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崖柏

合集下载

朝鲜崖柏无性繁育技术

朝鲜崖柏无性繁育技术
Re s o u r c e s Pr o t e c t i o n En g i n e e r i n g La bo r a t o r y,An t u 1 3 3 61 3,Ch i n a;2. Co mp r e h e n s i v e L a w En f o r c e me n t
p r o d u c i t i o n .We oun f d t h a t t h e b e s t t i me or f g a i n i n g h i g h q u a l i t y c u t t a g e s e e d i s t h e s p r i n g a n d t h e c u t — t a g e b e d h a d b e t t e r n o t t o b e wa t e r e d f r e qu e n t l y . Wh e n we u s e l a y e r i n g me t h o d,t he p r e s s e a r t h i s 2 0 c m l o ng a nd 5 c m t h i c k,t h a t ma k e s t h e g r o wi ng e f f e c t o f t h e r o o t s i g n i ic f a n t .Th e s u c c e s s o f t h e e x p e r i me n t g i v e s t e c h ni c a l s u r p o r t s o f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a n d e n l a r g e me n t o f t h e s e e d s o u r c e s .

濒危植物朝鲜崖柏研究现状和保育对策

濒危植物朝鲜崖柏研究现状和保育对策

濒危植物朝鲜崖柏研究现状和保育对策【摘要】朝鲜崖柏是一种濒危植物,受到生长环境破坏和过度采挖等因素的威胁。

本文对朝鲜崖柏的生长环境与分布、生长特点与价值、濒危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探讨了当前保育现状与挑战。

针对问题,提出了加强监测与保护工作、落实相关保护政策与法规、促进公众参与保护等对策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与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朝鲜崖柏的保育现状,为制定更有效的保护措施提供参考。

朝鲜崖柏是珍贵的自然资源,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保护,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关键词】朝鲜崖柏、濒危植物、研究现状、保育对策、生长环境、生长特点、价值、濒危原因、保育现状、挑战、保育建议、监测、保护政策、法规、公众参与、结论。

1. 引言1.1 濒危植物朝鲜崖柏研究现状和保育对策濒危植物朝鲜崖柏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资源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由于生长环境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干扰,朝鲜崖柏面临着严重的濒危和减少。

为了有效保护这一珍稀品种,亟需加强对朝鲜崖柏的研究和保育工作。

目前,关于朝鲜崖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生长环境与分布、生长特点与价值、濒危原因分析以及保育现状与挑战等方面。

通过深入了解朝鲜崖柏的生存状况和面临的问题,可以制定更科学有效的保育对策,确保其物种的生存和繁衍。

本文将对朝鲜崖柏的生长环境与分布、生长特点与价值、濒危原因分析、当前保育现状与挑战以及保育对策建议等内容进行深入探讨,旨在唤起社会对朝鲜崖柏保护的重视,促进相关保护政策和法规的落实,同时倡导公众积极参与朝鲜崖柏的保护工作,共同努力保护这一珍贵的生态资源。

2. 正文2.1 朝鲜崖柏的生长环境与分布朝鲜崖柏(Taxus cuspidata)是一种濒危的常绿乔木,生长在寒冷的山地和高海拔地区。

它通常生长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地,喜欢生长在多岩石、草甸和疏林的环境中。

朝鲜崖柏主要分布在中国、朝鲜、日本等地区,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华东地区的山地。

朝鲜崖柏的生长环境要求比较苛刻,它需要充足的阳光和湿润的土壤,同时还要求空气流通良好。

崖柏的资料:崖柏是柏科崖柏属6种常绿针叶树的统称

崖柏的资料:崖柏是柏科崖柏属6种常绿针叶树的统称

崖柏的资料:崖柏是柏科崖柏属6种常绿针叶树的统称崖柏(学名:Thuja sutchuenensis),崖柏是柏科(Cupressaceae)崖柏属(Thuja)6种常绿针叶树的统称,原产于北美和东亚,生长于海拔1,500米以上的地区,目前尚未大规模人工引种栽培。

