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力检测

合集下载

应力检测原理

应力检测原理

应力检测原理
应力检测原理是通过测量物体受力后产生的形变或应变来判断其受力状态的一种测试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常用的应力检测原理包括电阻应变片原理、应变计原理和激光干涉法原理。

首先,电阻应变片是一种具有性能稳定、可重复使用的应力测量元件。

它通过在应力作用下形成电阻值变化,来间接反映物体的应变情况。

当物体受到压力或拉伸时,电阻应变片会随之发生形变,进而改变其电阻值。

通过测量电阻的变化,可以推算出物体所受的应力。

其次,应变计原理是一种更加直接的应力测量方法。

应变计是一种高精度的电阻应变元件,通过粘贴在被测物体的表面,当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应变计会产生应变,并且应变的大小与物体所受的应力成正比。

应变计内部具有电阻,通过测量电阻的变化,可以获得物体所受的应力值。

最后,激光干涉法原理是一种非接触、高精度的应力测量方法。

该方法利用激光的干涉原理,通过激光束的反射和干涉,测量物体表面形变的微小位移。

物体在受力作用下会出现形变,根据形变产生的位移,可以计算出物体所受的应力大小。

以上是常用的应力检测原理,通过采用合适的测量原理,可以准确地判断物体受力状态,为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应力检测

应力检测

应力物体由于外因(受力、湿度、温度场变化等)而变形时,在物体内各部分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内力,以抵抗这种外因的作用,并试图使物体从变形后的位置恢复到变形前的位置。

在所考察的截面某一点单位面积上的内力称为应力。

同截面垂直的称为正应力或法向应力,同截面相切的称为剪应力或切应力。

应力状态物体由于外因(受力、湿度、温度场变化等)而变形时,在物体内各部分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内力,单位面积上的内力称为应力。

应力是矢量,沿截面法向的分量称为正应力,沿切向的分量称为切应力物体中一点在所有可能方向上的应力称为该点的应力状态。

但过一点可作无数个平面,是否要用无数个平面上的应力才能描述点的应力状态呢?通过下面的分析可知,只需用过一点的任意一组相互垂直的三个平面上的应力就可代表点的应力状态,而其它截面上的应力都可用这组应力及其与需考察的截面的方位关系来表示。

应力张量如右图所示,P为直角坐标系0XYZ中一变形体内的任意点,在此点附近切取一个各平面都平行于坐标平面的六面体。

此六面体上三个互相垂直的三个平面上的应力分量即可表示该点的应力状态[1]。

为规定应力分量的正负号,首先假设:法向与坐标轴正向一致的面为正面;与坐标轴负向一致的面为负面。

进而规定:正面上指向坐标轴正向的应力为正,反之为负;负面上指向坐标轴负向的应力为正,反之为负。

三个正面上共有九个应力分量(包括三个正应力和六个切应力)。

此九个应力分量可写成如下矩阵形式:应力分量的第一个下标表示作用平面的法向;第二个下标表示应力作用的方向。

正应力的两个下标是一样的,故用一个下标简写之。

由于切应力互等定理,上列矩阵中对角的切应力是相等的,即:τxy=τyx, τyz=τzy, τzx=τxz。

因此,此矩阵为对称矩阵,九个应力分量中六个应力分量是独立的。

主应力如果作用在某一截面上的全应力和这一截面垂直,即该截面上只有正应力,切应力为零,则这一截面称为主平面,其法线方向称为应力主方向或应力主轴,其上的应力称为主应力。

应力检测的原理

应力检测的原理

应力检测的原理应力检测的原理是通过测量物体受力后产生的变形量来判断其受力状态的一种方法。

应力是物体内部由外部施加的力引起的内部应变,而应变则是物体内部单位长度的相对伸缩变化。

通常情况下,应力与应变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应力检测就是利用这种关系来确定物体受力状态的。

应力检测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常用的有应变片、应变计、压阻式力传感器、剪应力传感器等。

应变片是一种常见的应力检测器件,它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薄片,其外形一般呈矩形或圆形。

应变片在受力作用下会发生应变,而应变大小与受力大小呈线性关系。

通过将应变片粘贴到被测物体上,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应变片会发生应变,从而改变其电阻值。

