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造林方法及病虫害防治要点
杨树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杨树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作者:张喜军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7年第09期一、杨树黑斑病的防治杨树黑斑病又称褐斑病,引起早期落叶。
该病害对集约经营的杨树速生丰产林是一种危险的病害。
我地的北方型杨树如中林46、107等杨树感染此病害较重。
(1)识别特征此病害的显著特点是病叶上病斑细小,直径不超过1毫米,黑褐色或褐色。
小斑点常汇成较大黑色斑块或全叶变黑枯死,故称黑斑病。
(2)发生规律该病害由半知菌黑盘孢目的盘二孢属病菌引起。
我国杨树上的盘二孢菌已报道有2种,且有专化型存在,杨树上为黑杨盘二孢菌,它有2个专化型,即单芽管专化型和多芽管型。
黑斑病由分生孢子借助雨水溅散传播,长途传播主要靠插穗和苗木。
该病害在杨树的整个生长季节都能发生,在我地于6月上旬开始发生,夏秋之间最盛,直到落叶为止。
(3)防治方法防治杨树黑斑病惟一经济有效的办法是选育抗病杨树品种,意大利I-69杨、I-63杨、I-72杨对黑斑病是高度抗病的无性系,而I-214杨等杨则是高度感病的无性系。
其他预防措施参见花叶病毒病二、杨树锈病的防治春天杨树展叶期,常可见到树上满布黄色粉堆,形状象黄色绣球花的畸形病芽。
严重受侵的病芽经3周左右便干枯,这就是杨树锈病。
(1)识别特征正常芽展出的叶片受侵后,形成黄色小斑点,以后在叶背面可见到散生的黄色粉堆,即锈病病菌的夏孢子堆。
严重时夏孢子堆可联合成大块,且叶背病菌部隆起。
受侵叶片提早落叶,严重时形成大型枯斑,甚至叶片枯死。
较冷的早春可在病落叶上见到赭色近圆形或多角形的疱状物,即为锈病病菌的冬孢子堆。
病菌还会危害嫩梢,形成溃疡斑。
(2)发生规律引起杨树锈病的病菌原菌在我国有马格栅菌、杨栅菌和圆痂夏孢菌。
目前普遍承认的在我国主要是前两种。
在我地,于3月底4月初气温升高到15~16℃时病芽便陆续出现。
一般病芽比健芽早1~2天展开,经3周左右便干枯,病芽主要在枯条上部为多。
病菌芽陆续出现的时期为4周左右,但大量出现主要在4月中下旬。
浅谈几种常见的杨树造林方法

种业文章编号:1005-2690(2019)15-0061-01 中图分类号: S792.11 文献标志码: B浅谈几种常见的杨树造林方法卜 军( 辽宁省林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 沈阳 110000 )摘要:要想彻底解决我国林木资源匮乏的问题,应该大量栽种用材林,用丰产、优质、高效的栽培方式种植速生树种,是短期内解决我国木材市场短缺问题的主要途径。
杨树是速生丰产林的主要代表性树种之一,杨树成材快、轮伐期短,不仅可以用作木材,还可以用于加工业用材。
杨树不仅可以为林业局和种植户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还有很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杨树;造林方法;病虫害防治杨树是一种散生在北半球温带和寒温带的森林树种,在我国各省都有引进栽种。
不论是建设防护林,还是工业用材林,杨树都是最佳之选。
杨树利用它自身的优势,生长速度快、成材时间短、轮伐期短、防风沙、吸收废气、投资回收快、经济利益大,已经成为我国丰产林主要栽种树种之一,随着种植面积不断增大,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杨树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
1 杨树几种常见的造林方法杨树有许多造林方法,一定要根据种植区域的土壤湿度、苗木所含水分量、气温,选择适宜的、科学的造林方法。
如果造林方法选择失误,会影响杨树的存活率,造成杨树林低产[1]。
1.1 常规造林法常规造林法是指“3大1深”种植法,即沿用大株行距、宽坑、壮苗木、深栽。
树坑要控制在80 cm×100 cm,深度控制在65~80 cm。
此方法的优势在于将杨树苗木的干部转化成根部,增加壮苗的生根数量,更多地吸收深层湿润土壤的水分,保持枝干、树叶的水分消耗和根部吸收水分平衡,增加杨树苗木自身的抗旱力和成活概率。