上世纪90年代曾因数量稀少未被发现宣布为灭绝物种,21世纪初在重庆大巴山地区发现少量植株,属于濒危物种,禁止采伐。

主要用途是供观赏及生产用材和树脂,与罗汉柏(false arborvitae)近缘。

下面介绍崖柏的详细资料。

崖柏的基本资料形态特征崖柏高5-6(10)米,树皮灰褐或褐色,长条薄片状开裂。

枝密集、开展,小枝扁平、多排列成平面。

叶除幼苗期针形、刺形外,全为鳞形,长1.5-3.0毫米,交互对生。

雌雄同株,花单性,单生小枝顶端。

球果椭圆形至卵圆形,长6.0-6.5毫米,当年成熟。

种子扁平,两侧具薄翅。

灌木或乔木;枝条密,开展,生鳞叶的小枝扁。

叶鳞形,生于小枝中央之叶斜方状倒卵形,有隆起的纵脊,有的纵脊有条形凹槽,长1.5-3毫米,宽1.2-1.5毫米,先端钝,下方无腺点,侧面之叶船形,宽披针形,较中央之叶稍短,宽0.8-1毫米,先端钝,尖头内弯,两面均为绿色,无白粉。

雄球花近椭圆形,长约2.5毫米,雄蕊约8对,交叉对生,药隔宽卵形,先端钝。

幼小球果长约5.5毫米,椭圆形,种鳞8片,交叉对生,最外面的种鳞倒卵状椭圆形,顶部下方有一鳞状尖头。

未见成熟球果。

本种与朝鲜崖柏的区别在于鳞叶枝的下面无白粉,中央的鳞叶无腺点。

生长习性崖柏是阳性树,稍耐阴,耐瘠薄干燥土壤,忌积水,喜空气湿润和钙质土壤,不耐酸性土和盐土;要求气温适中,超过32度生长停滞,在-10度低温下持续10天即受冻害。

分布范围崖柏属的其他亚洲种还有日本鲜崖柏(T. standishii, 即日本香柏;金字塔状乔木,在原产地高15米,具淡红棕色树皮和亮绿色叶)、朝鲜崖柏(T. koraiensis, 灌木或小乔木,高近10米,枝条开展,叶上表面深绿色,下表面银色)等。

柏科——精选推荐

柏科——精选推荐

柏科柏科求助编辑百科名⽚柏科(Cupressaceae)是裸⼦植物门(Gymnospermae)、松杉纲(Coniferopsida )、松杉⽬(Coniferales)的⼀科,是裸⼦植物门中属数最多的1科。

查看精彩图册⽬录种属分布形态特征种群分类经济价值主要属种1. 翠柏属2. 扁柏属3. 柏⽊属4. 刺柏属5. 福建柏属6. 侧柏属7. 圆柏属8. 崖柏属9. 罗汉柏属濒危种类1. 翠柏2. 红桧3. 岷江柏⽊4. 巨柏5. 福建柏6. 朝鲜崖柏代表植物1. 北美⾹柏2. 杜松3. 黄⾦侧柏4. 龙柏5. 西伯利亚刺柏6. 西藏柏世界之最展开种属分布形态特征种群分类经济价值主要属种1. 翠柏属2. 扁柏属3. 柏⽊属4. 刺柏属5. 福建柏属6. 侧柏属7. 圆柏属8. 崖柏属9. 罗汉柏属濒危种类1. 翠柏2. 红桧3. 岷江柏⽊4. 巨柏5. 福建柏6. 朝鲜崖柏代表植物1. 北美⾹柏2. 杜松3. 黄⾦侧柏4. 龙柏5. 西伯利亚刺柏6. 西藏柏世界之最展开编辑本段种属分布 柏科约22属,南北半球各产⼀半;种数次于松科(Pinaceae),近150种,分布⼏遍全球,部分种类为森林的主要树种或重要的造林树种,或为园林绿化树种。

其中种类最多的为圆柏属(Sabina ),主要分布于北半球;单种属近1/2,它们是罗汉柏属(Thujopsis ,产于⽇本)、侧柏属(Platycladus ,产于中国与朝鲜)、福建柏属(Fokienia ,产于中国)、⼩侧柏属(Microbiota ,产于俄罗斯远东)、Arceuthos (产于欧洲南部⾄西亚)、四斜柏属(Tetraclinis ,产于地中海马⽿他、西班⽛与⾮洲西北部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智利柏属(Fitzroya ,产于智利)、智利南部柏属(Pilgerodendron ,产于智利)、南美雪松属(Austrocedrus ,产于智利与阿根廷)、Octoclinis (产于澳洲)、新喀⾥多尼亚柏松属(Neocallitropsis ,产于新喀⾥多尼亚)及塔斯曼柏属(Diselma ,产于塔斯马尼亚)。

