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课件《认识厘米》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第1课时 统一长度单位 认识厘米 教学课件

二、互动新授
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请同学 们认真观察尺子,看看尺子上都 有些什么。
二、互动新授
尺子上有数字、长度单位和长短不同的刻度线。
二、互动新授
1厘米的认识
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二、互动新授
用尺子量一量这张纸条的长度。
二、互动新授
4厘米多
Hale Waihona Puke 我是这样量的,纸条长4 厘米多。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课件
二年级上册
1 长度单位 第1课时 统一长度单位 认识厘米
一、谈话引入
当古代的人们没有发明长度单位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一、谈话引入
古人用张开的手臂丈量 石头的宽度,以一拃或脚长 为标准量物体的长度。
你觉得他们的这些方法 怎么样?
一、谈话引入
将手张开,把大拇指 和中指两端的长度作为测 量长度的单位,叫一拃。
(二)照样子量一量,填一填。
手掌宽约( 8 )厘米 1拃长约(12)厘米 1步长约(40)厘米
绿色圃中小学 :// .Lspjy.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 ://cz.Lspjy.
三、巩固练习
(三)量一量下面纸张的长度。
纸条长( 4 )厘米。
纸条长( 5 )厘米。
四、课堂小结
1. 测量时,标准不同,结果就不同→统一长度 单位
把脚的长度作为测 量长度的单位。
一、谈话引入
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携带着几把“尺 子”。一拃、一步、一庹(tuǒ)都能测量物体的长 度,几千年前的古人就想出了很多这样的方法来 测量物体。现在我们就用一拃作单位,量一量桌 子的长度。
二、互动新授
量的都是课桌的 长,为什么量的 结果不一样呢?
这就需要统一长度单位。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课件

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
请你用拃(zhǎ)作单位量一量课桌的长。
我量了量, 有5拃长。
我量的是 3拃长。
量的都是课桌的长,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我量了量, 有5拃长。
因为我和老师手 的大小不一样。
我量的是 3拃长。
量的都是课桌的长,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虽然都是用拃量,但每个人的拃长度不同,量的 结果也就不同。只有用相同的计量单位去量相同的物 体才会得出相同的结果。
量一量数学书封面边的长度。
三、练习
看一看,铅笔长( 8 )厘米。[教材P4 做一做]
量一量 纸条长( 4 )厘米。 纸条长( 5 )厘米。
1.估计下图中的实物各有几厘米长,再量一量。
[教材P8 练习一 第1题]
估计:( 3 )厘米 测量:( 3 )厘米
估计:( 4 )厘米 测量:( 4 )厘米
三、整体感知,认识厘米
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食指的宽度大 约是1厘米。
田字格的宽度 大约是1厘米。
便利贴宽大 约是1厘米。
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量一量下面纸条的长度。[教材P3 例3]
我是这样量的,纸条长5厘米。
这样测量行吗?
在用尺子测量纸条的长度时,要注意把尺子的 刻度0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
2.照样子量一量,填一填。 [教材P8 练习一 第2题]
手掌宽约
( 8 )厘米
1拃长约
(14)厘米
1步长约 ( )厘米
四、小结
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应选用相同的长度单位。
长度单位
厘米
cm
“0”表示测量的起点
尺子上有数字、刻度线。 厘米可以用“cm”表示。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1.2《认识厘米》课件(15张PPT)

长(7)厘米
巩固应用
2.看一看,想一想。
012 34
(
)
0 12 34
(
)
(
)
巩固应用
3.量一量。
手掌宽约 ( 8 )厘米
一拃长约 ( 14 )厘米
一步长约 ( 60 )厘米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对 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
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 )作单位。
•
看一看,填一填。
1.2《认识厘米》
探究新知 认识直尺。
0刻度
刻度线
0厘米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长度单位
刻度数 厘米可以用“cm”表示。
探究新知 认识1厘米。
1厘米1厘米
1厘米 这是1厘米,比划一下1厘米的长度。
0厘米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0刻度:表示起点
探究新知 认识1厘米。
0
1 厘米
食指宽大约1厘米
0
1 厘米
田字格宽大约1厘米
0
1 厘米
图钉的长大约1厘米
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探究新知 认识几厘米
( 5 )厘米
0厘米 1 2 3 4 5 6 7 8
把尺的刻度0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
巩固应用
1.辨一辨,这样测量铅笔的长度对不对?为什么? 长(5)厘米
( 2 )步长1米
( 20 )块长1米
在合适答案后面的 里画“√”。
比1米高
比1米长
比1米矮 √ 比1米短 √
比1米高 √ 比1米矮
比1米长 √ 比1米短
2024年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 长度单位第1课时 认识厘米》教学课件

