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第三节---婴儿言语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七章 言语

四、言语的种类 言语活动可分为以下两类语言。
1 外部言语
2
内部言语
1.外部言语
人们之间的交际是通过听、说、读、写的方式 进行的,这些用来进行交际的言语即外部言语。
1.口头言语
2. 书面言语
第一节 言语概述
四、言语的种类
外部言语
口头言语
对话 :情境性
独白 :连贯性、 缺乏支持性
有个小孩叫小杜,上街打醋又买布。买了布,打 了醋,回头看见鹰抓兔。放下布,搁下醋,上前 去追鹰和兔,飞了鹰,跑了兔。洒了醋,湿了布。
词汇
(二)学前儿童词汇的发展
1.词汇数量的增加; 2.词类范围的扩大; 3.词义理解逐渐准确和深化
1. 词 汇 数 量 的 增 加
词汇
幼儿掌握的词汇的数量和质量 都发生很大的变化
2.完整句阶段(2岁以后)
(1)词汇量迅速增加
到3岁时,孩子已经能掌握1000左右个词。
(2)能说完整的简单句,并出现复合句
这一年龄的孩子渐渐能够用简单句表达自己的意思, 并开始会说一些复合句。儿童说出的句子较长,日趋 完整、复杂,由各种词类构成。
三、言语发展阶段(3—6岁)
语音
3—4岁是语音发展关键期
3岁 幼儿掌握1000至1100个词 4岁 幼儿可掌握1600至2000个词 5岁 幼儿可掌握到2200至3000个词 6岁 幼儿可掌握 3000到4000个词
名词、 动词
副词、 数词、 量词、 连接词
• 2.自然成熟说 • 勒纳伯格
• (三)相互作用论
第二节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言语准备期(0—1岁)
言
语
发 展
言语形成期(1—3岁)
第五章 婴儿的心理发展复习

10、言语过程主要包括 、 和 三方面。 其中, 是言语活动的首要环节,是婴儿最早获 得的一种言语能力。
言语感知 言语理解 言语表达 言语感知
11、婴儿早期同伴交往经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一是 ,二是 ,三是 。
以客体为中心阶段 简单交往阶段 互补性交往阶段
12、研究表明,陌生人焦虑一般在婴儿 生。
足月新生儿身高约为50厘米。其中,男婴 比女婴略高
二、婴儿的动作发展
(一)动作的发生 1. 胎儿期的胎动( 2 个月后即开始,转动头和臀, 避开不良刺激)和反射活动是最初的动作 2.新生儿阶段的反射活动有40多种
(二)动作的发展 1.行走动作的发展 2.手的动作的发展 手的动作发展的两个重要标志: 手眼协调; 拇指与其他手指的配合
1. 在胎儿中晚期已经发生。4,5个月的胎儿即有视觉反 应能力。 新生儿已具备一定的视觉能力,获得了基本的视觉过程 2. 2~4个月婴儿的颜色知觉已发展得很好。 3. 6个月前具有了立体觉
(三)味觉、嗅觉和触觉的发展 1.胎儿期3个月时味觉感受器已经发育,15周已经 发育成熟。新生儿出现味觉偏爱。 2. 7,8个月的胎儿已经具有初步的嗅觉反应能力, 新生儿具有嗅觉偏爱。 3. 胎儿期已经具有初步的触觉反应能力,新生儿 表现出明显的触觉反应,4个月后的婴儿具有成熟 的够物行为。
第三节 婴儿言语的发展
一、婴儿言语发展理论 (一)语言与言语基本过程
语言是以词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而组成的一种 符号系统。它具有社会性和生成性等其他符号系统所没有 的特征。 言语过程( speech process )主要包括言语感知、言语理 解和言语表达三方面。
语法的发展 单词句阶段(1~1.5岁)——电报句 (1.5~2岁)——完整句(2岁后)
03 0-3岁儿童语言的发展

疑问句高峰阶段(31~33个月)
语言发展特点:
–说话不流畅,表达常常有“破句”现象 –能抽象句子规则,常表现出系统整合的语 言内化能力 –语言调节能力增强,自言自语现象逐渐减 少 –进入“语法爆发期”
语言教育活动建议
充分利用电视
词义“错误”阶段(16~18个月)
语言发展特点:
–理解更多的句子
• 述事句;述意句
–会给常常见到的物体命名,词义使用错误
• 词义泛化;词义窄化;词义特化
–继续讲“小儿语”,常用特殊的发音策略
• 省略音、替代音和重叠音等
语言教育活动建议
帮助婴幼儿掌握新词,扩大词汇量(消极词汇)
