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增益微波光子链路的设计
一种高增益微波光子天线阵列的设计

doi:10.3969/j.issn.1001-893x.2019.06.018引用格式:王斓,余建国,李依桐,等.一种高增益微波光子天线阵列的设计[J].电讯技术,2019,59(6):729-733.[WANG Lan,YU Jianguo, LI Yitong,et al.Design of a high-gain microwave photonic antenna array[J].Tele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2019,59(6):729-733.]一种高增益微波光子天线阵列的设计*王 斓1,余建国**1,李依桐1,李欣国2(1.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北京100876;2.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430235)摘 要:设计了一种中心频率为20GHz的8单元微带光子天线阵列,利用微波光子技术解决了传统微波技术在高频㊁宽带等方面的问题㊂天线单元为矩形微带贴片天线,馈电网络采用具有λ/4阻抗匹配枝节设计的多级T型等分功分器㊂采用光子上变频技术产生20GHz的微波信号,光载微波信号经光纤传输后由阵列天线发射㊂利用三维高频结构电磁场仿真对该天线阵模型的搭建和优化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天线阵仿真阻抗带宽为1.15GHz,在带宽内最大增益为13.6dBi㊂将天线阵列应用到微波光子系统发射端,测量结果表明,最大增益可以达到6.92dBi㊂该天线阵列性能良好,可广泛应用于未来移动通信网络覆盖领域㊂关键词:5G;微带阵列天线;微波光子技术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微信扫描二维码听独家语音释文与作者在线交流中图分类号:TN8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93X(2019)06-0729-05 Design of a High-gain Microwave Photonic Antenna ArrayWANG Lan1,YU Jianguo1,LI Yitong1,LI Xinguo2(1.School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Beijing100876,China;2.Accelink Technologies Co.,Ltd.,Wuhan430235,China)Abstract:An8-cell microstrip rectangle patch antenna array with a center frequency of20GHz is de⁃signed.The use of microwave photonic technology solves the problems of traditional microwave technology in high frequency and broadband.The antenna unit is a rectangular microstrip patch antenna.The feed net⁃work is composed of multi-level T-type equal power dividers which useλ/4impedance matching struc⁃ture.Photonic frequency up conversion technology is used to generate20GHz microwave signal.After opti⁃cal transmission,microwave over fiber is emitted by array antenna.High frequency structure simulator(HF⁃SS)is used to build and optimize the simulation model of antenna.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edance bandwidth of the array antenna is1.15GHz and the maximal gain in the bandwidth can reach 13.6dBi.Antenna array is applied in transmitter of microwave photon system.The measured maximum gain in the bandwidth is found to be6.92dBi.Antenna array maintains a relatively good consistency which can be widely used in future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s.Key words:5G;microstrip array antenna;microwave photon technology1 引 言面向第五代移动通信需要传输1~10Gb/s的数据速率㊁所需频带达到1GHz以上的实际需求,如此宽的频谱资源在目前6GHz以下无线电频率资源日㊃927㊃第59卷第6期2019年6月电讯技术Tele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Vol.59,No.6 