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用计算机介绍
加固计算机系统总线简介

加 固计 算 机 有 时 也 称抗 恶 劣 环 境 计 算 机 ,在 各 种 恶 劣环 境
2 C mp cP 总 线 简 介 o a tCI
条件下能够可靠地工作 , 于航天 、 对 航空 、 外及 国防等 国民经 野 济各部 门,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特别在武器装备信息化过 程
中 , 固计 算 机 对 提 高 武 器 系 统 命 中 精 度 、 短 反 应 时 间 、 强 加 缩 增 军 事实 力 都 有 明 显 的效 果 。 计 算 机技 术 发 展 的 早 期 , 用计 算 在 商 机 市场 很 大 程 度 是 受 到军 用 计 算 机 发 展 的 影 响 ,如 早 期 的 晶体 管 电子 计 算 机 、小 规模 集 成 电 路 计 算 机 都 是 在 军 用 武 器 装 备 上 应 用后 才 进 入 到商 用计 算 机 市 场 的 。 然 而 Itl 司 在 2 ne 公 0世 纪 7 0年代 发 布 其 面 向个 人 机 的 微 处 理 器 之 后 , 面 开 启 了计 算 机 全 发展 的新 纪 元 , 导 体 技 术 一 直 按 照摩 尔 定 律 演 进 , 半 同时 拉 动 网 络 技术 、 件 等也 一 起 迅 速 发 展 , 大 地 领 先 于 相 关 军 用 技 术 发 软 大 展 ,加 固计 算 机 的研 制 大 多采 用 C0 S技 术 来 保 持 与商 用 技 术 T
发展 的相 对 同 步 。
P 总线是由 Ie公司 19 Cl n l t 9 1年 推 出 的一 种 局 部 总线 , 主要
是为 了解决 新的处理器与高速外设 的数据传输瓶颈而开发的, 后
经 过 P SG 小 组 审 议 并 推 广 实 施 。 随着 计 算 机 技 术 的迅 速 发 CII 展 , C 机逐 步普 及 , CI 线 产 品 l益 丰富 ,然 而 P 总 线 没有 P P 总 a CI 按 照惯 例 被 国际 标 准 组 织 接 纳 而 是 成 为 一 种 事 实 上 的 总线 标 准 为 众 多 厂家 所 接 受 。 早提 出的 P 总线 工 作在 3 MH 频 率之 最 CI 3 z
军用物资应急采购资源目录.xls

计算机设备与软件 计算机整机 计算机网络设备
计算机安全设备 终端设备 存储设备
输入输出设备
品种名称
台式计算机 便携式计算机 服务器
路由器 交换机 集线器 网关 光端机
防火墙 入侵检测设备 漏洞扫描设备
终端机 触摸式终端设备
移动存储设备 磁盘阵列 磁盘机 光盘库 光盘 磁带机 存储用光纤机
激光打印机 喷墨打印机 针式打印机 计算机绘图设备 显示器 显示屏 扫描仪 刻录机 电子白板 数据采集器 光电设备 KVM设备 刷卡机 POS机
1240
124001 124002 124003 124004 13 1301 130101 130102 130103 130104 130199 1302 130201 130202 14 1401 140101 140102 140103 140104 140105 140106 140107 140108 140180 140181 140182 1402 140201 140202
起重设备
输送设备 装卸设备 泵 风机 气体压缩机 制冷设备
机房辅助设备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设备零部件
办公设备 复印机
传真机
投影仪
多功能一体机 照相机及器材 碎纸机 射频条形码设备
品种名称
机柜 机房环境监控设备 其他机房辅助设备
系统软件 安全软件 应用软件
计算机整机零部件 输入输出设备零部件 网络设备零部件 安全设备零部件 存储设备零部件 终端设备零部件
静电复印机 热敏复印机 速印机 光化学复印机
热敏纸传真机 色带传真机 激光传真机 喷墨传真机
数码投影仪 液晶板投影仪 液晶光阀投影仪 CRT投影仪
多功能一体机
数码照相机 光学照相机 照相机器材
第1章 Internet 概述

2013-8-26
1.1.2 Internet的组织管理
2013-8-26
5
1.2 Internet 提供的信息服务
远程登录服务Telnet(Remote Login) 文件传送服务FTP 电子邮件服务E-mail(Electronic Mail) 电子公告板系统(BBS) 万维网 电子商务 Internet电话 其他丰富多彩的Internet服务
13
1.4.2 信息高速公路的构成要素
通信网:是高速、宽带、互连、互操作的大型 广域网络,能够传输从低速到高速的多媒体信 息,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基本支撑环境 计算机、通信、传输及其设备:是网络上的主 要硬件资源,提供智能交换和各种服务 信息数据:包括各种介质的电子化数据,多媒 体信息,如电视节目、科学或商业数据库、图 像、录音磁带、图书档案或其他形式的多媒体 信息等 人:资源的所有者,设施和服务的提供者
2013-8-26
11
1.4 信息高速公路
