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老子》教学设计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课标内容分析

1、新课标对本课的具体要求:

(1)了解孔子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和重要意义

(2)知道老子,认识道家思想的重要意义

2、分析新课标:

教材是国家课程方案和课标的主要载体,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因此,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灵活地利用教材,使教材成为一种动态的、生成性的资源。在新课程改革中,教材是重要的教育因素。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教。而学生可以把教材看成是可以自己学习的学材,即学习材料。这不仅是一个教学理念的转变问题,而且是一个教学实践的操作问题。新课标重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重视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重视回归生活,重视生活实践能力的提高,重视人性养育。新课标强调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感、主动性,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体现这些变化与要求。

二、教材内容分析

(一)地位分析

本单元主要介绍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处处呈现其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老子创立的道家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是本单元的重点。这一课具有引领本单元,乃至本册书的作用。而本课内容相对有一定的难度,如何让学生在刚学文科时就能接受文化史的部分内容,显得至关重要。

(二)结构分析:仁者的叮咛(孔子的思想)、智者的低语(老子的思想)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是为了让学生学会)

识记:

①孔子的主要思想、一些名言及历史地位;

②老子的主要思想、一些名言及历史地位。

理解:

① 孔子思想的核心部分和保守部分;孔子思想由当时不被重视到成为正统思想的转

变;

②老子思想对后世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是为了让学生会学)

阅读图片、文字史料等,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能力;通过对孔子和老子思想体系的评价,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为了让学生乐学)

通过对孔子和老子以及他们思想体系的学习,认识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成就,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以及传承传统文化的自觉性;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孔子和老子思想中的积极影响和消极方面,使学生形成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的正确态度。

这样实现了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到乐学的三维教学目标。

(四)本课重点:孔子的核心思想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老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

(五)本课难点:结合春秋时期的政治、经济特点理解孔子和老子思想产生的必然性。

本单元主要介绍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所以重点和难点向前者倾斜。

三、学生特征分析

教学对象为高二学生。从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看,高中生认知结构的完整体系基本形成,;他们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他们自主参与的愿望和学习动机更强烈。但根据本课的特点,学生可能对单纯的思想史不感兴趣。

四、教学设计与方法

(一)教法分析

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因此我设置了既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也利于培养和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如下:

1、问题探究法

2、资料研习法

3、启发式教学法

4、图示法

5、概括总结法

6、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7、情景演示法:

(二)学法指导

古希腊哲人说:“学生不是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团需要点燃的火焰。”所以我设置的学法是:

1、阅读法

2、分析归纳法

3、小组合作学习法

4、讨论法

5、表演法

6、联系实际法(此学法符合“教育回归生活,课程生活化”的教育教学新理念)

(三)设计意图

1、图片和热点人物导入,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2、注重运用史料教学,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不仅帮助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

3、采用设置情景、设疑引思、自主学习的模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用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其在自主学习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升华情感。

4、注重学生情感的体验,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

5、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以历史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为指导,全面准确把握新课标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的核心思想,综合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资源,诱导学生全面掌握教学内容,挖掘、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教师:岳麓版必修(Ⅲ)课本及教参,自制教学课件,《百家讲坛》视频资料,《论语》读本,《中国文化导读》,《中国文化概论》等。搜集相关历史资料,分析教材,运用多媒体设备来“创设情景,激发情意”,激发学生积极“观察(探索)——思维(研究)——迁移(运用)”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2)学生:各学习小组通过在网络、书籍、报刊、杂志、光盘、电视等媒体上的搜索和浏览,找到有关的资料;阅读本课教材的内容;分类和整理搜集到有关史实;思考课后解析与探究。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于丹和姚淦铭的两段短片。被称为“学术超女”的于丹火爆荧屏是在百家讲坛讲《论语》心得、讲孔子开始的,另一位学者姚淦铭虽然不像于丹这么火,但他讲的《老子与百姓生活》同样拥有大量的粉丝。为什么2000多年前的孔子和老子还能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和兴趣?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近圣贤,去了解他们的思想,感受他们的魅力。

目的:以此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直接导入正题,明确主要内容,简单明快。

(三)【展示课标、展示线索】

展示课标要求:

了解孔子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和重要意义;知道老子,认识道家思想的重要意义

展示学习线索:

一个中心思想:儒家道家思想的辉煌;两个主题:仁者的叮咛(孔子的思想)、智者的低语(老子的思想)。

目的: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对本课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四)【讲授新课】

第一部分仁者的叮咛(孔子的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