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结构SCP分析
中国智能手机产业SCP分析

中国智能手机产业的SCP分析摘要:2011年,中国智能手机用户数到达1.9亿。
而2013年中国智能手机用户数已达到4.751亿。
可见中国智能手机产业发展迅速。
本文根据中国智能手机产业的发展状况,以SCP分析法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三个方面,对当前中国智能手机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综合阐述。
并就现阶段竞争激烈智能手机市场环境,给出一些相关建议。
关键词:智能手机 SCP分析法市场集中度进入壁垒根据《中国手机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3年第4季度》显示,4季度中国手机(不含水货和山寨机)销量为10683万台,环比增长4.06%,同比增长54.8%。
其中,智能手机销量为9763万台,整体手机市场所占比例达到91.3%。
中国手机市场整体增量现阶段由智能手机主导,从增长率放缓这一现象来看,智能手机市场已呈现出成熟市场的表现。
图一时2011年第二季度到2013年第四季度中国手机整体销量的结构图,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智能手机在中国市场所占的比重。
手机整体销量增长放缓,但智能手机的比重仍将有所上升。
图1. 2011年第二季度到2013年第四季度中国手机整体销量(来自易观智库)在中国的智能手机市场中,有一些突出的品牌,如三星、苹果、诺基亚。
但是近年来,随着国产手机品牌如小米、联想、华为、中兴、酷派等的迅速发展,中国智能手机的市场份额有了较大的改变。
一、市场结构1.1市场集中度市场集中度类型图2.2013年第四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来自易观智库)根据图2.的数据显示,排名前四的三星、联想移动、华为、酷派的集中度(CR4)为45.89%,为寡占四型。
可以分析出,虽然近年来市场结构有了较大的变化,但是市场还是一定程度得集中在相对实力强、发展较快的品牌之间。
1.2产品差异2002年,自诺基亚推出了第一款智能手机,诺基亚这一品牌就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市场份额,但是在2012年,中国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几乎被苹果与三星控制。
加之安卓系统的升级发展,塞班系统的诺基亚逐渐走向没落。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分析报告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分析报告标题: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分析报告一、引言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近年来呈现出稳步发展的趋势。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提升,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持续展现出强大的增长动力和潜力。
本报告将对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进行深入分析,以揭示其最新的市场趋势和前景。
二、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规模和增长据统计,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规模在过去十年中增长显著,尤其是在2018年至2020年期间,市场规模从约4亿部增长到超过6亿部,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2%。
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中国巨大的消费群体、日益增长的中产阶级,以及5G等新兴技术的发展。
三、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格局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目前呈现出高度竞争的态势。
其中,华为、小米、OPPO、vivo和苹果等品牌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
这些品牌通过不断推出新技术、优化产品设计和提升用户体验,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然而,随着市场的日益成熟,预计将有更多的品牌加入竞争,进一步推动市场的创新和发展。
四、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主要趋势1、5G技术的发展:随着5G网络的普及,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将更加注重高性能、多模态和折叠屏等新技术应用,以满足消费者对更快网络速度、更好用户体验的需求。
