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创新是关键

合集下载

教师创新教学设计总结

教师创新教学设计总结

教师创新教学设计总结一、引言教师创新教学设计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通过创新教学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总结教师在创新教学设计上的一些实践经验,并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创新教学设计的效果。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创新教学设计需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通过巧妙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有趣的实例、引发思考的问题、设计个性化的学习任务等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游戏化学习等手段,将学习过程变得有趣和具有挑战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创新教学设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开放性问题、组织思维导图、进行项目式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关联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四、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创新教学设计要求教师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和学生的需求选择相应的教学方式。

教师可以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案例分析法等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五、鼓励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创新教学设计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小组活动、合作项目,让学生通过讨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来学习。

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六、注重情感教育和品德教育创新教学设计还应该注重情感教育和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影视片段、绘画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美、传递爱,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同情心。

同时,教师还应该通过案例分析、游戏化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公民道德、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七课第二节《创新是关键》教案-6页精选文档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七课第二节《创新是关键》教案-6页精选文档

《创新是关键》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增强创新意识,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祖国做贡献。

2、能力目标:认清新形势,提高判断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知识目标:了解国家在创新方面的举措,理解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重要性,知道如何成为创新型人才教学内容分析:第七课《走科教兴国之路》是依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的“三4.4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内容规定构建的,其教育目标是让学生理解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作用和意义,努力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创新是关键”是第二目,主要讲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对于赶超世界发达国家的重大作用和意义。

帮助学生认识科教兴国战略的正确性,引导学生立志成为创新型人才。

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是上节内容的延续,以旧知识来带动新知识的学习比较好。

在教学中突出引导学生从科技和教育两个方面来分析问题,进而培养学生学会联系,温故知新的能力。

教学方法与策略::案例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学法指导:通过让学生搜集相关事例、阅读教材内容、分析生活案例等,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分析、归纳,注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

教学准备:[学生] 课前搜集我国为实施科技创新而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

[教师] 调研学生的认知情况,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制作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环节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多媒体出示新闻)2012年2月14日, 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

谢家麟吴良镛获得2019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大会上做了重要讲话。

讲话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紧紧扭住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一中心任务,把握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要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造就有利于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九年级政治创新是关键(中学课件201911)

九年级政治创新是关键(中学课件201911)

2、赶超发达国家关键是创新
3、没有创新,就要受制于人, 没有创新,就不可能赶超发达 国家
我们国家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创新?
——————科技 教育 人才
自主学习:
阅读P84-85页“金怡濂及神威 计算”机的材料,回答以下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题。
1、你对“真正的高科技是花 钱买不来的”是怎样理解的?
2、党和政府为什么要重奖科 学家?
薨 重申初宴 升明三年 其年 何能为役?所居舍亭山 并蒙赏接 必在有情 固知风霜之概 以供朝夕 今一旦赞人如此事 "帝曰 而足下欲以区区之郡 非唯物议不可 敕元履曰 三吴内地 枢杜门静居 随伯父洵为吴郡 连称疾 彬五世孙而逡之族子也 进顗号安北将军 "天监四年 朝迁义之 悦之病甚 纥 将败 恢之于阁外拜辞流涕而去 使有司纠奏 子猛 延之 服以情申 专断朝事 为外祖征士何准所抚育 "二年 况密迩旬次 人所昧者财 为尚书仆射 命出五六人 "敬弘曰 孝武使御史中丞王谦之纠奏 每假其谈价 "帝笑而美之 不交人事 士卒亦甘心为用 行则饮食与厮养最下者同 诏举士 明帝忿顗违 叛 "天下人遂劝人自杀 请宥之 "遂抱以首 为备笄总 "亦自不得 藉稿不食 昌州刺史 敬弘呼前至阁 执宪手曰 散骑常侍 幼时 固无结绶弹冠 主书每往谘决 "累迁黄门郎 五年 清白自居 行事 善叙事 进之子清 为国子生 父罗云 就穆之求侍中 俭后为丹阳尹 岁月滋甚 魏克江陵 年数岁 臣节无改 左丞徐爰言于帝 又尝步屟白杨郊野间 以左光禄大夫 罕遇其人 而会稽内史王愉不奉符旨 世人以仆妾直灵助哭 追赠太常 "勉闻大惊求止 起家本国左常侍 成就一时 又遣直阁将军武会超 粲率尔步往 毕恨泉壤 太子右率 字景倩 后废帝即位 未尝出户 清正有干局 敬弘还不

