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树造林技术

合集下载

速生桉树造林技术要点

速生桉树造林技术要点

速生桉树造林技术要点一、炼山炼山是造林的一个重要工序,炼山对造林成效影响很大,炼山不但可以收获草木灰,而且通过高温可以改良土壤肥力,还可杀病菌。

因此,造林前一年的冬季要进行全面炼山,清理林地,杂灌木多,不容易炼山的山地,要通过“落青”后炼山,炼山要彻底,对未燃的灌木、枝桠等要集堆烧毁,以防治白蚁为害。

炼山要特别注意用火安全,要做足安全措施上报批准才能炼山。

二、整地方法及规格整地是营造桉树丰产林的关键措施之一。

桉树喜爱在疏松的土壤里生长,因此,根据造林地条件,选择适当的整地方式,尽可能地疏松土壤十分重要。

营造桉树丰产林,主要有三种整地方式:1、机耕全垦整地。

适合于造林地地势平坦或坡度小于10度的缓坡地。

机械全垦整地分三步进行:先清理林地上的杂灌丛、树头等;再用机械把造林地深犁一次,机耕深度40厘米以上;最后根据造林设计的种植密度开种植沟,沟深40—50厘米,沟与沟间距最好采用2.5—3米,以便将来采用机械抚育。

2、带垦整地。

适用于缓坡地。

带垦整地能充分疏松种植点周围的土壤,利于幼林生长,又不因整地造成水土流失。

具体做法是:沿山坡等高线用大马力拖拉机全垦松土成带状,带宽以能种植两行树宽度为宜,机垦带之间留有维持原状的不开垦地带,以阻隔水土流失,其他整地操作与全垦整地相同。

3、穴垦整地。

适用于坡度较大、不适宜机耕的造林地。

采用穴垦整地,同样要清理林地上的杂灌丛、树头,然后根据设计好的种植密度确定种植穴(点),沿等高线开长、宽、深为50×50×40(或40×40×30)厘米的种植穴,开穴时含有腐殖质的表土集中放在一边,以便种植时将富有养分的表土回填穴底。

整地完成后,应让土壤风化一段时间后再行种植,如果造林基肥是滤泥加磷肥堆沤成的,可先施基肥,现将沟(穴)边的泥土打碎回穴八成左右,到种植时再回满沟(穴)。

如果基肥是施化肥(如复合肥),可提前把沟(穴)回满,等待种植。

种植桉树的技术

种植桉树的技术

种植桉树的技术桉树可长至100-110米,最高达156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树。

那种植桉树的技术有什么?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种植桉树的技术,希望对您有用。

种植桉树的技术1、造林地选择造林地应选择在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肥力较高、坡度25°以下交通方便的丘陵、台地、平原和低山下部。

另外,桉树对气象因子有特定要求,一般低温不超过-5℃,否则易受冻害。

根据我县的具体情况,内半县以及海拔600m以上的山地应适当选择抗寒树种或品系。

造林地以低山、丘陵、阳坡、半阳坡较好,Ⅱ类地以上,Ⅲ(1)类可以适当考虑。

2、林地清理造林整地前应进行劈草炼山,清理林地,挖除杂灌头和五节芒头,炼山时应注意防火和保持水土,炼山后应及时整地挖穴,以减少灰份的流失。

林地清理最好在造林前一年的7-9月份前完成。

3、诱杀白蚂蚁造林前一年的9-10月投放灭蚁灵,每公顷投放225-400包,以“品”字形均匀投放于造林地,造林地周围应适当多放,投放点挖10-15cm深小坑,铺薄层枯草,连袋放入药剂1-2包,覆土压实即可。

