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树短轮伐期速生丰产林造林技术规范
速生桉树的栽培技术要点

摘要 : 桉树 的 生长特 点 就是 “ 速 生” , 轮 伐期 短 。桉 树 叶可提 炼 精 油 , 是 经济 价值较 高的 油、 材 两 用树种 。树 干笔 直 , 树 冠较 小 , 树姿 优 美, 四季 常青 , 还 可作 为 园林 绿化 树种 的选 择 。本 文从桉 树造 林 的经 济价 值 、 幼苗 管理技 术 、 造 林抚 育技 术 以及 桉 树林 病 虫 害的 防治 四个
1 . 1提高 经济 价值
桉树的生长特点是速生, 所以桉树造林时的投入资金可以很 快的回笼。 尤其是用来造纸的小径材, 3 - 4 年就可以采伐利用。 大 径材虽然周期要延长, 但是其经济价值更高。 桉树用途非常广泛 , 其大径木材可用于建筑 、 家具 、 农具 、 燃料 、 电杆 、 矿柱等, 桉树 的 花可酿蜜 , 桉树叶可提取精油 , 树皮都可以提取粘合剂, 可 以说桉 树浑身都是宝 , 有着很高的经济价值。
2 . 2桉树 育苗 护苗 技术
时要进行间伐抚育, 避免浪费。间伐时要采取“ 伐弱留强 、 去害留 益” 的原则, 当然也要适 当照顾疏密。间伐以后要有规律的松土 , 以保持土壤疏松 。桉树的树冠 自然生成比较好 , 一般无需人工修
1 . 2改善 生态 环境
桉树林首先提高了森林覆盖率 , 据研究 , 每公顷的桉树每年 可吸收 9 t 二氧化碳 , 同时释放氧气 , 并且可以改善造林区的小气 候, 所以桉树人工林被称为巨大的“ 碳库” 。 桉树树冠较小 , 而且叶 片表 面有 一 层 “ 蜡质” , 可 以减 少 水 分的 蒸 发 , 还 是一 种 “ 节水” 的 树。 桉树属于直根系 , 抗风力特别强 , 是防风防沙的理想选择 。 在 没有人扫除枯枝落叶的情况下,还可以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 只要科学 发展 , 合理规划 , 人工桉林可以为改善生态环境贡献 力
桉树速生丰产造林技术

桉树速生丰产造林技术作者:李英武来源:《南方农业·下旬》2014年第06期摘要桉树属于经济效益比较高的树种,不仅有轮伐期短、生长速度较快的特点,还拥有成熟的种植技术及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在桉树速生丰产造林的过程中,应该合理科学地进行布局、规划及推行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战略,才能为林业的科学发展作出贡献。
由此,主要对桉树速生丰产造林技术进行了探讨,为林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桉树;速生;丰产;造林技术中图分类号:S792.3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国内3大速生用材树种的其中一种就是桉树,桉树是优质的工业、农业使用材料,可以将桉树的中径木用来制作优质的家具。
在进桉树速生丰产造林的过程中,只有对速生桉树品种进行选择,对速生桉树的挖土抚育、造林环节、抚育管理及预算预控等进行调查研究,才能让速生丰产造林的目标得以实现,从而使桉树可以迅速生长和让造林技术、林地效益得到不断提高。
1 技术要点1.1 林地选择由于农民手中握有大量的林地,所以,造林单位在进行植树造林时对土地的租用比较困难,且有的造林单位对造林活动比较急切,因此在对林地进行选择时不够严格,盲目地采用一些对桉树生长没用的土地来进行桉树速生丰产造林工作,比如岩石裸露、坡度过大、土层瘠薄的山地,长年干旱、台风发生较为频繁的荒地荒山,海拔高且气候比较寒冷的山地等[1]。
在进行造林植树的时候没有严格遵从“适地适树、适树适地”的原则,导致所种林木出现了生长不良、林木的主干弯曲、不明显、病变、早衰等情况,而且小老头树和低残林较多,无法让桉树速生丰产目的得以实现。
因此,在对桉树的栽种地进行选择的时候应该选土层较疏松、深厚、肥沃及坡度在25°之下、排水良好的丘陵、平原、台地及低山下部。