继续坚持用语言刺激孩子,模仿学习发 音 用强化、鼓励等方法诱导婴儿发音 初步养成睡前倾听文学作品的习惯 开展语言游戏,提高听力和发音水平
小儿语阶段(7 ~9个月)
语言发展特点:
–能辨别更多的语调、语气和音色的变化 –懂得简单的词、手势和命令,但理解具有 情境性 – 出现“小儿语”,会用语音来吸引成人的注 意 – 能认出故事中曾听过的、熟悉的字和词汇
连续音节阶段 (4—6个月)
小儿语阶段 (7-9个月)
学话萌芽阶段 (9—12个月)
简单音节阶段(0-3个月)
语言发展特点:
–听觉较敏锐,对语音较敏感,具一定辨音水平 • 首先学会语言和其他声音的区别:12天婴儿能用 目光凝视或转移、停止吮吸或继续吮吸、停止蹬 腿或继续蹬腿等身体行为,对说话声音和敲击物 体声音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 • 婴儿获得辨别不同话语声音的感知能力: 24天 新生儿能对男人的声音和女人的声音、抚养者 (如父母)的声音和不熟悉的声音作出明显不同 的反应。
幼儿心理学之幼儿言语的发展

三、交互论
• 又称为语言学习的相互作用理论,其主要 观点如下 : • (1)幼儿是一个主动建构语言的交流者 • (2)语言学习的过程是个体语言与社会规 范语言辩证统一的过程。 • (3)语言学习和通过语言进行学习有机统 一。 • (4)幼儿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学习完整的 语言。
四、均衡论
• 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是共同影响着儿童的 特质和能力的。单因素很难全面解释幼儿 早期语言的发展。先天与后天的因素在幼 儿语言获得中的作用并不矛盾,幼儿的语 言能力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遗传的潜能, 其发展是按照某种生物发展的时间表趋向 成熟的,但这只提供了语言发展的可能性。 离开了一定的语言环境和教育条件,离开 了幼儿个体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这种 可能性是无法转变为现实性的。
3.初步的书面言语:幼儿的书面言语指
读和写,基本单位是字,由字组成词、句以及 文章。书面言语包括认字、写字、阅读、写作。 其中认字和阅读属于接受性的,写字和写作属 于表达性的。
2.过渡言语
在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的发展中,有一种介乎外 部言语和内部言语之间的言语形式,我们称之为 过渡言语,即出声的自言自语。它体现了幼儿言 语的发展所经历的由外到内的过程。皮亚杰 (1926)把它称之为“自我中心语”。幼儿的自 我中心语是其自我中心思维的表现。
(2)句子从无修饰语到有修饰语,长度由短到长。
2.句子功能的发展
幼儿句子功能的发展表现在从混沌一体 到逐步分化。幼儿早期的词语不分词性,他 们往往把名词和动词混用,还把名词词组当 做一个词来使用,如“嘭嘭嘭”,即可表示 名词“枪”,也可表示动词“开枪”。他们 最初使用没有主谓之分的单词句,以后才发 展到层次分明的复合句。幼儿这种句子功能 混沌不分的现象反映了其认知水平的低下。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八章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区别 联系
语言
言语
人际交流的工具, 交际的过程和结果,
相对静止
相对运动
社会属性
个体属性
结构成分有限
表达无限
符号系统
能力系统
语言源于言语;言语依赖于语言。
二、言语的种类
外部言语
言 语
过渡言语 内部言语
口头言语
对话 独白
书面言语
外部言语
(1)口头言语——是以听、说为主的言语。 A.对话言语
对话言语是一种最基本的言语形式,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人直接进行交际时的言语活动,如聊天、座谈、辩论、讨 论等。
(二)言语的发生阶段(1~3岁)
1—3岁是学前儿童言语的发生阶段。
从1岁起,儿童进入了正式学习语言的阶段。在 接下来2~3年内,儿童便初步掌握了本族的基本语 言。
儿童言语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先听懂,后会说。
