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器接口
8.3AD转换器及接口技术

第8章 AT89C51系统接口技术
ALE
AT89C51
P0.0 P0.1 P0.2 P0.3 P0.4 P0.5 P0.6 P0.7
WR
P2.0
RD INT0
D7
D4 D3
D0
2EH 符 号
××
千
百
D7 2FH
D4 D3 十
D0 个
图8-16 数据存放格式
第8章 AT89C51系统接口技术
程序如下:
MAIN:SETB
IT1
;INT1为边沿触发方式
MOV IE,#10000100B
;CPU开中断,允许INT1中断
中断服务程序:
PINT1: MOV A,P1
第8章 AT89C51系统接口技术
8.3 A/D转换器及接口技术
8.3.1 A/D转换器概述 在大规模集成电路高速发展的今天,由于计算机控
制技术在工程领域内的广泛应用,A/D转换器在应用系 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为了满足各种不同的检测及 控制任务的需要,大量结构不同,性能各异的A/D转换 电路应运而生。尽管A/D转换器的种类繁多,但目前广 泛使用的还是逐次比较式和双积分式。
12
17
2- 8
13
16
REF(- )
14
15
2- 6
图8-11 ADC0809引脚图
第8章 AT89C51系统接口技术
(4) ALE:地址锁存控制端。 (5) EOC:转换结束信号输出端。 (6) OE:输出允许控制端。 (7) CLK:时钟信号输入端。 (8) REF(+)、REF(-):参考电压输入端 ,一般 REF(+)接VCC,REF(-)接GND。 (9) ADDA、ADDB、ADDC:8位模拟开关的3位地 址选通输入端,用来选择对应的输入通道,其对应关 系如表8-2所示。 (10) VCC和GND:电源端和接地端。
1_232、485接口转换器使用说明

RS232-485接口转换器一.基本介绍:接口转换器按供电方式不同,它主要分为有无源和源型两种类型。
无源型是直接从主机的串口取馈电,不需外加电源。
有源型需要外接一个电源,通信控制系统独立供电,相互隔离减少了各系统间的串扰;工作状态更加稳定。
RS-232与RS-485协议基本介绍:RS232是微机之间最常用的点对点串行通信接口,采用单端信号传输,抗干扰能力差,是一种用于近距离(最大30-60米),慢速度,点对点通讯的通讯协议,在RS232中一个信号只用到一条信号线,采取与地电压参考的方式,因而在长距离传输后,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地电压有出入,容易造成通讯出错或速度降低。
RS485串行接口采用半双工通信,因此它只需要两根通信线,现在RS485已成为很多工控机和计算机网络的物理层结构。
它的特点是:传输距离长、抗干扰性强、线路连接简单。
本系统使用的是3ONE DATA的Model485,它是RS-232信号到RS-485信号互转的接口转换器。
该产品直接从设备的串口(如计算机COM口)取馈电,无需外接电源。
采用特殊的时延吞没技术,提高速率转换范围。
具有体积小、传输距离远、速率高、性能稳定等特性。
二.性能参数:接口:兼容EIA/TIA的RS-232和RS-485标准传输速率:0~115.2Kbps传输距离:1.5公里(RS-485端),5米(RS-232端)工作环境:-50~70摄氏度,相对湿度为5%~95%三.引脚定义:(DB9公头/针型)RS-485端#5 GND (DB9母头/孔型)#2TD#3RD#5GND#1#4#6#7#8RS-232端四.连接示意图:主机串口COM1或COM2★★★在接口转换器RS-485端,485-与485+分别与这端的1,2口相对应,不能接反。
AD转换器及其接口设计详解

AD转换器及其接口设计详解AD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简称ADC)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一种设备。
在现代电子系统中,由于数字信号处理的高速、高精度和可编程性等优势,数字信号的应用广泛而且日益增多,而模拟信号则需要通过AD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才能够被处理和分析。
在设计AD转换器的接口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信号输入接口:AD转换器的输入通常是来自于外界的模拟信号,如声音、视频、温度等。
因此,设计AD转换器的接口时,首先需要提供适当的模拟输入接口,通常是通过引脚或者接口连接。
2.时钟信号接口:AD转换器需要一个时钟信号来同步转换过程。
时钟信号的频率和精度对AD转换器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因此,设计AD转换器的接口时,需要提供一个稳定的时钟信号输入接口,并能够精确控制时钟频率。
3.控制信号接口:AD转换器通常需要一些控制信号来配置转换参数,如采样率、精度、增益等。
因此,在设计AD转换器的接口时,应提供一些控制信号输入引脚或者接口,以便用户可以灵活地配置AD转换器的性能参数。
4.数字输出接口:AD转换器的输出是数字信号,通常是二进制码。
设计AD转换器的接口时,需要提供一个数字输出接口,可以是并行接口、串行接口或者其他形式的接口,以便用户可以直接读取或者传输AD转换器的输出信号。
5.数据传输接口:AD转换器的输出信号通常需要经过处理和传输才能被其他系统使用。
因此,在设计AD转换器的接口时,应考虑提供一个数据传输接口,以便用户可以方便地将AD转换器的输出数据传输给其他系统。
