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区解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⑵ 椎间关节
1)关节突关节 2)寰枢关节 3)钩椎关节:临床上称“Luschka”关节,位 于下5个颈椎体之间,由椎体上面两侧缘的椎体 钩与上位椎体下面两侧缘后部的陷凹所构成。此 关节病变可引起椎间孔狭窄,导致颈椎病。 4)腰骶关节
⑶ 韧带
1)前纵韧带 2)后纵韧带 3)黄韧带:是弓间韧带的习惯称法。
3、深筋膜
⑴项部深筋膜:与颈部相连续。 ⑵背、腰部深筋膜: 1)胸腰筋膜: 浅层:较厚,在竖脊肌表面,与背阔肌腱 膜紧密结合,向内侧附于棘突。 深层:位于竖脊肌与腰方肌之间,上附第 12肋,内附腰椎横突,下附髂嵴,向外与浅层 愈合构成腹肌的起始腱膜。 2)腰方筋膜:位于腰方肌前面,是腹内筋 膜的一部分。
2、骶正中嵴、骶管裂孔、骶角 3、第12肋 4、竖脊肌
三、软组织
㈠皮肤和筋膜 1、皮肤:比较致密。 2、浅筋膜:项部浅筋膜致密,有纤维束与深 筋膜相连。腰部浅筋膜可分两层,之间有丰富的 蜂窝状脂肪组织。 ⑴皮神经: 项部:枕大N(C2)、第三枕N(C3) 背部:胸N后支(上6-7对的内侧支、下5-6 对的外侧支) 腰部:臀上皮N(L1-3后支的外侧支) ⑵皮血管:较小,主要是肋间后A和腰A的后支。
3、第3层——竖脊肌(骶棘肌)
位臵:脊柱棘突两侧的纵沟内。由三列肌束组
成,从内到外分别是髂肋肌、最长肌、棘肌。 ⑴髂肋肌 起点:骶骨背面、骶结节韧带、髂嵴后部。 止点:肋骨。 ⑵最长肌 可分为头、颈、胸最长肌 起点:骶骨背面、腰椎棘突、胸颈椎横突。 止点:胸椎、颈椎的横突,颞骨乳突。 ⑶棘肌 可分为头、颈、胸、腰棘肌 起点:下位椎骨棘突。 止点:上位椎骨棘突。 作用:使脊柱后伸和头后仰。单侧收缩则侧屈。 “腰肌劳损”即指该肌
三个特殊颈椎:
寰椎:呈环形,无椎体、棘突和关节突。由前弓、 后弓和两个侧块构成。 前弓前面有前结节,后面有齿凹。后弓后 面正中处有后结节。侧块上面有肾形的上关节凹, 下面有平坦的下关节面。

枢椎:由椎体向上 伸出一个齿突。
隆椎:棘突特别 长,不分叉,形成结 节,可于项部皮下看 到或摸到(强屈项背 时,3个明显骨突的中 间者)。横突孔较小, 仅有椎V通过。
4、第四层: (1)椎枕肌 包括以下四肌 ①头后大直肌 纤维向外上方斜行 起点:枢椎棘突。 止点:枕骨下项线外侧份。 作用:与夹肌相同 ②头后小直肌 纤维向上直行 起点:寰椎后结节。 止点:枕骨下项线内侧份。 作用:使头部回旋和后仰。 ③头上斜肌 纤维斜向内上方 起点:寰椎横突。 止点:枕骨下项线。 作用:使头后仰。 ④头下斜肌 纤维向外上方斜行 起点:枢椎棘突。 止点:寰椎横突。 作用:单侧使头转向同侧,双侧使头后仰。
⑵横突棘肌 居竖脊肌深面,多起自横突,斜向内上升短 距离后,止于棘突。由浅至深分为三组: ①半棘肌 ②多裂肌 ③回旋肌 [作用]:单侧收缩,使脊柱转向对侧;双侧 收缩,使脊柱后伸。 ⑶横突间肌 协助脊柱侧屈。 ⑷棘突间肌 协助脊柱后伸。 ⑸肋提肌 由横突连至下位肋骨后端,上提肋骨。 ⑹腰方肌 位臵:腹后壁,腰椎两侧。 起点:髂嵴。 止点:第12肋,第1-4腰椎棘突。 作用:下降肋骨,使脊柱侧屈。 ⑺腰大肌
⑷菱形肌 位臵:斜方肌中部的深面,纤维斜向外下。 起点:第6-7颈椎棘突(小菱形肌)、第1-4胸 椎棘突(大菱形肌)。 止点:肩胛骨内侧缘中、下部。 作用:使肩胛骨靠近脊柱,并向上移动。 ⑸上后锯肌 位臵:菱形肌的深面,纤维斜向外下。 起点:第6-7颈椎和第1-3胸椎的棘突。 止点:第2-5肋骨肋角的外侧面,呈锯齿状。 作用:上提肋骨,助吸气。 ⑹下后锯肌 位臵:背阔肌中部的深面,纤维斜向外上。 起点:第11-12胸椎和第1-2腰椎棘突。 止点:第9-12肋骨肋角的外侧面,呈锯齿状。 作用:下降肋骨,助呼气。
1Biblioteka Baidu位臵越低,厚度越厚。颈部和腰部者前部较厚, 后部较薄,而胸部者则相反。 2)纤维环前部较宽,越往后越窄。由于后部有后纵 韧带保护,因此后外侧方最易破裂。
临床意义:
1)成人椎间盘血液供应贫乏,逐渐发生变性,易受 结核菌侵犯而坏死。 2)过度劳损可引起纤维环破裂,使髓核或纤维环或 二者同时膨出,形成椎间盘突出症。
④椎A:可分为四段 第一段:起点至入第6颈椎横突孔之前。 第二段:穿过第6~2颈椎横突孔的部分,其 内侧为颈椎体,后面为颈N前支,周围包以椎静脉 丛。老年人椎A第二段可出现迂曲,或颈椎体骨质 增生,均可影响血流。 第三段:出枢椎横突孔至进入椎管之前。先 向外、向后,穿过寰椎横突孔,然后经寰椎后弓 的上方,呈水平方向转向后内,接近中线时,穿 寰枕后膜进入椎管。 第四段:进入椎管后的部分。 2、腰背部 神经:脊神经后支 血管:肋间A后支、腰A后支
4)棘间韧带
5)横突间韧带 6)棘上韧带
黄韧带
项韧带
㈢脊柱的整体观
侧面4个生理弯曲: 颈曲 胸曲 腰曲 骶曲 正面可有轻度侧弯: 右利的人上部 稍向右侧凸,下 部代偿性向左凸。 左利者相反
2、第二层: (1)头夹肌 位臵:项部,斜方肌深面。 起点:项韧带下部、第7颈椎和第1-3胸椎棘突。 止点:枕骨上项线外侧份。 ⑵颈夹肌 位臵:头夹肌的外下方 起点:第3-6胸椎棘突。 止点:第1-3颈椎横突后结节。 [夹肌的作用]:单侧收缩,使头转向同侧; 双侧收缩,使头后仰。 ⑶肩胛提肌 位臵:项部两侧,斜方肌深面。 起点:第1-4颈椎横突后结节。 止点:肩胛骨上角及内侧缘上部。 作用:上提肩胛骨。肩胛固定,使颈屈向同侧。

