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动物五爬行纲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繁殖
1. 特点
1)中肾管在雄性专作输精管之用(两栖类输尿管兼输精管)。 2)有真正的交接器即阴茎。 3)体内受精。 4)卵生或卵胎生(多数毒蛇、海蛇和一些蜥蜴)。 5)在陆上繁殖(产羊膜卵)。
4
2. 羊膜卵
羊膜卵的出现是脊椎动物进化史上的 一个重大进步事件!
5
(壳膜) 6
(3)羊膜卵在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
◆肾单位多,泌尿能力强。 ◆通过专门的管道—后肾管输送尿液。 ◆尿为尿酸(与鸟类相同,哺乳类?) ◆完全失去与体腔联系,而以血管联系收集废物,
提高排泄效率。
◆干旱、海水中种类在头部具有盐腺。如:鳄鱼流眼泪
25
26
八、呼吸
肺呼吸进一步完善!
◆吸氧面积扩大,肺内壁的间隔复杂化。
◆呼吸道增长并出现支气管。
肋间肌是胸式呼吸必须的 皮肤肌用来活动角质鳞,(使鳞上竖)
在蛇类尤其发达 调节腹部鳞片起伏以辅助爬行
22
六、消化:分化明显
◆具次生腔,口腔腺发达(如:蛇的毒腺)。 ◆三种齿型:侧生齿、端生齿、槽生齿。 ◆有大肠、小肠之分,且之间出现盲肠。 ◆大肠和泄殖腔有重吸水作用。
23
24
七、排泄
◆为羊膜动物式排泄器官—肾脏(后肾)。 ◆比前肾、中肾出现晚,位置后(腰区)。
第十五章 爬行纲
真正陆栖脊椎动物的开始 陆地繁殖的变温羊膜动物
1
本节重点
掌握几个概念:羊膜卵,颞窝 了解爬行纲的主要特点 区分两栖纲与爬行纲外形特点
2
本章主要内容及重点
水 生
陆? 生 爬行纲
主要特征
主要类群

繁殖 羊膜卵
皮肤 消化 排泄 呼吸 循环 神经
蜥蜴 蛇 龟鳖 鳄
3
第一节 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三、皮肤
1. 干燥缺少腺体。
2. 角质化程度高,外被角质鳞(表皮 蛇)
3.
或骨板(真皮 龟鳖),
4. 防止水份蒸发。
5. 3.蜥蜴和蛇有定期脱皮。 6. 4.色素细胞发达。
14
四、骨骼
1. 头骨
1)块骨数趋少。 2)颅骨隆起,脑腔增大。 3)单个枕骨髁与环椎相连。 4)有次生腭形成(使内鼻孔后移,口腔、鼻腔分开)。 5)颅骨两侧有颞窝形成。
蛇类无胸骨和龟鳖类胸骨参与骨质板形成
19
3. 肢带骨
注意: 1)从两栖开始肩带不与中轴骨直接连接。 2)陆生四足类的腰带皆为三块骨(髂骨、座骨、耻骨),
并和脊柱相连,在各纲中缺少变化。
20
3)腰带的耻、坐骨分开形成耻骨孔,可减轻腰带重量,
又不影响承重。
21
五、肌肉
躯干肌肉进一步复杂化, 发展了肋间肌和皮肤肌:
41
主要类 群
蜥蜴目
蛇目
龟鳖目 鳄目
代表动 物
主要区 别特征
蜥蜴
体被鳞
四肢发 达 5趾指发 达 未端具 爪

体被鳞 体细长 颈部不显
四肢消失
无带骨和 胸骨
龟、鳖
体宽短被甲板 躯干部包含在 坚硬的壳内头 颈四肢和尾外 露多可缩入壳
胸腰部的椎骨 连同肋骨一起 与背甲互相愈 合肩带位于肋 骨的腹面,无 胸骨
羊膜卵是真正陆生动物对陆地环境的适应性产物!
12
二、 外形
头 + 颈颈 + 躯干 + 四四肢肢 + 尾 较长
增长、灵活 未端具角质化的爪!
两栖趾(指)的未端不具角质化爪
龟鳖型:分界明显,体宽短。 蜥蜴型:分界清楚,尾长,四肢发达。 蛇 型:体长,分界不明显,四肢退化。
(思考爬行与两栖类如何在外形上相区别?) 13
17
2. 脊椎
分为五个区域: 颈椎、胸椎、 腰椎、荐椎、尾椎
1)颈椎:多枚,第1节为环椎,第2节特化 为枢椎,增加灵活性。
2)荐椎:2枚,以发达的横突与腰带相连。
18
3)胸廓 爬行动物开始有胸廓!
胸椎 + 肋骨 + 胸骨
(借关节、韧带连接)
附在肋骨上的肋间肌收缩
胸廓
扩张和缩小
加强呼吸
保护内脏
产在陆地上借日光孵化。从而使个体发育摆脱 了水的束缚,是脊椎动物有完全陆生的可能性。
爬行动物的卵不产于水中,但胚胎发育还须在水环境即自身的液体 环境中进行!
9
外有卵膜及壳保护 内有卵黄提供营养
外界水环境
自身水环境
(稳定、舒适、安全)
羊膜内的羊水
尿囊膜 排泄 绒毛膜尿囊膜 呼吸
彻底摆脱了生殖对水的依赖