2、AI和拍照功能的提升:人工智能和拍照功能已成为智能手机的重要卖点。
未来,随着AI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相机模块的持续升级,智能手机的AI功能和拍照效果将更加出色。
3、绿色环保趋势: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升,更多的智能手机品牌将关注绿色环保设计,如采用可再生材料、节能技术等,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高端市场发展:随着消费者对品质和体验的要求提升,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将持续展现出强大的增长潜力。
五、结论总的来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持续展现出强大的增长动力和潜力。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提升,预计未来几年市场将继续保持稳步增长。
竞争格局也将不断变化,品牌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为了在市场中取得优势,各品牌需要不断推出新技术、优化产品设计和提升用户体验,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对中国智能手机行业的SCP分析_杨寒

对中国智能手机行业的SCP分析西南民族大学杨寒摘要:本文立足于智能手机产业的发展现状,从SCP框架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三个方面,综合阐述了当前智能手机产业在中国市场条件下的发展状况。
在此基础上,文章就中国智能手机需求旺盛、产品价格竞争日益激烈的现状,给出智能手机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智能手机SCP分析市场集中度进入壁垒智能手机进入中国较晚,但近年来由于政府的政策性支持、手机生产商的战略调整以及中国巨大的潜在用户需求,中国智能手机产业发展也相当迅速。
智能手机销量从2002年开始逐年递增,2010年迅速增长到6079.2万台,增长率达到180.9%。
根据《2011年Q4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监测报告》,中国智能手机用户保有量已达2.23亿,占总手机用户的23.2%,并有数据显示,2012年国内智能手机销量将达到1.6亿部。
一、市场结构市场结构反映该产业内的竞争和垄断关系。
主要的影响因素有市场集中度、进入和退出壁垒以及产品差异化。
(一)市场集中度市场集中度反映一个产业内部的竞争程度,以及考察最大企业个数的集中度、进入和退出壁垒以及产品差异化。
数据显示,排名前四的三星、苹果、诺基亚、摩托罗拉的集中度(CR4)达到80%以上。
不难看出,中国的智能手机行业是典型的寡占市场。
虽然近一年多来市场结构有所变化,不过都是几大品牌间的洗牌,大体结构没有变化。
(二)产品差别化智能手机的在位企业相对潜在进入者所具有的产品差别化优势:中国第一台本土品牌手机于2000年才诞生,智能机的起步相对更晚,而在位厂商的产品和品牌经过多年的信誉积累和广告宣传,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良好的口碑和较高的知名度,而新厂商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及资金进行研发和促销,以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三)进入壁垒在智能手机领域,在位者相对于潜在进入者所具有的绝对成本优势:一方面,国外厂商拥有成熟的技术,而国产手机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得到的只是终端的少许利润;另一方面,绝对成本壁垒还体现在元件的采购上,随着整个手机产业的急剧发展,当手机元件紧缺时,供应商一般都会优先满足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大厂商的需要,国产品牌需要花更多的采购成本才能满足对元件的需求,在位厂商尚且如此,就更不用说潜在进入者了。
我国手机市场产业结构分析PPT课件

产品策略 针对手机行业我们特指产品差异化 Walkman-音乐随身听手机系列
Kamera系列和snap-shot随手拍系列主打影响功 能
19
与上下游厂商的合作
国产品牌和纷纷与跨国公司进行合作,增加了手机的社 会认知度和竞争力。
如: TCL和阿尔卡特合资 波导与西门子合作 长虹旗下国虹与因特尔、东芝、三星、飞利浦、比亚迪
F( 4, 3) = 460.28
Model | 800.105106 4 200.026277
Prob > F
= 0.0002
Residual | 1.30371931 3 .434573102
R-squared = 0.9984
----------+------------------------------
等在配件供应、前端开发、设计等多个环节合作
20
与外围行业结合
• 中国移动心机是指中国移动专门为自己的客户 量身定制的手机,心机型号基本上与市面上销 售的手机相同。但是其巨大的定制量是一个不 可小看的数目。
