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水稻施用有机硒肥技术的研究
富硒水稻种植技术

富硒水稻种植技术富硒水稻种植技术是指通过合理的土壤改良和适当的种植管理措施,提高水稻中硒的含量,从而获得富硒水稻的一种种植方法。
富硒水稻具有显著的保健功能,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
下面将从土壤改良、育种方法、种植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富硒水稻的种植技术。
一、土壤改良1. 施用硒肥: 可选择硒肥来提高土壤中的硒含量。
硒肥的施用量应根据土壤硒含量和水稻对硒的需求来确定。
2. 施用有机肥: 有机肥能够提高土壤的肥力,增加土壤中营养物质的供给。
选择适量的有机肥施入,有助于水稻吸收和累积硒。
3. 调整土壤pH值: 硒在碱性土壤中容易难以吸收利用,因此需采取措施将土壤的pH值调整到适宜的范围。
可以通过施用酸性肥料或者石灰来调整土壤的pH 值。
二、育种方法1. 选择富硒品种: 在育种过程中,选择富含硒元素的亲本进行杂交,培育出富硒水稻品种。
2. 采用基因编辑技术: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通过调整水稻基因组中与硒吸收和累积相关的基因进行改造,提高水稻对硒的吸收和累积能力。
三、种植管理1. 合理施肥: 在水稻生长的不同阶段,根据水稻对肥料的需求进行施肥。
特别是在灌浆期,适量增加硒肥的施用量,以提高水稻籽粒中硒的含量。
2. 调控灌溉: 合理调控灌溉水量,避免过度灌溉或缺水,保持土壤湿润度适宜。
3. 病虫害防治: 定期检查水稻田的病虫害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保证水稻的生长健康。
4. 按期收割: 控制水稻生长期间的时间,按照品种的生育期收割,不过迟也不过早。
5. 存储管理: 硒的含量会因不同的保存方式而有所变化,因此要采用适当的保存方法,保证富硒水稻的硒含量不受影响。
富硒水稻种植技术的实施需要综合考虑土壤改良、育种和种植管理等因素,通过调整这些因素能够提高水稻中硒的含量。
富硒水稻的种植技术可以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也能够为人类提供更为营养丰富的粮食资源,有利于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
因此,推行富硒水稻种植技术对农业生产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广西富硒水稻产业及硒肥施用技术研究

广西富硒水稻产业及硒肥施用技术研究硒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作用。
同时水稻在粮食作物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发展富硒水稻对满足人们的硒摄入有着重要意义。
本研究通过收集资料、查阅文献和走访调查等方法,对广西富硒水稻产业发展现状及富硒水稻生产技术应用现状进行研究,并针对富硒水稻生产中定量富硒技术问题,开展了水稻硒肥适宜施用量田间试验和验证研究,为解决广西富硒水稻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和对策。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目前广西富硒水稻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富硒水稻企业规模小;打造知名富硒稻米品牌难度大;生产技术人员不足;政府微观层面政策不足。
为此,为促进广西富硒水稻产业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制定广西富硒水稻产业规划;打造龙头企业和名品牌;完善富硒水稻产品标准体系;加强富硒水稻技术开发。
2.通过对广西富硒水稻生产技术应用现状的分析发现,目前广西富硒水稻生产企业主要在水稻抽穗期通过叶面喷施硒肥的方式进行水稻富硒。
由于不同稻田土壤硒含量水平不同,在富硒水稻生产中易出现籽粒硒含量变异大,喷施硒肥效果不确定的问题。
3.硒肥适宜施用量田间试验研究发现,在不同土壤硒含量水平下喷施不同用量(0.225、0.45、0.9、1.8、3.6g/667m2)氨基酸硒肥,对水稻产量有一定的增产效应,显著提高稻米硒含量。
土壤硒对水稻吸收累积硒有积极贡献,且土壤有效硒含量稻米硒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通过稻米硒含量与硒肥施用量回归方程,得出了不同土壤有效硒含量稻田区的硒肥施用量计算方程,分别为:土壤有效硒含量<0.02mg/kg区:硒肥用量=(籽粒目标硒含量-0.062)/0.164;土壤有效硒含量0.02-0.03mg/kg区:硒肥用量=(籽粒目标硒含量-0.083)/0.202;土壤有效硒含量0.03-0.04mg/kg区:硒肥用量=(籽粒目标硒含量-0.121)/0.189;土壤有效硒含量0.04-0.05 mg/kg区:硒肥用量=(籽粒目标硒含量-0.09)/0.587;土壤有效硒含量>0.05mg/kg区:硒肥用量=(籽粒目标硒含量-0.088)/0.429。
富有机硒稻米生产集成技术研究与应用 安徽省微量元素协会【整理精品范本】

