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钻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
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

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摘要】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技术。
本文首先对该技术进行了概述,然后分别探讨了套管开窗技术、侧钻技术和井眼轨迹控制技术在水平井建设中的应用。
接着分析了该技术的优势和发展趋势。
在强调了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指出了其发展方向。
该技术在水平井建设中具有巨大的潜力,有望成为未来水平井建设的主流技术之一,为油田开发、资源勘探提供了全新的技术路径。
【关键词】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应用,优势,发展趋势,重要性,应用前景,发展方向。
1. 引言1.1 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概述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是一种在水平井建设中广泛应用的技术,通过在井眼中准确控制套管的开窗位置和方向,结合侧钻技术实现对井眼轨迹的精确控制。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水平井的生产效率和油气采收率,并且可以应用于各种复杂地层条件下的井眼建设。
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提高技术精度和稳定性、降低施工成本和风险、提高整体施工效率等方面。
该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提高油气资源开采效率、保障油气生产的持续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深入研究和推广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探索其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对于促进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套管开窗技术在水平井建设中的应用套管开窗技术在水平井建设中的应用是一种重要的钻井技术,可以有效地实现水平井的建设和开采。
该技术通过在套管上开窗,从而实现在套管内进行侧钻操作,实现井眼的弯曲和延伸。
套管开窗技术主要包括机械开窗、冲击开窗、化学开窗等不同方式。
机械开窗是一种常用的套管开窗技术,通过在套管上使用机械工具如轴承器或弹簧器进行切削,从而实现在套管内形成开窗。
这种方式操作简单,成本低,适用于大多数的水平井建设。
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

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无论是定向井,还是水平井,控制井眼轨迹的最终目的都是要按设计要求中靶。
但因水平井的井身剖面特点、目的层靶区的要求等与普通定向井和多目标井不同,在井眼轨迹控制方面具有许多与定向井、多目标井不同的新概念,需要建立一套新的概念和理论体系来作为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
在长、中半径水平井的井眼轨迹控制模式的形成和验证过程中,针对不断出现的轨迹控制问题,建立了适应于水平井轨迹控制特点的几个新概念。
一、水平井的中靶概念地质给出的水平井靶区通常是一个在目的层内以设计的水平井眼轨道为轴线的柱状靶,其横截面多为矩形或圆。
可以把这个柱状靶看成是由无数个相互平行的法面平面组成,因此,控制水平井井眼轨迹中靶,与普通定向井、多目标井是个截然不同的新概念,主要体现是:井眼轨迹中靶时进入的平面是一个法平面(也称目标窗口),但中靶的靶区不是一个平面,而是一个柱状体,因此,不仅要求实钻轨迹点在窗口平面的设计范围内,而且要求点的矢量方向符合设计,使实钻轨迹点在进入目标窗口平面后的每一个点都处于靶柱所限制的范围内。