IBA处理对朝鲜崖柏硬枝插穗生根的影响

IBA处理对朝鲜崖柏硬枝插穗生根的影响

IBA处理对朝鲜崖柏硬枝插穗生根的影响尹航;赵莹;金慧;刘丽杰;秦立武;代玉红;刘凤霞;吴秀玲【摘要】以朝鲜崖柏春季即将生长的枝条为插穗,采用IBA相同质量浓度与不同处理时间和不同质量浓度对插穗进行浸泡处理,观测其对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以IBA 质量浓度为200 mg·L-1处理2 h的生根效果最好,平均生根率达到79.3%,平均生根指数为1.257,与其他处理比较,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400 mg·L-1处理1 h的插穗各项生根指标最差,平均生根率仅为26.7%,平均生根指数为0.127,400 mg·L-1质量浓度的IBA处理1 h就可显著抑制插穗生根.【期刊名称】《吉林林业科技》【年(卷),期】2016(045)006【总页数】4页(P19-22)【关键词】朝鲜崖柏;IBA;硬枝扦插;插穗;生根【作者】尹航;赵莹;金慧;刘丽杰;秦立武;代玉红;刘凤霞;吴秀玲【作者单位】长白山科学研究院,吉林延边 133613;长白山科学研究院,吉林延边133613;长白山科学研究院,吉林延边 133613;长白山科学研究院,吉林延边133613;长白山科学研究院,吉林延边 133613;长白山科学研究院,吉林延边133613;长白山科学研究院,吉林延边 133613;长白山科学研究院,吉林延边1336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92.36朝鲜崖柏(Thuja koraiensis Nakai) [1],又名长白侧柏,为柏科崖柏属常绿乔木[2],属濒危种[3]。

1999年国务院批准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中将其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也是吉林省东部地区珍贵树种之一,仅分布于长白山西南坡狭小地带。

朝鲜崖柏树形美观,是优良的庭园观赏、绿化和制作盆景的理想树种[4]。

朝鲜崖柏具有重要药用价值,对肠、胃、肺等多种疾病有明显疗效[5],特别是具有很强的止血功能,人们用其枝、叶煮水可治疗皮肤病。

濒危植物朝鲜崖柏研究现状和保育对策

濒危植物朝鲜崖柏研究现状和保育对策

濒危植物朝鲜崖柏研究现状和保育对策朝鲜崖柏(学名:Taxus cuspidata var. nana)是一种分布在中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的植物,属于红豆杉科红豆杉属。

由于其高度耐寒、生长缓慢和木材质地坚硬等特点使其成为一种优质的木材原料,并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被广泛用于中医药和现代药物研发。

由于过度采伐和栖息地破坏等人类活动,朝鲜崖柏的数量急剧减少,现已处于濒危状态,在中国东北地区已经濒临灭绝。

目前,朝鲜崖柏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种群数量和分布。

研究者通过野外调查和样本分析等方法,对朝鲜崖柏的种群数量和分布情况进行评估和监测。

通过了解种群数量和空间分布,可以为保育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2. 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

研究者使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朝鲜崖柏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进行研究。

通过了解遗传多样性水平和群体结构,可以为制定合理的保育策略提供指导,避免基因流失和群体衰退。

3. 生境要求和保育措施。

研究者对朝鲜崖柏的生境要求进行研究,包括土壤、水分、光照等因素对其生长的影响。

并探索保护朝鲜崖柏的有效措施,如种子库建设、人工繁育和栖息地保护等。

基于上述研究现状,针对朝鲜崖柏的保育对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加强生境保护。

加强对朝鲜崖柏栖息地的保护,减少人类活动对其生长空间的干扰,包括限制采伐、禁止盗伐和控制沿海开发。

还应加强对水源地的保护,确保朝鲜崖柏能够获得充足的水分。

2. 建设朝鲜崖柏种子库和人工繁育基地。

在保护现有种群的建立朝鲜崖柏种子库和人工繁育基地,通过繁育和引种扩大种群规模,增加种群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3. 加强监测和防治。

建立朝鲜崖柏种群的持续监测系统,对其种群数量和分布进行动态监测,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还应加强对植物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减少人为破坏对种群的影响。