• 充话费赠手机活动也是和服务上游的通讯业战 略性合作互利的策略。
21
品牌战略
诺基亚在其保持和提升现有品牌满意度的基础上,还通 过新产品向消费者传递品牌形象年轻化和时尚化的特点。
数据显示了同学们在手机使用中对各品牌的偏好,其中诺基亚、三星、 索爱仍是三巨头,占据着巨大的份额。
6
市场结构分析(Structure)
市场行为分析 (Conduct)
市场绩效分析 (Performance)
7
市场集中度分析(以CR4为例) 进入壁垒
8
市场集中度分析(以CR4为例)
数据来自赛迪顾9问
基于SCP范式对我国移动游戏产业的研究

Industrial Economy产业经济1342017年3月 基于SCP范式对我国移动游戏产业的研究大连理工大学 刘杰儒 葛怡麟 李昕桐 周彤摘 要: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自2013年开始,中国移动游戏迎来了迅速发展的时期。
截止至2015年末,中国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已达到514.6亿元人民币,市场增速依旧处于高点。
本文运用SCP范式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三个角度分别剖析我国移动游戏产业的发展。
最后通过分析总结我国移动游戏产业的现有表现,并为其未来良性发展给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SCP模型 中国移动游戏产业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3(b)-134-021 绪论1.1 研究背景通信技术的发展为移动游戏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前提,而生活水平的提高则对娱乐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整体行业环境来看,移动游戏以其便携、占用零碎时间的特点使得市场规模高速增长,并预计在2018年超过PC 端游。
在这种情况下必定促使游戏厂商将重点转移至移动游戏,以保证企业的竞争力及预期利润。
1.2 研究意义为移动游戏产业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移动游戏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急需经济学视角下的相关理论分析,本研究可以对这一领域进行丰富和拓展,并可以通过研究为产业健康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1.3 国内研究现状任众(2014)认为行业中最具投资价值的环节是渠道商,且移动游戏的本质是文化产品创造,故游戏开发不能仿照发行通过分散化来降低风险。
李晓雪(2015)认为平台商之间的竞争会随着手游产业的发展更加激烈,竞争力来源重点在于企业创新能力和对用户资源的吸引和占有。
李鹤群(2015)认为应该从产品概念和产品构造两方面实行差异化策略。
白硕源(2016)以产业链为切入点,分析中国手游产业的产业链结构和发展变化。
2 相关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2.1 移动游戏产业概念的界定我国的移动游戏拥有一条完备的产业链,产业上游为游戏研发商,向下至游戏发行商,经过发行渠道商,最后到达产业链下游玩家群体,并围绕这条主链形成了提供硬件支持等辅助链条的蓬勃发展。
我国手机行业的SCP分析

我国手机行业的SCP分析一、引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我国的手机市场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机遇。
然而,伴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手机行业竞争也日益激烈。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手机行业的现状,本文将采用SCP分析法来对其竞争格局进行探究,以期为手机行业的参与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二、市场结构分析(一)市场构成我国手机行业市场主要由三大类企业组成,分别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
其中,国有企业主要针对高端市场,根据国产而设计的手机厂商。
民营企业较为灵活、创新、适应市场变化较快,由于此类企业产品和技术优秀,在市场上面非常抢手。
而以外资企业为代表的跨国公司,则主要侧重在综合性能好的高端产品上,并在产品研发中强调技术创新。
(二)市场结构市场结构直接决定了企业数量、企业规模、产品定位和价格级别等,是了解市场竞争格局的一个重要方面。
目前,我国手机市场处于寡头垄断格局。
我国的手机生产企业数量较多,但是能够真正打响品牌并有实力与国际品牌竞争的,只有五六家企业。
这些企业包括华为、中兴、小米、三星、苹果等等。
三、市场行为分析(一)市场价格产品价格是市场竞争中至关重要的因素。
在我国手机行业,市场价格水平呈现出波动较大的特点,由于各品牌产品在性能、技术、品质、设计等方面差异较大,价格定位也相应差异。
而且手机市场产品更新快速,市场价格也受产品生命周期的影响在波动。
