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我校2010届本科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结束阶段有关工作的通知
辽宁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规定

辽宁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规定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为了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切实做好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计划、组织、指导和考核工作,不断提高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要求的重要阶段,是深化与升华基础理论学习的重要环节,是全面检验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主要手段,是学生毕业和学士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是衡量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评价内容。
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对提高本科毕业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条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重要特征是它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综合实验技能或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特别是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第三条根据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的要求,制订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大纲”,作为毕业设计环节组织教学、检查质量的基本依据。
“毕业设计(论文)大纲”的内容一般应包括:毕业设计(论文)目的、任务和作用;毕业设计选题原则、课题类型、研究方向;对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和进度的基本要求;技术资料和参考文献。
各院(系)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调整“毕业设计(论文)大纲”内容和格式。
第二章选题第四条选题的基本原则1、选题必须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学基本要求,体现本专业基本训练内容,使学生受到比较全面的锻炼。
2、选题应贯彻因材施教原则。
既要注重对学生基本能力的训练,又要注重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和个性发展。
选题应尽可能结合生产、科研、管理、教学和实验室建设的实际任务,促进教学、科研与生产实践的有机结合。
海南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规定

海南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规定毕业论文(设计)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进行文献综述、科学研究或工程设计等方面基本训练的重要环节,是综合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是检验我校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手段,在培养大学生综合运用本学科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为加强我校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规范教学管理人员、指导教师和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中的相关工作,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和水平,特制定本规定.一、毕业论文(设计)的目标要求(1)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工作作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基本技能以发现、分析、解决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问题,以及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3)训练与提高学生查阅文献资料,运用各种工具书搜集、整理、分析与综合各类材料的能力;阅读、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根据研究课题进行科学实验和工程(工艺)设计的能力.(4)培养学生良好的协作精神,提高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能力。
二、毕业论文(设计)的组织与管理(一)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实行学校、学院二级管理。
(二)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对全校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行宏观管理,负责有关规定的制定和完善,负责组织有关专家和教学管理人员对全校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行督促检查等工作.(三)学院成立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为加强毕业论文(设计)的组织实施与管理工作,各学院必须成立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负责本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各学院的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由学院领导、教研室主任、有关专家、指导教师和教学秘书等人员组成,组长由各学院院长或主管教学副院长担任。
学院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的职责为:1、贯彻执行学校有关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要求和规定并结合本学院各专业的特点,制定本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实施细则并认真执行.2、做好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动员工作,按照学校要求安排本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
上海交通大学关于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若干规定

上海交通大学关于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若干规定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
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
同时,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也是衡量高等学校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
搞好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提升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制定切实有效措施。
为此特制定本规定,各院(系)应结合实际情况遵照执行。
1. 意义毕业设计(论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学科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培养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环节。
按照培养计划要求,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生获得学士学位的必要条件。
搞好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对于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保证我校学士学位的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各院(系)务必精心组织,加强指导,出人才、出成果,争取优良成绩。
2. 目的毕业设计(论文)应以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开发创造能力为主,兼顾所学知识的巩固、应用和扩大专业知识为目的。
毕业设计(论文)内容一般应包括工作计划和组织、检索与阅读中外文献资料、调查研究、方案比较选择、设计与计算、综合分析、计算机绘图、实验研究、方案模拟抽象、数据处理、程序开发、总结提高、撰写报告等。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不同或课题要求不同,可有所侧重。
学生能力的培养与理论教学一样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不要一刀切。
在保证基本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毕业论文或理论专著的评释,使学生受到初步的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可以做毕业设计或专题试验,让学生获得解决某个工程的锻炼;也可以做一些模拟性的工程设计、试验研究课题,让学生获得一定的独立工作的初步练习。
教务部关于推荐2010届本科毕业生

教务部关于推荐2010届本科毕业生教务部关于推荐2010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安排的通知根据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教学[2006]14号)、《北京大学关于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和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实施办法》(2007年7月修订)和北京市教委有关指示精神,教务部现就推荐2010届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安排及有关注意事项通知如下:一、推荐免试生资格我校本部2010年应届普通本科毕业生预计2732人(不包括第二学士学位和专升本毕业生)。
根据教育部新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第十四条和《北京大学关于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和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实施办法》相关规定,凡德智体全面发展,预计能正常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证书且学习成绩优良;具有学术研究兴趣、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品行优良,无任何违法违纪受纪律处分记录;毕业后不赴境外留学的应届普通本科毕业生,均可提出申请。
经院系推荐工作小组审查通过,教务部核准后,予以推荐并办理相关手续。
二、工作程序及日程:请各院系严格按照日程安排,认真做好推研准备工作,确保有关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具体时间安排如下:资格审核:1、9月18日前,符合上述条件的学生,请本人自行下载并填写《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直博生)登记表》提交院系,申请推免资格;院系推研工作小组研究审核,提出初步的推荐名单,在院系公示并广泛征求意见;2、9月23日各院系向教务部申报推荐结果(书面名单和审核盖章后的《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直博生)登记表》),并将获得免试资格的学生名单录入教务管理系统;3、9月25日起教务部审核并向全校公示。
教务部按规定日程统一将《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直博生)登记表》报北京教育考试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审核、盖章,生效后将及时返还学生,同时取得正式推荐资格。
关于燕山大学里仁学院10级毕业生到校外单位做毕业设计

