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关注和改善民生》教学设计

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
(1)党和国家为什么高度关注人民的幸福与尊严、促进社会的公正与和谐?
——①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只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发展才有持久的动力,社会进步才有牢固的基础,国家才能长治久安。②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重要表现,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 ③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④是构建和谐社会,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方法:首先浏览材料,大致明白材料意思;二是认真读题,明确题目指向;三是再读材料,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词或有效信息;最后理清思路作答,切忌下笔就写,语无伦次。
注意:条理要清晰,字迹要工整,语言要规范,尽量使用教材语言。
(2)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我们的党和政府做了哪些努力?
——①废除农业税; ②通过《物权法》; ③免除义务教育学生的学杂费; ④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④在城市健全廉租住房制度; ⑥在全国农村建立“低保”制度; ⑦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⑧重视食品安全,严把百姓“入口”关; ⑨加强安全生产,保障社会稳定; ⑩调节物价,稳定市场等(任四条)。
【实战演练】
材料一:2009年,中央政府公共投资9243亿元,比上年增加5038亿元;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7253亿元,增长21.8%;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551亿元,比上年增长2倍;中央财政教育支出1981亿元,比上年增长23.6%。
材料二:2010年,中央财政拟投入433亿元用于促进就业。将全国130万“老工伤”人员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今年再提高10%。中央财政拟安排保障性住房专项补助资金632亿元,比上年增加81亿元。今年要把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合的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120元,比上年增长50%。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2《经济与社会》第三课 我国的经济发展 知识清单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2《经济与社会》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知识清单3.1坚持新发展理念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1、★★★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P312、★★★怎样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P31①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②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3、含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P334、★★★内容 + 要求、措施: P33①出发点: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动力: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把人民作为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③归宿: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彰显制度优势。
5、意义、原因、重要性: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确立了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
P33二、贯彻新发展理念1、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原因:(1)重要性:(补)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2)必要性: P34①时代需要: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
新时代需要新发展理念。
②国情需要: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2、★★★内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侧重点原因措施创新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且要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以利于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围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划重点】2023-2024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单元复习课件+知识点+测试题(统编)

【划重点】2023-2024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单元复习课件+知识点+测试题(统编)(一)高频知识考点1. 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 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地位)4.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5.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基本原则,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6.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是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7.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8.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地位)9.公民要增强宪法意识,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
(做法)(二)易混易错专题1.宪法的基本原则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纠正:宪法的基本原则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宪法的基本原则。
(×)纠正:宪法的基本原则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宪法的原则。
3.宪法规定我国公民享有的所有权利;(×)纠正:宪法规定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4.维护国家安全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纠正:维护国家安全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15.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纠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三)本单元问题及重点考点:1.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最本质特征是什么?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
★★★2.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③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1.2 走向共同富裕 课件(14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升、政府的主动调控……
➢ 为什么政府要主动调控,关停并转落后产能?
④经济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 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 怎样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对策: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什么是共同富裕?
共同 富裕
同时、同等、同步富裕
共 同 富 裕 是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地区(通过诚实 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
路径
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改革开放45年,我国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就
①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②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③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 二大经济体、制造业 第一大国……
更舒适的居住条件
03 人民心目中的 04
更多的就业机会
更对可策靠:的向社顽会瘴保痼障疾开刀,0突5 破利美益好藩生篱活,将改0革6 进行到更底好,的全医面疗深服化务改革。
更高的教育质量
07
08
……
(一)改革进行时 (全面深化改革)
1.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 ③现实挑战: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 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一)改革进行时 (全面深化改革)
2.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域和总目标:
(1)领域: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和军队以及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 (2)总目标: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在当今这个高铁时代,我国仍保留了80多对“慢火车”,覆盖20余个省 区市。在出行不便的革命老区、边远山区等地方,低廉的票价让群众出 行更加方便;抚平求学路上的坎坷,托起山区孩子的梦想……“慢火车” 延续着脱贫路上的“最后一公里”,承载着大山里的“诗与远方”。
专题06: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配套习题(解析板)

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专题复习时政06: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21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2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字当头、_____。
()A.稳固上升B.稳中有升C.稳定有升D.稳中求进【分析】本题考查时事政治。
日常学习生活中,要注意养成关心国家大事的习惯,并积累、整理重点内容,学会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
会议指出,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
故D符合题意;其它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D。
2.2021年12月8日﹣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会议认为,今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以下观点,你认同的是()①经济增长成就显著,已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②我们对国家的未来发展更加充满信心和期待③采取积极措施,成功解决了所有发展中问题④为祖国取得的成就自豪,并决心务实中前行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当今世界,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题文中我国成绩的取得让我们对国家的未来发展更加充满信心和期待,我们为祖国取得的成就自豪,并决心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②④是正确的选项;①错误,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③错误,“解决了所有发展中问题”不符合实际。
故选:C。
3.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8至10日在北京举行。
会议对群众收入、就业、教育、社保、养老等民生领域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
这些部署()①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③体现了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促进经济发展④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同等富裕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分析】本题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认识。
对增进民生福祉的认识和理解

对增进民生福祉的认识和理解
增进民生福祉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使命担当。
以下是对增进民生福祉的一些认识和理解: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是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前提,也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鲜明体现。
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抓好经济社会建设,不断增加社会物质财富,大力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
持续推进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办好各项民生事业,持续推进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增进民生福祉是实现共同富裕和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本质要求。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复习提纲 考点知识复习手册 课堂笔记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复习要点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1.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强国富民2.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3.改革开放推动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社会: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四个尊重)★4.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改革开放的必要性)①坚持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②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③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④改革开放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⑤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5.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6.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中国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国际影响力增强: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7.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原因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要原因:①坚持党的正确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