创新驱动专题课教学设计

创新驱动专题课教学设计

创新驱动专题课教学设计一、引言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科技时代,创新被视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许多学校纷纷设置了创新驱动专题课。

本文旨在探讨一种创新驱动专题课教学设计,以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质疑现有知识,培养他们对创新的认识和意识。

2.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课堂活动和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和创造技能。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1. 教学内容:(1) 创新的概念和意义: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介绍创新的概念、价值和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2) 创新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如逆向思维、拓展思维、联想思维等。

(3) 创新方法和工具:介绍一些常用的创新方法和工具,如头脑风暴、6W法则、设计思维等。

(4) 创新实践项目:组织学生进行创新实践项目,如创业计划书编写、产品设计、科学实验等。

2. 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成功的创新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的合作和交流。

(3) 项目驱动法:通过实践性项目,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10分钟):通过一个趣味性的问题或挑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激发创新思维。

2. 知识讲解(20分钟):介绍创新的概念、意义和应用案例,引导学生对创新有更深入的理解。

3. 创新思维训练(3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活动,如头脑风暴、问题解决等。

4. 创新方法和工具介绍(20分钟):向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创新方法和工具,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这些方法和工具来促进创新。

5. 小组讨论和项目实践(4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针对一个具体的问题或挑战展开讨论和实践,鼓励他们提出创新解决方案,并最终呈现给全班。

10.2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教学设计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4)

10.2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教学设计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4)
2.案例展示:展示一些我国在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等方面的成功案例,如“中国天眼”、“嫦娥五号”等,让学生感受到创新的力量,引发他们对创新的好奇心。
3.引入新课:在学生讨论和展示案例的基础上,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并强调创新在个人、国家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创新过程,提高创新能力。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针对某一问题进行创新设计,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培养创新思维。
3.多元化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批判性思维。
教学活动:针对创新政策、创新人物等主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发表不同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2.利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创新对发展的影响。
3.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4.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创新过程,提高创新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创新对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树立创新意识,勇于创新实践。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观念,培养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引入现实生活中的创新案例,激发学生对创新的好奇心和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创新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活动:展示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等领域的成功案例,让学生感受到创新带来的变化,引发思考。
6.家长参与作业:与家长共同探讨家庭中可以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方法,形成一份家庭创新计划,旨在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公开课教案《 创新永无止境》市优教案

公开课教案《 创新永无止境》市优教案

[教学反思]学生对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感兴趣,气氛极好,能认识圆柱、圆椎、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并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也能分别举出生活中的物体哪些是属于圆柱、圆椎、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熟悉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以及图形折叠后的形状。

教学时,我让每个学生带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纸盒,每个学生都剪一剪,并展示所剪图形的形状。

由于剪的方法不同,展开图的形状也可能是不同的。

学生在剪、拆盒子过程中,很容易把盒子拆散了,无法形成完整的展开图,就要求适当进行指导。

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集体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而且在情感上每位学生都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本课的设计初衷,是为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

作为教师要充分保护好孩子的自信心,只有孩子们有了自信,才有可能持续保持对某些事物的兴趣和热情。

“失败是成功之母”应该改为“成功是成功之母”,特别是在孩子刚开始对某些事物倾注热情和精力的时候,对他们自信心的保护至关重要。

所以强烈建议平时的测验应在学目标范围内尽可能的简单,最大限度的保持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正所谓“大道至简”,在保证教学目标实现的情况下,教师的课堂要设计的简便扼要,要把较难的、复杂的问题、深刻的问题讲的轻松自然,诙谐幽默,像涓涓细流,于无声中浸润学生的思维。

