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二2.1:民主选举2020最新
最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二课 第一框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20-
第一框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知识脉络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课堂堂篇篇探探究究学学习习
特别提醒公民的选举权≠民主选举 ①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政治权利,是公民 基本的民主权利,特指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和被 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②公民的民主选举范围广泛,既包括人大代表的选举,又包括基层 群众自治组织的组成人员的选举、各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选举 等。
第一框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1-
第一框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探究学习
学习目标
核心提炼
1.以“行使好选举权利”为议题, 探究民主选举的方式,深刻理解 珍惜选举权利的重要性并能正 确参与民主选举,提升科学精神 和公共参与素养。
2.结合生活实际说明制约选举 方式选择的因素。
四种选举方式:直接选举、间接 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
-21-
第一框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知识脉络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课堂堂篇篇探探究究学学习习
典例剖析 例题2M县在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采取“广泛宣传、加强联 系、荐贤举能、规范程序、严肃纪律、精准指导”六项措施,选民 参选率高达97.29%,比上届提升1.23%,一次选举成功率达99.4%。 这表明( ) ①我国实行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 ②选民范围不断 扩大,选民积极行使民主权利 ③选民的主人翁意识增强,政治参 与能力提高 ④要加强选举工作管理,保障选民行使民主权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知识脉络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课堂堂篇篇探探究究学学习习
2020学年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第二课 第一框 民主选举 投出理性一票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第一框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一、目标导学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二、开放教学(一)自主学习1.我国的选举方式有哪些?各自的含义及优缺点是什么?2.制约选举方式的因素有哪些?3.我国目前采用什么样的选举方式?为什么?4.公民行使好民主选举权的意义是什么?如何正确行使选举权利?(二)、构建网络(三)、互动探究(一)选举方式的选择1、比较: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2、辨析:直接选举优于间接选举,差额选举优于等额选举,等额选举已内定。
三、达标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直接选举是我国公民当前行使政治权利的一种重要方式。
下列属于公民直接参与选举的有()①县以及县以下的人大代表的选举②县级以上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③城市居民委员会的选举④农村居民委员会的选举⑤乡以上的各级政府的组成人员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 .①③④ D.②③④“海选”作为中国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的方式,目前已在国内绝大多数农村推广。
据此回答2—3题。
2.“海选”是中国农民在村民自治中创造的一种直接选举方式。
这种方式的最大特点是A.使每个选民都有表达意愿的机会 B.使公民开始真正充分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村民选举不受任何限制D.《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唯一法定的选举办法3.通过“海选”,村民像从大海里面不受任何限制地捞取珍珠一样选择自己信任的人。
这就要求村民必须:①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②选择与自己关系好,能够给自己带来实惠的当家人③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④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思考、判断的基础上,审慎投票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读漫画《投老张一票给十元!》,回答4—5题。
4.各种选举方式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容易造成漫画中这种现象的选举方式是A.等额选举 B.差额选举C.直接选举 D.间接选举5.漫画《投老张一票给十元!》主要告诉我们A.我国目前的选举尚无法可依B.我国要禁止一切竞选活动C.公民是否积极参加民主选举影响选举结果D.应提高我国公民的民主权利意识,进一步完善监督制有资格的村民均可自荐报名参加村委会成员职务竞选,选民在“秘密写票处”不受干扰地单独完成填票。
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二课知识点归纳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框题一 : 民主选举:1. 选举方式: P16(1)直接选举(优点:使每一个选民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选择自己最信赖的当家人;缺点: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组织和技术工作难度大,选举成本比较高。
适用范围:县或县级以下人大代表的选举;村委会、居委会选举)( 2)间接选举(优点:成本较低,便于组织。
缺点:选民与当选者之间的联系不直接,可能影响选民意愿的表达。
适用范围:县级以上人大代表的选举;乡镇级以及乡镇级以上工作人员)( 3)等额选举(正式候选额 =应选额;优点:可以比较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缺点:限制了选民的自由选择,积极性受到影响。
)(4)差额选举(正式候选额>应选额;优点:提供选择的余地,被选举人形成相应的竞争,有助选民了解候选人。
缺点:若不加以有效规范,易发生虚假宣传、贿赂选民等情况。
)2.选择选举方式的主要依据:①采取何种选举方式,由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决定。
P16②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
P173.我国根据国家性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状况及国情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
4.公民为什么要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P17-18①公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直接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
②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③怎样行使选举权,如何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
5. 公民应如何行使选举权: P18公民行使选举权应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要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审慎投票。
框题二:民主决策:1.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P20(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2)专家咨询制度(论证会、座谈会)(3)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公民享有对涉及公众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第2课 第1框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二导学课件(共36张PPT)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释疑解惑升华
返回导航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1.等额选举、间接选举不如差额选举、直接选举更民主吗? 提示:①不能笼统地说哪种选举方式更民主。选举方式的选择受多种因素 的影响,“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②从一定程度上看,选举方式的选择仍然属于民主程度的问题。而民主的 本质才是最重要的。资本主义条件下的选举方式即使再“民主”,也不能掩盖 其资本主义民主的阶级本质。随着我国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的选 举方式、选举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以便更好地保障人民民主。
返回导航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4)差额选举: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__应__选__名__额____。 ①优点: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在候选人之间形成相应的 ___竞__争___。 ② 竞 选 方 式 : 有 助 于 选 民 __了__解__候__选__人____ 。 在 选 举 过 程 中 , 要 避 免 出 现 __虚__假__宣__传____、__贿__赂__选__民____等情况。
返回导航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知识小结
返回导航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知识整合
返回导航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核心要点 1.我国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2.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 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 3.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 4.公民只有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行使好民主选举的权利,才能更好地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 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5.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6.怎样行使选举权利,如何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
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二课内容总结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第一框民主选举一选举方式1.(1)直接选举: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的方式;(2)间接选举: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往往先由选民选出自己的代表,再由他们代表选民选举;(3)等额选举:正是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4)差额选举:确定的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