也就是说,控制水平井井眼轨迹中靶的要素是实钻轨迹在靶柱内的每一点的位置要到位(即入靶点的井斜角、方位角、垂深和位移在设计要求的范围内),也就是我们所讲的矢量中靶。
二、水平井增斜井段井眼轨迹控制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对一口实钻水平井,从造斜点到目的层入靶点的设计垂深增量和水平位移增量是一定的,如果实钻轨迹点的位置和矢量方向偏离设计轨道,势必改变待钻井眼的垂深增量和位移增量的关系,也直接影响到待钻井眼轨迹的中靶精度。
水平井钻井工程设计中所给定的钻具组合是在一定的理论计算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得出的,随着理性认识的深化和实践经验总结,设计的钻具组合钻出实际井眼轨迹与设计轨道曲线的符合程度会不断提高。
但是,由于井下条件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这个符合程度总是相对的。
浅谈侧钻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

井 眼轨 迹控制是 一门典型的 多学科 综合技术 。
3 . 4侧钻井井眼轨迹测量
目前 , 为确 保侧 钻井 的井 眼轨 迹测 量参 数的 精确 度 , 通 常
1 关于井眼轨迹控制的控制范围
S T和 引进 T e n s o r 有 线随 钻测 斜 系统 来对 井 眼轨 迹 水平井 井眼轨迹 控制有 三个方 面的控制 范 围 , 即水 平段长 采 用 国产 D 每钻进一 段距离就停 度、 垂 向允许 偏差以及横 向允许偏 差。通常情况 下 , 水平段长 度 进 行监测 , 泵对 实际井 眼轨迹 的斜造率 及方位 进行 复测 , 再通过 专用 除要预防 偏差满足 增产要 求外 , 还要对 实时工 艺技术 水平综 合 仪 器对 侧钻井 的井斜参 数以及斜 向开窗 进行 实时测量 , 从 而保 考 虑 。允许 偏差主 要受两 方面 因素 的影 响 , 目的是为 了将水平 证 实施参数 及数 据的真实性 。 段控制 在剩余油富集 区内 , 所 以要 严格 控制其允许 偏差 , 但 为了
浅谈侧钻水平井井 眼轨迹控制技术
赵君(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钻井技术服务公司 , 辽宁
摘要 : 侧 钻水 平井其钻 井施 工技 术的 关键 就在 于水 平井井 眼轨迹 的控制 , 井 眼 轨 迹 控 制 程 度 的 好 坏 是 影 响 和 决 定 侧 钻 水
盘锦
1 2 4 0 1 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重时 还会 造成 脱靶 现象 发生 。 因此 , 在 实际钻 井过 程 中 , 为 确 保井 眼轨迹能 按照设计 参数要 求入窗 进靶 , 在对 钻井造 斜段 的 平 井钻 井质量 以及钻 井费 用和水 平并后 期使 用等 非 常重要 的 控制 上一 般采 用“ 增一 稳一 增 ” 模 式来 制定 三段 可行 方案 。其 因素 。相 比一 般 的水平 井 而言 , 侧钻 水 平井具 有 中靶 要 求 高 、 具体 做 法就是 通过 造斜 扭方 位钻 至井 斜 5 0 。 位 置 以上 , 从 而 保 钻 具 刚度 低及 井 眼 曲率 大等 特 点 , 所 以在 进 行 井 眼轨 迹控 制 证 到达位 置与 设计 一致 。再 通过 对入 靶垂 深和 地 质设计 误 差 时, 不仅要 求其要 具有控 制精度 高、 预 测准确度 高之 外 , 还 应对 校正后 , 使实钻轨 迹与设计误差 缩小 , 再增斜入靶 。 井底 参数预 测 、 油层垂 深 以及 工具斜造 率造成 的误 差具 有较 强 3 . 3侧钻 井水 平段 轨迹控 制 的适 应 能 力 。 通 常在侧 钻水平 段时 , 在对 钻井速 度以及 钻井成本 的综 合 关键 词 : 侧钻; 水平井 ; 井眼轨 迹控制 考虑后 , 一般都会 使用双 稳定 器组合钻具 通过转 盘钻进 模式 来
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

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水平井钻井的技术关键是确立一个既能经济、安全钻成水平井,又能高精度控制井眼轨迹的水平井钻井模式,形成适应不同钻井方式的水平井钻井工艺技术。
