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的风俗习惯

合集下载

朝鲜族春节习俗

朝鲜族春节习俗

朝鲜族春节习俗朝鲜族春节习俗朝鲜族是国内15个人口过百万的少数民族之一。

在朝鲜族过春节的时候,有哪些比较特别的风俗习惯呢?以下是啦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朝鲜族春节习俗朝鲜族春节习俗祭祀与游戏在朝鲜族中,春节是仅次于中秋节的第二大节日。

农历1月1日,新年早上祭祀(向祖先贡献饮食行大礼)祖先,意味着新一年的开始,这是最重要的活动。

朝鲜族人祭祖有严格的说法,仅供桌的摆法就有“鱼东肉西”、“头东尾西”、“红东白西”、“枣栗梨柿”、“生东熟西”、“左饭右羹”等规则,祭祀的程序也很严格。

祭祀结束后孩子们向大人拜年,大人还礼祝愿。

然后家属和亲戚们聚在一起玩掷毂游戏(用4个木块儿玩的朝鲜族传统游戏),跳跳板(姑娘站在长木板两端轮流地跳的游戏)等游戏。

并把有"装福"意思的福笊篱(过滤用的汤勺摸样的工具)送给别人或挂在家里。

人们到长辈家去拜过年后,就玩各种民俗游戏,如玩尤茨,跳跳板等等。

孩子们则放风筝、玩陀螺、踢毽子、玩冰车等。

朝鲜族春节食物阴历年到来的时候,街道和村庄都披上节日盛装。

家家户户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

过年这一天,主妇们摆出各种富有民族特色的丰盛的年饭年菜,全家聚在一起欢度节日。

饭菜中大米年糕、年糕汤、朝鲜八宝饭和江米条是不可或缺的。

年糕汤是把年糕切成柳叶状,放入各种作料,用肉汤煮成,味道好,营养丰富,人人都吃。

人们往往问孩子吃了几碗年糕汤,就是问他几岁了。

朝鲜族的传统节日1.朝鲜人春节:能歌善舞的朝鲜族人民的节日丰富多彩。

除夕全家守岁通宵达旦,古老的伽倻琴和洞箫的乐曲声,将人们带入一个新的境界。

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纵情歌舞,压跳板、拔河等,竞赛场上,热闹非凡,人们扶老携幼争相观看。

