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伟长教育思想

合集下载

缅怀钱伟长校长,做自强不息的上大人[修改版]

缅怀钱伟长校长,做自强不息的上大人[修改版]

第一篇:缅怀钱伟长校长,做自强不息的上大人缅怀钱伟长校长,做自强不息的上大人我们尊敬的刚刚仙逝的上海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钱伟长,是一个传奇式的老人。

早在上世纪60年代,他就与钱学森、钱三强一起被周恩来总理称为我国科学家中成就卓越的“三钱”。

钱伟长校长学富五车,著作等身,是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近代力学、应用数学的奠基人之一,特别是在弹性力学、变分原理、摄动方法等领域有重要成就。

“学到老,做到老,活到老”是钱伟长的口头禅。

他认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不会老化,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他说:“我36岁学力学,44岁学俄语,58岁学电池知识,不要以为年纪大了不能学东西,我学计算机是在64岁以后,我现在也搞计算机了”。

90多岁高龄时,他还表示“到现在,晚上9点以后是我的自学时间。

”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叫做“自强不息”。

因为自强不息,他一生不论怎么坎坷,遭到什么样的境遇,都始终没有停下探索的步伐;因为自强不息,他勤思好学,不甘人后,直到耄耋之年,仍然头脑清晰、思维敏捷,活跃在教学、科研一线,精神仍处于相当年轻的状态,不知老之将至;因为自强不息,他在科学、政治、教育每个领域取得的成就都是常人无法企及的。

虽然敬爱的钱校长已经不在了,但是他的事迹深深的感染了我们的,他的教育思想渗透我们的每个上大人的心里,在校园里无处不在。

自强不息的校训促进我们上大学子永远自强不息,勇敢前进,为祖国的将来奉献出自己光和热。

钱伟长校长曾经说过:我不是黨員,不過我還是拿黨的事業作為我的終生事業。

為了我們的民族,我們個人吃點虧不要後悔,不值得後悔。

我們歷史上有許多英雄人物靠這麼點精神,為我們中華民族立了大功績!這就是公而忘私。

我們先哲對我們的教育是很多的,譬如像範仲淹那句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言就很精彩的!換句話說,就是我們要為天下著想,也就是為中華民族、為黨的事業著想。

钱校长虽然不是一名共产党员,但是那又有什么关系,我们敬爱的钱校长有一颗为了国家不怕吃亏、不后悔的心,这比什么都要真实。

论钱伟长的教学观及对物理教育的启示

论钱伟长的教学观及对物理教育的启示

论钱伟长的教学观及对物理教育的启示钱伟长先生是享有国际声誉的科学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提出的线壳理论中的非线性微分方程组在国际上称为钱伟长方程。

他在薄壳力学理论和力学、应用力学、应用数学的许多问题上都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

钱伟长先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同时还是一位杰出的物理教育家。

他的教学观便是他物理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他的教学观高屋建瓴独辟溪径发人深思。

一、教学必须与科研相结合以往的教学论往往局限于研究教学本身的客观规律。

这固然不错但忽略了另一个方面而且是更为重要的一个方面这就是科研。

把教学与科研联系起来这是钱伟长先生的高明之处。

传统教学论认为教学是以知识的授受为基础的。

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它既指导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应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

〔1〕不同的教材对于教学原则的界定是各不相同的。

(如下页表)不过我们发现尽管各个版本教材对于教学原则的提法各不相同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忽略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钱伟长先生直抒胸臆:教学必须与科研相结合。

他说:“你不上课就不是老师;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老师。

教学是必要的要求不是充分的要求充分的要求是科研。

科研反映你对本学科清楚不清楚。

教学没有科研作为底子就是一个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

”〔5〕可谓一针见血掷地有声。

教学没有科研作底子就是“没有灵魂的教育”这是多么睿智的见解啊!这里有一个基本的思想应当强调:教学是必要要求科研是充分要求。

这不仅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观点而且从逻辑上给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它表明教学与科研两者应当是相伴而行密不可分的。

我们的物理教育目前仍存在着教学与科研相脱离的问题。

这表现为:许多教师长期只搞教学不搞科研。

他们年复一年地重复着自己的课几乎无暇去从事科研、撰写论文。

这导致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上他们对教材的掌握往往是肤浅的、不完善的一般经不起推敲。