不同类型的水平井,其井身结构和设计轨道不同,所选择的钻井方式不同。
而水平井钻井方式的确立又要受到钻井设备、钻井工具的装备情况,钻井工艺技术水平,测量仪器装备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水平井钻井基本上为两种方式:一是与常规定向井比较接近的以转盘钻为主的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方式和钻井模式。
二是与导向钻井系统比较接近的以动力钻具为主的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方式和钻井模式。
一、以转盘钻为主的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采用与常规定向井比较接近的以转盘钻为主的水平井钻井模式,在长半径水平井中通过调整钻具组合和钻井参数,可以有效地实现对强增斜、微增斜、水平段稳平钻进的井眼轨迹进行控制,但在大斜度井段和水平段必须利用水平井的摩阻计算程序进行钻具组合的倒装设计;通过使用高聚物水包油钻井液体系和正电胶钻井液体系,配合强化的四级钻井液净化系统,采用大排量循环、交叉接力式短起下钻等技术措施,可以满足水平井安全钻井的需要。
对中半径水平井,在增斜率大于6°/30m之后,尤其在Φ444.5mm大尺寸井眼中,用柔性的转盘钻钻具组合来实现比较稳定的增斜率是比较困难的,而且不利于井下安全。
因此,这种模式在中半径水平井中的应用是有条件的,一般适用于中半径水平井的造斜率低限,并采用动力钻具组合进行造斜能力和井段的调整。
1、以转盘钻为主的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主要思路采用两层技术套管的井身结构,虽然有利于井下安全,但是不经济。
通过总结实践经验,逐渐认识到:采用这种井眼轨迹控制模式应当简化井身结构,整个增斜井段采用单一的Φ311mm井眼尺寸。
在此基础上,将这种模式定型为:(1)充分利用成功的高压喷射和防斜打直技术,严格的将造斜点前的直井段井眼轨迹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快速优质地钻完该井段。
(2)定向造斜段的施工用常规动力钻具、弯接头或弯套动力钻具的方式进行。
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探讨

1 井身轨迹控制常规的水平井都由直井段、增斜段和水平段3部分组成。
由直井段末端的造斜段(kop)到钻至靶窗的增斜井段,这一控制过程为着陆控制;在靶体内钻水平段这一控制过程称为水平控制。
水平井的垂直段与常规直井及定向井的直井段控制没有根本区别。
水平井井眼轨道控制的突出特点集中体现在着陆控制和水平控制,设计到一些新的概念指标和特殊的控制方法。
1.1 水平井井眼轨道控制技术的特点水平井钻井技术是定向井技术的延伸和发展。
水平井的井眼轨道控制技术与定向井相比有类似之处,但也有显著差异,体现了水平井轨道控制的突出技术特征。
1.1.1中靶要求高定向井的靶区为目的层上的一个圆形,通称靶圆,靶圆中心称为靶心。
靶心是井身设计轨道中靶的理论位置,而靶圆是考虑到因误差而造成的实钻轨道中靶的允差范围。
一般来说,定向井的目的层越深,其靶圆半径也越大。
例如一口井垂深为1800-2100m的定向井,其靶圆半径通为30-45m,如上所述,水平井的靶体是一个以矩形靶窗为前端面的呈水平或近似水平放置的长方体或与之接近的几何体(拟柱体,棱台等)。
靶窗的高度与油层状况有关,宽度一般是高度的5倍,水平井长度则和水平井的增斜段曲率半径类型有关。
例如,对厚油层,其靶窗高度可达20m,但对薄油层,该高度可小到4m甚至更小。
按我国对石油水平井的规定,水平段井斜角应在86°以上,长、中、短半径3类水平井的水平段长度一般分别不得小于500m,300m,60m 。
很显然,水平井的目标(靶体)比定向井的目标(靶圆)要求苛刻,前者是立体(三维),后者是平面(二维),因此中靶要求更高。
对于水平井来说,井眼轨道进入目标窗口(靶窗)还不够,还要防止在钻水平段的过程中钻头穿出靶体造成脱靶,而对定向井来说,只要保证钻入靶圆即为成功。
1.1.2控制难度大由于上述定向井和水平井的目标性质与要求对比可知,水平井轨道控制难度大于定向井。
而且,由于常规定向井的最大井斜角一般在60°以内,不存在因目的层的地质误差造成脱靶的问题。
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

