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电路板)分类、结构及制造过程介绍
PCB制作流程及基本工艺技术解析

1.0概述
1.3小史 ? 发明:Mr. Pau Eisler,奥地利人,20世纪40年代,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光蚀刻工艺法在一个军事电子装置中取得了应用。—“印制电路之父”。 ? 中国:1957.4.25《人民日报》第7版,中国第一块单面板诞生,用 在 晶体管收音机上。 发明人:王铁中(成都二机部10所;现电子10所),中国PCB奠基人。 1964年,中国开始作多层板。 ? PCB历史约60年。 ? 结论:60年历史说明,没有PCB,没有电子电路,飞行、交通、原子
PPO 。 ? 多层: FR4,FR5,Pi,BT,PTFE。
(纸基,玻纤,积层 +不同树脂)
(4)特殊特性: ? 高Tg 。PCB。 ? CTI。(漏电起痕指数)。 ? 无卤无铅 PCB。 ? 高频微波( Dk)PCB。
(BT—双马来酰亚胺三嗪, PPO(PPE) —聚醚, P1—聚酰亚胺, PTFE—Teflon, 聚四氟乙烯)
能、计算机、宇航、通讯、电话……这一切都将无法实现。 (1999年世界电子电路大会)
5
1.0概述
1.4特点
? 集成电路离不开印制板。 (IC体现一个国家工业现代化水平,引导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而IC的电 气互连和装配离不开印制板)。 ? 高新技术产品少不了印制板。 (军事,民用,工业产品,高科技产品,数码相机,手机,汽车卫 星 导航仪,可视电话,平面电脑,摄像机,B超,心电图测试……) ? 现代科学和管理体现在印制板。 (多学科,多工艺,多种设备,多工序,多物料,多辅助设备。) (ISO9000,14000,QS—9000,ISO16949,SA—8000, OHAS18000……) (高资金密集,高污染)
日本《印制线路板集》作者小林正说:
? 如没有电脑和软件,电子设备 =普通箱子。
PCB流程及制程简介

剪边(CNC裁板)-完成压合的板子其边缘都会有溢胶,必须用剪床裁掉以便在后续制程 中作业 方便及避免造成人员的伤害,剪边最好沿着边缘直线内1公分处切下,切太多会 造成电镀夹点 的困扰,最好再用磨边机将四个角落磨圆及边缘毛头磨掉,以减少板子 互相间的刮伤及对槽液 的污染。或者现在很普遍直接以CNC成型机做裁边的作业
氧化路板铜面与胶片结合强度的制程,氧化后的板子表面生成了一层黑色的绒毛层。
10.铆合
PP板
内层板
针对又可能发生的层间移动的多层板而采用 的制程。将多片已经氧化的内层线路板中间 放上夹层胶片后用铆钉将其铆合起来,讲究 正反铆、对称铆的原则。 所谓胶片是由铆钉胶合玻璃纤维布组成,它 在加热的情况下可再软化,再经加热、加压 后硬化,硬化后就不可再软化,胶片的主要 作用是作为线路板的绝缘层和粘合介质。
5. 剥锡-去除做为蚀刻阻剂的
37. 外层AOI
检测外层线路
37. 防焊绿油
用印刷机通过丝网在板表面刷上一层感光油墨,并用烤箱烤干
38. 防焊曝光
39. 防焊显影
40. 文字印刷
40. 化镍金
–其是在被催化的銅面上沉積兩層金屬的製程。利用金低接 觸電阻及不易氧化的特性,對線路提供良好的傳導及保護; 鎳層則是焊錫時之焊點並提供銅金中間緩衝層,避免銅和金 互相的擴散或遷移。
同内层2 为得到良好质量的蚀刻图形,就要确保抗蚀层与基板 表面牢固的结合,要求基板表面无氧化层、油污、灰尘、指印 以及其他的污物。因此在涂布抗蚀层前首先要对板进行表面清 洗并使铜箔表面达到一定的粗化层度
19.干膜压膜
在板表面加热后贴一层感光贴膜,为曝光准备
20.干膜曝光
同4内层曝光
21.次外层显影 22 .AOI 23.棕化 24.叠合 25. 压合 26. x-ray定位孔 27.修边
pcb简介

PCB的历史福斯莱特电子铝基板印制电路板的发明者是奥地利人保罗·爱斯勒(PaulEisler),他于1936年在一个收音机装置内采用了印刷电路板。
1943年,美国人将该技术大量使用于军用收音机内。
1948年,美国正式认可这个发明用于商业用途。
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印刷电路版技术才开始被广泛采用。
在印制电路板出现之前,电子元器件之间的互连都是依靠电线直接连接实现的。
而现在,电路面板只是作为有效的实验工具而存在;印刷电路板在电子工业中已经占据了绝对统治的地位。
