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阶段性总结201510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小学数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阶段性总结

2015.10.9

市五小席占银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意识是一种探索意识,是创造的起点。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探索、创新、发展。实施新课程标准,就要让学生学会问问题、意识到问题的存在。这不但能产生思维的动力,而且决定思维发展的方向。可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显得十分重要。由此我们制定了《在小学数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的课题,经市教研员田淑珍老师严格的审定和细心的指导,终于经过了区教研室审批准予立项。自从完成课题的立项以后,我们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

一、重新确定课题人员的组成

首先,我们确定研究人员将以前不适合的人员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进行调整。原定于课题组的成员由于人员调动,或者已经参加了别的课题组,所以经沟通,人员进行了变动:

将王瑞琳(五小校长)周建华(市级骨干教师)

徐帅(市级骨干培养对象)刘志芳(四小教研组长)粱学琴(市级骨干教师)乔月红(市级骨干教师)纳入课题组。同时将五小三年级组作为课题组工作室。

第二、确定课题组人员分工

课题组长席占银负责制定课题研究计划、方案,撰写阶段性总结、结题报告;

王瑞林校长负责课题的整体规划落实,为课题研究提供保障。

周建华主任负责指导课题研究,把握课题研究方向,不断督促课题组完成各阶段的任务。

刘志芳,乔月红老师负责收集整理课题组老师公开课、论文案例、辅导学生及外出学习等各项材料。

徐帅老师负责课题会议记录,将课题每次数学活动记录和签到表装盒。

梁学琴负责收集课题的相关资料和课题开展的后勤保障。

徐帅,刘志芳两位老师负责每学年的问卷调查(共2次)。

调查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会问(学生方面);数学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老师方面)。

最后将统计到的数据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以报告形式递交给课题组长,课题组长据此召开课题组会议,调整修正研究思路和策略。

课题组其余成员参与课题调查、研究、分析工作;积极开展研讨、观摩课等数学活动。具体总结如下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要求自己和学生“每事问”,他高度评价问题的价值及意义,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

未来教育的需要《数学课程标准》强调的是要给学生留下问题,没有问题的课不能算是成功的课。在新课程中,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新模式。课程改革首先要解决学生的“开口”问题,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言,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教师要创造提问的情境,让学生意识到他们能提问、可以提问、有权提问。

《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数学课程标准》还明确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科技与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物质条件丰厚的同时,学生的惰性思想逐见端倪,习惯了一味地接受知识,课堂上被动地等待老师的提问质疑,而且在回答问题时还要力求遵循老师的提问意图和思路,这不仅抑制了学生对发现问题的兴趣,还直接影响着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学生学习缺乏思考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教师教学缺乏灵活性和开放性。

学生的学习需要现在的常态课堂中“教师问,学生答”的机械固守的教学现象特别明显,经常遇到学生提不出问题的尴尬境界。冷静的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的学生问题意识严重缺失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国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造就创新人才的根本途径。一个人善于动脑,善于思考,就会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发现和提出问题是探究的前提,解决问题是学生探究的动因和目的,学生如果不能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就不能进行有意义的探究活动。

为了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问,勇于质疑的数学思维品质,我们课题组教师经过反复磋商,最终将《小学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与研究》选定为我们研究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拟研究解决的问题

1、目前小学数学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方面的存在的成因是什么?

2、如何培养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方面的兴趣?

3、如何教给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

4、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三、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目前小学数学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方面的现况成因。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逐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和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也促进了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更好地服务以后的教学,以及推广和他人借鉴。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很多教育专家都非常主张通过问题意识让学生来掌握新知识,获得新知识,并学会学习,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果。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布鲁纳倡导的“发现法教学”就是由教师提出要求解决或研究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面临矛盾,产生疑惑,明确探索的目标或中心,教师参与并指导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发现法教学”能够充分地体现学生认识的积极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认知兴趣、创造性思维和独立工作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各种具体方法和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

在国内,江苏洋思中学通过先学后教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形成问题意识,带着问题进课堂,课堂充满了活力。

国外,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的基础教育领域,提出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就是教师为学生设计环境,激发学生独立探索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意识与习惯。美国教育家杜威的“问题教学法”要求教学应转到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应从“做”中学,学生所学的应该是未来社会“实用”的知识。

但国外的教育经验不能都适合于国情,国内的经验不能都适合于每一个学校,有的教学方法只强调某个方面,而忽视了另一个方面。

当前,已经有一些教育专家开始关注类似的研究,但到目前为止还未能深入下去。国内课程改革还处探索阶段,有关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法缺乏普遍性和具体有效的操作途径,所以,本课题的研究具有相当的前瞻性。

五、核心概念的界定

1、问题意识

是知觉到现有条件和目标实现之间需要解决的矛盾、疑难等所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

2、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

数学问题意识是基于问题意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的,是一种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品质,它是指教师把小学学生引入情境所隐含的“数学问题”中,使小学生具有自由探讨,积极思考,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阐述问题等自觉的心理活动。它是学生创造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培养小学数学问题意识

培养学生具有问题意识表现为是让学生想问、敢问、会问、善问。“想问”是指学生面对疑问主观上有想获取解决的心理需求;“敢问”是学生敢于把自己的疑问表达出来;“会问”是指学生不盲目地提问题,提问时有明确的指向性;“善问”是指学生能自觉地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充满数学课堂,并通过对已有知识进行整理、分析、归纳,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形成新知。就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而言,“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基石,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