心室分隔 近完全
42
复习思考题
1. 名词解释:羊膜卵、颞窝、胸廓 2. 什么是羊膜卵?羊膜卵的出现在进化上有何重
要意义? 3. 爬行类真正适应陆生有哪些进步特征?
43
10. 脑较两栖进一步发展,大脑半球显著,出现新 脑皮。感觉器官也更趋发达。
真正适应陆地生活!
40
第二节 爬行纲的分类
世界上现存6500多种
分为4个目: 5
蜥 喙头目—喙头蜥

蜥蜴目目 有鳞目—蜥蜴、蛇
来自百度文库蛇目
龟鳖目—龟、鳖
蜥蜴亚目 蛇亚目
鳄 目—鳄
我国有3个目、 25科、125属、近400种。 4
有利于感觉声音和保护作用 。
34
颊窝—红外线感受器
35
十一、变温 休眠
因不完全双循环,氧气供应不充分, 新陈代谢水平低。故仍为变温动物,有 休眠现象。
36
37
爬行纲的主要特点
1. 体内受精,陆上产羊膜卵,彻底摆脱了生殖对水 的依赖 。--进步
2. 皮肤干燥,缺乏腺体,覆盖角质鳞片或骨板,有 效地防止了体内水分的蒸发。--进步
3. 四肢较两栖动物更加强健,指(趾)端具爪。 4.脊柱进一步分化,颈椎数目增加,前两枚特化为
寰锥和枢椎,头部灵活性增强。出现了两枚荐椎, 与腰带牢固连接,加强了后肢承受体重的能力。-进步
38
5. 躯干肌肉进一步复杂化,发展了肋间肌和皮肤肌。 6. 消化道进一步复杂化,口腔与呼吸道明显分开。 7. 肺呼吸进一步完善。肺内壁具有较两栖复杂的分
29
30
- O2
V

a
右左 心心 耳耳 心室
+O2
V

a
±O2
±O2
爬行类不完全双循环示意图
31
十、神经 感官
◆大脑半球明显发达 ◆出现了新脑皮 ◆脑神经11或12对
32
33
感官更发达
◆嗅觉、视觉、听觉、颊窝(有的蛇)等。 ◆视觉进一步完善,睫状肌出现。 ◆听觉出现外耳道(雏形),为鼓膜下陷而成,
隔,与空气交换面积更加扩大。气管和支气管分 化明显。由于胸廓的出现,增强了肺呼吸的动力。
39
8. 血液循环仍为不完善的双循环(故变温休眠)。但心 脏分隔进一步复杂,有氧血和非氧血的混合程 度较两栖类降低。
9. 具有羊膜动物式的肾脏排泄器官,其完全失去 与体腔的联系,而以血管联系收集废物,提高 了排泄效率。
◆胸廓的出现,改善呼吸机械装备。
◆水生爬行类尚具辅助呼吸器官:
(如龟鳖)
咽壁+ 副膀胱
富有毛细血管
(泄殖腔两侧裸露)
27
气管 支气管
间隔
28
九、循环
◆仍为不完全双循环。 ◆但有一个不完全室间隔。有氧血和非氧血进一
步分开。 ◆高等鳄类心室间隔近完全,仅有一小孔(潘氏孔)。
已接近完全双循环,循环效率较高。 ◆动脉窦、静脉圆锥都消失。
15
颞窝(颞孔)
为头颅两侧、眼眶后 面的1~2个凹陷的孔洞,是 咬肌着生的部位,为爬行 类分类重要依据,也是爬 行类头骨最重要的特征。
16
注意:头骨的进化趋向及重要性
头骨在中轴骨骨骼中占重要地位,它反映 着脑及感官的进化程度和取食机能,是进 化中的重要指标。
骨块、软骨原骨:多 少 各骨块的连接:疏松 紧密 愈合
真正适应陆地生活!
两栖类繁殖必须回到水中!
10
(4)羊膜动物
羊膜动物
爬行纲 鸟纲 哺乳纲
真正陆生动物!
三种胚膜是羊膜动物的共同特征
11
(5)羊膜卵的概念★
爬行、鸟及哺乳类在胚胎发育中产生了羊膜、 绒毛膜和尿囊膜三种胚膜等结构,并富含能提供足 够营养的卵黄,外包较硬并通气的卵膜,使胚胎能 在一个相对稳定、更加舒适安全的自身水环境(羊 水)中发育,彻底摆脱了繁殖中对水的依赖,真正 适应陆地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