此外,种植桉树的土地温度一定不能低于零下5℃,否则,桉树就会容易受到冻害,可以选择农民抛荒的园地、果园地、坑垅地、四旁地等,这些都是对桉树生长有帮助的优质土地,造林地以半阳坡、丘陵、低山及阳坡较好。
桉树丰产林经营技术规程

桉树丰产林经营技术规程一、前言桉树(Eucalyptus)是一种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木材质地优良、可用于多种用途的树种。
在全球范围内,桉树被广泛种植,并成为了世界上最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
本文将介绍桉树丰产林经营技术规程,旨在帮助农民科学地管理桉树林。
二、选址桉树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0℃-30℃,年降雨量在1000-2000mm之间。
同时,桉树对土壤要求不高,但需要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或壤土。
因此,在选址时应选择气候条件适宜、土壤排水良好的地方。
三、育苗1. 种子收集:选择健康成熟的果实进行收集,并在果实熟透后进行割开取出种子。
2. 种子处理:将收集到的种子放入清水中浸泡24小时后,在阳光下晾干。
3. 播种: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撒布在育苗盘或育苗箱中,覆盖一层细土,保持适宜的湿度。
4. 移栽:当幼苗长到10-15cm时,将其移栽到定植盆中,并进行适当的修剪。
四、定植1. 土壤处理:在选址后,应对土壤进行适当的处理,如翻耕、施肥等。
2. 树距与行距:桉树生长迅速,因此在定植时应注意树距和行距的控制。
一般来说,树距为3-4m,行距为4-5m。
3. 定植方法:将幼苗移栽到事先准备好的穴位中,并用土块压实。
同时,还要注意给每棵幼苗浇足水。
五、管护1. 浇水:桉树对水分需求较大,在旱季应适量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
2. 施肥:桉树生长快速,需要大量营养物质。
在生长季节中应适时施肥,并注意控制施肥量。
3. 除草:定期除草有助于保持土壤湿润和养分供给。
4. 病虫害防治:桉树易受到白粉病、蚜虫等病虫害的侵袭,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六、修剪桉树生长迅速,需要定期进行修剪。
修剪的目的是保持树冠形态,促进枝条分枝,增加光合作用面积。
修剪时应注意保留主干和基本枝条,去除病、虫、死枝等。
七、收获与加工1. 收获时间:桉树一般在7-8年后可进行第一次收获。
在收获前应对木材进行检查,并选择质量好的木材进行伐树。
2. 加工方式:桉树木材质地优良,可用于多种用途。
桉树速生丰产林造林规程

桉树速生丰产林造林规程一、造林技术桉树是速生树种,但并不等于随便把桉树种到地里就能高产。
要取得预期效果,必须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选地湛江的造林地主要有几种类型:玄武岩发育的砖红壤;浅海沉积发育的砖红壤;花岗岩、页岩发育的砖红壤和滨海沙土等。
按土壤肥瘦程度可分为五类:一类地:徐闻大部分,雷州的南渡河以南,遂溪的建新、岭北、洋青,麻章的湖光,东海区的硇州岛中部等地由玄武岩发育的砖红壤,土层深厚肥沃,只要造林措施得当,桉树生长好,产量高,4-5年砍伐,一般每亩可产木片材8-10吨,最高可达12-15吨。
一类地是营造桉树速生丰产林的最佳选择。
二类地:雷州北部、遂溪大部分以及廉江南部地区等由浅海沉积发育的砖红壤,土层浑厚、疏松,肥力中等,如造林措施得当,桉树生长较好,产量较高。
4-5年砍伐,每亩可产木片材8吨左右,高的也可超过10吨。
二类地也十分适宜种植桉树速生丰产林。
三类地:廉江和吴川部分由花岗岩发育的砖红壤,土层深厚,透水透气性好,肥力一般,桉树生长一般,4-5年砍伐,每亩可产木片材6吨左右。
在这类土地营造桉树丰产林,经营措施要求较高,投资回报略低于二类地。
四类地:湛江北部和东北部的一些山坡地,坡度较大,土层较薄、土质板结,土壤瘦瘠,桉树生长较差,木材产量和效益较低。
五类地:沿海滨海沙土,肥力差,干旱保水性差,桉树产量低,不适宜营造桉树丰产林。
