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肾根治性切除术

合集下载

(精品) 后腹腔镜特殊部位肾部分切除术 PPT课件

(精品) 后腹腔镜特殊部位肾部分切除术 PPT课件

手术程序
周筋膜
游离肾脏背侧
游离肾动脉
游离肾脏
游离静脉
游离输尿管
检查肾脏活动度
旋转肾脏
夹闭动静脉
肾部分切除
缝合肾脏
检查创面并复位肾脏
切除囊肿
取出标本
➢手术难度降低; ➢手术时间缩短; ➢手术并发症很低; ➢手术适应证拓展。
后腹腔镜特殊部位肾部分切除术
健康意识提高和影像技术的普遍应用,小 肾癌的诊断迅速增加;
泌尿外科早已进入腹腔镜时代;
现代泌尿外科医生之憾
不能做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PN) 不能做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LPN 手术路径
经腹途径LPN
腹膜后LPN 优点:后腹腔途径具有肾蒂血管控制容易、 腹腔脏器干扰小等; 缺点:操作空间小、缺乏解剖标识等
18
(三)肾脏旋转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术中应用
后腹腔LPN肾脏旋转技术
➢ 根据肿瘤位置和大小决定肾脏旋转方向; ➢ 如上极腹侧或肾门部肿瘤,可行下极内旋45°~90°;
如肿瘤位于肾下极腹侧,可行上极内旋90°~180°,甚 至将下极肿瘤旋转到上极,腹侧转移到背侧; ➢ 手术结束后尽量将肾脏复位,避免肾下垂。
手术照片
(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解剖程序化操作
腹腔镜手术解剖程序化操作
提出“解剖程序化肾脏腹腔镜手术”概念 将肾脏腹腔镜手术完全解剖程序化
13
腔镜技术过快普及 手术无程序化
解剖不规范 手术技巧缺乏
14
尝试后 腹腔镜 肾脏部 分切除 术解剖 程序化
规范手术程序 方便手术操作 降低手术风险 减少并发症
2.靠近腹膜反折 切开肾周筋膜
3.游离肾动脉
4.拱形窗建立
8.阻断肾动脉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手术步骤_概述解释说明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手术步骤_概述解释说明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手术步骤概述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在肾脏疾病的治疗中,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作为一种有效和广泛应用的手术方式,已经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高度重视。

它通过腹腔镜技术在不开放腹腔的情况下,准确地定位和切除肿瘤等病变区域,极大地减少了手术创伤和恢复时间。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对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手术步骤进行详细解释。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介绍该手术的背景和意义,并概述文章结构。

其次,在第二节将详细介绍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概念、常见适应症以及优势和风险评估。

第三节将详细阐述该手术的具体步骤,包括患者准备、超声定位和标记病变区域、建立腹腔镜入路和气囊充气等。

接下来,第四节将深入讨论手术操作的技巧和注意事项,涵盖确定手术范围与评估病变边缘清晰度、切除肿瘤组织并止血处理技巧探讨以及封闭尿路创口并处理引流管道问题。

最后,在第五节中,我们将总结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步骤,并展望其长期效果与临床应用前景。

1.3 目的本文旨在为医生、患者及其他相关人员提供关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手术步骤的全面了解,促进对该手术的正确理解与应用。

通过介绍该手术的操作详解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并对未来临床应用和进一步研究提出展望。

2.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手术步骤概述: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aparoscopic partial nephrectomy)是一种常见的微创手术技术,用于治疗肾脏部分切除的适应症。

该手术通过腹腔镜技术在患者的腹部进行操作,不需要进行传统的开放性手术切口,减少了手术创伤和恢复期时间。

2.1 什么是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是一种保留健康组织而仅去除肿瘤或损坏组织的外科手术。