PCB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是以电路原理图为根据,实现电路设计者所需要的功能。
印刷电路板的设计主要指版图设计,需要考虑外部连接的布局、内部电子元件的优化布局、金属连线和通孔的优化布局、电磁保护、热耗散等各种因素。
优秀的版图设计可以节约生产成本,达到良好的电路性能和散热性能。
简单的版图设计可以用手工实现,复杂的版图设计需要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实现。
PCB的分类简介根据电路层数分类:分为单面板、双面板和多层板。
常见的多层板一般为4层板或6层板,复杂的多层板可达十几层。
PCB板有以下三种主要的划分类型:单面板单面板(Single-SidedBoards)在最基本的PCB 上,零件集中在其中一面,导线则集中在另一面上。
因为导线只出现在其中一面,所以这种PCB叫作单面板(Single-sided)。
因为单面板在设计线路上有许多严格的限制(因为只有一面,布线间不能交叉而必须绕独自的路径),所以只有早期的电路才使用这类的板子。
双面板双面板(Double-SidedBoards)这种电路板的两面都有布线,不过要用上两面的导线,必须要在两面间有适当的电路连接才行。
这种电路间的“桥梁”叫做导孔(via)。
导孔是在PCB上,充满或涂上金属的小洞,它可以与两面的导线相连接。
因为双面板的面积比单面板大了一倍,而且因为布线可以互相交错(可以绕到另一面),它更适合用在比单面板更复杂的电路上。
PCB 制造的过程及工艺

PCB 制造的过程及工艺首先:PCB(印刷电路板)的原料是什么呢?大家知道有种东西叫"玻璃纤维"吧,这种材料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出处可见,比如防火布、防火毡的核心就是玻璃纤维,玻璃纤维很容易和树脂相结合,我们把结构紧密、强度高的玻纤布浸入树脂中,硬化就得到了隔热绝缘、不易弯曲的PCB基板了--如果把PCB板折断,边缘是发白分层,足以证明材质为树脂玻纤。
然后呢?光是绝缘板我们可不能传递电信号,于是需要在表面覆铜。
所以我们把PCB板也称之为覆铜基板。
在工厂里,常见覆铜基板的代号是FR-4,这个在各家板卡厂商里面一般没有区别,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大家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当然,如果是高频板卡,最好用成本较高的覆铜箔聚四氟乙烯玻璃布层压板。
覆铜工艺很简单,一般可以用压延与电解的办法制造,所谓压延就是将高纯度(>99.98%)的铜用碾压法贴在PCB基板上--因为环氧树脂与铜箔有极好的粘合性,铜箔的附着强度和工作温度较高,可以在260℃的熔锡中浸焊而无起泡。
这个过程颇像擀饺子皮,不过饺子皮可是很薄很薄的喔,最薄可以小于1mil(工业单位:密耳,即千分之一英寸,相当于0.0254mm)呢!如果饺子皮这么薄的话,下锅肯定漏馅!所谓电解铜个在初中化学已经学过,CuSo4电解液能不断制造一层层的"铜箔",这个更容易控制厚度,时间越长铜箔越厚!通常厂里对铜箔的厚度有很严格的要求,一般在0.3mil和3mil之间,有专用的铜箔厚度测试仪检验其品质。
像古老的收音机和业余爱好者用的PCB上覆铜特别厚,比起电脑板卡工厂里品质差了很远。
为什么要让铜箔这么薄呢?主要是基于两个理由:一个是均匀的铜箔可以有非常均匀的电阻温度系数,介电常数低,这样能让信号传输损失更小,这和电容要求不同,电容要求介电常数高,这样才能在有限体积下容纳更高的容量,电容为什么比铝电容个头要小,归根结底是介电常数高啊!其次,薄铜箔通过大电流情况下温升较小,这对于散热和元件寿命都是有很大好处的,数字集成电路中铜线宽度最好小于0.3cm也是这个道理。
印制电路板(PCB)的设计与制作

Rb1
Rc
C2
V C1
ebc
C3
Rb2 Re1
C2
元器件图形
印制板图
2. 印制电路板发展过程
印制电路板随着电子元器件的发展而发展, 由此可以分为下面几个发展阶段:
● 电子管分立器件
导线连接
● 半导体分立器件
单面印刷板
● 集成电路
双面印刷板
●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多层印刷板
2. 印制电路板发展过程
电子管体积大、重量重、耗电高,使用 导线连接。
1. PCB的分类
