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低出生体重儿超早期静脉营养研究论文

合集下载

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早期营养及生长发育的关系

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早期营养及生长发育的关系
(4)肠外营养相关胆汁淤积症(阶队C): 住院期间PNAC的发生率为20.9%。孙认C组与非PNAC组开奶 时间、PN使用时间、第1周平均脂肪乳摄入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氏0.05);而GA、B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胗0.05)。
结论:
(1)本研究中ⅥmWI/ELBM开奶时间适中,达肠内足量喂养
时间偏长。 (2)PN中AA及脂肪乳摄入低于推荐摄入量。 (3)PNAC的发生率与开奶时间、PN使用时间、第1周平均脂
时间偏长;PN中AA及脂肪乳摄入低于推荐摄入量。 (2)以体重为标准,EUGR的发生与性别、GA、平均体重增长、
第1周末体重、呼吸衰竭相关;以头围为标准,EUGR的发生与平均 头围增长、妊娠期高血压、ⅣGR(头围)相关。
(3)BUN水平与AA摄入之间存在一定关系,但由于受到多种 因素的影响,不能单以BuN水平作为AA摄入水平的监测指标。
肪乳摄入量相关。
2极低/j窿l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指标的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Ⅵ上Ⅵ/EI,BⅥ出院时EUGR发生情况,并探讨EUGR发
生的相关因素。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共纳入研究对象91例。分别以体重、头
围为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EUGR组与非EUGR组,所有研究对象 记录每日体重及出入院头围变化,并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对ElJGR发 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1)早期营养方案: 平均开奶时间为3d(2d,5d),达肠内足量喂养时问为(42.8± 11.6)d;住院期间PN中平均每周AA的使用于第2周时达到最高值 (2.5±0.4)g/l(g·d,PN中每周脂肪乳的平均摄入量从第2周起均 大于2.09傲g·d。
(2)生长发育指标: 出院时分别以体重和头围为标准,EuGR的发生率为74.7%、 49.5%。以体重为标准,线性回归分析提示性别、胎龄(GA)、平均 体重增长、第1周体重、呼吸衰竭与EuGR的发生呈线性相关关系 (F-12.895,P<O.001);以头围为标准,线性回归分析提示平均头围 增长、妊娠期高血压、宫内发育迟缓(ⅣGR)(头围)与EuGR的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早期静脉营养治疗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早期静脉营养治疗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早期静脉营养治疗目的回顾分析极低出生体重儿(LBVWIs)早期静脉营养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新生儿NICU自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喂养不耐受的早产LBVWIs 6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生后采用早期静脉营养治疗,对照组31例采用传统静脉营养治疗。

分析两组患儿平均每日体重增长率、静脉营养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及相关血生化指标。

结果(1)平均每日体重增长:治疗组为(26.6±5.4) g,对照组为(19.0±3.6) g。

(2)静脉营养时间:治疗组为(9.8±2.8) d,对照组为(13.8±3.6) d。

(3)平均住院天数:治疗组(15.2±4.8) d,对照组(23.4±5.2) d。

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儿ALT、TBIL、DBIL、TG、Ch、BUN、Glu等均在正常范围。

结论LBVWIs给予早期静脉营养治疗后体重增长快,缩短了平均住院时间,无明显副作用发生,是安全可行的静脉营养方法。

[Abstract]Objective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very low birth weight children (LBVWIs) early parenteral nutrition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MethodsFrom January 2008 to January 2011,our hospital neonatal NICU admitted to feeding intolerance in preterm LBVWIs 62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reatment group 31 cases,the use of early intravenous nutrition after birth, treatment,control group 31 patients with conventional parenteral nutrition.Analysis of two groups of children with an average growth rate of body weight daily intravenous nutrition time average days of hospitalization and related blood biochemical indicators.Results(1)the average daily weight gain:Treatment group (26.6±5.4)g,control group (19.0±3.6)g.(2)Treatment group the average daily weight gain in children(26.6±5.4)g,control group (19.0±3.6)g.The averag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the treatment group (15.2±4.8)d, the control group (23.4±5.2)d. Two groups of serum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total bilirubin, direct bilirubin, triglycerides, total cholesterol, glucose, urea nitrogen values were within normal range check.ConclusionLBVWIs to give early parenteral nutrition after weight gain faster, shortening the average length of stay, no significant side effects, is safe and feasible method of intravenous nutrition.[Key words]Very low birth weight children;Early;Parenteral nutritionLBVWIs是指体重低于1500 g的新生儿。

