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第六章 幼儿美术教育与活动指导[25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好动、好模仿,行为受情绪的支配,尤其是小班孩子,处于绘 画的象征期。因此在活动中,教师首先要从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 赋予幼儿适当的角色,运用游戏、故事等形式引入,以激发幼儿参 与活动的兴趣。 •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也能激发孩子参与的兴趣, 全身心地投入活动中去。 •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运用趣味性的语言也能引导孩子自始至终地投 入活动,小班幼儿的思维属于直觉行动思维,因此他们在美术活动 中,往往是画到哪里算哪里,甚至刚开始时很有兴致,后来容易被 其他事情所吸引,画上几笔就不愿意画了。
式,使幼儿积极主动并富有创造性地在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 氛围中参与美术活动。
6.1.1 愉悦性原则
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与被动,往往取决于他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又常常与环境提供的有利机会和条件有关。 • 教师应提供丰富有效的材料激发幼儿从事美术活动的积极性,帮助
孩子获得成就感。 •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以游戏的口吻导入,能激起幼儿的参与兴趣。
6.1.2 审美性原则
审美性原则是指教师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根据幼儿的审美心理特点, 遵从美术学科的特性,引导孩子们发现事物中蕴含的美,激起幼儿的 审美热情,形成美的意向,将美的发现和感受贯穿于观察、发现、创 作的各个环节。 • 审美性原则是由美术教育的本质特点决定的。美术的任何一种特殊
的功能意义必定要以美术的审美本质为中介。 • 审美心理结构主要包含审美准备阶段、审美体验阶段和审美效应阶
动机; • 二是要丰富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对内在表象进行加工改造; • 三是正确认识创造力与技能的关系,要认识到技能与创造性的发展
不矛盾; • 四是要正确认识和使用示范和案例。
6.1.5 个性化原则
• 个性化原则是指在美术活动中,教师根据每个幼儿发展的个性特点 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和方式,尊重幼儿与众不同的想法和表现,促 进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
于一身的综合教育活动,而发展幼儿创造性的审美表现力是美术教 育最基本的价值。 • 幼儿美术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幼儿教育目的的 手段。 • 具体而言,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应重视幼儿美感和初步审美能 力的培养,摒弃过分重视美术学科知识技术的观念;重视幼儿在美 术活动中的内心体验与情感表达,摒弃过分强调教育目的的观念; 重视美术教学过程中幼儿艺术素养的积淀,摒弃过分强调对幼儿作 品进行评价的观念。
• 而且美术教学活动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方法和评价手段。
6.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幼儿美术教学 6.2.1
活动组织存在
的问题
6.2.2
6.2.3
6.2.4
6.2.5
对美术教育的目的认识不清,强 调模仿和再现
追求技能技巧的提高,忽视创造 性的发挥
教学活动过程中幼儿自由表达和 艺术体验的缺失
缺乏“主题”背景和经验,美术 教学活动孤立地开展
6.1.3
6.1.4
6.1.5
愉悦性原则 审美性原则 体验性原则 创造性原则 个性化原则
6.1.1 愉悦性原则
愉悦性原则是指整个美术教学活动是一个充满快乐的过程: • 一方面表现在活动过程中,师幼都处于一种愉悦的状态,能获
得美感满足,并兴趣盎然; • 另一方面还表现在活动过程中,教师采用游戏等幼儿喜欢的方
幼儿美术教育与活动指导
21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幼儿美术教育 与活动指导
吕耀坚 何海波 主编
第六章 幼儿美术教学活动的组织
目录
6.1 幼儿美术教学活动组织的原则 6.2 幼儿美术教学活动组织存在的问题 6.3 幼儿美术教学活动组织策略
6.1
幼儿美术教学 6.1.1 活动组织的原 6.1.2

段。 • 由审美体验带来的效应可能有两个:一是审美效应;二是创造效应
。 • 同时,审美功能是美术最主要的社会功能。 • 审美性原则的提出意味着美术教学活动的开展应根据幼儿审美发展
的一般规律与特征展开,引导幼儿在活动中感知审美对象的审美特 征。
6.1.3 体验性原则
体验性原则是指从最贴近幼儿的客观环境出发,多方位、多元化地为 幼儿创设感知美的环境,最大限度地为幼儿提供体验的机会,引导幼 儿自觉地建立起良好的审美感觉,激发他们的艺术情感,形成表现美 和创造美的强烈兴趣。 • 体验是幼儿美术创作活动的源泉。幼儿的美术表现是建立在丰富的
生活体验和经验上的,因此要让美术教学活动与幼儿的感性生命活 动产生紧密联系。 • 在日常生活中应注重幼儿对生活、对自然、对社会中事物的情感体 验,并使这种体验逐步内化为其感性认识。 •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录像、 范画、访问、旅游、故事、游戏等方式创设情境,让幼儿通过触、 视、听觉等进入情境角色,经历体验,以增强幼儿对形象的感受能 力与想象能力。
6.1.4 创造性原则
创造性原则是指教师根据美术活动本身的特点以及对幼儿创造潜能的 认识,在美术活动过程中注重为幼儿营造创意氛围,通过多种形式来 丰富幼儿的表象,培养幼儿艺术创造的主动性。
教育者要引导幼儿的美术活动经历由感知、探索、思考到创作作品的 整个过程,运用的教育手段和提供的教育环境要能够诱导幼儿进入创 作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 一是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激发起幼儿创造的意识和
• 幼儿美术教学活动应将幼儿的整体发展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要体 现对幼儿主体地位的尊重,同时承认幼儿的个体差异。
• 幼儿本身就具备独特的个性,而教师所做的只是把他们身上的创造 力尽可能地激发出来。
• 个性化原则要求改变传统美术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时间不是听教师讲 ,就是师生一问一答、被动式的“听”讲的局面,教师要为幼儿积 极参与美术表现活动提供广泛的可能。
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单一化
6.2.1 对美术教育的目的认识不清,强调
模仿和再现
丰子恺在《丰子恺美术夜谭》这本书的开篇中便对艺术教育、美术教 育的内涵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 艺术不是职业,画家不是职业。 • 艺术不是技巧的事业,而是心灵的事业; • 故画不是商品,不是实用品。 • 故练画不是练手腕,是练心灵的; • 看画不是用眼看的,是用心灵看的。 • 幼儿美术教育是集审美教育、情感教育、创造教育、艺术素质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