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井资料标准化(优质二类)

合集下载

测井综合解释与评价技术

测井综合解释与评价技术

lgK=C+xlg Φ+ylgSwi
B、RFT测试 压降和压力恢复均提供渗透率值,常反映井眼附近的渗透特 征,该法仅在低渗透地层适用。(<50mD)
C、核磁测井法(不适用碳酸盐岩)
利用核磁提供的自由流体指数Iff和旋转格子弛豫时间t1。 K=1.6×10-9t12.3 Φ4.3 D、地球化学测量法 矿物学的任何变化都伴有岩石颗粒大小、种类和外形变 化,并影响孔隙系统的几何形态,进而影响渗透率。 lgK=Tm+alg Φ-blg(1- Φ)+∑ Bifi
测井综合解释与评价技术
徐守余 石油大学
2003年7月
随着测井采集信息及测井数字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 测井解释技术逐渐由单井解释向多井解释的研究方向 发展,由单纯划分油气水层发展为研究整个油田的油 气水在平面和空间的分布研究,利用所有可用的资料 求出油气层的基本参数,并对油气藏的基本形态、几 何特征、油气水的空间分布等进行详细描述。 测井评价技术是一项综合解释方法,是油藏描述的重 要研究内容之一,不仅充分有效地利用测井信息,而 且结合地质、地层测试等资料,分析各种岩电关系, 准确求取地质参数。
研究“四性”关系的方 法 研究“四性”关系实质是研究岩性、物性、电 性、含油性各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使用的方 法大都是数理统计的方法。 1.一元回归分析 2.多元线性回归 3.多元逐步回归 4.均值—方差法
第四节 储层参数的测井解释模型
储集层是岩石与所含流体(油、气、水)以彼此间的物理、化 学作用相联系所形成的统一体。有两特性:一是岩石本身的骨 架特性,如Φ、K、Md和孔隙分布等。二是流体与岩石间的 综合特性,如毛细管力、润湿性和相对渗透率,它们规定了油、 气、水在储集层内部的分布和流动特点。以它们为依据,以测 井多井解释为手段,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描述储层的地质特性。 ①岩性:指组成岩石骨架的矿物成分及含量,杂基与胶结物成 分的类型与含量以及它们间的组合关系,岩石颗粒的尺寸及分 布关系等。 ②物性:指岩石的储渗特性,包括岩石的孔隙类型及分布状态, 孔隙结构、渗流特性及它们的度量参数,如Φ、K、孔隙喉道 半径、相对渗透率等,及反映岩石力学性质的参数。 ③含油性:指油气在储集层内部的物理分布与饱和状态、油气 性质及度量这些特性的有关参数:So、Swi和原油粘度等。

测井资料质量控制与评价

测井资料质量控制与评价

井行业规范中都有很详细的说明,但对于测井曲线的质量评价测井标准中叙述得过于粗略,而且国内大多数
测井公司只对重复测井曲线质量做定性的评价,很少进行定量评价。所以我们需要把国内外各测井公司的质
量评价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形成一套完整合理的测井质量控制与评价方法。本文阐述了测井仪器的刻度原理
以及各种仪器刻度的容差,着重分析并改进了常规的测井重复误差计算方法,然后对斯伦贝谢公司的重复误
对线性响应的测井仪器来说,测井刻度的原 理主要如下:首先认为采样数据(电位差、计数率 等)与相应的工程值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然后利用 刻度器(已知工程量的装置)去建立采样数据与工 程值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转换关系。其形式是:
Ec—MS百C+A
式中:EC为刻度器的工程单位值;SC为刻度值 (测量值);K为测井数据线路传输校正系数;M
差计算方法进行了说明与应用。结果表明斯伦贝谢公司提出的“重复性指标必须是一个随测量范围变化的函
数”和重复段整体评价方法比较适合实际的需要。
关键词:测井;质量;控制;重复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P631.8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5一01—11
QUALITY CONTROL AND EVALUATION OF WELL LoGGING DATA
为0的情况没有必要计算相对误差。
图l所示为采用公式(2)和(4)计算的中子孔
隙度(CNL)的重复曲线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其中CNL是正式曲线,CNL,.是重复曲线。由
于两条曲线的绝对误差基本都1 P.u.以下,所以 两条曲线看上去差不多完全重合,重复性很好。
该例子中绝对误差的平均值为0.21p.u.(合格),
复曲线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重复曲线测量值