June,2019* **收稿日期:2018-08-15;修回日期:2018-11-0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531007)通信作者:yujg@益紧张的情况下显然无法满足㊂要传输如此高的数据速率,只使用无线的方法不能满足越来越高的传输速率需求㊂将光纤通信几乎无限的频带资源与无线通信灵活的接入方式相结合,可解决上述宽带和频谱资源的供需矛盾[1]㊂天线作为无线通信的重要器件,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着通信质量[2-3]㊂欧美很多国家都已成功研制出工作于毫米波频段的雷达防撞系统㊂在国内,由于毫米波频段的器件研究不成熟,缺乏稳定的工作性能,目前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微波频段[4]㊂传统的微波前端使用电子器件在处理高频㊁宽带信号方面的能力明显不足,给频率响应和电磁兼容等带来了巨大挑战[5]㊂微波光子技术融合了光子技术和微波技术优势,可以解决传统微波技术在高频㊁宽带等方面的问题,提供高性能的一体化微波前端㊂光波作为信息载体,具有极高的时间-空间带宽积㊁高度的并行性和抗干扰性,在信息高速传送和处理时具有功率损耗低和干扰小等优点㊂利用微波光子技术可以同时产生多个低噪声的微波源,可实现高频段㊁低损耗的频率变换和大容量㊁宽带信道交换等㊂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微波光子技术的8单元微带阵列天线,以微波光子技术代替传统的微波技术,突破了电域处理的 瓶颈效应”㊂2 微波光子天线设计2.1 天线单元的设计微带天线的分析方法有传输线法㊁腔模理论㊁多端口网络模型㊁数值分析法,经常采用是传输线法[6]㊂由传输线法推导出的经验公式可以确定天线的基本参数㊂首先要选取介质基板并确定其厚度h,介质基板的材料直接影响着天线的性能指标㊂提高介电常数能减小天线尺寸,而过高的介电常数又会限制缝隙的辐射场,降低辐射效率;增加介质板厚度能够提高天线增益,因此要选取适当的介电常数和介质板厚度㊂本课题中选取介电常数εr=2.55的AD255材料㊂微带天线的宽度w为w=c f(εr+12)-1/2㊂(1)式中:c是光速,f为天线的工作频率㊂由式(1)可计算出w=5.6mm㊂确定天线的宽度w之后,其等效介电常数εe为εe=εr+12+εr-12(1+12h w)-1/2㊂(2)微带天线的长度理论上为半波长,考虑到半波长的影响,实际天线的长度应减去延伸长度㊂延伸长度为Δl=0.412h(εe+0.3εe-0.258)(w/h+0.264w/h+0.8)㊂(3)天线的长度为L=c2fεe-2Δl㊂(4)由公式(2)~(4)可以计算出L=4.1mm[7]㊂2.2 天线阵列的设计将以上设计的微带天线作为单元按一定排列方式组合到一起就构成了天线阵㊂天线的单元间距对天线的增益有重要影响[8]㊂为了减少天线单元之间的互偶效应,理论上单元间距应为0.7λ~0.9λ㊂通过仿真扫描,确定最佳的阵元间距d=7mm㊂在确定天线单元和单元间距之后,馈电网络的设计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天线性能㊂对馈电网络的主要要求是阻抗匹配㊁损耗小㊁频带宽和结构简单㊂阵列的馈电方式有两种,即串联馈电和并联馈电㊂本课题中采用并联馈电,使每路天线单元的激励信号都等幅同相[9]㊂馈电网络由多级T型等分功分器组成,功分器采用λ/4阻抗匹配枝节设计,使调试简单方便[10]㊂阵列天线设计结构如图1所示,天线尺寸如表1所示㊂图1 天线阵列结构㊃037㊃电讯技术 2019年2.3 微波光子系统设计传统的电子学由于受到 电子瓶颈”的限制,难以实现宽带信号的产生㊁控制和处理㊂微波光子技术相对于电技术还具有传输损耗低㊁质量轻及抗电磁干扰等潜在优势,因此基于微波光子技术的天线能有效克服传统电子器件的技术瓶颈,改善和提高通信质量㊂微波光子天线与传统的微波天线对比如图2所示㊂图2 传统天线与微波光子天线对比图2(a)为传统微波天线接收前端,信号由天线阵列收集,随后放大㊁滤波,接着波束形成网络对来源于不同空间方向的信号进行选择,所得到的信号经传输网络送至中心处理站,变频后进入数字接收机做进一步处理㊂信号传输一般由同轴电缆完成,其传输损耗约为1dB /m,长距离传输时需多级放大才能补偿信号衰减,而这必然引入大量的非线性和噪声,增加了能耗㊂如图2(b)所示,利用超低损耗的光纤(传输损耗仅有0.0002dB /m)取代体积大㊁质量大㊁损耗大和易被电磁干扰的同轴电缆,能够提供高频率㊁多频段的本振源和高精细㊁大带宽的任意波形产生,基于光真延时的波束形成可克服传统相控阵波束倾斜和孔径渡越等难题,微波光子模数变换在高采样率下仍能保持较高的有效比特数㊂光载微波信号的产生主要有全电子学和光子上变频技术两种方法㊂然而受到电子带宽瓶颈的限制,全电子学方法难以产生宽带宽的超高速无线信号,而利用光子上变频技术产生却相对容易实现㊂采用光子上变频技术,利用光子学高速调制,能够实现超高速信号的产生[11]㊂光子上变频技术产生20GHz 信号的系统原理如图3所示,激光器1输出波长为λ1的光波,通过光调制器产生基带光信号;激光器2输出波长为λ2的光波,两路信号通过光耦合器相耦合实现光子上变频产生20GHz 的光波[12]㊂所产生的光波频率为f =c㊃(1λ2-1λ1)㊂图3 基于光子上变频技术产生微波信号3 仿真与测试3.1 拍频的仿真实验系统设计方案如图3所示,采用发射频率1553.44nm(f 1=193.12THz)㊁功率1mW 的激光器1,调制2.5Gb /s 的二进制振幅键控(On-Off Keying,OOK)信号㊂采用发射频率1553.60nm (f 2=193.1THz)㊁功率1mW 的激光器2用于耦合㊂经过光电二极管(Photo-Diode,PD)拍频后产生的信号频率为f 0=f 1-f 2=20GHz㊂经过硅基光电探测器拍频后产生的信号如图4所示㊂拟采用掺锗硅基光电探测器进行拍频,采用Si 基侧向接触结构,避免在Ge 区的不良欧姆接触,大幅提升了带宽,3dB 带宽可接近50GHz㊂图4 经PD 拍频后产生的信号3.2 天线的仿真实验使用HFSS 对所设计天线进行仿真,所得的输入反射系数S 11参数图㊁三维方向图分别如图5和图6所示㊂由图可知,阵列天线在中心频率20GHz 处达到谐振,S 11参数为-28dB,天线阵的上截止频率为20.47GHz,下截止频率为19.25GHz,绝对带宽为1.15GHz,相对带宽为6.1%,最大增益可以达到13.6dBi㊂天线与馈线达到了深度匹配,能量反射损耗较小,19.25~20.47GHz 的带宽满足课题的带宽需求㊂㊃137㊃第59卷王斓,余建国,李依桐,等:一种高增益微波光子天线阵列的设计第6期图5 阵列天线S11图6 阵列天线方向图将此天线在暗室中进行测试,采用比较法测量其增益㊂将型号为XB-GH42-20K 的角锥喇叭天线作为标准天线㊂根据测试数据使用EXCEL 软件绘制的待测天线和标准喇叭天线E 面方向图如7和图8所示㊂图7 