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机硅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合集下载

我国有机硅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我国有机硅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和 国 民经济 各 部 门的应 用需 求 , 其产
发展 到 了 目 前生产 效率较高 的流化床
工 艺。
2 O 世 纪末 , 江 西 星火 化工 厂 的万
料、 H级 有 机 硅 电绝 缘 漆和 甲基 氯 硅
烷等 。 其 中, 甲基氯 硅烷 等制品是 由原 沈 阳化 工综 合研 究 所 ( 现在 的 沈 阳化
的产品 。
家 美国公司更是 委托鑫谷公 司利 用
该 技术贴牌加工热硫 化硅橡胶产 品。
二 有机硅产业存在问题
目前 , 有机硅 制 品在 中国的 消费 总 量 增 速 已超 过GDP的 增 速 。 2 0 1 1 年, 国 内有机 硅 表 观 消 费量 是 近 5 年
化工 有 限公 司、 浙 江 新安化 工集 团股 份有 限公司 、 浙 江合 盛硅 业有 限公司 、
新脚料 产业 N O . 1 2 0 1 3■ 日 囝
东岳集 团有 限公 司 、 山东金 岭集 团有 限公 司 、 江苏 宏达 新材 料股份 有 限公 司、 唐 山三友集 团有 限公司 、 浙江 中天 氟硅材料有 限公司 、 山西三佳集 团、 江 苏 弘博新 材料 有 限公司 、 湖 北兴 发化 学集 团有 限 公司 、 浙江 恒业 成有 机硅 有 限公 司、 四川 省硅 峰有 机硅材 料有 限公司。 截 至2 0 1 0 年, 这 些 企 业 甲基 氯 硅 烷 的总产 能 达 到 了 1 9 0 万t , 2 0 1 0 年 甲基 氯 硅烷 实 际产量 约 1 0 0 万t , 折 合 初级 形 式聚硅 氧烷 ( 即 甲基 氯硅 烷 中主 馏 分 二 甲基 二 氯 硅 烷 的水 解 产 物 : D4 , DM C) 约5 0 万t , 2 0 1 1 年 实 际 产量约4 0 多万t 。 这其中, 民营 企业 贡 献 了很大 的份 额 , 功 不可没 。

硅产业现状和发展趋

硅产业现状和发展趋

未来工业硅产业发展方向
Page *
政策是硅产业发展的关键
我国硅产业正处于转型时期,政策的引导方向将直接决定整个产业的发展与未来。
但是在硅产业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硅企业不仅将面对国内同行的竞争,还将应对国际巨头企业的挑战。技术进步、节能减排将是我国硅产业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核心。
技术是硅产业发展的核心
“十二五”期间硅产业发展趋势及建议
工业硅产业发展建议 1.1、立足国内市场,限制出口 工业硅产品作为“高载能、高排放、资源性”产品,应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为主,采取多种措施,限制工业硅的无序出口。在控制工业硅出口的同时,加强出口管理,不妨对工业硅出口实行资质管理和出口招标管理。完善出口税号,防止高质低报现象的蔓延。 1.2、企业规模化、大型化,提高产业集中度 针对目前工业硅行业内部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的现状,对于现有企业加强管理,应提升新企业准入门槛,加强准入企业的审核力度。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推进企业重组,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对大型企业跨省区联合重组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项目给予优先支持,提高行业集中度,实现产业升级。到2015年年产量在5万吨以上的企业工业硅产量在全国的占比提高到50%。
2006-2010年期间,我国汽车、光伏、建筑、电力电子等行业都实现了高速发展。其中,国内汽车产量从2006年的72.4万辆增加至2010年的183.3万辆,年均增速达到26.1%;同期太阳能光伏电池片的产量从438MW增长至10.5GW,年均增速超过106%;在此期间,我国国内固定资产投资一直稳定在25-29%之间高速增长。受此拉动,从工业硅、有机硅到多晶硅的我国硅产业市场需求实现了强劲增长。
1、产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小
中国硅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硅产业依旧处于发展初期,国内硅产业的企业规模仅为国际水平的十分之一到六分之一,同时从集中度角度看更是有较大的差距。

有机硅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有机硅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有机硅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有机硅行业的现状
1、市场发展
随着地球进入信息时代,有机硅行业的发展前景巨大,其应用于各行业,如电子、机械、电器、航空航天、化工等领域,促进有机硅行业的快速发展。