测井资料处理解释

测井资料处理解释
1、以第一次有效的常规电阻率系列测井作为拼接 与合并的标准系列,以该测井文件中的GR为标准曲 线,首先完成该标准系列测井曲线的深度核准。
2、对于不同深度的同系列测井,以重复段测井曲 线(或套管鞋)为对比标准,完成测井曲线拼接。
3、对于同一深度的不同测井系列,以各系列都有 的GR为主要对比曲线,完成测井曲线合并。
22
POR程序处理界面
测井数据常规处理
POR
单孔隙度分析程序POR
输入计算参数CALL CONST 起始输入输出历程IN、OUT 从磁带上读入一个块的数值
读入一个采样点的数据
否 是否第一个采样点?
是 GCUR=1?
是 GCUR=3.7

选择并检查所要求的孔隙度曲线是否在数据文件中
23
测井数据常规处理
计算POR 计算POR 计算POR
SH SHLGGMIN

GMAXGMIN POR=PRO*(1-SH)
SH>SHCT?
限制SH在0与1之间
2GCU*RSH 1 SH 2GCUR1
SHMIN=AMIN1(SH,SHMIN) SH=SHMIN
否 有RT否? 是
计算SW,CALL WASAT
SW=1
有RXO否? 是
39
测井数据常规处理
CLASS流 程 图
粘土分析程序CLASS
输入测井曲线
初始化各种已知的参数
泥质含量计算模块
孔隙度、各类泥质含量计算模块
含油饱和度计算模块
渗透率计算模块
输出计算结果
40
测井数据常规处理
粘土分析程序CLASS
41
CLASS程序处理界面
测井数据常规处理
粘土分析程序CLASS

质量要求

质量要求

岩性:片麻 岩,无裂缝
双 侧 向 测 井
富含导电矿 物
1229
1239
五、电位、梯度电极系测井
电位、梯度电极系测井
1、电极系曲线进套管的 测量值应接近零值,长电极 系干扰值应小于0.2m。
电位、梯度电极系测井
2 、在大段泥岩处,长 、短电极系测量值应基本 相同。 3 、重复曲线与主曲线 形状应相同,重复测量值 相对误差应小于10%。
双感应-八侧向与双侧向-邻近侧向对比图
微聚焦测井
DT ZDEN CNCF 声波 (s/f)
3 、在仪器测量范围 内不应出现饱和现象。 4 、重复曲线与主曲 线形状相似,在井壁规则 的渗透层段,重复测量值 相对误差应小于10%。
GR 自然伽马(API) 0 150 150 300 SPBD 自然电位 (mv) 50 150 -50 50 CAL 井 径 (in) 4 14 14 24
七、测井速度、深度比例及测量值单位
1、不同仪器的测速应符合相关仪器技术指标要求。 2、几种仪器组合测量时,采用最低测量速度仪器的测速。 3、测井曲线的深度比例和测量值单位参照附录B的规定。
八、重 复 测 量
1、重复测量应在主测井前、测量井段上部、曲线幅度变化明 显、井径规则的井段测量,其长度不小于50m(碳氧比能谱测井重 复曲线井段长度不少于10m ,核磁共振测井不少于 25m ,井周声波 成象测井、微电阻率成象测井不少于20m),与主测井对比,重复 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2、重复曲线测量值的相对误差按下式:
碳质泥岩测井 响应
原 始 图
原 始 图
原 始 图
5、 同次测井曲线补接时,接图处曲线重复测量井段应大于
25m ;不同次测井曲线补接时,接图处曲线重复测量井段应大于

