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花叶病

合集下载

苹果病毒病发生及防治趋势

苹果病毒病发生及防治趋势

中图分类号 :, 6 6 1 1 文越标识 码: 文章编号:0 1 0 9 2 0 )3—06 —0 S3 1. 4 A 10 —00 (0 2 0 06 2 苹果病毒病的普遍 发生和严 重危 害. 引起世界 备国的关
注和重 税, 早在 5 O年代 前后, 欧美各国对苹 果病毒 旃就进{ 亍 2 1 热处理脱毒法 .
皱 果病等, 侵染后 , 除少数 弓 起减 产外 ( 花叶病 )大多数病 { 如 ,
树丧 失栽培价值, 但病树较少, 一般为零 星发生. 易识别. 且 及
时清除病树, 可解决 病毒 的再侵染 问题, 便 从整体 上来说, 危 害性较小。第二类为潜 隐病毒, 潜隐病毒在 栽培品种上不 表 现 明显症状, 必须 经过鉴定才 能明确苹果树的带 毒状况 , 资 据
中科院果树研究所 研究表 明: 脱毒树 比带毒树一 般增产
1 %~6 %, 实早. 5 0 结 无隔年结果 现象, 势强, 树 生长旺, 干 骨 枝坚实 、 固, 果枝分布均匀。 牢 结
3 3 果 实太, 洁度好 . 光
无病毒苹果树 上结 的泉实 比带毒 树上 明显果个大 洁 光 度提高 l %~2 %( 3 6 英国研究资料)耐 贮性增强。 , 3 4 需肥量少, . 抗逆性强 脱毒苹果树根系发 达, 水肥 利用率高 , 抗逆 性强,鼻肥量 { } 少, 耐粗放 管理 , 省工 省时, 能够适应瘠薄土壤栽培。
利用高温延缓病毒扩散速度 和抑制其 生长, 使植 物细 而
胞生长的建度超 过病 毒 散的 速度. 即在生长点 附近取列 一 小部分不 古病毒的植 物分生组 织, 这 个丹 生组织培 育出来 从
_ 『较系统 的研 究. 目前+ 已报道的苹果病毒病及其类病毒病多 达3 O余种. 几乎所有栽培苹果的国家或地区都有病毒病的危 害 近年来+ 我国农作物 、 蔬菜、 树等多 种植物的病 毒病 问 果

苹果斑点落叶病

苹果斑点落叶病

苹果斑点落叶病Apple Alternaria Blotch1956年在日本岩手县南部地区首先发现苹果斑点落叶病,2年后扩大到全县,以后在长野、青森、福岛、秋田等县也先后发生危害。

我国自70年代后期开始有苹果斑点落叶病发生危害的报道,80年代以来在渤海湾、黄河故道、江淮等地的苹果产区普遍发生,成为目前苹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

许多苹果园病叶率高达90%以上,落叶率为20%~80%,造成当年果个小,严重影响树势和次年的产量。

症状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嫩枝及果实。

叶片发病后,首先出现极小的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大为直径3~6mm的病斑,病斑红褐色,边缘为紫褐色,病斑的中心往往有1个深色小点或呈同心轮纹状。

天气潮湿时病部正反面均可见墨绿色霉状物。

发病中后期,病斑变成灰色。

有的病斑可扩大为不规则形,有的病斑则破裂成穿孔。

有时,在后期灰白色病斑上产生小黑点(二次寄生菌)。

展叶20d内的嫩叶最易受害,在高温多雨季节病斑扩展迅速,常使叶片焦枯脱落。

内膛的一年生徒长枝容易染病。

染病的枝条皮孔突起,以皮孔为中心产生褐色凹陷病斑,多为椭圆形,边缘常开裂。

果实受害,多以果点为中心,产生近圆形褐色斑点,直径2~5mm,周围有红晕。

病斑下果肉数层细胞变褐,呈木栓化干腐状。

幼果和近成熟的果实均可受害发病,出现的症状不完全相同。

病果往往受二次寄生菌侵染而发生腐烂。

病原学名:病原为链格孢苹果专化型Alternaria alternata f.sp.mali,属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属。