“信息高速公路”这一术语,是由美国副 总统阿尔· 戈尔在1991年提出的美国信息高速公 路计划时出现的。这一划时代的提案,成为克 林顿—戈尔政府重振美国经济计划的重要组成 部分。1993年9月,美国政府正式宣布信息高 速公路(即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简称NII)发 展计划,成为美国科学界到实业界最具有挑战 的实践措施。它迅速传向世界,受到各国的重 视,引起极强烈反响,并纷纷规划实施NII计 划。
2013-8-26 19
2013-8-26
16
1.5 Internet在我国的发展
Internet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87年至1993年,这一阶段实际上 只是少数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提供了Internet 的电子邮件服务,还谈不上真正的Internet; 第二阶段从1994年开始,我国通过TCP/IP连接 Internet,并设立了中国最高域名( CN )服务 器。这时,我国才算是真正加入了国际 Internet行列之中。
软件工程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一览

软件工程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一览摘自计算机软件工程规范国家标准汇编2003DZ/T 0169-1997 物探化探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 17917-1999 商场管理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要求GB 8566-1988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已为GB/T8566-1995替代)GB/T 11457-1995 软件工程术语GB/T 12504-1990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GB/T 12505-1990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GB/T 14079-1993 软件维护指南GB/T 14085-1993 信息处理系统计算机系统配置图符号及约定GB/T 15532-1995 计算机软件单元测试GB/T 15538-1995 软件工程标准分类法GB/T 15853-1995 软件支持环境GB/T 16260-1996 信息技术软件产品评价质量特性及其使用指南GB/T 16680-1996 软件文档管理指南GB/T 17544-1998 信息技术软件包质量要求和测试GB/T 17917-1999 商场管理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要求GB/T 18234-2000 信息技术C ASE工具的评价与选择指南GB/T 18491.1-2001 信息技术软件测量功能规模测量第1部分:概念定义GB/T 18492-2001 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完整性级别GB/T 18905.1-2002 软件工程产品评价第1部分: 概述GB/T 18905.2-2002 软件工程产品评价第2部分: 策划和管理GB/T 18905.3-2002 软件工程产品评价第3部分: 开发者用的过程GB/T 18905.4-2002 软件工程产品评价第4部分: 需方用的过程GB/T 18905.5-2002 软件工程产品评价第5部分: 评价者用的过程GB/T 18905.6-2002 软件工程产品评价第6部分: 评价模块的文档编制★GB/T 8566-1995 信息技术软件生存期过程(已为GB/T8566-2001替代) GB/T 8566-2001 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GB/T 9385-1988 计算机软件需求说明编制指南GB/T 9386-1988 计算机软件测试文件编制规范GB/Z 18493-2001 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指南GB/Z 18914-2002 信息技术软件工程CASE工具的采用指南GJB 1091-1991 军用软件需求分析GJB 1419-1992 军用计算机软件摘要GJB 2115-1994 军用软件项目管理规程GJB 2255-1994 军用软件产品GJB 3181-1998 军用软件支持环境选用要求GJB 437-1988 军用软件开发规范GJB 438-1988 军用软件文档编制规范GJB 438A-1997 武器系统软件开发文档GJB 439-1988 军用软件质量保证规范GJB/Z 102-1997 软件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准则GJB/Z 115-1998 GJB 2786《武器系统软件开发》剪裁指南GJB/Z 117-1999 