待测天线E面方向图图8 角锥喇叭天线E 面方向图根据弗利斯(Friis)公式计算待测天线增益G 1为G 1=G 2+N 2-N 1=5.8dBi㊂式中:G 2为标准喇叭天线增益),N 2为待测天线的相对电平,N 1为标准喇叭天线的相对电平㊂3.3 ROF 系统测试将阵列天线应用到光载无线传输系统(Rodio-Over-Fiber,ROF)中在室内进行测试,由激光器拍频产生20GHz 的信号,经光纤传输后由所设计天线发射㊂在系统连接好之后,用探头在天线辐射正上方沿着天线单元排列方向平行移动,在电谱仪上观察信号变化情况,找出功率的两个峰值,测试结果如图9和图10所示㊂图9 功率较小峰值图10 功率较大峰值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得天线的增益G 为G =P max -P min =6.92dBi㊂式中:P max 为功率最大值,P min 为功率最小值㊂由于天线的制作精度㊁接口偏差和测试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测试结果和仿真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㊂天线在加工过程中存在不可避免的误差,比如介质基片在批量加工时的一致性就经常存在差别;暗室㊃237㊃ 电讯技术 2019年环境只是模拟的电磁环境,测试结果一般会存在3dBi的误差㊂本次测试实验中使用的SMA转接头为低频转接头,与天线的连接方法为焊锡连接,焊锡增加了介质板的厚度,对测试结果有一定影响㊂4摇结束语本文提出了一种应用于ROF系统发射端的微波阵列天线,利用HFSS对所设计的8单元阵列天线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天线阵列对提高天线的方向性和增益有着明显的效果㊂对制作出的天线阵实物进行测试,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比较吻合,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同时天线具有较好的辐射特性和较高的增益㊂将天线与光调制器件集成在硅基上形成光子天线,实现了光到微波的直接转换㊂下一步要进行集成化㊁芯片化以及集成芯片的仿真研究㊁设计㊁验证,根据实测结果改进设计方案㊂参考文献:[1] SING V K,SINGH M,KUMAR A,et al.Design of K-band printed array antenna for SATCOM applications[C]//Proceedings of2008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Recent Advances in Microwave Theory and Applications.Jaipur:IEEE,2008:702-704.[2] HUANG G C,ISKANDER M F,HOQUE M,et al.Anten⁃na array design and system for directional networking[J].IEEE Antennas and Wireless Propagation Letters,2015,14:1141-1144.[3] SEMKIN V,FERRERO F,BISOGNIN A,et al.Beamswitching conformal antenna array for mm-wave commu⁃nications[J].IEEE Antennas and Wireless PropagationLetters,2016,15:28-31.[4] 田跃龙,刘志国.微波光子雷达技术综述[J].电子科技,2017,30(5):193-198.[5] 潘时龙,张亚梅.微波光子雷达及关键技术[J].科技导报,2017,35(20):36-52.[6] 杨晓宇.一种高增益微带天线阵的设计[D].吉林:吉林大学,2009.[7] 张宁,张霞.基于通信卫星的非对称圆环毫米波微带天线[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13,32(6):79-82. [8] BATGEREL A,EOM S Y.High-isolation microstrip patcharray antenna for single channel full duplex communica⁃tions[J].IET Microwaves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2015,9(11):1113-1119.[9] STUTZMAN W L,THIELE G A.Antenna theory and de⁃sign[M].Hoboken:Wiley,1981:267.[10] 王宇,姜兴,李思敏.Ku波段宽频带双极化微带天线阵的设计[J].电波科学学报,2008,24(2):276-279.[11] 杨德仁.硅基光电子发光材料与器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12] 许育铭.下一代大容量光纤无线接入技术的研究[D].上海:上海复旦大学,2017.作者简介:王 斓 女,1991年生于河北邢台,2015年于石家庄铁道大学获学士学位,现为北京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阵列天线㊂余建国 男,1966年生于湖南益阳,1997年于北京邮电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光通信与无线通信㊂李依桐 女,1992年生于河北石家庄,2015年于吉林大学获学士学位,现为北京邮电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光通信㊂李欣国 男,1975年生于河南新县,1997年和2003年于武汉大学分别获学士学位和MBA,现任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发展部经理,主要研究方向为激光器与探测器阵列芯片㊂㊃337㊃第59卷王斓,余建国,李依桐,等:一种高增益微波光子天线阵列的设计第6期。
基于PolM的微波光子线性优化链路