异名有:A.mali Roberts,Phyllosticta pirina Sacc.,A. tenuis f.sp.mali,Phyllosticta mali。

在苹果斑点落叶病研究的前期国外将其病原菌定为A. mali的强毒株系。

李多川、张天宇等(1993)将其学名修正为A.tenuis f.sp.mali;日本的霜村等(1993)认为病原应为A.alternata的一个致病型;朱虹(1995)通过研究发现,我国的斑点落叶病菌在形态、生物学特性和侵染规律上与日本报道的基本一致,当属同一种,因此将其定为A.alternata f.sp.mali。

北方苹果大樱桃、桃树栽培课件

北方苹果大樱桃、桃树栽培课件

这些药, 灵吗?
为何果树病害屡治不绝?
• • • • • 施入的肥料中缺乏优质的有机质 过量使用复合肥,土壤酸化严重 只消耗不补充,严重缺乏中微量元素 土壤中有益菌、有害菌严重失衡 ——重茬病害!
药补不如“食”补! 苹果的粮食是肥料!
果树优质丰产需要的营养
大量元素:氮、磷、钾
有机
土杂肥不使用或使用
一、八大难题制约 北方果树发展
• 1、夏季高温多雨,根系生长差,树体黄叶、落叶和沤根、 烂根普遍,甚至有死树现象;秋季干旱树势早衰严重。 • 2、早熟品种已经采收,中熟品种即将成熟上市但有采前 落果现象,晚熟品种果实继续膨大(苹果、桃)。 • 3、忽视采收后管理,存在“卸磨杀驴”现象(大樱桃) • 4、有的果园前期施肥不合理,导致生长过旺,树上滑条 过多;有的结果量过大,树势早衰,有大小年现象 • 5、腐烂病、轮纹病、早期落叶病,炭疽病、日灼病、花 脸病(病毒病)等病害屡见不鲜。 • 6、小叶病、缺铁性黄叶病、缩果病、霉心病越来越多 • 7、果园老龄化、新园密植化、技术落后化 • 8、种栽轻管、会栽不会管现象普遍
缩果病:花期缺硼,受精不良造成
缺硼—缩果病
• 1,小叶;
缺锌
• 2,光腿;(春季新梢顶端轮生一些小而硬的叶子,其
他部位可能很长一段距离没有叶子)
• 3,严重时;花芽少,果实小,畸形,发育差
严重 缺铁症
雪压樱桃花
2010.4.28 烟台
大樱桃
后部光秃,坐果率低
根癌病
根腐病
不剥不结果 一剥树就弱
又称瘤皮病、粗皮病、轮纹褐腐病、水烂病。
危害 :常见的果实与枝干病害,常年造成较大损失。一般年 份造成损15%-30%!个别年份烂果率高达50%以上!

陕西省红富士苹果品质下降的原因及对策

陕西省红富士苹果品质下降的原因及对策

陕西省红富士苹果品质下降的原因及对策陕西省红富士苹果品质下降的原因及对策陕西是我国第一苹果大省,所生产的红富士苹果果面光洁、蜡质层厚、着色艳、硬度大、风味浓、耐贮运、货架期长,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

但是近年来好多人感叹陕西红富士味淡了,没以前的好吃了。

笔者经过多地调查,分析了其品质下降的原因,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1品质下降的原因1.1客观因素影响1.1.1土壤有机质匮乏陕西苹果主产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1.0%的果园占到85%,特别是陕西北部山地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更低,仅为0.3%左右。

土壤有机质含量水平偏低是制约陕西苹果品质提高的主要因素,尤其随着栽培年限和产量的增加,土壤养分消耗和供给矛盾日益增大,以致入不敷出,有机质愈加贫乏,这是造成近年红富士苹果品质下降的主要原因。