横突,而横突是肋骨的遗 迹)
⑷骶骨:呈倒三
角形。


骶骨底 骶骨岬 骶前孔4对
耳状面
骶后孔4对 骶管
骶管裂孔
骶角
⑸尾骨:呈三角形。
3、椎骨间的连结
⑴ 椎间盘
位臵——相邻两椎体之间。共23个。
构造 纤维环:由纤维软骨构成,呈环形。前宽后窄
髓核:有弹性的胶状物质。是脊索的遗迹。 结构特点:
⑵胸椎: 椎体侧面和横突尖端
的前面有肋凹。 椎体肋凹一般有上、 下两个半肋凹 T1 上肋凹为圆形 T9、10 只有上肋凹 T11、12 只有一圆形 肋凹 棘突较尖,向后下方 倾斜,呈叠瓦状。 关节突的关节面呈额 状位。
⑶腰椎:
椎体肥厚; 棘突呈方板状,水 平向后伸。 关节突的关节面呈 矢状位。上关节突的 后缘有一卵圆形的突 起,叫乳状突。 横突根部后下方有 一副突。(副突相当于
脊柱区解剖
一、境界与分区 境界:枕骨的上项线、斜方肌前缘、 腋后线及其向下的延长线、髂后下棘至 尾骨下端。 分区:项部 肩峰—第一胸椎棘突—肩峰 背部 第12肋 腰部 髂嵴 骶尾部
二、体表标志 1、各椎骨的棘突 比较容易定位的有:
第七颈椎棘突 第2胸椎棘突:平肩胛骨上角 第3胸椎棘突:平肩胛冈内侧端 第7胸椎棘突:平肩胛骨下角 第3腰椎棘突:平脐 第4腰椎棘突:平髂嵴最高点 第2骶椎棘突:平髂后上棘
腰部两个薄弱区
1、腰上三角 境界:下后锯肌、腹内斜肌、竖脊肌。 底—腹横肌腱膜 表面—背阔肌 内容:肋下N、髂腹下N、髂腹股沟N 临床意义:腹膜后脓肿溃破处、腰疝形成处 2、腰下三角 境界:背阔肌、腹外斜肌、髂嵴 底——腹内斜肌 表面——筋膜 临床意义:腹膜后脓肿溃破处
㈢深部神经血管
1、项部 ⑴神经:主要是脊神经后支 枕下神经(C1后支):穿过寰椎后弓与椎A之间 进入枕下三角,分支支配椎枕肌。 ⑵血管: ①枕A:来自颈外A,经乳突与寰椎横突之间进 入项部,至胸锁乳突肌和头夹肌附着处深面。 ②颈横A:来自甲状颈干,向外至斜方肌前缘深 面分为升、降支。升支营养头夹肌、肩胛提肌, 降支营养菱形肌 ③颈深A:来自肋颈干,在深部上升,与枕A的 分支吻合。
㈡肌层
1、第一层: (1)斜方肌 位臵:项部和背上部皮下。 起点:枕外隆凸、项韧带、全部胸椎的棘突。 止点:锁骨外侧端、肩峰、肩胛冈。 作用:牵拉肩胛骨向内侧或向上、下移动。 (2)背阔肌 位臵:背下部和胸外侧部皮下。 起点:下6个胸椎、全部腰椎的棘突,骶正中嵴、 髂嵴后部。 止点:肱骨小结节嵴。 作用:使肩关节后伸、内收和旋内。参与引体 向上。
四、脊柱
㈠脊柱的组成 26块椎骨,椎间盘、韧带、关节。 ㈡脊柱的结构特点 1、椎骨的一般结构 ⑴椎体 ⑵椎弓 ⑶七个突起:一个棘突、一对横突、一对 上关节突、一对下关节突。
2、各部椎骨的形态特点
⑴颈椎:椎体较小,上面两侧缘的唇状突起,叫 椎体钩,下面前后缘稍突。椎孔较大。横突短而宽, 根部有横突孔,末端分裂成前、后结节(前结节为 肋骨遗迹),C6的前结节叫颈A结节;棘突常分叉; 关节突的关节面近似水平位,易脱位,骨折少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