在未整地的造林地上投放的防治效果最好,整地应在放药1个月后进行,如果造林前未及时防治,也可在造林当年的4月投放灭蚁灵,但造林时必须在根区施呋喃丹保护。

4、整地桉树可采用块状整地,挖明穴回表土,规格为60×40×40cm。

整地应沿等高线作业,种植点成“品”字形排列,整地时间应在造林前一年的11月底前结束。

5、基肥施基肥是营造桉树丰产林的重要措施。

由于福建省土壤普遍缺磷,故基肥宜选用长效的钙镁磷肥,在造林前一个月左右回表土时施下,每穴均施500g。

6、造林密度根据密度试验和调查分析,桉树造林密度为1650~1800株/hm2(110-120株/亩)最适宜,为充分利用桉树喜爱侧光的生长特性,采用宽行窄株的方式配置株行距,一般采用2×3m排列植穴。

7、造林(1)为了保证苗木的成活率,提倡就地育苗,就地栽植,以免长途运苗造成苗木的损伤。

桉树速生丰产林造林抚育管护技术分析

桉树速生丰产林造林抚育管护技术分析

桉树速生丰产林造林抚育管护技术分析桉树(Eucalyptus)是一种速生丰产树种,适应广泛,生长快速,所以在造林方面被广泛使用。

为了提高桉树造林的成活率和产量,需要进行科学的抚育管护。

下面是对桉树速生丰产林造林抚育管护技术的分析。

首先,在桉树造林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包括选择合适的地块、进行土壤改良、开展坑深坑宽、坑底施肥、垂直种植桉树苗等工作。

选址要选择地势较高、地下水位深、排水良好的地方。

土壤改良可以采用石灰石破碎、腐殖质堆肥等方法,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通透性。

坑深坑宽要根据桉树根系的特点进行合理设计。

坑底施肥可以采用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的方式,以提供桉树苗的养分需求。

垂直种植桉树苗可以减少根系损伤,有利于苗木快速生根。

其次,在桉树造林后要进行适当的抚育措施。

主要包括补植、浇水、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补植是指及时补齐苗木死亡和缺失的情况,保持造林密度的稳定。

浇水要及时、适量,保证苗木的生长需水。

施肥要根据苗木生长阶段和土壤肥力状况进行合理施肥,以提供足够的养分供给。

除草要定期进行,以减少杂草对桉树的竞争。

病虫害防治要进行定期巡查,及时采取对策,防止疫病和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最后,在桉树丰产林的管理中,要进行定期的养护工作。

包括修剪、疏伐、调整林分密度等工作。

修剪可以调整桉树冠幅,促进分枝,提高光照和通风条件。

疏伐可以提高林分透光率和空气流通性,促进桉树生长。

调整林分密度可以根据桉树生长情况进行合理抚育,避免树木过密或过稀的现象。

总之,桉树速生丰产林的造林抚育管护技术非常重要。

通过科学的选址、土壤改良、合理种植、补植、浇水、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修剪、疏伐、调整林分密度等一系列措施,可以提高桉树造林的成活率和产量,实现丰产林的目标。

桉树速生丰产林造林规程

桉树速生丰产林造林规程

桉树速生丰产林造林规程一、造林技术桉树是速生树种,但并不等于随便把桉树种到地里就能高产。

要取得预期效果,必须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选地湛江的造林地主要有几种类型:玄武岩发育的砖红壤;浅海沉积发育的砖红壤;花岗岩、页岩发育的砖红壤和滨海沙土等。

按土壤肥瘦程度可分为五类:一类地:徐闻大部分,雷州的南渡河以南,遂溪的建新、岭北、洋青,麻章的湖光,东海区的硇州岛中部等地由玄武岩发育的砖红壤,土层深厚肥沃,只要造林措施得当,桉树生长好,产量高,4-5年砍伐,一般每亩可产木片材8-10吨,最高可达12-15吨。