在实际的AD转换器设计中,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如功耗、电磁兼容性、抗干扰能力等。
此外,根据具体应用需求,还可以考虑一些特殊功能的接口设计,如温度传感器接口、输入放大器接口、数字滤波器接口等。
总之,AD转换器的接口设计应综合考虑模拟信号输入、时钟信号输入、控制信号输入、数字输出和数据传输等因素,并根据具体应用需求,设计合适的接口形式和参数,以提高AD转换器的性能和适用性。
AD转换器及其接口设计

AD转换器及其接口设计AD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简称ADC)是一种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电子设备。
在现代电子系统中,ADC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通信、娱乐、医疗、工业控制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AD 转换器及其接口设计。
一、AD转换器的基本原理1.采样:AD转换器将模拟信号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采样,即在一段时间内获取信号的样本值。
采样定理要求采样频率必须大于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以保证采样后的数字信号能完整地表示模拟信号。
2.量化:采样后的信号是连续的模拟信号,需要将其离散化为一定数量的离散值。
量化过程将每个样本值映射为最接近的一个离散值,并用有限位数的二进制表示。
3.编码:量化后的离散信号是一个个数字,需要进一步进行编码以表示其大小。
常用的编码方式有二进制码、格雷码等。
二、AD转换器的接口设计1.模拟输入端口:AD转换器通常具备一个或多个模拟输入端口,用于接收模拟信号。
模拟输入端口一般要满足一定的电压范围要求,通常为0V至参考电压(通常为3.3V或5V)之间。
2.数字输出端口:AD转换器通过数字输出端口将转换后的数字信号输出给外部设备。
数字输出端口一般为并行接口或串行接口,常见的有SPI、I2C和UART等。
3.时钟信号:AD转换器需要一个时钟信号来同步采样和转换过程。
时钟信号通常由外部提供,可以是外部晶体振荡器或其他时钟源。
4.控制信号:AD转换器还可能需要一些控制信号来设置工作模式、增益、采样率等参数。
控制信号一般由微处理器或其他逻辑电路生成和控制。
三、AD转换器的接口设计要点1.采样率:为了准确地表示模拟信号,AD转换器的采样率需要满足采样定理的要求。
采样率的选择需要根据应用场景和信号频率来确定。
2.分辨率:分辨率是指AD转换器能够表示的最小量化步长。
一般分辨率越高,表示精度越大。
分辨率一般由位数来表示,如8位、10位、12位等。
3.电压范围:AD转换器的模拟输入端口需要满足一定的电压范围要求。
485232通讯接口转换器

485/232通讯接口转换器使用说明:1.外形:EM485B转换器是DB9/DB9外形的转接盒,外带一个接线转换头。
带孔的一端为RS232,带针的一端为RS485。
RS232端的9孔,上排5孔从左向右,编号是5/4/3/2/1,只有2/3/5有接,其他都不接。
2 - RXD(接收)3 - TXD(发送)5 - GND(地)RS485/RS422端的9针,上排5针从左向右,编号是1/2/3/4/5。
1 - T+ (485收/发正端)2 - T- (485收/发负端)3 - R- (485/422接收负端)4 - R+ (485/422接收正端)5 - GND(地)EM485C转换器外带的接线转换头,是把RS485/RS422端的DB9接线转换为螺丝接线柱,便于通讯线缆的安装和拆卸,同时可设置半双工/全双工的工作方式。
接线转换头上的5个螺丝接线柱,从左向右分别是T+(485收/发正端),T-(485收/发负端),R-(485/422接收负端),R+(485/422接收正端),GND(地)。
接线转换头上还有3个短路跳线块,用于设置半双工/全双工的工作方式。
短路块的设置方法如下:(连线表示短路块连接,无连线表示短路块断开)2.安装和连接:RS232端直接插在9针的RS232插座上,比如PC机上的COM1/COM2串口上,或者是仪器仪表、自己设计的单片机系统上的9针RS232接口插座上。
如果PC机上的串口是DB25插座,可以用 DB25/DB9转换盒连接,但要注意:转接盒的DB25端要带孔的,DB9端要带针的。
RS485半双工连接方式:RS485/RS422端的T+(收发正端)与其他转换器的T+(收发正端)相连。
RS485/RS422端的T-(收发负端)与其他转换器的T-(收发负端)相连。
RS485/RS422端的GND(地)与其他转换器的GND(地)相连。
RS422全双工连接方式:RS485/RS422端的T+(发送正端)与其他转换器的R+(接收正端)相连。
第十章A_D和D_A转换器接口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
可镂 友友情分享O(∩_∩)O~
28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
可镂 友友情分享O(∩_∩)O~
29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
可镂 友友情分享O(∩_∩)O~
30
DAC0832的工作过程
CPU执行输出指令,输出8位数据给DAC0832 在CPU执行输出指令的同时,使ILE、WR1、CS三