1.1.2降雨不均陕西年均降雨量525-730 mm,总体来说比较适宜苹果生长。

但由于降雨分布不均,前干后湿现象比较明显,往往是冬春持续干旱,夏秋连阴多雨,尤其成熟期常出现持续性阴雨寡照天气,致使苹果病害严重,着色不良,含糖量降低,品质变差。

1.1.3自然灾害干旱、冻害、晚霜、冰雹、持续高温、沙尘暴、暴雨等灾害性天气近年有增多趋势,影响树体正常生长、坐果和果实发育,致使树势衰弱,坐果率降低,果实发育不良、品质下降。

1.1.4树龄影响陕西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种植红富士,90年代是发展最快时期,目前挂果的红富士中90%以上是1990-1996年栽植的。

就平均管理水平而言,陕西地区正常管理的红富士果园,以6-12年生树所结果质量最高,以后则品质开始下降;20年生以上的树已基本开始走下坡路,树体老化,腐烂病严重,加上管理不善等原因,果实质量明显变差,逐步进入衰老淘汰阶段。

而目前挂果的红富士苹果树主要为15-20年生树,这也是近年红富士苹果品质下降的原因之一。

1.1.5砧木影响上世纪90年代陕西地区的红富士苹果苗木价高且一段时期极为紧俏,当时就有好多育苗户投机取巧用苹果品种实生砧育苗,导致现在陕西挂果红富士中有相当一部分表现树势虚旺易衰,抗性差,果实易发生红点病,口感差,不耐贮运等,而且这种不良表现随树龄增大愈发严重。

植物病害分类

植物病害分类
假单胞杆菌属
青枯假单胞杆菌
为害44个科中300多种植物,引起植物青枯病,如番茄、马铃薯、花生、甘薯、烟草、辣椒、茄子、生姜、草莓、香蕉及一些贵重药材和花卉植物,花生青枯病、芝麻青枯病、烟草青枯病、甘薯瘟病、桑细菌性青枯病、茄科蔬菜青枯病(番茄、茄子、辣椒)
丁香假单胞菌
叶斑坏死及茎秆溃疡等、水稻细菌性褐斑病、水稻细菌性褐条病、油菜细菌性黑斑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黄瓜、甜瓜、丝瓜)、菜豆细菌性角斑病(菜豆、扁豆、豇豆、豌豆、绿豆等)、大豆细菌性斑点病、甜菜细菌性斑枯病、芝麻细菌性角斑病、烟草角斑病、烟草野火病、桑细菌性疫病(细菌性黑枯病、缩叶细菌病、烂头病)
引起立枯、根腐、茎腐和果腐等症状,引起多种园林植物猝倒病、立枯病,甜菜根腐病、稻纹枯病、黄瓜立枯病
小核菌属
引起兰花等多种花木白绢病,白绢病
瘤座孢目
镰孢属
根腐病、枯萎病;麦类赤霉病、柚子蒂腐病、芒果蒂腐病、柑橘(黑色、黄色)蒂腐病、黄瓜枯萎病
绿核菌属
稻曲病
黑盘孢目
炭疽病属
炭疽病
痂圆孢属
如:葡萄黑痘病、柑橘疮痂病、茄科蔬菜疮痂病、柚疮痂病、花生疮痂病、辣椒疮痂病等,但马铃薯疮痂病、番茄疮痂病不属于此类,它是由细菌引起的
荧光假单胞杆菌
欧氏菌属(17个种)
梨火疫病菌
梨火疫病菌寄主范围很广,能为害梨、苹果、山楂、木旬子、李等40多个属220多种植物,大部分属蔷薇科Pomoideae亚科,梨火疫病、
胡萝卜软腐细菌(大白菜软腐病菌、泛菌属)
引起植物块根、块茎和根茎的软腐病,部分病菌还可以引起萎蔫症状,马铃薯软腐病、马铃薯黑胫病、油菜软腐病、向日葵细菌性茎腐病、茄科蔬菜软腐病(番茄、茄子、辣椒)
假霜霉属
瓜类霜霉病