(三)基本掌握口语阶段(3岁~入学前)
3岁到入学前,是儿童基本掌握口语阶段。
在掌握语音、词汇、语法和口语表达能力方面都有迅 速发展,为入学后学习书面语言打下基础。
3.词义的深化
出现理解词的“泛化”和“窄化”
(1)词的“泛化”:即词义理解的扩张 (2)词的“窄化”:即词义理解的缩小
4.积极词汇逐渐增多
积极词汇又称主动词汇, 是指儿童既能理解,又能正确使用的词。
消极词汇,又称被动词汇。 是指能够理解却不能正确使用的词。
(三)语法的掌握
1.句子的发展
(1)从不完整句到完整句 三岁幼儿口头言语中,往往缺漏主要词类或词序紊乱,
双词语阶段 (1.5-2岁)
①儿童一词多义; ②一岁半后,儿童能说“电报句”。 ③有时缺字漏字,句子不完整,顺序颠倒。 ④先出现名词,还有少许动词,再是形容 词。
第五章 儿童语言的发展

第二节 语音发展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前言语阶段(0—1)
言
语
发 展
言语形成阶段(1—3)
阶
段
言语发展阶段(3—6)
(前语言阶段)ຫໍສະໝຸດ 本能发简单发音阶段 (哭、ei、on、d、a、nei等)
∆ 约从第5周起,婴儿开始发生一些非哭叫的声 音,这些声音都是反射性的、零乱的,对于 儿童来说不具备信号意义。
(二)牙牙语阶段
∆ 大约从5个月左右开始,婴儿开始牙牙学语, 他们会重复像“mama”或”baba”这样的元 音/辅音组合,听起来像单词,但不传递意义, 他们只是以发音作游戏而得到快感。这个时 候,全世界婴儿(甚至是耳聋儿童)的发声 听起来都非常相似。
第一节 语言获得理论
∆ 环境论 ∆ 先天决定论 ∆ 环境与主体相互作用论
一、环境学习论
∆环境论:强调环境和学习对语言获得的 决定性影响。
模仿说——阿尔波特 强化说——斯金纳
(一)模仿说
∆传统的模仿说——阿尔波特 认为儿童学习语言是对成人语言的模仿,是成 人语言的简单翻版。 ∆选择性模仿说——怀特赫斯特 认为儿童学习语言并非是对成人语言的机械模 仿,而是有所创造、有所选择的。 只学到了手势语?
促进幼儿言语发展的一些建议
∆ 重视儿童发音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 提供丰富的言语发展环境 ∆ 给儿童讲故事并和儿童一起讨论故事 ∆ 在游戏和与小伙伴交往中发展言语能力 ∆ 成人语言规范的榜样作用。
∆ 例:请2位学生讲故事
∆ 《曹冲称象》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语言特点,它是我们交 流的重要工具之一。
0~3岁儿童语言的发展与教育

4.掌握新词的速度突飞猛进,处于“词语爆炸” 阶段 • 25词/月增加新词 5.处于双词句阶段,双词句增长速度加快 • 双词句出现;多种句式并存;双词句每月成倍增长
• 单词句(初期)——双词句——复合句(后期)
1/3强
1/2以上 1/10不到
• 21个月——22个月——23个月 (50个) (100个)(250-300个)
二、双词句阶段(1.5~2岁)
(一)语言发展的特点 1.能理解的词汇数目和种类“与日俱增”(日常词义) • 18个月(20个)—21个月(100个)—24个月(300个) • 名词70%+动、形、数、代、副、感叹词出现 2.语言理解逐步摆脱具体情境的制约,词语理解能力不断提高 • 词的理解更准确、概括 3.喜欢提问,语言上出现“反抗行为” • 提问:疑问句;反抗:“不”
•
• 目的:建立依恋关系
•
提高语言能力
•
•
提高集中力
•
• 提 指示指:点图图画片成,了能孩 让子 孩和 子家 有长 很建 长立 时共 间同 的视 注觉 意的 力凭 。借。父母和孩子看同一张画,并用手
• ×读书时要在轻松的气氛中,在爱的环境里进行。
帽子游戏
•
妈妈坐在孩子对面,带上一个帽子,和孩子玩‘是妈妈吗?’然
(二)语言教育活动建议
1.为幼儿提供良好的言语榜样和言语示范 • 表情丰富,语调变化,发音规范,用词造句丰富准确 2.主动告诉幼儿一切问题,对幼儿的提问和讲述要正确对待 • 认真倾听,耐心回答,讲究方式 3.倾听文学作品,观看儿童美术片或动画片 • 反复听,要求复述大致内容 • 回忆、讨论情节 4.继续开展早期阅读指导 • 共同阅读,成人讲解;独立阅读 ,讲述内容 5.在游戏中进行词语练习 • 问答式词语接龙;小喇叭
第二节(认知.言语)与第三节(情绪.社会性的发展)...........