正月十五夜晚,举行传统的庆祝集会,有几位老人登上木制的“望月架”,以先看到明月为福,意味着他的儿孙健康、万事如意。

随后,大家围着点燃的'“望月楼”,随着长鼓、洞箫、唢呐乐曲声载歌载舞直到尽兴。

2.上元节:朝鲜族传统岁时节日。

延边朝鲜族风情风俗

延边朝鲜族风情风俗

朝鲜族简介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三省。

朝鲜族聚居的地区,特别是延边地区,农、林、牧、副、渔业生产全面发展。

延边地区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水稻之乡,又是中国主要的烤烟产区之一。

朝鲜族以能歌善舞而著称于世。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辽宁省丹东地区。

朝鲜族比较讲究卫生,讲究礼貌,特别是敬老美德受到各民族人民的称赞。

“都拉吉,都拉吉,都哦拉吉,迎春花开都拉吉”凡是接触过朝鲜族的人,无不对这载歌载舞“桔梗谣”的画面记忆深刻。

朝鲜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不论男女老少,都能即兴歌唱,翩翩起舞。

这首著名的民歌《桔梗谣》,更是家喻户晓,人人会唱,也使得朝鲜族的风味小吃愈发沾染上了浓郁的饮食文化色彩。

服饰特色朝鲜族历来喜穿白衣素服,故有"白衣民族"之称。

在盛大节日,隆重庆典等场合,朝鲜族男女都习惯穿白色衣衫,故又有“白衣之国”的美称。

迁入初期,朝鲜族人多居于偏僻的山村,服饰的原料主要以自种自织的麻布和土布为主。

二十世纪初,机织布和丝绢、绸缎等面料开始传入,服饰的颜色也随之多样化了。

朝鲜族的传统服饰有男女上衣、裤子、裙子、外套、袍、坎肩及笠帽、船形鞋等。

除了日常的服装外,还有周岁服装、结婚礼服、丧服等礼仪服装。

男子穿白色斜襟短上衣,无纽扣,前襟两侧各钉有一飘带,穿衣时盘结在右襟中上方。

他们还喜欢外套黑色或其他颜色的带纽扣的"背褂"(坎肩)。

冬天多穿短大衣或棉、毛大衣。

下穿灯笼裤,这种裤子裤腰宽,裤裆和裤管肥大,便于在炕上盘腿而坐,穿时将裤腰前部折起后系上腰带,裤管下口用布带系绑。

节日时多戴礼帽。

朝鲜族男子通常穿短款上衣,斜襟、左衽,宽型袖筒,下身穿宽腿、肥腰、大裆的长裤。

外出时喜欢穿斜襟长袍,无纽扣,以长布带打结。

朝鲜族女装多采用丝绸或柔软面料制成,其最大特点为短袄长裙,其色彩和纹饰都很讲究,优雅而漂亮。

女袄的袄襟很短,无扣,用绸带系住,襟和下摆略呈弧形,线条柔和。

民族风白衣民族朝鲜族

民族风白衣民族朝鲜族

2024/11/5
20
荡秋千:也叫“打秋千”,是朝鲜族传统体育项目, 尤其受到妇女们的喜爱,并经常进行该项目的比赛。比 赛时评定优胜者有几种方法:一种是以秋千架前方高树 上的树叶或花朵为目标,用脚碰着或咬掉树叶(花朵) 者为胜;一种是在踏板底下挂一根长绳,测量秋千荡起 的高度,高者为胜;还有一种是在秋千架前方竖两根树 杆,杆上横拉一根系有铃铛的绳子,荡秋千者以碰铃次 数多少决定胜负。
新郎家 把选定 的婚期 以书面 形式送 到新娘 家征求 意见。
新娘家 则根据 姑娘的 具体情 况回复 后,新 郎迎接 新娘。
2024/11/5
10
1. 朝鲜族人伦关系的基础---父子关系(讲求父慈子孝,长子 赡养父母);
2. 朝鲜族死者埋葬形式---主要以土葬为主,以火葬为辅;
3. 朝鲜族死者埋葬日期---一定要在单日,入殓时要给死者穿 新衣,原来的衣服则烧掉,三天后埋葬;
250
200 150 100
192.0597 192.3842 176.6439
112.0405
133.9569
人口数量
50
0
年份
1953 1964 1982 1990 2000
2024/11/5 [1]数据来源于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5
1. 朝鲜族是历史上从鸭绿江、图们江以南的朝鲜半岛大规模迁 徙而来。定居于中国东北地区后,逐渐发展而形成的;
2024/11/5
11
节日
1、朝鲜族基本 节日与汉族基 本相同。如:春 节、端午节、元 宵节、清明节、 中秋节等。
2、朝鲜族有洗 头节、老人节、 等民族节日。
3、有三个家庭 节日。即婴 儿周岁、 “回甲节”、 “回婚节”。
2024/11/5

中国朝鲜族传统节日

中国朝鲜族传统节日

中国朝鲜族传统节日朝鲜族在我国是个比较特殊的民族,他们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而在我国的朝鲜族,他们的民族特色又是什么样的呢?他们的民族有哪些是比较具有特色的节日呢?下面店铺给大家整理了中国朝鲜族传统节日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中国朝鲜族传统节日1.朝鲜人春节:能歌善舞的朝鲜族人民的节日生活丰富多彩。

除夕全家守岁通宵达旦,古老的伽倻琴和洞箫的乐曲声,将人们带入一个新的境界。

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纵情歌舞,压跳板、拔河等,竞赛场上,热闹非凡,人们扶老携幼争相观看。