按孔导通状态分:埋孔板,盲孔板,通孔板
盲孔 Blind Via 盲孔 Blind Via
埋孔 Buried Via
通孔 Drilled Through Via
1. PCB的分类
按成品软硬区分 :
▪ 硬板 Rigid PCB (刚性板) ▪ 软板 Flexible PCB (挠性板) 见左下图 ▪ 软硬板 Rigid-Flex PCB (刚挠结合板)见右下图
电解电容
电阻 接线端子
2. 印制电路板发展过程
相对于电子管,半导体器件体积小、重量 轻、耗电小、排列密集适用于单面印制板
电子管
三极管
电阻
电解电容
2. 印制电路板发展过程
焊接面(底层)
单面板
元件面(顶层)
2. 印制电路板发展过程
集成电路的出现使布线更加复杂,此时单面 板已经不能满足布线的要求,由此出现了双面 板——双面布线。
显示器 端口
内存插槽 硬盘端口
电源端口
PCI插座 软驱端口
电源开关、指示灯等端口
3. 确认元器件安装方式
① 表面贴装 ② 通孔插装
制作电路板的流程

制作电路板的流程1. 硬件设计电路板制作流程的第一步是硬件设计。
硬件设计师根据要求制作电路原理图和PCB(Printed Circuit Board)设计。
如果需要,设计师可以使用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软件来完成电路设计和布线。
原理图是电路板的主要图纸,它详细地描述了电路元件的连接和电信号的传输路径。
PCB设计是将原理图转化为可制作的PCB板的布局和电子元件的位置。
2. 生产图纸生产图纸是用于制造电路板的图纸。
在硬件设计完成之后,生产图纸会将布局、大小、厚度和颜色等电路板细节完整地记录下来。
生产图纸通常由CAD(Computer-Aided Design)软件生成。
3. 制作印刷电路板印刷电路板(PCB)的制作是将电路图纸转化为实际电路板的过程。
整个过程涉及到三个主要步骤:制作和洗净PCB板;印刷PCB;和钻孔PCB孔洞。
4. 组装电子元件电子元件的组装是将电源和电路板上的其他未安装部件从PCB板上焊接到PCB上,形成完整的电路板。
在负责组装的电子工程师的指导下,组装过程发生在有状态的环境(如清洁室)中,并确保 PCB板和其它零件都在正确的位置。
5. 测试和调试当键入设备工作站的电路板通过生产测试并由电子工程师确认后,设备部署组将行测试和调试操作。
这个过程确保电路板的性能符合要求并进行最终的调试。
测试包括电路板的电性能、软件功能,以及外观检查。
6. 校准最后,设备工程师会根据实际的条件和设备的配置对电路板进行校准。
这将确保电路板满足所有相关持久的功能需求,并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高效运行。
校准通常是一个微调的过程,持续到设备的确切性能在所有条件下满足所有要求。
综上所述,电路板制造的每个步骤在制造流程中都至关重要。
生产出高质量的PCB板需要各个制造步骤之间的紧密协调和专业技能。
由于电子制造的高速发展,电路板制造技术已经不断进化。
最新的制造技术涉及到更加精细的PCB板设计和生产方法,为电路板制造商提供了更多的工具和技术。
pcb制板工艺流程8个步骤

pcb制板工艺流程8个步骤英文回答:PCB Fabrication Process: 8 Essential Steps.PCB fabrication, also known as PCB manufacturing, is a complex and specialized process that involves several precise and intricate steps to produce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s). These boards serve as the foundation for electronic devices, providing electrical connectivity and support for various components. Here is an overview of the eight essential steps involved in PCB fabrication:1. Design and Engineering (D&E)。
