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教版地理课件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知识点: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解析

高中地理知识点: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解析

高中地理: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解析一、知识要点1.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便利灌溉,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区,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

世界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大多分布在大河冲积平原地区:比如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尼罗河谷地、印度河谷地、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等。

现代城市的分布受地形的影响仍然很大,平原是城市分布最密集的地区。

例如:我国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中,在地形第一、第二、第三级阶梯地形上的城市数目比例大致是1%、32%和67%。

而第三级阶梯上分布着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平原地形。

美国的三大城市带波士顿-纽约-华盛顿、芝加哥-匹兹堡、圣弗朗西斯科-圣迭戈,也分别位于美国的大西洋沿岸平原、中部平原、西部的沿海平原上。

(2)高原和山区也有城市分布。

山区主要分布在沿河谷地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如我国的汾河、渭河谷地城市的分布。

在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居住条件不利,所以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如巴西高原比亚马孙平原的城市要多。

(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很大:堆积地貌中的洪积扇、冲积扇、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2.地表形态对聚落形态的影响(1).地表形态对乡村形态的影响圆形或多边形村落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河流较少、平原面积大、地形完整、开阔和平坦。

这样的自然环境,一般在以水源、交通路口等中心地带易形成乡村聚落。

带状村落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河网密度较大的平原地区,村落沿河道伸展。

(2).地表形态对城市形态的影响①城市形态的概念:在大比例尺地图上,我们看到的每个城市特定的外部轮廓形状。

二、疑难解析1.城市形态的形成与它所处的地理环境的关系是怎样的?平原地区――城市用地较为规整,形成集中发展的城市形态山区或丘陵地区(因为城市用地比较破碎)――分散发展的城市形态2.冲积平原一定是聚落密集区吗?不是。

高中地理第六单元 人类的居住地和地理环境 6.1聚落的形成(备课资料) 大纲人教版必修

高中地理第六单元 人类的居住地和地理环境 6.1聚落的形成(备课资料) 大纲人教版必修

高中地理第六单元人类的居住地和地理环境 6.1聚落的形成(备课资料) 大纲人教版必修一、丰富多彩的民居在我国的古代建筑中,数量最多,种类也多,而且与人们关系最为密切的就是遍布于全国各地的民居。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各地的地理条件千差万别,因此我国的民居形式也十分丰富。

下面摘要介绍几种最主要的:1.北京四合院这种住宅形式,称得上是我国最典型的传统住宅了。

其标准形式是:有两进(两个院子),南北向中轴线布局。

大门开在宅的东南角,进屋以后须转两个弯才能到里面的“仪门”,即垂花门。

这有个说法,因为转弯抹角,不让外人一眼望见宅内的情况。

门外小院之南是一排朝北的房子,叫倒座,多用作杂物间、仆人用房或客人临时居住的地方。

门内大院之北,是一个大厅,这里是家中人们举行家族大事的地方,所以建筑很宽敞。

大院东西两侧是厢房。

大厅后面又是一个院子,院的北面是卧室,是家中长辈住的地方。

院子东西两侧也是厢房,一般都是晚辈居住的。

这种住宅,住的人家一般至少有三代。

2.江南水乡民居江南一带是我国的“鱼米之乡”,文化也很发达,所谓钟灵毓秀之地。

古代诗人对江南水乡的美的评价可归纳为六个字:“小桥、流水、人家”。

江南水乡民居多临水而建,这里的交通,水陆并用,有好多住宅都设“水后门”,即前门是陆路,后门是水路。

内部布局是由几个院子(天井)组合而成的,与北京四合院大同小异。

但江南民居,凡比较富裕的人家,多在家里设花园,前宅后园,或东宅西园。

如苏州的留园、拙政园,扬州的何园、个园,无锡的寄畅园等。

3.皖南民居皖南是安徽省长江以南的一部分。

这里民居多楼房,造得比较高耸。

白墙黑瓦,镶嵌在幽隐的青山之中,安谧、秀雅,景色如画,美不胜收。

皖南民居的另一个特色是建筑物比较封闭,从外面看去,除了大门以外,只有几个很小的窗子,其余都是高高的白粉墙。

而山墙上往往造出很规则而又很美的马头墙,即顶部造出高高低低的墙脊,形象很有节奏感。

其实这种做法,其目的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防火,也为了防盗。

高中地理 城乡发展与城市化 第一节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学案 4

高中地理 城乡发展与城市化 第一节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学案 4

第一节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学习目标定位] 1。

了解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基本概念.2。

理解聚落形成的过程及影响因素。

3.了解世界和中国城市的发展过程,归纳城市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一、乡村聚落及其分布1.概念:乡村聚落是①农业环境中的居民聚集地.2.类型(1)集镇:②中心集镇、一般集镇。