利用电气测量原理,可以通过测量应变片上的电阻变化来计算出物体所受的应力大小。

应变片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领域,如机械结构应力分析、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等。

应变计是另一种常见的应力检测器件,它是由弹性元件和敏感电路组成的。

弹性元件通常是由金属材料或弹性橡胶制成的弹簧或薄膜,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弹性元件会发生形变,从而改变其电阻、电容或电感等特性,进而改变敏感电路的输出信号。

通过测量敏感电路的输出信号,可以确定物体所受的应力大小。

应变计通常用于小范围的应力测量,具有灵敏度高、响应快等特点。

压阻式力传感器是一种基于电阻变化原理进行测量的应力检测器件,它由压阻薄膜、支撑底片和传感电路组成。

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压阻薄膜发生应变,使得应变区域的电阻值发生变化。

传感电路通过测量压阻薄膜的电阻值变化来计算出物体所受的应力大小。

压阻式力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和自动化领域,常用于重量测量、力矩测量等。

剪应力传感器是一种专门用于测量剪应力的应力检测器件。

它包含一个屈服横梁和敏感电路,当物体受到剪应力作用时,屈服横梁发生形变,使得敏感电路的输出信号发生变化。

通过测量输出信号的变化,可以确定物体所受的剪应力大小。

剪应力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如地震勘探、土壤力学等。

镜片应力测试方法及标准

镜片应力测试方法及标准

镜片应力测试方法及标准镜片应力测试是评估镜片质量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应力测试主要是为了检测镜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应力状况,以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镜片应力测试的方法和标准,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如何正确进行镜片应力测试。

一、镜片应力测试方法:1. 静态水平应力测试:静态水平应力测试是一种常用的镜片应力测试方法,主要用于评估镜片在水平方向上的应力状况。

测试方法如下:a. 将待测试的镜片平放在一个坚固的水平台上。

b. 用应力计测量镜片中心区域的应力,记录下测试结果。

c. 可根据需要,在不同条件下重复测试,以验证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2. 动态应力测试:动态应力测试能够模拟镜片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振动和冲击情况,以评估镜片的抗冲击能力。

测试方法如下:a. 使用一个特定的冲击装置,如冲击试验机,以特定速度和力度施加冲击力到待测试镜片上。

b. 测试期间,记录镜片的变形情况,包括应力状况和任何可能出现的损坏。

c. 根据需要,可以在不同速度和力度下进行多次测试,以模拟不同使用条件下的冲击情况。

3. 热应力测试:热应力测试是评估镜片在温度变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应力状况的方法。

测试方法如下:a. 将待测试的镜片放置在一个温度控制室中,在特定温度下保持一段时间。

b. 测量镜片的应力,并记录下测试结果。

c. 可以根据需要,在不同温度范围内进行多次测试,以评估镜片对温度变化的响应。

二、镜片应力测试标准:1.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标准:a. ISO 12870:镜片和镜框耐硬度和耐碎裂性能的规范与测试方法。

b. ISO 8980-2:人眼光学器具-滤光镜-第2部分:光学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c. ISO 16034:光学-眼镜-打破和穿透测试方法。

2. 美国光学工业协会(OIDA)标准:a. ANSI z87.1:眼和脸保护标准。

b. ANSI z80.1:眼和脸保护光学性能标准。

镜片应力测试是保证镜片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应力检测检测原理

应力检测检测原理

应力检测检测原理
应力检测检测原理是通过测量物体上的应变来间接估计物体的应力。

应力是物体内部因外力作用而引起的相互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应变是物质形变程度或变形量与初始尺寸之比,是物质感受应力的结果。

根据胡克定律,应力与应变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一种常用的应力检测原理是应变计法。

应变计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应变的传感器。

它通常由金属或半导体材料制成,具有灵敏的电阻特性。

当物体受到外部应力作用时,应变计上的金属或半导体材料会发生微小的形变,导致电阻发生变化。

通过测量电阻变化,可以确定应变的大小。

进一步利用胡克定律,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应力。

另一种常用的应力检测原理是压力传感器法。

压力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将外部压力转化为电信号的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通常采用压阻、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或压电效应等物理原理,通过测量外部压力对传感元件的作用力,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