军用软件验证和确认计划指南GJB/Z 68-1994 武器装备柔性制造系统软件工程手册HB 6464-1990 软件开发规范HB 6465-1990 软件文档编制规范HB 6466-1990 软件质量保证计划编制规定HB 6467-1990 软件配置管理计划编制规定HB 6468-1990 软件需求分析阶段基本要求HB 6469-1990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编制规定HB 6698-1993 软件工具评价与选择的分类特性体系HB/Z 177-1990 软件项目管理基本要求HB/Z 178-1990 软件验收基本要求HB/Z 179-1990 软件维护基本要求HB/Z 180-1990 软件质量特性与评价方法HB/Z 182-1990 状态机软件开发方法JB/T 6987-1993 制造资源计划MRPⅡ系统原型法软件开发规范SB/T 10264-1996 餐饮业计算机管理软件开发设计基本规范SB/T 10265-1996 饭店业计算机管理软件开发设计基本规范SJ 20681-1998 地空导弹指挥自动化系统软件模块通用规范SJ 20778-2000 软件开发与文档编制SJ/T 10367-1993 计算机过程控制软件开发规程SJ/T 11234-2001 软件过程能力评估模型SJ/T 11235-2001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
某型加固计算机的主机机箱结构设计

V 1 5 No5( UM .1 ) o. 2 . S No1 7
机 械 管 理 开 发
M ANAGEM ENT AND DEVEL0pM ENT
21 0 0年 1 0月
0c .0 0 t 1 2
某 型加 固计算机 的主机机 箱结构设计
启 动加 热 器使 箱 体 内小 环 境加 热 , 同时 机箱 面板 上 的
节 , 至最终 的外 观构 思 , 其完 美融 合在 一起 的整 个 直 将 流程就 是机 箱工业 设计 。在选料 、 度构造 、 装便 利 强 组 性 、 热效 能等方 面 , 是 机箱设 计 的重 中之 重 。本 文 散 都
工工艺 简单 , 造价 低廉 的特 点 , 商用计 算机 一 般采用 冷 镀锌钢板 , 而军 用 加 固型 计算 机 以铝结 构 和 铝合 金 结 构居 多 】 们选 用 硬铝 合 金 的优点 是 :) 。我 1 质轻 , 比重 为 29g m ;) . / 2 导热性 能好 , c 热导 率为 24W/m・)导 0 ( k ,
热性 仅 次 于银 、 、 ; ) 电性 能好 , 利 于 电磁 屏 铜 金 3导 有 蔽 防 护 ; )的抗 拉 强 度 为 3 4 g 优 于 铝 材 ; 4 5~ 0k / , mm 5 表 面 可 以生 成 一 层 由 A : A ,H O组 成 的保 ) l 或 l ・。 0 O
元器 件 、 接插 件 的选 择 和安装 位 置 ; 建立 机箱 内部 的空 气 流动 和热分 布模 型 , 并进行 热量 计算 ; 选择 合适 的冷
却方空 气抽 进 来 , 经元 件 流 器 件 的表 面 , 热 量带 走 的方 式 进行 散 热 。虽 然 这种 把
部队军用网络安全策略与管理研究

部队军用网络安全策略与管理研究摘要:网络在新军事变革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军队网络迫切需要建立具有高安全保护的网络环境。
网络系统安全己经成为军队信息化建设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对部队军用网络的安全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军用网络;网络安全;策略当今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核心内容,就是进行军队信息化。
军队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军事理论创新和军事实践的聚焦点,代表着世界军事的发展方向。
随着军队信息化建设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的应用正日益普及和广泛,应用层次正在深入。
如何使部队网络系统适应未来信息战、黑客p可以说,在任何时候都没有绝对的网络安全。
不同属性的网络具有不同的安全需求。
国家安全、军事等类型的网络对于各种威胁都适用,需要调动整个国家的技术大量来研究专门的网络安全技术。
对于军用网络,受其规模的限制,不可能对所有安全要素都采取最高强度的安全措施,但是正确的做法是分析网络中最为脆弱的部分而予以着重解决,持有限的资金用在最关键的地方。
这就极大地依赖于对网络安全策略的分析、制定及实施。
制定安全策略的目的就是让所有用户、操作员和管理员渭楚,为保护技术和信息资源所必须遵守的原则。
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个可以获得、能够配置和检查的、用于确定是否与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策略一致的基准。