正月十五夜晚,举行传统的庆祝集会,有几位老人登上木制的“望月架”,以先看到明月为福,意味着他的儿孙健康、万事如意。

随后,大家围着点燃的“望月楼”,随着长鼓、洞箫、唢呐乐曲声载歌载舞直到尽兴。

2.燃灯节:用柞木烧成木炭,压成粉末,搀入咸盐,用纸包成香肠状,外面缠上细草绳。

到了夜晚,绑在长杆上点燃,便会劈里啪啦作响,放出耀眼的火花。

重五与秋夕,男人们进行摔跤比赛,妇女们进行跳板、秋千比赛。

3.旧历年是朝鲜族最主要的节日,也是家族成员团聚的日子,因而住在他乡的儿女们都要回到父母身边一起过年。

从腊月三十开始过年,这天小孩身穿有彩条袖子的喜鹊袄,晚间不能睡觉,要守岁,据传睡觉眉毛就会变白。

正月初一都要穿新衣或干净的衣服,叫岁装。

早晨首先祭拜祖先,称作“茶礼”。

这天的早餐叫“岁餐”,吃饼汤或打糕,早餐时喝的酒叫“岁酒”,而且从年幼者开始喝。

儿女们给祖父母和父母磕头拜年(家拜),饭后还要向长辈亲戚和村里老人拜年(村拜)。

此时老年人向拜年的年青人说些吉利话,此谓“德谈”。

这天开展各种民俗活动,其中最主要的是妇女们跳跳板和青少年们放风筝。

初一夜晚为防止夜光鬼把鞋偷走,把平时脱在檐阶上的鞋拿进屋里,大门上要挂个箩。

4.洗头节:阴历六月十五日是朝鲜族的洗头节。

这一天被视为黄道吉日。

清晨,男女老少都到河边洗头,传说用向东流的溪水洗头是很吉利的。

晚上,人们还要在家里举行洗头宴,唱洗头歌,然后全家老少高高兴兴地坐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晚餐。

朝鲜族的风俗

朝鲜族的风俗

朝鲜族的风俗朝鲜族的风俗 1朝鲜族:简介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省,其次是黑龙江、辽宁、内蒙古等省(区),其余散居在内地一些城市。

最大的聚居区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朝鲜族居民占朝鲜族总人口的近一半。

此外,长白山的怀抱中还有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也是朝鲜族的主要聚居区。

朝鲜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朝鲜语,一般认为属阿尔泰语系。

朝鲜文属音位文字类型。

1441年在李氏王朝主持下创制的,称“训民正音”,简称“正音”,为方块状拼音文字。

在朝鲜族聚居的地区,特别是延边地区,农、林、牧、渔业生产全面发展。

延边地区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水稻之乡,也是我国主要的烤烟产区之一。

延边黄牛是中国五大地方黄牛品种之一,其人参、鹿茸享誉国内外。

朝鲜族以能歌善舞而闻名。

男人喜欢摔跤和踢足球,女人喜欢压跳板和荡秋千。

朝鲜舞蹈有长鼓舞、刀舞、扇子舞、巫舞等。

朝鲜族:历史中国朝鲜族的先民,多是l9世纪70年代自朝鲜半岛迁入我国东北地区定居,有一部分在明末清初即已定居在东北境内,如辽宁省盖县林家沟村姓朴的朝鲜族,在当地定居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到1931年以后,在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和强迫同化政策下,大批朝鲜人移入中国东北各地,他们在我国东北地区定居下来后,逐渐发展成为当代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

朝鲜族以擅长在寒冷的北方种植水稻着称,生产的大米洁白、油性大,营养丰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被称誉为“北方水稻之乡”。

长白山林区的特产人参、貂皮、鹿茸角,被誉为“东北三宝”。

敬老爱幼是朝鲜族人的美德。

“朝鲜族:节庆朝鲜节日与汉族基本相同。

此外有三个家庭节日,即婴儿诞生一周年、”回甲节“(六十大寿)、”回婚节“(结婚六十周年纪念日)。

朝鲜族一向崇尚礼仪,注重节令。

每逢年节和喜庆的日子,饮食更加讲究,所有的菜肴和糕饼,都要用辣椒丝、鸡蛋片、紫菜丝、绿葱丝或松仁米、胡桃仁等加以点缀。

除了传统节日外,小儿周岁、结婚、老人六十大寿,都要大摆筵席,宴请宾客。

届时要先在餐桌上摆一只煮熟的大公鸡,公鸡的嘴里还要叼一只红辣椒。

中国朝鲜族和朝鲜人有关系吗

中国朝鲜族和朝鲜人有关系吗

中国朝鲜族和朝鲜人有关系吗
中国朝鲜族和朝鲜人有关系,朝鲜人和朝鲜族是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