2.等额选举(1)优点: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2)局限: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选民的选择。
3.差额选举:(1)可以在候选人之间形成相应的竞争,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
(2)局限:如果不加以有效规范,容易发生虚假宣传、贿赂选民等情况。
4.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
5.我国将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扩大到县级,并普遍实行差额选举。
6.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第二框民主决策1.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2)专家咨询制度;(3)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4)社会听证制度。
2.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民意是正确决策的重要信息资源。
3.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4.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重大意义:(1)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2)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3)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4)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第三框民主管理1.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
2.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3.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第四框民主监督1.民主监督的方式:(1)信访举报制度;(2)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3)舆论监督制度;(4)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活动,是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新方法。
整合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2.1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

2.1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课时训练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选举过程中,广大选民踊跃参与,积极性很高。
下列属于公民直接参与选举的是()①县级及县级以下的人大代表的选举②县级以上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③城市居委会的选举④农村村民委员会的选举⑤乡以上各级政府的组成人员的选举A.①②④B.③④⑤C.①③④D.②③④2.“公推直选”是指把党委直接提名和委任变为在党组织领导下,通过党员个人的自我推荐、党员群众的联名推荐、党组织的推荐这三个环节产生候选人,然后由全体党员直接参与选举产生党组织领导班子。
“公推直选”这种选举方式的优势在于()A.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适用B.可以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C.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在候选人之间形成竞争D.每个选民都有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3.目前,我国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实行普遍的差额选举,候选人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向选民介绍自己,开展竞选。
这种竞选方式的优点是()A.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B.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C.易发生虚假宣传、贿赂选民等情况D.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选民的选择4.下列说法中对我国民主选举方式认识错误的是()A.我国选举方式有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B.我国公民可以直接选举县级人大代表C.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的差别在于是否确定候选人D.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差别在于是否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候选人5.我国的选举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选举形式不断丰富和发展。
采用什么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是不同的。
这是因为()A.选举方式的选择受人的心理因素的制约B.选举方式的选择受社会政治制度的制约C.选举方式的选择受地理环境的制约D.选举方式受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的制约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
公民切实行使好这一权利,有利于更好地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二课第一框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课件 (共18张PPT)

三、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1、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的原因(为什么)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重要性(课本P8)
(2)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 效果的重要因素。公民只有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 的素养,行使好民主选举的权利,才能更好的管理国 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3)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 任感的重要尺度。
1979年,我国扩大了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规定 实行差额选举。
1986年,我国各级人大代表一律实行差额选举。 2004年,我国在直接选举中规定了预选。 2007年,人大代表进行换届选举,采用直接选举与间
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其中,县、乡人大代表 实行直接选举。 2010年,我国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3)公民行使选举权应出于公心,以人民 利益为重;要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 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审慎投票。
小结: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
一、选举方式的选择 1.选举方式: 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
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
2.选择的依据: 3.我国采取的选举方式: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 二、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1.原因: 2.要求:
(4)怎样行使选举权,如何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 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
2、如何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
怎样珍惜自己的选举权?(珍惜选举权的要求) (1)公民要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这一权利,不断增 强公民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增强自己的参与感和责任感。 (从态度上)
(2)公民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政治参与能力, 选出真正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的人。(从能力上)
练习:
c 1.下列属于公民直接参与选举的有( )
最新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教学教案-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第一框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教学目标】知道不同的选举方式既有各自的优点,又存在各自的局限性。
了解公民参与民主选举的重要性。
学会理论知识和实际材料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珍惜自己享有的民主权利,增强主人翁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不同的选举方式的优点和局限性【教学方法】情景讨论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活动启发法。
【教学设计】新修改的宪法规定我国各级人大每五年进行一次换届选举,假设通州市也要选举新一届人大代表,在我们学校设立了投票站,如果你具备选民资格的话,你会把你手中神圣的一票投给哪位人大代表侯选人?(健康的身体是保障人大代表行使权利的物质基础;人大代表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能读懂和理解各种会议的文件;人大代表要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人大代表要求真务实,愿为百姓办实事;能够深入基层,了解和掌握当地情况和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能够提出反映群众呼声的提案和质询案等等。
)一、选举方式的选择1、选举方式某村正在进行一次选举村民委员会主任的活动。
村民小赵和大军一起参加投票选举。
参加竞选村委会主任的共有三名候选人,他们要进行竞选演说,并要当面回答村民提出的问题。
思考:选举村民委员会主任是公民在行使选举权吗?上述材料中包含了哪些选举方式?从选民的角度看,分为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下列选举方式中属于间接选举的有()A某班投票选举自己的班长B某村村民投票选举村民委员会主任C某镇各户代表对镇长候选人进行无记名投票选举D某乡镇投票选举本乡镇的人大代表从候选人的角度看,分为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2、影响选举方式选择的因素P17探究——比较两张照片反映的国情,说说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也不方便、人民群众的民主素质还不是很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普遍提高,公民的民主意识有所增强,政治参与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希望更多地直接参与国家政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