只有有了适当的网络安全策略,网络的运行才能做到有章可循,才能保证网络和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才能保证系统数据、资源的安全性。
二、安全服务及机制当前形势下,由于窃密与反窃秘斗争的日益尖锐和计算机网络本身的不稳定性,往往使部队计算机网络时常遭受来自各方面因素的威胁。
这种威胁主要是指任何可能对网络造成潜在破坏的人、对象或事件。
一方面这种威胁可能是恶意的,如故意修改敏感数据;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偶然的,如计算错误或删除文件等错误。
威胁虽然只是对计算机网络而言,但它带来的直接危害却可以使国家秘密泄露,可以决定战场上敌我双方的胜负、可以使国家利益遭受巨大的损失。
清华大学军事科研方面

军事科研方面(不含导弹、核武等方面)说明:由于为核武器、导弹、火箭、军事卫星和飞机等方面的做贡献清华学子我们做了较详细的介绍,大家可参考:航空与飞行器总体设计方面核武器研制方面(1):两弹元勋核武器研制方面(2):重大贡献的院士核武器研制方面(3):其他杰出贡献者导弹与运载火箭研制方面所以这里不再涉及。
此外,由于在雷达通信方面的清华人非常之多,我们只选择若干军用雷达研制人,大量的民用雷达以及其他民用通信工程方面的清华学子我们将另作介绍。
此外,由于军事科研的保密性,有很多校友无法统计到,如江南厂、江麓厂以及三线一带其他国防工厂的清华人无法统计到。
1。
海军装备论证研究中心总工程师、901鱼雷艇指挥仪研制人柳克俊195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
1956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班。
历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教员、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国防科技大学教授、系副主任,海军装备论证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兼华东工学院教授,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二届常务理事、军事系统工程委员会及系统工程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研制成功“901鱼雷艇指挥仪”。
2。
核潜艇通信系统研制人、中国舰船研究院院长陆建勋院士中国舰船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无线电通信专家。
他生于北京,1947年考入清华大学,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学海军,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是海军中第一批参军的大学生,为我国海军的建设作出突出贡献。
陆建勋提出了研制一套全新的中国自己核潜艇通信系统的建议并得到批准。
这个系统被称之为我国核潜舱的“七朵金花”之一,为核潜艇的研制成功作出重要的贡献。
后来,又为了我国洲际导弹的海上试验,他与其同事承担了远洋通信的总体和数十台通信设备的研制和生产任务,保障了洲陆弹道导试验的指挥和数据通信的畅通。
历任海军司令部通信部工程师,中国舰船研究院武汉船舶通信研究所副所长、所长,中国舰船研究院院长、高级工程师,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第四届副理事长。
是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国际互联网络

一些IP承载的协议,如ICMP(用来发送关于IP发送的诊断信息)和IGMP(用来管理多播数据),它们位于IP 层之上但是完成网络层的功能,这表明了因特网和OSI模型之间的不兼容性。所有的路由协议,如BGP、OSPF、和 RIP实际上也是网络层的一部分,尽管它们似乎应该属于更高的协议栈。
下面的图表试图显示不同的TCP/IP和其他的协议在最初OSI模型中的位置:
1、应用层例如HTTP、SMTP、SNMP、FTP、Telnet、SIP、SSH、NFS、RTSP、XMPP、Whois、ENRP
2、表示层例如XDR、ASN.1、SMB、AFP、NCP
3、会话层例如ASAP、TLS、SSH、ISO 8327 / CCITT X.225、RPC、NetBIOS、ASP、Winsock、BSD sockets
ormation on the websites.You can use search engines to find the information you need.Search engines help us find information quickly and easily.Type in a keyword or keywords and the search engine will give you a list of suitable websites to look at.