富有机硒稻米生产集成技术研究与应用郭少祥朱同贵顾振飞尹雪斌张尧周维金朱景幻(安徽光明槐祥工贸集团公司中国科技大学)摘要:通过应用配方硒肥、增施有机肥及强化种植管理等生产过程中一系列技术与方法,对水稻中的有机硒含量富集机理及技术进行集成与应用,制定了技术规程和企业标准,提高了稻米中有机硒含量,使较大面积生产的稻谷含硒量稳定达国标《富硒稻谷》要求,其中有机硒含量达70%以上,并实现了稻米中硒含量定量控制,保证了富硒稻米的食用安全,满足了人们通过主食安全、经济、有效补充硒元素的需求.关键词:富有机硒稻米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2009年5月,在时任安徽省赵树丛副省长的重视下,省参事室将中国科技大学从事硒元素研究的博士团队引进我省,该团队在省科技厅、省农委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光明槐祥集团建立富有机硒大米生产基地,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光明槐祥集团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国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和中国驰名商标拥有企业。
稻米生产加工是公司主导产业之一,已建立通过国家级验收的标准化水稻生产基地30万亩,绿色食品生产基地7万亩,年加工稻谷近30万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理念的转变,对营养、安全和功能稻米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尤其是能够通过主食安全经济有效地补充人体硒元素的富硒稻米的需求更为迫切。
为此,在对市场富硒食品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选定“富有机硒稻米生产集成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课题,利用中科大硒与人体健康实验室雄厚的科研力量和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设备先进,利用光明槐祥公司生产基地面积大、加工基础设施完善等有利条件,开展技术攻关和试验示范。
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 研究背景硒(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据统计,全世界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缺硒,我国有2/3的国土为国际公认的缺硒,涉及22个省(市、区),其中苏、浙、皖等地区为严重缺硒区,全国约7亿人硒摄入量长期严重不足.我国人均硒摄入量仅为36微克/天,明显低于中国营养学会和世界卫生组织最低推荐值每日50微克和60微克,不到日本、美国的1/3,营养专家于若木呼吁“要像抓补碘一样抓好全民补硒工作”.研究证明,人类的克山病、大骨节病是缺硒引起的,心血管、肝脏、肿瘤等疾病也与缺硒密切相关。
无公害富硒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无公害富硒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无公害富硒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是指通过合理的栽培措施,充分发挥富硒水稻的生产潜力,从而获得高产、高效、无公害的种植结果。
本文将从土壤改良、品种选择、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无公害富硒水稻的栽培技术。
土壤改良是实现无公害富硒水稻高产高效栽培的重要措施。
根据土壤的特点,进行改良和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施用有机肥料:有机肥料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还能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高土壤的抗逆性。
2.科学调整土壤酸碱度:富硒水稻对土壤ph值的要求较高,通常在5.5-7.0之间,可以通过石灰、腐殖酸等调节土壤酸碱度。
3.加强土壤保水能力:富硒水稻对水分要求较多,在种植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可通过覆盖耕作、加强灌溉等方式提高土壤保水能力。
品种选择是无公害富硒水稻高产高效栽培的关键环节。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良品种,具备较高的产量和抗逆性,以确保高产高效的栽培结果。
1.品种选择:选用适应当地条件的富硒水稻品种,要求产量高、硒含量高、抗逆性强等特点。
2.繁殖技术:通过正确的繁殖技术,保证种子的质量和纯度,提高品种的遗传纯度,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
施肥管理是实现无公害富硒水稻高产高效的重要措施之一。
合理施用肥料,使富硒水稻在生长过程中获得足够的养分供给,促进其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硒含量。
1.合理施用基肥:在种植前进行施肥,根据土壤肥力进行总体施肥量的确定,包括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
2.科学施用追肥:根据富硒水稻的营养需要和生长阶段的特点,进行科学施肥,包括追施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病虫害防治是无公害富硒水稻高产高效栽培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措施,保护富硒水稻的健康生长,减少病虫害对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1.合理选用抗病虫害的品种:选择具有一定抗病虫害能力的富硒水稻品种,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加强田间管理:包括合理密度、及时除草、病虫害监测等措施,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叶面喷施有机硒肥对稻米硒含量及品质的影响