濒危植物朝鲜崖柏研究现状和保育对策

濒危植物朝鲜崖柏研究现状和保育对策

濒危植物朝鲜崖柏研究现状和保育对策朝鲜崖柏(学名:Taxus cuspidata)是一种珍贵的植物资源,它属于被子植物门、裸子植物纲、红豆杉科、紫杉属。

朝鲜崖柏是一种常绿乔木,树冠圆锥形或塔形,树皮红褐色或灰褐色,枝条细长,呈深灰色,树皮光滑,全树呈现深绿色。

叶片带状披针形或条形,先端尖,基部具有短柄,叶片两面均为深绿色。

种子坚核椭圆形,种子表面红色。

朝鲜崖柏是一种非常慢生长的树种,其每年生长速度仅为1~3厘米,树轮生长非常缓慢。

由于其树干和果实中含有大量的红豆杉碱,可以用来提取红豆杉碱等药用原料,因此朝鲜崖柏备受人们的珍视。

由于采伐以及栖息地的破坏,朝鲜崖柏目前已经成为濒危植物,受到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入濒危物种。

朝鲜崖柏的保育现状由于朝鲜崖柏被广泛用来提取红豆杉碱等药用原料,加之其生长缓慢,已经成为一种受到严重威胁的植物。

目前,朝鲜崖柏的分布范围已经大大减少,其栖息地受到了严重破坏,导致种群数量急剧减少。

除了人为的采伐和栖息地破坏,朝鲜崖柏还面临着气候变化、病虫害等自然因素的威胁,对其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保育对策针对朝鲜崖柏的当前保育现状,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对策,才能有效地保护这一珍贵的植物资源。

1. 加强法律保护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加大朝鲜崖柏的法律保护力度,制订相关法律法规,严禁非法采伐和交易朝鲜崖柏。

建立朝鲜崖柏的保护区和种苗园,确保其在自然环境中得到良好的生长条件。

2. 科学研究加强对朝鲜崖柏的科学研究,深入了解其生长习性、生态位、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

开展对朝鲜崖柏的人工繁育和生态恢复技术研究,通过科学手段增加朝鲜崖柏的种群数量,提高其生存率。

3. 保护宣传加强对朝鲜崖柏的保护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朝鲜崖柏的保护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朝鲜崖柏的珍贵性,从而达到保护的目的。

4. 国际合作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共同保护朝鲜崖柏等濒危植物资源。

通过国际组织、研究机构等渠道,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推动朝鲜崖柏的保护工作。

崖柏的功效与作用

崖柏的功效与作用

崖柏的功效与作用崖柏的功效与作用崖柏的功效与作用崖柏是一种主要出产于朝鲜境仙的特有植物,在中国的的长白山区与吉林境内也比较常见,凉血和止血以及清热解毒是这种中药的主要功效。

在生活中人们常把崖柏用于吐血、便血以及尿血等症状的治疗,另外这种中药对痢疾、咳嗽以及慢性支气管炎等病也有一定的治疗功效。

食用时报多以煎汤服用为主。

檀香的功效与作用1、檀香具有放松神经的作用,把它点燃以后可以起到放松神经和减轻焦虑的作用,另外檀香还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可以让人们快速进入到睡眠状态中。

2、檀香有很好的抗炎功效,人们食用以后可以清理血液中的炎症,对膀胱炎以及肾炎等病都有不错的治疗功效。

另外檀香还有一定的催情功效,可以用于夫妻生活之间情调的调节。

3、檀香对胸部感染作用也十分明显,特别是支气管炎以及肺炎等病引起的咳嗽和气喘都能在檀香的作用下得到大的缓解。

【崖柏的功效与作用】崖柏的功效和作用2017-05-10 10:43 | #2楼崖柏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崖柏是濒危物种,曾经一度以为灭绝,又生长在1500米海拔以上,因此价值非常高。

与此同时,崖柏对于人体的健康非常有益,特别是对人的精神和心血管疾病方面都有很好的调节效果,还能美容排毒。

下面一起来见识一下崖柏的各种神奇功效与作用。

对血液的功效与作用1.治疗白血病。

崖柏(侧柏)内富含的化合物槲皮素对白血病细胞具有较强的抗增生效应,能抑制白血病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促使和诱导白血细胞凋亡,对白血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2.抗人红细胞氧化作用。

