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的暴行》
《沦陷区惨状记:日军侵华暴行实录》读书笔记模板

56.滥捕爱 国分子 (1937年 11月21日)
04
57.难民返 家遭杀害 (1937年 11月24日)
06
59.扣押浦 江外轮 (1937年 11月30日)
05
58.搜劫涵 江米粮 (1937年 11月29日)
60.松江城成瓦 砾场(1937年
11月30日)
61.南市熊熊火 焰(1937年11 月30日)
25.残杀我夫役士兵 二三百人(1937年 12月20日)
26.寇在嘉兴大屠杀 (1937年12月21日)
27.埭溪镇被焚殆尽 (1937年12月21日)
28.寇焚劫南浔 (1937年12月24日)
29.寇占余杭后壮丁 惨遭杀戮(1937年 12月24日)
30.津寇特务机关绑 架我平民(1937年 12月24日)
编者按:日本现时国内实际状况及虐待我留学生情形(罗逸群演词)
编者按一:遭难渔民述事件经过[标题为本书编辑根据文章内容拟定] 编者按二:我渔船十艘又遭敌击[标题为本书编辑根据文章内容拟定]
编者按:四批香港渔船被敌击沉[标题为本书编辑根据文章内容拟定]
编者按:敌寇在朔县等地之暴行[标题为本书编辑根据文章内容拟定]
编者按:敌在江浙沿海岛屿之暴行[标题为本书编辑根据文章内容拟定]
编者按:闸北沦陷日[标题为本书编辑根据文章内容拟定]
编者按:敌退走前的恐惧[标题为本书编辑根据文章内容拟定]
编者按:被毙英简历[标题为本书编辑根据文章内容拟定]
编者按:被毒渔人已送医院救治[标题为本书编辑根据文章内容拟定]
编者按:《南市沦陷记》(血诚)
编者按:同蒲、正太路敌之恶行[标题为本书编辑根据文章内容拟定]
编者按一:工部局抗议日本警察擅捕华人[标题为本书编辑根据文章内容拟 定]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战争

侵华⽇军的罪⾏与中国军民的抗⽇战争⽇军的暴⾏⑶思想⽂化上——奴化教育。
⑵经济上——野蛮的掠夺(以战养战)。
⑴政治上——扶植傀儡政权(以华制华) 。
——实⾏殖民统治。
军事侵略过程中殖民统治过程中⑶制造了许多南京⼤屠杀式的惨案。
⑵细菌战和毒⽓战。
⑴“南京⼤屠杀”。
⑷制造事变,占领⼤⽚领⼟。
⽇本侵华——的罪⾏:⼆、伟⼤的抗⽇战争课标要求:列举侵华⽇军的罪⾏,简述中国军民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争中的历史地位。
重点:抗战的胜利及其意义,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
难点:抗⽇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争中的历史地位。
⽇本侵华的历史(20世纪30年代前) 19世纪70年代侵略台湾 1894—1895年发动侵华甲午战争1897年参与⽠分中国,将福建作为势⼒范围 1900年参加⼋国联军侵华1904—1905年⽇俄战争,将侵略势⼒扩张到我国东北⼀战期间⽇本对德宣战,侵略⼭东,提出灭亡中国的《⼆⼗⼀条》 20世纪30年代⽇本为什么⼜⼤规模地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军发动侵略战争(军事) 1.原因①灭亡中国,称霸西太平洋是⽇本的既定国策,1927年⽇本东⽅会议确定了“征服满蒙”的⽅针。
根本原因②1931年,受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本陷⼊极端困难的境地。
直接原因③中国国民政府全⼒围剿红军,给了⽇本可乘之机。
客观条件 2、⽇军侵华——的过程:结果:⽇本占领了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等⼤⽚领⼟。
⽇本侵华罪⾏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危害?再次践踏中国主权,破坏中国领⼟完整;剥夺中国⼈民的⽣存权…1932年⼀⼆⼋事变,侵略上海 1935年发动华北事变,侵略华北(中⽇民族⽭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盾。
)1933年蚕⾷长城沿线局部侵华1937年七七事变,发动全⾯侵华战争 1937年⼋⼀三事变,进攻上海,占领南京。
1938年5~10⽉,攻占徐州、⼴州、武汉全⾯侵华1931年九⼀⼋事变,侵占中国东北⼆、民族觉醒——关内关外的抗⽇救亡运动1.原因:⽇军的武装侵略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2.表现:中国共产党:发表抗⽇宣⾔,召开⽡窑堡会议东北军民:抗⽇义勇军→东北抗⽇联军国民党爱国军队:淞沪抗战、长城抗战;西安事变关外⼈民:⼀⼆·九运动学⽣:罢⼯、募捐爱国⼯商业者:抵制⽇货,要求对⽇经济绝交张学良、杨虎城抗⽇救亡运动的特点①范围⼴,波及东北、华北、上海、福建等地。
日军天津暴行实录