选择造林地,除要选好地类外,还要注意选择地势相对平坦,集中连片,交通方便的地块,以利于机械化作业,方便经营,降低经营成本,提高效益。
2、树种不同的树种(品系)对立地条件要求不同,尤其是对土壤肥力要求不同。
因此,种植桉树丰产林要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根据造林地情况选择适当的造林树种或品系,才能取得较好效益。
目前,湛江地区营造桉树速生丰产林通常采用的优良品系主要有:尾叶桉U6、刚果12号桉W5、杂种桉LH1、杂种桉石岭1号和杂种桉东海1号、东海3号等无性系。
尾叶桉U6——该品种是从尾叶桉实生林中选育出来的优良品系,目前已在广东、广西和海南三省大面积推广造林。
桉树的种植与管理及关键技术

农技服务园林绿化·61·2017,34(20)桉树的种植与管理及关键技术周建龙,闭林海(广西国有高峰林场,广西 南宁 530001)[摘要]本文从桉树的种植技术入手,简要介绍当前桉树管理关键技术,旨在提高桉树种植与管理技术水平,提升桉树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及生态价值,从而推动桉树种植业的发展。
[关键词]桉树;种植;管理桉树原产于澳洲大陆,当前多个国家和地区均已引进桉树树种,桉树喜温、喜光、喜水,因此在我国广大南方地区均有种植。
桉树成长十分迅速,轮伐期极短,三年生桉树高度可达9 m,我国部分桉树经济林每1 hm 2年生长量高达30 m 3。
1桉树的种植技术1.1桉树整地技术桉树对种植区域的土质要求较低,一般的丘陵地区均可种植,但坡度最高不超过35度,种植土壤可为中性和偏酸性土壤,土壤肥沃为佳,由于桉树根系比较发达,因此选择土层深厚的区域。
桉树种植前的整地工作,多在种植前一年的9至10月份进行,整地可采用人工整地和机械整地两种形式,可针对整治区域客观条件予以选择[1]。
如种植区域坡度较缓、地貌情况较好可采用机械整地,可对深度为25 cm 左右的土壤加以开垦,开垦后进行人工开挖,桉树种植坑长宽约为30 cm,深度可根据土层情况加以判断,一般在25至35 cm 左右。
如种植区域坡度大于15度,机械开垦的难度较大,同时机械整地也不利于水土保持,应采用人工整地模式,整地深度在15 cm 米以上,将土壤中块状及板结状土壤打碎,有助于桉树根系的生长,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水土流失问题。
坡度较大地区的开挖难度较高,种植坑长宽约为50 cm,深度根据土层厚度合理选择,保持在35至45 cm 左右。
如桉树种植林地区域超过15度,则应重点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之上,可不必进行开垦,直接人工开挖种植坑,种植坑长宽约为60 cm 和40 cm,种植深度需大于35 cm,具体深度依照当地土层及地貌情况加以判断。
桉树速生丰产林造林抚育管护技术分析

桉树速生丰产林造林抚育管护技术分析桉树(Eucalyptus grandis)是一种可快速生长且丰产的树种,被广泛用于造林和木材生产。
为了充分发挥桉树的生长潜力和提高木材产量,需要采用适当的技术进行林木的种植、抚育、管理和保护。
以下是对桉树速生丰产林造林抚育管护技术的分析。
1. 选地选择:桉树对土壤的要求较高,一般应选择土壤较肥沃、排水性良好的地块进行造林。
地表不应有大块石头和其他障碍物,以便树木生长和根系扩展。
2. 母树选择:选用具有较好遗传性状的种子作为种源,以获得较高的生长速度和木材产量。
母树应生长良好、没有明显的病虫害和畸形现象,选择年龄较小的母树,通常在5-10年之间。
3. 播种和育苗:桉树一般采用播种繁殖,每亩播种量约为200-300克。
播种前应进行种子浸泡处理,促进种子萌发。
育苗一般在播种后3-4周进行移栽,移栽后要合理浇水和施肥,保持苗木的生长健壮。
4. 地面准备:在种植前,应进行地表的杂草清除和松土,为树木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可以采用机械开沟、锄地、翻土等方法,确保土壤的疏松和透气性。
5. 树木配置和密度:桉树在林分配置上一般为行列距都为3米,株行距为2米的矩形或正方形配置,也可根据土壤类型和地形条件进行适当调整。