测井HSE作业标准

测井HSE作业标准
测井车辆: 1. 测井车辆: 测井仪器( 测井仪器(绞)车 测井工程车、吊车、 测井工程车、吊车、源车及其它配属车辆 地面仪器: 2. 地面仪器: 测井地面仪 地面设备: 3. 地面设备: 绞车滚筒 马丁代克
中国石油测井有限公司
CNPC Logging
一、测井作业概述
(三)测井设备 井口设备: . 井口设备:
三、测井现场标准化作业要求
. 测井现场标准化设置
车辆停放: 1、车辆停放: 正对井口、距离有效,并排摆放、便于联系 正对井口、距离有效,并排摆放、 现场HSE设置: HSE设置 2、现场HSE设置: 施工警戒带、垃圾筒、安全用电接地棒、绞车掩木等 施工警戒带、垃圾筒、安全用电接地棒、 仪器工具摆放: 3、仪器工具摆放: 横成排、纵成行 横成排、 车内设置: 4、车内设置: 整洁有序、归类存放、 整洁有序、归类存放、固定牢靠
中国石油测井有限公司
CNPC Logging
一、测井作业概述
(一)测井现场作业类别 套管井测井: . 套管井测井:
生产测井: 1.生产测井: 又称开发测井。 在油井下完套管后所进行的一系列测井 ,又称开发测井。 常见的作业项目有水泥胶结测井 井下压力、温度、流量、 常见的作业项目有水泥胶结测井 、井下压力、温度、流量、流 同位素示踪测井、磁测井、多臂井径、 体密度测井 、同位素示踪测井、磁测井、多臂井径、井下电视 测井、自然伽玛能谱测井等。 测井、自然伽玛能谱测井等。 射孔(工程作业): 2.射孔(工程作业): 井下工程测井作业项目主要是为试油、完井、解卡、修井、 井下工程测井作业项目主要是为试油、完井、解卡、修井、采油 等服务。 等服务。 常见的作业项目有:射孔作业(主要有电缆输送套管射孔、 常见的作业项目有:射孔作业(主要有电缆输送套管射孔、电缆 )、测钻杆遇卡位 输送过油管套管射孔和油管输送射孔三种工艺类型 )、测钻杆遇卡位 置和爆炸松扣 、爆炸切割钻杆和油管 、压裂弹气体压裂地层 、电缆 输送贴补套管等。 输送贴补套管等。

常规测井资料质量控制

常规测井资料质量控制
25
1:200与 1:500SP异常幅度不一致——质量问题
检查地面电极接地状况, 重新测量或换仪器
26
Rm<=Rw导致SP曲线渗透层正负交替——非质量问题
Rm=0.43Ωm/18℃
SP K log Rmf Rw
27
SP泥岩基线不稳——存在干扰问题
Rm=2.5Ωm/18℃
28
受地表环境电场影响SP曲线变形——严重干扰
➢贴井壁测量,微梯度和微电位两条曲 线。正差异反映渗透层。
➢探测范围小(4cm和10cm),分辨 率高。
➢受井壁、泥饼、盐水泥浆影响大。
•微电极测井应用
➢判断岩性,划分渗透层 ➢精确划分储层有效厚度 ➢确定冲洗带电阻率
泥饼 冲洗带 测量示意图
19
复杂的地质和环境因素——低渗透层井壁未形 成良好的泥饼,微电极曲线未反映渗透层。
57
基本要求
1、图头
内容齐全、准确,应包括: (1)图头标题、公司名、井名等; (2)井位坐标、海拔、补心高等; (3)钻头程序、套管程序,钻井液性能、电阻率及 测量温度; (4)测井日期、仪器下井次数、测井项目、测量井 段; (5)测井设备型号、测井队号、操作员姓名等; (6)井下仪器信息(仪器名、系列号、编号),记 录点位置及零长计算。
59
※3、刻度
所有测井仪器的主刻度、主校验、测前、测后 值都必须在要求范围之内。 (1)测井仪器必须按照规定定期进行刻度与校验, 并按计量规定标准专用标准器。 (2)下井仪器每经大修或更换主要元器件必须重新 刻度。 (3)测井前后,需在井场用三级刻度器对测井仪器 进行刻度与检验,校验误差必须在规定范围之内。 (4)按规定校准钻井液测量装置。
3230m:75 API 3240m:107.6 API