基于PolM的微波光子线性优化链路
刘婷;陈博;柳钰;薛小庆;郗艳华;张玉叶
【期刊名称】《现代电子技术》
【年(卷),期】2024(47)11
【摘要】文中提出一种利用偏振调制器(PolM)提高系统无杂散动态范围(SFDR)的方案,并进行了仿真验证。
实现线性优化的原理是通过对微波光子链路中上下两路光载波进行完全抑制和部分抑制,使生成不同来源的三阶交调失真(IMD3)在电域实现自抵消。
仿真结果表明,IMD3的抑制比可达到61.9 dB,系统的三阶无杂散动态范围可达到107 dB·Hz^(2∕3)。
该方案具有结构简单、实施难度低、大工作带宽和大动态范围的优势,在宽带无线通信、雷达、电子战系统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总页数】5页(P1-5)
【作者】刘婷;陈博;柳钰;薛小庆;郗艳华;张玉叶
【作者单位】咸阳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西安工业大学光电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29-34
【相关文献】
1.基于相位调制的线性化微波光子链路
2.非线性链路宽带微波光子信号可调控传输研究
3.中国大学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情况分析
4.单驱动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的微波光子链路宽带线性化
5.探测器非线性对微波光子链路性能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外调制微波光子链路性能研究

外调制微波光子链路性能研究张强;唐杰;张彤【摘要】The operating principle of external modulation microwave photonics link was introduced.Small-signal link model was built.The influence of input optical power of the modulator and bias point of the modulator on the gain,noise figure and linear dynamic range is simulat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s.The results show that increasing input optical power of the modulator and controlling the modulator working at quadrature points can improve the gainand linear dynamic range,at the same time,reduce the noise figure of the link.The research gives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performance of external modulation microwave photonics link.%针对外调制方式工作的微波光子链路,建立了链路的小信号分析模型,理论仿真了调制器输入光功率及调制器直流偏置点对链路增益、噪声系数和线性动态范围的影响.理论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适当增大调制器输入光功率以及使调制器工作在最佳线性偏置点,可提高链路增益和线性动态范围,同时降低链路噪声系数.该研究为优化外调制微波光子链路性能提供了有益参考.【期刊名称】《电子器件》【年(卷),期】2017(040)002【总页数】5页(P280-284)【关键词】光通信;外调制微波光子链路;增益;噪声系数;线性动态范围【作者】张强;唐杰;张彤【作者单位】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 210096;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苏州市金属纳米光电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苏州 215123;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 210096;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苏州市金属纳米光电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苏州 215123;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 210096;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苏州市金属纳米光电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苏州 215123;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 21009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29.11近几十年来,微波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通信业务,包括微波多路通信、微波中继通信、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1]。
星间微波光子链路的可行性研究

微波光子技术的通信系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损
耗低、带 宽 大、抗 电 磁 干 扰 能 力 强、对 调 制 格 式 透
明等优势。近年 来,微 波 光 子 技 术 已 成 功 应 用 于
地面光载射频(
r
ad
i
oove
rf
i
be
r,
ROF)通 信 系 统。
第 42 卷
制
第1期
导
与
引
信
Vo
l.