钱伟长教育思想讲座课程

钱伟长教育思想讲座课程

多年未见的优秀人才
• 1940年钱伟长同另外两位中国留学生搭 乘俄国"皇后号"轮船横跨太平洋,抵达 加拿大,进入世界一流的多伦多大学深 造。指导老师很快就喜欢上这个勤奋好 学、刻苦钻研的中国留学生。他在钱伟 长硕士学位评语中选择了难得使用的字 眼,盛赞他是"了不起的好学生,校园中 多年未见的优秀人才!"
6.5. 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
• 钱三强(1913——1992),汉族,浙江 湖州人,1913年10月16日出生于浙江绍 兴(原籍浙江湖州。父亲钱玄同是中国 近代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他少年时代 即随父在北京生活,曾就读于蔡元培任 校长的孔德中学。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 学。1937年赴法国留学,师从居里夫妇 (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的女儿女婿)。
1934年考取清华大学公费留学生
• 钱学森1911年12月出生于上海,祖籍浙 江杭州。1923年9月进入北京师范大学附 属中学学习,1929年9月考入交通大学机 械工程系,1934年6月考取清华大学公费 留学生,次年9月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航空系学习,1936年9月转入美国加州理 工学院航空系,师从世界著名空气动力 学教授冯 · 卡门,先后获航空工程硕士学 位和航空、数学博士学位。
钱学森为新中国成长 做出无可估量贡献
• 钱学森同志也是为新中国的成长做出无 可估量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团体中,影 响最大、功勋最为卓著的杰出代表人物, 是新中国爱国留学归国人员中最具代表 性的国家建设者,是新中国历史上伟大 的人民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 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 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国务 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 家”荣誉称号,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 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钱伟长治学理念及教育思想初探的开题报告

钱伟长治学理念及教育思想初探的开题报告

钱伟长治学理念及教育思想初探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钱伟长,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哲学家,他提出的“治学”的概念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作为一名哲学家,钱伟长的思想从哲学奠基上出发,不断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他的治学思想深刻地揭示了人的自我实现和社会的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

本文选取钱伟长的治学学理念和教育思想,初步探究他的思想对于现代教育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近年来,教育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得到了广泛关注,而钱伟长的治学学理念和教育思想对于现代教育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深入钱伟长治学学理念和教育思想的研究,探究钱伟长的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和借鉴作用,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法和调查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文献法主要是对钱伟长的相关著作、论文、讲演等进行梳理、分析和总结,以探究其治学学理念和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内涵。

调查法则是针对现代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以了解钱伟长的思想对于现代教育的启示和借鉴作用,进一步验证钱伟长的思想在现代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四、研究内容和拟定计划本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钱伟长的治学学理念:根据文献法,梳理和分析钱伟长的治学学理念,阐述其思想内涵和理论基础。

2. 钱伟长的教育思想:通过文献法,对钱伟长的教育思想进行整理、分析和总结,探究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3. 钱伟长思想在现代教育中的借鉴:以现代教育为切入点,探究钱伟长思想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包括现代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和钱伟长思想在解决这些问题中的应用。

计划时间表:第一周:资料搜集和整理第二周:文献法分析和总结第三周:调查方法和问卷设计第四周:数据收集和分析第五周:钱伟长治学学理念的阐述和分析第六周:钱伟长教育思想的探究和分析第七周:钱伟长思想在现代教育中的借鉴作用分析第八周:论文撰写和完善以上为本研究的初步计划,有可能会因实际进展而有所改变。

评价论视阈中的钱伟长高等教育思想

评价论视阈中的钱伟长高等教育思想

度( “ 选课 制 ” 、 “ 学分 制 ” 、 “ 三学期制” ; 学生“ 自我 学 习” 、 “ 自我教 育 ” 、 “ 自我 管理 ” ) 都 是钱 伟 长先 生
是 由钱伟长倡导并由上海大学广大师生经过多年
实 践 而形成 , 二是 具有 鲜 明的时 代 特征 、 上 海 大学