针对和适用土地类型较为干旱、疏松的土壤。
1.2 插干深栽法插干深栽法的优势在于苗木成活率高、生长迅速、抗旱能力强。
此方法是利用铁钎打孔一端连接地下水中,另一端插入被截根的苗木底部,让周围土质变软,在利用杨树根系吸水能力强的特点,提高种植效率。
北方杨树造林要点分析

北方杨树造林要点分析北方杨树造林是一项重要的生态工程,对改善环境、保护生态、提高生态效益和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在北方地区,由于地广人稀、气候寒冷,对于杨树造林有着特殊的要求和要点。
下面就对北方地区杨树造林的要点进行详细分析。
一、选择合适的地块北方地区土地资源较为丰富,因此有着大量的适宜杨树造林的土地。
在选择地块的时候要尽量选择海拔较低、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的地方。
要考虑到地块的日照条件,杨树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才能生长茂盛,因此要选择日照充足的地块进行造林。
还要考虑到地块的土壤类型,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地,这样对于杨树的生长会更有利。
二、科学的种植技术在北方地区,杨树种植的技术要点主要包括选用优质的种苗、科学的栽植方式和合理的管理措施。
首先要选用符合地方气候、土壤要求的种苗,一般要选择抗寒性强、耐干旱的优质杨树种苗。
在栽植方式方面,要注意避开雨季和干旱季,优先选择在春天和秋天进行栽植,以利于种苗的成活率。
还要注意栽植的密度和深度,一般来说,密度宜适当,深度要深浅适中。
在管理措施方面,要注意做好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保证杨树的健康生长。
三、关注生态保护北方地区大多为荒漠化、退化土地,因此在进行杨树造林的过程中要充分关注生态保护。
要选择造林地块周围没有污染源,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在种植杨树的还要适当引入其他植物,比如草本植物和灌木,以丰富植被结构,提高生态效益。
还要加强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杜绝乱砍滥伐,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
四、促进产业发展北方杨树造林要点中还要关注杨树的产业化应用。
杨树具有生长快、材质好、用途广泛的特点,可以用来生产纸浆、家具、建材等多种产品。
要在杨树造林的促进杨树产业的发展,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
比如可以引导农民成立合作社,发展杨树种植、加工和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五、加强监测与评估在北方杨树造林的过程中,还要定期进行监测与评估工作,了解杨树的生长状况和生态效益。
刍议杨树大苗移栽造林技术要点

L i n y e y u a n y i杨树是我国分布比较广的树种,其适应性强,生命力顽强,生长速度快,进行杨树造林不仅可以满足工业用材需求,还具有改善和美化环境的作用,既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又有相当的生态价值。
杨树常被用于防护林、行道树、园林及用材林栽植。
本文对杨树大苗移栽造林技术要点进行了讨论。
一、移栽准备1、挖栽植穴杨树比较高大,树根扎得很深,是一种深根性树种。
尤其是杨树的主根,又深又直,因此,必须挖掘深穴才能符合杨树大苗移栽的要求。
栽植穴的具体规格应根据大苗的规格确定,一般应挖掘上口下口直径及深度均为80厘米的栽植穴,深穴不仅有利于杨树根系舒展,能充分吸收土壤深处的水分,还可以在大苗移栽后保持树身的稳定,促进杨树快速缓苗。
挖栽植穴应在移栽前一年的秋季进行,有利于翻晒土壤,提高土壤疏松性,使土壤中的微生物更加活跃,移栽后可提高杨树苗的成活率。
2、移栽时间我国各地的气候差异比较大,各地的栽植时间有很大的不同,相差的时间最长达到1个月左右。
南方3月中旬即可移栽,而北方,尤其是东北地区,移栽的适宜时间一般在4月中旬左右。