义务教育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1 长度单位
第1课时 认识厘米
情境导入
优翼
?
这块石头有多长?
尺子 量
探究新知
优翼
1
1庹 这块石头有2庹长。
优翼
这块布有5拃长。
优翼
这根竹竿有4个脚长。
1拃 1庹
1个 脚长
很久以前,人们用1庹(tuǒ)、1拃(zhǎ) 等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
数字
找一找:在你的尺子上找一找1厘米。
1 厘米
优翼
在尺子上,每相邻两个数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
找一找、比一比,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优翼
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1厘米有多长?用拇指和 食指比画出1厘米。
3 量一量下面纸条的长度。
活动要求: • 动手量一量纸条的长度。 • 交流测量方法及结果。
做一做
看一看,铅笔长( 8 )厘米。(教材P4 上面的做一做)
优翼
巩固运用 1.下面哪种测量方法正确?在括号内画“√”。
优翼
√
2.量一量。
优翼
用尺子量一量,食指宽约( 手掌宽约( 一拃长约(
)厘米,一填。 纸条长( 4 )厘米。 纸条长( 2 )厘米。
4.哪些测量的结果对?在( )里画“√”。(教材P10 T10)
用拃(zhǎ)作单位量一量课桌的长。
有5拃长。
有3拃长。
量的都是课桌的长,为什么 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有5拃长。
有3拃长。
统一长度单位
2 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尺子上的“厘米”就
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
刻度优翼线
《认识厘米》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PPT课件(第1.1课时)

认识尺子
这些都是1厘米。 说明: 每相邻两个数字所对的刻度线之间的距离都是1厘米。
认识尺子
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厘米
食指宽 大约1厘米
厘米
田字格宽 大约1厘米
厘米
图钉的长 大约1厘米
认识尺子
要想知道较短物体的长度,可以用 “厘米” 作单位的尺子进行测量。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化曲为直
新知探究
谁的周长更长?
新知探究
关于周长,我想说:....... 关于周长,我的问题是......
新知探究
( 树叶 )一周的长度就是( 树叶 )的周长。
新知探究
指一指:游泳池的周长
新知探究
(数学书封面)一周的长度就是(数学书封面)的( 周长 )。
2、认识尺子
刻度线 数字 长度单位
1庹(tuǒ) 1拃(zh识1厘米
厘米是较小的长度单位,可以用“cm”表示。 在厘米尺上,每相邻两个数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
4、测量物体长度
一放正, 二对“0”
三读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感谢你的聆听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 PPT
下面哪些是封闭图形?你能描出封闭图形的周长吗?
新知探究
测量周长
硬币
自学要求: 1.同桌两人合作,边测量边记录在探究单中。(取整厘米数) 2.根据测量的数据计算出它们的周长。
新知探究
测量周长 硬币
图形
边的长度(厘米)
周长(列式计算)
长方形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课件