42No.
1
Ma
r.
2021
GUIDANCE & FUZE
2021 年 3 月
文章编号:1671
0576(
2021)
01
0025
07
星间微波光子链路的可行性研究
曹哲玮, 陈心怡, 李思远, 梅
Uπ 是 MZM
的半波电压;
φ 是 MZM 中 光 载 波 和 射 频 信 号 的
相位差;
N RF 是 激 光 器 在 指 定 射 频 (
RF)频 率 ωRF
处的相对强度噪声;
k 是玻尔兹曼常数;
T 是开氏
温度;
PPD 是 PD 的 输 入 光 功
q 是基 本 电 荷 电 量;
率;
是普朗
克
常
量;
是
光
i
t
l
a
t
i
on d
i
r
e
c
tde
t
e
c
t
i
on IM DD a
r
ec
a
r
r
i
高增益微波光子链路的设计

假设微波输入信号为 v ( t ) = VMW sin (ωt ) ,其中 VMW 为微波输入信号的幅值,那么直流偏置电压相移
φb =
φMW =
πVb Vπ πVMW Vπ
(2) (3)
其中 Vb 为 MZM 调制器的直流偏置电压。把公式(1)利用第一类贝塞尔函数进行展开可得:
Pm= = V 1 1 + cos π ⋅ in α P0 2 Vπ
Open Access
1. 引言
传统微波链路是许多商用与军用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在航空航天、雷达、电子战、高频通 信、遥感遥测以及精确测量等领域得到广泛地应用[1] [2] [3] [4]。然而,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电缆与波 导等传统传输介质的插入损耗迅速增加,特别在微波、毫米波频段,大插损的瓶颈对微波链路的限制越 而商用 SMF-28 通信光纤在 1.5 来越明显,典型同轴电缆在 X 波段损耗要高于 1.8 dB/m (1.8 × 103 dB/Km), um 波长处损耗仅接近 0.2 dB/Km。 微波光子链路是解决传统微波链路大插损瓶颈的最佳方式,特别适合于长距离传输。典型的强度调 制–直接解调(Intensity Modulation-Direct Demodulation, IM-DD)光链路已经在雷达、电子战、精确测量等 领域得到广泛应用[4] [5] [6] [7] [8]。其基本原理在于:输入端微波信号对光强度进行调制,已调光信号 通过光纤传送到接收端,然后通过光电探测器进行平方律检波还原该微波信号。由于光纤的低损耗,采 用微波光链路来传送或者处理微波信号时能够克服传统微波链路大插损的缺点。不仅如此,光链路还具 有体积轻、抗电磁干扰等优点,具有光明的应用前景。 微波光子链路是将微波信号转换成光信号之后,再采用低损耗光纤传输,最后再通过光电探测器还 原微波信号,虽然光纤的传输损耗较小(0.2 dB/km),但其电/光与光/电转换会产生较大的转换损耗[9]。本 文首先分析了激光器的强度、电光调制器的半波电压与偏置电压对微波光链路增益的影响,进行系统优 化,然后基于理论分析与仿真,结合实际器件的性能指标,提出了实现高增益链路的具体实施方案。
微波光子器件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微波光子器件的设计与应用研究微波光子器件是一种利用微波和光子相互作用的器件,它能够将微波和光信号转换,实现微波信号的光学传输和处理。
微波光子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通信和雷达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提高通信和雷达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并且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领域。
微波光子器件的设计微波光子器件的设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深入理解微波和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光波导、微波传输线等器件的基本原理。
在微波光子器件的设计中,需要考虑许多因素,比如微波和光信号的频率、功率、耦合效率、波导损耗和材料特性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微波光子器件的性能。
微波光子器件的应用微波光子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通信和雷达系统中,比如无线基站、卫星通信、雷达信号处理、频谱分析等。
微波光子技术还可以用于测量和传感器领域,比如压力、温度、湿度等物理量的测量。
此外,微波光子技术还可以用于其他领域,比如量子计算、光学计算、光学量子加密等。
微波光子器件的研究方向和挑战微波光子技术的研究方向有很多,比如高速调制、高效谐振、光学滤波、光学混频和频率转换等。
这些研究方向都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微波光子器件的性能和应用范围。
微波光子技术还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波导损耗、光学和微波信号的耦合效率、器件可靠性和集成度等。
