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语言学的一般理论与方法

合集下载

对比与比较语言学的对比研究

对比与比较语言学的对比研究

对比与比较语言学的对比研究孙宝娣 山东科技大学摘 要:随着我国与世界经济交流越来越密切,英语变得越来越重要。

对英语的研究的重要性日趋显著,文章从对比语言学和比较语言学的各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并处理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实现相应的语际转换,进而加深我们对英语的比较和认识,进一步可以培养学生的转换能力。

关键词:对比语言学;比较语言学;区别;启示[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1-185-02对外贸易在我国蓬勃发展,这与我国经济的多维度不断努力密不可分。

与此同时,不可置否 对英语的认知是提高中国综合国力与软实力发展的直接动因之一。

对英语认知的实际需要促进了对比语言学产生的必要性,相反,对比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又可以用于实际生活中。

本文通过对对比语言学和比较语言学的研究,提出自己的观点:通过两者的发展史和对比研究,把母语同外语之间的相同点作为基础,把两种语言之间的不同点作为对英语认知的核心。

简言之,两者的区别在于:母语同外语之间在异方面的转换。

一、对比和比较语言学的理论发展梅耶认为比较是建立语言史的惟一 方法。

众所周知,比较和对比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不同。

其中比较强调其相同,而对比强调其差异。

早期比较研究者特别注意的是梵文与其他印欧语言在屈折 和派生词形方面的比较。

比如,葆朴的《论梵语动词变位系统:与希腊、拉丁、波斯和日耳曼语的比较》,以及后来本菲的《语言学史和德国的东方历史比较语言学》及威廉•冯•洪堡特则把关注的重点放在比较方法的研究上,通过比较,得以确定两者有着根本的区别。

他强调“语言仿佛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的论断。

他强调语言的创造性,人类能产出无限的语言,仅凭自己有限的规则。

除此之外,他还强调“每一语言里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

这些观点影响深远。

与此同时,对比语言学是 1941年沃尔夫在他的《语言与逻辑》一文中第一次使用的。

对比语言学研究的原则

对比语言学研究的原则

对比语言学研究的原则对比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它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复数语言进行对比分析,探索研究对象语言间的相对应关系。

对比语言学研究原则在不同的研究者看来有不同的定义,目前似乎没有一个十分固定的规范。

纵观当今国内比较语言学的研究成果,目前大概有以下几种研究原则:(一)在语言运用的行为中,对比关系一旦确立,就可以进行对比。

但在进行比较时,有三条原则必须遵循:1.描写先于比较;2.个体比较先于系统比较,3.在比较中所用的标准必须一致。

第一条原则是很容易理解的。

我们在对任何事物进行比较时,如果不对比较的双方的有关特征,运动方式加以描写,要进行有效的比较是不可能的。

我们要对某种语言的某些模式与另一语言的某些模式进行比较,首先必须对被比的语言有深透的认识,也就是说,仅仅会讲这种语言是不够的,必须对比较的语言分别做出描写。

这种描写越深刻细致,精确度越高,比较所得到的成果就越大;反之,粗浅的描写,只能导致准确性差的结果。

如果我们要对汉语的“天天”、“每天”,与英语的“everyday”、“each day”、“daily”、“day by day”、“day after day”、“from day to day”进行比较。

首先就应对汉英两组词单独进行描写:。

汉语的“天天”“每天”,如果不仔细分析似乎是完全等价词,实际上这两个词,有共同性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其价值并不相等。

从意义上看,’“天天”的着眼点在于个体所组成的整体,有“所有的,毫无例外的”意义;而“每天”则侧重于整体中的个体,有“一天一天”的意义⑧。

英语的这组词,无论从意义上,还是从功能上也不一样。

如from day to day,就有“日复一日”之义,而 everyday则无此意。

第二条原则是在第一条原则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不进行描写自然无法比较,但不进行个体描写,也不会有系统的描写。

比较也是如此,没有个体的比较,就不可能进行系统的比较。

对比语言学的定义-起源和发展

对比语言学的定义-起源和发展

对比语言学的定义、起源与发展对比语言学(Contrastive Linguistics的定义1、语言学中的比较与对比比较是人类认识事物、研究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也是语言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如果说,语言学的根本任务是对语言的某种现象加以阐述的话,那么要对某一语言现象作出阐述,总是需要对这一现象的种种表现加以比较和分析(Harlmann1980:22。

因而,按其本质来说,对比语言学也是一种比较,不过是一种具有特定含义的语言学中的比较。

下面,先让我们来看看对比语言学的比较,与语言学中其他分支的比较有什么不同,从而使我们能够确定对比语言学在整个语言学中的位置,及其与其他语言学研究的联系。

在进行语言学比较时,根据比较对象的不同,可以沿两条轴线来进行。

一方面,可以选择共时或历时的语言现象来进行比较;另一方面,可以选择在某一语言内部或各种语言之间的语言现象来进行比较。

这两条轴线的互相交叉,便形成了如下四个象限,这四个象限将语言学研究分成四大类性质和目的不同的比较。

象限I代表了同一语言内部的共时比较。

这类比较是对某一语言在其历史发展的某一阶段(特别是现时阶段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等系统的内部构成成分及组织结构的比较。