《测井曲线标准化》课件

《测井曲线标准化》课件
数据清洗
去除异常值和离群点,确保数据质量。
数据插值与拟合
对缺失数据进行插值处理,使数据更加平滑 和完整。
数据归一化
将不同量纲的数据转换为统一尺度,便于比 较和分析。
数据整合与融合
将多口井的测井数据进行整合和融合,形成 更加全面的地层信息。
PART 0用
数据处理与校准
利用统计方法、校准曲线法或人工智 能方法对测井数据进行处理和校准。
应用与推广
将标准化后的测井数据应用于地质解 释和油气藏评价中,并根据实际需求 进行推广和应用。
05
04
结果验证与评估
对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质量验证和误 差评估,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PART 02
测井曲线标准化原理
REPORTING
多学科交叉融合
将测井曲线标准化与地质学、地球物理学、数学等领 域相结合,形成多学科交叉的标准化方法。
标准化软件平台建设
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测井曲线标准化软件平台, 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应用领域拓展
非常规能源勘探
针对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能源的测井曲 线标准化,提高资源评价精度和开发效益。
海洋油气勘探
重要性
由于不同测井数据的采集环境和仪器可能存在差异,导致数 据之间存在系统误差和偏差。标准化能够消除这些误差,提 高数据的可比性和可靠性,为地质解释和油气藏评价提供更 准确的基础。
标准化方法
统计方法
利用统计分析技术,如均值、方差等,对测井数据进行处理,以消 除仪器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校准曲线法
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标准井,建立测井曲线与地质参数之间的校 准曲线,将其他井的测井数据与之对应的地质参数进行校准。
将不同来源、不同类型测井数据 融合处理,实现多维测井数据的 统一标准化。

测井资料处理解释流程与资料提交规范

测井资料处理解释流程与资料提交规范

一、准备工作尽量收集到较全的区域资料,了解区域构造、沉积等特征;如果有邻井资料最好。

熟悉目的层的深度,地层水矿化度,预计最大井底温度,所在层位,泥浆类型及矿化度等信息,实时跟踪钻井动态。

二、测井质量评价接收到现场的测井数据后,第一时间按照海油的测井质控标准做好质量控制。

常规资料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检查图头信息是否正确、曲线数量、曲线数值是否符合地层物理特征、各曲线间的匹配是否一致及测井资料与录井等资料的匹配关系等。

对于不合格的资料应及时提出重测或者补测。

下图是中子、密度和声波三空隙交会图,用来检验三孔隙度曲线是否合格。

密度-声波交会图 中子-密度交会图三、测井资料处理1、常规测井资料处理处理解释软件主要使用油服自主研发的测井解释处理平台EGPS 。

常规资料处理主要选用SAND (砂泥地层)和CRA (两种岩性以上的地层)程序。

下面以CRA 为例说明处理流程。

CRA 程序对于每种储层参数的计算都提供了多种方法供选择,这里只列举最常见的一种或两种。

主要处理流程及参数选取:(1) 泥质含量的计算:一般利用伽马(或者去铀伽玛)计算泥质含量,公式如下:V=111C S C GR --, Vsh=1212--C VC老地层C=2 ,第三纪地层C=3.7,本井取C=3.7C1和S1分别为较纯砂岩和较纯泥岩的GR 值。

在浅层疏松砂岩,GR (或KTH )曲线对岩性的反映敏感性较低,可采用中子-密度交会图方法进行泥质含量的计算,公式如下:Vsh 为地层泥质含量;ΦD 为密度孔隙度;ΦN 为中子孔隙度;ΦDsh 为泥岩密度孔隙度;ΦNsh 为泥岩中子孔隙度;ΦNma 为骨架中子孔隙度;ΦNf 为地层流体中子孔隙度;ρb 为地层视密度;ρf 为地层流体密度;ρsh 为泥岩密度;ρma 为地层骨架密度值。