(5)温度灵敏度:D/A转换器受温度变化影 响的特性,数字输入值不变,模拟输出信号 随温度的变化。
一般D/A转换器温度灵敏度为
±50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 可镂 友友情分享O(∩_∩)O~
16
(6)温度系数: 在满刻度输出的条件下,温度 每升高1℃,输出变化的百分数定义为温度系 数
DAC0832的连接特性:
(1)分辨率为8位的乘法型DAC,内部有两 级缓冲,框图见下页:
(2)适合多片DAC时的多点并发控制的系统
(3)时序图如图10.3
(4)工作方式:有单缓冲、双缓冲、直通方 式。(各种方式如何接口?)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
可镂 友友情分享O(∩_∩)O~
27
DAC0832的工作方式介绍
13
1.查询方式(P270 2.中断方式(P276 3. DMA方式(P287
10.4 D/A 一、D/A转换器及其连接特性 1、主要参数 (1)线性误差:理想转换特性是线性的,实际
特性总有一定的非线性,用在满刻度范围内偏 离理想特性的最大值表示线性误差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
可镂 友友情分享O(∩_∩)O~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
D-A转换器接口

MOVX @DPTR, A
;将A的内容送D/A转换
LCALL DELAYL
;低电平延时时间
SJMP LP
;循环
END
矩形波C语言参考程序如下:
#include <reg51.h>
//包含特殊功能寄存器库
#include <absacc.h>
//该文件用于定义存储器空间的绝对地
址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定义uchar为无符号字符数据类型
//无限循环体
{
for (i=0;i<0xff;i++)
//循环256次
{DAC0832=i;}
//将每次加1变化后的i值送D/A转换
}
}
用D/A转换还可以产生多种波形。产生矩形波的汇编语言参考程序如 下:
ORG 0000H
;上电后程序从00000H开始,在0000H单元存放
转移指令
LJMP BEGIN ;转移到主程序BEGIN
MOV DPTR, #0BFFFH ;置DAC0832(2)输入寄存器地址
MOV A, 31H
;取Y轴信号
MOVX @DPTR, A ;Y轴信号送0832(2)输入寄存器
MOV DPTR, #7FFFH ;置0832(1)、(2)DAC寄存器地址
MOVX @DPTR, A ;同步D/A,输出X、Y轴信号
LCALL DELAY10ms ; 10ms
DJNZ R1, NEXT ; 不到 10
SJMP START
;
NEXT: ADD A, #10
;
SJMP LP
;
END
阶梯波C语言参考程序:
RNDI-S两通道活动转换器直接接口用户指南说明书

RNDI-S SpecificationsNoise (Measured Output, Un-weighted, Source Impedance 150 ohms)22Hz - 22kHz Better than -110dBV Input ImpedanceInstrument Input 2.2 Megohm3.5mm Input 95 Kilohm Output Impedance Less than 40 Ohms Frequency Response+/- 0.25 dB 30 Hz - 63 kHz +/- 1dB 12.5 Hz - 120 kHz -3dB 5 Hz Maximum Input LevelInstrument Input +20.5 dBu Typical Maximum Output Level +11.5 dBu Typical Total Harmonic Distorion + Noise@ 1 kHz, +20 dBu Input Level, no load 0.35% Typical (2nd and 3rd Harmonic) @ 1 kHz, -20 dBu Input Level, no load 0.009% Typical (2nd and 3rd Harmonic) @ 20 Hz, -20 dBu Input Level, no load 0.9% Typical (2nd and 3rd Harmonic) Crosstalk @ 10 kHzInstrument Input -115 dB3.5 mm Input -108 dB Power RequirementsPhantom Powered 4.5mA Per Channel @ 48VDC 19” Rack Shelf Mounting Option 4 hole pattern (bottom of unit) for 6-32 machine screwsRNDI-STwo Channel Active Transformer Direct InterfaceUser GuideRear PanelRNDI-S OverviewThe RNDI-S is designed to provide instrument (electric guitar, bass, keyboard, piezo pickup, etc.) direct injection. The discrete Class-A circuit topology found in the RNDI-S is based around Mr. Rupert Neve’s custom