崖柏(侧柏)内富含的化合物槲皮素和鞣质极其有效地抑制自由基h2o2与红细胞发生作用,保护红细胞膜不受破裂,使溶血度和丙二醛含量下降,达到抗人红细胞氧化损伤。

3.抗血栓、抑制血小板聚集。

崖柏(侧柏)内富含的化合物槲皮素迅速通过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与血小板膜上受体特异地结合,抑制血小板活化而起到抗血栓作用,对心血管起保护作用,并能显著扩张动脉,降低血压和抗心律失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历史版本 :朝鲜崖柏 返回词条∙ 编辑时间:10-13 07:25 历史版本: ∙ 内容长度:28111 图片数:16目录数:12 ∙修改原因:朝鲜崖柏在长白山西南坡海拔700-1800米的地带,生长着柏科的一种树木,称为朝鲜崖柏。

由于长白山地处东北的东南,来自东面日本海和南部黄海潮湿气流的影响,纬度虽高,但气候温和而潮湿,形成特殊的自然环境,在这里火山灰形成的土壤,矿物质丰富,起伏的山坡上森林茂密,植被丰富。

朝鲜崖柏就生长在如此优越的环境中,分布极为狭窄。

为了对它进行保护定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目录∙• 简介 ∙ • 分布 ∙ • 现状 ∙ • 形态特征[显示全部] 简介回目录朝鲜崖柏朝鲜崖柏拉丁名Thuja koraiensis Nakai中文名朝鲜崖柏拉丁科名Cupressaceae中文科名柏科保护级别 3海拔下限(米) 700海拔上限(米) 1800常绿小乔木,高达10米,胸径10~30厘米。

幼树树皮红褐色,平滑,老树树皮灰褐色,条片状纵裂。

枝平展或稍下垂。

叶鳞形,交互对生,排成4列,小枝上面的叶绿色,下面的叶被白粉。

雌雄同株。

球花单生于侧枝顶端,雄球花卵圆形,雄蕊交互对生,各有4枚花药;雌球花有4~5对珠鳞,中部第2~3对珠鳞各生有1~2枚胚珠。

球果当年成熟,椭圆形,长9~10毫米,直径6~7毫米,熟时深褐色。

喜阴凉奈潮湿,生于海拔700-1800米富含腐殖质的山坡、山谷、山脊处。

长白山区特产。

主要分布于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十五、十九道沟,以及集安等地。

朝鲜北部亦有分布。

东北各地园林均有栽培。

分布回目录在中国仅分布于吉林省长白山西南部的长白、抚松等县。

朝鲜半岛也有分布。

吉林(长白山)朝鲜崖柏为常绿小乔木,最高可达10米,树皮红褐色,老树灰褐色条状纵裂。

散生于海拔700~1800米地带的针阔叶林内。

为阴性浅根系树种,喜湿润气候和腐殖质多的肥沃土壤。

多见于山谷,山坡或山脊,裸露的岩石缝中也有生长。

花期为5月,9月球果成熟。

枝平展或下垂,小枝扁平排成一平面。

鳞形叶交互对生,4片成一节,排成4列,叶下被白粉。

花单性,雌雄同株,球花生枝顶,雌球花有4-5对球鳞,球果椭圆形长9-10毫米,直径6-7毫米。

现状 回目录朝鲜崖柏渐危种。

朝鲜崖柏不仅分布区局限,面积也小,在中国长白山的西南侧呈星散或小片分布,由于乱砍滥伐,生境破坏,致使分布范围日趋缩小。

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的朝鲜崖柏可就地保护,严禁砍伐森林,林下许多呈灌木状的幼树,只要保护好可长大成树。

也可以播种或扦插进行迁地栽植。

形态特征 回目录常绿小乔木,高达10米,胸径10-30厘米;幼树树皮红褐色,平滑,老树树皮灰褐色,条片状纵裂;枝平展或稍下垂;小枝互生,幼时绿色,扁平,排成一面,3-4年生枝红褐色或灰红褐色。

叶鳞形,二型,交互对生,排成4列,4片成节,上下列的叶扁平而紧贴,先端微尖或钝,具1个明显或不明显的腺点,朝鲜崖柏朝鲜崖柏侧边的叶船形,折覆着中央之叶的侧边及下部,先端内曲,背部有脊;小枝上面的叶绿色,下面的叶被白粉。