一类地是营造桉树速生丰产林的最佳选择。

二类地:雷州北部、遂溪大部分以及廉江南部地区等由浅海沉积发育的砖红壤,土层浑厚、疏松,肥力中等,如造林措施得当,桉树生长较好,产量较高。

4-5年砍伐,每亩可产木片材8吨左右,高的也可超过10吨。

二类地也十分适宜种植桉树速生丰产林。

三类地:廉江和吴川部分由花岗岩发育的砖红壤,土层深厚,透水透气性好,肥力一般,桉树生长一般,4-5年砍伐,每亩可产木片材6吨左右。

在这类土地营造桉树丰产林,经营措施要求较高,投资回报略低于二类地。

四类地:湛江北部和东北部的一些山坡地,坡度较大,土层较薄、土质板结,土壤瘦瘠,桉树生长较差,木材产量和效益较低。

五类地:沿海滨海沙土,肥力差,干旱保水性差,桉树产量低,不适宜营造桉树丰产林。

选择造林地,除要选好地类外,还要注意选择地势相对平坦,集中连片,交通方便的地块,以利于机械化作业,方便经营,降低经营成本,提高效益。

2、树种不同的树种(品系)对立地条件要求不同,尤其是对土壤肥力要求不同。

因此,种植桉树丰产林要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根据造林地情况选择适当的造林树种或品系,才能取得较好效益。

目前,湛江地区营造桉树速生丰产林通常采用的优良品系主要有:尾叶桉U6、刚果12号桉W5、杂种桉LH1、杂种桉石岭1号和杂种桉东海1号、东海3号等无性系。

尾叶桉U6——该品种是从尾叶桉实生林中选育出来的优良品系,目前已在广东、广西和海南三省大面积推广造林。

论国有林场桉树的造林技术与改进措施

论国有林场桉树的造林技术与改进措施

论国有林场桉树的造林技术与改进措施国有林场是我国重要的林业资源管理单位,其中桉树是一种重要的造林树种。

为了确保桉树的高效、经济、环保、可持续发展,在桉树造林技术和改进措施方面需要做出以下几点。

一、选择优良种苗首先,要选用优良的灌木、苗木和栽培基地进行育苗,找到从母树中选择出来的健康、生长快、性状优良、高产量的种子。

在育苗过程中,需要确保用土壤蒸汽灭菌或用药剂消毒来减少病虫害的影响。

在苗期管理中,注意苗木的通风、排水和施肥,养成扎实的根系,以增强抗风、抗旱的能力。

二、合理施肥桉树在生长期需要充分的营养物质支持,因此需要合理施肥。

施肥前需要对土壤进行分析,确定肥料类型和用量。

桉树生长较快,在根系发育旺盛的时候,宜选择高效含有钾、磷、氮等丰富营养的有机肥和化肥,并定期施肥。

定期喷施磷酸二氢钾,能有效提升桉树的抗寒性和适应性。

三、科学选择生态地位桉树需要具备良好的生长环境,因此应科学选择生态地位。

桉树的要求比较苛刻,需要适合的土壤和水分条件。

在栽培前,需要对地形、土壤、地下水等地质条件进行检查,选择适合桉树的地块进行栽培。

同时,还需要遵循生态原则,在栽培过程中加强森林保护,保持生态平衡,建立可持续的生态系统。

四、加强病虫害防治桉树在生长期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因此需要加强病虫害防治。

在桉树成树后,需要经常巡查,对发病部位及时进行施药。

针对常见病虫害,可以使用石硫合剂、敌敌畏等化学制剂进行治疗,或采用生物制剂对桉树进行保护,如甲基茶油素、基因工程对虫菌、菌类的科学配合使用等综合防治手段。

归纳起来,国有林场桉树的造林技术和改进措施包括选择优良种苗、合理施肥、科学选择生态地位和加强病虫害防治。

只有兼顾种植技术和管理措施,才能有效保障桉树的可持续发展,为林业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桉树速生丰产林造林抚育管护技术分析

