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政策实践(1).ppt

合集下载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概述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概述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

考虑储蓄和投资后二部门经济的循环流动
• 实际经济中,一方面家庭部门会有一些收入没有 用来购买厂商所生产的产品(储蓄)从而由这一 循环流动中漏出,这就会使得循环流动中的货币 量减少;另一方面,厂商部门也会在产品市场上 购买产品(投资)从而给这一循环流动注入资金。
• 家庭部门通过金融市场进行储蓄,这是总体经济 活动中的一种漏出。厂商通过金融市场获得投资 资金并向产品市场进行投资,这是总体经济活动 中的一种注入。
• 整理即得四部门经济国民收入恒等式I=S+(T-G -Tr)+(M-X)
• 以萨伊定律为代表的传统经济学无法给大危机作 诊断并开出药方。作为“资本主义制度最优越” 这一信念的经济理论基础的传统经济学陷入了尴 尬的境地。
二、《就业、利息与通论》的问世
•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于1936年发表《就业、利息 与货币通论》,此后宏观经济学作为一个严格的 概念被使用
• 凯恩斯提出,资本主义仍然是最优越的经济制度。 但它并不是一架具有自我修复机制的精巧机器。 价格机制并不能自动调节经济使之达到充分就业 的均衡,因为在自由放任的条件下作用于人们的 一些基本心理规律会导致有效需求不足从而不能 达到充分就业。要实现充分就业就必须扩大有效 需求,因此,要由政府来进行有力的干预,通过 一定的宏观经济政策来“熨平”经济的“波纹” 以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
• 厂商部门,由所有供出售的产品的生产者构成。 厂商在要素市场上购买生产要素用来生产并在产 品市场上出售其产品。厂商还进行投资并向政府 缴税等。私人国内总投资简称为投资 (investment),是指厂商增加资本存量的行为。
• 政府部门,由一国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构成。 政府在劳动市场上购买劳动、在产品市场上购买 产品、向其他部门征税并向它们进行补贴一类的 转移支付。

宏观经济学全套课件(完整)

宏观经济学全套课件(完整)
功能
劳动市场的主要功能包括劳动力资源配置、劳 动力价格形成、劳动力流动和就业创造等。
工资水平决定因素及差异原因
决定因素
工资水平主要由劳动力供求关系、劳动生产率、行业差异、地区差异等因素决定。
差异原因
不同行业、地区、职位之间的工资差异主要由劳动力供求关系不平衡、行业利润率 差异、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等原因造成。
就业政策目标及实施途径
政策目标
就业政策的主要目标包括促进充分就业、提高就业质量、保障 劳动者权益等。
实施途径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就业优先政策、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提供 就业服务和援助等途径来实现就业政策目标。
失业保险制度改革方向
改革方向
失业保险制度的改革方向主要包括扩 大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促进再就 业等。
利率决定理论
包括古典利率理论、凯恩斯利率理论、 可贷资金利率理论等,分析利率水平 及其变动的原因。
政策效应
利率政策对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国际 收支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利率市场化改 革的意义和措施。
资本市场结构、特点及作用
01
02
03
资本市场结构
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 基金市场等,以及各市场 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运行机 制。
3
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探讨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
财政支出结构优化方向
财政支出结构的现状
分析当前财政支出结构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方向
提出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支出效率的建议。
财政支出与社会公平的关系
探讨财政支出如何促进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
税收制度改革与税收优惠政策
稳定。
浮动汇率制度
汇率由市场供求决定,中央银行不 进行干预,波动幅度较大。

高鸿业版《宏观经济学》全套课件(完整版)

高鸿业版《宏观经济学》全套课件(完整版)
将IS-LM模型扩展到开放经济中,引入BP线来分析汇率、国际资本 流动等因素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政策搭配与协调
在开放经济下,政府需要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搭配与协调 ,以实现内外部均衡。
04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策的工具
财政政策的实践
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变动税收 和支出,以影响总需求,从而 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分析关税、非关税壁垒等贸易保护手段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以及贸 易保护主义的利弊。
区域经济一体化
探讨区域经济一体化(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对成员国经济 的影响以及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
国际金融市场与汇率制度
国际金融市场概述
介绍国际金融市场的构成、功能和作用,以及国际金融市 场的发展趋势。
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包括公开市场 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中央银 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来 控制货币供应量,通过调整存款准备 金率来影响银行的信贷能力,以及通 过调整利率来影响投资和消费。
货币政策的实践:在实践中,货币政 策通常与财政政策配合使用。中央银 行根据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就业等 宏观经济指标,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 。在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可能采取 紧缩的货币政策,如提高利率和减少 货币供应,以抑制通货膨胀;而在经 济衰退时,则可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 策,如降低利率和增加货币供应,以 刺激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因素
包括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技 术进步、制度变迁等,这些因素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因时期和 地区而异。
经济发展战略选择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
平衡增长强调各地区、各部门协调发展,而不平衡增长则主张优 先发展某些地区或部门以带动整体经济增长。
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