The process begins with the design and engineering phase, where engineers create the initial schematics and layout for the PCB. They determine the board's size, shape, component placement, and routing of electrical traces. The design must adhere to industry standards and specificationsto ensure proper functionality and reliability.2. Artwork Generation.Once the design is complete, it is converted intodigital artwork files, typically in Gerber format. Thesefiles contain detailed information about the board's layout, including the copper traces, solder mask, and other features. The artwork files are essential for guiding the subsequent fabrication processes.3. Photoresist Application.The next step involves applying a photoresist, a light-sensitive material, to the bare copper surface of the PCB. This photoresist will be exposed to ultraviolet (UV) lightin subsequent steps, selectively hardening it in the areas where copper traces are desired.4. UV Exposure.The photoresist-coated PCB is then exposed to UV lightthrough a mask containing the desired circuit pattern. The UV light selectively hardens the exposed areas of the photoresist, creating a protective layer over the copper traces.5. Development.The exposed PCB is then subjected to a development process, which involves immersing it in a chemical solution. This solution dissolves the unexposed photoresist, leaving behind the desired copper traces and removing the excess copper from the board.6. Etching.The board undergoes an etching process to remove the remaining unwanted copper. The PCB is submerged in an etching solution, which selectively dissolves the exposed copper, leaving behind the desired circuit pattern.7. Stripping and Cleaning.After etching, the residual photoresist is removed from the PCB through a stripping process. The board is then thoroughly cleaned to remove any remaining contaminants or debris.8. Solder Mask Application.A solder mask, a protective layer, is applied to the PCB to prevent solder bridges and shorts between adjacent copper traces. The solder mask is typically applied through a screen printing process, and it can be customized with colors and markings for identification purposes.中文回答:PCB 制板工艺流程 8 个步骤。