(2)村落:中心村、自然村。

3.特点(1)规模③较小、功能简单。

(2)居民多从事与农业相关的生产活动,对土地的依赖程度高,流动性较小。

4.影响形成、分布的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④气候、光照、水源、地形、土壤等。

(2)社会经济因素:战争、行政、传统文化等。

5.形态与分布类型分布地区影响因素密集型旱作农业的⑤平原地区农耕条件优越,聚落规模较大,人口众多带状⑥丘陵地区;平原沿河地区聚落沿坡麓地势平缓处延伸;接近水源沿河发展点状⑦干旱地区泉水和河流附近的绿洲地区分散型⑧水稻生产区便于水稻生产,分散在稻田中间地面较高处1.城市的概念:城市是达到一定人口规模,并以⑨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聚居地。

2.城市的特点(1)高度的⑩密集性——人口、建筑、生产、物资、信息以及经济活动、文化活动高度集中.(2)区域的中心性——一定地域范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中心.(3)系统的开放性——城乡之间、城市与其他地域之间的人口、物资、能源、信息交流。

3.城市等级划分依据:⑪人口规模大小与经济发展状况。

4.城市的形成过程三、世界城市的发展发展阶段典型地区主要特征公元前3000~公元前1500年美索不达米亚平原、⑯尼罗河下游平原、印度河平原、黄河-长江流域城市⑰数量少,规模小;四周建有城墙,形态较规则;以行政、军事为主要职能公元前1000年以后⑱地中海沿岸地区规模较大;内部结构清晰封建社会欧洲、中国、土耳其、埃及等城市发展缓慢;多分布于有利于商品集散的地方;城市人口规模较小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城市⑲数目迅速增多;城市人口空前增长;城市⑳用地规模迅速扩大[点睛提示] 世界城市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5章第2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课件(共69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5章第2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课件(共69张PPT)
(2)√ 随着人口、物资和经济活动的聚集, 由高速公路、铁路等运输干线组成了运输网, 将聚落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将多个城市相 互连接,形成沿交通网分布的大城市带。
(3)× 商业网点除遵循交通最优原则外,还 有市场最优原则、便民原则等。
(4)× 一般来讲,山区地势起伏,交通线路 稀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商业网点密度较 小;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人口密集,商业网 点密度较大。但在热带、寒带地区的平原, 如亚马孙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由于气候 条件恶劣,不适宜人的生存,故人口密度小, 商业网点密度也小。
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主要交通线的影响
新的交通方式发展会 (1)表现形态的变化
带动
聚落空间
交通方式的 衰落 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嘉兴市:随 水路 和 陆路 运输的 发展而变化 (2)典例大运河沿岸城市:因清末大运河的淤塞、 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建成,发展缓慢
2.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1)表现 ①聚落空间形态沿_交_通__干__线__扩展,交__通__干__线__成为聚落的 主要发展轴。
归纳提升
1.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的密度
一个地区商业网点的密度,受到多种因素的 影响,其中,交通运输的影响至关重要。例 如,山区和平原的商业网点密度不同,具体 原因如下图所示:
2.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
商业网点的分布一般是遵循市场最优原则, 分布在城市的几何中心处,但更多是遵循交 通最优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 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图示如下:
集镇是在交通要道上发展起来的,有的集镇因位于河道航运的终点而商业繁盛。
后来,由于海上运输的发展、京沪铁路的建成及大运河的淤塞,沿运河城市发展缓慢。
A.该地商业网点的规模大,密度小 第11题,城市交通枢纽或干道的“十字”路口,交通的通达性好。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师用书:第4章 第3节河流地貌的发育Word版含解析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师用书:第4章 第3节河流地貌的发育Word版含解析