第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第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第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判断题1. 从短期来说,当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等于零时,消费支出也等于零。

2. 从长期来说,当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等于零时,消费支出为正数3•消费支出大于可支配收入,意味着储蓄是负数。

4•消费支出等于可支配收入,意味着储蓄是正数。

5. 如果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平均消费倾向也将递减6. 假定可支配收入不变,平均消费倾向越大,消费支出就越大。

7. 在短期内,居民的消费支出有可能大于可支配收入。

8. 按照短期的消费函数,在可支配收入的某一变化范围内,消费增量会大于收入增量9. 假如居民在不同的可支配收入水平上都增加消费支出,消费曲线将向上移动。

10. 消费曲线的斜率等于边际消费倾向。

11. 边际储蓄倾向是大于1的正数。

12. 在短期内,居民的储蓄有可能大于可支配收入。

13. 假如居民在不同的可支配收入水平上都减少储蓄,消费曲线将向上方移动。

14. 在消费曲线与45°线相交的时候,消费支出等于储蓄。

15. 在同一个坐标平面内,消费曲线的位置和形状一旦确定,储蓄曲线的位置和形状随之确定16. 在某一可支配收入水平上,如果消费曲线与45°线相交,储蓄曲线一定与横轴相交。

17. 总需求曲线也称为总支出曲线。

18. 如果只考虑自发投资并假定政府支出和净出口不受国民收入影响,总需求曲线与消费曲线平行。

19. 如果同时考虑自发投资和引致投资,并假定政府支出和净出口不受国民收入影响,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大于消费曲线20. 假如某厂商用自有资金进行投资,由于他不必支付利息,投资的成本等于零。

21. 某居民把节省下来的收入锁在钱柜里,这种行为是储蓄。

23. 假如某居民把节省下来的钱建造一所房子,这个人在储蓄。

24.假如某居民把节省下来的钱购买一所旧房子,这个人在投资 某公司保留部分利润的行为是储蓄,把这部分未分配利润用于购买新设备的行为是投资假如边际储蓄倾向大于边际消费倾向,投资乘数将小于 1。

宏观经济政策及实践

宏观经济政策及实践

• 在LM曲线形状基本不变时,IS曲线越平坦, LM曲线移动(由于实行变动货币供给量的货 币政策)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大;反 之,IS曲线越陡峭,LM曲线移动对国民收 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小。
• (2)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 • 与凯恩斯极端情况相反,如果水平的IS和垂 直的LM相交,则就出现了所谓古典主义的 极端情况。 • 当出现这种国典注意极端情况时,财政政 策就完全无效,而货币政策十分有效。
• 其次是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主要表现在 失业救济金和其他福利开支等转移支付的 变化。收入水平上升时,失业率下降,失 业救济金和其他福利支出减少;收入水平 下降时,失业率下降,失业救济金和其他 福利转移支付增多。西方学者认为,政府 转移支付在通货膨胀时减少,在衰退时增 加,这种自动伸缩性也是有助于减轻经济 波动的稳定因素。
• • • •
(二)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1)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一目标。它 在广泛的意义上是指一切生产要素(包含 劳动)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 产的状态。
• (2)物价稳定 • 物价稳定是经济政策的第二个目标。价格 稳定是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它是一个宏 观经济概念。由于各种商品价格变化的繁 杂的统计困难,西方学者一般用价格指数 来表达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
• (2)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 • 如果LM越平坦,或IS越陡峭,则财政政策 效果越大,货币政策效果越小,如果出现 一种IS曲线为垂直线而LM曲线为水平线的 情况,则财政政策将十分有效,而货币政 策将完全无效。这种情况被称为凯恩斯主 义的极端情况。
• (3)挤出效应 • 所谓“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 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作用。在一个充分就业的经 济中,政府支出增加会以下列方式使私人投资出 现抵消性的减少:由于政府支出增加,商品市场 上购买产品和劳务的竞争会加剧,物价就会上涨, 在货币名义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 量会因价格上涨而减少,进而使可用于投机目的 货币量减少。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PPT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PPT