密度一般为1667-2500株/亩,既要保证树木的生长空间,又要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6. 抚育管理:桉树的抚育管理主要包括修整枝条、防治病虫害、施肥和疏伐。
桉树的生长速度很快,在生长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枝条,需定期修剪以促进树冠形态的良好发展。
同时要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及时采取措施遏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根据土壤和树木的需要,合理施肥,保持土壤的养分供应。
疏伐是为了调整林分的密度,减轻竞争,提高桉树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7. 管护措施:桉树林区应加强防火措施,定期对林区进行巡护和监测,及时清理垃圾和树枝等易燃物。
在干旱季节要及时进行灌溉,保持树木的水分供应。
还要定期测量树高、胸径、地径等指标,掌握林木生长情况,及时调整抚育管理措施。
短轮伐期桉树的品种及造林技术

短轮伐期桉树的品种及造林技术摘要介绍了适于短轮伐期栽培的桉树品种,并从选地整地、造林、抚育管理、间伐等方面详细总结了短轮伐期桉树造林技术,以期指导桉树的大面积生产。
关键词短轮伐期;桉树;品种;造林1品种1.1巨桉(E.grandis)巨桉是桃金娘科常绿大乔木,干形通直,极喜光,喜温暖而不耐热,可耐-5℃的低温,生长迅速,树干通直圆满,但抗寒性差。
主要适生地区为南亚热带及热带高地的无台风地带,年平均温度15~25℃,最热月平均温度29~32℃,最冷月平均温度5~6℃,年降水量1 000~1 800mm。
立地条件以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各类壤质土或黏土壤生长最好;在土层厚度适中的轻壤土生长较好。
木材适于制浆造纸。
1.2尾叶桉(E.urophylla)尾叶桉是桃金娘科常绿大乔木,极喜光,喜高温多湿,具一定耐瘠薄能力,干形好,生长极迅速,但抗寒性差,易受冻害。
主要适生地区为北纬18~24°,适生于平均温度18~28℃,最冷月平均气温8~12℃,绝对最低温度不低于-3℃,年降水量 1 000~2 500mm的热带、南亚热带的无台风地区,海拔5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台地、平原。
立地条件以土层深厚、湿润、排水良好的非石灰岩发育的中壤到黏性土壤生长最好。
木材基本密度适中,制浆造纸纤维率高,是优良短伐期纸浆原料林树种,伐根萌芽力强,无性繁殖容易。
1.3巨尾桉(E.grandis XE.urophylla)巨尾桉是桃金娘科乔木,是以巨桉为母本和尾叶桉为父本人工育成的新杂交种。
喜光,生长迅速,干形好,耐-3℃短期霜冻,抗风力弱。
主要适生地区介于巨桉与尾叶桉之间,但适应范围略比尾叶桉广。
适宜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山地红壤、砖红壤性红壤。
巨尾桉综合了巨桉生长快、纸浆得率高和尾叶桉对于低海拔干旱土壤的适应性和抗溃疡病能力强的特点。
木材纤维适宜造纸,而且无性繁殖容易,是发展无性系造林的优良树种。
1.4尾巨桉(E.urophylla XE.grandis)尾巨桉是桃金娘科乔木,是以尾叶桉为母本,巨桉为父本人工育成的新杂交种。
提高桉树造林成活率主要技术措施

现代物业・新建设 2012年第11卷第6期现代建设 Modern Construction桉树具有轮伐期短,生长速度快,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是优良的工业用材原料。
现如今,多家公司、单位、个人都将种植桉树作为投资项目,无论是获取经济效益,还是绿化山林,提高苗木成活率都是营造工作的首要任务。
笔者翻阅大量参考文献,结合育林工作者的实践经验,为提高桉树造林成活率,从桉树造林田地的选择、整地备耕技术、桉树幼苗选择与保护至桉树栽种的全过程提出科学有效的技术措施。