网络接口层网络接口层实际上并不是因特网协议组中的一部分,但是它是数据包从一个设备的网络层传输到 另外一个设备的网络层的方法。这个过程能够在网卡的软件驱动程序中控制,也可以在韧体或者专用芯片中控制。 这将完成如添加报头准备发送、通过实体媒介实际发送这样一些数据链路功能。另一端,链路层将完成数据帧接 收、去除报头并且将接收到的包传到网络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军用计算机军用计算机规范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什么是计算机强固,我国军用计算机及军用外围设备强固方面的标准,标准中强固的分类情况,强固标准的各种技术要求,以及强固标准未来的可能情况,并提出了特殊环境条条下使用的军、民计算机采用军用计算机标准的建议。
一.概况1.什么是军用计算机所谓强固,就是为适应某种恶劣环境,在计算机设计时对影响机器性能的各种因素,诸如系统结构、电气特性、机械结构等所采取的相应保证措施。
也就是说,计算机要在各种恶劣环境下使用,都应采取相应措施,否则,机器难于正常运转,所采取的措施就是对机器进行强固。
本文中所说的计算机主要包括小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也包括相应的外围设备。
其中,计算机包括服务器、工作站、个人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
2.我国的特点世界情况各不相同,就地理、政治情况来讲,我国有以下特点:①地域、领空辽阔;②有众多的江河、湖泊;③有大片的沙漠;④有数万公里长的海岸线;⑤有辽阔的海域;⑥有其他特殊的使用环境;⑦我国的军事行动重点是保卫本国,而不是针对全球。
由于使用环境各不相同,因此,对机器的强固要求就各不一样。
二.机器的强固标准目前尚未发现国外有国家一级的计算机强固标准。
如上面所说,由于国外的地理位置、环境状况、军事目的与我国大不一样,即使别国有强固标准,也难适合于我国的要求。
我国有国家标准(民标)、行业标准(民标)、国家军用标准(国军标)、行业军用标准(国军标)。
计算机没有地方标准。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国家标准虽有计算机规范,但它只是针对室内使用的普通计算机制定的标准;行业标准和行业军用标准都没有制定专门的强固机标准;只有国家军用标准针对强固需求制定了标准。
在国家军用标准中,不仅有计算机标准,而且还有配套的外围设备标准。
这些国家军用标准都含有强固的要求。
具有强固要求的计算机和外设国家军用标准如下:GJB 322A-1998《军用计算机通用规范》;GJB 925-1990《串行击打式军用打印机通用规范》;GJB 926A-1999《军用计算机用阴极射线管显视设备通用规范》;GJB 928-1990《军用软磁盘机通用规范》;GJB 1316-1991《军用温式磁盘机通用规范》;GJB 1901A-2003《军用巨型计算机通用规范》;GJB 1945-1994《军用计算机键盘通用规范》;GJB 2023-94《飞控计算机通用规范》;GJB 3221-98《机载大气数据计算机通用规范》。
与计算机有关的国家军用标准还有一些,但不是专门针对“强固”制定的,所以没有在此列出。
三.强固机的分类强固机可以用各种方法进行分类。
在标准(主要是GJB 322A军用计算机通用规范)中有两种分类方法,即按使用环境和强固方式进行分类。
两种情况的分类如下:1.按使用环境分类按使用环境分为以下六类: ①地面环境a)有空调机房环境;b)无空调机房环境;c)野外环境。
②车载环境a)有空调,载体静止环境;b)无空调,载体静止环境;c)无空调,载体移动环境。
③舰载环境a) 有空调,舱室环境;b) 无空调,舱室环境;c) 有掩蔽的舱外环境;d) 无掩蔽的舱外环境;e) 潜艇(水下)环境。