关于燕山大学里仁学院10级毕业生到校外单位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
毕业设计是本科生教学中的最后一个综合性的教学环节。
近几年我院毕业班的学生每年都有申请到校外单位进行毕业设计的。
为保证到校外单位做毕业设计的质量,规范校外毕业设计管理工作,遵照《燕山大学里仁学院学生到校外单位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规定》,特通知如下:
凡是提出到校外单位做毕业设计(论文)的本科学生,必须在校内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开始两周内将如下材料提交给里仁学院教务部:
(1)里仁学院毕业生在校外做毕业实习(设计)申请表(校内指导教师、辅导员签字同意);(2)里仁学院与指导毕业设计单位协议书;
(3)校外指导单位简介、毕业设计(论文)条件简介;
(4)题目及指导教师基本情况。
如有疑议,请与里仁学院教务部联系。
联系人:高老师
联系电话:8046027
办公室:里仁行政楼204室
附件1:燕山大学里仁学院本科生到校外单位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规定
附件2:里仁学院毕业生在校外做毕业实习(设计)申请表附件3:协议书。
指导教师在学生毕业实习及设计(论文)工作中应履行的职责

学院关于指导教师在学生毕业实习及设计(论文)过程中的工作要求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阶段,是学习深化和提高的重要过程。
为了保证这一过程的教育质量,学院要求指导教师进一步明确职责,增强从严治教的责任意识,全面做好学生毕业前一学期的教学工作。
一、毕业实习过程指导教师要对所指导的学生进行毕业实习过程的全程跟踪。
要了解学生的整个实习过程并予以指导;在实习结束后,检查回收学生的实习报告和实习鉴定表。
二、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一)时间进度要求学生毕业前一学年的秋季学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工作,春季学期的第一、二周,学生必须在校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并完成开题报告;5月中旬返校完善毕业设计(论文)。
教学系于4月中旬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进展情况进行中期检查,根据任务书检查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进度及教师指导情况等,学院组织抽查。
对于2010届毕业生,各教学系要在2010年6月11日前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答辩及毕业资格审核工作,学院于6月15日召开院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对毕业生的学士学位授予进行审核。
(二)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具体要求1、端正指导思想、教书育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指导教师负责毕业设计(论文)的每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开题报告、调查研究、文献查阅、方案制定、实验、上机运算、论文撰写、答辩等。
3、指导教师填写任务书,填好后,下发给学生,并定期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
4、指导教师应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内容提出具体要求:如学生应完成的计算工作、各项试验数据、查阅中外文资料、硬件制作、绘制图纸数量、文献综述、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等。
5、指导教师在学生答辩前,要认真审查完毕业设计(论文)(包括设计说明书、计算资料、试验报告、图纸或论文等),填写毕业设计(论文)考核评语。
6、指导教师指导答疑次数应保证在每周一次以上。
学院关于学生在毕业实习及设计(论文)过程中的要求一、返校时间安排2010年春季学期,开学后前两周返校、5月中旬返校。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规定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规定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接受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毕业论文(设计),能培养大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初步的科学研究训练,提高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也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
为加强我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全面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和水平,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一、毕业论文(设计)目的和要求(一)毕业论文(设计)的主要目的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与专业理论知识,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及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3.端正学术思想,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治学方法和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精神。
4.综合训练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重点掌握三个方面的能力:获取分析资料、信息的能力;实验、动手和数据处理的能力;论文写作和答辩的能力。
(二)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要求L毕业论文(设计)要按照教学计划安排与设计进行。
学生必须在规定的年限内,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相应课程且成绩合格方可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
2.毕业论文(设计)要有学术性,要对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的某一学科专业领域内某一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论证,并将研究成果进行有逻辑的系统表述。
3•毕业论文(设计)要有创新性,作者在对某一个问题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要有新概括、新发现、新构想、新发展。
4•毕业论文(设计)要有科学性,要求作者在对所用资料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做到立论正确、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准确。
5•毕业论文(设计)要有规范性,应做到结构完整、论据充分、计算准确、层次分明、条理清楚,要有必要的资料、图表等。
6•毕业论文(设计)的格式按《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的要求撰写。
毕业设计(论文)基本要求