一、 提高桉树造林成活率的前期技术工作(一)选择合适的造林地块桉树喜好在气候温和、热量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温15℃~26℃、年均降水1,000mm~1,500mm的地区生长。
因此,在选择造林地时,要充分考虑桉树的生长特点,选择较为适宜的地区。
经常有寒冻灾害发生的地区不宜种植桉树,首先在气候条件上要尽可能提高幼苗成活率,然后在人工上提高桉树造林成活率。
造林田地的选择是个技术活,造树心切,盲目租用贫瘠土地,是造成桉树成活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桉树适宜种植在微酸性或微碱性的土壤之中,土壤的PH值约为4~8之间。
(二)科学实施整地备耕科学的整地方式,具有提高土壤蓄水保肥功能,改善土壤理化性,提高土壤透水性的功效。
高强度的机耕虽然使树木前期长势较好,但不分地形长期下来,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肥力退化的严重后果。
山地宜采用挖穴整地或人工带垦方式,平原可全面机耕。
科学整地备耕需做到,在造林前两至三个月完成整地待种工作,在整地工作前,可先根据山地的植被状况进行炼山,彻底的炼山能提高整地效率,也能有效地提高桉树造林的成活率。
二、在选苗、育苗等造林后期工作中提高成活率(一)选择与装运苗木的技术措施选择桉树苗时要严把质量关,选择苗木需要懂得技术,苗木品种繁多,质量也有好坏之分,有病苗、弱苗、老化苗等,选择不当,便会使桉树造林的成活率较低。
优良的造林苗以扦插苗与良种组培苗为主,苗木高度20cm~30cm俱佳,主梢长势好,根系发达且根部保留完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桉树短轮伐期速生丰产林造林技术规范前言桉树具有生长快速、干形通直、经济效益显著、适合制浆造纸原料等特点。
为了充分发挥生产潜力,提高桉树速生丰产林质量,制定本技术规范。
本标准由海南省林业局提出,由海南省林业局营林科技处归口。
本标准由金光集团海南金华林业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开福、杨立波、杨福旺、戴宏芳、施义根、符焦、康高珥、钱锦桉树短轮伐期速生丰产林造林技术规范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n fast growing, hign yield and short rotation of Eucalyptus pl antation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桉树速生丰产林主要栽培技术、造林设计、检查验收及丰产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本省桉树短轮伐期速生丰产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772-1999 林木种子检验方法GB/T 6001-1985 育苗技术规程GB/T 15776-1995 造林技术规程GB/T 15782-1995 集约经营用材林基地造林总体设计规程LY 1000-1991 容器育苗技术LY/T 1078-1992 速生丰产林检验方法3 丰产林指标3.1培育目标培育短轮伐期的纸浆材、纤维材等。
3.2丰产林规模一个丰产林基地或一个基层造林单位造林面积不少于100hm2,其中每片丰产林的面积,集体与个人造林不少于1 hm2,国有与企业造林不少于2 hm2。
3.3轮伐期根据培育目标一个轮伐期一般为4-8年。
3.4保存率当年造林成活率95%(含95%)以上;第二年保存率90%(含90%)以上;第三年保存率85%(含85%)以上。
3.5生长量指标3.5.1 丰产林生长量以6年为计算标准。
3.5.2 Ⅰ类栽培区每hm2 立木蓄积年平均生长量达到30.15 m3以上(Ⅰ1)或22.65 m3 以上(Ⅰ2);Ⅱ类栽培区每hm2立木蓄积年平均生长量达到18.0 m3以上(Ⅱ1)或15.0 m3以上(Ⅱ2)。
3.5.3各栽培区不同林龄低限生长量指标见表1。
表1 桉树速生丰产林生长量指标注:本表以每hm2保存1695株计算立木蓄积年平均生长量(平均形数为0.48)。