1
一、感知觉的发生发展
在婴儿的认知能力中,感知觉是最先发展且发展速度 最快的一个领域,在婴儿认知活动中一直占主导地位。
(一)视觉的产生与发展 1、视觉的发生:
– 胎儿中晚期,4、5个月已有视觉反应能力; – 新生儿已具备一定的视觉能力,能用眼睛追视刺激,
视敏度达20/200—20/400,具备原始的颜色视觉。 2、立体觉的发展:
丰富的意思。如儿童用单词描述某个情境、事件,或表 达自己的愿望、感觉状态等,往往是成人需要用一个句 子才能表达的内容。中国儿童在学单词和使用单词句时 习惯用叠音词,如“球球”,“抱抱”等。当儿童说 “球球”时,随着不同的情境可能表示几种不同的意思。 如“这是球球”,“我要球球”或“球球滚开”等。儿 童有时还能用不同语调来表示描述、请求、提问等各种 语用意图。
– 立体觉是个体将物体在两眼中的视像合并成一个有 立体感的完整形象的过程,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投影 是二维平面的视像,但却能被知觉为三维的立体东 西,就是立体觉的作用。
2
– 婴儿至少6个月以前已确定有立体觉。但还有研究 认为,3.5个月的婴儿就已有明显的立体觉了。而这 并不意味着在这以前的婴儿就生活在一个平面的、 没有深度的世界里。
3、颜色视觉的发展
– 2-4个月时颜色知觉已发展得很好。4个月时已能分 辨出彩色和非彩色,并表现出对某种颜色的偏爱。
–红颜色特别能引起儿童的兴奋。4-8个月的婴儿最 喜欢暖色,如红、橙、黄色,不喜欢冷色,如蓝紫 色,喜欢明亮的颜色,不喜欢暗淡的颜色。4个月 的婴儿已具有正确的颜色范畴性知觉,其颜色视觉 的基本功能已接近成人水平。
(一)记忆的发生
– 人类个体记忆发生在妊娠期末,胎儿在8个月左右 就有了听觉记忆,出生后有再认表现。采用习惯化、 条件反射和重学节省等判断指标研究证实:婴儿最 早在出生后几小时内就已产生了记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三节 婴儿言语的发展
二、婴儿言语获得的基本理论
(一)模仿说 阿尔波特、班杜拉、怀特赫斯特
儿童的言语主要是通过对成人言语的观察和模仿而获得的。如果在早期剥
夺其社会交往的环境,儿童就不可能学会说话。
(二)转换生成说 美国 乔姆斯基
言语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儿童言语的发展决定于个体的成熟和发声
系统的完善.
人脑中有一个对语言材料进行加工的先天装置,叫做“言语获得装置”。语
法是通过语言获得装置获得的,言语获得过程是由普遍语法向个别语法转变的过
程.
>
(三)强化理论 巴普洛夫 斯金纳
–
言语的获得就是条件反射的建立。
–
强化特别是强化依随在婴儿言语行为的形成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四)认知说(相互作用理论) 皮亚杰
认知结构是语言发展的基础,语言结构随着认知结构的发展而发展。认知起
源于主客体之间的交互作用,所以语言也源于主客体相互作用。
三、婴儿期言语的发展
3岁前儿童言语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有秩序的、有规律的过程,是不断由
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婴儿言语的发展,主要指婴儿对母语的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的
发展。
婴儿期言语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
(一)前言语阶段(0-1岁)
1、 简单发音阶段(0-3个月)
听觉较敏锐,对语音较敏感,能分辨语音和其它声音的区别。
能发出一些简单的音节,主要以单音节为主。
能用不同的哭声表达他们的需要,并对成人的逗弄和语言刺激作出相应动作反
应,产生交际倾向
2、连续音节阶段(4-8个月)
经常发出连续的音节,6个月后,开始出现近似词的发音。
能辨别一些语调、语气和音色的变化,感知说话者的表情、态度,表明语言理解
能力有所提高。
,
懂得简单的词、手势和命令,能辨别家人的称呼,会指认一些日常物体。(情境
性理解)
会用语音吸引成人的注意。
3、学话萌芽阶段(9-12个月)