部分静脉营养在极低体重儿的临床应用观察

部分静脉营养在极低体重儿的临床应用观察

部分静脉营养在极低体重儿的临床应用观察摘要】目的探讨部分静脉营养对极低体重儿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安全性。

方法 10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

治疗组在给予胃肠道喂养同时,从周围静脉给予静脉营养补充胃肠营养不足;对照组主要给予胃肠道喂养,如有液体量不足给予葡萄糖等补充。

观察两组患儿体重增长、达到全胃肠道喂养的时间、不良反应、奶量增加、住院天数等。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达到全胃肠道喂养的时间、住院天数短;奶量增加及体重增长快;不良反应无差异。

结论部分静脉营养能够充分满足生长发育所需能量,增强机体抵抗力,缩短平均住院日,使极低体重儿体重较快增长,有利于机体成熟。

【关键词】极低体重儿部分静脉营养胃肠道喂养极低体重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各系统不成熟,无法完全依靠胃肠道喂养吸收机体所需要的能量,应用静脉营养是一个有效解决极低体重儿能量供应的方案,可以维持极低体重儿生命活动及保证生长发育需求。

然而有人认为静脉营养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肺部发育不良、氮质血症、胆汁淤积等,而在临床使用时有所顾忌。

而采用部分静脉营养能够提供极低体重儿所需营养,又能避免全静脉营养的一些不良反应。

现将我院2004年1月-2007年12月100例极低体重儿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治疗,以评价部分静脉营养对极低体重儿的疗效和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4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极低体重儿10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

两组患儿一般临床情况对比如性别、胎龄、出生体重、Apgar评分、入院时间、基础疾病(如吸入性肺炎、呼吸暂停等)均相近。

表1:两组患儿一般临床情况1.2方法1.2.1药品的选择:部分静脉营养中氨基酸选用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脂肪乳选用20%脂肪乳剂(英脱利匹特),脂溶性维生素选用复方维生素4,水溶性维生素选用九维他。

1.2.2实验方案:两组病例入院后均立即给予保暖、补液等常规治疗,并根据日龄、体重、全身情况及胃肠功能状况接受胃肠喂养(以早产儿配方奶喂养)。

静脉营养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存活率的影响

静脉营养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存活率的影响

诊断价值『 J 1 . 肿瘤, 2 0 1 1 , 3 1 ( 5 ) : 4 5 3 — 4 5 6 . 【 3 】 李 晶, 邱 芳, 武 云昊 , 等. 病灶深度 对乳腺 超声弹性成 像的影 响 叨. 中国介入 影像与治疗学 , 2 0 1 2 , 9 ( 1 ) : 1 9 — 2 1 .
【 参考文献J
【 l 1 】 郝 少云 , 赵新保 , 欧冰 , 等. 肿物深 度对乳腺 超声弹性 成像检 查 结果的影响叨.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 0 1 4 , 3 0 ( 2 ) : 1 0 4 . 1 0 6 .
【 2 】 李明慧, 柳莉 莎. 超声 弹性 成像评分标 准对乳腺 良恶性肿块 的
治疗 . 对照组采用传统静脉营养治疗。观察 两组 早产儿 在出生后 1 W体重下 降幅度 、 恢复 出生 时体 重的时间 , 统计 经 胃肠达到 摄入 量标 准 的时间 以及静 脉 营养天 数等 ; 于静 脉营养 1 w时检测 生化 指标 , 包 括 血肌酐 ( C r ) 、 甘 油三 酯 ( T G ) 、 谷丙 转 氨酶
2 3 1 .
例未得到。满意组的病灶深层和浅层距离病灶前方 脂肪 的厚度 以及病灶上方乳房厚度 等数据 均小 于
不 满意组 ( P<0 . 0 5 ) , 表 明肿 瘤位 置越 浅 、 直 径越 大 ,
【 6 】 屈建锋 , 刘芬儒 , 涂睿 , 等. 静 态压缩超 声弹性成像 在乳腺 肿物
2 0 1 1 , 2 7 ( 5 ) : 9 6 3 - 9 6 6 . 【 8 】 赵婷婷 , 严碧歌 . 超 声弹性成像在 乳腺疾病诊 断中的仿 真分析
病灶上方乳房层越薄、 脂肪层浅 , 越容易得到满意的 弹性图像 。证明了病灶深度对弹性成像确实存在影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早期静脉营养治疗47例临床观察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早期静脉营养治疗47例临床观察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早期静脉营养治疗47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进行早期静脉营养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对93例不能耐受胃肠道营养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随机分成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