个 辨证 唯 物 主义 者 , 一个 有 文化 修 养 、 道 德 品质
创造 。黑格 尔 指 出 : “ 批 判 即需要 一 种普 遍 意义 的 反思 。” 『 1 】 没有 反思 就无 所谓批 判 。“ 反 思 以思想 的
步促 进 我 国高等 教 育 的理 论 和 实 践 的发 展 , 也
可 以 由此 理解 钱伟 长 高等 教育 思想 在 我 国高 等教
育 发展 中 的重 要地 位 。 钱 伟长 高等 教育 思想 中体 现的批 判意 识
具有深 刻 的批 判 意识 。作 为知识 形 态的“ 钱 伟 长之 问” 、 “ 拆 除 四堵墙 ” 理 论和 “ 三 制 三 自”制度 是钱 伟 长先 生在 治学经验 和 治校 实践 中关于我 国高等教 育 问题 的 不断 反 思和 理论 创造 。 “ 学会 学 习” 思想 和“ 转识 成 智 ” 理念 是钱 伟 长 高等教 育 思想 的智 慧表 达 。 在反 思和 创新 中践行 钱伟 长 高等教 育 思想 , 就要 把 钱伟 长 高等教 育 思想 中 的批 判意 识转化 为 改造社 会 的 实践 意 志 ,还要 不断地 对钱 伟 长 高等教 育 思想进 行
高 尚、 心灵 美 好 的人 ; 其 次 才是 一个 拥 有学 科 专业 知识 的人 , 一 个未 来 的工 程师 、 专 门家 ” [ 7 1 。 这是“ 钱 伟 长 之 问” 的具体 展 开 。 “ 钱 伟长 之 问 ” 对 我 国高等 教 育 思想 的 理论 贡献 不 仅在 于是 对 “ 钱 学森 之 问 ” 在 我 国高 等 教育 理论 上 的继 续 追 问 ,更在 于 其凝 结 了钱伟 长 教育 思想 从 上海 工业 大学 到上 海 大学

钱伟长教育思想与实践

钱伟长教育思想与实践

著—
《 论教育》 。追溯 中外教育史 , 《 论教 作 , 认 为“ 学校体育很重要 。 好处之一是 自身 国” 之心 , 从上海起步 , 潜心办学 , 欲再铸其
育》 并非一个新书名。 早在 4 7 5年前 , 西班牙 健康 , 另外运 动也可 以培养人 , 培养人 的分 科学与教育事业之新 的辉煌 。1 9 7 8 年, 身为 人 文 主义 者 、教 育 理 论 家 玖 恩 ・ 维夫 斯 析 能力 、 决策能力。 运 动 场上 情 况 瞬 息万 变 , 清 华 大 学 教 授 的钱 伟 长 开 始 将 目光 转 向 南
( 1 4 9 2 -1 5 4 0 ) 就曾编著过一本《 论 教育》 , 并 要应付环境 , 就要有分析 、 决策 的本事 。 运动 方 , 与上海工业大学 ( 今上海大学 的前身 ) 进
且引起 了巨大 的轰 动 , 被誉 为“ 欧洲文艺 复 是培养人 的体力 , 紧密” 接触 , 而 这 种 接 触要 得 先 从 一 本 增强体 魄 , 激发拼搏争先 行 了 “ 兴时期最彻底 的教育书籍” ; 1 9 3 6年 ,著名 的斗志, 形成合作的团队精神的最好形式。 ” 杂志说起 。1 9 8 0年 , 钱伟长在重庆交通学 院 科学 家爱 因斯 坦 ( 1 8 7 9 _ _ 1 9 5 5 ) 也 曾编著 过 此外 ,钱伟长还非常重视教师的业务素质 , 创办《 应用数学与力学 》 杂志 , 他主办这份杂 同名图书 , 并提 出了至今仍然脍炙人 口的名 他 曾通过 自己的老师叶企孙和吴有训 的事 志有其更为深层 的思考 , 就是想 “ 冲破一个

的 ‘ 墙’ ,教 学 与科 研 之 间的 知名力学家 、 爆炸力学专家郑哲敏就曾因受 ‘ 墙’ ,各 系和 各 专 业 之 间 的 到钱伟长 的悉心教诲而受益匪浅。1 9 4 6年

感动中国人物钱伟长

感动中国人物钱伟长

钱伟长颁奖词:从义理到物理,从固体到流体,顺逆交替,委屈不曲。

荣辱数变,老而弥坚,这就是他人生的完美力学!无名无利无悔,有情有义有祖国。

钱伟长有个学生的高考成绩是这样的:语文、历史两门满分,数、理、化、英文一共考25分的学生(其中英语0分,物理5分;注:每门满分都是100分),请问:按照今天高考标准,这个学生能够上什么学校、什么专业?你怎么也想不到,这个学生,就是大名鼎鼎的钱伟长先生。

就是这样的成绩,他被清华大学录取,而且学校应他个人的要求,让他进入物理系学习。

显然,这一切,在今天是不可想象的。

钱伟长(1912.10.9~2010.7.30)江苏无锡人。

国际著名应用数学和力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近代“力学之父”,“应用数学之父”,著述甚丰——特别在弹性力学、变分原理、摄动方法等领域有重要成就。