就业率
02
劳动力市场中就业人员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
失业率与就业率的关系
03
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和劳动力市场的状况,影响国家经济
增长和社会稳定。
通货膨胀率与物价水平
通货膨胀率
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幅度, 通常用消费者物价指数 (CPI)来衡量。
物价水平
商品和服务的平均价格水 平。
通货膨胀的影响
影响货币的购买力和财富 分配,可能导致社会不稳 定和经济效率低下。
详细描述
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时期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时期,以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为代表的经 济学家主张国家干预经济,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总需求,以解决经济危机和失业问题。这一 时期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实现经济稳定和增长。
新古典综合学派
总结词
新古典综合学派试图将古典宏观经济学 和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结合起来,强 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结构等。
个体分析
研究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企 业)的经济行为和特征,以及它
们对总体经济的影响。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详细描述
新兴学派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以美国经 济学家为主导,试图超越传统宏观经济学理 论,从不同角度研究宏观经济问题。这一时 期出现了许多新的学派,如新凯恩斯主义、 新古典主义、货币主义等,这些学派在理论 观点和研究方法上都有所创新和发展。
03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 题
国民收入决定
国民收入
VS
详细描述
新古典综合学派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 以保罗·萨缪尔森为代表的经济学家试图 将古典宏观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 学结合起来,强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 协调配合。这一时期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宏 观经济政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和物价稳 定。

宏观经济学全集PPT课件

宏观经济学全集PPT课件

02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与方法
01
02
03
GDP核算体系
以国内生产总值(GDP) 为核心的核算体系,包括 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三种核算方法。
GNP核算体系
以国民生产总值(GNP) 为核心的核算体系,注重 国民经济总体规模和结构。
国民经济核算账户
通过一系列账户体系全面 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 包括生产账户、收入分配 账户、消费账户等。
开放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效应分析
财政政策效应
指财政政策实施过程中对经济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和效果。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效 应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国际资本流动、汇率变动、国际贸易等。
财政政策与国际贸易
财政政策可以通过调整关税、出口退税等措施来影响国际贸易,进而对国内经济产生影响 。例如,提高关税可以保护国内产业,但同时也可能导致贸易伙伴采取报复措施,影响国 际贸易环境。
• 总供给曲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与总供给量之间的关系 。总供给曲线通常向右上方倾斜,表明随着价格水平的提高,总供给量也会增 加。
• 总需求曲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与总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总需求曲线通常向右下方倾斜,表明随着价格水平的提高,总需求量会减少 。
• 模型分析:当总供给曲线与总需求曲线相交时,经济达到均衡状态。此时的价 格水平和产出水平分别为均衡价格和均衡产出。当经济受到外部冲击时,如财 政政策变动、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等,总供给曲线或总需求曲线会发生移动,导 致均衡价格和均衡产出发生变化。通过对总供给-总需求模型的分析,可以预 测和解释这些变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THANKS
感谢观看
工具选择考虑因素
经济形势、政策目标、工具特点 等。

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影响和传导机制
•财政政策传导机制 •(以扩大政府支出g为例) :
•gADyLriA Dy •此传导机制可表示为右图:财政 政策影响产品市场的总需求,总需 求影响国民收入,国民收入影响货 币市场上的货币需求,货币需求又 影响利率,利率最后影响产品市场 上的投资与总需求。
PPT文档演模板
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PPT文档演模板
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对宏观经济目标之间矛盾的处理
由于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间存在着矛盾,这就要求经 济政策的制定者必须确定一个重点政策目标,或者同时对 四个政策目标进行必要的协调。可以说,决策者在确定宏 观经济政策目标时,既受自己对各政策目标重要性理解和 认识的制约,又受国内外各种政治因素的制约。
府投资兴建基础设施)、政府购买(政府购买
产品与劳务)以及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社会
福利支出);而政府税收主要包括个人所得税、
公司所得税和其它税收。
•政府公共工程支出
•财政政策 •政府支出 •政府购买

•政府(财政)转移支付
•主要内容
•政府税收
•个人所得税 •公司所得税
•其他税收
PPT文档演模板
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IS0-LM模型初1 始均 衡为E(r0,y0)。
•产品市场处于均衡点E1时,货币市场并不均衡,有
L>M:y提高使L增加,在原利率水平ro下,L>M。
•M不变,利率就上升,进而i减少,总需求减少。IS均
PPT文档衡演模板点沿IS线上升直至两个市场都处于均衡状态的宏E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失业率↓→ 通胀率↑;失业率↑→通胀率↓ 2、“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