观察组在生后24 h即开始静脉营养,对照组生后先给予葡萄糖静脉滴注,第3天开始静脉营养。

两组患儿每天测体质量、监测血糖,生后第1、7、14天检验血生化。

比较两组患儿生理性体质量下降时间、住院天数、常见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和各项生化指标的差异。

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生理性体质量下降期时间短、住院天数少、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生化指标ALT、TBIL、DBIL、TG、CHO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早期静脉营养,可缩短生理性体质量下降期,促进生长发育,减少住院天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没有造成肝脏损害,是安全可行的。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静脉营养;早期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VLBWI)是指出生时体质量≤1 500 g的早产儿,由于机体器官发育不成熟,出生后吸吮能力差,胃肠道动力、消化吸收功能和黏膜屏障功能发育不完善,经常存在胃肠营养不耐受,热量不足,从而造成营养不良及多种并发症,影响患儿生长发育、成活率和以后的生活质量。

近几年来静脉营养(PN)已被广泛应用于VLBWI的治疗,该研究通过病例对照,探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早期应用静脉营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04年9月至2007年10月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93例VLBWI患儿为研究对象,男50例,女43例,胎龄28~34周,出生体质量1 060~1 500 g,日龄均<24 h,无严重并发症。

按随机化原则分成两组,观察组47例,对照组46例,一般资料详见表1。

1.2 方法两组患儿入院后均予保温箱保暖,加强护理,出生后6 h内开始静脉补液。

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静脉营养临床分析论文

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静脉营养临床分析论文

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静脉营养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静脉营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我院2008-01---2012-01收治的4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观察组(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静脉营养组)(n=21)和对照组(按需喂养及静脉营养组)(n=21),观察组自生后6小时开始微量喂养(0.5-1ml/kg.d)联合静脉营养,对照组采用按需喂养及静脉营养补充能量,根据肠道耐受情况渐增奶量。

观察两组体重增长、胃肠损害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体重增长优于对照组,达到完全胃肠喂养需要时间短,胃肠损害发生少,两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 05)。

排除新生儿先天性畸形、先天性代谢性疾病、宫内窘迫史及出生窒息史、心肺疾病患儿。

1.2 治疗方法全部患儿入院后给予常规治疗外,微量喂养采取经鼻胃管间歇输注法喂养。

生后4小时内先喂1-2m1水,观察2小时后如无呕吐、腹胀等症状,改为早产儿配方奶或母乳。

观察组根据病儿具体情况,奶量0.5---1ml/kg/h。

5~10天内持续不变,应用过程中如出现喂养不耐受,则减少奶量或改间歇喂养为持续喂养,将胃管外端与输液器相连,每日奶量于24小时匀速滴入。

随着胃肠功能改善,增加奶量每日每次0.5~3 ml,喂养期间给予不定时的非营养性吸吮。

同时以静脉营养补充肠内营养的不足,葡萄糖10~20 g/(kg·d),输注浓度不超过12.5%,氨基酸生后第1天0.5 g(/kg·d),每日增加0.5~1 g/kg,直至3 g/(kg·d),脂肪乳从第3天开始0.5 g(/kg·d),按生理需要量补充钾、钠、氯和各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各种营养素配制成“全合一”营养液,于24小时内匀速泵入。