雌雄同株,球花单生侧枝顶端;雄球花卵圆形,雄蕊交互对生,各有4花药;雌球花有4一5对珠鳞,中部2一3对珠鳞各生1一2胚珠。

球果当年成熟,椭圆形,长9一10毫米,直径6-7毫米,熟时深褐色。

种鳞交对互生,薄木质,扁平,背面近顶端有凸起的尖头;种子椭圆形,扁平,周围有窄翅,上下两端有凹缺。

特性 回目录朝鲜崖柏分布于针阔林内。

分布区受来自日本海的湿润气团的影响,因而气候较温暖,降水较充沛。

年平均温大致在3--6℃,仅有季节冻土,1月份平均温-15---25℃,7月份平均温多在20--26℃,无霜期为120--150天,年降水量约600--1000毫米,多集中在6、7、8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80%。

朝鲜崖柏为阴性浅根系树种,喜生于空气湿润,腐殖质多的肥沃土壤中,多见于山谷、山坡或山脊,裸露的岩石缝中也有生长。

伴生的乔木树种有臭冷杉Abies nephrolepis (Trautv.) Maxim.、岳桦Betula ermanii Cha m.、花楷槭Acer ukurunduensis Trautv. et Mey. 和花楸树Sorbus pohuash anensis (Hance) Hedl.等。

花期5月,球果9月成熟。

保护价值 回目录朝鲜崖柏朝鲜崖柏只分布于中国长白山和朝鲜,对研究植物地理和植物区系都具有科学价值。

木材坚实耐用,可供建筑、家具等用。

崖柏.濒危种,可能已绝灭。

该种是1892年在四川城口县的一个分布点上采得的标本。

由于森林已被砍伐,以后曾多次 去原产地调查,都没有再找到。

本种与朝鲜崖柏的区别在于鳞叶枝的下面无白粉,中央的鳞 叶无腺点。

保护措施回目录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外都有星散分布。

建议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野生资源。

并在长白山区引种栽培。

栽培要点:朝鲜崖柏用播种育苗或扦插法均可繁殖,栽培法与同属其它植物相似。

是稀有耐寒常绿树种。

树形美观,易整形,耐修剪,很少病虫,可做绿篱、盆景等,亦是布置假山、岩石园的最佳树种,其根、茎、叶果均可入药。

药用价值回目录朝鲜崖柏主治: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痢疾;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00-1400m 湿润、富有腐殖质的谷地,但在山脊及裸露的岩石缝中也能生长。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秋、冬季采收为佳,剪下带叶枝梢,除粗梗,阴干。

资源分布:分布于吉林延吉和长白山等地。

植物形态:朝鲜崖柏,乔木,高达10m ,胸径30-75cm 。

幼树树皮红褐色,平滑,有光泽;老树树皮来红褐色,浅纵裂。

枝条平展或下垂,树冠圆锥形。

叶鳞形,长1-2mm ,先端钝或微尖,背面有明显或不明显的腺点;下部的鳞叶有白粉。

球果椭圆状球形,长9-10mm ,径6-8mm ,熟时深褐色;种鳞4对,交叉对生,薄木质,下部2-3对,各有1-2种子。

种子椭圆形,扁平,长约4mm ,宽1.5mm ,两侧有翅,翅宽1.5mm 。

功效分类凉血止血药;清热止痢药;化痰止咳药 生药材鉴定性郑州 鉴别,大枝平展,小枝扁平,互生,排成一平面。

鳞形呀二型,交互对生,4个成一节,位于小枝上下两面的1对紧贴;小枝下面鳞叶略带白粉。

气微,味微涩。

性味 :味苦;涩;性寒药材基源:为柏科植物朝鲜崖柏的枝叶。

朝鲜崖柏朝鲜崖柏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20g 。

出处:《中华本草》相关新闻回目录一、中央电视台科技之光相关内容: /20070313/100924.shtml二、TOM 科技网相关报道:崖柏是中国特有的“国宝”植物,8年前,专家以为它从地球上消失了,把它从“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中抹去。