若不同栽植密度,可按(初植密度株数/1695)×现实保存率换算年平均生长量。
4 造林地选择4.1适宜区环境指标根据桉树特性,将本省桉树适宜区环境指标列表如下:表2 本省桉树适宜区环境指标表4.2栽培区划分根据本省气候条件,将桉树的适生区域划分为2个栽培区,见表3。
表3 桉树速生丰产林栽培区划表4.3立地条件类型划分在Ⅰ、Ⅱ类栽培区范围内,分别依据当地的地形地貌、母岩母质、土壤、林木现实生产力等综合因素划分立地类型,见表4。
表4 桉树速生丰产林立地条件类型表4.4立地选择在低丘平台地,土层厚度在80cm以上,石砾少,坡度在150以下,尽量选择可机耕地;在高丘山地,土壤肥沃,土层厚度在70cm以上,坡度在250以下。
避免选择台风频繁发生区营造大面积桉树,大面积平地营造桉树应设木麻黄防护林带。
了解造林地耕作历史与前作,避免在前作发生过大面积青枯病等病害的土地上栽植桉树。
5 品种、品系选择5.1 基本原则5.1.1适地适种、速生优良原则a)坚持适地适树、适种源、适无性系原则。
b)选择具有生长快、干形通直、材质好、纤维素含量高、得浆率高的品种、品系造林。
c)选择抗风、抗病虫害、抗干旱等优良品种、品系造林,避免风害、病虫害、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危害。
5.1.2大面积造林选用多品种、多品系原则尽可能地利用多品种、多品系造林。
一般每块单一无性系小区的面积以10-30hm2为宜。
5.2适用品种与混交造林在本省适用的品种与品系有:尾叶桉、巨尾桉、尾巨桉、刚果12号桉等。
为减少病虫害和土壤恶化,应适当安排其他树种营造块状或条状混交林。
造林时合理有效的配置遗传基因相异的无性系进行块状混交,或与其他树种如相思类块状混交是较为恰当的方法。
可混交的其他树种有:相思类、木麻黄类、楝树等。
6 种子和苗木6.1 种子6.1.1 采种在种子园、母树林或优良林分中选择壮龄植株采种。
6.1.2 购种按照生产与科研的需要,确定采购种子、扦插穗条类型,调查购种地(国)的桉树病虫害危害情况,按国家规定审批手续办理,并要求原产地(国)出具品系证明和植物检疫证明。
6.2 苗圃6.2.1 苗圃的建立年造林面积200 hm2以上的经营单位,宜建立固定苗圃,繁育造林用苗木。
6.2.2苗圃地的选择苗圃地应选择交通方便、便于管理、土地平坦或缓坡、土壤肥力高、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水畅通、前作无青枯病感染的地方。
6.3苗木6.3.1苗木繁殖方式苗木繁殖方式分播种繁殖与营养繁殖(包括扦插繁殖与组培繁殖),以扦插营养繁殖为主。
6.3.2 播种育苗6.3.2.1 播种时间穴植管育苗期为90-120天,塑胶袋育苗期为70-90天。
根据我省造林时间,东部地区春季造林用种子苗在11-1月播种,西部地区秋季造林用种子苗在4-6月播种。
6.3.2.2 苗床准备与处理苗圃地应深耕耙平,起畦作床。
床面宽1m,畦高20cm,畦面平整,上铺由黄心土+火烧土+细沙组成的基质土,可加1%的钙镁磷肥,厚度3-4 cm。
播种前一天用0.5%高锰酸钾溶液淋洒消毒苗床,必要时撒放毒死蚂蚁与蟋蟀的农药。
6.3.2.3播种播种前用水淋透苗床土壤,播种时种子拌入干泥粉或干细沙混合多次撒播,密度为8-10g/m2,可获苗木2000-3000株。
6.3.2.4覆土遮荫播种后用过筛的火烧土覆盖,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宜。
必须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持土壤湿度,发芽前需注意土壤的干湿度,并及时浇水补充水分,待种子发芽出土后逐步将薄膜揭去,用80%的遮荫网以铁线支撑覆盖。
成苗生长阶段,在阴天与傍晚时间逐步掀网,以适应少量光照。
6.3.2.5 苗床管理保持苗床湿润,采用5%复合肥淋施1-2次,促进苗木生长。
每周使用800p pm多菌灵或百菌清喷雾防治苗木茎腐病,每周喷洒1500ppm来福灵或氯氰菊酯防治桉小卷叶蛾的危害。
6.3.2.6 移苗上管(袋)a)育苗容器。
采用容器如穴植管(67cc)或塑料胶袋(8×11cm)。
b)基质土的配制。