答:现在蜗牛向上爬了50厘米。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认识厘米
cm
认识 厘米
1、古代人们描述物体的长度
2、认识尺子
刻度线 数字 长度单位
1庹(tuǒ) 1拃(zhǎ)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认识厘米
认识 厘米
3、认识1厘米
厘米是较小的长度单位,可以用 “cm”表示。
×
5厘米
√
在用尺测量纸条的长度时,要 注意把尺的刻度0对准纸条的 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
还可以这样量:
5 厘米
6-1=5(厘米)
(教材P4 上面的做一做)
看一看,铅笔长( 8 )厘米。
优翼
2、巩固运用
1.下面哪种测量方法正确?在括号内画“√”。
√
优翼
优翼
2.量一量。
用尺子量一量,食指宽约( 1 )厘米, 手掌宽约( 6 )厘米, 一拃长约( )厘米。 10
在厘米尺上,每相邻两个数之间 的长度是1厘米。
4、测量物体长度
一放正, 二对“0” 三读数。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1.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2.量物体的长度时,把尺的刻度0对准物体的 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物体的右端对着几, 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需要统一长度单位。
2 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尺子上的“厘米” 就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
刻度线
01 23 45 6 78 数字
“厘米”可以用“cm”表示。
请你认真观察尺子,看看 尺子上都有些什么。 “0”在尺子上表示起点,测量时 ,一般以“0”作为起点开始测量。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厘米的认识》课件

3个1厘米就是3厘米 5-2=3(厘米)
学习交流PPT
19
想一想 你的一拃有多长? ( )厘米
学习交流PPT
20
人体上的“尺”
人的身体很有趣。如果把一个成年人 头的长度当作一把尺,那么身高相当于7 个头长,肩宽等于2个头长,上肢等于3个 头长,下肢等于4个头长。用脚长也可以 测量,因为人的身体约是脚长的7倍。但 人体的几把尺不是一成不变的,小孩的头 要大些,身子短一些。在不同地区,人体 的几把尺也不完全相同。
1厘米可以表示成: 1cm
1cm读作:1厘米
学习交流PPT
9
学习交流PPT
10
学习交流PPT
11
请同学们在自己的尺
子上找出4cm、5cm、 9cm的长度。
学习交流PPT
12
学习交流PPT
13
小正方体的边长1厘米 约1厘米
学习交流PPT
14
1、看一看,铅笔有多长? (8 )厘米
测量比较短的物体是可以用厘米作为单位。
学习交流PPT
15
2、辨一辨,这样测量铅笔的长度对不对?
为什么?
长(5)
1小
厘米
红
2小 明
3东
学习交流PPT
长(6) 厘米
长(6) 厘米
16
(1)
(2)
(3)
学习交流PPT
17
3、量一量。
量出数学书的宽度
量出你的橡皮的长度
4、如果尺子的前面断了,看不到0刻度线, 怎么办?
学习=2(厘米)
点
你还能找出1 厘米吗?
0 厘 米 1 2 3 4 5 6 7 8 9 1 0 1 1
1厘 米
1厘 米
认识厘米课件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认识厘米课件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三章《长度单位》的第二节“认识厘米”。
具体内容包括:厘米的定义、厘米在直线上的表示方法、使用直尺测量长度、长度数据的读取和记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厘米的概念,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能够正确地在直线上表示出厘米。
2. 培养学生使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的能力,掌握读取和记录长度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厘米的定义、使用直尺测量长度、长度数据的读取和记录。
难点:正确地在直线上表示出厘米,准确地使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厘米尺、教学课件、实物展示(如铅笔、书本等)。
学生准备:直尺、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课件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铅笔、书本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长度。
2. 教学新课(1)介绍厘米的定义,让学生了解1厘米的实际长度。
(2)讲解厘米在直线上的表示方法,引导学生正确地在直线上表示出1厘米。
(3)演示使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并强调注意事项。
(4)指导学生读取和记录长度数据。
3. 例题讲解(1)出示例题:测量铅笔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2)引导学生使用直尺进行测量,并解释测量过程。
(3)解答例题,强调读取长度数据的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合作,测量教室内不同物品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2)教师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主题:认识厘米2. 内容:(1)厘米的定义(2)厘米在直线上的表示方法(3)使用直尺测量长度(4)长度数据的读取和记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测量家中物品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2)比较两个物品的长度,说出哪个更长,哪个更短。
2. 答案:(1)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2)根据测量结果进行比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厘米的认识和应用基本掌握,但仍有个别学生在读取长度数据时存在困难,需要加强个别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