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随着石油工业的不断发展,对油气资源的开采需求也越来越大。
在特定地质条件下,一些传统的垂直井和水平井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因此水平井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
而在水平井的开采中,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的应用则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技术环节。
一、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的概念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是指在水平井的开采过程中,通过在套管上开窗,并利用侧钻技术在已经完井的井眼内施工,实现控制井眼轨迹的技术手段。
通过这种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对井眼轨迹的精确控制,从而提高水平井的采收率和生产能力。
二、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的原理1. 套管开窗技术套管开窗是指在油气井的套管上通过特殊的工具,如旋转式钻头或者射孔枪等,对套管进行开窗操作,从而在套管上形成一个与井眼相通的开口,为后续的侧钻施工提供通道。
2. 侧钻技术侧钻技术是指在已经完井的井眼内,通过特殊的侧钻工具,在井眼的侧向上进行进一步的钻井施工。
通过侧钻技术,可以在井眼内控制井眼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从而实现井眼轨迹的精确控制。
2. 提高水平井的采收率和生产能力通过套管开窗侧钻技术,可以在水平井的开采过程中实现井眼轨迹的精确控制,从而提高油气的采收率和生产能力,为油气开采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五、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1. 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随着石油工业的不断发展,套管开窗侧钻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未来,随着技术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套管开窗侧钻技术将会更加高效、精确和稳定。
2. 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井开采装备未来,随着智能化技术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也将朝着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从而实现更高效、更精准的水平井开采。
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doc

我就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说一点:1、水平井井身剖面的优化设计(1)、井身剖面设计原则:.1)满足地质要求,实现地质目的;2)保证钻进和起下钻摩阻扭矩尽可能小;3)其形状有利于地质导向工作和现场实际井眼轨迹控制;4)能克服油层深度预测和工具(含地层)造斜率的不确定问题等等。
(2)、井身剖面类型的选择水平井井身剖面根据地质目标、油层情况、地质要求、靶前位移,选择不同的剖面类型。
油田施工的水平井,从曲率半径来分,选择长曲率半径水平井和中曲率半径水平井。
剖面选用了具有两个稳斜井段的直-增-稳-增-稳(探油顶)-增(着陆段)-水平段三增剖面、直-增-稳(探油顶)-增(着陆段)-水平段双增剖面、直-增-水平段单增剖面。
设计造斜率选为2~10o/30m。
(3)水平井防碰绕障技术受地面条件限制,油田多为丛式定向井,防碰绕障问题突出,水平井又需要一定的靶前位移,许多井往往从一个平台打到另一个平台下面,即要考虑本平台邻井的防碰,又要考虑下部斜井段和水平段的防碰,通过现场水平井钻井实践,形成了油田特有的水平井防碰绕障技术:1)、井身剖面的优化设计。