根据转换的电信号,可以计算出物体所受的应力。

除了以上两种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应力检测原理,如光纤应变传感器、声表面波传感器等。

这些方法都利用了不同的物理原理,通过测量应变或作用力,来推测物体的应力。

应力检测的准确性和精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传感器的灵敏度、环境条件、测量方法等。

因此,在进行应力检测时,需
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原理和方法,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偏光检测应力原理

偏光检测应力原理

偏光检测应力原理偏光检测应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应力检测方法,它可以用来测量材料的内部应力分布情况。

偏光是一种特殊的光,它的振动方向只在一个平面内。

当偏光通过透明物质时,会发生折射和反射。

而在材料受力或应力作用下,它会引起光的振动方向发生变化,从而产生了应力光学效应。

应力光学效应主要有两种,即双折射效应和光弹效应。

双折射效应是指当光通过受应力的材料时,光线会被分成两束,分别沿着不同的方向传播。

这是因为材料中的晶格结构发生了变化,使光的传播速度和方向发生了变化。

光弹效应是指当光通过受应力的材料时,光线的相位发生了变化,从而引起光的偏振状态的改变。

根据双折射效应和光弹效应,我们可以利用偏光检测来测量材料的应力分布。

具体的方法是使用偏光仪器,如偏光显微镜或偏光干涉仪,来观察光的偏振状态的变化。

通过测量光线的偏振角度或光强的变化,我们可以得到材料中的应力分布情况。

偏光检测应力的原理可以应用在很多领域。

在材料科学中,它可以用来研究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应力分布情况。

例如,在金属材料中,我们可以通过偏光检测来研究材料的塑性变形和断裂行为。

在岩石力学中,偏光检测可以用来研究岩石的变形和破裂过程。

在生物医学中,偏光检测可以用来研究生物组织的力学性质和生物材料的性能。

除了材料科学和生物医学领域,偏光检测应力的原理还可以应用在其他领域。

例如,它可以用来研究地震活动和地壳运动的应力分布情况。

在光学领域,偏光检测可以用来研究光的传播和干涉现象。

在电子领域,偏光检测可以用来研究电子器件的应力分布和性能。

偏光检测应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应力检测方法,它可以用来测量材料的内部应力分布情况。

通过观察光的偏振状态的变化,我们可以得到材料中的应力分布和力学性能。

这种方法在材料科学、生物医学、地球科学和光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发展,偏光检测应力的原理将会有更多的应用和发展。

应力试验简述

应力试验简述

3
在选择加载速度时,应考虑到加载速度对试样内 部结构的影响,以及可能出现的应力集中和应变 率效应。
试验过程中的安全性
01
试验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试验过程中
的安全。
02
在进行高强度或高温试验时,应特别注意防止试样破
裂或飞溅造成人员伤害或设备损坏。
03
在试验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试样的变形和加载情况,
应变是材料在受力过程中发生的形变 程度,而应力则是单位面积上的力, 通过测量应变和应力,可以推导出材 料的弹性模量、泊松比等参数。
材料的强度与韧性评估
材料的强度是指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 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值,通过应力 试验可以测定材料的强度极限、屈服 点等指标。
材料的韧性是指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 时抵抗断裂的能力,通过应力试验可 以测定材料的冲击功、延伸率等指标, 评估材料的韧性。
02
试样的尺寸、形状和加工方式应符合相关标准或规 范,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3
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选择具有相同或相似工艺 条件和化学成分的试样进行试验。
加载速度的选择
1
加载速度是应力试验中一个重要的参数,它会影 响到试样的应力应变行为和试验结果。
2
加载速度的选择应根据被测试材料的性质和试验 目的来确定,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应力
01
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力,表示为σ(西格
玛)。
应力的分类
02
根据作用方式,应力可分为正应力和剪应力;根据作用方向,
可分为法向应力和切向应力。
应力的单位
03
应力的单位是帕斯卡(Pa),1Pa=1N/m^2。
应力的测量方法