春季是杨树萌动期,栽植后可确保成活,并迅速缓苗生长。
如果移栽得过早,树苗有可能会遭受冻害和春旱的影响,而移栽过晚,已经过了杨树萌发期,对根系的恢复极为不利。
二、移栽要点1、大苗起苗杨树大苗栽植的第一个步骤是起苗,起苗的效果对移栽的质量有较大影响。
杨树大苗起苗时,要注意对根系的保护,确保根系完整并保湿。
另外,还要注意不要使树干、树枝受到严重的机械损伤。
起苗时要避免采取硬拔的方法,以免导致主根折断或劈裂。
应先在苗木基部四周挖掘,将大苗的主根和侧根侧向切断,尽量使大苗的主要须根保留完好,因苗木吸收土壤中的水分时主要依靠须根。
在对杨树大苗进行截根时,主根和侧根保留的长度应分别为60厘米左右与40厘米左右。
起苗时应尽量使大苗根部多带土,土球的大小应可将树根全部包住。
大苗出土后及时用草绳、麻布或塑料布包裹土球,防止土球散开,还有利于土球的保湿。
杨树主要病虫害防治

杨树主要病虫害防治1、杨树灰斑病俗称黑脖子病多危害苗木,发生在,嫩枝梢上。
一般7月份开始发病,在叶下面生圆形褐斑,逐渐变灰白色,雨季多在叶尖、叶边上生大块黑色死斑。
新枝稍得病成段变黑死亡,下垂或折断。
8-9月发病最盛,9月末停止发展。
防治方法及时间苗,叶子太密的打下底叶通风降温,减少发病;6月末开始喷65%代森锌500倍液,或1:1:125-170的波尔多液,每15天一次,喷3-4次。
2、白杨透翅蛾幼虫主要危害苗木和幼树的主干和枝,使受害部分形成虫瘿,易风折并影响树干形和材质。
成虫青黑色,后翅透明,胸部背面青黑色,两侧有橙黄色鳞片,腹部各节有橙黄色横带。
幼虫乳白色,体长30毫米左右,腹部末端有两个深褐色向上翘的刺。
卵黑色,椭圆形。
蛹近纺锤形,褐色,腹部末端生有臀棘16根。
一年一代,以幼虫在枝干中过冬,过冬幼虫4月中、下旬开始活动,5月上旬化蛹,5月下旬成虫出现,交尾产卵。
6月下旬大量出现新幼虫,一直危害到10月中旬。
幼虫在虫瘿上边三指远的地方化蛹,羽化后蛹壳留在羽化孔上,这是识别白杨透翅蛾的主要标志。
防治方法幼虫在虫瘿内过冬,要把住苗木出圃前割条、掘苗、过数的三个关和育苗造林前的剪条、插条、栽苗三关,严格进行检疫,把有虫瘿的部分剪除掉;成虫羽化前用毒泥堵塞虫孔,杀死成虫。
在成虫产卵期之前不要修枝和造成机械损伤,以免成虫在创伤处产卵,幼虫孵化期用50%速灭松乳剂或50%杀虫脒1,000倍液,喷洒苗木和幼林,以杀死其中幼虫;也可用6%六六六柴油溶液抹侵入幼虫不久的孔道,杀死其中的幼虫。
3、杨干象杨干象以幼虫在杨干韧皮部中环绕树干蛀食,主要危害2-6年生幼树。
被害的树上有横的刀砍状裂口,裂口周围常呈油渍状,经常由里面排出白色木屑。
幼虫乳白色,生有黄色短毛,体弯曲成马蹄形。
成虫近纺锤形,褐色,鞘翅末端白色,体长8-10毫米。
一年一代,以卵或幼虫越冬。
翌年4月中旬开始活动,5月下旬钻木质部化蛹,6月中旬变为成虫,7月下旬交尾产卵,经2至3周化为幼虫,幼虫当年不取食。
杨树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农家参谋林业科学-124-NONG JIA CAN MOU杨树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冯棋1吉泓睿1陈为涛2(1.山东省莒南县望海楼国有林场,山东临沂,276600;2.山东省莒南县林业发展中心,山东临沂,276600)【摘 要】杨树为杨柳科杨属植物的统称,杨树的种植范围比较广泛,但其病虫害发生概率较高,要想最大限度地降低杨树受到病虫害的威胁,就要对主要的病虫害进行了解,并采用相应的防治技术进行防治。
本文主要针对山东鲁东南地区杨树生长过程中常发病虫害进行阐述,深入研究其发生规律,并提出切实可行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希望可以给广大林农提供参考。
【关键词】杨树;病虫害;规律;防治技术杨树生长迅速,高大挺拔,适应性强、容易无性繁殖,适宜集中栽培,是山东省主要造林树种。
山东省的自然条件对于杨树栽培来说十分优越,虽然年降水量不多,但70%~80%集中在6~9月,特别是7~8月降水最多,与杨树速生期相吻合,这种天气条件对于杨树生长十分有利。
随着寄主面积的增大,杨树虫害发生面积、发生种类呈逐年上升趋势。
经调查发现,杨树病虫害主要包括:杨树溃疡病、黑斑病、光肩星天牛、杨尺蠖、杨白潜蛾、杨黄卷叶螟、美国白蛾、杨扇舟蛾、杨小舟蛾等。