桉树速生丰产林造林抚育管护技术分析

桉树速生丰产林造林抚育管护技术分析桉树(Eucalyptus grandis)是一种可快速生长且丰产的树种,被广泛用于造林和木材生产。

为了充分发挥桉树的生长潜力和提高木材产量,需要采用适当的技术进行林木的种植、抚育、管理和保护。

以下是对桉树速生丰产林造林抚育管护技术的分析。

1. 选地选择:桉树对土壤的要求较高,一般应选择土壤较肥沃、排水性良好的地块进行造林。

地表不应有大块石头和其他障碍物,以便树木生长和根系扩展。

2. 母树选择:选用具有较好遗传性状的种子作为种源,以获得较高的生长速度和木材产量。

母树应生长良好、没有明显的病虫害和畸形现象,选择年龄较小的母树,通常在5-10年之间。

3. 播种和育苗:桉树一般采用播种繁殖,每亩播种量约为200-300克。

播种前应进行种子浸泡处理,促进种子萌发。

育苗一般在播种后3-4周进行移栽,移栽后要合理浇水和施肥,保持苗木的生长健壮。

4. 地面准备:在种植前,应进行地表的杂草清除和松土,为树木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可以采用机械开沟、锄地、翻土等方法,确保土壤的疏松和透气性。

5. 树木配置和密度:桉树在林分配置上一般为行列距都为3米,株行距为2米的矩形或正方形配置,也可根据土壤类型和地形条件进行适当调整。

密度一般为1667-2500株/亩,既要保证树木的生长空间,又要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6. 抚育管理:桉树的抚育管理主要包括修整枝条、防治病虫害、施肥和疏伐。

桉树的生长速度很快,在生长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枝条,需定期修剪以促进树冠形态的良好发展。

同时要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及时采取措施遏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根据土壤和树木的需要,合理施肥,保持土壤的养分供应。

疏伐是为了调整林分的密度,减轻竞争,提高桉树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7. 管护措施:桉树林区应加强防火措施,定期对林区进行巡护和监测,及时清理垃圾和树枝等易燃物。

在干旱季节要及时进行灌溉,保持树木的水分供应。

还要定期测量树高、胸径、地径等指标,掌握林木生长情况,及时调整抚育管理措施。

桉树造林成效提升与技术措施分析

桉树造林成效提升与技术措施分析

桉树造林成效提升与技术措施分析一、桉树造林成效的现状分析1.桉树造林的重要性桉树是一种优良的乔木树种,其木材质地坚硬,纹理清晰,适合制作家具、地板等产品。

桉树的枝叶可以提炼桉油,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桉树在造林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桉树造林成效的不足由于桉树生长周期长,种植难度大,加之环境影响等原因,桉树造林的成效并不十分理想。

其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生长速度慢:桉树的生长速度相对缓慢,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达到商业价值;(2)易受病虫害影响:桉树生长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导致生长受阻;(3)土壤适应性差:桉树对土壤的要求较高,对土壤适应性差,往往需要进行土壤改良和施肥等措施;(4)管理技术不足:桉树的种植和管理技术相对成熟度较低,种植者对桉树的管理不够专业化。

以上问题成为制约桉树造林成效提升的主要障碍,急需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来提升桉树造林的成效。

二、桉树造林成效提升的技术措施1.选优育苗选育优良的桉树苗木是提升桉树造林成效的首要问题。

可以通过对桉树种源的综合评定,选出生长迅速、抗病虫害的种源,培育出良种供应给种植者,从源头上提高桉树的种植质量。

2.土壤改良桉树对土壤要求较高,在进行桉树种植前,对土壤进行改良和施肥是十分必要的。

可以根据当地土壤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土壤改良剂和肥料,为桉树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3.病虫害防治对桉树的病虫害进行有效的防治是提高桉树造林成效的关键之一。

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及时对桉树进行病虫害防治,减少对桉树生长的影响。

4.科学管理科学的栽植密度、修枝、疏伐等管理措施对于提高桉树造林成效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适当的栽植密度和修枝能够提高桉树的生长速度,增加单株产量;适时的疏伐能够保证桉树林的生长环境,避免过密导致的竞争。