超声检测应力的范围

超声检测应力的范围

超声检测应力的范围引言:超声检测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中,可用于检测材料的内部缺陷、材料的物理性能以及材料应力状态等。

本文将重点探讨超声检测在应力范围方面的应用。

一、什么是应力检测应力是物体内部单位面积上的内力,用于描述物体对外部载荷的响应能力。

在工程领域中,应力常常是引起材料损坏和破坏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了解材料的应力状态对于确保工程结构的安全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二、超声检测应力的原理超声检测应力是基于超声波在材料中传播的原理进行的。

当超声波通过材料时,它们会与材料中的缺陷、界面和晶粒等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导致超声波的散射、反射和折射等现象。

通过分析超声波的传播特性,可以获得材料的应力信息。

三、超声检测应力的应用范围1. 金属材料应力检测:超声检测可以用于测量金属材料中的应力,例如焊接接头、压力容器等。

通过分析超声波的散射信号,可以确定材料的应力状态,并判断其是否达到破坏的临界值。

2. 混凝土结构应力检测:超声检测可以用于评估混凝土结构中的应力分布情况,例如桥梁、建筑物等。

通过对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和幅度进行测量,可以获得混凝土结构中的应力信息,以便进行结构安全评估和维护决策。

3. 塑料制品应力检测:超声检测可以用于检测塑料制品中的应力分布情况,例如塑料容器、管道等。

通过测量超声波的传播时间和振幅变化,可以评估塑料制品的应力状态,以避免因应力集中而导致的破裂和损坏。

4. 纤维复合材料应力检测:超声检测可以用于纤维复合材料中的应力分布检测,例如飞机机翼、汽车车身等。

通过对超声波的散射和反射信号进行分析,可以评估复合材料中的应力状态,以确保其性能和可靠性。

四、超声检测应力的优势和局限性1. 优势:a. 非破坏性检测:超声检测是一种非破坏性的检测方法,可以在不破坏材料的情况下获取应力信息。

b. 快速高效:超声检测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应力检测,提高工作效率。

c. 灵敏度高:超声检测可以对微小的应力变化进行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力物体由于外因(受力、湿度、温度场变化等)而变形时,在物体内各部分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内力,以抵抗这种外因的作用,并试图使物体从变形后的位置恢复到变形前的位置。

在所考察的截面某一点单位面积上的内力称为应力。

同截面垂直的称为正应力或法向应力,同截面相切的称为剪应力或切应力。

应力状态物体由于外因(受力、湿度、温度场变化等)而变形时,在物体内各部分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内力,单位面积上的内力称为应力。

应力是矢量,沿截面法向的分量称为正应力,沿切向的分量称为切应力物体中一点在所有可能方向上的应力称为该点的应力状态。

但过一点可作无数个平面,是否要用无数个平面上的应力才能描述点的应力状态呢?通过下面的分析可知,只需用过一点的任意一组相互垂直的三个平面上的应力就可代表点的应力状态,而其它截面上的应力都可用这组应力及其与需考察的截面的方位关系来表示。

应力张量如右图所示,P为直角坐标系0XYZ中一变形体内的任意点,在此点附近切取一个各平面都平行于坐标平面的六面体。

此六面体上三个互相垂直的三个平面上的应力分量即可表示该点的应力状态[1]。

为规定应力分量的正负号,首先假设:法向与坐标轴正向一致的面为正面;与坐标轴负向一致的面为负面。

进而规定:正面上指向坐标轴正向的应力为正,反之为负;负面上指向坐标轴负向的应力为正,反之为负。

三个正面上共有九个应力分量(包括三个正应力和六个切应力)。

此九个应力分量可写成如下矩阵形式:应力分量的第一个下标表示作用平面的法向;第二个下标表示应力作用的方向。

正应力的两个下标是一样的,故用一个下标简写之。

由于切应力互等定理,上列矩阵中对角的切应力是相等的,即:τxy=τyx, τyz=τzy, τzx=τxz。

因此,此矩阵为对称矩阵,九个应力分量中六个应力分量是独立的。

主应力如果作用在某一截面上的全应力和这一截面垂直,即该截面上只有正应力,切应力为零,则这一截面称为主平面,其法线方向称为应力主方向或应力主轴,其上的应力称为主应力。