在共时语言学研究中,要对某一语言的某一结构系统进行描述,就必须对这一结构系统里的各种语言现象加以比较分析。

例如,如果我们要研究一种语言的语音系统,我们就要比较这个系统里的各个音素的发音部位和方法有什么不同,它们的声学物理属性有什么不同,在音节中的分布又有什么不同的规律,我们就必须比较这个语言中各类词的语法作用有什么不同,组合搭配有什么特点,等等。

而且,要确定一个语言中的词可以区分为哪几个词类,这本身就要进行大量的形态、语义、语法特征等方面的比较。

因此可以说,同一语言内的共时比较是语音学、语法学、词汇学等构成当代语言学主流的各个分支学科的一种主要研究方法。

象限Ⅱ代表了同一语言内部的历时比较。

这类比较是对某一语言在其历史演变的不同阶段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等系统加以比较,从而使我们了解这一语言的发展历史,找出其基本发展演变规律。

历史比较语言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它贯穿着人类历史的各个阶段,同时也反映了它所处的特定时代的社会、文化、政治和思想等方面的变迁。

因此,在研究语言时,我们不可避免地要考虑语言的历史演变。

历史比较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主要分支之一,它研究的是各个语言之间的历史上的联系和演化关系。

一、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概述历史比较语言学是一门比较语言学的领域,它主要研究各个语言之间的联系和演化关系。

从字面上可以看出,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利用历史的方法研究不同语言之间的联系,因此,历史比较语言学也被称为比较历史语言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作为一门学科,其出现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初。

然而,当时由于缺少足够的语言材料和语言比较的理论基础,这门学科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直到近代,随着语言材料和语言比较技术的不断发展,历史比较语言学才开始迅速发展起来,并且成为了现代语言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各个语言之间的历史发展和演化关系、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的对比分析、历史语言地理以及语言分类等。

为了实现对各个语言之间的比较和分析,历史比较语言学采用了一系列的方法和技术。

如基于语音的比较、基于词汇的比较、基于语法的比较以及对于文献的比较等。

二、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方法和技术历史比较语言学采用的主要方法包括:比较方法、历史反演法、内部重构法、外部比较法、文献比较法等。

其中比较方法是最基本和最基础的方法,它是选择两种或更多语言之间的特性来比较它们之间的不同和相似之处。

比较方法是历史比较语言学各种方法中最常见的一种。

除了比较外,在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研究过程中,还有一些特殊的技术方法,如:语素重组法、内部重构法、考古证据法等。

这些方法主要在解决历史比较语言学中的一些特殊的问题时使用,其中最为重要的方法是内部重构法。

内部重构法基于相似语言中存在共性的原则,首先对一种或多种相似的语言进行内部分析,分析单词和语法结构的变化情况,以此推断出它们共同的原始语言。

《汉英语言对比》讲义

《汉英语言对比》讲义

《汉英语言对比》讲义Contrastive Studie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Languages王家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国际学院2013年秋季学期《汉英语言对比》讲义Contrastive Studie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Languages王家年2013年秋季学期课程介绍(Introduction to the Course)•主讲教师(Chief Course Instructor)王家年(PhD, Professor)•教学目的(Objectives)学习者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①了解和掌握汉英语言对比的基本理论和方法;②能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系统地分析汉语和英语在语音、词汇、语法、篇章、语用、修辞和语言文化方面的异同;③能应用汉英对比的方法开展汉语国际教育(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翻译研究和汉语本体研究。

•教学方法(Teaching Methods)以主题教学法(Theme-based Approach/Thematic Approach)、探究式学习法(Inquiry Learning Method)为主,辅以以知识信息传递为目的、多媒体课件为手段的讲授法(Expository Method)。

•考核方式(Evaluation Modes)①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70%);②期末考试在“课程论文”和“综合试卷”中任选一种。

•开课学期与学时(Semester & Periods)第七学期(the Seventh Semester),32学时(32 credit hours)。

•教材及参考书目(Textbook & References)教材:潘文国.《汉英语言对比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参考书目:许余龙.《对比语言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第一章导论(Prolegomena)•本章主题(Themes in this chapter):I. 比较语言学与对比语言学考辨II. 西方对比语言学的历史沿革III. 汉英语言对比:内容和方法IV. 汉英语言对比在外语教学中的学术地位(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注:通读教材、查阅文献,任选一个题目完成3000字以上的小论文,或能就你最熟悉的一个专题开展交流和讨论)•汉英语言对比的三层次(Levels in this course):汉英语言对比在我国是一个发展比较成熟的学科,它对不同的培养对象提出了不同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大体可以分为初中高三个层次,分别适应本科生阶段、研究生阶段和博士生阶段的学习。