叶面喷施有机硒肥对稻米硒含量及品质的影响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尤其是微量元素,成为了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
硒作为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土壤中的硒含量不高,人们在平时饮食中往往难以摄入足够的硒元素。
近年来,叶面喷施有机硒肥已成为提高硒元素在农产品中含量的有效途径之一,也备受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就叶面喷施有机硒肥对稻米硒含量及品质的影响进行探讨。
一、叶面喷施有机硒肥可以提高稻米硒含量研究表明,叶面喷施有机硒肥可以明显提高稻米硒含量,进而改善稻米的营养价值。
一项针对益阳市的田间试验发现,在叶面喷施桥本有机硒肥的情况下,稻米的硒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着喷施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同时,也发现了硒施用量与稻米硒含量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即硒的喷施浓度越高,稻米的硒含量也会随之增加。
此外,对比试验还发现,如果将有机硒肥改为普通化肥喷施,则不仅无法提高稻米的硒含量,反而会导致硒含量下降。
二、叶面喷施有机硒肥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在提高硒含量的同时,叶面喷施有机硒肥对稻米品质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研究发现,有机硒肥的喷施能显著提高稻米的垩白度、糠粕率和出锅干度,但却对稻米的储藏性能没有影响。
此外,在稻米中硒含量达到一定程度后,硒就会转化为有机硒形式,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就会逐渐减弱,甚至可能会出现“高硒低质”现象。
因此,对于稻米种植过程中的硒肥喷施,在硒含量达到适宜水平后,应该适度降低喷施浓度,以保证稻米的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平衡。
三、结论和建议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叶面喷施有机硒肥对稻米硒含量及品质的影响是明显的。
硒作为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其含量过低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提高硒含量在大众饮食中的占比十分必要。
叶面喷施有机硒肥作为一种高效的肥料补充方式,在提高硒元素的同时还能改善稻米品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水稻等作物的生产中。
不过,也应该注意到硒元素在一定程度上能对稻米品质造成影响,需要在提高硒含量的同时注意精细调控硒肥的施用浓度。
叶面喷施富硒有机肥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叶面喷施富硒有机肥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赵丹,高嵩,王超,孙敏杰,李瑞春*(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辽宁辽阳111000)摘要:试验以水稻品种通禾833、通禾885、通禾899为研究对象,采用叶面喷施的方式,以清水为对照,进行富硒有机肥使用对比试验。
通过比较分析各处理的水稻叶绿素含量、产量性状、稻米品质及硒在内的微量元素含量,了解富硒有机肥对水稻生产的影响,进一步优化明确“富硒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试验表明:叶面喷施富硒有机肥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生产的稻米符合富硒稻米标准,具有较好的示范应用效果。
关键词:水稻;富硒有机肥;叶面喷施;肥效中图分类号院杂147.5文献标志码院A文章编号院1673原6737渊圆园24冤02原园园32原园4基金项目:辽宁省建平县经济作物科技特派团(2023020584-JH5/104)。
收稿日期:2024-03-11作者简介:赵丹(1985-),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作物育种与栽培及生理生化检测工作。
*通讯作者:李瑞春(1983-),硕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作物生理及栽培技术研究。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Foliar Spraying Selenium-enriched OrganicFertilizer in Rice ProductionZHAO Dan ,GAO Song ,WANG Chao ,SUN Min-jie ,LI Rui-chun*(Liaoning Economic Crops Research Institute,Liaoyang Liaoning 111000,China)Abstract:The rice varieties Tonghe-833,Tonghe-885and Tonghe-899were used as research objects,and the use of selenium-rich organic fertilizer was compared with clear water by spraying on leaves.By