这些挑战需要通过更先进的微波光子器件设计和制造技术来克服。
结论微波光子技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在通信、雷达、测量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微波光子器件的设计和制造需要深入理解微波和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器件的基本原理,同时也需要关注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
未来的微波光子技术将会面临更多的挑战,但相信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创新,微波光子技术一定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应用。
星间微波光子链路调制方式的优化

星间微波光子链路调制方式的优化李轩;赵尚弘;朱子行;韩磊;赵静【期刊名称】《应用光学》【年(卷),期】2013(34)3【摘要】针对外调制星间微波光子链路输出信噪比优化问题,建立了基于双电极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的强度调制直接探测星间微波光子链路模型,通过优化调制器调制方式来提高链路性能.用数值模拟方法得到了单边带、双边带和推挽式3种调制方式下链路输出信噪比,利用曲面投影法求得了最优调制方式时一定信噪比要求下发射端所需最小光放大器增益和对应的调制器直流偏置相位.结果表明:相同输入射频信号功率和发射光功率情况下,双边带调制输出信噪比比单边带调制高3 dB,低直流偏置相位推挽调制可以进一步优化输出信噪比.输入射频信号功率为-20 dBm,输出信噪比为17.3 dB时,所需最小光放大器增益为43.9 dB,对应的直流偏置相位为0.87π.【总页数】6页(P547-552)【作者】李轩;赵尚弘;朱子行;韩磊;赵静【作者单位】空军工程大学信息与导航学院,陕西西安710077;空军工程大学信息与导航学院,陕西西安710077;空军工程大学信息与导航学院,陕西西安710077;空军工程大学信息与导航学院,陕西西安710077;空军工程大学信息与导航学院,陕西西安71007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29.13【相关文献】1.运载火箭与中继星间通信链路衰减模型分析与链路需求仿真 [J], 曾博韬;陆浩然;郭业波;刘洋2.多载波输入时星间微波光子链路性能分析 [J], 李轩;赵尚弘;张薇;韩磊;赵静3.基于星间网络拓扑技术的星间链路优化设计 [J], 贺瑜飞4.星间微波光子链路的可行性研究 [J], 曹哲玮;陈心怡;李思远;梅坤;孙东明5.星间光通信链路优化设计 [J], 顾磊;金韬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微波光子学及其链路研究进展与应用综述

微波光子学及其链路研究进展与应用综述摘要:微波光子学以光子技术为工具,生成、处理、传输微波/毫米波信号,注重微波与光子在概念、器件和系统方面的结合。
微波光子学典型研究包括了微波信号的光产生、处理和转换,微波信号在光链路中的分配和传输等。
微波光子链路技术与传统电子技术相比则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重量轻,易于铺设,抗电磁干扰,低损耗,高带宽等。
本文通过对微波光子链路领域相关文献的阅读与学习,对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技术应用进行简要综述。
关键词:微波光子学;微波光子链路;系统应用引言微波光子学(Microwave Photonics, MWP)作为微波与光子技术结合的一种新兴学科,发展迅速。
在过去30年中,微波光子学在理论、器件、关键技术和系统应用层面都取得了进步与发展,某些应用甚至已经实现了实用化。
在船舰、机载、卫星、雷达系统、无线通信等或民用或军用领域的复杂多元化电磁环境中,微波光子信息处理技术的地位日益凸显,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微波光子链路(Microwave Photonic Link, MPL)也得益于微波光子学快速的发展与进步而受到广泛地关注与研究。
光生毫米波技术、光纤无线电(ROF)技术、光控相控阵技术等作为微波光子学技术的分支,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
微波光子链路作为这些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势明显,在电子战、雷达、遥感探测、无线通信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一、微波光子学及微波光子链路的研究进展与研究现状1.1微波光子学及其链路背景光波分复用技术及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出现后,光通信得到迅速发展。