(2) 孔隙度的计算:中子-密度交会法。

POR=222ND Φ+Φ(3) 含水饱和度的计算:针对较纯砂岩段,采用Archie 公式的计算含水饱和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借鉴建筑3%
1
一、测井资料标准化
潜北东区测井资料存在年代跨度大、测井仪器型号多、刻度标准不统一、操
作方式不一致等问题。为了消除不同时间、不同仪器所测量的测井资料之间存在
的系统误差,需要对工区内所有测井资料进行标准化,确保利用测井资料对储集
层进行精细描述时,分析结果更加准确合理。
在项目研究中,对所研究工区的测井资料做了单井测井资料归一化和全油田
测井数据标准化工作。
一)自然伽玛曲线的归一化
老测井系列的自然伽马曲线以“千脉冲/分”为单位,新测井系列自然伽马
曲线单位为API,两者单位不同,数值差别较大。由于自然伽马曲线在测井分层
中具有重要作用,为了使两者统一,需对新老伽马曲线进行归一化处理。
对自然伽马曲线采用如下方法进行归一化处理:

minmaxmin1GRGRGRGRGR

式中GR1表示归一化处理后的自然伽马值,GR为自然伽马测井值,GRmax为
处理井段自然伽马测井最大值,GRmin为处理井段伽马测井最小值。
经归一化处理后的自然伽马数值在0-1之间,没有量纲,这样就消除了新老
测井资料不同量纲的影响,便于指定统一的分层标准。
二)声波、密度测井曲线的标准化
1、测井曲线标准化的地质基础
就一个油田而言,属于同一层系的砂岩体或其它岩性,一般都具有相同的沉
积环境和近似的参数分布特征。测井资料标准化实质正是利用这一特性,认为测
井数据具有自身相似的分布规律,从而建立该研究区块各类测井数据的油田标准
分布模式。然后运用相关分析技术,对油田各井的测井数据进行整体的综合分析,
校正刻度的不精确性,达到全油田范围内的测井数据标准化,只有这样才能排除
非地质因素的影响,保证计算储层地质参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标准层的选择
通常,标准层选择在区域上分布稳定、物性相近或有规律地变化、且有一定
厚度的岩层,如泥岩、膏泥岩或孔隙度分布稳定的砂岩均可。
借鉴建筑3%
2

研究工区内标准层选择各小层归一化后自然伽马数值大于0.8的泥岩层。
3、标准化方法
直方图法
对同一个油田而言,属于同一个砂岩体的地层都具有同样的沉积环境和近似
的参数变化范围,在油田范围内标准层某一测井响应是稳定的,其直方图的峰值
基本不变。研究工区的目的层是潜四段,以在工区中稳定分布的Eq42油组底部
泥岩为标准层,采用直方图法统计了潜北东区包括王东、王西、黄场、张港等油
田共300多口井的标准层声波、密度测井数值的分布范围,建立了标准层的测井
分布模式。在此基础上对工区内所有井声波时差和密度测井资料进行加法校正,
图1、图2是工区内标准层标准化前、后声波时差、密度统计图,如图所示,标
准化后标准层声波时差、密度分布更为集中。图3为单井标准化前、后标准层声
波时差分布对比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标准化后单井标准层声波时差峰值均为
225μs/m、密度值为2.6g/cm3。

标准化前 标准化后
图1 标准化前、后标准层声波时差分布对比图
借鉴建筑3%
3

标准化前 标准化后
标准化前 标准化后

图2 标准化前、后标准层密度测井值分布对比图

标准化前
标准化后
借鉴建筑3%
4

图3 单井标准化前、后标准层声波时差分布对比图
标准化前 标准化后
图3 单井标准化前、后标准层密度分布对比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