④机载环境a) 可控环境;b) 不可控环境。
⑤发射式环境a) 陆基发射式环境;b) 水下发射式环境;c) 空中(飞机、卫星、飞船等飞行器)发射式环境。
⑥其他使用环境。
2.按强固形式分类按强固形式分为以下四类: ①普通型(共2类);②初级强固型(共2类);③强固型(共5类);④全强固型(共7类)。
各种强固型的类别名称详见下面第四大条的第2小条“各类强固的环境要求及部分参数”。
四.强固机的技术要求对于技术标准来说,某种机器是不是强固机,是属于哪一类强固机,都要反映在标准中,要在标准中的“技术要求”条款中用一些必要的数据表示出来。
在现有国家军用标准中,针对每种强固类别,都给出了相应环境要求的各种必要参数。
另一方面,现有的标准都是产品的通用标准,而不是专门针对环境要求制定的标准。
为了一项标准的完整性,因此,在标准的技术要求中,不仅有与环境相关的技术内容,而且有与环境关系不大的内容,例如机器的功能、软硬件要求、安全等。
为便于对强固性能集中叙述,故在本文中将机器的性能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强固类型关系不大的技术要求归为“通用要求”,另一类是与强固类型密切相关的技术要求。
以下简单介绍这两种要求,这些要求以GJB 322A为例。
更进一步的情况如下:1.产品的通用要求主要的要求如下:①外观结构:各类的要求一致。
②硬件、软件、结构设计:各类的要求一致。
③机器性能:由于产品更新换代非常快,而且各用户对产品的性能要求不一样,因此只给出了参考值。
④安全性:各类的要求一致。
⑤电磁兼容:各类的要求一致。
⑥可靠性:可靠性虽然与环境条件有关,但主要是根据产品要求提出来的。
在标准中给出了MTBF的系列值,这个系列中的任何一个值都不是针对某个具体环境。
⑦维修性:各类的要求一致。
2.各类强固的环境要求及部分参数强固机与环境有关的内容包括工作温度、湿热、振动、冲击、自由跌落、加速度、压力(气压)、噪声、日光辐射、外壳防水、易爆性大气、吵尘、霉菌、盐雾、运输、抗核强固。
上述强固要求并不是各种类型的强固机都要采用,而是根据各类强固要求适当选用,例如,地面固定有空调机房环境的机器就没有必要对日光辐射、防水、吵尘、霉菌、盐雾等提出要求。
下面给出计算机标准中各类强固的具体环境要求,凡没有提到的环境即是没有要求,某些要求也给出了具体参数。
计算机和各种外设的强固类型和相应指标详见相应的国家军用标准。
①普通型a) 适合于地面固定有空调机房环境:规定了工作温度(15℃~35℃)和湿热要求。
振动(20Hz~60Hz)和冲击是可选项。
b)适合于地面固定无空调机房环境:规定了工作温度(0℃~40℃)和湿热要求。
振动(20Hz~60Hz)和冲击是可选项。
②初级强固型a) 适合于车载有空调载体静止环境:规定了工作温度(5℃~40℃)、湿热、振动(5Hz~200Hz)、冲击、自由跌落和运输要求。
压力、霉菌和盐雾是可选项。
b) 适合于舰载有空调舱室环境:规定了工作温度(5℃~40℃)、湿热、振动(5Hz~80Hz)、冲击、自由跌落和运输要求。
外壳防水、霉菌和盐雾是可选项。
③强固型a) 适合于车载无空调载体静止环境:规定了工作温度(-15℃~50℃)、湿热、振动(5Hz~500Hz)、冲击、自由跌落和运输要求。
压力、吵尘、霉菌和盐雾是可选项。
b) 适合于舰载无空调舱室环境:规定了工作温度(-15℃~50℃)、湿热、振动(5Hz~80Hz)、冲击、自由跌落、外壳防水、霉菌和盐雾要求。
运输是可选项。
c) 适合于舰载有掩蔽的舱外环境:规定了工作温度(-15℃~55℃)、湿热、振动(5Hz~80Hz)、冲击、自由跌落、外壳防水、霉菌和盐雾要求。
易爆性大气和运输是可选项。
d) 适合于潜艇环境:规定了工作温度(0℃~40℃)、湿热、振动(5Hz~80Hz)、冲击、自由跌落、外壳防水、霉菌和盐雾要求。