根据中国有机硅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中国有机硅行业的产值规模已超过1000亿元,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从生产状况来看,中国的有机硅产品完全可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从质量上也有成就。

目前,中国的有机硅生产领域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技术装备已经上升到世界先进水平,采用先进流程技术,并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有机硅产业集群。

2、技术进步
有机硅材料的发展是依靠技术的不断进步。

从早期的聚氨酯到现在的聚硅氧烷和聚硅醇,不断有新的有机硅材料出现,这些材料的性能日益完善。

它们可以用于替代传统材料,如塑料以及高分子等,满足特定应用的设计要求,在节能、环境保护、防腐、耐化学品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此外,有机硅材料的开发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此外,还可以采用分子设计,合成具有更高性能的有机硅材料。

目前,有机硅材料在航空航天、电子、医疗、汽车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有机硅行业分析报告文案

有机硅行业分析报告文案

有机硅行业分析报告目录一、有机硅行业:多重利好支撑长期发展 (3)1、新材料“十二五”规划:提高有机硅产业准入门槛 (4)2、有机硅“十二五”规划: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5)3、《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发展高性能有机硅材料 (5)二、未来发展趋势:低端产能受限,新型单体机遇降临 (7)1、中低端产品:供大于求,产能扩将受限制 (7)(1)二甲单体:产能严重过剩 (7)(2)硅油:高品质产品仍然稀缺 (9)(3)硅橡胶:高端产品缺口巨大 (10)2、苯基单体:国仍属空白领域 (12)(1)苯基单体:可大幅提升有机硅材料性能 (12)(2)市场需求:估计年需求量超过5万吨 (14)三、有机硅上市企业简析 (15)1、宏达新材有机硅深加工领域快速拓展 (15)2、ST新材多项业务全面发展 (16)3、新安股份盈利能力将有明显回升 (17)一、有机硅行业:多重利好支撑长期发展有机硅是硅粉与氯甲烷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的一类化工新材料,它具有一系列优越的性能,例如耐腐蚀、耐辐照、耐高低温、吸湿性、高绝缘电阻、低介电常数、低应力、减振、环保、低毒性、难燃、可返修等等。

因此有机硅被制成各式各样的粘接密封剂、灌封胶、绝缘涂料和硅树脂、硅油等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建筑、机械、冶金、汽车、化工、纺织、医疗等等行业。

有机硅产品按照生产阶段的不同,可大致分为有机硅单体、中单体、初级聚合物、有机硅制品(硅油、硅橡胶、硅树脂等)。

在有机硅制品中,硅橡胶占总产量比重超过70%,主要用于房地产、汽车、电子、电力、医疗设备等行业;有机硅另一重要的下游产品为硅油,主要用于印染、日化行业;其余有机硅下游产品如硅树脂、硅烷偶联剂,主要用于生产涂料、粘接剂、增强剂、橡胶增强剂等。

1、新材料“十二五”规划:提高有机硅产业准入门槛在新材料"十二五"规划中被细分为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前沿新材料六大类。

中国有机硅(聚硅氧烷)行业现状及主要企业经营分析

中国有机硅(聚硅氧烷)行业现状及主要企业经营分析

中国有机硅(聚硅氧烷)行业现状及主要企业经营分析一、有机硅产业链有机硅,即有机硅化合物,是指含有Si-C键、且至少有一个有机基是直接与硅原子相连的化合物,习惯上也常把那些通过氧、硫、氮等使有机基与硅原子相连接的化合物也当作有机硅化合物。

其中,以硅氧键(-Si-O-Si-)为骨架组成的聚硅氧烷,是有机硅化合物中为数最多,研究最深、应用最广的一类,约占总用量的90%以上。

二、有机硅(聚硅氧烷)产量据中国海关数据,2020年中国有机硅(聚硅氧烷)出口数量为24.3万吨,同比增长8.5%;有机硅(聚硅氧烷)进口数量为15.2万吨,同比增长11.8%。

三、有机硅企业现状1、经营情况2020年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特别是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全球主要经济体复苏动力进一步减弱。