PCB工艺流程全面介绍

PCB工艺流程全面介绍一、概述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是电子元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电子元器件并提供电子元器件之间的电气连通。
PCB的制造过程被称为PCB工艺流程。
本文将全面介绍PCB工艺流程的各个环节及其主要步骤。
二、PCB工艺流程步骤1. 设计PCB的制造首先需要进行设计,设计人员根据电路原理图绘制PCB布局设计图。
设计软件如EAGLE、Altium Designer等可以帮助设计人员完成PCB布局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电路的功能、大小、封装、布线等因素。
2. 制作工艺图制作工艺图是为了指导PCB的制造过程,它包含了PCB的各个层的信息,如拓扑图、连通图、元器件安装图等。
设计软件可以生成制作工艺图,制作工艺图一般以Gerber文件的形式保存。
3. 材料采购根据PCB设计的要求,采购所需的基板材料、电子元器件、焊接材料等。
采购过程需要考虑产品的质量、供应商的信誉等因素,并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和协商。
4. 基板加工基板加工是PCB制造的重要环节,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切割:将原始基板切割成所需的尺寸。
常用的切割方法有机械切割和激光切割。
•打孔:根据设计要求,在基板上打孔,以供元器件插入和焊接。
打孔可以通过机械钻孔、激光钻孔等方式完成。
•镀铜:将基板表面涂上一层薄铜,形成电气连通的导线。
镀铜可以分为化学镀铜和电解镀铜两种方法。
•走线:根据设计要求,在基板上绘制走线,将电路连接起来。
走线可以使用印刷技术完成,如拓扑印刷或油墨印刷。
•阻焊:在走线、焊盘周围涂上一层阻焊膜,以隔离焊盘和走线,并提高PCB的绝缘性能。
阻焊膜可以通过喷涂、丝网印刷等方式施加。
5. 钻孔和插孔完成基板加工后,需要进行钻孔和插孔以安装电子元器件。
钻孔是在预先打好的孔位上钻孔,以便插入元器件的引脚。
插孔是通过冲压或钻孔等方式在基板上制造插孔,以方便电子元器件的连接和安装。
6. 硬件组装硬件组装包括元器件的贴片和焊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板材分类及主要成份 二、板材的厚度 三、板材铜箔厚度 四、绝缘层厚度 五、导热系数 六、生产板材的结构及生产流程 七、铝基板介绍 八、玻纤板介绍
一、板材分类及主要成份 1.根据板材可划分为:玻璃纤维布基、复合基(CEM系列)、金属基三大类。
FR-1 酚醛纸基板,击穿电压787V/mm表面电阻,体积电阻比FR- 2低. FR-4 环氧玻璃布板 CEM-1 环氧玻璃布一纸复合板 CEM-3 环氧玻璃布--玻璃毡板 铝基板 金属化基板
特点
铝基板(金属基散热板(包含铝基板,铜基板,铁基板))是低合金化的 Al-Mg-Si 系高塑性合金板,它具有良好的导热性、电 气绝缘性能和机械加工性能,铝基板与传统的FR-4 相比,采用相同的厚度,相同的线宽,铝基板能够承载更高的电流,铝基板耐 压可达4500V,导热系数大于2.0,在行业中以铝基板为主。 ●采用表面贴装技术(SMT); ●在电路设计方案中对热扩散进行极为有效的处理; ●降低产品运行温度,提高产品功率密度和可靠性,延长产品使用寿命; ●缩小产品体积,降低硬件及装配成本; ●取代易碎的陶瓷基板,获得更好的机械耐久力。
FR-1 —酚醛纸基板 FR-4—玻璃布(Woven glass) 、环氧树脂 CEM-1 —棉纸、 环氧树脂(阻燃) CEM-3 —玻璃布、 环氧树脂 铝基板—铝
一、板材分类及主要成份 2.根据元件导电层面多少分类:单面板、双面板、多层板三大类。