5.技术培训提高种植者的桉树种植和管理技术水平也是提升桉树造林成效的关键。

可以通过开展桉树种植技术培训班,提高种植者的技术水平,增强桉树种植和管理的专业性。

南方速生桉造林技术要求简述

南方速生桉造林技术要求简述

南方速生桉造林技术要求简述一、桉树造林技术1、清理林地整地前对原有植被进行清理,原有立木要全部伐倒,伐倒高度不能高于40cm,并挖出树根;高草植物割倒待晒干后火烧。

炼山务遵守“五不烧”的原则(即不开防火线不烧,风大时不烧,没有看守不烧,不带灭火工具为烧,未经批准不烧)炼山后及时整地,将草木灰翻入土壤中做肥料。

2、林地配置及造林密度桉树造林可用宽行距窄株距的长方形配置,使林木充分利用营养空间和侧方阳光,拉线定点彩“勾3股4弦5”直角三角形延长直角边的办法定点,定植时对齐行距。

造林配置既要保持一定的株数,又要充分利用光能,才能高产增收,桉树提倡每株营养面积6m2,即每公顷种植6105株,株行距按1.5×4.0m配置,山地阴坡应疏些,阳坡可密些。

3、整地整地选用人工垦带,一般是在造林前1~2个季节,根据设计要求在造林地沿等高级用人工挖种植带,带宽1.5m,带间距(中心连线的水平距离4m,挖垦深度20cm,土块要大翻起,不要打碎,然后在种植带的中心线上挖种植坑,坑的规格是宽度不能小于50cm,深度不小于40cm,种植坑挖好后,经过验收合格后才能回土,也可先挖坑后挖带。

4、回坑施基肥造林前10天左右施放基肥。

施肥前先要回半坑土,回土方法是将挖坑的表土打碎回到坑内,土粒最大直径不能超过3cm,不能有草根、石块。

然后施基肥,与泥拌匀,再把新土打碎回到坑内。

土粒最大直径不能超过4cm,不能有草根石块。

回坑的土以平地面为宜。

施肥用量每株0.5kg,施放时一定要与泥土土拌,施于坑的中层,勿使新造幼苗根部接触免遭肥害。

5、定植造林在落了透雨的阴天、达苗上山,连续进行定植。

先摆苗,剥去薄膜袋,把剥下的薄膜袋放在种植坑边上,用土压好备检查验收,又要防止根团泥脱散。

种植时对齐株行距,苗茎挺直,然后用肥沃表土压实、最后覆盖松土。

种时要注意栽植深度要适当,一般适宜的深度比苗木在苗圃地时的根颈处深2~3cm,力争4月底以前完成定植任务,造林成活率要求达到95%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桉树造林技术
一、品种选择
在贺州种植桉树,品种要选择正规苗圃培育的尾赤桉广林9号等优良无性系苗.(这个品种比较耐寒)
二、造林地选择
选择交通方便,光热条件较好,坡度在30度以下,海拔高度500米以下,土层深厚、土壤较肥沃的林地进行造林。

(有霜冻的地方要慎重选择)
三、林地清理及整地
1.林地清理
以火燎炼山清理为主,即砍除林地内所有杂灌木,晒干后火燎炼山,再将灌木、采伐剩余物及杂草燃余等清理归堆,补火燃烧,然后将林地内所有芒头连根挖起暴晒。

受客观条件限制无法进行火燎炼山清理林地时,可采取免炼山措施,即先将所有恶性杂草如大芒、粽叶芦芒等连根挖起曝晒,砍除杂灌,然后将杂草杂灌及采伐剩余物等归堆,清理出宽约1.5米的种植带,带上的杂草要全部铲除。