它适用于有肿瘤或损坏局部区域,但不需要完全去除整个肾脏的患者。

该手术可以帮助患者保留更多正常肾功能,并降低患者可能面临长期透析的风险。

2.2 常见适应症:- 小型恶性肾实质性肿瘤:对于直径小于4厘米、接近表面、生长缓慢、边缘规则的小肾癌,腹腔镜部分切除术是一种可行的治疗选择。

腹腔镜肾切除术

腹腔镜肾切除术
原则是依据术者自身掌握腹腔镜技术的程度, 循序渐进,由小至大,由易渐难。
三、手术前注意事项
认真评估对侧肾功能(增强CT、IVU和 ECT )。
良性病变肾: Cr、尿培养、肾图、肾脏B超、IVU
肾肿瘤: 术前需了解局部及远处肿瘤转移情况,明 确临床分期(B超、CT) 。
必要时行CTA、血管造影
腹腔镜肾切除术
衡水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刘兆月
一、概述
1991年Clayman成功完成首例腹腔镜肾切除 术
二、手术适应症
1.永久性、不可逆性功能丧失的肾脏 慢性返流性及梗阻性肾病 慢性肾盂肾炎 肾血管性高血压 肾囊性病变 脓肾 结核肾 2 .肾肿瘤 局限性肾肿瘤(分期为T1~T2N0M0)
分离肾门脂肪、肾动、静脉(也可在头侧先 游离肾动脉)再在动脉和肾盂间分离出静脉。
4.切除肾脏 最后切断输尿管。
五、手术方法及技巧
经后腹腔入路
1、麻醉、体位、Trocar放置
五、手术方法及技巧
经后腹腔入路
2、切开Gerota 筋膜、游离肾脏 在腰大肌前方与腰大肌平行切开Gerota筋膜,切
左肾上腺V在左肾A前方汇入左肾V,与 性腺V形成“十”字交叉。
右肾上腺V在右肾V上方直接注入下腔V
1、经腹入路解剖标志
肝脏、脾脏、和结肠
2、经后腹腔入路解剖标志
腹膜外脂肪 肾周筋膜(Gerota) 腰大肌
五、手术方法及技巧
经腹入路
1、气腹建立方法:气腹针或Hasson切开法 2、体位、Trocar放置位置和方法
腹主动脉Treitz韧带水平,左右肾A跨越 腔V后方,肾A在肾V上后方与其伴行进 入肾脏。
肾V与A伴行,出肾门后汇合为肾V主干, 肾V位肾A前方,左肾V跨越腹主A前方汇 入下腔V,右肾V直接汇入下腔V。

腹膜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腹膜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张 瑜 , 留萍 郭
( 东南大 学 医学院 附属 江 阴 医院 , 苏 江 阴 2 4 0 ) 江 14 0
[ 要 ] 目的 探 讨 腹 膜 后 腹 腔镜 下根 治性 肾切 除 术 的 围 手 术 期 护 理 。 方 法 选 择 肾 癌 患者 1 摘 2例 , 腹 腔 镜 行
下根 治性 肾切 除 术 。结 果 1 2例 均 获 得 成 功 , 术 时 间 9 手 0~15m n 平 均 10mn 术 中 出血 6 4 0m , 均 2 0 3 i, 1 i, O一 2 L 平 5
了 置管 的 成 功率 , 强 护 理 减 少 了 留 置 胃管 的 并 发 症 , 应 激 加 如
原 因 。 每 天 更 换 固 定 于 管 道 与 鼻 部 的胶 布 , 洁 鼻 部 的 皮 清
肤, 如有 必要 , 用 能 去 除 胶 布 痕 迹 的 试 剂 , 果 胶 布 下 的 皮 使 如

