70亿元,注册资本亿元,员工1100人,占地3100亩,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利税亿元,已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山东省企业100强。
山东神驰化工集团是东营市重点调度企业之一,生产装置包括:150万吨/年重质油综合利用、200万吨/年重交道路沥青、120万吨/年重油催化、120万吨/年延迟焦化、80万吨/年柴油加氢精制、60万吨/年汽油加氢、20万吨/年醚后C4烷基化、30万吨/年柴油深度加氢改质、30万吨/年气分、5万吨/年MTBE和3万吨/年异戊橡胶装置各一套,配套建设350万吨/年污水处理、80万吨/年酸性水气提、2万吨/年硫磺回收装置各一套。
所有装置均高效实现节能减排,污染物达标排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着。
山东石大胜华化工集团山东石大胜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校办企业,是以生物化工及基本有机化工产品的生产、销售为主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位于中国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东营市。
集团公司占地1400余亩,现有员工1300余人,注册资本亿元,总资产20亿元。
集团下属东营石大胜华新材料有限公司、东营中石大工贸有限公司、东营石大宏益化工有限公司、青岛石大胜华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东营盛世化工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
集团公司目前建有12套生产装置,拥有20多种产品,其中11万吨/年碳酸二甲酯装置产能规模位居亚洲同类产品之首。
公司生产的碳酸二甲酯曾先后荣获2004年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银奖,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质量过硬,优秀重点推荐产品”等荣誉称号,远销欧美、日韩、东南亚地区和国内十几个省市,国际、国内市场占有率名列同行之首。
山东明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山东明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2月18日,山东明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炼油为龙头,石油化工为主体,兼营机械制造、建筑安装、建材生产、油页岩开发综合利用、港口运输、科研、设计的综合性集团,拥有多个控股子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并有一批跨地区、跨行业的参股公司和关联公司。
现已建立起强大的石油产品产业链,打开了宽广的石油国际贸易渠道,构建了国内石油资源基地,形成了稳定、流畅、面向全国的石油营销网络。
在山东24家地方炼油厂中位于前三位,重点炼化企业和宁夏自治区大型的宝塔炼油厂所需常压渣油的主要供应商。
东营市亚通石化有限公司东营市亚通石化有限公司于2007年9月落户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是第一家落户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的石化企业。
公司占地1000余亩,现有员工500余人,2008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拥有总资产40多亿元,目前已形成800万吨/年综合加工能力和500万吨/年的原油一次性加工能力。
公司一期工程项目包括200万吨/年催化裂化、500万吨/年重交沥青以及气分MTBE公共配套设施、汽柴油加氢配套甲醇制氢等项目,总投资20多亿元。
目前已全部建成投产运行,各项环保指标、产品质量均符合国家标准。
二期工程项目规划总投资26亿元,规划项目有芳烃、焦化、干气回收制氢、硫磺回收、汽柴油加氢等深加工及配套项目,目前已投产运行。
公司年实现总产值160亿元以上。
4.史口县山东海科化工集团山东海科化工集团坐落于东营市,始建于1988年,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建设,目前集团已发展成为集石油化工、精细化工、氯碱化工和生物制药为一体的综合性化工企业集团,集团以山东海科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为母公司,拥有山东海科胜利电化有限公司、东营市海科新源化工有限公司、东营天东生化工业有限公司、东营市海科瑞林化工有限公司等十家下属公司,集团总资产达60亿元,拥有员工2700多人,年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已跻身中国石油化工企业100强、中国制造业500强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