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252005版培训教材

合集下载

实验室ISO17025培训教材_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

实验室ISO17025培训教材_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
保持一致 2 2
新增内容
增加ISO17025条款: 6.2.3 实验室应确保人员具备其负责的实验室活动的能 力,以及评估偏离影响程度的能力 6.2.5 实验室应有以下活动的程序,并保存相关记录: a) 确定能力要求; b) 人员选择; c) 人员培训; d) 人员监督; e) 人员授权; f) 人员能力监控。
3
新增内容
增加ISO17025条款: 1)4.1.2 实验室管理层应作出公正性承诺; 2)最高管理者改为管理层
260
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RB/T 214
4.2.3 检验检测机构的技术 负责人应具有中级及以上相 关专业技术职称或同等能力 ,全面负责技术运作;质量 负责人应确保质量管理体系 得到实施和保持;应指定关键 管理人员的代理人。

RB/T 214
4.3.3检验检测标准或者技 术规范对环境条件有要求 时或环境条件影响检验检 测结果时,应监测、控制 和记录环境条件,当环境 条件不利于检验检测的开 展时,应停止检验检测活 功
保持一致 2 6
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RB/T 214
4.4具备从事检验检测活动所 必需的检验检测设备设施。
4.4设备设施
RB/T 214
4.3.2检验检测机构应确保 其工作环境满足检验检测 的要求。检验检测机构在 固定场听以外进行检验检 测或抽样时.应提出相应的 控制要求.以确保环境条件 满足检验检测标准或者技 术规范的要求
保持一致 2 5
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4.3.3 检验检测标准或者技 术规范对环境条件有要求时 或环境条件影响检验检测结 果时,应监测、控制和记录 环境条件。当环境条件不利 于检验检测的开展时,应停 止检验检测活动。
4.2.2 检验检测机构应确定全权负责 的管理层,管理层应履行其对管理体 系的领导作用和承诺: 1)对公正性做出承诺; 2)负责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行 ; 3)确保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 4)确保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5)确保管理体系要求融人检验检测 的全过程; 6)组织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 7)确保管理体系实现其顶期结果; 8)满足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和客户要 求; 9)提升客户满意度; 10)运用过程方法建立管理体系1 和分

isoiec170252005内审员培训实验室认可准则

isoiec170252005内审员培训实验室认可准则
概述文件结构* • 质量手册中应规定技术管理者和质量主
管的责任
19
4.2 管理体系 最高管理者 top management
• 建立、实施并保在人最或持高一质层组量指人体挥系和*控制组织的一个 • 规定质量方针和目标(*I*S*O9000 3.2.7)
• 质量方针声明至少应包括五方面的内容*
• 质量手册应包括或引用支持性程序,并 概述文件结构*
构和对其提供承认的组(织第的二要版求新*增* 加的内容) • 实验室的管理体系关键人员职责
(大组织的一部分;第三方实验室) • 有管理和技术人员及其权力和资源来履行职责 • 确保管理层和员工不受不正当压力的影响*
15
4.1 组织(2-2) 组织:职责、权限和相互关
质(量I方SO针9和0质00量3目.标2.以3)及质4.量2.策2划e)、以质cu量s控to制me、r质量
保证和质量改进
取代第一版client
18
4.2 管理体系
• 建立、实施并保持质量体系***** • 规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 质量方针声明至少应包括五方面的内容 • 质量手册应包括或引用支持性程序,并
• 本准则优先使用ISO/IEC 17000(合格评 定—术语和基本原则)和VIM中的有关术 语及定义。
11
4 管理要求(2-1)
• 4.1 组织 • 4.2 管理体系 • 4.3 文件控制 • 4.4 要求、投标书和合同的评审 • 4.5 检测和校准的分包 • 4.6 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 • 4.7 服务客户
版的“要素”方式描述要求。
▪ 包含内•过容程:方证法明:系实统验地室识按别质和量管理体组系织运所行应、用具的有过程技,术
能力并特能别提是这供些正过确程的之技间术的相结互果作必用须。满足的所有要求

17025 标准讲解 实验室内部培训版

17025  标准讲解  实验室内部培训版

技术记录的控制;
足够的信息; 人员的标识; 可识别为属于某项具体任务; 记录更改且涉及电子储存记录采取相应措施。
labhx@
内部审核
4.14
内部审核目的:以验证体系持续符合文件化质量体系和准 则的要求;
质量经理负责安排和组织; 由经过培训并具备资格的人员进行审核;审核人员应独立于被审 核活动(条件允许); 按照预定的时间表和程序定期组织内部审核; 涉及所有要素和活动; 内部审核的周期通常为一年; 根据审核结果采取纠正措施,必要时书面通知客户; 记录审核的范围、审核结果和采取的纠正 人员; 设施和环境条件; 方法及其确认; 设备; 测量溯源性; 取样; 样品;
5.1
决定检测/校准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的因素:
上述因素对不同检测/校准的测量总不确定度的影响程度 有很大差异。
labhx@
人员
5.2
labhx@
设施和环境条件