很多双方的居民都在对方有亲戚,包括韩国。

在朝鲜语或韩语语境下,朝鲜族的称呼特指中国少数民族朝鲜族,是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中国人,在非中国地区生活的朝鲜民族人不自称朝鲜族。

朝鲜族的风俗习惯
朝鲜族的传统服装与其生活方式相吻合。

朝鲜族居住以火炕为中心,平时男人盘腿而坐,而妇女坐相一般是双膝着地的脆式,所以衣着多是宽松式。

朝鲜族一般喜着白衣素服,显示出喜爱清净朴素的特性,故有“白衣民族”之称。

在服饰中最具特色并至今仍为人们所喜欢的要数女装。

朝鲜族女装分上、下装,上装“则羔利”(短衫)多用色彩明快、花纹漂亮的绸缎或纱类缝制,衣襟很短,只及胸部,袖口略瘦,不用纽扣,以前襟的两个彩色长带系成蝴蝶形。

下装为宽松式的彩色高腰长裙,它裹在两三层内衣外,使之更加合身,穿法是先穿裙后穿短衫。

与这种服饰相协调,习惯上多穿白色或天蓝色的船型勾鼻胶鞋,这与服饰形成一体,显示出曲线美。

这种打扮,如今只能在各种喜庆节日、盛会中所见。

朝鲜族居住于北方,又多从事水稻生产,直接影响其主食习惯的形成。

在朝鲜族传统饮食中,稻谷类和蔬菜为基本饮食,菜肴通常以辣为特征。

在日常饮食中,一般以米饭为主食,以菜汤为副食,兼备各种风味小菜。

朝鲜族历来以素食为主,不喜欢吃油腻的食物,其饮食特点可以概括为辛辣、爽凉、清淡。

朝鲜族拜年简介

朝鲜族拜年简介

朝鲜族拜年简介
朝鲜族风俗习惯上,正月初一,一大早给祖宗祭祀,叫“茶礼”。

以宗孙为中心进行的茶礼般上限为四代祖,四代祖以上另行祭祀。

为了新的一年家庭平安,正月初,大户家庭也有请巫女跳大神的,这相当于新年祭。

祭祀完了后全家一起开吃茶礼用过的食物。

正月初一的风俗习惯也很多。

大年三十要“守岁"也就是说大年三十晚上不能睡觉。

孩子们要睡,大人就说“大年三十睡觉不守岁眉毛会变白”。

正月初一早餐最代表*的餐饮就是大米面做的面片汤。

因此民间有“吃了面片汤才能涨一岁”的说法。

朝鲜族过年的风俗
首先到了春节当天早晨换上朝鲜族传统服饰--韩服。

之后去长辈居住的地方去拜年,去拜年的时候不能空手去,买一些饮料。

和长辈一起共进新年第一天的早饭,分享一下过去一年中的*甜苦辣。

吃完早饭之后可以玩一些打打牌增进相互之间的感情。

在拜年的时候前辈给晚辈红包。

朝鲜族的导游词讲解

朝鲜族的导游词讲解

朝鲜族的导游词讲解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今天为大家导游的讲解员。

首先,感谢大家选择朝鲜族文化之旅,并给我这个机会为您介绍朝鲜族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

让我们一起开始吧!一、朝鲜族简介朝鲜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三省和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等地区。

朝鲜族是中国的同胞,和其他民族一样,享有平等权利和保护。

朝鲜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他们的祖先是古代朝鲜半岛的居民,后来逐渐迁徙到中国的东北地区。

他们的文化传承深厚,艺术、音乐、舞蹈等方面有着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二、历史文化遗产1. “朝鲜族的发源地”我们首先来到位于中国辽宁省丹东市镇赉县的“朝鲜族的发源地”。

这里是朝鲜族历史上最早的居住地之一,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朝鲜族传统建筑、文化展品和工艺品等。