(二)市场推广策略市场推广是各家手机行业企业比拼市场份额的重要策略之一。
在我国手机行业,广告宣传和口碑传播依然是主流推广策略。
另外,网络市场的发展,也使得各家手机生产企业纷纷加入了网络营销中心,通过各类网络广告、活动和网上口碑等方式,争夺市场份额。
(三)市场竞争策略在市场竞争策略中,手机生产企业主要采取产品升级、创新、自主研发等方式来推动竞争。
其中,华为公司以自主研发、创新为代表,不断推出具有较高性能的产品,成功打响品牌,获得了市场份额。
四、市场绩效分析市场绩效是衡量企业市场竞争成功的一个重要指标,表现为市场份额、收益率等。
中国手机产业现状的SCP分析

中国手机产业现状的SCP分析【摘要】本文采用产业组织理论中的SCP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结合我国的手机产业相关统计数据以及当前该行业的相关政策,从我国手机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入手,全面分析了我国手机行业的产业组织特征。
【关键词】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国产手机自从移动通信诞生之日起,手机就在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尤其是智能手机。
近年来智能手机发展势如破竹,其市场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了一个更为深入的局面,鉴于Android系统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厂商加入到智能终端这个战场中。
为抢占市场份额,吸引用户的眼球,在手机硬件的开发上厂商们花尽心思,产品性能越来越强大,新品更是层出不穷。
随着操作系统的不断升级和硬件配置的一再革新,各大厂商为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而激烈竞争。
这个过程中,我国手机产业也经历了不同寻常的发展,近年来手机出货量一直高速增长,全球手机产业也逐渐向中国转移。
一、市场结构分析1、市场集中度我国国产手机曾有着辉煌的过去,波导、科健、熊猫、夏新等第一代国产手机品牌经历了一段光辉岁月。
2003年前后,波导、夏新等十余家本土厂商一度拿下国内半壁江山。
国产品牌波导、TCL的销售量分别为969.64万和749.96万,排名第一和第二;迪比特手机曾凭借彩屏机获得最大的市场份额;夏新曾在2002年创下了单款手机盈利超过8亿元的奇迹。
而目前,第一代国产手机波导、科健、首信、夏新等手机品牌已不见踪影,但自2012开年以来,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陆陆续续迎来了十年前的旧面孔,TCL、步步高、金立等传统国产手机高调重现,预示着国产手机在3G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集体回归。
在竞争态势上,这些2G时代的手机厂商开始转攻智能手机,加强与运营商之间的合作。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高端有苹果三星等国际巨头,中档有HTC以及“中华酷联”等国产领头羊,低端市场除了国产一线品牌,还有新入局的互联网厂商。
从我国手机市场品牌关注度对比情况来看,国产手机关注度占据整个中国手机市场品牌关注度的比例最大,但竞争优势并不明显。
SCP市场行为分析(手机行业)

手机行业SCP中的市场行为分析1价格行为(1)定价行为影响手机定价的因素一、成本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策略还是现在最流行的策略,因为这种策略最为简单和直接。
所谓以成本为基础,对于制造厂商而言是分摊了研发费用的生产成本价,对于中间商而言就是进货价格。
这个时候的零售价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公式就能容易得到。
绝对没有哪个企业想做“活雷锋”,将产品的成本不加一分就销售出去,企业销售产品自然是希望能够从中获利,因此知道产品的成本之后,企业会考虑在这之上增加上自己的获利部分,然后销售出去。
企业到底可以增加多少呢?绝对不是想加多少就加多少,这和企业对产品的定位有关,也会参考行业的平均水平。
成本对价格的影响在手机产品中体现的最明显。
手机是技术更新换代非常快的行业,因此任何一次技术的更新换代或者某种关键器件的普及化都会造成价格的波动。
我们发现自己购买的手机很少有涨价的,只有降价的,无论消费者何时购买手机,事后来看肯定是“吃亏”的,隔一段时间保证降价。
这种更新换代给产品定价带来的影响无疑是相当重要的。
二、消费者价值成本的确非常重要,但消费者的购买期望更加重要,无论产品如何定价,对于消费者而言会有自己购买产品的最低容忍价格,经济学家称之为消费者价值(customer value),就是产品值多少钱。
毫无疑问,任何市场都存在信息不对称,消费者通常很难深入了解到产品的成本,有些消费者更是不会在乎产品的成本。
当消费者愿意花1000元购买产品的时候,却被告知这个产品的价格是500元,他此刻不是惊喜自己捡了一个大便宜就是重新审视自己的购买意愿。
因此定价的目的不在于弥补成本,而在于抓住消费者心中的产品消费者价值。
消费者价值、价格、成本三者组成了四种可能性关系:l 物超所值:消费者价值>价格>成本;l 物有不值:价格>消费者价值>成本;l 物超不值:价格>成本>消费者价值;l 物有所值:价格=消费者价值>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