2020年合盛硅业营业收入为89.68亿元,同比增长0.34%;和盛硅业营业成本为64.42亿元,同比下降15%。

中国硅基新材料行业中业务链最完整、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也是行业内为数不多的能同时生产工业硅和有机硅,从而形成协同效应的企业之一;工业硅及有机硅生产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2020年和盛硅业有机硅营业收入为499588.6万元,同比增长31.4%;有机硅营业成本为348981.7万元,同比增长37.8%,有机硅毛利率为30.15%。

据公司年报数据,2020年和盛硅业有机硅设计产能为53万吨;产能利用率为105.29%。

2、产销情况2020年合盛硅业110生胶产量为15.59万吨,同比增长30.9%;107胶产量为9.21万吨,同比增长61%;混炼胶产量为4.05万吨,同比下降6.3%;环体硅氧烷产量为18.83万吨,同比增长40.7%;气相法白炭黑产量为0.93万吨,同比增长82.4%。

2020年合盛硅业110生胶销量为12.73万吨,同比增长39.3%;107胶销量为8.93万吨,同比增长55%;混炼胶销量为3.89万吨,同比下降7.6%;环体硅氧烷销量为2.76万吨,同比增长173.3%;气相法白炭黑销量为0.69万吨,同比增长86.5%。

我国有机硅产业发展与对策分析

我国有机硅产业发展与对策分析

图 1 20 ~2 0 00 0 6年 中 国 聚 硅 氧 烷 的 生 产 消 费 情 况
D MC和 D 是 由 甲基 氯 硅 烷 ( 称 有 机 硅 俗
单 体 ) 经 分 馏 、水 解 、 裂 解 制 成 的 。DMC 和 D
快 速增 长 的市 场需 求和 巨大 的市 场潜 力 以及持续 的高利 润对社 会资 金和地 方政府 形成 了强 大 的吸
摘 要 :介 绍 了 2 0 ~2 0 年 中 国 聚 硅 氧 烷 的 生 产 消 费 情 况 、 19 ~ 2 0 00 0 6 9 8 0 6年 中 国 市 场 D MC 的 价 格 变
化 、2 0 ~2 O年 中 国 甲基 氯 硅 烷 产 能 的 变 化 、 2 0 ~2 1 0 5 O1 0 5 O 0年 全 球 甲基 氯硅 烷 产 能 的 变化 、 中 国 甲基 氯硅
和I ) 以其短缺 性 和垄断性 保持着 高利 润率 。
时 IJ '/ ua
250

图 2 1 9 ~ 20 9 8 0 6年 中 国 市 场 D MC 的价 格 变 化
2 00

破百万 吨大关 ;2 1 0 0年将 达到 17 0k/ ,占全 6 ta
1 50
级 的 有 机 硅 一 体 化 项 目 。 按 目前 在 建 项 目统 计 ,
剧扩 大和 甲基氯 硅烷 生产企 业数 量 的快 速增 加 ,
收稿 日期 :2 0 一O 0 7 7—1 。 1 作 者 简 介 :方 江 南 ( 9 3 ) 1 6 一 ,男 ,长 期 从 事 甲 基 氯 硅 烷 及 其下 游 产 品 的 生 产 和 市 场 开 发 工 作 ,现 任 浙 江 新 安 化 工 集 团 的副 总 经 理 。E mal ia c e — i :xn n h m@2 c . o 。 lnc r n

中国有机硅密封胶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预测

中国有机硅密封胶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预测

中国有机硅密封胶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预测
一、发展现状
1.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建筑、汽车
等行业快速发展,对有机硅密封胶的需求大幅增加,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2.技术水平持续提升:中国有机硅密封胶生产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
得了显著成就,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提升市场竞争力。

3.产业集聚效应明显:中国有机硅密封胶行业呈现出产业集聚效应,
主要生产企业集中在沿海地区,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

4.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有机硅密封胶行业竞争加剧。

不同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方面努力提高市场份额。

1.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未来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建筑、汽
车等行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对有机硅密封胶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2.技术升级和创新:中国有机硅密封胶行业将进一步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满足市场需求。

例如,开发更环保、高强度、
高温耐性的有机硅密封胶产品。

3.产业升级和扩大规模: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有机硅密封胶行业将
发生一定程度的洗牌,行业中优势企业将进一步扩大规模、提高产能,以
应对市场竞争。