在设计时,充分考虑邻井情况,通过剖面类型、造斜点、造斜率等的优化设计,尽量避开老井,必要时进行绕障设计。
2)、利用软件进行防碰扫描和防碰距离计算。
3)、现场井眼轨迹的监控和防碰绕障施工。
4)、地质导向技术在防碰绕障中的应用。
2、井眼轨迹控制技术随着水平井在不同区块的施工,不同区块每口井的地质情况不同,井眼轨迹控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不一样。
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钻地质情况复杂多变,油层深度与设计变化较大,井眼轨迹需要随地质情况变化进行调整。
(2) 、水平段油层深度在横向上变化不一,有从低部位到高部位的,也有从高部位到低部位的,还有先从低部位到高部位再下降的。
(3) 、不同区块工具造斜能力和地层对井眼轨迹的影响不同。
(4) 、测量数据的相对滞后对地质导向和井眼轨迹的预测和调整带来困难。
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

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套管开窗侧钻技术是一种常用于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的方法。
在传统的钻井中,钻井井眼的轨迹通常是直线或者近似直线,这样的钻井方式无法满足一些特殊的需求,比如需要在特定地层进行储层选择或者方便后续的水平井钻探等。
套管开窗侧钻技术可以通过在套管上开一个或多个侧孔,使得井身与地层呈一个特定的角度,从而实现特定轨迹的控制。
套管开窗侧钻技术的实施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质条件评估:在实施套管开窗侧钻之前,需要对钻井地点的地质条件进行评估。
根据地质条件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开窗方向和位置,以及合适的工艺参数。
2. 套管设计和制备:根据前期的地质条件评估结果,设计和制备合适的套管。
套管的设计要能够支持侧钻的需求,并且要能够满足井眼的稳定性和强度要求。
3. 套管上开孔:根据套管设计的需求,在套管上开相应数量的侧孔。
开孔的位置和角度要根据地质条件、轨迹控制要求和工艺参数来确定。
开孔可以使用电火花或者其他适当的方法进行。
4. 侧钻动力系统设计:设计合适的侧钻动力系统,以提供足够的动力和扭矩来实施侧钻操作。
动力系统的设计要考虑到钻头的选用、钻具的强度和稳定性等方面。
5. 井眼轨迹控制:通过合理的控制侧钻工艺参数,如转速、进给速度、注浆压力等,来控制井眼的轨迹。
根据地质条件和开窗方向的不同,需要不断地调整工艺参数来实现预期的井眼轨迹。
套管开窗侧钻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水平井的开发和生产中。
通过合适的开窗方向和位置,可以实现更好的储层选择和开发效果。
与传统的直井井眼相比,套管开窗侧钻技术能够更好地满足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需求,并提高钻井的效率和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 间 测量 、 算 机 软 件 和决 策论 等 诸 多 学科 , 一 门 计 是
典 型 的多学 科综 合技 术 。 在 1 97 m 套管 内开 窗侧 3 .m 钻 中半 径水 平井 , 由于井 眼 尺寸 小 、 具 刚度 低 , 迹 钻 轨
211靶 区 设 计 原 则 ..
钻 井 进 尺 2 81 4 3 m、 均 造 斜 率 ( .。 1 .。/ 4 .— 3 . 平 2 8 ~ 62 ) 4
3 m、 平 段长 5 .~ 4 . 各 项 技 术 指标 全 部达 到 0 水 2 133 0 m, 设计 要求 ( 主要 技术 指标 如表 1 示1 所 。经过 6年 多 的 理 论研 究 与 现 场实 践 . 噶 尔盆 地 砾 岩 油藏 、 准 裂缝 性 油 藏侧钻 水 平井 钻井 工艺 技术 已趋 成熟 .侧 钻 工具 、 测 量仪器 与计 算软 件也 基本配 套 。 随着注 水老 油 田剩 余 油分 布研 究 的进一 步深 入及 侧钻 水平 井 钻井 、 井 完 与 采油技 术 的进 一步 发展 , 侧钻 水 平井 将成 为 注水 老