苹果银叶病怎么防效好苹果银叶病防治和治疗技巧

苹果银叶病怎么防效好苹果银叶病防治和治疗技巧
枝干症状
受感染的枝条变得粗大,节间缩短,叶片变形,叶缘向上翻卷,质地 脆硬,易碎。枝条上有时也会出现紫褐色的菌丝体。
03
果实症状
果实受影响后,表面出现灰白色或黄褐色的斑点,果形不正,色泽差

诊断方法
01
02
03
观察症状
通过观察叶片、枝干和果 实的银色闪光和异常症状 ,可以初步判断苹果银叶 病。
显微镜检查
干是否有虫蛀现象。
科学用药
02
一旦发现病情,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如使用杀菌剂和杀
虫剂,并按照规定的用药量和频率使用。
合理施肥
03
为增强苹果树的抵抗力,果农应适当控制氮肥用量,增加磷、
钾肥的施用量。
成功案例二:以生物防治为主,实现绿色防控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昆虫和微生物农药进行防治,如使用寄生蜂、瓢虫等天 敌昆虫和枯草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农药。
局部麻醉药物
使用局部麻醉药物如普鲁卡因等,可以缓解疼痛 和不适感。
抗生素
使用抗生素如头孢菌素等,可以预防感染和炎症 扩散。
手术治疗
切除病变组织
对于严重的病变组织,手术切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清创术
通过清除伤口周围的坏死组织和脓液,可以促进愈合和减轻炎 症。
引流术
对于有脓液积聚的病例,引流术可以帮助排出脓液,减轻炎症 和疼痛。
伤口感染
苹果树如果存在伤口,病 原菌更容易侵入。
传播途径
空气传播
病原菌可以通过空气传播,从 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雨水传播
雨水可以帮助病原菌传播,从一 处感染到另一处。
昆虫传播
某些昆虫可以帮助病原菌传播,从 而扩大感染范围。
易感植物和发病条件

实验七苹果梨的枝叶,根部病害识别与诊断

实验七苹果梨的枝叶,根部病害识别与诊断

针芒型haera leucotiicha ) 1、症状观察:观察苹果白粉病标本(盒、散装标本),注 意观察叶片、枝梢症状及病症特点。
提示: 症状部位以产生白色粉状覆于表面及后期生黑色小点(闭囊壳,一些地方产生)为其特点; 注意观察新梢发病后节间缩短、叶细长、上卷的特点。
提示: 注意观察该病叶部病班周围具绿色边缘及黑色小点(分生孢子盘)与线(菌索)相连呈放射状的 特征;注意症状的三种类型特点
2、病原:取苹果褐斑病叶切片或病菌玻片镜检分生孢子盘及分生孢子, 注意分生孢子形状,有无颜色,单或双孢。
病原物 有性态为苹果双壳菌[Diplocarpon mali Harada et Sawamura],属子囊菌亚门。 无性态为苹果盘二孢[Marssonina coronaria (Ell.et Davis.)Davis],属半知菌亚门。 提示: 病原菌以无性态常见。其种名苹果盘二孢告之我们病原菌的产孢结构为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 为双胞;注意观察双胞的特点、有无油球。
桧柏上的冬孢子角
梨锈病锈子腔显微观察.JPG
梨叶发病初期的性子器
梨锈病锈子腔显微观察
梨锈病锈子腔中的锈孢子
四、苹果根部病害
苹果根朽病
苹果紫纹羽病
• • • •
四、作业 绘图 1、苹果褐斑病菌 2、梨锈病菌 3、苹果白粉病菌
五、思考题 • 苹果叶部常发生那些病害?怎样诊断? • 梨—桧柏锈病在两种寄主个表现何种症状? • 如何区分苹果花叶病和缺铁症?
实验七
苹果梨的枝叶、根部病害识别与诊断
一、 目的要求
1、识别和掌握苹果、梨几种主要枝枝叶病害 的症状及其病原形态特征。 2、学习描绘病害症状图和病原形态图。 3、学习描绘病害症状图和病原形态图的技巧; 4、学习徒手切片和挑制片技术。

苹果十大病害,高清图谱+防治方法!