4.国际市场拓展: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崛起,中国有机硅密封胶行业在
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增强。

未来有机硅密封胶行业将加大对国际市场
的开拓力度,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总的来说,中国有机硅密封胶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科技水平提升的大背景下,有机硅密封胶行业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企业应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高产品质量,竞争力和市场份额,同时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实现行业的跨越式发展。

有机硅产业链构成和发展趋势

有机硅产业链构成和发展趋势

有机硅产业链构成和发展趋势1、产业链构成和概况有机硅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化工新材料,虽然在化工材料中只是一个小分支,却是金属有机化合物中唯一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品种。

图 1 有机硅产量链资料来源:XXXX表 1 有机硅产业概况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原料单体中间体下游制品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资料来源:XXXX2、发展重点鉴于有机硅单体和中间体生产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原材料供应限制和一定的产业风险,而下游制品技术壁垒较低、市场前景较好,可将有机硅下游制品作为发展有机硅产业的突破点,作为中期发展的重点。

而在长期发展二甲基环硅氧烷混合物(DMC)、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六甲基二硅氧烷(MM)等相应中间体的生产。

3、发展目标和思路(1)发展目标经过3-5年的发展,引进1-2家硅橡胶或其他有机硅下游制品生产企业,有机硅下游制品产值达到5-6亿元。

经过5-10年发展,彝良县引进1-2家大型有机硅中间体生产企业,中间体产值达到3-4亿元。

并不断促进企业与科研单位的合作,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产业的整体盈利能力。

(2)发展思路彝良县有机硅产业遵循由下至上、后端切入的发展思路。

在中期首先发展附加值高、产品技术壁垒低的有机硅下游制品,在积累了一定的技术能力和产业基础的基础上,以引进企业、合资共建的方式发展有机硅相应中间体的生产,通过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提升企业技术实力和产品竞争力,拓展有机硅产业链。

4、重大项目(1)年产有机硅橡胶2万吨项目项目概况:预计项目投资总额48000万元,预计年产值57000万元,厂区占地面积约350亩;项目建设期2年。

建议项目建设期:2013-2014年。

依托单位:道康宁公司、迈图公司,瓦克公司、江西蓝星、山东金岭、西南股份、新安股份和浙江恒业成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有机硅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摘要:受有机硅产能快速扩张,行业出现快速探底,本文从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面对的机遇与挑战、发展建议等几个方面对有机硅产业发展进行了初步探究。

关键词:有机硅甲级氯硅烷
1 受产能快速扩张,下游发展缓慢影响,市场竞争激烈,行业面临洗牌
1.1 国内产能过剩
2011年国内有机硅单体产能184万吨,2012年预计将会有约50万吨新增产能,国内单体产能预计达到234万吨,国外巨头公司产能约188.5万吨(包括道康宁在国内的产能),全球合计产能约372.5万吨,开工率在80%左右,实际生产量约为298万吨单体。

2015年国内预计达到267万吨单体产能,实际能开工生产的产量在229万吨;从下游需求看,2010年国内有机硅单体表观消费量约110万吨,折合硅氧烷约55万吨。

预测到2015年单体需求总量达到227.7万吨,国内单体供过于求的局面短期内很难改观。

1.2 市场格局
当前有机硅行业面临惨烈的市场竞争及行业洗牌。

主要原因是单体产能爆发性增长,下游发展速度慢,使一些缺乏成本优势的企业如梅
兰、金岭、鲁西、三佳等或准备退出有机硅行业,或已处于停产状态,国内龙头企业星火也面临亏损状态。

另一方面,国内具有成本优势的企业如恒业成、新安等企业都正在实施或准备实施扩产计划。

1.3 当前市场存在的问题
(1)前期国内上游生产企业发展迅速,产能集中释放,但忽略了对下游一体化产业链的配备和自身技术设备水平的提高,导致生产效率不高,盈利能力不强。

(2)即使市场供求天平严重失衡时,国内向此业发展的企业仍旧陆续加入,热情不减,缺乏较为有利政策导向。

(3)国内裂解DMC市场不可小视。

(4)下游厂家普遍存在生产效率低,配套技术不完善,生产高档次产品少等问题。

2 长远看,有机硅产业仍是朝阳产业,发展前景可期
从长远看,仍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有机硅不但是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其它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可或缺的配套材料。