用黄心土70%、椰糠30%(经福尔马林溶液焖熏消毒20-30天),混合拌匀后装管(袋),并于移苗前一天用0.1%高锰酸钾倍液消毒。
c)分床与移栽。
幼苗长出4-6片叶、苗高4-6cm时移苗上管(袋)。
移苗前将苗床与容器基质淋透水,移植后淋一次定根水。
移苗时选择健壮无病苗,用竹签或铁线棍挑出苗后修根留根长2-3 cm,用清水冲洗,浸泡在1000ppm甲基托布津中5分钟,取出蘸上泥浆水,然后移入容器。
移栽时用小木签插穴植入,防止弯根、浅植和吊颈。
尽量选择早晚或阴天移苗。
6.3.2.7 种子苗管理a)遮荫、淋水、炼苗、除草。
在移苗后,应使用遮荫网遮盖,防止阳光直射。
采用喷灌或花洒头喷淋方式保持容器中基质湿润,防止过湿。
随着苗木的生长,在阴天或早晚掀揭遮荫网,让苗木逐步适应阳光的直射。
对容器中杂草应及时拔除,以免影响苗木的生长。
b)施肥。
植苗后7-10天根系生长稳定时,第一次可施0.1%尿素溶液,以后每周用0.1%优质复合肥溶液追肥。
施肥浓度随苗木生长及木质化程度逐步增加,并掌握在0.1-0.5%。
高浓度施肥后,应及时喷洒叶面水,冲洗叶面上留存的肥料。
c) 病虫害防治。
幼苗在高温阴雨天气条件下,易发生茎腐病、猝倒病、根腐病、灰霉病、焦枯病、青枯病等病害,可用0.5%波尔多液或0.2-0.3%多菌灵、百菌清、甲基托布津交换使用,每7-10天择晴天喷洒一次。
害虫如桉小卷蛾、蚜螨等可用敌敌畏、敌百虫等1000-2000倍液喷杀。
d)分级管理。
待苗木在袋(管)内培育30-50天时,应挑出移栽死苗空袋,并按苗木长势差异分床摆放,对生长较弱的苗木适当追加施肥。
e) 出圃。
待苗在袋(管)内培育70-90天,苗高15-25cm,地径0.2 cm以上,无病虫害时即可进行分级。
挑选Ⅰ级苗出圃造林,Ⅱ级苗木留圃,继续管理达到Ⅰ级苗标准时方可出圃,淘汰Ⅲ级苗。
6.3.3 组培微繁育苗6.3.3.1 组培微繁车间建立年生产造林用苗600万株以上,需要生产多个品系组培苗木供作采穗母株。
经济状况较好的企业、单位,有必要建立年产20万株瓶苗组培微繁车间。
a) 组培微繁车间区划。
组培微繁需设配制间、消毒间、接种间、培养间、办公室、药品贮存间等共约200m2。
b) 组培微繁设备配置。
主要设备为超净工作台2-3台、天平1台、立式压力灭菌器1台或手提式压力灭菌器2台、空调3-4台、培养瓶2-4万个、培养架20个、日光灯管架100套等。
6.3.3.2 组培微繁原始材料选择选择表现优良的林木枝条或茎尖进行以芽繁芽是组培微繁育苗重点。
采用优树的器官,通过诱导增生幼芽和生根,实现快速繁殖。
6.3.3.3 微繁育苗a) 组培微繁培养基。
常用诱导芽分化培养基为改良的MS+NAA0.5 -1mg/L+6BA 0.2-1mg/L+蔗糖30g/L+琼脂4g/L;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1mg/L+蔗糖15g/L+琼脂4g/L。
b) 芽诱导分化培养。
采用优树短枝经酒精、1%升汞表面消毒处理后放入芽诱导培养基内进行培养。
c) 生根苗培育。
取芽分化培养材料,选取生长健壮的单芽,接入生根培养基内,放在25-28℃培养室内培养,根系长度达1-1.5cm时,准备移苗。
6.3.3.4 组培苗室外移苗管理a) 移苗场地。
在温室大棚或简易网棚内进行移苗,移苗前将苗从培养瓶内倒出,用清水洗去培养基,根部蘸泥浆,用小铁线在育苗管(袋)中先扎洞后小心进行移植。
b) 移栽基质。
移栽基质采用70%黄心土+30%椰糠。
可掺加1%复合肥,以利苗木生长。
c) 淋水、遮荫、炼苗。
刚移苗时应保持基质与幼苗叶面湿润,每天浇水6-8次。
随着小苗长大,逐步减少淋水次数。
在移苗后30-45天内均需使用遮荫网遮荫,以后随着苗木生长,应在早上10时前与下午16时后掀开荫网,进行全光炼苗;上午10时后到下午16时前视日光强烈程度进行适当遮网。
d) 施肥。
在刚移植一周内,不需施肥。
7-10天喷洒0.1%尿素进行第一次施肥,以后每周喷淋0.5%复合肥溶液。
e) 病虫害防治。
苗木移栽初期,易感茎腐病、猝倒病。
每周用800-1000pp m百菌清、菌毒清、甲基托布津、敌克松等喷洒一次。
每15天喷洒1000-1500p pm来福灵或氯氰菊酯防治蚜虫、桉小卷蛾等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