杨树食叶害虫大多在春季就开始出土、羽化、产卵、孵化并开始危害,所以观察、监测、研究杨树春季主要食叶害虫的生物学特征、发生消长规律,做出预测预报并进行无公害防治是山东省林业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1 杨树主要病害及防治1.1 杨树溃疡病引发溃疡病的主要原因通常是因为被真菌侵染,会出现树枝干枯、溃疡腐烂、肢体流胶等情况,通常集中危害于树干的中下部分,在初期的时候,可以在树干的表皮上发现水泡,水泡破掉以后就会流出恶臭的液体,后期发展成溃疡斑,发病部位的树皮颜色变深出现腐烂,等到病斑继续扩散到一定程度时,整棵树就会坏死。
发病规律:初期发病于每年的4月左右,到了5月末~6月初是第一个发病高峰期,7~8月气温逐渐增高病情得到缓解,9月左右的时候会迎来第二个发病高峰期,等到10月以后就会停止。
杨树种植技术及有害生物防治

树 干病虫 害对于 杨树 的危 害最大 , 一旦 出现树干 虫 病害, 如果 没有及时采取防治技术 , 不仅影 响杨树 的健康
生长, 甚 至会造成 杨树 大面积死亡 。 由于树 干病害一 般
发生 在树干里面 , 不容易被 发现。因此 , 在防治树 干旦确诊要 及
来决定 。插条上端 与地 面相 平 , 或者高 出地面 3— 5 m, 这
样有助于苗木更好地发芽 。 1 . 2 . 3 插 干深栽 ( 截根苗深栽 ) 。该造林方法是 充分
利用 杨树 苗根部 再生能力 强 的优 势 , 将 其深栽 之后有 效 浸人地 下水层 , 从而能够充分 吸收地下水分 , 具有成 活率 高、 生长 量大 、 苗木抗旱能 力强 等优势 。该造林方法 更适
杨 树 种 植 技 术 及 有 害 生物 防治
尕 桑 吉
( 海南 州林 业工作站 , 青海 海南 8 1 3 0 0 0 )
[ 摘
要] 随着我 国退耕还林工作的有效开展 , 杨树 已成 为 目前退耕还林 中的关键性树种 , 得到 了广泛的
种植。本文对杨树种植技术与有害生物防治技术进行分析 , 旨在保证杨树 良好 生长, 从而营造 良好的生态环境。 [ 关键词 ] 杨树 ; 种植技 术 ; 有害生物防治
工捕 捉 的方法 效率很 低 , 针 对小型杨树 林来说 具有一定 的成效 , 但会 增加运营成本 。因此 , 通常是根据实 际情况
选择适用 的防治技术 。
2 . 2 树干病虫害
1 . 2 造林方法 1 . 2 . 1 常规造林 。杨树 种植通常遵循 “ 三大一深 ” 的 准则 , 即是采 用 大柱行 距 、 大 穴与 大苗 , 一 般需要 深 栽 。 常规造林 要重视植 树穴 , 其有 效规格应 为 8 0 c m ̄ 8 0 c m ̄
杨树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

l 腐烂病 (a s o d d { s h V 1 a s r ia N tc ) 腐 烂病又称 烂皮病 ,是多种杨 树 的重 要病害之 一 。为
2 叶锈 病 (e a p o a 1 rc pp ¨响 K e ) M lm s r a t i O U 1b
为 害规 律 :每年 6 月开始 发病 ,7 月 为盛 发期 , 以 ~8 2 生苗木受害最重 。病 叶背面密 生橙 黄色夏孢子堆 ,后期 年 在 叶正 面生棕褐 色冬孢 子堆 。病 菌在落 叶中越冬后 ,先侵 染落叶松针叶,然后从落叶松上 传染到杨树上来 。 防 治方法 : ( )杨树苗 圃和采穗 圃不要设在落叶松林 1 附近 ( 相距5 0 以上 )。 ( )及 时问苗,避免过密 ,控制 0m 2 灌水量和氮肥量 ,增 强苗木抗 病力 。 ( ) 自发病初期起每 3
害树木 主干及枝 梢 ,幼树 发病最 重。 c o i oa i K l a R io tn a s ln ih )和 多种 镰刀 菌 ( u a im F s r u s p 。症 状有 四种类 型 : ( )种 芽未 露土 ,就腐 烂 死 p) 1 去 ,叫种腐型 ; ( )幼苗 刚出土 ,子叶尖端 变褐色,腐烂 2 钩头死亡 ,叫梢腐 型: ( )幼 苗出土不久,苗径近地面变 3 色水渍状腐烂 缢 缩 ,幼苗倒伏 而死 ,叫猝倒病型,是危害 最严重 的一种类 型; ( )幼 苗出土 两个月 以后,径基 已木 4 质化 ,幼根受侵腐烂,苗木直立枯死,叫立枯型 。
共二 到三次 ,可抑制病 害发展 。利用新 洁而灭5 0 倍 液或 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树造林方法及病虫害防治要点