开始真正理解成人的语言(9个月)
婴儿对语言刺激作出恰当的反应,表现在两个方面:
(1)能执行成人简单指令,并建立相应动作联系。
(2)一定的语音能和实体相联系,但缺少概括性。如说“灯”,婴儿会用手指卧
室的灯,其它的灯则不用手去指。
语言交际功能开始扩展,即能通过语音、动作、表情的结合进行交流(情境性表
达)。
;
约12个月时,孩子说出第一个有意义的单词,这是语言发生的标志。
(二)言语发生阶段(1-2岁)
经历了近一年的言语准备,婴儿开始进入学习口语的全盛时期,又称为正式
学说话阶段 。
1、 单词句阶段(1-1.5岁) 消极词汇阶段
以词代句,语言的情境性强,需要结合语言、手势、表情、体态来确定儿童说话
的含义。
语言理解能力胜于语言表达能力,出现短暂沉默期,甚至只用手势和行动示意。
会给常见物体命名,但常出现用词不准现象。如:
•
以声代物:“汪汪”指“狗狗”;
•
·
•
词义泛化:一词多义,“毛毛”指所有带毛的东西;
•
词义窄化:词义缩小,“车车”仅指自己的婴儿车;
•
词义特化:因尿裤子时妈妈着急地说了糟糕,孩子在想解便时就说“糟糕”。
•
重叠音较多,2岁是叠音词使用的高峰。
2、双词句阶段(1.5-2岁)
词语爆炸现象
婴儿在19个月时已能说出约50个词,此后掌握新词的速度突然加快,平均每个月
掌握25个新词,这就是19-21个月时的词语爆炸现象。在此后的2个月内,婴儿
说出第一批的一定声调的双词句,从而结束了单词句阶段,进入词的联合和语法生
成时期。
以双词句为主,会说3-5个字的简单句,最多不超过5-6个字的句子。
"
喜欢开口说话,词汇量大增,主要是表达具体物品名称的词汇,以名词、动词、
代词居多。
喜欢提问,开始学会使用疑问句和否定句,开始出现“语言反抗”行为。
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
•
积极词汇是指儿童既能理解又能正确使用的词汇。
•
消极词汇是指对词汇有所理解但不能正确使用,或者有时能说出词汇但却不怎么
理解。
(三)基本掌握口语阶段(2-3岁)
2岁以后一直到入学前,是婴幼儿基本掌握口语阶段。他们在掌握语音、词汇、
语法和口语表达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
1.基本上能理解成人的语言,语音逐渐规范,但发舌尖音(zh、ch、sh、r)和g、
k、h、e等音有一定困难;
—
2.逐渐从以简单句为主过渡到以复合句为主,疑问句逐渐增多; 20-30个月是婴
儿基本掌握语法的关键期。
3.常使用接尾策略
4.开始使用人称代词(我、我的);
5.说话不流畅;对词、语义理解表面化。
四、婴儿期言语发展的特点
(一)言语能力发展:语言理解先于语言表达
(二)语言表达形式发展:
非言语交际——口语交际——书面语言
]
有声言语——自言自语——无声言语,3岁前儿童主要是有声言语。
(三)言语发展过程
1.语音的发展:
•
无意义发音到有意义音节;单音节到多音节;元音到辅音;不准确到逐渐准确;
从扩展到收缩。
2.词汇的发展:
(1)词汇量的发展:词汇量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其中3岁和6岁是词汇量
的高速增长期。3岁儿童的词汇量可达3000个。
(2)词类发展:从实词到虚词。3岁前儿童的词汇中主要是实词,尤其是以名词、
动词、形容词为主,虚词较少。
3.句子的发展:
<
(1)句子结构发展:从单词句、双词句到短句、简单句(完整句)和复合句。3岁
前以简单句为主。
(2)句子类型发展: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1岁时有10个以上)、否定句、选
择句、被动句。3岁前儿童还不能理解被动句。
(3)句子长度发展: 3岁前的儿童较多使用10个字以下的句子。
(四)口语表达能力发展:
从情境性言语过渡到连贯性言语,3岁前儿童主要是情境性言语表达。
从口语内容上看,2岁后,婴儿开始表达时间、人际关系、年龄、美丑等方面
内容。
五、影响婴儿言语发展的因素
(一)言语发展的生理基础
•
健康发育的大脑和健全的听音、发音器官
(二)认知发展水平
(三)学习言语的动机(兴趣、需要)
(四)言语环境
(五)个性品质差异
(六)成人对言语学习的指导(口语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