2.造林密度
造林密度70~100株/亩。

立地条件好,培育周期8年以上的,可适当疏植,密度在70~75株/亩之间;培育短周期林或立地条件一般的应适当密植,密度以83~100株/亩为宜。

行距设置根据地形地势情况,沿山的等高线方向布置行,平均坡度25°以下的,可设置为3.5~4.0米;平均坡度25°以上的,以3.0~3.5米为主。

株距设置可根据种植密度和行距进行适当调整。

3.整地
以明穴整地为主。

穴规格为50厘米×50厘米×40厘米,即穴口长50厘米、宽50厘米,穴底长、宽各为35厘米,深40厘米。

挖穴时将表土置于穴的上方,并将树桩树根、石块等拣出,清理干净,以便表土回穴。

挖好穴后要带状整地1.5米.就是在每行沿穴中心上下0.75米将表土深翻15~20厘米.
四、施基肥
1.基肥量:每株施达一桉树专用基肥0.6公斤。

2.施肥方法:明穴整地的,先回表土至半穴,然后放入肥料并与回穴的表土拌匀,再回表土至满穴并高出穴面约5厘米,呈龟背型。

回土方法是将穴上方的表土铲下并打碎,拣出石块、树根后,再回到穴内。

暗穴整地的,将肥料均匀撒放在穴面,然后大锄翻动穴土,使肥料于穴土充分拌匀。

五、种植
1.造林季节:可在2月份开始种植,一般要求在5月底前完成。

2.种植方法:在雨后植穴泥土充分湿透时进行。

种植前先将塑料杯泥浸透水,种植时小心除去塑料杯,注意保护杯泥不要松散以免影响成活。

种植深度以超过杯泥1~2厘米为宜,回泥要细,种植后压实。

除下的塑料杯及时回收,回收率要求达到99%以上。

3.苗木要求:局中心苗圃要用优良无性系培育壮苗,苗高20厘米以上,根系发达,顶芽完整,病、弱苗不能出圃上山造林。

如苗木运输到造林地两天内无法栽植完毕,应选择一开阔地将苗木竖立排放整齐,四周用木栏或石块围好存放,经常淋水保湿,并做好鼠害和病害的预防工作。

4.补植
造林后2个月内每隔15~20天对造林地进行一次踏查,发现有缺株、死株的要及时补植。

补植后保存率达不到60%的要重新造林。

六、抚育及追肥
1.抚育
造林后2~3个月进行抚育。

可进行全铲抚育,即将所有杂草连根铲起并自然置于林地内,挖起的芒头要敲散泥块,使其根系与泥土分离。

采取化学除草抚育效果更佳,方法是先沿种植带进行带状铲草抚育,宽度为带上宽1.0米、带下宽0.5米左右;或先进行穴状抚育,铲除植株周围杂草,宽度为半径1米左右,然后再用41%草甘膦除草剂喷施杀除剩余的杂草。

结合抚育对幼树进行适当培土、扶正苗木。

不通带明穴整地或暗穴整地、土壤比较板结的小班,种植后抚育前应在两植枝间沿种植带进行翻带松土。

要求大锄翻土且不要打碎,翻带宽度为60厘米,深度27厘米以上。

8~10月份,视林内杂灌情况再进行一次砍除灌木、杂草或沿种植带1.5米宽的带状铲
草抚育。

2.追肥
(1)追肥量:每株施放达一桉树专用追肥0.75公斤。

(2)追肥方法:在距离植株约30厘米两侧开沟长30厘米、深约20厘米,将肥料撒放在沟内并覆盖泥土。

(3)追肥时间:在种植后第二年2~4月份进行。

追肥前必须进行抚育,最好提前在施肥前一年10~11月份进行带铲抚育,此时雨水少,杀草彻底,然后在开春后再追肥,效果更好。

(4)种植后第三年2~4月份,视林分生长情况可进行第二次追肥。

方法是在两植株间开一横沟,长50厘米,深度25厘米以上,将肥料撒放沟内,然后覆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