日军天津暴行实录抗日战争中,侵华日军在我国犯下了无数滔天罪行,欠下了罄竹难书的累累血债。
作为最早沦陷的大城市之一,又有着多国租界地的天津,侵华日军虽以经济掠夺为主,并为此对天津人民主要施以怀柔政策、奴化教育,但为了“武运长久”,侵华日军在天津也犯下了种种暴行,令人发指。
在市区,侵华日军以暗杀、残害爱国人士、强迫中国妇女做军妓为主;在郊县则是以烧杀抢掠、血腥屠杀我抗日军民为主。
3、其饱暴行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加紧调兵遣将,运送军用物资,扩大侵略。
河东旺道庄口铁道下九股经常停春日军军用物资列车,以运送粮食为主,当地群众称之为“日本粮台”。
出于对侵略者的仇恨,7月27日夜和7月28日上午,河东一带居民发起了抢粮台斗争。
日军闻讯,大批开到下九股,封锁了旺道庄道口,见人就开枪射击。
李姓工人从自家窗口探头眺望,被枪杀。
住旺道庄大街49号的岳某出门打水,被枪杀在水铺门前。
7月29日天津沦陷后,日军在河东各处挨户搜查,一经查出日军物资,即将人绑走杀害。
如住在三十六间房的孙榜杰院内有空罐头盒;庆和大街王家胡同口开杂货铺的金某有日本酱油,均被绑走杀害。
风林村有一王姓夫妇开设的合顺客店(俗名大车店),住有18名外地农民商贩,被日军连同店主逐一用刺刀挑死。
有一店客爬上墙头想逃命,被日军开枪打死后,又用刺刀挑出内脏搭在墙头上,造成有名的凤林村惨案。
为防群众报复,又在东站站台上架设了机枪,封锁了地道口,见群众就用机枪扫射。
日军嫌地道口大街两旁的房屋遮挡视线和射击,就洒上汽油焚烧,大片房屋化为灰烬,不少群众葬身火海,使地道外骤成无人区。
这次大屠杀死亡伤残人数无法统计。
至于日军统治下的工厂企业中工人被打骂、侮辱、狼狗抓咬、灌凉水、灌辣椒水、罚冻、罚晒、罚双手高举重物、脱光衣服吊打等致死、致残者更是无计其数。
(二)对于我市广大的郊县农村。
特别是对抗日根据地,侵华日军则是大肆奸淫、烧杀、抢掠、屠杀,造成一系列惨案,欠下了累累血债。
不容忘却的历史——侵华日军在常熟所犯暴行综述

不容忘却的历史——侵华日军在常熟所犯暴行综述
沈秋农
【期刊名称】《档案与建设》
【年(卷),期】2005(000)008
【摘要】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
次日,侵华日军分水陆两路进犯常熟,越七日,常熟城陷。
江南名城成为外敌铁蹄下的一片焦土,山河失色,草木皆悲,丧失家园的耻辱令人民刻骨铭心,没世难忘。
为此,笔者仅就所见资料,对从“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至同年11月19日虞城失陷,这三个月又一周内的日军暴行
作一综述,期望对今人、对后人均能有所警示。
【总页数】4页(P25-28)
【作者】沈秋农
【作者单位】常熟市档案局,江苏,常熟,215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7
【相关文献】
1.老百姓口述档案的特殊性——读《警钟长鸣——侵华日军常熟暴行口述档案》[J], 陈辽
2.《东史郎日记》中记录的侵华日军常熟暴行 [J], 沈秋农
3.历史不容忘却r——1932-1945:日军在呼伦贝尔地区暴行调查 [J], 赵绪莹
4."百人斩军刀"见证侵华日军暴行珍贵历史文物集萃之地--台湾军事历史文物馆[J], 安迪
5.“百人斩军刀”见证侵华日军暴行珍贵历史文物集萃之地——台湾军事历史文物馆 [J], 安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日军暴行】血腥屠杀——残忍残暴残酷的集合

[键入文字]
【日军暴行】血腥屠杀——残忍残暴残酷的集合
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人民实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大到举世震惊的南京大屠杀,小到随时随地无处不在的杀戮,中国的大好河山到处是斑斑血迹。
1932 年9 月16 日,日军在辽宁抚顺平顶山村集体屠杀村民3000 余人。
图为平顶山
惨案死难同胞的部分遗骨
本文摘自:宣讲家网,作者: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供稿,原题:【日军暴行】血腥屠杀残忍残暴残酷的集合
侵华日军泯灭人性地展开人类史上绝无仅有的血腥大屠杀,与纳粹施展于犹太人的暴行不相上下。
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人民实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大到举世震惊的南京大屠杀,小到随时随地无处不在的杀戮,中国的大好河山到处是斑斑血迹。
据统计,抗战期间中国军民伤亡达3500 万人,其中除了军队380 万人,平民百姓占绝大多数,这其中惨死在日军屠刀下的又占了很大一部分。
日军施展屠杀的手段五花八门,无所不用其极,其残忍程度,完全超出了人类的本性和良知,使日军完全变成一支兽性的部队
日军之所以如此,有其深刻的思想基础。
日本军队在长期军国主义、皇国主义的教育下,将极端的暴力作为最有效的征服方式,将统治东亚民族视作理所当然的事情;在武士道精神的教育下,将战争中一切罪恶方式都发挥到极致,超出人们的想象;在与纳粹如出一辙的种族优越论的理论下,将他们所认为的低劣民族视为可以随意宰割的动物因而没有任何羞耻心与罪恶感。
这就造就了日军这群没有人性的强盗,造就这样的驯服工具。
南京大屠杀只是日军暴行中的一例,日军的屠杀恶行无处不在,贯穿了日本长期侵华的全过程。
仅大的血案就有很多,如旅顺惨案:1894 年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近2
1。
侵华日军对华北地区妇女的性暴行犯罪