comparing and analyzing the chlorophyll content,yield traits,rice quality and trace element content including selenium in each treatment,we can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of selenium-enriched organic fertilizer on rice production,and further optimize and clarify the high-yield and high-quality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selenium-enriched ric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praying selenium-enriched organic fertilizer on leaves could improve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rice,and the rice produced met the standard of selenium-enriched rice,which had a good demonstration application effect.Key words:Rice;Selenium-rich organic fertilizer;Foliar spraying;Fertilizer efficiency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是我国东北地区人体摄入碳水化合物的直接来源。
叶面喷施有机硒肥对稻米硒含量及品质的影响

叶面喷施有机硒肥对稻米硒含量及品质的影响摘要:利用水稻(Oryza sativa)品种丰优737在不同生育期叶面喷施有机硒肥,成熟期测产并取样分析稻米品质及含硒量。
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叶面喷施有机硒肥对水稻有一定的增产作用,明显提高稻米中硒含量、改善稻米的品质,并以齐穗期喷硒效果最佳。
该水稻品种也可作为今后低硒区域富硒技术示范推广品种。
关键词:水稻(Oryza sativa);丰优737;叶面喷硒;含硒量;稻米品质硒(Se)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硒在清除活性氧自由基、保护生物膜、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补硒对预防肿瘤、心血管疾病、大骨节病等也有重要作用[1]。
我国70%的县市谷物含硒低于0.05 mg/kg,其中29%的地区属于严重缺硒区。
水稻作为世界第二大粮食作物,是我国居民营养和能量的主要来源,主食富硒大米能有效补充人体所需的硒元素[2]。
根据水稻对各种营养元素的吸收机理[3],通过叶面补硒的方法,探讨不同生育期喷施有机硒肥对稻米品质及含硒量的影响,生产出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富硒稻米,为我国低硒或缺硒地区应用富硒栽培技术提高稻米硒含量和改善品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时间、地点试验于2011年4~10月在安康市汉滨区建民镇汪槽村进行。
试验田土壤肥力中等,田间管理、施肥和病虫害防治参照当地一般水平。
1.2 试验材料供试稻种为丰优737(陕审稻2006001,陕西汉中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供试硒肥为长沙隆兴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有机富硒叶面肥[登记证号:农肥(2005)临字2001号;标准证号:Q/ADCB-2005]。
1.3 试验方法试验设8个处理(不设重复),小区面积29.8 m2(长14.2 m,宽2.1 m),小区间隔0.8 m,株行距42 cm×20 cm,秧苗期进行去杂去劣。
有机富硒叶面肥(以下简称硒肥)喷施时稀释500倍于不同生育期喷施。
浅谈富硒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浅谈富硒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富硒水稻是一种富含硒元素的稻种,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和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富硒水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和关注。
本文将从土壤改良、育种选优、施肥管理等几个方面谈谈富硒水稻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一、土壤改良富硒水稻的生长对土壤环境要求较高,需要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适宜的pH值、水分、通气性等。
因此,在栽培时需要对土壤进行改良,以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持稳定的土壤环境,为富硒水稻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具体方法有以下几项:1、施肥富硒水稻需要充足的生长营养,而肥料的施用是提高土壤肥力的常用方法。
在富硒水稻的栽培中,可使用鸡粪、牛粪等有机肥和磷、钾肥等无机肥进行施肥。
在施肥时应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阶段进行施肥,以避免施肥不当导致土壤污染和作物生长异常。