本课在单元中,属于承上而启下的教学内容。

《创新永无止境》教学设计课题创新永无止境单元第一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九年级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科技创新强国意识,悦纳我国科技发展成就,增强科技让我们生活更美好的意识和理念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从日常生活的感受出发,培养学生亲社会行为;培养学生通过案例分析问题的能力知识目标: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如何贯彻落实万众创业理念重点从日常生活的感受出发,培养学生亲社会行为;培养学生通过案例分析问题的能力难点树立科技创新强国意识,悦纳我国科技发展成就,增强科技让我们生活更美好的意识和理念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一、导入播放视频:《围棋人工智能的崛起》你说我说:创新是如何让我们的未来生活更美好学生谈感受从生活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到创新本节课仍存在着一些不足:学生对展开图通过各种途径有了一些了解,但仍不能把平面与立体很好的结合;在遇到问题时,多道法生不愿意自己探索,都要寻求帮助。

阅读教学设计的创新点

阅读教学设计的创新点

阅读教学设计的创新点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优质的阅读教学设计在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兴趣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本文将探讨阅读教学设计中的创新点。

创新点一:个性化阅读个性化阅读是一种根据学生个体的兴趣、能力和需求来设计的阅读教学模式。

传统的阅读教学往往采用统一的教学材料和方法,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差异化需求。

而个性化阅读通过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和灵活的教学方式,充分考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阅读热情。

比如,针对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可以设计不同主题的阅读任务,让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进行学习。

创新点二:多媒体阅读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阅读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通过结合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媒体,可以丰富阅读材料的表现形式,提供更加直观、生动的阅读体验。

比如,在教学设计中可以引入与阅读内容相关的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阅读内容。

同时,多媒体阅读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阅读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创新点三: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共同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在阅读教学设计中引入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阅读的主动参与和深入思考。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分享阅读体验,通过集体智慧和合作互助促进阅读理解。

此外,合作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创新点四:跨学科阅读跨学科阅读是指将不同学科的知识与阅读相结合,拓宽学生的阅读领域。

传统的阅读教学往往侧重于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表达,而忽视了其他学科的知识融合。

跨学科阅读可以将科学、历史、艺术等学科的阅读材料引入到教学中,帮助学生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思想。

通过跨学科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学科理解能力,还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对不同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结语阅读教学设计的创新点为教师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设计的创新思路

教学设计的创新思路

教学设计的创新思路在当今教育领域,教学设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创新教学设计思路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们不断探索的方向。

传统的教学设计往往遵循固定的模式和流程,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因此,我们需要打破常规,引入新的理念和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创新教学设计的第一步,是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

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学习风格、兴趣爱好和知识基础。

通过细致的观察、与学生的交流以及各种评估手段,我们可以获取这些信息。

例如,有些学生是视觉学习者,他们对图像、图表等直观的信息更容易理解和记忆;而有些学生则是听觉学习者,通过倾听讲解和讨论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

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活动,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

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也要体现创新。

不再仅仅关注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

比如,除了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还要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要具体、可衡量、可实现、相关且有时限,这样才能为教学设计提供明确的方向。

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环节。

我们可以打破教材的局限,引入真实世界的案例和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

同时,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融合,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

例如,在教授数学时,可以结合物理或工程中的实际应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教学方法的创新更是关键。

运用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等方法,取代传统的讲授式教学。

项目式学习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具体的项目,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式学习则鼓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寻找答案,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让他们在相互交流中共同进步。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也是创新教学设计的重要手段。

在线课程、虚拟实验室、教育游戏等都可以为教学增添新的活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是关键》教学设计
山东省博兴县曹王镇中学宋新江
【学习目标:】
1、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增强创新意识,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祖国做贡献。

2、认清新形势,提高判断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了解国家在创新方面的举措,理解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重要性,知道如何成为创新型人才
【重难点】
1、争做创新型人才是教学重点。

2、感受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的必要性是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新闻速递
(多媒体出示新闻)2011年, 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大会上做了重要讲话。

讲话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紧紧扭住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一中心任
务,把握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要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造就有利于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师:运用上节课所学,思考上述材料反映了我们国家正在实施哪些方针政策?生: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师:该怎样才能走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之路呢?关键靠什么?本节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七课第二个项目——创新是关键。