如果三个坐标轴方向都是主方向,则称这一坐标系为主坐标系。

在塑性力学中,常将应力张量分解为:式中,称为平均正应力。

等号右端第一项称为球形应力张量;第二项可记为:称为应力偏量张量。

应力张量不变量在求解主应力的过程中会得到以主应力为未知数的三次方程,叫做状态方程[2]。

状态方程的三个系数唯一由主应力确定,而一点的主应力是唯一的,这样就得到了不随坐标变化的三个量,叫作应力张量不变量。

平衡微分方程以上说明的都是一点的应力状态,而物体内部不同点的应力状态一般是不同的,那么如何描述相邻点间的应力变化关系呢?以物体内某一点P(x,y,z)为顶点截取边长分别为dx,dy,dz的直角平行六面体微元,另一个顶点的坐标则为(x+dx,y+dy,z+dz)。

根据静力平衡方程,并处理掉高阶小量,得到应力平衡微分方程。

分类正应力与剪应力同截面垂直的称为正应力或法向应力,同截面相切的称为剪应力或切应力。

应力会随着外力的增加而增长,对于某一种材料,应力的增长是有限度的,超过这一限度,材料就要破坏。

对某种材料来说,应力可能达到的这个限度称为该种材料的极限应力。

极限应力值要通过材料的力学试验来测定。

将测定的极限应力作适当降低,规定出材料能安全工作的应力最大值,这就是许用应力。

材料要想安全使用,在使用时其内的应力应低于它的极限应力,否则材料就会在使用时发生破坏。

有些材料在工作时,其所受的外力不随时间而变化,这时其内部的应力大小不变,称为静应力;还有一些材料,其所受的外力随时间呈周期性变化,这时内部的应力也随时间呈周期性变化,称为交变应力。

材料在交变应力作用下发生的破坏称为疲劳破坏。

通常材料承受的交变应力远小于其静载下的强度极限时,破坏就可能发生。

另外材料会由于截面尺寸改变而引起应力的局部增大,这种现象称为应力集中。

对于组织均匀的脆性材料,应力集中将大大降低构件的强度,这在构件的设计时应特别注意。

物体受力产生变形时,体内各点处变形程度一般并不相同。

用以描述一点处变形的程度的力学量是该点的应变。

为此可在该点处到一单元体,比较变形前后单元体大小和形状的变化。

单位:Pa,Psi拉应力与压应力一个圆柱体两端受压,那么沿着它轴线方向的应力就是压应力。

压应力就是指使物体有压缩趋势的应力。

不仅仅物体受力引起压应力,任何产生压缩变形的情况都会有,包括物体膨胀后。

另外,如果一根梁弯曲,不管是受力还是梁受热不均而引起弯曲,等等,弯曲内侧自然就受压应力,外侧就受拉应力。

其实,拉应力表示正值的正应力,压应力表示负值的正应力。

应力的单位为Pa。

1 Pa=1 N/m2工程实际中应力数值较大,常用MPa或GPa作单位1 MPa=10^6Pa1 GPa=10^9Pa测量工具应力仪或者应变仪是来测定物体由于内应力的仪器。

一般通过采集应变片的信号,而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分析和测量。

方法是:将应变片贴在被测定物上,使其随着被测定物的应变一起伸缩,这样里面的金属箔材就随着应变伸长或缩短。

很多金属在机械性地伸长或缩短时其电阻会随之变化。

应变片就是应用这个原理,通过测量电阻的变化而对应变进行测定。

一般应变片的敏感栅使用的是铜铬合金,其电阻变化率为常数,与应变成正比例关系。

通过惠斯通电桥,便可以将这种电阻的比例关系转化为电压。

然后不同的仪器,可以将这种电压的变化转化成可以测量的数据。

对于应力仪或者应变仪,关键的指标有:测试精度,采样速度,测试可以支持的通道数,动态范围,支持的应变片型号等。

并且,应力仪所配套的软件也至关重要,需要能够实时显示,实时分析,实时记录等各种功能,高端的软件还具有各种信号处理能力。

另外,有一些仪器是通过光谱,膜片等原理设计的。

危害开裂因为应力的存在,在受到外界作用后(如移印时接触到化学溶剂或者烤漆后端时高温烘烤),会诱使应力释放而在应力残留位置开裂。

开裂主要集中在浇口处或过度填充处。

翘曲及变形因为残留应力的存在,因此产品在室温时会有较长时间的内应力释放或者高温时出现短时间内残留应力释放的过程,同时产品局部存在位置强度差,产品就会在应力残留位置产生翘曲或者变形问题。