transformers, allowing for outstanding sonic perfor-mance and excellent noise rejection. The RNDI-S can handle extremely high input levels without clipping (up to +20.5 dBu), and the transformer-coupled output has a low impedance of less than 40 Ohms, thereby allowing the RNDI-S to drive long lines with min-imal loss. The RNDI-S chassis is a formed steel “clamshell” construction designed to stand up to the rigors of stage and studio use.Usage NotesPower needs to be supplied independently to both channels of the RNDI-S by standard 48V Phantom Power via the XLR output con-nectors. 48V Power Status is indicated by two independent front panel LEDs. Avoid placing this direct box near strong electromag-netic fields (such as those radiated by power amplifiers) to reduce any chance of picking up noise. If you are experiencing hum on the RNDI-S outputs, try switching the RNDI-S ground lifts as well as ground lifts on other devices in your signal chain. If this doesn’t alleviate the issue, remove individual devices from the same power circuit to isolate the source of the problem.The RNDI-S has two available sets of inputs: the 1/4” unbalanced instrument jacks and the 3.5mm Stereo unbalanced jack. A front panel switch allows the user to select the 1/4” instrument jacks or the 3.5mm jack inputs. In the instrument jack configuration, the DI converts the impedance of the instrument signal, balances the signal, and provides a buffered output to send to a separate mic preamp. In addition, the 1/4” THRU jack is available to connect the RNDI-S to your amp input. To guarantee the best performance, we recommend that you utilize the best available cables and mic preamps.The 3.5 mm Stereo unbalanced jack is available for 3.5mm stereo sources, which connects the left channel (Tip) to CH 1 and the right channel (Ring) to CH 2. 3.5mm sources will benefit from the balancing functionality that the RNDI-S has to offer.User Guide P/N: 775-00032 Rev. 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D 转换器接口
ADC0809 引脚图
(6)OE:输出允许信号,用于控制三态输 出锁存器向单片机输出转换得到的数据。当 OE=0时,输出数据线呈高电阻;当OE=1时, 输出转换得到的数据。
(7)CLK:时钟信号。ADC0809的内部没 有时钟电路,所需时钟信号由外界提供,因 此有时钟信号引脚。通常使用频率为500kHz 的时钟信号(8)EOC——转换结束状态信 号。启动转换后,系统自动设置EOC=0,转 换完成后,EOC=1。该状态信号既可作为查 询的状态标志,又可以作为中断请求信号使 用。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IN0 XBYTE[0xfef8]
//设置AD0809的通道0地址
sbit ad_busy=P3^3;
//定义EOC状态
void ad0809(uchar idata *x)
{ uchar i;
uchar xdata *ad_adr; //定义指向外部RAM的指针
启动A/D转换,START引脚得到下降沿。
查询EOC引脚状态,EOC引脚由0变1,表示A/D转
. .
换过程结束。..
.
.
... ... ...
