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概论 考纲整理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播学概论

名词解释

信息

宏观:信息是与物质和能量并列从而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之一。

中观:信息是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及其表述。

微观:信息是不确定性的减少或消除。

符号

符号是用来传递意义,是“信息携带者”,是传播的中介。

艾柯:把符号定义为这样一种东西,它根据既定的社会习惯可被看做代表其它东西的某种东西。指代一个不在场的东西。

组成:符号是由能指(signifer)和所指(signified)所构成的关系体。

能指:符号的形象,即符号的形式,可由我们的感官感知。

所指:符号的所指对象,所表示的意义,即符号的内容。

符号是能指和所指的结合体,是一个具有意义的实体。

传播

共享说:传者与受者对信息的共享。歌德——传播就是变独有为共有的过程。

交流说:强调“传播”是有来有往的双向活动。伯格纳——传播可以定义为通过讯息进行的社会的相互作用。

影响、劝服说:强调传播是传者(通过劝服)施加影响的行为。

符号说:强调传播是符号的流动。

传播就是传受信息的行为或过程,或者说是信息的流动过程。

镜中我理论

库利的“镜中我”理论从个人与社会的联系上说明了人际传播的重要性。

——人们通过与他人交往,从他人的反映中获得自我概念,即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

虚拟环境

李普曼在他的《舆论学》里指出,我们人类生活在两个环境里:一是客观环境,一是虚拟环境。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并重新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揭示的环境。是说明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的重要概念。

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即预先的概念,即成见,头脑中的图像。对决定个体对人与事的知觉的影响很大。传播学定义: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心理学定义:指一种涉及知觉者的关于某个人类群体或某类事件的知识、观念与预期的认知

结构。

物理学概念,一个系统的不确定性或无秩序的量度。

申农从信息论的角度引入这一物理学概念,用来测量信息量,即解除无序状态所需信息量的度量。

信息就是负熵。一个系统的无序状态越高,熵越高,信息量越小。反之,一个系统的无序状态越低,熵越低,信息量越大。

偏倚时间的媒介

媒介可以分为以时间为重点的媒介和以空间为重点的媒介。时间性媒介具有耐久性,较适于克服时间上的障碍,但不适合携带流传。石头、黏土、羊皮纸。

睡眠效应

霍夫兰的说服理论中提出。睡眠效应即可信度与传播效果之间的一种变动关系。

低可信度的负面影响:内容的说服力不能马上发挥,处于“休眠”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负面影响趋于减弱或消失,内容的说服效果充分表现。

预防接种效应

从传播效果的稳定性、持久性看,一旦接触相反信息“一面型”致效的受者很容易“反水”,“两面型”致效者则坚定得多。这就是说“两面型”劝服有一种“种痘效果”,即增强受者抵御相反意见的“免疫力”。这种现象在传播学中又叫“预防接种理论。”

恐惧诉求

恐惧诉求是先陈述引起恐惧或焦虑的原因与现象,令观众不安,最后再说明如何去除焦虑,以诱导观众接受传播者的说服。

群体感染

群体即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

群体感染则是指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的速度在人群中蔓延开来的过程。

传播制度

即社会制度中对大众传播活动直接或间接起制约和控制作用的部分。包括媒介与政府的关系,又包括媒介与社会群体和广大受众的关系(既包括言论出版自由与权利,也包括言论出版者的责任和义务。)充分体现了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

选择性理解

指受众总要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而对注意道德信息作出解释,使之同自己固有的认识相互协调而不是相互冲突。

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Mass Communication)是一种信息传播方式,是特定社会集团利用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影、电视等大众媒介向社会大多数成员传送消息、知识的过程。大众传播是

指媒体组织采用现代机器设备,通过大批复制并迅速地传播信息,从而影响庞杂的受众的过程。大众传播有传者、信息、大众传播工具和受众4个要素。它与其他传播现象的根本区别在于:在传者与大量的受传者之间插入了一种或多种联系两者的传播工具。因此,大众传播也被称为通过传播工具的传播。

枪弹论

这种理论大约出现、流行于20世纪初到20世纪40年代。

观点:媒介传播内容就像射出的一发发威力强大的魔弹,而受众好比射击场上孤零零的靶子,任由媒介扫射,毫无抵御能力,只要被魔弹击中,便会应声倒地。

媒介的信息只要被受众接收到,就会对他产生媒介所预期的效果。因此,这种理论又被称为“靶子论”、“魔弹论”、“皮下注射论”。

偏倚空间的媒介

媒介可以分为以时间为重点的媒介和以空间为重点的媒介。空间性媒介较轻,容易运送,较适合克服空间的障碍,但是不便于保存没有持久性。草纸、电报、广播。

文化规范论

文化规范论认为传播内容可以促使对象发生改变。认为,传播媒介为社会树立了文化规范。人们会受到这种新文化规范的影响。文化规范论肯定了大众传播对受众造成的影响。

奥伯特的流言传播公式

R=i×a 流言流通量=问题重要性×证据的暧昧性

象征互动论(符号互动论)

米德提出。

中心论点之一:人的社会化(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就是不断地站在他人的立场上,以客我的身份打量、校正主我的过程。

核心问题:考察以符号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基本前提:人是根据意义来从事行动的、意义是在社会互动中产生的、意义是由人来解释的。简答

媒介控制(各个层面)

1.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目的:通过规定大众传播体制,制定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

媒介帮助实现国家制度、意识形态以及各种国家目标。

2.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的控制。

3.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

1)个人的信息反馈

2)结成受众团体,以群体方式对媒介活动施加影响

3)诉诸法律手段

4)通过影响媒介的销售市场来制约媒介的活动。

4.媒介的内部控制。行为规范、机构纪律、根据职业道德自我约束。

5.布里德的“潜网”。潜网即编辑部里的各种社会控制。布里德的《新闻编辑部的社会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