产品尺寸变化因为应力的存在,在产品放置后或处理的过程中,如果环境达到一定的温度,产品就会因应力释放而发生变化。

残余应力消除自然时效消除残余应力公式自然时效是通过把零件暴露于室外,经过几个月至几年的时间,使其尺寸精度达到稳定的一种方法。

大量的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自然时效具有稳定铸件尺寸精度的良好效果。

然而,经过自然时效的工件,其残余应力的变化并不明显,由图3-1可见,铸件试样放置一年以后,残余应力仅降低2-10%;实测机床床身残余应力的结果表明,进行为期一年的自然时效后,最大残余应力由80N/mm降至70N/mm平均残余应力由38N/mm降至30N/mm,即仅仅降低了大约10-20%。

由此可见,经自然时效后已停止变形的铸件,仍然残存着相当大的残余应力。

对于那些使用时需承受很大载荷的铸件,当在较高残余应力上再叠加使用应力时就有可能影响铸件的使用性能,因此必须慎重考虑是否应该采用这种时效方法。

热时效法最传统、也是目前最普及的方法——热时效法,把工件放进热时效炉中进行热处理,慢慢消除应力。

这种方法的缺点也非常显著,比如卫星制造厂对温度控制要求非常严格的铝合金工件以及长达十米或者更大的巨型工件都无法用这种方法处理。

而且这种方法还带来了大量的污染和能源消耗,随着中国及世界范围内对环保的进一步要求,热时效炉的处理方式马上面临全面退出的境地。

利用亚共振来消除应力这种方法虽然解决了热时效的环保问题,但是使用起来相当烦琐,要针对不同形状的工件编制不同的时效工艺,如果有几百上千种工件就要编几百上千种工艺,而且在生产时操作相当复杂,需要操作者确定处理参数,复杂工件必须是熟练的专业技术人员才能操作。

更令人遗憾的是这种方法只能消除23%的工件应力,无法达到处理所有工件的目的。

振动时效去除应力振动时效技术,国外称之为"Vibrating Stress Relief"(简称"VSR"),旨在通过专用的振动时效设备,使被处理的工件产生共振,并通过这种共振方式将一定的振动能量传递到工件所有部位,使工件内部发生微观的塑性变形—被歪曲的晶格逐渐恢复平衡状态。

位错重新滑移并钉扎,最终使残余应力得到消除和均化,从而保证了工件尺寸精度的稳定性。

振动时效的实质是以共振的形式给工件施加附加动应力,当附加动应力与残余应力叠加后,达到或超过材料的屈服极限时,工件发生微观或宏观塑性变形,从而降低和均化工件内部的残余应力,并使其尺寸精度达到稳定。

检测振动时效的效果实际上就是检验工件中残余应力是否得以消除和均化,目前对残余应力的测试方法总的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定量测量:如盲孔法、X射线法、磁测法、喷砂打孔法、切割法、套环法等;另一类是定性测试:如振动参数曲线法、尺寸精度稳定性法等。

现阶段最准确的也就是盲孔法应力检测了,华云的应力检测装置均达到国家标准。

应力检测设备硬件组成传感器夹具,激励信号发生模块,信号调理模块,信号采集处理模块,设备电源模块,并通过实验验证完成信号参数的设定。

测试具体要求:能够对检测点位置信息进行设置和保存,界面能准确显示当前测试点钢轨温度的大小,应力值的大小等信息,并完成设置信息以及检测信息的检索存储功能,另外在数据处理设计中通过实验验证不同频段下巴克豪森信号的特点,完成钢轨应力测量中滤波器频段参数的设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