生后1周内营养供给主要靠肠道外营养,以后随肠内营养量的增加静脉营养量逐渐减量,直至达足量肠内营养量(即经口完成120 ml·kg-1·d-1的奶量)时,停止静脉营养。

早期外周静脉营养联合微量喂养治疗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84例临床分析

早期外周静脉营养联合微量喂养治疗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84例临床分析

早期外周静脉营养联合微量喂养治疗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84例临床分析目的观察早期外周静脉营养联合微量喂养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very low birth weight,VLBW)中的应用及治疗效果。

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68 例VLBW随机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全部给予早期外周静脉营养联合微量喂养,对照组均给予全静脉营养(TPN)。

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血浆蛋白、电解质、血糖、血尿素氮变化等指标。

结果在喂养7 d之后,两组VLBW比较发现血钙、锌、铁、血清蛋白、总蛋白、血糖、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及血尿素氮的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早期外周静脉营养联合微量喂养治疗VLBW 取得的效果更为满意。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application and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early peripheral intravenous nutrition combined with micro-feeding treatment in VLBW.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sixty-eight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in our hospital,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the peripheral intravenous nutrition combined with micro-feeding,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he TPN. Plasma proteins, electrolytes, blood glucose, blood urea nitrogen and other indicator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After feeding 7 days later, there was obvious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calcium, zinc, iron, blood albumin, total protein, blood glucose and blood urea nitrogen (P 0.05). Conclusion The result of early peripheral venous nutrition combined with micro-feeding is more effective and satisfactory in treating VLBW.[Key words] VLBW; Early peripheral intravenous nutrition; Micro-feeding; Combination therapy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very low birth weight,VLBW)是指临床上出生时体重在1 500 g以下的新生儿,多见于小于32周的早产儿。

静脉营养在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研究

静脉营养在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研究

静脉营养在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极低出生体重儿应用静脉营养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极低出生体重儿48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患儿各24例。

一组给予早期静脉营养治疗作为早期组;一组给予晚期静脉营养治疗作为晚期组,研究比较两组患儿能量摄入,胆固醇、胆红素、血糖、肌酐、甘油三酯等生化指标情况。

结果:早期组患儿出生后1-5天能量摄入较晚期组升高明显,差异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

但晚期组的血糖水平明显高于早期组,其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具有临床研究可比性。

1.2 方法。

早期组:在患儿出生后24小时内给予2.0/(kg·d)的氨基酸,20%浓度的脂肪乳1.5g(kg·d)然后每天增加1.0g/kg。

目标剂量为3.5g/(kg·d)的氨基酸,3.0g/(kg·d)的20%浓度的脂肪乳[2]。

氨基酸采用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总氨基酸量60.00g/l。

脂肪乳采用安微丰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主要成分是大豆油、卵磷脂、甘油。

晚期组:在出生后的24小时内仅注射葡萄糖溶液[3]。

24-48小时开始给予0.5g/(kg·d)的氨基酸,48-72小时开始给予0.5g/(kg·d)的20%浓度的脂肪乳。

根据0.5g/(kg·d)的剂量递增,其目标剂量与早期组相同。

1.3 评价指标和方法。

1.3.1 血生化指标。

每隔2-4小时进行一次血糖检测,调整血糖速度、血糖浓度。

血糖浓度保持2.2-8.2μmol/l,血糖速度是4-12mg/(kg·min),血糖浓度5%-12.5%[4]。

每天测定血清钠、氯、钾、肌苷、钙、胆红素、尿素氮,每3天进行一次胆固醇、甘油三脂的测定。

1.3.2 预后指标评价。

动脉导管未闭(心脏超声确诊),3-4级脑室内出血,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败血症,肺损伤,支气管肺部发育不良症等进行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极低出生体重儿超早期静脉营养的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生后立即加静脉营养和3天后加静脉营养对体重增长以及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通过对早极低出生体重需加静脉营养儿分成两组,生后当天加静脉营养组和生后3天后加静脉营养组,在监测生命体征、血脂、肝肾功能、离子、血糖、血气等指标同时监测体重。

