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的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医学#
文章编号:1002-0217(2008)03-0194-03
收稿日期:2007-08-30
作者简介:祁 强(1955-),男,安徽合肥人,副主任医师,(电话)0551-*******,(电子信箱)cw j929.1@ 1
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的临床应用
祁 强,朱健生,姚桂东,季 钢
(合肥市妇幼保健院 泌尿外科,安徽 合肥 230001)
C linical application of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in treating oligozoospermia,azoospermia and teratozoospermia
QI Qiang ,Z H U Jian -sheng,Y A O G ui -dong,JI G ang
Department of U rological Surgery,Hefei M aternal and Ch i ld Health Care Hospital,Hefei 23000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 nical effect of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 n jecti on (ICSI)i n treatment of oligozoospermia,azoosperm i a and teratozoospermia.Methods :T he data w ere gathered from 36male infer -tility cases w ith oligozoospermia,azoospermia or teratozoospermia within 44ICS I treatment cycles an d studied retrospectively.Re s u lts :In 44treatment cycles,450oocytes were obtai ned,among w hich 353w ere in m etaphase II (M II).The normal fertilization rate of M II oocytes w as 83%an d the cleavage rate,89.5%.There w ere 15cases of the clinical pregnancy and the rate w as 34%per cycle.Conclusion :ICSI i s an effec -tive m ethod i n treating infertility of oligozoospermia,azoospermia and teratozoospermia.
=Key words >i nfertility;in vitro fertilization (IVF);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ICSI);embryo transfer;pregnanc
=摘 要>目的:探讨采用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 CSI)治疗少、弱、畸精子不育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36例少、弱、畸精子症不育者共计44个I CSI 治疗周期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结果:44个I CSI 治疗周期共取卵450个,M Ò期卵母细胞353个,M Ò期卵母细胞正常受精率83%,卵裂率89.5%,临床妊娠15例,周期临床妊娠率为34%。

结论:ICSI 对少、弱、畸精子不育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不育症;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胚胎移植;妊娠
=中图号>R 69812 =文献标识码>A
据医学统计表明,不孕症患者约占育龄夫妇的10%~15%,其中男方因素约占30%或更高,男方因素中大部分为少、弱、畸精子症患者,除少数因促
性腺激素缺乏、某些精索静脉曲张、逆行性射精等原因可用药物或手术给予纠正外,对大多数男性不育
缺乏特异、有效的治疗。

自1992年Palermo 等采用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 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治疗严重精液异常的男性不育症获得成功以来,该技术作为治疗男性不育的方法,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
[1]。

国内首例ICSI 试管婴儿于
1996年10月在广东诞生[2]。

我们于2000年12月
至2005年12月采用ICSI 技术对36例男性因素不育症者进行了44个周期的治疗,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们采用ICSI 技术进行治疗的少、弱、畸精子不育症患者为2000年12月至2005年12月本院不孕门诊求诊者,不育年限2~13年。

ICSI 治疗指征为:¹少、弱、畸精子症,诊断标准参考1993年版5WH O 不育夫妇标准化检查与诊断手册6
[3]。

º严重少、弱、畸精子症的诊断则参照卢光
王秀的标准[4]:
一次射出的精液中精子密度[2@106
/
ml;精子密度>2@106
/ml ,但活动率<40%;精子密度>2@106
/ml,但畸形率>85%。

同时夫妇双方染色体检查必须正常。

采用ICSI 技术进行治疗的44个周期中,少、弱、畸精子症18个周期,严重少、弱、畸精子症26个周期。

1.2 方法
1.2.1 卵巢超排卵及卵子收集 采用GnRH a+FSH 或HM G 长或短方案控制性排卵,至主导卵泡达18mm 时,肌注hCG 10000U 后36h 在B 超下经阴道取卵,并将卵细胞置于80IU/ml 透明质酸酶溶液中,反复吹打,消化去除卵丘颗粒细胞,然后移入胚胎培养液中清洗,将获得的M II 成熟卵子行ICSI 。

1.2.2 精子制备 所有男性患者取精前禁欲5~7d,于取卵当日取精液。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法处理精液,调整精子至适宜密度后,置37e 、5%CO 2培养箱备用。