5.3
有利于检测或校准的正确进行; 对影响结果的设施和环境条件的技术条件形成文件; 监控并记录环境条件(必要时); 有效隔离互不相容的工作区域 进入/使用,影响结果质量区域的控制; 良好的内务管理,制定特殊程序(必要时)。
labhx@
的要求;
labhx@
要求、标书和合同评审
4.4
建立并保持要求、投标书和合同的评审程序; 要求、投标书和合同的评审要求; 明确要求(包括使用方法); 具有能力和资源; 选择适当的方法并满足客户要求; 开始工作前,解决要求、投标书与合同之间差异。 保留评审记录; 偏离合同须通知客户; 修改合同须重新评审。 评审须包括分包的工作;
ISO/IEC17025-2005 GB/T27025-2008 CNAS/CL01-2006

ISO17025实验室内审员培训资料

ISO17025实验室内审员培训资料
特殊要求(准则)——“对特殊测试 领域的解释和要求”:
特 殊 要 求 不 应 包 括 ISO/IEC17025 中 未包含的额外的通用要求
(接上页) 。特殊技术要求 。签字的要求
支持性的准则—— 对从事特殊任务的实验室的细化 的技术要求
认可的条件
符合认可的准则; 支付费用; 支持并配合评审组; 不进行误导性宣传; 真实地报告/出具结果; 正确适用认可机构的标志; 诚实可信。
CNAS互认的机构
APLAC(12个机构) ILAC(35个机构)
认可机构应具有
完善的体系 严谨的程序 国际通用的准则 高素质的评审员队伍 具备能力的实验室
实验室获得了认可,可以表明:
在准则上依据了ISO/IEC17025 运行的程序具有技术有效性 员工的技术能力得到承认 结果具有技术有效性 质量管理体系得到了承认等
认可和质量管理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认可 认可与认证的关系 合格评定的构成 认可准则和规定 什么是质量
什么是认可? (Accreditation)
由权威机构对一个机构(实验 室)或人员(签字人)从事特 定工作的能力给予正式承认的 过程(ISO/IEC指南2:1996)
认证(Certification)
数据的控制(5.4.7)
对计算和数据传送进行系统和适 当的检查;
对计算机或自动设备处理数据时:
应有数据保护的程序; 自行开发的软件应进行验证; 应进行正常的维护; 应确保环境和运行条件。
质量改进
是质量管理的一个部分,致力 于提高有效性和效率
质量改进就像一个没有终点的跑道, 而本标准正是这个跑道的起点!
认证不能转变测试结果的技术可信度 认证不适合于实验室或检查机构
无论是认可还是认证,都是质量管 理活动

17025实验室体系培训

17025实验室体系培训

求。
准备评审材料
03
整理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记录、报告等,确保评审材料
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现场评审过程注意事项
接待与沟通
热情接待评审组,主动介绍实验 室情况,积极回答评审组提出的
问题。
配合现场评审
按照评审计划,配合评审组进行现 场参观、查阅文件、记录、报告等 。
关注评审组意见
认真听取评审组意见,对不符合项 进行记录和分析。
结果报告
根据检测方法和客户要求编写结果报告,报告应包括检测项 目的名称、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结论等信息;确保报告的 准确性和客观性,避免误导客户。
不确定度评定及表示方法
不确定度评定
分析检测过程中各影响因素对不确定 度的贡献,包括样品处理、检测方法 、仪器设备、环境条件等;采用适当 的方法对不确定度进行合成和扩展。
明确实验室的组织架 构,包括管理层、技 术层和辅助层等。
建立沟通机制,保障 各部门之间的信息畅 通和协作配合。
界定各岗位的职责和 权限,确保实验室工 作的有效运行。
人员培训与考核机制
制定人员培训计划,包括岗前 培训、在岗培训和继续教育等 。
确定培训内容,涵盖实验室安 全、质量管理体系、技术标准 等方面。
制定文件记录管理制度,规范实验室 各类文件的编制、审核、批准和发放 流程。
实施定期归档和整理,确保文件和档 案的完整性、可追溯性和保密性。
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明确档案的分类 、归档、保管和借阅要求。
03 实验室技术要求
检测方法选择与验证流程
方法选择原则
优先选择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知名技术组织发布的方法;确保所选方法适用 于检测目的和样品类型;考虑方法的准确性、精密度和可靠性。

ISOIEC17025内审员培训教材--资料

ISOIEC17025内审员培训教材--资料

ISO/IEC17025内审员培训教材专业资料目录第一章实验室内部审核要点 (2)第二章实验室审核及分类 (17)第三章内部审核及审核技术 (19)第一章实验室内部审核要点实验室认可准则的审核要点:4.1 组织审核要点对组织机构有效性的评价,要检查机构属性、结构,主要人员的职责、有什么资源。