(1)单面板:是一种一面覆铜而另外一面没有覆铜的电路板。在覆铜的一面上 包含有用于焊接的焊盘和用于连接元器件的铜箔导线,在没有覆铜的一面上注有 元件的型号、参数以及电路说明等,以便满足元器件的安装、电路的调试和维修 等需求。 (2)双面板:上下两面均有覆铜的电路板。双面板的顶层和底层都有用于连接 元器件的铜箔导线,两层之间是通过金属化过孔来连接。 (3)多层板:由电气导电层和绝缘材料层交替粘合而成,成本较高,导电层数 据一般为偶数,层间的电器连接同样利用层间的金属化过孔实现。
按板所采用的树脂胶黏剂不同
常见的纸基CCI有:酚醛树脂(XPc、XxxPC、FR-1、FR一2等)、环氧树脂(FE一3)、聚酯树脂等各种类型。 常见的玻璃纤维布基CCL有环氧树脂(FR一4、FR-5),它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玻璃纤维布基类型。另外还有 其他特殊性树脂(以玻璃纤维布、聚基酰胺纤维、无纺布等为增加材料):双马来酰亚胺改性三嗪树脂(BT )、聚酰亚胺树脂(PI)、二亚苯基醚树脂(PPO)、马来酸酐亚胺——苯乙烯树脂(MS)、聚氰酸酯树脂 、聚烯烃树脂等。
构成
线路层 线路层(一般采用电解铜箔)经过蚀刻形成印制电路,用于实现器件的装配和连接。与传统的FR-4 相比,采用相同的厚度,
相同的线宽,铝基板能够承载更高的电流。 绝缘层 绝缘层是铝基板最核心的技术,主要起到粘接,绝缘和导热的功能。铝基板绝缘层是功率模块结构中最大的导热屏障。绝缘层 热传导性能越好,越有利于器件运行时所产生热量的扩散,也就越有利于降低器件的运行温度,从而达到提高模块的功率负荷 ,减小体积,延长寿命,提高功率输出等目的。 金属基层 绝缘金属基板采用何种金属,需要取决于金属基板的热膨胀系数,热传导能力,强度,硬度,重量,表面状态和成本等条件的 综合考虑。一般情况下,从成本和技术性能等条件来考虑,铝板是比较理想的选择。可供选择的铝板有6061,5052,1060 等 。如果有更高的热传导性能、机械性能、电性能和其它特殊性能的要求,铜板、不锈钢板、铁板和硅钢板等亦可采用。
① 国家标准:我国有关基板材料的国家标准有GB/T4721—47221992及GB4723—4725—1992,中国台湾地区 的覆铜箔板标准为CNS标准,是以日本JIs标准为蓝本制定的,于1983年发布。
② 国际标准:日本的JIS标准,美国的ASTM、NEMA、MIL、IPc、ANSI、UL标准,英国的Bs标准,德国的DIN 、VDE标准,法国的NFC、UTE标准,加拿大的CSA标准,澳大利亚的AS标准,前苏联的FOCT标准,国际的IEC标准 等;PCB设计材料的供应商,常见与常用到的就有:生益\建滔\国际等。 PCB电路板板材介绍:按品牌质量级别从底到高划分如下:94HB-94VO-CEM-1-CEM-3-FR-4
工作原理
功率器件表面贴装在电路层,器件运行时所产生的热量 通过绝缘层快速传导到金属基层,然后由金属基层将热量 传递出去,从而实现对器件的散热(请见下图)
铝基板优点:(1)与传统的FR-4 比,铝基板能够将热阻降至最低,使铝基板具有极好的热传导性能;与厚膜陶 瓷电路相比,它的机械性能又极为优良;(2)符合RoHs 要求;(3)更适应于 SMT 工艺;(4)在电路设计方 案中对热扩散进行极为有效的处理,从而降低模块运行温度,延长使用寿命,提高功率密度和可靠性;(5)减 少散热器和其它硬件(包括热界面材料)的装配,缩小产品体积,降低硬件及装配成本;将功率电路和控制电路 最优化组合;(6)取代易碎的陶瓷基板,获得更好的机械耐久力。
按CCL的阻燃性能分类
可分为阻燃型(UL94一VO、UL94一 V1级)和非阻燃型(UL94一HB级)两类板。近一二年,随着对环保问题 更加重视,在阻燃型CCL中又分出一种新型不含溴类物的L品种,可称为“绿色型阻燃CCL”。
详细参数及用途如下:
CEM-1:单面玻纤板(必须要电脑钻孔,不能模冲) CEM-3:双面半玻纤板(简单的单双面板可以用这种料,) FR-4:双面玻纤板 1. 阻燃特性的等级划分可以分为94VO/V-1/V-2/94HB 四种 2. 半固化片:1080=0.0712mm,2116=0.1143mm,7628=0.1778mm 3. FR4 CEM-3都是表示板材的,fr4是玻璃纤维板,cem3是复合基板 4. 无卤素指的是不含有卤素(氟 溴 碘 等元素)的基材,因为溴在燃烧时会产生有毒的气体,环保要 求。 5. Tg是玻璃转化温度,即熔点。 6. 电路板必须耐燃,在一定温度下不能燃烧,只能软化。这时的温度点就叫做玻璃态转化温度(Tg点 ),这个值关系到PCB板的尺寸耐久性。
型号