中国科学院和波兰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七届、八届和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名誉主席,上海大学校长。

“我没有专业,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一、主要人生阶段和事迹二、重要成果和贡献三、体会与心得一、主要人生阶段和事迹(一)文理偏科,为救国弃文从理1912年10月9日,出生1912年,钱伟长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七房桥一个清贫的教师之家,但是他却有个十分著名的四叔,就是后来成为我国著名国学大师的钱穆。

在钱伟长十六岁的时候,父亲病逝,之后他就一直跟随四叔生活,钱伟长受其耳濡目染,在十八岁那年的高考中,以中文和历史两个一百分的成绩走进了清华大学的校园。

在18岁那年,以中文和历史两个满分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历史系1931年,“弃文从理”,转投物理系门下,想学习怎么造飞机大炮但正是这样一个在文史上极具天赋、数理上极度“瘸腿”的学生,却在一夜之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弃文从理——这个决定缘于他进入历史系的第二天,这一天正是1931年的9月18日,日本发动了震惊中外的“9.18事变”,侵占了我国的东北三省,而蒋介石却奉行不抵抗政策,说中国战则必败,因为日本人有飞机大炮。

浅析钱伟长教育思想中高校教师的理念

浅析钱伟长教育思想中高校教师的理念
争议 。 早在 2 纪 5 O世 0年代 , 伟 长 就提 出 高等学 校 钱 应着 力培 养 学生 的 能力 , 不是 “ 而 专业 工具 ”1 【 】 。在
钱伟 长 出生 于清贫 的教 师之 家 , 进 清华 大学 刚 遇上 “ 九一 八 ” 变 , 4 后 他 回顾 道 , 是 受 事 在 O年 他 国耻 纪 念 E对 灵 魂上 的 冲击长 大 的 , l 因此 从 学 文改 学物 理 , 因为 他认 为没 有 强大 的 国力是 不 可 能对 付
社 会 的毕 业 生 , 他语 重 心 长地说 过 , 们要 “ 天下 你 先
之忧 而 忧 , 天下 之 乐 而 乐 ”, 把 百 姓 之忧 、 后 要 国家
鸭式 的教学 模 式 ,这 不仅 不 利 于学 生 能 力 培养 , 而 且会 使 学生 厌 恶学 习 。 培养 “ ”的高 等教 育 要 求 人 教 师在 教 学 活 动 中像 导 演 、 略 家 与 接 生 婆 , 导 战 指
学 生 自己去 获得 劳 动 成果 。即培 养 学 生发 现 问题 、
分 析 问题 和 解决 问题 的能 力 。教 学 中把 “ ”放 在 学
之忧 、 民族 之忧 放 在心 上 。这 是对 学生 的期 望 , 更是 对从事教书育人工作 的教师的最起码要求 , 言传不 如 身 教 , 如 孔 子 所 言 “ 身正 , 令 而从 , 身 不 正 其 不 其
大 学教 育 主要 目标 是 能力培养 , 目标 的 实现 , 此 首先取 决 于教 师 。教 师应 具有 爱 国敬 业 , 天下 先 之 忧 而忧 。 天 下之 乐而乐的精神 境界 ; 立 以培养 学生能 力而非仅仅 知识 传授 的教 学理念 ; 后 树 坚 持教 研 结合 , 通过科研 把握 学科前 沿和培 养创新 性人 才。 关键 词 : 钱伟 长 ; 高校教 师 ; 念 ; 国敬业 ; 研结合 理 爱 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钱伟长教育思想感悟
自强不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忧,为人民的忧而忧;乐,为人民的乐而乐。

——题记记得上小学时就知道了中国“三钱”的故事,那时是童心,出于对科学家的崇拜和羡慕,总觉得他们是那么的遥不可及,无论是他们的光辉还是他们的成就。

就在自己成为上海大学一员的时候,我知道钱老就是我的老校长了。

虽未及见到老校长,但校园内钱老的光辉事迹、传奇经历却是时有耳闻。

足见钱老已经永远活在了每一个上大人的心理。

自此,我已深感荣耀。

不仅仅是钱老的光辉,更是钱老的教育思想,让我相信我已经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在此,深切缅怀钱伟长校长。