2、添加有机物在土壤中添加适量的有机物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和代谢,增加土壤微生物活性,有利于稻根发育和养分吸收。
而且,添加有机物还可以调节土壤pH值和保持土壤水、肥、气平衡。
3、调整pH值pH值是影响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常,富硒水稻的生长适宜的pH值为6.0~7.0之间。
如果土壤的pH值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稻根的吸收和利用养分的能力,从而影响富硒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因此,在栽培富硒水稻时需要注意调整土壤pH值。
二、育种选优育种选优是促进富硒水稻高产优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栽培富硒水稻时需要选用优质的稻种,通过持续的育种和选种,培育出适应自然环境和市场需求的品种。
富硒水稻的种子是农民种植的基础,如果选用优质的种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稻穗的质量和产量。
在选种时应选用适宜的丰产、高效、抗病性强的优质品种,这样就有助于企业将生产成本减低,提高经济效益。
2、实施岛屿逆育种富硒水稻要想实现高产优质,除选用优质种子外还需要实施岛屿逆育种。
岛屿逆育种是指通过选择相对劣质的种子,进行逼近自然选择的方法,来获得新的高产优质品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富硒水稻施用有机硒肥技术的研究
以三系杂交水稻Ⅱ优7号和川香9838为试材,在大田栽培条件下,设置不同的硒肥叶面喷施时期以及硒肥施用量和施用方式试验,研究生产富硒稻谷的硒肥施用技术。
结果表明:二次枝梗原基分化期和齐穗后6~12d是籽粒吸收硒元素的关键时期,在这两个时期叶面喷施硒肥可以显著的提高水稻的产量和籽粒中的硒含量,增产的主要原因是促进了结实率的提高,同时千粒重也略有增加;在二次枝梗原基分化期和齐穗后10d左右两次喷施安徽硒无忧现代农业生产的有机富硒肥各100mL,稻米产品中硒含量稳定且符合富硒稻米国家标准。
硒是重要的生命元素,其丰缺与人类和动物的正常机体代谢和健康密切相关,对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蛋白质合成和抗氧化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
植物可以通过自身的生理代谢,将生物活性低的无机硒转化为生物活性高的有机硒,成为动物摄入硒的主要直接硒源,人体所摄入的硒,也主要是直接地或通过动物间接地来源于植物。
就人体对硒的吸收而言,生物源有机硒优于其它有机硒,谷物中的硒占人类饮食中硒摄入总量的70%~80%,是人体最重要的硒源,提高人体的硒营养水平,以补充谷物硒为宜。
大米是我国大多数人的主食,其含硒量与人体硒营养状况关系密切。
通过叶面喷施硒肥,提高稻米中的硒含量,是改善和满足食物链中硒水平不足的廉价且可行的方法。
本试验选择有机硒肥、设置不同的叶面喷施时期、施用量和施用方式,系统研究了生产富硒稻谷的硒肥施用技术。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供试硒肥为安徽硒无忧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有机富硒肥。
该产品包装为100mL/瓶。
供试品种为三系杂交水稻Ⅱ优7号和川香9838。
1.2 试验设计:
试验一:水稻对硒元素吸收的关键时期研究。
于2009年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广汉水稻试验示范基地进行,设二次枝梗原基分化期(距抽穗25d,)、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距抽穗11d,)、齐穗期、齐穗后6d和齐穗后12d,5个硒肥喷施时期,喷施量为100ml,以不施硒肥处理为对照,2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试验二:硒肥施用量和施用方式研究。
于2010年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广汉水稻试验示范基地进行,设置2个施肥量:B1为100ml ,B2为200ml;2个施肥方式:C1为二次枝梗原基分化期一次性施用,C2为二次枝梗原基分化期和齐穗后10d2次施用,以不施硒肥处理为对照;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硒肥喷施时期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叶面喷施硒肥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数据表明在二次枝梗原基分化期、齐穗后6d和齐穗后12d喷施硒肥可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与不施硒肥的对照相比,分别增产535.27、749.63和662.40kg/hm2,增产幅度均超过5%,分别为6.16%、8.63%和7.62%;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和齐穗期喷施硒肥也有一定的增产作用,但增产效果不显著,增幅分别为1.72%和2.81%。
本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二次枝梗原基分化期(即倒二叶完全展开时)和齐穗后6~12d是籽粒吸收积累硒元素的关键时期,在这两个时间段喷施硒肥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的产量。