1.2.3 ICSI 显微操作 采用Nikon 公司显微操作
仪。

显微固定针及注射针由Cook公司或HUMAN-GEN公司提供。

显微注射前在Falcon l006培养皿中加4排共12个培养液微滴,并加矿物油覆盖。

1、2排4个PVP微滴加入处理后上游的精子悬液,3、4排中间6个培养液微滴加入M II卵母细胞,两侧微滴分别用于冲洗显微固定针及注射针。

用显微注射针在PVP微滴中选取形态正常的活动精子并制动精子尾部,再从尾部将精子吸入注射针内,用显微固定针固定卵子。

使第一极体位于6或12点钟位置,把注射针内的精子轻轻回推至针尖,从卵母细胞3点钟位置进针刺入胞浆内,并回吸胞浆直至破膜,可见胞浆和精子出现快速回流,再将回吸的胞浆与精子注入胞浆内,退出显微注射针。

重复以上步骤直至全部的MII成熟卵子均被注射为止。

1.2.4胚胎培养与胚胎移植显微注射后的卵母细胞经冲洗后移入胚胎培养液,置37e、5%CO2培养箱培养,培养14~18h后换液并观察有无原核形成,38~42h有无2~4细胞胚胎形成,取卵后48~ 60h左右再次观察胚胎情况,并进行评分,选取最优的2~3枚胚胎移植至宫腔。

移植后常规用黄体酮和(或)hCG黄体支持治疗。

术后14~16d后行尿hCG检查,阳性者则14~16d后行B超检查,有孕囊、胎芽及胎心搏动者为临床妊娠。

2结果
44个周期共获卵450个,平均获卵数10.2个/周期,其中M II成熟卵子353个,成功进行了ICSI 的卵子为323个,双原核受精卵为269个,MÒ期卵母细胞正常受精率为83%,其中卵裂241个,卵裂率为89.6%,优质胚胎127个,优质胚胎率为53%,优质胚胎为1~2级胚胎,即卵裂球大小相等、碎片少于20%[5],移植胚胎128个,平均移植2.9个/周期,临床妊娠15例(周期临床妊娠率为34%),3胎3例(均予以减胎),双胎3例,流产4例,共分娩婴儿14个,男婴6个,女婴8个,均未发现畸形。

少、弱、畸精子症患者中,严重少、弱、畸精子症26个周期,非严重少、弱、畸精子症18个周期,比较两者受精率、卵裂率及临床妊娠率无显著差异(P> 0.05),见表1。

表1不同的少、弱、畸精子症组ICSI治疗结果的比较
精液异常程度周期数(n)M II/ICS I卵数(个)受精率(%)卵裂率(%)临床妊娠率(%)非严重少、弱、畸精子症组18152/13980.58(112/139)89.29(100/112)33.33(6/18)严重少、弱、畸精子症组26201/18485.33(157/184)89.81(141/157)34.61(9/26) V2 1.280.020.01
P值>0.05>0.05>0.05
3讨论
严重少、弱、畸精子症患者,因精子穿透透明带及卵细胞膜的能力会明显的减弱而导致不育。

临床上也发现正常的精液发生受精失败。

对这些患者采用常规IVF治疗已不能满足临床需要。

ICSI技术将精子人工穿越卵子透明带,加上制动精子时损伤精子膜,去除精子膜的稳定性便于物质渗透,同时对卵子的机械性刺激和卵胞浆的回吸从而激活卵母细胞,完成受精。

本文治疗例数有限,仅44个治疗周期,研究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初步的研究结果显示严重少、弱、畸精子症患者,进行ICSI后其受精率、卵裂率、临床妊娠率与非严重少、弱、畸精子症患者进行ICSI的结果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 0.05),ICSI受精不受精子密度、活动度及畸形率的影响,对少、弱、畸精子不育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ICSI的操作是影响结局的重要因素之一。

减少纺锤体损伤,是ICSI操作的关键步骤。

多项研究表明,90%左右的卵母细胞纺锤体位于第一极体附近,故显微注射时多用第一极体作为卵母细胞纺锤体位置的定位参数。

目前大多数实验室在行ICSI时,将极体放在6点或12点的位置,使注射针从3点处刺入,尽量减少对纺锤体的损伤,以利于提高受精率;但也有研究者将极体放在7点或11点的位置所得结果也相同[6],也有人认为极体放在7点或11点位置的效果会更好[7,8],如果能在纺锤体观察仪下行ICSI,有可能减少对纺锤体的损伤。

近来有人采用激光制动精子,获得成功妊娠,这是一种新的制动方法[9]。

曾勇等[10]报道,行ICSI后再行电激活可以提高受精率。

(下转第203页)
血症,呼吸道、腹腔或切口感染,甚至切口裂开,本组术后发生呼吸道感染3例,其中1例右半结肠切除术于术后咳嗽时突发切口裂开。

故手术后要继续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加强支持治疗(如TPN),应用有效抗生素,咳嗽或腹压仍高者应予多头腹带包扎。