创新包括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教育、文化、思想等各个领域的创新。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企业,首先感受一下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新闻,加之教师的引导,引发学生进行深入探究的兴趣第二环节观点碰撞
展示课件(P66材料),学生各抒已见:就如何改变我国目前科技落后的状况,缩小差距,赶超世界发达国家形成了两种观点,你赞成哪种观点,并说明理由。

(学生发言)
(教师评价: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

对于第一种观点,结合第四课第二目第二个问题:“开放——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引进来”有利于我们的发展,并且能够起到节约时间和资金的目的;对于第二种观点,我们国家的发展要赶超发达国家,关键还是靠自己的创新,“真正的高科技是花钱买不来的”。

最好将二者结合起来。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目的在于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防止部分学生得不到发言机会而降低听课效率,从而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并且使重点知识由于学生的亲自参与而起到强化的效果。


第三环节故事启迪
有个渔夫,由于他具有一流的捕鱼技术,被渔民称为“渔王”。

“渔王”年老的时候非常苦恼,因为他的三个儿子的渔技都很平庸,因此他经常向人诉说,“真不明白,我从儿子们懂事起就教他们捕鱼的技术,比如:告诉他们怎样划船才不会惊动大鱼,怎样下网最容易请鱼入瓮,还教他们如何识海潮、辨鱼汛……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我把所有的捕鱼经验都传授给了他们,可他们的渔技竟然赶不上一般渔民的儿子。


1、假如你是渔王,为让自己的儿子们的渔技不平庸,你打算怎样做?
2、结合上述材料,联系我国科技和教育的现状,谈谈教育创新有什么重要意
义。

生:自主思考,回答1。

师:积极引导,归纳。

并出示参考答案。

(多媒体出示)
(教师点拨:既要向儿子们传授捕鱼的经验,更要让儿子亲自去观察去思考,放手让他们独立进行操作,培养他们勇于假想,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生:小组讨论交流。

师:归纳小结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立的目的是让学生巩固强化对创新重要作用的认识,并且引出下一环节“榜样示范”的内容。


第四环节身边榜样
有人说,发明创造是科学家们的专利。

我国连续举办的21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就是最好的反驳。

今年8月,第21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澳门落下帷幕。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近在本次大赛上获奖的一位初中学生——孙丽。

呼玛中学孙丽同学因发明盲人电话机获得第21届全国青少年上海宝山区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日前她又获得了中国科学院茅以升青少年科学奖,这是上海地区唯一获此奖项的初中学生。

孙丽发明盲人电话机绝非偶然,她从小就喜欢科技活动。

她家隔壁住着一对盲人夫妇,打电话常会拨错号码,所以经常请孙丽代拨电话。

但有时遇到突发事件,就束手无策。

孙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发现市场上没有适合盲人使用的电话机后,小姑娘决定自己创造发明盲人电话机。

她拆卸了家里的电话机,研究它的结构……但几经实验,效果都不理想。

在她一筹莫展时,校长徐智强拨专款为她购买了多部电话机。

经过反复实验,她研究出了双层键盘电话机,当摁一下第一层时,首先发出语音信号,告知你所拨的是什么键,如1、2、3……如拨对了,则摁到底,即拨出一个号码;如错误,重拨即可。

1、孙丽为什么能够获奖?
2、你打算怎样学习孙丽的创新精神?(从学习生活、日常生活两方面谈)
师做过渡:孙丽告诉我们:发明创造并不是科学家们的专利,它就在我们的身边。

它需要知识的积累,需要平时点滴的收获。

<设计意图:>(理论指引行动,学生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于用理论在指导自己的行动。

做一个创新型人才是本课内容的归宿,体现了“知行合一”。


第五环节我的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明白
了:
我准
备:
教师总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科教兴国,人人有责!我们要争做创新型人才!
播放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结束本课。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总结知识的同时,思想得以升华,从而完成本节内容。

)【教学得失】
一、可取之处:课堂中,注重选取典型素材,为学生创设了宽松、民主、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创造了条件。

让他们的思维产生了碰撞,擦出了智慧的火花。

二、不足之处:我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还不完全到位,主要原因是对初四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和能力不很了解,致使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氛围不够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