眼轨 迹 设 计 、 具 组 合 设 计 与 井 眼轨 迹控 制施 工 工 艺 , 钻 包括 初 始 造 斜 侧 钻 、 井眼 轨 迹 测 量 、 眼 轨迹 控 制 软 件 及 造 斜 段 、 平段 轨 迹 井 水
控制方案。
关键 词
侧 钻 水 平 井 轨 迹 设 计 轨 迹 控 制 钻 具 组 合 螺 杆 钻 具
影 响 , 入 水波 及 不 到造 成一 些 死 油 区 , 些剩 余 油 注 这
表 1 侧 钻水 平 井主要 技术指 标
}作 者 简介 : 国家 注册 安 全 工 程 师 ,0 0 0 2 1 — 4毕 业 于 中国 石 油 大 学 ( 东 ) 油 工程 专业 华 石
侧 钻 水 平 井 井 眼 轨 迹 控 制 技 术
・ 9・ 1
续表 1 侧钻 水 平井主 要技 术指标
面积 、 节省 了直井 段 钻 井 费用 与 地 面建 设 资 金 , 调 与 整 井 相 比 ,侧 钻 水平 井 一 般都 能 提 高 老 油 田开 发 效
控 制受 井 眼状况 、 层特 性影 响较 大 。 因此在侧 钻 作 地
业 过 程 中 . 采用 随钻 测 斜 系 统 、 析 预测 软 件 对 井 应 分
益. 降低剩 余油 开采成 本 。
从 19 9 3年 开 始 , 井 下 作 业 公 司 就 开 展 了 197 3. mm套 管开 窗侧 钻水平 井钻 井技术 研究 ,并 相
眼轨迹 进行 实 时监测 与 跟踪 描述 , 并及 时 调整 钻井 参 数、 钻具 结 构及 相 应 的工 程 措施 , 证 井 眼轨 迹 满 足 保 实 际地 质要 求 。
1 8’
新 疆 石 油 科 技
21 0 2年 第 2期 ( 2 第 2卷 )
侧钻水 平井井眼轨迹控 制技术
袁 宇宏
新 疆 油 田井控 培训 中心 实训 教 研 室 , 8 4 0 新 疆 克拉 玛依 3 00
摘
要 井眼轨迹控制是侧钻水平井钻井施工的关键技 术 , 决定侧钻水平 井钻 井成败 、 井费用及 生产能力的重要 因素。与常 是 钻
规 水 平 井相 比 , 钻 水 平 井 由 于 井 眼 曲 率 大 、 具 刚 度低 、 侧 钻 中靶 要 求 高 . 因此要 求 并 眼轨 迹控 制 不仅 要 有 较 高 的 控 制 精 度 和 预 测 准
确 度 , 应 对 油层 垂 深 误 差 、 具 造 斜 率误 差 、 还 工 井底 参 数 预 测 误 差 具 有较 强的 适 应 能 力 。介 绍 了 197 m 套 管 开 窗侧 钻 水 平 井 井 3. m
继在 克 拉玛 依 油 田 、 烧 山油 田及 百 口泉 油 田钻 成 8 火
口侧 钻 中半 径小 井 眼水平井 , 钻井 深 1 6 ~ 7 m 完 22 8 0 4
、
2 井 眼轨 迹 设计
21靶 区设 计 .
侧 钻 水 平 井 靶 区设 计 主 要确 定 水 平 段 在储 层 中 的位 置 、 位 、 角与 井 眼轨迹控 制范 围 。 方 倾
油 田开发 的主要技术 手 段之一
( ) 裂缝 性 油藏 , 计 侧 钻方 位 应 与裂 缝垂 直 1对 设 相交 , 以便 尽 可 能多地 钻 遇裂缝 ; 砾岩 油 藏 , 钻方 对 侧 位应 与高 渗方 向垂直 相交 , 以扩大泄 油面 积 ; ( )由于储 层 内泥岩 夹 层 严重 影 响储 层 的垂 直 2 渗 透率 . 如果 水 平段 平 行 于地 层 层 面 , 油 面 积仅 限 泄
井 眼轨 迹 控 制 技术 是 侧 钻 水 平井 钻 井 技 术 的 核 心 内容 , 应用 涉 及 钻井 工 艺 、 柱力 学 、 力 机 械 、 其 管 水
制在 水平 段所 在 的油 层 内 。 区倾 角设计 应使 井眼 与 靶 地层 层 面成一 定角度 , 以便 尽 可能 多地钻 遇油层 ; ( ) 钻 方位 、 3侧 靶前 位移 设 计应 使 靶 区避 开 原 井
1 前 言
目前 , 噶尔 盆地 多数 油 田都 已进入 注水 开 发阶 准
段。 在这些 油 田中, 由于平 面 、 间及层 内非 均质性 的 层
是 老油 田稳产 、 增产 的物 质基础 。 外 , 另 在这些 油 田中 存 在一 批 因各种 原 因亟待 改造 的报废 井 、 停产 井 与低 产井 . 有 197 m油 层套 管 。 用这 批套 管井 , 下 3 .m 利 通 过 向剩 余 油 区侧 钻 水 平 泄油 井 眼是 搞 好 老油 田挖 潜 增效、 提高 最终 采收 率 的有效 途径 。 由于 扩大 了泄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