青岛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有关工作基本要求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生培养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提升学生理论及各种能力的综合应用与升华,是创新潜能得到激发的过程,是对各专业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管理和教学效果的全面检验,也是学生毕业及获得学位资格的必要条件。
为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和目标管理,确保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时间和质量,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和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特制定本要求。
第一章毕业设计(论文)目的和要求第一条毕业设计(论文)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基本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和创新能力。
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L调查研究、查阅、获取、分析、综合文献资料的能力。
2.独立思考,认真钻研,进行方案论证、分析比较的能力。
3.设计、计算、绘图能力。
4.实验、研究、实际动手能力。
5.外文阅读与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
6.撰写设计说明书、论文、实验报告、技术总结的能力。
7.语言表达、思辩能力。
第二条各学院应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认真抓好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全过程管理,切实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第三条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主要包括选题、开题、撰写、中期检查、评阅、答辩、评优等过程。
选题和向学生下达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一般应在第七学期(五年制第九学期)结束前完成。
本科学生在校外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不得降低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基本要求。
第二章指导教师及职责第四条毕业设计(论文)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
指导教师对所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各环节的教学过程全面负责。
第五条指导教师遴选条件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由各学院负责选聘,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须由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教师、科研人员或工程技术人员担任。
第一次指导毕业设计的教师,必须事先试做毕业设计,经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审查合格后,可担任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大学教务处
重大教〔2010〕57号
关于做好我校2010届本科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结
束阶段有关工作的通知
各学院:
根据《关于2010届本科毕业生学业结束工作安排的通知》(重大校[2010]186号)及学校关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相关文件,为做好我校2010届本科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结束阶段的各项工作,保证本届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现将本学期毕业设计(论文)结束阶段工作的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形式审查、交叉评阅及答辩
1.形式审查
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应按《重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重大校[2007]65号)的要求制作规范的文本,各学院要加强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文本的规范化检查和形式审查,凡检查不合格者应按学校的有关规定处理。
2.交叉评阅
各学院要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评阅的管理和检查,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经由指导教师审阅后,在答辩前由学院指定其他具有指导资格的教师进行交叉评阅,评阅教师应严把评阅质量关,写出合理和贴切的评阅意见。
学院应严格执行交叉评阅不合格者不予答辩的规定。
3.答辩
答辩小组的数量根据学生人数设定,每一答辩小组负责答辩的学生人数不得超过30人。
学院答辩委员会、答辩小组组成以及学生答辩分组必须在毕业设计系统上提交,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册原则上在毕业设计系统上完成。
毕业设计(论文)的形式审查、交叉评阅及答辩时间按学院制订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时间执行,答辩应在6月17日前完成。
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检查
1.各学院要加大力度检查本学院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凡有抄袭等违规情况,应按学校的相关规定严肃处理,并及时将有关材料交教务处教学质量科。
2.教务处将组织抽查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并将抽查结果以适当形式公布。
三、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的提交
各学院必须于6月20日前在教务系统上完成毕业设计
(论文)成绩的登载(成绩比例应符合学校的规定)。
四、毕业设计(论文)的评优
1.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评选参照《重庆大学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评选管理办法(试行)》(重大校[2005]113号)执行。
2.关于评优的几点说明:
(1)本次评优由学院负责组织评选并按分配的名额推荐(可以少推,但是不接受多推),学校只是负责组织专家进行格式审查(凡是格式审查不合格的直接从推优名单中剔除)。
学院评优比例为毕业生人数的1.5%,2009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网上管理及文档检查中评为优秀的学院评优比例为2%,具体名额见附件1。
(2)请各学院务必在6月21日下午4:00前在毕业设计系统添加评优学生和上传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摘要,并将评选推荐汇总表(附件2)电子版发送至sjk@;同时将评选推荐汇总表打印稿(签字盖章)、评优推荐表打印稿(附件3)、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及其附件原件、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摘要打印稿交教务处教学质量科,逾期视为放弃。
(3)推荐评优的毕业设计(论文)摘要请严格按照附件4的格式制作。
指导教师应对推荐评优学生的摘要严格把关。
(4)学校将以适当的方式对被评为优秀毕业设计(论文)
的学生及其指导教师进行表彰。
五、其他事项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由教务处教学质量科负责,联系人:吴芳;办公地点:A区办公楼120办公室;联系电话:65111746;联系邮箱:sjk@;未尽事项仍按照学校相关的文件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
1.各学院评选推荐校优毕业设计(论文)名额
2.重庆大学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推荐汇总表
3.重庆大学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推荐表(学生可在毕
业设计系统下载)
4.重庆大学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摘要格式(学生可在
毕业设计系统下载)
教务处
二○一○年五月十二日
主题词: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结束通知
重庆大学教务处 2010年5月12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