历史比较语言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

– 所谓语音对应规律就是在两种(或更多)不同语言 的一系列关系词或语法形式之间,凡是甲语言必 有A音出现之地方,乙语言必有B音与之对应, 反之亦然。
– 这种关系并不是某一个或一对孤立的词或语法形 式所具有的,而是一系列的词(至少两个以上)或 语法形式共有的现象,所有我们可以列出一个类 似数学的比例式:甲:乙二A:B
3、找出语音对应规律。
– 在总览参加比较的全部材料后,找出语音对应 规律。这是整个比较工作中最关键的一步。如 果找到了这种规律,也就是证明了被比语言的 历史同源关系,比较工作可以继续下去。反之, 如果找不到这种规律,不能确定亲属关系也就 不能采用历史比较法。
– 一股来说,人们总是首先看到不同语言间存在大 量音近义通的词(可以称作关系词(字))以及相近 的语法形式(形态、虚词)。
– 所谓音近可以是全同也可以是近似:义通也可以 是全同或有一定可靠的联系。但是这些相似现象 并不就是亲缘关系的证据,因为这种相似也可能 是由其他原因造成的(如文化交流、语言相互影 响等)。
– 比较工作就是从这些关系词及相似的语法形式入 手,采用细致对比的方式:如利用卡片、表格、 计算机等,进行仔细观察。如果被比较的语言确 实有亲属关系,一般来说,在比较了一定量的材 料之后,就会发现严格的语音对应规律(关系)。
4、历史比较法的重要性
– 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语言新质要素形成,何时 何地就有语言的历史可言。但是文字不能把语 言演变过程的重要现象都完满准确的记录下来。 所以单凭某一语言的古代文献来研究该语言的 历史有很大的局限性。历史比较的方法是重建 史前语言,把语言史推向远古时代的唯一方法。
– 认识了被比较对象之间的差别就能够认识语言的 历史,揭示后代语的亲属关系。
历史比较语言学

对比语言学研究的中国路径

对比语言学研究的中国路径

对比语言学研究的中国路径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在这一背景下,对比语言学作为一种新兴的研究领域,旨在通过对不同语言和文化的比较研究,揭示语言的本质、规律和特点,为跨文化交际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对比语言学在中国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我国的语言学研究和跨文化交际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对比语言学研究有助于丰富和发展中国语言学的理论体系,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语言学界在汉语和其他少数民族语言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对比语言学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

通过开展对比语言学研究,可以借鉴和吸收国际上先进的理论和方法,推动中国语言学理论体系的创新和发展。

对比语言学研究有助于提高我国外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对比语言学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语言和文化的特点,为外语教学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从而提高我国外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对比语言学研究有助于促进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在语言和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对比语言学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语言和文化特点,为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对比语言学研究还有助于加强我国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提升我国的软实力。

对比语言学研究在中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随着我国对外交往的不断深入,对比语言学研究将在我国的语言学研究和跨文化交际实践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语言学研究的国际发展概况理论研究的深化:随着对语言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入,语言学研究的理论体系也在不断完善。

从早期的心理语言学、功能语言学到现代的结构主义、转换生成语法等理论流派,都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

方法论的创新:为了更好地解决语言学问题,学者们在研究方法上进行了大量的创新。

计算机辅助的语言学研究、跨文化交际研究、社会语言学等新兴领域的出现,都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对比语言学与比较语言学分析

对比语言学与比较语言学分析

对比语言学与比较语言学分析作者:李一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33期摘 ;要:语言学中其实只有Comparative Linguistics(对比语言学)和Contrastive Linguistics(比较语言学)不同的两种学科,尽管研究双语、多语间不同点的比较多。

对比语言学与比较语言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差别很大,他们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同的。

关键词:对比语言学;比较语言学;比较;分析作者简介:李一(1980.10-),女,内蒙古赤峰人,满族,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对比语言学、英语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0-0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3--01语言学中的对比语言学和比较语言学这两个重要分支都集中在研究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它们在研究其他相关领域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理解语言学两个学科之间的明显区别,是认清未来研究的具体方向和运用外语教学指导是语言学习者必不可少的。

这些年来,研究对比语言学和比较语言学获得的收获很大。

1、对比语言学与比较语言学的异同对比语言学原名“比较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简称CA),这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它的任务是共时性的比较研究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用来描述他们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特别是它们之间的差异,把这样的研究结果应用到其他相关领域。

对比语言学在结构主义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探究语言结构的相对重要性,但是没有注意到文化的载体是语言,语言与思维割裂的关系。

科罗拉多尽管是“文化对比”概念的创始人,但实际上这方面已经陷入语言结构的对比,说明一个静态的形式。

20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语言的跨文化比较研究得到了迅猛发展。

其中所说的多维度的对比研究导向更深层次的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它认为,跨文化的比较应该包括三个不同的,但相互关联的三面,也就是对比文化心理、思维意识以及语言结构。

比较语言学,也被称为历史比较语言学,它是通过各种语言相关的历时性对比研究,采用比较科学的方法,以便在它们之间进行识别发音,词汇和语法的对应关系和异同的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