国家对新建门槛调高到了20万吨单体规模,新的厂家因投资大不易入行,新建厂少了,2012年至2015年约79万吨新扩建产能,无有机硅新兵入行;国家对有机硅下游产品列入了2011年化工行业产品推荐目录,必将拉动单体产品需求,单体产品需求多了。

3 我国发展有机硅生产具有明显的原料优势和市场优势[1]
3.1 原材料优势
合成甲基氯硅烷的主要原料是金属硅、甲醇和氯化氢,其中金属硅占原料成本的比例最高,其次是甲醇。

金属硅为高耗能产品,且环境污染比较大;因此欧美发达国家已基本不生产,主要依赖进口,长期以来,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金属硅生产国和出口;我国的氯碱工业也十分发达,为甲基氯硅烷的生产提供了充足的氯资源。

因此,在原料供应方面,我国有机硅产业具有突出的竞争p3.3 政策优势
在国家发改革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中限制200kt/a以下甲基氯硅烷投资项目,并将单套装置能力提高到100kt/a;鼓励发展苯基氯硅烷、乙烯基氯硅烷等新型有机硅单体,苯基硅油、氨基硅油、聚醚改性型硅油,苯基硅橡胶、苯撑硅橡胶等高性能橡胶及杂化材料,甲基苯基硅树脂等商陛能树脂,三乙氧基硅烷等系列高效偶联剂。

在税收政策方面,商务部终止对原产于日本、美国、英国和德国的进口初级形态环二甲基硅氧烷所适用的反倾销措施,仅对原产于韩国和泰国的进口初级形态环二甲基硅氧烷征收反倾销税。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财税[2009]43号文《关于提高轻纺、电子信息等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自2009年4月1日起,有机硅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调整为13%。

4 我国有机硅行业面临着空前的发展机遇,但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4.1 产能过剩
因2009年前后国内新建有机硅企业过多,造成2011年总装能力较2009年提高了50%,高于市场对有机硅需求增长率(2008年全国有机硅总产量33万吨,2009年至2010年投产竞达130.5万吨),同时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有机硅行业同样出现了经济探底、价格大幅下跌、效益下滑、部分企业停产现象。

4.2 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一定的差距
尽管国内甲基氯硅烷生产已具备一定规模,且单套装置产能也达到国外先进水平;但主要技术指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氯甲烷单耗指标国际先进水平可达0.79t/t,而国内先进水平为0.85t/t。

国内技术竞争力弱,部分新建企业的原料消耗高、主产品收率低。

4.3 主要生产通用型产品
缺乏针对细分市场的专用型产品。

在四大类有机硅材料(硅橡胶、硅油、硅树脂、硅烷偶联剂)中,发达国家有6~8千个品种和牌号,而我国只有几百种;而且高档有机硅材料主要依靠进口或由在华外资企
业生产。

4.4 有机硅产业的上下游一体化程度低,抗风险能力差
世界主要有机硅生产商的有机硅单体自用比例都超过50%,实现了有机硅单体和有机硅材料的上下游一体化生产,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受有机硅单体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小,抗风险能力强;国内有机硅单体生产企业的有机硅单体自用比例很低,抗风险能力较弱,上游单体产能的大幅度扩张必然导致激烈的竞争。

5 发展建议
对于我国有机硅产业的发展建议如下:(1)可以充分利用硅块生产基地优势,在煤炭和硅石资源比较充足的地区建设化学级硅块生产基地,使原料供应得到保障,为进一步提高甲基氯硅烷的生产水平创造条件;(2)完善技术装备水平,促进其大型化,有效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保障安全高效生产;(3)一方面强调自主开发,并有效结合国外先进技术,使有机硅单体的生产技术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加强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在厂区周边建设有机硅下游深加工及副产物综合利用产品链,缩减销售半径,真正形成有机硅新材料循环经济,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4)建议企业与各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形成产学研一体化,加强下游深加工产品开发,带动下游相关产业升级,促使上下游平衡发展,提高企业的上下游一体化程度,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参考文献
[1]卜新平.有机硅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J].有机硅材料,2011(5).
[2]张爱霞,苗刚,周勤,等.2011年国内有机硅发展[J].有机硅材料,201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