无线通信容量需求也不断发展增加,应用于光纤系统中光发射和接收中的微波技术也在迅速发展。
传统的微波传输介质在长距离传输时具有很大损耗,但光纤系统具有低损耗、高带宽特性,对于微波传输和处理相当具有吸引力。
光纤技术与微波技术相互融合成为一个重要的方向。
理论上说,微波技术和光纤技术的理论基础都是电磁波动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eywords
Microwave Photonic Link, Electro-Optic Modulator, Gain
高增益微波光子链路的设计
姚胜兴1,2,3,洪
1 2
俊1,2,王小虎1,2,3,李祖林1,2,刘华清1,李理想1,贺文华4
湖南工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南 衡阳 衡阳市光电信息检测与处理重点实验室,湖南 衡阳 3 三联测绘服务有限公司,湖南 衡阳 4 衡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湖南 衡阳 收稿日期:2016年12月24日;录用日期:2017年1月13日;发布日期:2017年1月16日
Open Access
1. 引言
传统微波链路是许多商用与军用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在航空航天、雷达、电子战、高频通 信、遥感遥测以及精确测量等领域得到广泛地应用[1] [2] [3] [4]。然而,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电缆与波 导等传统传输介质的插入损耗迅速增加,特别在微波、毫米波频段,大插损的瓶颈对微波链路的限制越 而商用 SMF-28 通信光纤在 1.5 来越明显,典型同轴电缆在 X 波段损耗要高于 1.8 dB/m (1.8 × 103 dB/Km), um 波长处损耗仅接近 0.2 dB/Km。 微波光子链路是解决传统微波链路大插损瓶颈的最佳方式,特别适合于长距离传输。典型的强度调 制–直接解调(Intensity Modulation-Direct Demodulation, IM-DD)光链路已经在雷达、电子战、精确测量等 领域得到广泛应用[4] [5] [6] [7] [8]。其基本原理在于:输入端微波信号对光强度进行调制,已调光信号 通过光纤传送到接收端,然后通过光电探测器进行平方律检波还原该微波信号。由于光纤的低损耗,采 用微波光链路来传送或者处理微波信号时能够克服传统微波链路大插损的缺点。不仅如此,光链路还具 有体积轻、抗电磁干扰等优点,具有光明的应用前景。 微波光子链路是将微波信号转换成光信号之后,再采用低损耗光纤传输,最后再通过光电探测器还 原微波信号,虽然光纤的传输损耗较小(0.2 dB/km),但其电/光与光/电转换会产生较大的转换损耗[9]。本 文首先分析了激光器的强度、电光调制器的半波电压与偏置电压对微波光链路增益的影响,进行系统优 化,然后基于理论分析与仿真,结合实际器件的性能指标,提出了实现高增益链路的具体实施方案。
Optoelectronics 光电子, 2017, 7(1), 1-7 Published Online March 2017 in Hans. /journal/oe https:///10.12677/oe.2017.71001
Design for High-Gain Microwave Photonic Link
1 α P0 1 + cos (φb + φMW sin (ωt ) ) 2 +∞ 1 = − α P0 sin (φb ) ⋅ ∑ J 2 n +1 (φMW ) sin ( ( 2n + 1) ωt ) 1 + J 0 (φMW ) cos (φb ) α P0 2 0 + α P0 cos (φb ) ⋅ ∑ J 2 n (φMW ) cos ( 2nωt )
2
(6)
其中 Z L 与 Z in 分别为系统的输出阻抗和输入阻抗,均为 50 Ω 匹配。
3. 仿真与讨论
3.1. 调制器输入光功率
直接调制链路和外调制链路增益的差别主要是由两种链路结构对光功率不同的依赖程度而引起。在
3
姚胜兴 等
本文仅针对外调制链路分析系统增益与 P0 的关系。首先搭建一个典型的微波光子链路,假设其间没有光 探测器响应度 ρ 为 功率损耗, 并且器件输出全都匹配, 那么设置在理想条件下调制器的损耗系数 α 为 1, 0.8 A/W,系统输入阻抗 Z in 和输出阻抗 Z L 均为 50 Ω ,MZM 电光调制器的直流偏置相移 φb 的取值范围为 0~π,半波电压 Vπ 的取值范围通常为 2~8 V。 对调制器的输入光功率 P0 从 0.01 w 到 0.5 w 进行遍历,可得链路的增益变化情况如下图 2、图 3 所 其中, 蓝线为当半波电压 Vπ 为 2 V 时, 增益 G 随调制器的输入光功率 P0 示, 当直流偏置相移 φb = π 2 时, 的变化情况;红线为当半波电压 Vπ 为 5 V 时,增益 G 随调制器的输入光功率 P0 的变化情况;绿线为当半 波电压 Vπ 为 8 V 时,增益 G 随调制器的输入光功率 P0 的变化情况。当半波电压 Vπ 为 2 V 时,增益值最 大,此时 G 约为−6.5 dB。较另外两条曲线相比较,增益最大提高近 7 dB。