2.2 不同硒肥喷施时期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试验设置的硒肥喷施时期均是在二次枝梗原基分化期之后,对有效穗数已经没有影响。
研究表明,喷施硒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结实率的影响,对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影响不显著;喷施硒肥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的结实率。
另外,原基分化期、齐穗后6d和齐穗后12d喷施硒肥,结实率分别为87.23%、88.33%和87.79%,分别提高4.96、6.06和5.52个百分点,与对照相比,提高幅度分
别为6.03%、7.37%和6.71%,均超过5%。
2.3 硒肥喷施时期对稻谷中硒含量的影响。
数据表明,叶面喷施硒肥可以显著提高糙米和谷壳中的硒含量,尤其是在二次枝梗原基分化期、齐穗后6d和齐穗后12d喷施硒肥可以显著提高糙米和谷壳中的硒含量。
在齐穗后12d喷施硒肥,糙米和谷壳中的硒含量最高,分别为0.265和0.297mg/kg,而对照的糙米和谷壳中的硒含量分别只有0.038和0.059mg/kg。
GB/T22499-2008中规定富硒稻谷加工的大米中硒含量在0.04~0.30mg/kg 之间,满足富硒稻谷的标准,研究人员从四川省川粮米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四川崇州粮油储备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富硒稻谷精米中抽样委托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检测,其精米中硒含量分别为0.122和0.112mg/kg,均符合富硒米的国家标准。
2.4 硒肥施用量和施用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研究认为,叶面喷施硒肥可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施用硒肥200ml 时水稻产量可以提高10%以上;硒肥施用量相同的情况下,在二次枝梗原基分化期和齐穗后10d分2次喷施比在二次枝梗原基分化期一次性喷施增产效果更显著。
在二次枝梗原基分化期和齐穗后10d分2次各喷施硒肥100ml,水稻产量最高,与对照相比,单产提高1031.07kg/hm2,增幅达11.92%;在二次枝梗原基分化期一次性喷施硒肥100ml,水稻增产幅度最小,单产增加661.10kg/hm2 ,增幅为7.64%。
2.5 硒肥施用量和施用方式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喷施硒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主要是对结实率的影响,对千粒重和穗粒数的影响不显著;喷施硒肥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的结实率,在本试验设置的各个处理下,同对照相比,水稻喷施硒肥后结实率均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在硒肥施用量相同的情况下,在二次枝梗原基分化期和齐穗后10d分两次喷施比在二次枝梗原基分化期一次性喷施结实率提高幅度更大,在二次枝梗原基分化期和齐穗后10d分2次各喷施硒肥100ml ,结实率的提高幅度最大,提高6.91个百分点,同对照相比,提高幅度接近10%,在二次枝梗原基分化期一次性喷施硒肥100ml ,结实率的提高幅度最小,提高5.49个百分点,提高幅度为7.80%;本试验设置的各个处理的千粒重均比对照有所增加,但千粒重的增加不显著。
2.6 硒肥施用量和施用方式对稻谷中硒含量的影响。
数据表明,硒肥施用量相同,在二次枝梗原基分化期和齐穗后10d分两次喷施比在二次枝梗原基分化期一次性喷施更有利于籽粒对硒元素的吸收,糙米和谷壳中硒含量相应都高些;施用量为100ml,在二次枝梗原基分化期和齐穗后10d分2次喷施比施用量为200ml在二次枝梗原基分化期一次性喷施的处理糙米和谷壳中硒含量更高。
3、讨论:虽然本试验设置的各个处理的糙米中的硒含量都在国标规定的范围内,但由于品种对硒元素的吸收能力有所不同,因此,使用本研究中选用的富硒肥建议的最佳施用方式是在二次枝梗原基分化期和齐穗后10d各喷施硒肥100ml,这既可以有效的增加稻谷产量,又可以保证生产出符合国标的富硒稻谷。
综上所述,水稻喷施硒肥可以有效的提高水稻产量。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二次枝梗原基分化期和齐穗后6~12d叶面喷施硒肥,水稻的增产效果最佳,喷施时期延后,也会有一定的增产效果,但增产幅度逐渐降低;通过对各处理的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表明,结实率的提高是水稻叶面喷施硒肥增产的主要原因,这与其他相关课题《硒元素能改善水稻结实性状的研究》结果一致;叶面喷施硒肥可以显著提高糙米和谷壳中的硒含量,糙米加工成富硒大米,可以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将其副产物加以利用,加工成饲料或富硒盐蛋等产品也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稻农与企业合作发展订单农业生产富硒稻谷,可以显著的提高农民的种稻效益,实现企业增效,农民增收。
选用本研究中使用的安徽硒无忧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有机富硒液体肥进行富硒稻谷生产,适宜的施用技术是在二次枝梗原基分化期和齐穗后10d左右,分两次喷施各100ml ,大幅度减少了施用次数和数量,生产出的稻米产品中硒含量稳定且符合富硒稻米国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