24,578.00
52 %
21,861.00 68% 14,013.00
14%
13,033.00 93% 8,235.00
53%
6,742.00 970% 6,119.00
无
630.00 无 3,495.00
市场绩效
2.关联效应 苹果公司的iPhone手机和Android系统的智能手机一经推出,在短 时间内就打破了原有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格局,并且进一步冲击着整个 手机市场。智能手机对传统功能手机的取代,将极大地刺激手机及相关 产业的发展;并且智能手机对应用软件的需求,也为众多的软件开发商 提供了市场机遇;更重要的是,智能手机产业的发展将对移动互联网革 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并进一步影响到国民经济和居民生活的方方面 面。
市场绩效
苹果系统 优点:全触摸设计,真的是一次手机革命,娱乐性能强,第三方软件多 缺点:系 统封闭,功能不是太全面
市场行为
1、竞争行为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定价行为,如Android智能手机价位覆盖面广,相对于昂贵的iPhone手机而言, 在此方面就具有优势; 产品性能等非价格竞争行为,如在平台软件应用领域,苹果的APP Store和谷 歌的Android Market的竞争; 专利权竞争的行为,各种类型的智能手机大都保有众多的技术专利; 兼并行为,如谷歌对摩托罗拉的收购等。
2、协调行为 主要表现在系统开源开放和战略联盟两方面: 系统开源开放。这使得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性能得以迅速提升,并极大地丰富 了系统的应用,推动了系统的良好运行。 战略联盟。例子如谷歌和三星、HTC的合作,诺基亚和微软的合作等。
市场绩效
1、盈利状况(以iPhone手机为例) 下图是苹果公司2007-2010年的市场营收数据。 项目/年份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主营业务收入 (百万美元) 变化率 iPhone手机及 相关产品收入 (百万美元) 变化率 净利润 65,225.00 42,905.00 37,491.00
品牌 三星
市场份额 17.3%
联想
酷派
13.1%
10.3%
华为
10.1%
市场前景
据中国智能手机行业市场调查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预计, 2013年全球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将达9.186亿部,占全球手机总出货 量的 50.10%。预计2013年全球主要国家的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如 下:中国最多,为3.00亿部;美国次之,为1.38亿部;第三至六位 依次是英国、日本、巴西和印度。 智能手机正在迅速崛起,并拉动行业持续升温,全球排名前列 的终端厂商纷纷加大投入。移动和互联网融合的发展趋势,也注定 了消费者多元化的应用需求,更注定了移动搜索将成为智能手机未 来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结构分析
目录
1
2 3 4
行业现状
市场结构
市场行为 市场绩效
市场现状
市场研究机构易观国际发布的最新 数据显示,2013年第一季度,中国大 陆市场共售出9054万部手机,环比增 长23.5%,同比增长34%。其中, 7528万部是智能手机,销量环比增长 32.2%,同比增长141.5%。 按厂商计算,三星依旧在第一季 度排名榜首,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 份额达到17.3%。联想排名第二,市 场份额为13.1%。排名三到五位的也 是中国手机厂商:酷派份额为10.3% ,华为的份额为10.1%,中兴通讯为 6.9%。苹果仅排名第六,市场份额为 6.4%。
市场绩效
3.技术进步 在技术进步方面,版本更新率是衡量市场创新性的能手机的平均更新速率对比表。
手机操作系统名称 Android操作系统 Windows Mobile操作系统
平均更新速率(个/年) 10/(37/12) 6/6
智能手机的平均更新速率是相当快的,WM系统智能手机平均可达一年 一个版本,Android系统智能手机则可高达平均一年三个版本,这反映出在 智能手机产业,技术进步是相当迅猛的。
市场结构
1.市场集中度 智能手机产业的市场集中度处于很高的水平,可以认为该产业的市场结 构是寡头垄断市场。并且,市场集中度有进一步提高的趋势,主要原因是 2008年谷歌推出的Android系统智能手机迅速崛起,这对市场形成了巨大冲 击。
2.产品差异化 下面介绍的是各种类型智能手机的特点: 塞班 优点:界面简洁、上手简单、软件资源丰富、续航时间优势巨大 缺点:精品软件较少、多媒体功能欠佳 windows 优点:界面和操作都和电脑上的Windows十分接近,对于机友来说十分熟悉又上 手;各种保存在电脑或手机里的信息、资料可以轻松实现共享;有大量的应用软件 可供用户选择 缺点:占用系统资源高、容易系统崩溃、机型价格相对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