4l 7 0・
现 代 中西 医结 合 杂 志 MoenJunl fnert rdt nl h eeadWet nM dc e 0 1D c 2 ( 6 dr ra o t a dTa ioa C i s n s r e in 1 e , 0 3 ) o I g e i n e i 2
物 应 当每 日更 换 消 毒 。 13 3 鼻 部 的 护 理 .. 舒 适 度 的 改 变 是 患 者 自行 拔 管 的 主 要
容易通过咽喉部 , 置管过程 中能做到刺激性小 , 顺应性好并缩
短 了 时 间 , 不 影 响 食 管 闭 合 状 态 , 易 导 致 食 管 反 流 , 高 还 不 提
舒适度可使用保湿膏 。
2 结 果
[ ] 朱 安 琼 .长 期 留 置 胃管 病 人 护 理 方 法 的 探 讨 [ ] 3 J .四 川 医 学 ,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护理查房PPT课件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护理查房PPT课件
务。
加强团队建设
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和沟通 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通过改进护理方法和加强患者教 育,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团队协作能力提升策略
明确团队成员职责
01
合理分配工作任务,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分工。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02
定期召开团队会议,及时分享工作经验和问题,共同寻求解决
康复锻炼指导内容
床上活动
术后早期指导患者进行床 上翻身、四肢活动等,促 进血液循环及肠蠕动恢复 。
下床活动
根据患者病情及体力恢复 情况,逐步指导患者进行 下床站立、行走等活动。
呼吸功能锻炼
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咳 嗽等呼吸功能锻炼,预防 肺部感染。
饮食调整
指导患者逐步恢复正常饮 食,增加营养摄入,促进 身体恢复。
进食注意事项提醒
01 控制饮水量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 ,合理控制饮水量,避免 水肿加重。
03 限制高钾食物
如香蕉、橘子、菠菜等,
以防高钾血症的发生。
02 限制高磷食物
如动物内脏、坚果等,以
防磷代谢紊乱。
04 注意食物卫生
避免食用不洁、变质的食
物,以防食物中毒或感染

随访观察时间安排
术后早期
术后1-3天,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 征和肾功能恢复情况,注意有无并发
清晰表达
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向患者 传达信息,避免使用过于 专业或复杂的词汇。
倾听与回应
认真倾听患者的诉求,给 予积极的回应和反馈,增 强患者的信任感。
健康教育内容安排建议
手术前教育
介绍手术流程、注意事项 、配合方法等,帮助患者 做好手术准备。
疾病预防知识

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

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

完善,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
02
机器人辅助手术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辅助手术将成为可能,进一步提高
手术的精准度和安全性。
03
个性化治疗
未来随着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研究的深入,将为肾脏疾病的个性化
治疗提供更多可能性,使得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更加精准和有效。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建立气腹
在患者腹部建立气腹,使腹腔 内充满二氧化碳气体,创造手 术空间。
分离肾脏
使用专门的手术器械将肾脏与 周围组织分离。
止血与缝合
对手术创面进行止血,然后缝 合切口。
手术后处理
01
02
03
04
术后监测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 察是否有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引流管护理
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管 的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
病例三:肾部分切除治疗肾积水
患者情况 手术过程 术后恢复
总结
患者张先生,45岁,因腰痛、尿频就诊,影像学检查提示左肾 积水。
在腹腔镜下,医生对张先生的左肾积水进行了部分切除术,同 时处理了解剖性变异。
术后张先生恢复良好,疼痛轻微,术后一周出院。术后通过复 查,肾积水症状明显改善。
对于由解剖性变异引起的肾积水,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是一 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既去除了病因,又保留了肾脏功能。
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 术
目录
CONTENTS
• 手术简介 • 手术过程 • 手术优势与风险 • 病例分享 • 术后护理与康复 • 专家观点与展望
01 手术简介
定义和目的
定义
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是一种微 创手术,通过在患者腰部打孔, 利用腹腔镜技术切除肾脏的局部 病变部分。