我思前想后,觉得题记应该写为上大的校训,同时也是钱老对上大学子的寄言。

因为那同时也充分体现了钱老的教育思想。

不敢说我完全领会了钱老的教育思想,总觉的,钱校长站的高度是我目前无法企及的,自然对于钱校长的教育思想,我暂时是无法全面领会。

我只能说说我对钱校长教育思想的一知半解。

但在上海大学求学的这几年里,我相信一定能在校园里方方面面体会到钱校长的教育思想所在。

钱伟长大学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全面发展的人才观,他说:“我们首先要培养的是一个全面的人,是一个爱国者,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一个文化修养、道德品质高尚、心灵美好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人,一个未来的工程师、专门家。

”钱伟长认为,培养这样的人才要从拆除“四堵墙”开始。

拆除“四堵墙”集中反映了钱伟长的办学理念,是他的大学教育思想的一条主线。

首先,“拆墙办学”,钱伟长认为,大学的科研应该是为社会服务的,大学不应该和社会脱节,这样才能办出特色,办出实力。

也正如钱老所说:“我没有专业,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而大学的科研教学也正是为社会为国家服务,因此要拆除校园与社会的“墙”。

其次,拆除“学校内各学科专业的墙”,因为条块分割的部门所有制已经明显影响了当代学科技术综合化发展的趋势;现代科学技术交叉复合的跨学科特点,决定了必须努力打通学科之间的人为界限,拓宽专业,以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综合发展的趋势。

现在科研方面的创新成果,多数是学科交叉的科研结果。

由此足见钱老的远见卓识。

再者,拆除教学与科研间的“墙”。

科学教育史告诉我们,高等学校只有办成教学和科研两个中心,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科学人才。

钱校长就是这么做的,而且一直有一套自己独到的思想体系!他一直身体力行,告诉每一位教授、老师,要会主讲一门以上的课,承担一个研究方向的课题,到一个工厂(企业)兼职,经常深入到生产实践中。

因为钱老就曾在首钢当过炉前工,深入一线生产实践。

最后一道“墙”是教与学之间的,教与学本就是一对矛盾体,教是学的诱导因素,学是教的最终目的。

而学才是主动的,所以应该让学生通过主动学习,才能把老师的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高等学校应该把学生培养成有自学能力的人。

透过钱校长的每一本著作,每一次言行,每一篇论述,都让我深觉他的高大,这高大包括思想、形象、成就!
现在全国高校实行的学分制、选选课制就是钱老的首创,也是在上海大学最先实行的。

还有现在我们正在实行的短学期制,即一年三学期制!给了我们学生更多的空间去学习和发展自己的兴趣和专长。

钱老不仅是先进教育理念的探索者、也是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实践家。

他从担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到担任上海大学校长,一直在亲身实践着自己独特的先进教育里理念和思想。

钱老说:“教育涉及面极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
族的灵魂。

为了办出能兴国的教育,培养出能肩负起振兴中华重任的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的跨世纪一代新人,无论遇到多大的阻力和困难,我们都要坚持不懈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的探索,千万不要停止。

”而上海大学的到目前的成就已经证明了钱老教育思想的价值,他在力学方面的贡献是举世瞩目的,而钱老对于中国教育事业的贡献不亚于他对力学的贡献。

钱老说,要创造良好的充满人文气息和科学氛围的教育环境,通过校园文化氛围的陶冶来形成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

大学教育者一定要高度重视学生创办的报刊、学生组织的社团活动、文艺活动和各种学术讲座、学术沙龙在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人格修养和科学精神中的作用。

促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互融合和渗透是当今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基本方向,也是钱伟长教育思想最大的价值所在。

看了许多关于钱伟长校长的视频,其中有一句话让我记忆深刻:“我是爱国的,我没别的要求,你同意不?我希望国家强大起来,强大要有力量,这力量是知识!”一位老人为了祖国的教育事业和科学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别无他求。

在人间,他是一名绝对的大家;在天堂,也会是最闪亮的巨星,照耀着我们。

上海大学学子们当永远铭记老校长的伟岸。

一个一生六次重大人生抉择都是以爱国主义为导向的教育家爱国者——钱伟长。

其实我想对所有中国人说,钱老一生的信条和言行足已教育我们每一个上大学子,每一个中国人,为祖国的强大而奋斗。

从义理到物理,从固体到流体,顺逆交替,委屈不曲,荣辱数变,老而弥坚,这就是钱伟长校长人生的完美力学,无名无利无悔,有情有意有祖国。

而他的教育思想,也犹如他的一生,光辉夺目,一天天改变着中国的教育,改凝聚起每一个学子的赤子爱国之心。

材料学院有色金属专业
胡尊玉
2011年9月17日星期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