-5 激光器输出光功率P0对增益G的影响
-10
增益G (db)
-15
-20
-25
直流偏置相移π/8 直流偏置相移π/4 直流偏置相移π/2 0.05 0.1 0.15 0.2 0.25 0.3 0.35 0.4 激光器输出光功率P0 0.45 3. The influence of laser power on gain (the half-wave voltage to a fixed value) 图 3. 激光功率对增益的影响(半波电压为定值)
1 +∞
(4)
在不考虑探测器非线性的理想条件下,光电探测器的输出信号以及各次谐波的表达式为:
1 nπ Pnω ≈ αρ P0 cos φb + J n (φMW ) Z L 2 2
2
(5)
ρ 为探测器的响应度,此时得出增益表达式分别为:
π G = αρ P0 sin (φb ) Z L Z in 2Vπ
姚胜兴 等
器的输出功率与电光调制器的偏置电压对微波光链路增益的影响,通过优化系统参数提高链路增益;另 一方面,基于理论分析与仿真,结合实际器件的性能指标,提出了实现高增益链路的具体实施方案。
关键词
微波光子链路,电光调制器,增益
Copyright © 2017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licenses/by/4.0/
-5 激光器输出光功率P0对增益G的影响
-10
增益G (db)
-15
-20
-25
半波电压 2V 半波电压 4V 半波电压 8V 0.05 0.1 0.15 0.2 0.25 0.3 激光器输出光功率P0 0.35 0.4 0.45 0.5
-30 0
Figure 2. The influence of laser power on gain (the phase shifts to a fixed value) 图 2. 激光功率对增益的影响(相移为定值)
= Pm π 1 α Po 1 + ζ cos Vm 2 Vπ
(1)
其中, α 为 MZM 调制器的损耗系数, Vπ 为 MZM 调制器的半波电压, Vm 为其电输入端输入电压,包括 直流偏置电压 Vb 与微波驱动电压 v ( t ) 部分; Po 为调制器的输入光功率;ζ 为系统消光比系数,一般情况 1+ ζ ,在文章研究中令 ζ = 1 。 消光比值为 1− ζ 和微波驱动电压相移幅值分别为:
假设微波输入信号为 v ( t ) = VMW sin (ωt ) ,其中 VMW 为微波输入信号的幅值,那么直流偏置电压相移
φb =
φMW =
πVb Vπ πVMW Vπ
(2) (3)
其中 Vb 为 MZM 调制器的直流偏置电压。把公式(1)利用第一类贝塞尔函数进行展开可得:
Pm= = V 1 1 + cos π ⋅ in α P0 2 Vπ
Abstract
Microwave photonic link is widely used based on optical fiber’s low loss, large bandwidth, ant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and other advantages. The effects of the intensity of the laser, the half wave voltage and the bias voltage of electro-optic modulator on the gain of the microwave link are analyzed. Then,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combined with the performance index of practical devices, the implementation scheme of high gain link is proposed.
Shengxing Yao1,2,3, Jun Hong1,2, Xiaohu Wang1,2,3, Zulin Li1,2, Huaqing Liu1, Lixiang Li1, Wenhua He4
1 2
School of Electrical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Hun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engyang Hunan Hengyang Key Laboratory of Optoelectronic Information Detection and Processing, Hengyang Hunan 3 Hengyang Sanlian Surveying and Mapping Services Limited, Hengyang Hunan 4 Hengyang Administration of Quality and Technology Supervision, Hengyang Hunan Received: Dec. 25th, 2016; accepted: Jan. 13th, 2017; published: Jan. 16th,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