医院知情同意书-腹腔镜根治性肾盂输尿管癌切除术知情同意书

医院知情同意书-腹腔镜根治性肾盂输尿管癌切除术知情同意书
特殊风险或主要高危因素
我理解根据我个人的病情,我可能出现以下特殊并发症或风险:
一旦发生上述风险和意外,医生会采取积极应对措施。
患者知情选择
我的医生已经告知我将要进行的手术方式、此次手术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风险、可能存在的其它治疗方法并且解答了我关于此次手术的相关问题。
我同意在手术中医生可以根据我的病情对预定的手术方式做出调整。
18)使用一次性手术器械、自费药品,术后可能需要回监护病房,费用高;
19)19)术后肿瘤膀胱复发。
4.我理解如果我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静脉血栓等疾病或者有吸烟史,以上这些风险可能会加大,或者在术中或术后出现相关的病情加重或心脑血管意外,甚至死亡。
5.我理解术后如果我的体位不当或不遵医嘱,可能影响手术效果。
腹腔镜根治性肾盂输尿管癌切除术知情同意书
****医院
腹腔镜根治性肾盂输尿管癌切除术知情同意书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病历号
疾病介绍和治疗建议
医生已告知我患有肾盂输尿管癌,需要在麻醉下进行腹腔镜根治性肾盂输尿管癌切除术。
肾盂输尿管癌属于上尿路尿路上皮肿瘤,发病率正在逐渐增加。肾盂输尿管癌的整体的5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是75%。此肿瘤对放疗化疗均不敏感,因此手术治疗为主要的治疗方法。腹腔镜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3.我理解此手术可能发生的风险:
1)麻醉意外;
2)心脑血管意外(心梗,脑梗和重要器官栓塞、危及生命 ;
3)术中大出血、失血性休克,可致死亡,需输血挽救生命,致输血并发症;
4)肿瘤侵犯周围脏器,联合脏器切除(胰腺,肝脏,血管,肠管等);
5)术中周围脏器损伤(胰腺、十二指肠损伤致胰瘘、肠瘘、腹膜炎,肝脾损伤需行脾切除或肝修补术等);

腹膜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30例临床分析

腹膜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30例临床分析

肾癌 的患者越来越 多 ,肾癌 的治疗 也 以根 治性 肾切 除 术 为主要手 段 』 。但是 常规传统 开放根治性 肾切 除术所 出 现的 问题越 来越 明显。它治疗 时 间长 、手术 出血 量大 、术 后 疼痛 、创 伤大 、术后 恢复进食 的时 间长及 并发症 率较 高 等 问题引发 了越来越 多的患者 的质疑 和越 来越 多 的泌尿外 科 医生 的思 考 。开放 根治性治疗 肾癌 的手法有 两种 手术人 路 ,经腰部 和经腹部 。理论上是 腹部 比较合 理 ,因为腹部
中 肾上极 5例 ,中极 6例 ,下极 4例 ;对照组左侧 7例 ,右 侧 8例 ,其 中肾上极 6例 ,中极 4例 ,下极 5例 。观察组肿 瘤平均直径 3 . 6 c m;对 照组 平均 直径 3 . 7 c I n 。对照 两组 性 别 、年龄 、病程 、患 侧 、癌 细胞位 置及 肿瘤 大 小等 方 面均 无显著性差异 ( P> 0 . 0 5 ) ,具有可 比性 。 1 . 2 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腹 膜后腹 腔镜下 根治性 肾切 除 术 :全身麻醉 ,留置气 管插 管和 导尿管 。患者侧 卧体位 固 定 ,消毒后建立 操作 通道 ,在腹膜 后建 立腔 隙 ,正 确切 开
1 资料 和方法 1 . 1 临床资料 选择 2 0 0 9年 5月至 2 0 1 1年 5月本 院肾癌 患者 3 0例 。按 照 人为 +随机 的分组 原 则 分为 观 察 和对 照 组 ,各 1 5例 。观察组 中男 8例 ,女 7例 ,年 龄 4 2~6 4岁 , 平均 ( 5 2 . 5± 6 . 4 )岁 ;对照组 中男 9例 ,女 6例 ,年龄 4 3 6 5岁 ,平均 ( 5 3 . 3± 6 . 4)岁。观察 组病程 0 . 4— 6 . 2月 ; 对照组病程 0 . 5~ 6 . 4月 。观察 组左 侧 6例 ,右侧 9例 ,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