不仅看文件规定,还要实地检查,特别是妨碍其有效性的环节,主要是公正性。

(1)审核实验室或其所在的母体组织是否是真正能承担起法律责任的实体,应检查是否有有效的法律证明文件,证明实验室或其母体组织是独立法人单位(应出示书面有效证据),此外如果实验室是其所在的母体组织的一部分,有无母体的公正性声明,还必须有母体组织(独立法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对实验室及其最高管理者的有效授权书(表示愿意为实验室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能否对外独立开展检测/校准业务;实验室是怎样保证其公正性地位的,采取了什么措施,此外还要审查实验室在承担法律责任方面的实际执行情况是否有违反法规现象。

(2)审查实验室是否有满足本认可准则和三个相关方需求的书面承诺,以及实际执行的情况。

(3)审查实验室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覆盖了相应的设施和场所,执行情况如何。

(4)如果实验室所在的组织还存在其他非实验室工作,则必须评价其对实验室公正性带来什么不利的影响。

(5)审查实验室是否具有公正性、判断独立性、诚实性、保护客户机密和所有权;审查实验室组织和管理结构以及岗位职责、权力和相互关系是否有明确书面规定,与实际运行状况是否相符,是否任命了技术负责人、质量经理、质量监督员、关键管理人员代理人等,实际执行情况如何,有效性如何。

(6)实验室的质量主管有没有渠道与决定实验室政策和资源的最高管理者接触。

4.2 质量体系审核要点对“4.2质量体系”要素的审核最好分两步。

第一步,看文件化的质量体系是否已经建立好,体系文件间是否协调一致,表达是非颠倒否清晰准确,具体查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记录表格等是否该有的都已有,质量体系文件的架构如何?是否与其活动范围相适应,详略程度如何,宣贯了没有,有关人员是否都理解并容易获取;是否有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承诺。

ISO-IEC 17025 2005 第二版

ISO-IEC 17025 2005 第二版
最高管理层应确保当策划和实施对管理体系 的变更时,管理体系的完整性得到保持.
4.7服务客户
4.7.1语气的变化 以"shall be willing to cooperate"取代"shall " afford cooperation"( "愿意") 4.7.2 1999版的4.7注3变为强制要求
3.术语和定义
"注"变更:
质量的通用术语在ISO9000中给出.而 ISO/IEC17000专门给出了认证和实验室认 可的相关定义,如果与ISO9000的定义不同, 优先使用ISO/IEC17000和VIM中的定义.
4.1组织
4.1.5a)修改
有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不管其他方面的职 责如何,应有履行其职责所需的权利和资源, 包括管理体系的实施,保持和改进,识别对 质量体系的偏离……
4.14管理评审
4.14.1用词变化
实验室的最高管理层(原来是执行管理层)
消除了原先对最高管理层和执行管理层的争论
管理评审的输入中增加:
改进的建议(在投诉后面)
5.2人员
5.2.2增加一句话
培训措施的有效性应予评价
5.9检测和校准结果质量的保证
5.9.2新增条款
应分析质量控制数据,当发现超出预先规定 的准则时,应采取经策划的措施来纠正问题 所在,并防止报告不正确的结果
实验室应从客户寻求反馈意见,包括正面的或负面 的反馈.应使用并分析这些反馈以改进管理体系, 检测和校准活动以及客户服务. 注:反馈的实例包括客户满意度调查,与客户一同 对检测或校准报告进行评审
4.9不符合检测和/或校准工作的控制
4.9.1c
立即采取纠正(1999版是纠正措施) 评语:发现不符合时,应立即纠正,再评价 对纠正措施的需求,进而采取纠正措施

压力容器设计工程师培训教程(2005版)

压力容器设计工程师培训教程(2005版)

图书名称:
压力容器设计工程师培训教程
(2005)
图书价格:
196.0 优惠价:180元 主编:
李世玉 发行单位:
中国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杂志社
图书简介: 压力容器设计人员学习培训及考核取证专用教材,从事压力容器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和高校过程装备专业师生作为参考书。

本教程不仅全面阐述了压力容器设计专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相关基础,而且介绍了有关技术领域的最新进展,充分体现了基础理论与技术实践相结合、标准法规与工程经验相结合的原则。

本教程也包含了作者对压力容器法规和标准的分析、解释和说明,

供参考。

总目录:
第一章压力容器概念
第二章压力容器设计工作
第三章压力容器法规和标准
第四章压力容器设计基础
第五章材料基础知识
第六章压力容器用材料
第七章工程力学基础知识
第八章内压元件——圆筒和球壳
第九章外压元件——圆筒、球壳和锥壳第十章受压元件——封头
第十一章开孔和开孔补强
第十二章法兰连接
第十三章波形膨胀节
第十四章超压泄放装置
第十五章压力容器制造——下料、成形第十六章压力容器制造——焊接
第十七章压力容器制造——热处理
第十八章压力容器制造——无损检测第十九章压力容器制造——试验、验收第二十章低温压力容器
第二十一章铬钼钢制压力容器
第二十二章卧室压力容器
第二十三章塔式压力容器
第二十四章球形储罐
第二十五章管壳式换热器
第二十六章换热管强度计算
附录A 立式圆筒形储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