杨树在我国的分布很广,不论营造防护林还是用材林,杨树都是主要的造林树种。
尤其十年来,我国杨树造林面积不断扩大,已成为世界上杨树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
1.造林方法杨树的造林方法多种多样,但普遍采用的都是单一的常规造林方法,这种方法并不能满足不同条件下的造林,影响造林成活率,降低了杨树林高产的效果。
杨树造林的成败,成活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杨树苗木地上和地下部分的水分平衡,即干、枝、叶的水分消耗与苗根吸水保持平衡。
因此在选择适宜的造林方法时应根据立地、当时的旱情和土壤湿度以及苗木的水分状况进行选择。
1.1常规造林:种杨树一般提倡“三大一深”,即采用大株行距、大穴和大苗,并要深栽。
植树穴的规格80 〜100cm x 80 〜100cm x 70 〜80cm,深栽70 〜80cm是为了苗木有更长的干部能转化为根,增加根量,吸收深层湿润土壤中的水分,提高抗旱力和成活
1.2平茬造林:所谓平茬造林法就是在根系和茎下部
分水不多前及时平茬或强度截干。
这种方法要注意平茬时机,如果错过平茬时机的话,会导致苗木不能保活或长不良。
此法在旱情严重、常规造林把握不大时,或常规造林后苗木地上部分忍耐不了干旱和风沙,开始由上而下干枯时可采用,且秋春两季均可造林,苗木全埋在土中能保持水分平衡,成活率高。
其缺点是,苗木由零点开始生长,起点低。
1.3 插十深栽:杨树截根深裁造林技术是利用杨树苗于发不定根能力强和苗木浸入地下水的基部直接吸收水分的特点,此法的成活率高、生长量大、苗木抗旱力强。
比较适合沿河滩地和阶地。
挖大穴时,可在穴底挖小穴,或用铁钎打孔至地下水,插入截根苗。
用钢钎打孔时,可先挖小穴,倒入少量水,打孔时可湿润孔壁,使土变软,并防止砂土下塌,减少摩擦,可以提高工效。
1.4 插条造林:插条造林具有节省苗木,成活率高
等优点。
因此一般在缺少苗木,土壤湿度较高,气候又比较干旱的地方使用此法。
插条截自1〜2年生苗木,插条长50〜80cm,粗3cm以上。
栽植深度一般以50〜80cm 深?楹茫?具体深度还决定于当地条件而定。
插条上端与地面子,或高出地面3〜5cm,以利于发芽。
留根育苗与插条造林结合,可形成完整的育苗和造林系列技术。
2. 病虫害防治要点
2.1 杨树溃疡病防治方法:适地适树,避免长途运输及假植时间过长;加强抚育管理,培育壮苗,提高抗病力,用石硫合剂、波尔多液喷树干,用多菌灵防治亦可。
2.2 食叶类害虫防治方法:人工清除越冬蛹,尤其是摘除第1、2 代幼虫虫苞,利用成虫趋光性,灯光诱捕诱杀成虫;利用白僵菌或苏云杆菌防治,或用90%敌百虫、80% 敌敌畏乳油或50%马拉硫磷乳油1 000 倍液喷洒。
其他食叶类害虫如杨小舟蛾、刺蛾等可参照杨扇舟蛾的防治方法。
2.3蛀干类害虫防治方法:幼林注意抚育除杂,保持林内通风透光,在幼虫期用毒签或用注射器将有机磷农药500 倍液注入蛀孔再用湿泥封住;在成虫羽化期(7〜8月)用40%乐果乳油1 000 倍液喷施树干杀灭成虫;花绒坚甲和啄木鸟对天牛有抑制作用,应加以保护利用。
2.4 杨灰斑病危害多种杨树,从苗木、幼树到大树都
能发病。
以苗期和幼树受害最重,病叶早落嫩梢枯顶。
病害发生在叶片及嫩梢上,在叶片上先生出水渍状病斑,后期病斑上发生深绿色突起的毛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
幼苗顶梢和幼嫩树梢病后死亡变黑,失去支撑力下垂。
病害的发生与降雨、空气湿度关系密切,6〜7月高温多雨易引发病害,尤其是苗圃地以及幼树。
防治方法:注意扦插苗不宜过密,实行轮作,不重复使用同一地块作苗圃,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喷雾杀菌,15d进行1次,坚持3〜4次,消除病株病枝。
综上所述,杨树具有早期速生、适应性强、分布广、种类和品种多、容易杂交、容易改良遗传性、容易无性繁殖等特点,广泛用于生态防护林、三北防护林、农林防护林和工业用材林。
多年来我国在杨树科学研究上取得不少成就,成功地引进和自己选育出一批杨树优良无性系品种。
(作者单位:150001 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农林管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