易爆性大气和运输是可选项。
e) 适合于机载可控环境:规定了工作温度(-20℃~40℃)、湿热、振动(10Hz~2000Hz)、冲击、自由跌落、加速度、压力和噪声要求。
外壳防水、易爆性大气和运输是可选项。
④全强固型a) 适合于野外环境:规定了工作温度(-40℃~50℃)、湿热、振动(5Hz~200Hz)、冲击、自由跌落、日光辐射和外壳防水要求。
压力、易爆性大气、吵尘、霉菌、盐雾和运输是可选项。
b) 适合于车载无空调的载体移动环境:规定了工作温度(-40℃~50℃)、湿热、振动(50Hz~500Hz)、冲击、自由跌落和运输要求。
压力、日光辐射、外壳防水、霉菌和盐雾是可选项。
c) 适合于舰载无掩蔽的舱外环境:规定了工作温度(-40℃~65℃)、湿热、振动(15Hz~80Hz)、冲击、自由跌落、日光辐射、外壳防水、霉菌和盐雾要求。
易爆性大气和运输是可选项。
d) 适合于机载不可控环境规定了工作温度(-50℃~70℃)、湿热、振动(10Hz~2000Hz)、冲击、自由跌落、加速度和压力要求。
噪声、日光辐射、外壳防水、易爆性大气、吵尘、霉菌、盐雾和运输是可选项。
e) 适合于陆基发射式环境规定了工作温度(-50℃~65℃)、湿热、振动(10Hz~50Hz)、冲击、自由跌落、加速度和压力要求。
噪声、日光辐射、外壳防水、易爆性大气、吵尘、霉菌、盐雾和运输是可选项。
f) 适合于水下发射式环境:规定了工作温度(-30℃~50℃)、湿热、振动(50Hz~300Hz)、冲击、自由跌落、加速度、压力、霉菌和盐雾要求。
噪声、日光辐射、外壳防水、易爆性大气和运输是可选项。
g) 适合于空中(飞机、卫星、飞船等飞行器)发射式环境。
规定了工作温度(-50℃~60℃)、湿热、振动(300Hz~2000Hz)、冲击、自由跌落、加速度、压力、霉菌、盐雾和运输要求。
噪声、日光辐射、外壳防水和易爆性大气是可选项。
在上述要求中,贮存运输温度、恒定湿热、冲击、加速度、噪声是按普通型、初级强固型、强固型、全强固型分别给出参数,而不是按环境类别给出参数。
也就是说,同一强固型的这几项要求是一样的。
此外,对于某些应用情况,还应有其他特殊要求,如在核和空间环境下工作的计算机还应具有抗辐射的能力。
这些都要具体产品具体规定。
在标准中,还对各项技术要求给出了试验方法,以及判定产品是否合格的质量保证规定等。
五.军用计算机标准未来情况和建议1.关于微型计算机国家军用标准从军用计算机的应用环境来看,其他新的应用环境条件可能有一些,但大多数可以参照现有标准中的类似环境选择强固等级,所以,现有的计算机军用通用规范GJB 322A-1998暂时还没有修订的必要,而且尚无修订的打算。
所以,现有的GJB 322A-1998目前是适用的。
2.关于微型计算机国家军用标准我国的计算机国家标准GB/T 9813-2000《微型计算机通用规范》正在修订。
据现在修订的情况来看,它的环境要求的指标远远满足不了恶劣环境条件下的使用要求,例如,标准修改稿(草案)中的温度只适合于地面固定的室内较舒适的环境。
因此,该项国家标准即使完成定稿,但也不适合民用或军用计算机使用。
3.关于微型计算机国家军用标准我国的海、陆、空幅员广大,环境复杂。
在这些复杂环境条件下,不仅在军事设施中运行着大量的计算机,而且在民用设施中也运行着大量的计算机。
某些民用计算机也在飞机、轮船、沙漠、坑道等环境中使用,这些环境的恶劣程度不一定比军用环境好。
在某些情况下使用的计算机,如金融中使用的计算机,其可靠性要求不一定比某些军用计算机低。
为了使民用计算机能在相应特定环境条件下使用,在我国尚未制定民用军用计算机和国固外设标准的情况下,建议民用军用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尽可能参考军用计算机和外围设备规范的相应国家军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