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1.识记河流主要的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类型。

2.理解河流地貌对聚落形成和分布的影响。

(重难点)3.应用河流特征判断地形特征。

(重难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阅读教材P77~P80上部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河流侵蚀地貌(1)形成:河流在流动过程中,破坏和搬运地表物质而形成的地貌。

(2)河流的不同发育阶段,河流侵蚀作用和地貌特点发育阶段外力作用特点河流地貌特点初期以向下和向源头侵蚀为主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V”型发育阶段外力作用特点河流地貌特点中期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加强河流更为弯曲,河谷拓宽后期继续向河谷两岸侵蚀河谷展宽,横剖面呈宽而浅的“U”型(1)形成: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堆积而成。

(2)冲积平原三种地貌类型的位置和形成类型位置形成洪积—冲积平原山前由洪(冲)积扇不断扩大,彼此相互联合而成河漫滩平原河流中下游由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而成三角洲平原河流入海处泥沙堆积而成正误判断:(1)河流下游以堆积地貌为主,没有侵蚀地貌。

(×)【提示】只要有河水流动的地方,就有侵蚀地貌的存在。

(2)长江三峡是流水侵蚀造成的。

(√)【提示】长江三峡是长江切开巫山山脉而形成的河流侵蚀谷地。

(3)三角洲地貌都出现河流入海口处。

(×)【提示】河流入海口处或河流入湖口处都会形成三角洲地貌。

教材整理2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阅读教材P80下部至P83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河流对聚落形成的作用(1)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

(2)方便对外联系和运输。

(3)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2.河流对聚落规模的影响(1)耕地破碎地区:乡村的规模相对较小。

(2)耕地连片地区:乡村规模大。

3.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平原低地区:聚落一般沿河呈线状分布。

(2)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即高于洪水位的地方。

第四章 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优秀PPT—2020-2021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8张)

第四章 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优秀PPT—2020-2021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8张)
___灌_______和____水__运____,地形以___平__原_____为主。 溉
(3)A、B、C、D四个聚落中,有可能最先发展为城市的是哪一个? 简要分析其优势。 B。位于河流与公路干线的交汇处,交通便利。
素养提升 结合图4-3-7中“聚”和“落”的甲骨文解释,请你推测古代的聚 落分布地具有的特点。(至少答出两点)。
(核心素养·综合思维)2019年7月6日,中国浙江省的“良渚古城 遗址”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5个世界遗产。 良渚古城遗址展现了一个存在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以稻作农业 为经济支撑、并存在社会分化和统一信仰体系的早期区域性国家形 态,印证了长江流域对中国文明起源的杰出贡献。此外,城址的格 局与功能性分区,以及良渚文化和外城台地上的居住遗址分布特征, 都高度体现了该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据此读图4-3-4,完成10—11 题。
3. 由于____劳__动__生__产__方__式____的差异,乡村和城市的____景__观____有较
大的差异。
4. 一般来讲,在____地_______、____气_______、____资__源_____等自然条


件优越的地方比较容易形成聚落。
5. 目前,在一些河流____中__下__游__平__原______地区或河口、___沿__海_____
3. 自然环境影响着聚落的分布。 (1)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的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 上,农业发达,人口密集,聚落分布多;反之,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土地贫瘠,不适合耕作,人口稀少,聚落分布少;在那些终年被冰雪 覆盖的高山高原地区则无聚落分布。 (2)气候: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人口稠密,聚落多;反之,极端 干旱的沙漠地区、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 势高峻的高原山区,人口稀疏,聚落少。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2 2.3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共32张ppt)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2 2.3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共32张ppt)