铝基板常用的金属铝基的板材主要有1000系、5000系和6000系,这三系铝材的基本特性如下: ①1000系列 代表 1050、 1060 、1070 ,1000系列铝板又称为纯铝板,在所有系列中1000系列属于含铝 量最多的,纯度可以达到99.00%以上。由于不含有其他技术元素,所以生产过程比较单一,价格相对 比较便宜,是目前常规工业中最常用的一个系列。市场上流通的大部分为1050和1060系列。1000系列 铝板是根据最后两位数字来确定这个系列的最低含铝量,比如1050系列最后两位数字为50,根据国际 牌号命名原则,其含铝量必须达到99.5%以上方为合格产品。在我国的铝合金技术标准(GB/T3880-2006) 中也明确规定1050含铝量达到99.5%。同样的道理1060系列铝板的含铝量必须达到99.6%以上。 ②5000系列 代表5052、5005、5083、5A05系列。5000系列铝板属于较常用的合金铝板系列,主要元素 为镁,含镁量在3-5%之间,其又称为铝镁合金。主要特点为密度低、抗拉强度高、延伸率高等。在相 同面积下铝镁合金的重量低于其他系列,故常用在航空方面,比如飞机油箱。另外在常规工业中应用 也较为广泛。其加工工艺为连铸连轧,属于热轧铝板系列,故能做氧化深加工。在我国5000系列铝板 属于较为成熟的铝板系列之一。 ③6000系列 代表6061 主要含有镁和硅两种元素,故集中了4000系列和5000系列的优点6061是一种冷处 理铝锻造产品,适用于对抗腐蚀性、氧化性要求高的应用。可使用性好,接口特点优良,容易涂层, 加工性好。 6061的一般特点:优良的接口特征、容易涂层、强度高、可使用性好,抗腐蚀性强。6061铝的典型用 途:飞机零件、照相机零件、耦合器、船舶配件和五金、电子配件和接头等方面。从材料本身的质地 、硬度、延伸率、化学性能和价格等方面考虑,铝基板一般常用5000系铝材中的5052合金铝板。
随着电子工业的飞跃发展,特别是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电子产品,向着高功能化、高多层化发展,需要PCB基 板材料的更高的耐热性作为前提。以SMT、CMT为代表的高密度安装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使PCB在小孔径、精细 线路化、薄型化方面,越来越离不开基板高耐热性的支持。
所以一般的FR-4与高Tg的区别:同在高温下,特别是在吸湿后受热下,其材料的机械强度、尺寸稳定性、粘 接性、吸水性、热分解性、热膨胀性等各种情况存在差异,高Tg产品明显要好于普通的PCB基板材料。
三、板材铜箔厚度 CEM-1/CEM-3/FR-1/FR-4/铝基板材料的铜箔厚度,特殊可订制。
铜箔厚度
厚度(微米)
H/0OZ
18μm
1/0OZ
35μm
2/0OZ 3/0OZ
70μm 105μm
四、铝基绝缘层厚度 25μM~250μM
五 、铝基导热系数 普导、中导、高导、 分别是:0.4W、1.0W、1.5W 、2.0W、 3.0W 以上是常规导热,特殊可订制。
六、生产板材的结构及生产流程
A. CEM -1、FR-1、铝基板(单面板) B. FR-4、CEM-3(假双面)
七、铝基板介绍
单面铝基板产品图
铝基板定义
铝基板是一种具有良好散热功能的金属基覆铜板,一般单面板由三层结构所组成,分别是电路层(铜箔)、 绝缘层和金属基层。用于高端使用的也有设计为双面板,结构为电路层、绝缘层、铝基、绝缘层、电路层。极少 数应用为多层板,可以由普通的多层板与绝缘层、铝基贴合而成。 LED铝基板就是PCB,也是印刷线路板的意思,只是线路板的材料是铝合金,以前我们一般的线路板的材料是玻 纤,但因为LED发热较大,所以LED灯具用的线路板一般是铝基板,能够导热快。
什么是高Tg?PCB线路板及使用高Tg PCB的优点:
高Tg印制电路板当温度升高到某一阀值时基板就会由"玻璃态”转变为“橡胶态”,此时的温度称为该板的玻 璃化温度(Tg)。也就是说,Tg是基材保持刚性的最高温度(℃)。也就是说普通PCB基板材料在高温下,不断 产生软化、变形、熔融等现象,同时还表现在机械、电气特性的急剧下降,这样子就影响到产品的使用寿命了 ,一般Tg的板材为130℃以上,高Tg一般大于170℃,中等Tg约大于150℃;通常Tg≥170℃的PCB印制板,称作高Tg 印制板;基板的Tg提高了,印制板的耐热性、耐潮湿性、耐化学性、耐稳定性等特征都会提高和改善。TG值越 高,板材的耐温度性能越好 ,尤其在无铅制程中,高Tg应用比较多;高Tg指的是高耐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