 苹果十大病害,高清图谱+防治方法!

01腐烂病该病病原为苹果黑腐皮壳菌,主要危害苹果的枝干,可表现出溃疡与枝枯两种类型,并以前者为主。

发病初期,病部呈红褐色湿腐状,微微隆起,有酒糟味。

后期病部失水干缩,变成黑褐色。

每年的3~4月是发病高峰,树势差,粗放管理,树体伤口多的果园易感病。

预防上提高树势、减少损伤,降低病原基数是关键,具体措施包括彻底清园、保护剪口、勤防病虫、合理负载、增施有机肥、活土君菌肥等。

对于已发病的,应及时刮除病部,涂抹氟硅唑、戊唑醇等药剂治疗保护,降低复发率。

02轮纹病主要危害枝干和果实。

枝干受害,初期会密生圆形疣状凸起,后相连成片失水凹陷,病健交界明显。

果实受害,初期在皮孔周围形成褐色或黄褐色小斑点,随后病斑扩展成圆形或近圆形同心轮纹,并外渗出黄褐色液体,直至全果腐烂。

果实侵染发病主要集中在5~8月,遇连续降雨、田间湿度大时易发病。

由于侵染果实的轮纹病菌主要源于树体枝干,所以要注意刮除病斑、剪除病枝。

病菌孢子散发高峰期,在刮除病部后,用吡唑醚菌酯、戊唑醇等处理病部。

03 斑点落叶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果实。

叶部发病初期会出现褐色近圆形斑点,随着病情发展逐渐扩大相连,边缘呈紫褐色,潮湿时生有墨绿至黑灰色霉层;果实受害,呈疮痂状,但不深入果肉。

全年有两个发病高峰,6~7月及9月左右。

药剂防治的关键在于新梢期的保护,可选用代森锰锌、代森锌、异菌脲等,已发病的可打己唑醇、腈菌唑等。

04褐斑病主要危害苹果叶片,症状有绿缘褐斑型、同心轮纹型、针芒型、混合型、褐点型病斑等多种类型,一般为害树冠下部或内膛的叶片,新叶很少发病,病叶极易脱落。

每年5~7月是该病侵染发病期,多雨高温会诱发该病的大发生。

药剂可选择氟环唑、戊唑醇等,发病重的园子可配伍多抗锰锌。

05白粉病可危害新梢、叶片、花、幼果等。

变现为枯梢、新梢卷曲、叶果生白色粉层,花果畸形等。

春季温暖干旱、夏季多雨凉爽等有利于该病的发生流行。

萌芽前,花露红期,谢花80%时,落花后10~15天,套袋前是重点防控期,药剂可选择石硫合剂(清园)、氟硅唑、三唑酮、吡唑醚菌酯、代森锰锌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苹果花叶病是由苹果花叶病毒Aple mosaic virus 侵染所致。病毒粒体
为圆球形。大小有两种,直径分别为25纳米和29纳米。根据交互保护
反应试验,目前将苹果花叶病毒区分为三具株系,即重型花叶系、轻型
花叶系和沿脉变色系。三者之间没有截然可分的特异性症状,只是在症
状类型的比例及严重程度上有所不同。一般说来,重型花叶株系侵染苹
果后,可以严重表现各类型的症状,而且在老叶上引起大块枯斑,造成
落叶;轻型花叶株系侵染后,一般只产生斑驳型花叶,而且为害轻微;
沿脉变色株系主要造成比较明显的条纹型症状。前两者之间有交互保护
作用。
引起苹果叶片产生花叶病状的毒原,除上述苹果花叶病毒之外,还有土
拉苹果花叶病毒Apple (Tulare )mosais virus 和李坏死斑病毒中的苹果
花叶株系Prunus nicrotic ringnpot apple mosaic strain virus。后两种病
毒在我国是否存在分布情况,有待研究。
传染途径和发病条件
苹果树感染花叶病后,便成为全株性病害,只要寄主仍然存活,病毒也
一直存活并不断繁殖。病毒主要靠嫁接传播,无论砧木或接穗带毒,均