防震、隔热保暖;土楼最高处设有瞭望台→了解敌情。
土楼选址原因:客家人为躲避战乱,选择在闽西山区定居,受
地形和当地居民的影响,只能选择在山区小平地建屋。
土楼选材原因:山区取土、石,伐林、竹,就地取材,方便且
造价低。
土楼反映的地域文化特点:
体现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风俗民情;追求居住安全、家族兴旺
团结,御外凝内的客家文化特色。
一、地域文化
4.景观:
(1)概念:是指相对固定在地表的实体要素 。
城乡景观
(2)分类:自然景观(自然山水)和人文景
观,城乡景观属于人文景观。
城乡景观:既包括聚落整体,又包括聚
落内的建筑、道路等。不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自然环境
及长期以来的人类活动,给我们生活的
城乡环境造就了特色各异的景观,并留
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使得我们生
高宅可避洪水、低田便于灌溉,形成人地和谐的乡村景观。
二、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南方传统土楼是一种大型民居 建筑。适宜聚族而居的生活和共御
乡村景观体现:社会组织形态、精
外敌的要求,体现了御外凝内的集 体精神。
神追求。
土楼景观特点、原因:圆形、方形的夯土群居建筑。高三、四
层,一、二层无窗,仅有一个大门等→防御盗匪、猛兽袭击;
1.城镇景观与色彩文化底蕴
地域文化对城市景观的影响主要 体现在城市的色彩、色调、城市建筑 的空间布局、建筑风格等方面。
与该港口城市同欧洲的贸易 往来有很大关系;港口贸易 的主要运输工具是船,修船 工将修船剩下的油漆调为各 种颜色涂在自家的房子上, 可以防止海风对木制房屋的 侵蚀。这种习俗就一直延续 到城市的建筑风貌上。
人教版 必修2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2-1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教学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

2-1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教学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
• 有效改善环境状况,建设宜居的生活空间。 • 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为生产和生活提供便
利。 • 保护地方和民族传统特色,使人类历史和文化
遗产得以永续相传。
四、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乡村和城镇 空间结构
乡村的土地利用 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小结
农业用地
居住用地 公共设施用地
土地利用方式 集聚 效应 主要功能区 分布 组合
二、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2.城镇主要功能区
(3)工业区
多分布在靠近河流、铁路、公路 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通常距 离城镇中心较远
降低成本、保护环境
二、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3.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每一种功能区,都有一定的空间分布规律,各种功能区在空间的组合,就形 成了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居住区
城镇土地 集聚 城镇功能 利用方式 效应 分区
城镇空间结构
合理利用城乡空间 的意义
形成 影响因素
变化
经济因素 政策因素 文化因素 历史因素
读图,如果由各类用地的付租能力来决定土地 的用途,画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的范围。

①定距离(距市中心距离OM)
②看租金高低

③OM段商业用地付租能力较高,为商
业区
以此类推,画出商业区、住宅区、工
M
业区的范围
三、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影响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
经济因素——地租水平 ①距市中心远近
三、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三、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影响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
经济因素——地租水平
经济因素是影响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的主要因素。
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便 捷程度和距离城镇中心远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 丽江古城为什么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至象山、金虹山
丽江古 城远景
狮 子 山
山:抵御西北风 海拔:海拔高,夏无酷暑
思考:塔里木盆地 的聚落分布有何特点? 原因是什么?
多数的聚落都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麓冲积扇平原上 因为这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特别是有相对丰富 的水资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极地地区的冰屋
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3)小区内学校A和学校B相 比,学校________选址不恰
当,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节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阿拉伯村庄
傣家竹楼
新疆土坯房 极地地区的冰屋
非洲的农村
毡房
蒙古包
竹楼
思考:导致图中聚落形态不同的主要自然原
因是什非么洲?的农村
蒙古包
思考:嘉裕关成为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什么?
思考:拉萨成为城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株洲的城市发展 “火车拉来的城市”
读图,讨论下列问题:
世界主要聚落密集区
城乡密集区
1、世界聚落在空间分布上有何特点?原因是什么?
2、地球上有哪些地方聚落稀疏,其原因是什么?
地形
聚 落
自然因素 气