允许读数,将OE引脚设置为1状态。
读取A/D转换结果。
#include<absacc.h>
//该头文件中定义XBYTE关键字
D/A 转换器接口 #include<reg51.h>
(9)Vref:参考电源。参考电压用来与输入 的模拟信号进行比较,作为逐次逼近的基准, 其典型值为+5V(Vref (+) =+5V,Vref(-) =0V)。
A/D 转换器接口
单片机系统扩展三总线
A/D 转换器接口
单片机系统扩展三总线
地址锁存器74LS373是带三态缓冲输出的8D锁存器。由于单片机 的数据线与地址线的低8位共用P0口,因此必须用地址锁存器将地 址信号和数据信号区分开。74LS373的锁存控制端G直接与单片机 的锁存控制信号ALE相连,在ALE的下降沿锁存低8位地址。高8位 地址由P2口直接提供。
x[i]=*ad_adr;//读操作,输出允许信号有效,存转换结果
ad_adr++;
//地址增1,指向下一通道
}
}
void main(void)
{
static uchar idata ad[10]; //static是静态变量的类型说明符
ad0809(ad);
//采样AD0809通道的值
}
指针
指针变量的定义
ad_adr=&IN0; //通道0的地址送ad_adr
for(i=0;i<8;i++)
//处理8通道
{ *ad_adr=0;
//写外部
I/O地址操作,启动转换,写的内容不重要,只需写操作
i=i;
//延时等待EOC变低
.
i=i;
.
...
. .
while(ad_.. busy==0);//查询..等待.. 转.. 换结束
A/D 转换器接口
ADC0809 引脚图
(1)IN7〜IN0:8个模拟量输入通道。 (2)ADDA、ADDB、ADDC:地址线。 (3)ALE:地址锁存允许信号。对应ALE上 升沿,ADDA、ADDB和ADDC地址状态送入
地址锁存器中,经译码后输出选择模拟信号 输入通道。
(4)START:转换启动信号。对应START 上跳沿时,所有内部寄存器清0;对应 START下跳沿,开始进行A/D转换;在A/D转 换期间,START应保持低电平。 (5)D7~D0:数据输出线,为三态缓冲输 出形式,可以和单片机的数据线直接相连。
第6章 A/D与D/A转换接口
本章内容
A/D转换器接口 D/A 转换器接口
A/D 转换器接口
A/D转换器是实现模拟量向数字量转换的器件,按转 换原理可分为四种:计数式A/D转换器、双积分式A/D转 换器、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和并行式A/D转换器。 目前最常用的A/D转换器是双积分式A/D转换器和逐次 逼近式A/D转换器。前者的主要优点是转换精度高,抗 干扰性能好,价格便宜,但转换速度较慢,一般用于速 度要求不高的场合。后者是一种速度较快、精度较高的 转换器,其转换时间大约在几微秒到几百微秒之间。
系统扩展中常用的控制线有以下三条: PSEN :控制程序存储器的读操作,在执行指令的取指阶段和从程序 存储器中取数据时有效。 RD :控制数据存储器的读操作,从外部数据存储器或I/O端口中读 取数据时有效。 WR :控制数据存储器的写操作,向外部数据存储器或I/O端口中写 数据时有效。
A/D 转换器接口
转换步骤
1. ALE信号上升沿 有效,锁存地址 并选中相应通道。
2. ST信号有效,开 始转换。A/D转 换期间ST为低电 平。
3. EOC信号输出高 电平,表示转换 结束。
4. OE信号有效,允 许输出转换结果。
CLK:时钟信号,可由单片机ALE信号分 频得到。
A/D 转换器接口
ADC0809 引脚图
0809
× × × × × × × ST × × × × ×
C
B
A
IN0
×××××××
0× × × × ×
0
0
0
.
IN1
.
.
IN7
× × × . × × × × . 0. .× × × × ×
.....来自...×××××××
0× × × × ×
0
0
1
1
1
1
A/D 转换器接口
单片机与A/D转换器接口程序设计,主要有以下四 个步骤:
ADC0809与8031单片机的连接
A/D 转换器接口
ADC0809的通道地址表
单片机
P2.7 P2.6 P2.5 P2.4 P2.3 P2.2 P2.1 P2.0 P0.7 P0.6 P0.5 P0.4 P0.3 P0.2 P0.1 P0.0
A15 A14 A13 A12 A11 A10 A9 A8 A7 A6 A5 A4 A3 A2 A1 A0
A/D 转换器接口
ADC0809是一个8位8通道的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
A/D 转换器接口
通道选择表
地址码 CBA
选择 的通
道
0 0 0 IN0 0 0 1 IN1 0 1 0 IN2 0 1 1 IN3 1 0 0 IN4 1 0 1 IN5 1 1 0 IN6 1 1 1 IN7
A/D 转换器接口
数据类型 *指针变量名; 例如:
int i,j,k,*i_ptr; //定义整型变量i,j,k和整型指针变量i_p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