侵华日军对华北地区妇女的性暴行犯罪
田苏苏
【期刊名称】《日本侵华史研究》
【年(卷),期】2011(000)001
【摘要】日本侵华战争中,中国广大妇女遭受了人类历史上最野蛮、最疯狂的性暴力迫害.华北作为除东北地区外最大的沦陷区和中国抗日战争的主战场之一,同时也
是战事最频繁、敌我争夺最激烈的地区之一.由于其所处的特殊战略地位及其特殊
残酷的战争环境,伴随着战争的进行,日本侵略者对华北地区妇女的性暴力、性奴役
犯罪极其普遍,大量无辜妇女遭到强奸、轮奸、凌辱和杀戮,受到了极大的摧残和迫害.侵华日军对华北广大妇女犯下的强奸和性奴役罪行,是在日本政府和军部的指挥、组织、纵容下的集体犯罪,是一种国家犯罪.这种罪恶不仅给受害者本身造成了巨大
的伤害,也带来了极其严重和恶劣的社会后果.这是日本侵略者永远都逃脱不掉的历
史罪责.
【总页数】8页(P66-73)
【作者】田苏苏
【作者单位】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石家庄05005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老百姓口述档案的特殊性——读《警钟长鸣——侵华日军常熟暴行口述档案》[J], 陈辽
2.原原本本再现南京大屠杀暴行——品读《原罪——侵华日军在南京栖霞暴行录》
[J], 孙宅巍
3.《侵华日军第六师团南京战役及暴行实录》 [J], 江紫辰;吴京昴;
4.侵华日军暴行与纳粹暴行比较研究初探 [J], 马振犊
5.侵华日军暴行与纳粹暴行原因比较研究初探 [J], 马振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课件(43张PPT)

一. 局部抗战
1、日本局部侵华 (2)表现: a、九一八事变 ①时间:1931.9.18 ②过程: ③影响: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 的开始,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的序幕。
一. 局部抗战
1、日本局部侵华 b、一二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为了转移国际 视线,并迫使南京国民政府屈服,于 1932年1月28日晚进攻上海中国守军。
二、全面抗战的开始
2.第二次国共合作
项目 革命统一战线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历史背景 “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日本全面侵华,妄图灭亡中国。
1 无产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 具有空前广泛的民族性,包括国内各阶
群众范围 。
级、各阶层及海外侨胞和其他爱国人士
不 同
合作方式
三. 日军的侵华暴行
4、实施细菌战 日军侵华期间,践踏国际公法,实施细菌战,
残杀中国军民。
三. 日军的侵华暴行
侵华日军细菌战致患者亡者人数统计: 东北地区:第731部队和第100部队散播细菌,使疫病流行约38个市县旗,至
少致病者达5.4万余人,其中死亡约4.3万余人。 华北和西北地区:北支(甲)1855部队散播细菌,使疫病波及113个县旗,致
板垣征四郎
山本五十六、 武藤章
谷寿夫、广田 弘毅
南云造子、川岛芳子、河原操子、 中岛成子、河村菊子
从局 部抗 战到 全面 抗战
局部抗战
全面抗战 的开始
日军的侵 华暴行
九一八事变与局部抗战开始 华北事变与一二·九运动 西安事变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七七事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南京大屠杀与殖民统治 重庆大轰炸 细菌战与慰安妇
《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课堂教学教案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

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本课是必修上册《中外历史纲要》第八单元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本课通过三个子目(局部抗战、全面抗战的开始、日军的侵华暴行)讲述了中华民族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的历程。
【唯物史观】通过学习,运用唯物史观的及辩证分析看待历史的有关理论,客观评价国共领导的全民族抗战的功绩,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通过《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论证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全民族抗战的特点及影响,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日本从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中华民族危机严重。
国共两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局面形成,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反侵略斗争精神,培养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
1.重点:国共第二次合作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2.难点:多角度认识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局面形成1.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前期课前准备,提出问题请教师有目的性地准备课程资料。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课堂导入】通过相关图片,导入本课学习。
请同学们观察上面两幅图片,左图是1927年日本东方会议会场;右图是1931年日军轰炸东北军兵营。
大家思考一下,两幅图片之间有何联系?面对日本的侵略,中华民族如何开展抗争?这些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
【讲授新课】局部抗战问题情境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日本侵华有怎样的历史背景?自主学习1、政治背景:早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在确立近代天皇制的同时,迅速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并制定了以中国、朝鲜为主要攻击对象的“大陆政策”。