河流


自然资源
因 素
社会经济 因素
交通 政治、军事等

位置

分布

形态

规模

图A、B哪个是南方丘陵的聚落,哪个是
北方平原的聚落?简要说明它们的主要差异。
(提示:从分布 、规模、形态等方面考虑)
A
B
团块状
带状
地区
地形
规模
分布
人口
北方平原 地区
平坦广阔
一般较大
多呈团聚 型、棋盘 式格局
A.a
B.b
C.c
D.d
四、房地产开发选址的基本原则
下图为“我国东南部某大城市住宅小区示意图”,读
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住宅小区由商业小区、 学校、医院和成片的
________、________组成。 该住宅小区位于________和 郊区之间。
(2)图中两商业小区布局的 共同点是_______,
城乡规划
综合近几年高考命题对本部分知识多以下列问题 考查较多:
1.以某区域为切入点考查当地的 聚落形态及其变化 。 2.以某些典型城市的规划设计为切入点 考查城市的形成 条件、城市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保护特色景观和传
统文化的对策和措施 、产业布局 等。
3.以第三届人居会议、开发新区、探究性材料等材料 为切入点,考查人居环境的基本评 价内容,房地产开 发的地理区位及居住小区 的环境特点与结构功能。 。 4. 通过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考查不同 商业部门布局的 特点与功能 。
一、聚落的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
读韶关某地区集市分布示意图,回答下
列问题。
(1)影响农村集市
分布的因素有: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甲乙丙三
地中,规模最大的集
市可能位于 _______
地,原因是什么?
二、城市化过程的问题和治理对策
读上海市城市扩展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 问题。
聚居的人口 较多
南方丘陵区
地形复杂
一般较小
空间分布 相对分散
聚居的人口 较少
例1 读我国某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是我国某省县域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C
(1)图中聚落分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A、B两 聚落兴起的共同区位因素是什么? (2)图示区域聚落的布局形态多呈 _______ 状, 原因是什么?
读图,讨论下列问题:
世界主要聚落密集区
城乡密集区
2、1、地世球界上聚有落哪在些空地间方分聚布落上稀有疏何,特其点原?因原是因什是么什?么?
地气 于区地候农、球适耕高上主宜,纬稀,交要度疏地通分形便寒的布平利冷地坦,在地区,经区是中土济、干低壤水地旱肥平纬势的沃 高度高,,沙的水人而漠资口沿寒地源密冷区海充度地、平足大区湿,。原。热灌。热溉便带利雨,林便
什么是聚落?
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
汕头市一角
越南的SAPA
下图分属哪类聚落,两类聚落有什么差异
乡村 城市
人口主体 农业人口为主 非农业人口为主
规模大小 较小 较大
形成早晚 较早 较晚
二、影响聚落的形成、分布与发展的因素
探讨;在A、B、C、D四处,你希望在 哪里建造你的家园,为什么?说明哪些 自然要素对聚落产生影响?
读图15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2010年10月,有烟雾从岛屿的火山口开始冒出
A
C B
在图中A、B、C中选出可供居民临时安置的村 镇,并说明原因。
A地,地形较平坦(与火山口之间有坡地阻 挡,处于风向垂直方向),交通便利。
请说说诸葛八卦村的空间形态及其与地理环境有什 么关系?
诸葛八卦村
诸诸葛葛八八卦卦村村一,带位地于形浙如江锅省底兰,溪中市间西低部平,,是四迄周渐 高。今四发方现来的水诸,葛汇亮聚后锅裔底的,最形大成聚一居口地池。塘村,中并建不筑大, 但这格口局水按塘“半八边阵有图水”,样半式边布为列陆,,且形保如存九了宫大八量卦明图中 的太清极古,民奇居妙,无是比国。内仅有、举世无双的古文化村
落。
思考:原始聚落的分布有什么特点?这样分 布有什么优点?
布局在河谷阶地上 靠近水源,又不会被洪水淹没。
丽江古城
云南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大研镇坐落在玉龙雪山下丽江坝中部,北依象山、金虹 山,西枕狮子山,东南面临数十里的良田沃野。海拔2400米,是丽 江行政公署和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所在地,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 界文化遗产。古城以江南水乡般的美景,别具风貌的布局及建筑风 格特色,被誉为“东方威尼斯”、“高原姑苏”等_____,
乙功能区是________,其
布局特点是_________。
(2)图中绿化带的主要功能
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等;批发市场
区位选择的主要优势条件
是__________、________。
(3)在a、b、c、d四地中,
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
(1)图中上海城市规模扩展 的主要方式有: ① ________ ;②________ ; ③ ________ ;④________ 。 (2)浦东开发区的建设属于 城市扩展类型中的 ________ 。 (3)浦东开发区的建设,在 保护和改善上海城市环境 方面有何作用?
三、考查城市功能分区
1.下图是“我国东南某地城乡规划示意图 ”。读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