远端肠管是否通畅是影响吻合口愈合的因素之一,术后肠功能恢复前自胃管注入液体石蜡和扩肛,有利于肠功能的恢复和吻合口的愈合。

总之,对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无论是左半结肠还是右半结肠切除术,只要病人情况许可,施行一期切除吻合术是安全的,但要加强围手术期处理,特别是术中应行有效肠减压和清洁灌洗。

否则,行分期手术较为安全。

=参考文献>
[1]KHOT U P,LANG AW,M URALI K,et al.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colorectal stents[J].Br J Surg,
2002,89(9):1096-1102.
[2]汪建平.大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处理[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0,20(8):459-460.
[3]翟传夫.左半结肠癌性肠梗阻一期手术切除肠吻合的临床观察
[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478-479.
[4]刘承训.急性结肠梗阻手术方法的争议[J].普外临床,1989,4
(3):119-120.
[5]夏穗生.论低位结肠梗阻与急诊一期切除术[J].实用外科杂
志,1998,12(1):1-2.
[6]IRVIN T T,GREANEY M G.T reatment of colonic cancer pre-
senti ng w i th intes tinal obstructi on[J].Br J S rug,1997,64(10): 741-744.
[7]CAIASZZO P,DIPALM A R,PESC E G,et al.Obstructing
colon cancer-w hat c s the surgical strategy[J]?Ann i tak Chir, 2004,75(4):455-460.
[8]黄显凯,徐胜来,田丰群,等.术中结肠灌洗对左侧结肠癌性梗
阻肠道内细菌的影响[J].中华外科杂志,1993,31(12):746-
748.
[9]司丕成,徐建国.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
[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7,13(4):1-2.
(上接第195页)
ICSI术后所分娩的新生儿中先天性畸形的发生率与自然妊娠相近。

ICSI绕开了正常受精的过程,也逃避了透明带对精子的自然选择与淘汰过程。

性染色体畸形及易位,Y染色体微缺失是引起男性无精子症及严重少精子症的原因,通过ICSI技术可能会将来自父源性异常染色体的精子注射到正常卵子中,从而遗传给子代,故其遗传风险也相应增加。

由于ICSI技术存在一定的遗传风险,因此我们认为少、弱、畸精子症患者应首先考虑人工授精(IU I)或常规体外受精(IVF);近年来也采用了一半常规体外受精,一半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优先使用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的/HALF ICSI0方法;仅对严重少、弱、畸精子症才考虑ICSI。

ICSI治疗前应进行严格的遗传学检测,目前主要有染色体核型分析、Y染色体微缺失的分子检测等,再结合种植前遗传学检测和产前诊断,以确保ICSI技术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PALERM O G,JORIS H,DERROY P,et al.Pregnancies after in-
tracytoplasmic i n j ecti on of a single spermatogoon into an oocyte
[J].Lancet,1992,340(1):17-18.
[2]李蓉,庄广伦,周灿权,等.卵母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治疗男性
因素及不明原因不育156个周期临床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9,34(1):5-7.
[3]ROWE PJ,COMHAIRE FH,H ARGREAVE T B,et al.WHO
manual for the standardized investigation and diagnosi s of the i n-fertile coupl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4]卢惠霖,卢光王秀.人类生殖与生殖工程[M].第1版.河南科学
技术出版社,2001:157.
[5]CANDIDO T,M AURI O,LEENA T,et al.Low pregnancy
rate is achieved in patients treated w ith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 n-jection due to previous low or failed fertili zation in in-vitro ferti-l
ization[J].Hum Reprod,1998,13(1):65-70.
[6]黄国宁,叶虹,刘红,等.卵细胞浆单精子显微注射(ICS I)治疗
不育67个周期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0,16(5):252 -253.
[7]李志凌,林虹,程本坤,等.卵细胞浆单精子显微注射治疗男性
不育[J].华中医学杂志,2003,27(3):145-147.
[8]彭弋峰,鲍时华,彭守静.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中小鼠卵细胞
第一极体位置和形态对受精率和受精卵质量的影响[J].生殖医学杂志,2004,13(2):106-111.
[9]EBNER T,M OS ER M,YAM AN C,et al.Successful birth after
laser as sisted immobilizati on of spermatozoa before i ntracyto-plasmic injection[J].Fertility an d Sterility,2002,78(2):0015 -0282.
[10]曾勇,胡晓东,刘洪君,等.卵母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后子电激
活的临床应用[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2):1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