可是昨天,一株正长得绿油油的活崖柏奇迹般地出现在深圳文博会国宝馆展区!该株活崖柏的“主人”陈奕洪告诉记者,这株崖柏其实是经过植物专家紧急抢救而“死而复生”的。

2001年,陈奕洪在四川深山里发现有一株被大水冲下来的死崖柏。

他把这株崖柏捡回家去,请来植物专家悉心照朝鲜崖柏料,没想到它竟然奇迹般地“复活”了,成为罕见的在人工照料下成活生长的崖柏,非常稀奇。

他现在准备尝试用崖柏的种子繁殖,等技术成熟后,就可以推广人工种植崖柏了。

陈奕洪说,他这次之所以带着这株宝贵的活崖柏到文博会上亮相,就是希望崖柏能得到社会的关注,大家共同来保护这种堪称“国宝”的珍稀植物。

据悉,崖柏生长于海拔700~2100米土层浅薄、岩石地带的针阔叶林内,是恐龙时代白垩纪的孑遗植物,是世界上极其罕见的“活化石”物种,被植物学家称为世界上最珍稀的裸子植物相似物种回目录长叶竹柏属罗汉松科植物,是中国热带和亚热带的珍稀树种,木材纹理直,结构细而均匀,材质较软轻,切面光滑,不开裂、不变形。

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和云南,除个别地区分布较集中外,多为零星散生,由于长期砍伐而不保护、不种植,现存资源甚少。

据《中国植物红皮书》记载,为中国渐危种。

该标本于1989年采自海南陵水吊罗山,现收藏于天津自然博物馆。

宽披针形革质的叶,并列均匀的细脉,极具观赏价值。

又加之此树干通直,木材结构细致,被列为上等木材,种子又可榨油。

被列为三级国家保护植物朝鲜崖柏竹柏生物学特性竹柏别名糖鸡子、罗汉柴、椰树、山杉、铁甲树等。

为罗汉松科竹柏属常绿乔木,高达20m,胸径50cm;树皮近平滑,红褐色或暗红色,裂成小块薄片;枝条开展,树冠广圆锥形。

叶长卵形、卵状披针形或披针状椭圆形,长3.5~9cm,宽1.5~2.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有光泽,下面淡绿色,交互对生或近对生,排成两列,厚革质,无中脉而有多数并列细脉。

雄球花穗状,常分枝,单生叶腋,稀成对腋生,基部有数枚苞片,花后苞叶不变成肉种托。

种子球形,径1.2~1.5cm,成熟时假种皮暗紫色,有白粉,其上有苞片脱落的痕迹。

花期3~4月,种子10月成熟。

育苗技术回目录1997年开始对朝鲜崖柏进行了育苗试验研究。

试验地位于江西婺源县中洲林场内,地处温暖多雨气候区中,年均降雨量1930.9mm,年均气温17 5℃,极端最高气温40℃,最低-7℃。

试验地处2座海拔约为300m的低山山谷凹地。

土壤为山地红壤,土层厚为50~60cm,山地腐殖质厚度为3~10cm,土壤肥力较好。

采种及种子处理为确保能生产优良苗木,采种必须选择优良采种母树,优良母树应具备以下条件:生长健壮,干形通直圆满,冠形匀称完整,无病虫危害,20~30年生能正常开花结实的壮龄母树。

在10月下旬以后,待种子成熟,果径1.2~1.5cm时采种,用高枝剪、采种刀等工具采集,铺布收集。

种子采集后应及时调制,采用搓揉或用木棒捣烂肉质假种皮,用水淘洗取出种子,再把它去掉果肉、果皮和渣滓,摊在席子上及其它铺垫物或干燥地板上朝鲜崖柏阴干,种子忌曝晒,否则易丧失发芽能力,种子最好随采随播,也可贮藏,但不能超过一年时间。

圃地要求朝鲜崖柏幼苗耐荫喜肥,因此圃地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背风的耕地或旱地。

播种前土壤要求深翻细作,清除石块和杂草、杂物等,施足基肥。

施肥量:粉碎菜枯饼肥1200~1500kg/hm2,磷肥100~150kg/hm2,最好用腐熟厩肥30000~45000kg/hm2。

连作圃地还应用150~225kg/hm2硫酸亚铁、杀螟松25~30kg/hm2对土壤进行消毒。

圃地整平后作床,床高20~25cm,宽100~120cm,步道宽30~40cm,长度依地形而定,一般不超过10m,开好排水沟,耙平床面,压实保墒,并在床面筛一层0.5cm厚黄心土。

播种育苗播种以冬播或随采随播为好,亦可春播,春播在2月中下旬,播种时一般在苗床上进行挖穴播种,行距为15~20cm,穴距为10cm左右,每穴以2~3粒为宜,播种量为200~250kg/hm2,播种后用火土或黄心土覆盖2~3cm厚,再盖上杂草或稻草及其它覆盖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