2. 朝鲜族的传统节日朝鲜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其中最重要的是中秋节和新年。

中秋节是朝鲜族最为重要的节日之一,这一天,家人们会团聚在一起,共享美食,观赏月亮。

新年则是朝鲜族的传统农历年,人们通过举行庙会、舞蹈表演等方式庆祝。

3. 朝鲜族的音乐和舞蹈朝鲜族的音乐和舞蹈也是其独特的文化遗产之一。

朝鲜族舞蹈以舒缓的节奏、优美的舞步和纯净的音乐为特点,其中著名的有《忠孝辈分舞》、《锁骨舞》等。

值得一提的是,朝鲜族的音乐还有独特的乐器,如“调门”、“铜铃”等。

三、朝鲜族的风俗习惯1. 迎亲礼仪在朝鲜族的传统婚礼上,迎亲礼仪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新郎和新娘分别由双方的长辈带领,祭拜祖先后,向对方的父母行三鞠躬礼,表达对对方家庭的尊敬。

2. 朝鲜族的服饰朝鲜族的传统服饰主要有男女的“袍”和“裙”。

男士一般穿着蓝色袍和黑色长裤,女士则穿着五颜六色、绣花织纹的裙子。

这些服饰既彰显了朝鲜族的民族特色,也展示了他们对美的追求。

3. 景德镇朝鲜族瓷器景德镇是中国著名的瓷都,这里的朝鲜族瓷器是朝鲜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朝鲜族瓷器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纹饰而闻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朝鲜族的风俗习惯
(1)服饰
朝鲜族喜穿素白衣服,一般为短衣长裤。

男子上衣斜襟无扣,用布条打结外加坎肩,下衣裤裆肥大,裤脚系带。

妇女短衣斜襟无钮扣,以彩带为结,长裙分缠裙、筒裙(只限婚前)。

老年妇女多穿白色长裙,中年妇女多穿缠裙,长及脚跟。

年轻妇女的裙幅多为色彩鲜艳的绸缎。

近代男子多穿平面白胶鞋,劳动时穿草鞋。

女子穿船形胶鞋。

现在除节日或民族集会外,朝鲜族基本不穿民族服装,和汉族已无甚差别。

(2)饮食
朝鲜族以为米饭为主,多为大米饭、二米饭,汤每餐必备,尤喜喝大酱汤。

辣白菜,一般制法将白菜用盐水浸泡几天,洗后,再抹入辣椒、葱、蒜、姜等调料。

有条件时还可加苹果、梨片等,然后窖藏,半月后便可食用。

还可用萝卜、芥菜、英菜等同法腌制。

冷面,三分淀粉、七分面压制而成。

煮熟捞出冷却,再用牛肉或鸡肉熬汤,并放入甘草、胡椒、花椒、生姜、味精、糖醋等制成冷面汤,吃时再放入牛肉片、黄瓜丝、芝麻、辣椒面等适口调料。

狗肉是朝鲜族喜吃的肉食之一,除婚丧及节日不吃狗肉外,其他季节都可吃狗肉。

但多半是在伏天或患者康复时为补养而杀狗。

杀时将狗吊起,四蹄放血,退毛。

用其肉、皮及五脏做汤,肉加调料凉食,其味鲜美可口。

朝鲜族饮具器皿别具风格,一般一灶两锅,其锅邦深底阔,特别铁盖,便于焖饭,但炒菜不便。

一般是一锅饭、一锅汤。

桌中间一盆饭,一人一匙,并备有凉水。

器皿讲究卫生,女人用坛罐顶水(现已不见)。

(3)居住
多居马尾式住宅,建于近水源方便之处。

房屋以木搭架,用拉哈辫抹泥为墙,屋顶四面坡,用稻草覆盖。

每房有四扇或五扇门(同时也是窗),室内通屋为炕,进屋脱鞋,盘腿而坐。

农村在房屋东端室内养一头大黄牛,院内放牛车及捣米用的杵臼。

近年朝鲜族已发生变化,砖瓦结构的住宅日益增多,民族风格的室内设计日渐减少,一切向现代化发展。

(4)礼仪
朝鲜族礼节很严。

晚辈对长辈说话必须用敬语;平辈之间初次见面也要用敬语;与长者同路时,年轻者必须走在长者后面;路遇认识的长者,要问安让路;就餐时给老人摆单人桌,父子不同席,儿媳恭顺地侍候,待老人吃完,全家才能就餐;晚辈不能在长辈面前喝酒,席间若无法回避时,年轻人应举杯背席而饮;年轻人不能在老人面前吸烟,不能借火,更不能和老人对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