结果极低出生体重儿超早期加静脉营养体重增长较生后3加静脉营养体重增长明显增加,生化指标无差异。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儿;超早期;静脉营养
早产儿特别是极低出生体重儿各器官发育不成熟,生活能力低下,常因喂养困难,蛋白质、热量摄入不足而造成营养不良及其他多种并发症。

蛋白质摄入不足可能对神经系统远期发育产生不利的影响,包括中枢和感觉神经损害,认知发育落后,学习成绩下降。

肠外营养对早产儿生存及生存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早产儿肠外营养方式一直是国内外学者探讨的问题,由于担心肠外营养并发症如代谢性酸中毒、高氨血症、胆汁淤积等的发生,传统肠外营养于出生72h后应用肠外营养液,有研究显示早产儿可以耐受生后24h 内大剂量氨基酸2-4g(kg·d)静脉输注,满足患儿的蛋白质能量需求,改善生长和营养状况,本研究旨在通过随机对照的方法探讨超早期静脉营养方式。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201
2.1——2012.11大庆龙南医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符合以下标准的新生儿共25例:①胎龄<37周,出生体重<1500g;②
诊断早产儿。

符合以上标准的新生儿随机分为生后当天加静脉营养组12例和生后3天后加静脉营养组13例。

1.2方法
1.2.1通过对早极低出生体重需加静脉营养儿分成两组,生后当天加静脉营养组12例和生后3天后加静脉营养组13例,小儿专用氨基酸,开始每天1g/kg,以后每天增加0.5g/kg至每天3.0g/kg,与葡萄糖液混合为2-2.5%浓度均匀输注,同时加脂肪乳,开始每天0.5g/kg,以后每天增加0.5g/kg至每天3.0g/kg,与氨基酸、葡萄糖液混合后,用电脑微量输液泵24h内均匀输注。

另一组患儿于第3日,实施上诉治疗方案。

两组均适时适量补充电解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入院时行血常规、血脂、肝肾功能和电解质检查,以后每天清晨测体重1次,使用微量血糖仪和经皮测胆仪检测血糖及黄疸变化,及时予以调整输液速率、抗炎、保肝、白蛋白、光疗等处理。

1周后(生后d10)检测体重变化及相关生化指标和并发症的情况。

1.2.2通过对两组患儿每天监测体重、生命体征、血糖,每周监测血脂、肝肾功能、离子、血气等指标,证实生后立即加静脉营养对体重的影响重要性。

3讨论
早产儿特别是极低出生体重儿各器官发育不成熟,生活能力低下,常因喂养困难,蛋白质、热量摄入不足而造成营养不良及其他多种并发症。

早极低出生体重儿中营养不良很普遍,20%极低出生
体重儿的体重低于十个百分点之下,他们恢复到出生时体重要在
2-3周之后,他们36周时几乎都有营养不良,蛋白质摄入不足可能对神经系统远期发育产生不利的影响,包括中枢和感觉神经损害,认知发育落后,学习成绩下降。

肠外营养对早产儿生存及生存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担心肠外营养并发症如代谢性酸中毒、高氨血症、胆汁淤积等的发生,传统肠外营养于出生72h后应用肠外营养液,已有少量研究显示早产儿可以耐受生后24h内大剂量氨基酸2-4g(kg·d)静脉输注,满足患儿的蛋白质能量需求,改善生长和营养状况,本研究旨在通过随机对照的方法探讨超早期静脉营养方式。

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静脉营养对早产儿特别是极低出生体重儿超早期输入,体重增长比三天后输注体重增长明显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极低出生体重儿立即加静脉营养对体重的影响重要性。

并且静脉营养并发症的观察无明显增加,同时降低早产儿住院天数,减少并发症,减轻患儿家长精神及经济负担,可推广应用到所有极低出生体重需静脉营养的患儿。

参考文献
[1]凌雅.肠内外营养对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的营养摄入和生长发育的影响.实用医学杂志,2012.第28卷第28期
[2]沈晓明,主编.儿科学.第7版.
[3]dr.s.navarro-psiha pdiatrie iv,klinik für neonatologie medizinische universitt innsbruc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