可形成新的病株。此外,菟丝子可以传毒。在海棠实生苗中可以发现许
多花叶病苗,说明种子有可能带毒,但目前尚无确切的试验证明;1956
年就报道苹果蚜和木虱可以传毒,但一直未能肯定。然而在自然条件下,
该病可缓慢传播蔓延,因此昆虫传毒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嫁接后的潜育期长短不一,一般在3-27个月之间。症状表现与环境条
件、接种时间、供试植物的大小等有关系。气温10-20℃时,光照较
强,土壤干旱及树势衰弱时,有利于症状表现;幼苗接种,潜育期一般
较短。
在陕西关中地区观察,斑驳型症状多集中出现在苹果萌芽后10-20天。
病斑在4月初至5月初发展,其后急剧减缓。7-8月份盛夏期,病害
基本停止发展,甚至出现症状隐蔽现象。9月初病树抽发秋梢后,症状
又重新开始发展,10月份又急剧减缓,11月份完全停止。致使一些当
年生病枝,只在基部和顶部叶片上发生病斑,而中部的叶片则没有病斑。
有些病叶从6月中旬开始,陆续变褐枯死。严重的病树5月下旬后,即
出现早期落叶现象。平均减产30%左右。花叶病树还容易引起苹果真菌
性落叶病类的发生,病树果实不耐贮藏。重病树新梢平均生长量明显减
少,尤以秋梢部分为突出。

不同苹果品种的感病性也有明显差异,其高度感病品种有白龙、秦冠、
倭锦、黄魁、甘露、生娘(伏花皮)等;轻度感病品种有红玉、醇露、
红魁、绯衣、红星、元帅、国光等;较抗病的品种有祝光、印度、早生
旭、大珊瑚及英金等。
防治方法
1.选用无病毒接穗和实生砧木 采集接穗时一定要严格挑选健株。砧木
要采用种子繁殖的实生苗,避免使用根蘖苗,尤其是病树的根蘖苗。带
毒植株在37℃恒温下处理2-3周,即可脱除苹果花叶病毒。苹果花叶
病毒可通过指示植物和酶联方法进行检测。木本指示植物有兰蓬王、红
玉和金冠。
2.拔除病苗 在育苗期加强苗圃检查,发现病苗及时拔除销毁,以防病
害传播。
3.加强病树管理 对病树应加强肥水管理,增施农家肥料,适当重修剪。
干旱时应灌水,雨季注意排水,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减轻危害
程度。对丧失结果能力的重病树和未结果的病幼树,及时刨除,改植健
树,免除后患。
4.药剂防治 春季发病初期,可试喷洒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或增
抗剂100倍液、20%盐酸吗啉胍·铜可湿性粉剂(毒克星,原名病毒A)
4000倍液,隔10-15天1 次,连续2-3次。
防治方法:
1.选用无病砧木和接穗,避免用根蘖苗作砧木。
2.拔除病苗,发现病苗及时拔除并烧毁。
3.加强管理,发病树应加强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料,适当重修剪。
(一)建立严格的检疫制度避免病害经由病苗,向新果区传播。首先在
挑选接穗时一定要严格,建立全母本树制度,以保证提供优质健康的接
穗。其次要采用种子繁殖的实生砧,避免使用根蘖苗,尤其是病株的根
蘖苗。此外,在苗木的生长过程中还要经常检查,发现病苗立即彻底汰
除、销毁。
(二)除去病株及时更新果园内定植后已病而尚未结果的幼树,改植健
株,免除后患。
(三)
(三)喷增产灵保护已结果的有病成株可在春季喷布增产灵(50~
100ppm),同时加强肥水管理以减轻为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